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d6aac7ddc8d376eeaeaa31ba.png)
一、我の母親老舍教學目標1、瞭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體會作者對母親の熱愛、讚頌、感激和懷念之情。
3、瞭解課文以時間為順序の敘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樸素又充滿感情の語言。
教學課時 2課時教學步驟一、導入由名人對母愛の描繪:世界上の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の聲音,那便是母親の呼喚。
——但丁慈母の胳膊是慈愛構成の,孩子睡在裏面怎能不甜?——雨果成功の時候,誰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の伴侶。
——鄭振鐸我の生命是從睜開眼睛,愛上我母親の面孔開始の。
——喬治•艾略特活動一:悠悠母愛,絲絲縷縷牽扯不斷,讓我們拾取其中一段,為愛下一個注解,描繪我們の母親。
二、課文探究1、作者簡介:2、思考一:老舍筆下の母親是怎麼樣の一個形象?美國作家惠特曼曾經說過:“全世界の母親是多麼の相像!她們の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の赤子之心。
”那麼老捨身為一位偉大の作家,他の母親又是怎麼樣の一個人呢?他の母親對他是否跟惠特曼說の一樣?作者筆下是一個非常感人の母親形象:她勤勞誠實而且做事認真仔細,她熱情好客而且樂於助人不怕吃虧,她處事有度軟中有硬,她善良堅強對子女の感情內斂而深厚……思考二:(探討)你の母親與作者筆下の母親有哪些相似和不同の地方。
(在我們出生之前,我們の父母並非像他們現在這樣乏味。
他們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是因為這些年來一直在為我們張羅,為我們の生活、學習承受著在我們眼中看來理所當然の一切,並在不斷接受我們因不滿生活所發出の嘮叨、牢騷。
但,血濃於水,正是著濃得化不開の親情,成就了今天の我們。
)三、深入探究1、探討母親對老舍の性格影響面對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
下麵,你們能告訴我,母親給了老舍哪些方面の生命教育嗎?明確:四個方面——(1)第9節,“從這裏,我學得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
” (2)第10節,“到如今如我の好客の習性,還未全改,儘管生活是這麼清苦,因為自幼兒看慣了の事情是不易改掉の。
中职语文高教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f3f9554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9.png)
中职语文高教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第一节:汉字与汉语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熟悉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实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汉字、汉语知识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汉字、汉语知识的理解。
4. 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节:阅读与理解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阅读兴趣的培养。
2. 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3. 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实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阅读案例,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法:布置阅读练习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阅读案例,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布置阅读练习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节:写作与表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1. 写作兴趣的培养。
2. 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 实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写作案例,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法:布置写作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重要性。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 )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 )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7bd03d3ee87101f69e3195ca.png)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 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三毛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解析: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 (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 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2.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 3.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 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第27—31自然段):母亲为我的过错流下了眼泪 3.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4.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 1.请第一组同学来读第1段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解析: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犹 豫不决
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 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 坚持奉行诚信 4.开头的第6自然段,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 泪?
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 过去 四、拓展思考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d7e697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e.png)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教学目标与要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审美情趣。
1.2 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记并运用语文基础知识。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阅读、写作、听说技巧。
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文学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阅读理解的训练,包括文学作品、说明文、议论文等。
写作技巧的培养,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听说能力的培养,包括口语表达、听力训练等。
2.2 教学安排每节课安排40分钟,其中包括讲解、练习、讨论等环节。
每个单元安排2-3节课,进行深入学习。
定期进行听写、作文、口语表达等测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教学手段使用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利用网络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手段,进行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
运用听写机、投影仪等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考试、测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进行改进。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进度5.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安排。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5.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进度。
确保教学进度的连贯性和稳定性,避免进度过快或过慢。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https://img.taocdn.com/s3/m/29f5636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9.png)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第一节:语文的概念与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语文的定义和概念,理解语文的基本功能。
2. 掌握语文的分类和组成,了解语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1. 语文的定义和概念: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等。
2. 语文的基本功能:表达、沟通、思维、审美等。
3. 语文的分类和组成:口语、书面语、文学、文化等。
4. 语文的学习方法:阅读、写作、听说、观察等。
【教学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语文的概念和功能。
2. 讲解:讲解语文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3. 实践: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实践。
4. 总结:总文的概念和功能。
【作业与检测】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语文学习方法的文章。
2. 检测:进行语文知识的测试。
第二节:汉语语言文字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汉语语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
2. 掌握汉字的笔画、部首、字义、字音等基本知识。
3. 学会正确使用汉语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汉语语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
2. 汉字的基本知识:笔画、部首、字义、字音等。
3. 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语音、语法、词汇等。
4. 正确使用汉语语言文字的方法:拼写、语法、用词等。
【教学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汉语语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讲解汉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
3. 实践:让学生进行汉字书写和拼音练习。
4. 总结:总结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正确使用方法。
【作业与检测】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汉字书写和拼音的文章。
2. 检测:进行汉语语言文字知识的测试。
第三节:文学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
2. 掌握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3. 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文学的定义和分类: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2. 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https://img.taocdn.com/s3/m/903c5e9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7.png)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汉字、词汇、语法等。
1.2 教学内容拼音: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
汉字:学习常用的汉字,了解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词汇:学习常用的词汇和短语,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语法:学习基本的句子结构和常用的句型,了解时态、语态等语法知识。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互动来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测验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检查他们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文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略读、精读、猜词义等。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互动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测验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检查他们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写作技巧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选题、构思、组织、表达等。
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包括叙述、描述、议论等,掌握各种写作的特点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写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互动来提高写作技巧。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测验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检查他们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口语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学习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包括发音、语调、语速、表情等。
学习不同类型的口语表达,包括讲述、讨论、演讲等,掌握各种口语表达的特点和技巧。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bdfdc86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1.png)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拼音、笔画、部首等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词语的分类、用法和搭配。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习惯。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知识:拼音、笔画、部首等。
2. 词语的分类、用法和搭配。
3. 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4. 阅读理解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词语的分类用法和搭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知识,如拼音、笔画、部首等。
2. 讲解词语的分类、用法和搭配。
3. 讲解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4. 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所学的汉字基本知识、词语用法和搭配、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2. 完成课后阅读理解练习。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加深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 文学常识的学习。
3. 现代文阅读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阅读理解技巧和文学常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阅读理解技巧,如如何快速抓住文章主旨、如何分析作者观点等。
2. 讲解文学常识,如文学作品的基本概念、文学史的发展等。
3. 进行现代文阅读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所学的阅读理解技巧和文学常识。
2. 完成课后现代文阅读练习。
第三章:古诗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2. 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
3.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 古代文学常识的学习。
3. 古诗文阅读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古诗文阅读技巧和古代文学常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https://img.taocdn.com/s3/m/35a8e0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6.png)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第一节:汉字与汉语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
3. 熟悉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
3. 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
2. 实例法: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熟悉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
3. 练习:让学生练习书写汉字,巩固所学的笔画和结构规则。
4. 讲解:讲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5. 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汉语进行简单的句子构造。
第二节: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文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
2. 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文章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快速阅读的方法。
2. 实例法:通过阅读文章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准确理解文章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如扫读、略读、精读等。
3. 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阅读技巧,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4. 讲解:讲解快速阅读的方法,如扩大视幅、提高阅读速度等。
5. 练习:让学生练习快速阅读并准确理解文章。
第三节:写作技巧教学目标: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的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实例法:通过例文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讲解:讲解写作的基本步骤,如选题、构思、写作等。
3. 练习:让学生练习写作步骤,选题并构思一篇文章。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8eb657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1.png)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第一节:语文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文的基本概念,掌握语文的学科特点和作用。
教学内容:语文的定义、性质、功能及其研究对象。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第二节:汉语语言文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结构;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第三节:文学基本知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文学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性质、分类及其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欣赏法。
第四节:阅读与鉴赏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文学鉴赏的标准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法。
第五节:写作与口语表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写作的步骤和方法;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法。
第一节:记叙文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及其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第二节:议论文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议论文的定义、特点及其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第三节:说明文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其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第四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文学作品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定义、特点及其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欣赏法。
第五节:阅读策略与技巧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快速阅读、深度阅读、批判性阅读等阅读策略和技巧。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法。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一节: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古代诗歌阅读能力。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91bfef31eff9aef8941e06ba.png)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二、走近作者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请你采用快速阅读方法,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回答:你觉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样的人,谈谈你的感觉(学生自由回答)四、品读课文(一)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他的美好心灵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1)找出文中描写流浪老人外形和生活情形的关键语句(2)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来对流浪老人进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形象的什么特点?(3)作者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2.欣赏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本部分写了两件有关流浪老人的事情,是哪两件?(2)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3)找出这部分中描写老人动作、语言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4)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重在写流浪老人的动作,写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又重在写什么呢?(5)“我”的感受是什么?这对表现流浪老人有何作用?(二)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我”的心灵世界,体会“我”的善良和“我”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的敏锐感知,从而学会怎样体察他人的善意、怎样善待他人1.“我”和其他人对老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我”对老人除了同情,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3.说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三)结合课文第三部分,理解文章主旨1.如何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2.文章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收束全文,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四)小结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用他“明净的善意”带给别人“四处流动”的温暖;而作者也以他那颗善良而敏锐的心感受并回报了这一切善良的老人和善良的作者教会了我们该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又该怎样善意的对待他人“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让我们的身边时时飘落起美丽动人的“好雪片片”吧五、拓展讨论结合本课和自身的实际,说一说我们该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又该怎样善意地对待他人?三、卖白菜莫言一、导入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1.完成课后练习一2.全班齐读,划分段落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结局(第27—31自然段):母亲为我的过错流下了眼泪3.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4.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1.请第一组同学来读第1段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解析: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犹豫不决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终于下了决心似的——无可奈何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解析: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1.请第二组同学齐读第10自然段①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解析: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②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解析: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2.请第三组的同学齐读第11自然段①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太太形象?非常挑剔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有什么作用呢?解析: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3.第四组的同学齐读第25自然段“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解析: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2.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3.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4.开头的第6自然段,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四、拓展思考1.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2.你所知道的关于诚信的名言有哪些?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目标:1. 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d44c6e4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4.png)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练习。
2. 汉字的笔画、结构和书写规范。
3. 阅读理解练习。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通过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识别和书写情况。
2. 评估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学生的汉字书写作品展示。
第二章:词语与短语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词语和短语。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语感。
教学内容:1. 词语和短语的定义、用法和辨析。
2. 词语和短语的搭配和运用。
3. 阅读和写作练习。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语境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和短语。
3. 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词语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作品展示。
第三章:句子与句子成分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句子和句子成分。
2. 提高学生的语法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句子的定义和分类。
2. 句子成分的分析和运用。
3. 阅读和写作练习。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句子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句子成分。
3. 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法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句子和句子成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评估学生的语法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作品展示。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教学教材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952f6890c22590102029d99.png)
一、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1、作者简介: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
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
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
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明确:四个方面——(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93de795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6.png)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沁园春·雪》的内容和背景。
2. 掌握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2. 诗歌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沁园春·雪》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课文《沁园春·雪》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4. 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练习,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第二章:《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荷塘月色》的内容和主题。
2. 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2. 散文写作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散文深层主题的理解。
2. 散文表达方式的创新。
教学准备:1. 课文《荷塘月色》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课文《荷塘月色》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散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4. 学生进行散文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第三章:《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内容和背景。
2. 掌握小说的叙事方式和人物描写技巧。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2. 小说叙事方式和人物描写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小说深层主题的理解。
2. 小说表达方式的创新。
教学准备:1.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背景和作者。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https://img.taocdn.com/s3/m/f7bc19b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9.png)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汉字的笔画、笔顺、笔形等基础知识。
拼音的音节、声韵调、声母、韵母等基础知识。
词性、词语的构成、短语的类型等词汇知识。
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句子结构等语法知识。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采用示范法,示范正确的汉字书写方法。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评估学生对汉字书写和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文章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文章结构的识别和分析。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来提高理解能力。
2.4 教学评价通过阅读理解练习和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写作技巧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写作的基本步骤:选题、构思、起草、修改。
写作技巧:开头、结尾、过渡、描写、抒情。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采用示范法,示范优秀的写作范文。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写作能力。
3.4 教学评价通过写作练习和作文批改来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章:口语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音清晰度和语言流畅性。
4.2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发音、语调、语速、停顿。
交际场景的模拟和练习:问候、介绍、讨论、辩论。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
采用练习法,进行交际场景的模拟练习。
采用小组活动法,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
4.4 教学评价通过口语表达练习和小组活动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53c1413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a.png)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语文基础知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习计划和目标的设定。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目的。
2. 讲解:讲解语文基础知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3. 示范:展示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教师给予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学习计划和目标的设定情况。
第二章:汉语拼音教学目标:1. 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汉语拼音。
3. 培养学生的语音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拼音表的掌握和运用。
3. 拼音练习和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示范:展示拼音表的掌握和运用。
4. 练习:学生进行拼音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拼音表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对拼音练习和应用的能力情况。
第三章:汉字教学目标:1. 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和书写规范。
2. 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常用汉字。
3. 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知识和书写规范。
2. 常用汉字的识别和书写。
3. 汉字书写练习和欣赏。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汉字的基本知识和书写规范。
3. 示范:展示常用汉字的识别和书写。
4. 练习:学生进行汉字书写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知识和书写规范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识别和书写情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c93c136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0.png)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
1.2 教学内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词汇的构成和用法语法的结构和功能修辞的手法和效果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词汇的构成和用法,语法的结构和功能,修辞的手法和效果。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法结构。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写作练习和阅读理解,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快速阅读技巧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快速阅读技巧,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阅读理解技巧的掌握程度。
通过阅读理解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写作技巧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写作思维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写作思维和方法叙事、描写、议论、说明等写作技巧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写作思维和方法,叙事、描写、议论、说明等写作技巧。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3.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通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口语表达4.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日常交际用语演讲和辩论技巧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日常交际用语,演讲和辩论技巧。
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
4.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口语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全册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43083fc5da50e2524d7f33.png)
《诗经》二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二、能力目标诵读本课两首诗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静女》和《采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一、诵读两首诗歌二、了解《静女》和《采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静女》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二、能力目标诵读《静女》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静女》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一、诵读《静女》二、了解《静女》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爱情诗二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文体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通过诗歌中意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方案一、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诗歌中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初步学会如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二、语文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
1971年开始发表诗歌,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多种。
代表作有《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1982年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
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具有抒情、浪漫、朦胧的女性风格。
是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中的代表作之一。
《致橡树》写于1977年,女诗人以饱含情感的笔触,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独立的,与男性是平等的,应该与男性公民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
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473c338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3.png)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拼音与发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熟练使用字典,查找字词。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组成及发音方法。
2. 常用字典的使用方法。
3. 练习发音,进行拼音游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拼音的组成和发音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3. 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汉语拼音的组成,让学生了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 讲解发音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
3. 教授常用字典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查找字词。
4. 进行发音练习,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5. 组织拼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拼音知识,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2. 练习使用字典,查找课后单词。
第二章:汉字与书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提高书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汉字进行创意写作。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结构,包括笔画、部首等。
2. 书法的基本技巧,包括笔法、墨法等。
3. 创意写作,运用汉字表达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汉字的结构和书法技巧。
2. 采用示范法,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模仿练习。
3. 采用创作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笔画、部首等概念。
2. 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 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模仿练习。
4. 组织创意写作,让学生运用汉字表达思想感情。
5. 学生互相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汉字结构知识,加强书写练习。
2. 欣赏书法作品,学会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
3. 进行创意写作,运用汉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三章:词汇与语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词汇和短语,丰富语言表达。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学设计(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7ebbd36cf84b9d529ea7a75.png)
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修订版)》基础模块(上册)教学设计的人缘好和做茶炉生意也是离不开的。
3. 造境二、自主探究,合作领悟1. 《故乡人》文中,每一篇的结尾都意味深长,给读者回味和咀嚼的空间。
这是汪曾祺作品独特的结尾方式,本文的结尾有何作用?(思考领悟)明确:金大力不变样,多少年都是那个样子。
高大结实,沉默寡言。
不,他也老了,他的头发已经有几根白的了,虽然还不大显,墨里藏针。
这是对金大力性格的一句高度总结。
最后一句,“墨里藏针”,虽然表面写的是头发,实际是说金大力在朴拙的外表下,有一颗真正的善于洞察人生的聪慧心。
2. 文章描写了“故乡人”安静、悠闲的生活状态及淳朴、善良的人性美。
作者对它的描写和赞同,体现了自己内心的向往和人格的追求。
三、拓展作业:学习汪先生的写作手法,用300-500字描写一个你身边最平常的人物。
(比如:你的邻居、同学、老师等。
抓住最本质的内容,能够打动读者)四、总结课堂,落实目标五、课堂作业及自学任务1.练习与思考四、五2.练习册3.自主阅读《梦和泪》【教学反思】梦和泪【教学B.留言条和托事条1.留言条和托事条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留言条是在不能面谈的情况下,把要说明的内容写下来给对方看的一种便条,托事条是托人办事、购物、传话、知告事情等的一种便条。
2.留言条与托事条的书写格式(1)正文:首行空两格,留言、托事内容(2)落款:写在正文的右下方,包括署名和日期结尾写上诸如“此致敬礼”之类的致敬语,有时也可以不写。
3.写留言条、托事条应注意什么问题?4.练习四、“堂堂清”记住要点五、完成课后题第二课时(总第11课时)一、提问便条的概念和写法二、检查练习,纠正错误三、【案例分析】下列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秘书小王接到公司总部的电话,电话说公司董事长将于下午两点飞抵机场,要求公司李经理前去接机,并且在接机的同时带上与别的公司合作的一个合同协议。
小王接完电话后由于当时李经理不在,电话又无法打通,而她自己恰好不得不离开,所以他给李经理写了一张留言条。
中职语文高教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中职语文高教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8e2625b7a32d7375a417808c.png)
一、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1、作者简介: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
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
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
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明确:四个方面——(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1、作者简介: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
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
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
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明确:四个方面——(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
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明确——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1、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2、第13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明确:(1)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送“我”返校。
五、鉴赏语言特色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六、总结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
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
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
同时作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是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
全文从平静的语调开始,感情愈来愈浓厚,情调愈来愈激动,句势愈来愈紧促,直至捶胸顿足的大声呼唤,“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噶然而止,余味无穷。
七、课堂阅读《母亲杨沫》(《读者》2006年第6期)八、亲情作业1、体验母爱,体验亲恩。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
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2、请以“心中有爱要表达”为题,畅谈你对母亲的爱。
3、浓浓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请找出母亲对“我”的影响。
4、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为他们夹菜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映。
将这些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二、好雪片片林清玄教学目标1.能够采用快速阅读方法整体感知课文2.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3.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着的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学会给自己点一盏心灯,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希望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故事《要买上帝的男孩》导入导语:不错,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在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这样的爱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林清玄来品品他的好雪二、走近作者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请你采用快速阅读方法,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回答:你觉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样的人,谈谈你的感觉(学生自由回答)四、品读课文(一)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他的美好心灵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1)找出文中描写流浪老人外形和生活情形的关键语句(2)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来对流浪老人进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形象的什么特点?(3)作者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2.欣赏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本部分写了两件有关流浪老人的事情,是哪两件?(2)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3)找出这部分中描写老人动作、语言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4)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重在写流浪老人的动作,写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又重在写什么呢?(5)“我”的感受是什么?这对表现流浪老人有何作用?(二)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我”的心灵世界,体会“我”的善良和“我”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的敏锐感知,从而学会怎样体察他人的善意、怎样善待他人1.“我”和其他人对老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我”对老人除了同情,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3.说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三)结合课文第三部分,理解文章主旨1.如何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2.文章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收束全文,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四)小结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用他“明净的善意”带给别人“四处流动”的温暖;而作者也以他那颗善良而敏锐的心感受并回报了这一切善良的老人和善良的作者教会了我们该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又该怎样善意的对待他人“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让我们的身边时时飘落起美丽动人的“好雪片片”吧五、拓展讨论结合本课和自身的实际,说一说我们该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又该怎样善意地对待他人?三、卖白菜莫言一、导入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1.完成课后练习一2.全班齐读,划分段落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结局(第27—31自然段):母亲为我的过错流下了眼泪3.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4.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1.请第一组同学来读第1段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解析: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犹豫不决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终于下了决心似的——无可奈何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解析: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1.请第二组同学齐读第10自然段①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解析: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②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解析: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2.请第三组的同学齐读第11自然段①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太太形象?非常挑剔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有什么作用呢?解析: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3.第四组的同学齐读第25自然段“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解析: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2.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3.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4.开头的第6自然段,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四、拓展思考1.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2.你所知道的关于诚信的名言有哪些?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目标:1. 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