直埋电缆规范要求资料整理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

在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规定: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中的规定,聚氯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倍外径。
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
3、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之比不得小于1.5。
4、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穿于钢导管内。
5、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6、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3.5.3直埋附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2)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除本条(1)~(3)项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外护层。
5.2.2 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城镇等不易有经常性开挖的地段,宜用直埋;在城镇人行道下较易翻修情况或道路边缘,也可用直埋。
(2)厂区内地下管网较多地段,可能有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的场所,待开发将有较频繁开挖的地方,不宜用直埋。
(3)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围,不得采用直埋。
5.2.3 电缆穿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低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
(2)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用穿管。
(3)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道等电缆较多的情况下,可用穿管敷设。
5.2.4 浅槽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直埋电缆技术规范

电缆直埋敷设直埋电缆沟的开挖、开挖的技术要求1)用白粉划线标出实际的电缆线路挖沟范围,以便与市政建设其他工程分1(0.6m,两条电缆时为~0.5m工同时进行挖沟,沟的宽度一般一条电缆时0.4左右。
电缆条数较多时,宽度应作相应比例的增加,弯曲处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1.2m,若有规划时应满足规划要求。
0.9(2)挖沟深度为~ 0.3m以外的两旁。
(3)挖掘时应将路面材料下面土层分别放置距沟边)挖掘时还应考虑土质和周围设施情况,土质酥松或对建筑物有影响时,(4 应做好支撑加固措施。
)挖掘时应考虑交通安全,采取设置隔离护栏、设置警告标志、夜间挂红5(灯等安全措施。
)穿越道路的电缆线路应与市政协调确定施工方案,如采用道路开挖,可6(用按道路宽度分段预埋管道的施工方法或在夜间施工的施工办法解决,以免影响交通;如无法进行路面开挖,可采用顶管的施工方法进行穿越。
、施放电缆2当直埋电缆沟挖好、平整、夯实,打好垫层后,电缆就可放入沟中,施放电缆线的方法如下: 1)清理电缆沟。
应在放线前清理一次电缆沟,将杂物清楚。
(3-5m每隔沟内安置滚轮。
电缆放线时,一般必须在沟内安置好直线滚轮,)(2放置一个滚轮,其间距与电缆单位长度的质量有关,电缆越重间距越小。
直线段的滚轮应放置在一条直线上,在转弯处应放置转角滚轮或转角滚轮组。
3)架设电缆盘及牵引。
( 10cm即可。
~)用专用线盘支架将电缆盘顶离地面15)应有电缆盘紧急制动措施,简易的或暂时安装的机械式制动装置视实际2 需要而定。
.电缆线应从盘的上方引入电缆沟中,这样可使电缆引入电缆沟时的弯曲半3) 径增大,同时又可使牵引力减小。
机械牵引时,牵引机械应固定稳当,电缆应装好拉线头或套好钢丝套。
4),机械0.5m5)在接头处的电缆不应有重叠。
人工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应大于。
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小于1.5m)覆土。
电缆施放好后,取出滚轮,应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两侧铺4(的软土或砂层,在盖上水泥保护板。
国标电缆直埋规范

国标电缆直埋规范在城市建设和电力系统建设中,电缆直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力输送方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电缆直埋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而国标电缆直埋规范,是电缆直埋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标准。
一、国标电缆直埋规范的基本概念国标电缆直埋规范,是指电缆直埋施工中必须遵守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工程施工前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控要求、质量验收及工程维护等方面的规范。
二、国标电缆直埋规范的主要内容1.电缆直埋工程的设计规范在电缆直埋工程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地质、气候条件等因素,并根据电缆线的分类、材料等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必须明确电缆管道的长度和直径、深度、电缆的埋深、埋设方式等要求。
2.电缆直埋工程的施工规范在电缆直埋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应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管控。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该注重现场环境保护,保障施工期间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安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电缆直埋工程的验收规范在电缆直埋工程完工阶段,应该进行完善的质量验收工作。
验收标准包括了电缆管道的直径、深度、埋设方式的合规性,电缆的安装质量、电缆夹具和接头等配件的质量等多个方面,确保电缆直埋工程顺利接入电力系统。
4.电缆直埋工程的维护规范在电缆直埋工程完工后,还需要进行一些维护和管理工作。
例如,需要制定出维护计划和保养方案,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电缆直埋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国标电缆直埋规范的重要性国标电缆直埋规范对电缆直埋工程的规范和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也最大程度保护了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利益。
同时,也有助于防范工程采购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让施工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作为电缆直埋工程的标准管理体系,国标电缆直埋规范反映了电缆直埋工程的规范,对于提高电力系统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直埋电缆敷设要求

直埋电缆敷设要求
1.清除沟内杂物,铺完底沙或细土。
2.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
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托撬。
电
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2)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的蛇型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过
管处、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3.铺砂盖砖:
(1)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部门共同进
行隐蔽工程验收。
(2)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电缆上下分别铺盖10cm砂子或细土,然后用砖或电缆盖
板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5cm。
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应指向
受电方向。
4.回填土。
回填土前,再作一次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夯实。
5.埋标桩:电缆在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方位标桩。
直线段
应适当加设标桩。
标桩露出地面以15cm为宜。
6.直埋电线进出建筑物,室内过管口低于室外地面者,对其过管按设计或标准图册做
防水处理。
7.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部分,应将麻皮剥掉,并涂防腐漆。
室外直埋电缆敷设要求

室外直埋电缆敷设要求
室外直埋电缆敷设要求:
①选择合适类型的电缆,确保耐候性和抗压性;
②根据电缆规格,确定合适的埋深,通常不少于0.7米;
③在电缆路径上开挖沟槽,确保沟底平整;
④沟底铺设细沙或软土,保护电缆不受损伤;
⑤敷设电缆时,避免扭绞和过度弯曲;
⑥电缆转弯处保持一定曲率半径,防止内部损伤;
⑦电缆接头处应设置接头盒,确保防水和绝缘;
⑧敷设完毕后,用细土回填,避免石块直接接触电缆;
⑨回填土后,夯实地面,保持与周围环境一致;
⑩标记电缆走向,设置警示标志,便于日后维护;
⑪完成敷设后,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确保电缆完好;
⑫填写施工记录,保存相关技术资料,便于查阅。
直埋电缆敷设规范

直埋电缆敷设规范直埋电缆敷设规范是为了保证电缆敷设的安全可靠、符合技术要求而制定的一套规范。
以下是直埋电缆敷设规范的一般内容。
一、材料准备1. 电缆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应检查电缆表面是否有损伤、磨损等情况。
2. 直埋电缆应选用具有良好耐磨、耐高温性能的导线,保护层应选用耐压、耐磨、耐候性能好的材料。
3. 电缆接头、终端等配件应符合相关标准,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损伤、腐蚀等情况。
4. 直埋管道应选用耐腐蚀、耐磨损、耐压的材料,管道连接应牢固可靠。
二、敷设过程1. 敷设前应清理敷设区域,确保无尖锐物品、障碍物等。
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敷设路径,在地面上进行标线等工作。
3. 对敷设路径进行测量,确保敷设管道的位置和坡度符合要求。
4. 在敷设路径上挖掘沟槽,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沟槽的深度和宽度。
5. 在沟槽底部铺设一层细砂,用以保护电缆和降低电缆温度。
6. 将电缆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在沟槽内,注意布线的牢固性和保持一定的张力。
7. 拉线时应采用专用拉线工具,并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拉线的张力和方向。
8. 在电缆的起止点、弯曲处等地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增加沙包、敷设保护管等。
9. 完成电缆的敷设后,填补沟槽,然后进行地面平整和美化工作。
三、验收与管理1. 在敷设完电缆后,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检查电缆的敷设情况、接头的质量等。
2. 应编制电缆敷设档案,记录电缆的类型、规格、敷设位置和方法等信息。
3. 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电缆敷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敷设的质量和运行的安全性。
4. 如果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电缆时,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并更新相关档案。
以上就是直埋电缆敷设规范的一般内容,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保证直埋电缆的敷设质量和安全可靠。
直埋电缆技术规范(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电缆直埋敷设直埋电缆沟的开挖1、开挖的技术要求(1)用白粉划线标出实际的电缆线路挖沟范围,以便与市政建设其他工程分工同时进行挖沟,沟的宽度一般一条电缆时0.4~0.5m,两条电缆时为0.6m左右。
电缆条数较多时,宽度应作相应比例的增加,弯曲处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2)挖沟深度为0.9~1.2m,若有规划时应满足规划要求。
(3)挖掘时应将路面材料下面土层分别放置距沟边0.3m以外的两旁。
(4)挖掘时还应考虑土质和周围设施情况,土质酥松或对建筑物有影响时,应做好支撑加固措施。
(5)挖掘时应考虑交通安全,采取设置隔离护栏、设置警告标志、夜间挂红灯等安全措施。
(6)穿越道路的电缆线路应与市政协调确定施工方案,如采用道路开挖,可用按道路宽度分段预埋管道的施工方法或在夜间施工的施工办法解决,以免影响交通;如无法进行路面开挖,可采用顶管的施工方法进行穿越。
2、施放电缆当直埋电缆沟挖好、平整、夯实,打好垫层后,电缆就可放入沟中,施放电缆线的方法如下:(1)清理电缆沟。
应在放线前清理一次电缆沟,将杂物清楚。
(2)沟内安置滚轮。
电缆放线时,一般必须在沟内安置好直线滚轮,每隔3-5m放置一个滚轮,其间距与电缆单位长度的质量有关,电缆越重间距越小。
直线段的滚轮应放置在一条直线上,在转弯处应放置转角滚轮或转角滚轮组。
(3)架设电缆盘及牵引。
1)用专用线盘支架将电缆盘顶离地面5~10cm即可。
2)应有电缆盘紧急制动措施,简易的或暂时安装的机械式制动装置视实际需要而定。
3)电缆线应从盘的上方引入电缆沟中,这样可使电缆引入电缆沟时的弯曲半径增大,同时又可使牵引力减小。
4)机械牵引时,牵引机械应固定稳当,电缆应装好拉线头或套好钢丝套。
5)在接头处的电缆不应有重叠。
人工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应大于0.5m,机械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小于1.5m。
(4)覆土。
电缆施放好后,取出滚轮,应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两侧铺以厚度不小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在盖上水泥保护板。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规范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规范1、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般适⽤铠装电缆 2、挖掘的沟底必须时松软的⼟层,没有⽯块或其他硬质杂物,否则,应铺以100mm厚的软⼟或砂层。
电缆周围的泥⼟不应含有腐蚀电缆⾦属包⽪的物质(酸碱液体、⽯灰、炉渣、腐植质和有害物渣滓等),否则,应予以清除和换⼟。
埋深不应⼩于0.7m(在严寒地区,电缆应敷设在冰冻层以下)。
3、电缆敷设完毕,上⾯应铺以100mm厚的软⼟或细砂,然后盖上混凝⼟保护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直径两侧以外各50mm。
在⼀般情况下,也可⽤砖代替混凝⼟保护板。
4、电缆中间接头盒外⾯应有⽣铁或混凝⼟保护盒。
若周围介质对电缆有腐蚀作⽤,或地下经常有⽔并在冬季可能冰冻,在保护盒内应柱满沥青。
5、电缆接头下⾯必须垫以混凝⼟基础板,其长度应伸出保护盒两端约600-700mm。
电缆⾃⼟沟引进隧道、⼊孔和建筑物时,应穿在管中、管⼝应予以堵塞,以防漏⽔。
6、电缆相互交叉,与⾮热⼒管道和沟道交叉,以及穿越公路和墙壁时,都应穿在保护管中。
保护管长度应超出交叉点前后1m,交叉净距不得⼩于250mm,保护管内径不得⼩于电缆外径的1.5倍。
7、电缆与建筑物平⾏距离应⼤于0.6m,与电感应保持0.6m距离,与排⽔明沟距离应⼤于1m,与热⼒管道平⾏距离为2m(⾮热⼒管道为1m),与树⽊的距离为1.5m。
8、⽆铠装电缆从地下引出地⾯时,⾼度1.8m及以下部分,应采⽤⾦属管或保护罩保护,以防机械⼒损伤(电⽓专⽤间除外)。
9、铠装电缆的⾦属外⽪两端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应⼤于10Ω。
10.、在电缆通过的⽆永久性建筑物的地点,应埋设标桩,接头与转弯处也应埋设电缆标桩。
责任编辑:苏雪冰。
直埋电缆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1、电缆敷设前后必须用500 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 兆欧。
2、电缆芯线应采用圆套管连接。
套管一般分为铜套管和铝套管,铜芯电缆用铜套管压接,铜套管为含铜99."9%以上的铜管制成,壁厚不小于1mm,长度是套管直径的8-10倍;铝芯电缆用铝套管压接,铝套管的含铝应不小于99."6%,壁厚不小于1. "2mm,长度同样是套管直径的8-10倍;如果敷设的电缆是铜芯和铝芯电缆的连接,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并且需要对铜铝过渡接头在与导线压接前进行退火处理。
3、在地埋电缆线路的接头和转角处必须设置手孔井或标桩,为便于维修和查勘,手孔井的间距应小于50m。
4、在电缆沟、手孔井内以及进入控制箱、配电柜的电缆和中间接头、终端头均应配有记载电缆规格、型号、线路名称或回路号数的电缆指示牌。
5、电缆连接的中间头或终端头必须密封防水。
剖切电缆线是不能将电缆线芯绝缘外皮损伤。
每次的电缆线路施工都应有施工的原始记录,这其中包括: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安装日期、中间接头和终端头的编号。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电缆线路的变动和修改,方便地埋电缆线路的查勘和维修。
6、"每次地埋线缆线路有所变动时,都应该及时更正相应的技术资料和电缆指示牌,确保线路资料的正确性。
二、地下直埋电缆线路的要求1、地下直埋电缆线路应采用铠状电缆。
电缆的埋设深度应由地面至电缆外皮不小于0."7m ;电缆外皮至地下建筑物的基础O."6m,不得小于O."3m ;电缆相互间距:水平接近时最小为0."1m,不同部门的电缆相互间距O."5m ;电缆互相交叉时最小净距0."5m ;电缆与热力管道、煤气、石油管道接近时的净距为2m,相互交叉时净距为0."5m ;电缆与树木主干的距离不小于0."7m。
2、直埋电缆沟内不得有石块等其它硬物杂质,否则应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电缆敷设后上面再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然后盖以混凝土保护板或砖,覆盖的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
直埋电缆敷设规范

支撑材料:选择合适 的支撑材料,如角钢、 钢管等,确保支撑牢 固、防腐耐用。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较 长或较重的电缆,需增 加支撑点或采用其他措 施保持电缆稳定。
电缆在排管中的弯曲半径和排列要求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排管直径的3倍。
排列要求:电缆在排管中应排列整齐,不应交叉或重叠。电缆与电缆之间、电缆与排管壁之间 应保持不小于15mm的距离,以利于散热和维护。
在寒冷地区,电缆应敷设在 冻土层以下。
电缆的防护措施
电缆的埋设深度:根据土壤性质和电缆型号确定,一般不小于0.7米 电缆的防护层:采用防水、防腐、防机械损伤等保护措施 电缆的接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地方式,如直接接地、交叉互联接地等 电缆的标识:在电缆两端和中间设置标识牌,标明电缆规格、型号、长度等信息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的6倍 直埋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0倍 电缆在穿管或桥架内敷设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径或桥架宽度的1/2 电缆敷设时应保持平直,弯曲度不得大于5mm/m
电缆的标识和记录
电缆标识:包括电缆型号、规格、长度、编号等信息,应清晰、准确、不易褪色。
电缆记录:建立电缆敷设记录,包括敷设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以便于后期维护和 管理。
确定电缆敷设方式
根据电缆型号、规格和长度确定敷设方式 根据电缆路径和敷设深度确定敷设方式 根据现场环境和条件确定敷设方式 考虑电缆的安全运行和后期维护方便
确定电缆沟或电缆排管的结构
确定电缆沟或电 缆排管的尺寸、 深度和宽度,以 满足电缆敷设的 要求。
考虑电缆的弯曲 半径,以确保电 缆能够顺畅地敷 设。
电缆敷设后的外观检查
检查电缆是否排列整齐,无交 叉现象
光缆直埋敷设规范

光缆直埋敷设规范篇一:直埋光缆施工规范直埋光缆施工技术要求一、开挖缆沟1、路由复测缆沟开挖前,现场监理员应依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重点做好如下工作:(1)核定光缆路由的具体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及接头的具体地点,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2)核定地面距离和中继段长度;(3)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地段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4)核定光缆沟坎、护坎、护坡、堵塞等光缆保护的地点、地段和数量;(5)光缆与其他设施、树木、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最小距离要符合验收技术标准;(6)光缆的路由走向、敷设位置及接续点应保证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维护。
由于客观情况的影响确需变更设计时,路由变更小于1.0km,可由施工单位、随工验收单位和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现场确定,作好记录,并以书面形式报告建设单位备查。
路由变更大于1.0km时,报告建设单位,请设计单位处理;2、开挖缆沟(1)开挖缆沟前,施工单位应依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沿路由撒放灰线,直线段灰线撒放应顺直,不应有蛇形弯或脱节现象;(2)缆沟沟深符合如下标准:A:普通土、硬土、经过市郊、村镇、沟、渠、水塘及穿越铁路(距路面基底)≥1.2米;B:砂砾土、软石≥1.0米;C:坚石、流砂、市区人行道、公路路肩≥0.8米;D:公路边沟,石质(坚石、软石)≥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4米,其它土质≥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8米;二、敷设直埋光缆1、光缆配盘(1)光缆配盘施工单位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敷设的总长度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2)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水线、防蚁、加强型光缆优先配盘;(3)靠设备侧的第1、2段光缆的长度应大于1.0公里;(4)应尽量将低衰耗的光缆配置在80公里以上的大长度中继段内;(5)管道光缆接头应避开交通道口,管道光缆与直埋光缆相接,其接头必须设在人孔内,一个人孔内只能安装两个接头;(6)直埋光缆接头应尽可能安排在地势平坦和地质稳固地点,光缆接头应避开水塘、河流、河渠及道路等,沿路肩敷设,接头设置手孔;(7)光缆端别的确定:正常情况下:(东向、北向)为A 端,(南向、西向)为B端;(8)光缆端盘结果应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表”,同时应按配盘表在选用的光缆盘上标明该盘光缆所在的中继段别及光缆配盘编号。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

在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规定: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中的规定,聚氯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倍外径。
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
3、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之比不得小于1.5。
4、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穿于钢导管内。
5、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6、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3.5.3直埋附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2)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除本条(1)~(3)项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外护层。
5.2.2 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城镇等不易有经常性开挖的地段,宜用直埋;在城镇人行道下较易翻修情况或道路边缘,也可用直埋。
(2)厂区内地下管网较多地段,可能有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的场所,待开发将有较频繁开挖的地方,不宜用直埋。
(3)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围,不得采用直埋。
5.2.3 电缆穿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低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
(2)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用穿管。
(3)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道等电缆较多的情况下,可用穿管敷设。
5.2.4 浅槽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在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规定: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中的规定,聚氯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倍外径。
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
3、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之比不得小于1.5。
4、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穿于钢导管内。
5、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6、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3.5.3直埋附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2)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除本条(1)~(3)项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外护层。
5.2.2 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城镇等不易有经常性开挖的地段,宜用直埋;在城镇人行道下较易翻修情况或道路边缘,也可用直埋。
(2)厂区内地下管网较多地段,可能有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的场所,待开发将有较频繁开挖的地方,不宜用直埋。
(3)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围,不得采用直埋。
5.2.3 电缆穿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低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
(2)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用穿管。
(3)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道等电缆较多的情况下,可用穿管敷设。
5.2.4 浅槽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直埋电缆敷设规范

直埋电缆敷设规范直埋电缆敷设是指将电缆直接埋入土壤中,以避免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保证电缆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下面是直埋电缆敷设的规范:1. 施工前准备(1)事先了解敷设地段的土质、地下管线、地形地貌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敷设方案。
(2)确定通信电缆的类型、规格、长度等参数。
(3)准备好所需工具和设备,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2. 敷设路径(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敷设路径,并标记出来。
(2)避免穿越高压导线、管道等有危险的区域。
(3)避免穿越河流、湖泊等水域,应选择安全的敷设路径。
3. 挖槽(1)按照设计要求对敷设路径进行挖槽,挖槽的宽度应略大于电缆外径。
(2)槽底应平整、无杂物,并保持一定的坡度以方便排水。
(3)槽壁应平整光滑,避免存在锋利物划伤电缆。
4. 敷设电缆(1)在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检查,包括外观、绝缘层、金属护套等是否有损坏。
(2)保证电缆的一段固定不动,然后在敷设过程中轻轻拉紧电缆,保持适当的张力。
(3)电缆敷设完毕后,应进行标记并做好记录。
5. 覆土(1)将电缆埋入土中,覆盖土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覆土应均匀,不得有大块的硬土和石块,以免损伤电缆。
(3)保证覆土的均匀压实,避免结块和松动。
6. 路面修复(1)敷设完毕后立即对挖槽进行路面修复,保证道路的正常通行。
(2)路面修复应达到平整、光滑的要求,并保持与周围路面的一致性。
7. 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2)在敷设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止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3)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及时停止工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直埋电缆敷设规范的严格执行能够保证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并确保电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缆线直埋验收规范

电缆线直埋验收规范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直埋电缆的敷设第1条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第2条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
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
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上,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二、电缆应埋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一、电力电缆间及其民控制电缆间或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
当电缆穿管或用隔板隔开时,平行净距可降低为0.1m。
二、电力电缆间、控制电缆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当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时,其交叉净距或降为0.25m。
三、电缆与热管道(沟)、油管道(沟)、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热力设备或其它管道(沟)之间,虽净距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其净距可减为0.25m。
四、电缆与热管道(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10℃。
注:①电缆与公路平行的净距,当情况特殊时可酌减;②当电缆穿管或者其它管道有保温层等防护设施,表中净距从管壁或防护设施外壁算起。
第4条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距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车道路基两边各2m;伸出排水沟0.5m;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
第5条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可采用泥凝土盖板或砖块。
第6条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第7条直埋电缆回填上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直埋电缆技术规范

电缆直埋敷设直埋电缆沟的开挖1、开挖的技术要求(1)用白粉划线标出实际的电缆线路挖沟范围,以便与市政建设其他工程分工同时进行挖沟,沟的宽度一般一条电缆时0.4〜0.5m,两条电缆时为0.6m 左右。
电缆条数较多时,宽度应作相应比例的增加,弯曲处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2)挖沟深度为0.9〜1.2m,若有规划时应满足规划要求。
(3)挖掘时应将路面材料下面土层分别放置距沟边0.3m以外的两旁。
(4)挖掘时还应考虑土质和周围设施情况,土质酥松或对建筑物有影响时,应做好支撑加固措施。
(5)挖掘时应考虑交通安全,采取设置隔离护栏、设置警告标志、夜间挂红灯等安全措施。
(6)穿越道路的电缆线路应与市政协调确定施工方案,如采用道路开挖,可用按道路宽度分段预埋管道的施工方法或在夜间施工的施工办法解决,以免影响交通;如无法进行路面开挖,可采用顶管的施工方法进行穿越。
2、施放电缆当直埋电缆沟挖好、平整、夯实,打好垫层后,电缆就可放入沟中,施放电缆线的方法如下:(1)清理电缆沟。
应在放线前清理一次电缆沟,将杂物清楚。
(2)沟内安置滚轮。
电缆放线时,一般必须在沟内安置好直线滚轮,每隔3-5m 放置一个滚轮,其间距与电缆单位长度的质量有关,电缆越重间距越小。
直线段的滚轮应放置在一条直线上,在转弯处应放置转角滚轮或转角滚轮组。
(3)架设电缆盘及牵引。
1) 用专用线盘支架将电缆盘顶离地面5〜10c m即可。
2) 应有电缆盘紧急制动措施,简易的或暂时安装的机械式制动装置视实际需要而定。
3)电缆线应从盘的上方引入电缆沟中,这样可使电缆引入电缆沟时的弯曲半径增大,同时又可使牵引力减小。
4)机械牵引时,牵引机械应固定稳当,电缆应装好拉线头或套好钢丝套。
5)在接头处的电缆不应有重叠。
人工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应大于0.5m,机械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小于1.5m。
(4)覆土。
电缆施放好后,取出滚轮,应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两侧铺以厚度不小于100mm勺软土或砂层,在盖上水泥保护板。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

在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规定: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中的规定,聚氯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倍外径。
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
3、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之比不得小于1.5。
4、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穿于钢导管内。
5、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6、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1)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2)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除本条(1)~(3)项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外护层。
5.2.2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城镇等不易有经常性开挖的地段,宜用直埋;在城镇人行道下较易翻修情况或道路边缘,也可用直埋。
(2)厂区内地下管网较多地段,可能有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的场所,待开发将有较频繁开挖的地方,不宜用直埋。
(3)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围,不得采用直埋。
5.2.3电缆穿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低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
(2)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用穿管。
(3)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道等电缆较多的情况下,可用穿管敷设。
5.2.4浅槽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2)通道中电力电缆数量较少,且在不经常有载重车通过的户外陪电装置等场所5.2.5电缆沟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化学腐蚀液体或高温熔化金属溢流的场所,在载重车辆频繁经过的地段,不得用电缆沟。
直埋电缆施工方案全套资料

直埋电缆施工方案全套资料(全套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直埋电缆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及依据施工依据及采用的标准、规范及资料如下:《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2021)二、施工准备1。
作业条件要求(1)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2。
施工前准备(1)电缆的技术准备已完成.(2) 敷设电缆的通道无堵塞。
(3) 敷设电缆施工机具及施工用料已准备好,防护盖板贮备充足,电缆敷设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
(4)电缆线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
(5)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与设计资料核对无误。
(6)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
3. 技术准备(1) 施工图纸、技术资料、相应施工图集、规范、规程齐全;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并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
用电缆线路的全长来定出每盘电缆的路径起始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每盘电缆的路径分成各种类型的基本段。
(3)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
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长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现象。
4。
材料准备(1) 电缆应具有出厂合格证、(2)对用于施工项目的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其型号、电压、规格等应与施工图设计相符;电缆外观应无扭曲、坏损现象。
(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橡套、塑料电缆外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5。
劳动力准备电缆敷设前,提前做好人员的准备工作,保证敷设电缆时人员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对进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其中设安全员1人;技术员3人;工人20人。
6。
机具准备(1)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机具需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埋电缆规范要求
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
穿越农田时不
应小于1m。
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②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
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③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
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严禁将电缆平行敷
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
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
软土或沙子中不应有石块或
其它硬质杂物。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直埋电力电缆的敷设要求主要有:
①直埋电缆应有铠装和防腐保护层。
②直埋电缆的深度一般不小于0.7m,农田中不小于1m,35KV及以上不小于1m,若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保护措施。
③直埋电缆应在电缆上、下均匀铺设100mm厚细砂或软
土,垫层上侧应用水泥盖板或砖衔接覆盖,回填土时应去掉砖、石等杂物。
④直埋电缆在拐角、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的方位标桩。
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桩。
标桩露出地面以上150mm 为宜。
⑤电缆经过含有酸碱、矿渣、石灰等的场所时,不应直接埋设;必须经过该地段时,应采用缸瓦管、水泥管等防腐保护措施。
⑥直埋电缆不应水平敷设在各种管道上面或下面;
⑦电缆沿坡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前后错开。
⑧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分弯曲,电缆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不应小于下列规定:纸绝缘多芯电力电缆,铅包15倍、铝包25倍。
电力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力电缆的型号、规格及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外力损伤。
低压电力电缆用1000V兆欧表摇测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一般不应低于10MΩ;高压电力电缆用2500V兆欧表摇测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一般不应低于400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