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一级学科与相关学科情况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含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位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含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位](https://img.taocdn.com/s3/m/1136a5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f.png)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含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相关专业的专
业学位。
该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使其
能够胜任各级政府、公共机构、社会组织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
和领导职务。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学习内容包括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法
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全面了解国家政治制度、政策法规以及政府组织和管理运作机制。
他们还需要掌握管理学理论
和方法,学习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决策分析等相关课程。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
决策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学生将能够熟悉管理流程,掌握公
共事务的运作方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接受
伦理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道德品质。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专业学位包括公共管理硕士、公共事务硕士、公共政策硕士等。
这些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实践能力和创
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完成专业学位的学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企事
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从事管理和领导工作。
总体而言,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多个相关
专业的专业学位。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各类管理和领导职务。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发
展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8f1856f011ca300a6c390ce.png)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一、学科概况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演变而来,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时间。
对于公共部门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7年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行政之研究》一文中,确定了公共行政的基本研究方向,以怀特(Leonard D. White)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威洛比(William F. Willoughby)的《公共行政原理》两本著作的出版为学科建立的主要标志。
从建立到现在,公共管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20-60年代),公共行政学阶段。
研究对象定位于行政组织,重点对行政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管理原则进行研究,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第二个阶段(60-70年代),公共政策阶段。
研究对象从行政组织扩大到公共政策。
为了满足政策实践的需要,注重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重点对政策制定和政策设计进行研究。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之后),公共管理学阶段。
从关注政策执行效果出发,注重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公共政策和行为的绩效进行研究,超越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线,积极吸收私人部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办法,来改进公共管理的行为。
公共管理学产生于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逐渐地引入我国,对于我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引进西方学术成果的过程中,我国研究人员也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学科本土化的改造。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过去那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满足多样和动态需求、高效、透明和问责的政府,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0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1
![20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1](https://img.taocdn.com/s3/m/fbc523d10242a8956aece415.png)
1201管理科学与项目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管理科学与项目一、(英文)名称: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二、学科概况管理是人类社会组织中一类重要的活动,管理科学与项目学科研究的对象正是这类活动的规律。
管理科学与项目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跨自然科学、项目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中国管理学科发展的特色。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钱学森、许国志等学者大力提倡运筹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致力于发展优选法与统筹法,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运筹学研究室,开展质量控制、统筹法、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等研究。
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联名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项目”一文,推动了最优化方法、图论、排队论、对策论、可靠性分析、预测技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项目等方法和技术的普及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1990年后,钱学森等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论,进一步引导管理科学与项目学科快速发展。
管理科学与项目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方法以及管理技术。
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知角度,研究管理科学的普适性、内在关联性和演化动力性等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主要综合信息技术与优化方法,研究组织运作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和效益的评价与决策、适应内外环境的体制与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途径方面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实验环境,针对更加错综复杂和快速发展的决策行为和管理世界问题,解释和发现社会与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三、学科内涵1、研究对象管理科学与项目学科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应用项目技术学科、数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对各种管理问题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行和控制。
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管理运筹与优化、信息技术与管理、对策理论及技术、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决策理论与技术、工业项目、金融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复杂性、预测理论与技术、管理科学思想与管理理论、风险管理、评估理论与方法、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服务管理技术、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与创新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等。
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
![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2aa6c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b.png)
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关注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治理,致力于提供有效和高效的公共服务。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公共管理学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变化。
1. 电子政务与数字治理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化对社会的深刻影响,电子政务与数字治理成为公共管理学中一个新兴且重要的研究领域。
2023年,随着各国政府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重视程度的提高,电子政务与数字治理将成为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与数字治理研究关注政府和公共组织如何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提高政府的效率、透明度和服务质量。
例如,在数字治理领域,研究者可以探讨智能城市的发展,数字身份的管理以及数据隐私等问题。
而在电子政务方面,研究者可以关注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数字化政府服务的提供等等。
2. 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涉及跨学科的领域,它研究如何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和应对公共危机。
在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和社会动荡等挑战时,公共危机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年,公共危机管理将成为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关注的问题包括危机的预防、应对和恢复,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资源和协调各方合作。
这种研究可以基于不同的背景,例如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的角度来探讨。
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研究者可以研究信息传播与危机响应、危机决策制定和协调,以及公众参与和危机管理的沟通等。
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是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公共管理二级学科。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公共管理学将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这个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环境评估与监测、自然资源管理以及生态保护等。
研究者将关注如何在公共组织和社会各界之间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71e2e16be1e650e52ea9977.png)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管理是人类社会组织中一类重要的活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正是这类活动的规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具有中国管理学科发展的特色。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学森、国志等学者大力提倡运筹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致力于发展优选法与统筹法,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运筹学研究室,开展质量控制、统筹法、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等研究。
1978年学森、国志、寿云联名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推动了最优化法、图论、排队论、对策论、可靠性分析、预测技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工程等法和技术的普及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1990年后,学森等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法论,进一步引导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快速发展。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法以及管理技术。
理论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知角度,研究管理科学的普适性、在关联性和演化动力性等基本理论;法与技术面主要综合信息技术与优化法,研究组织运作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和效益的评价与决策、适应外环境的体制与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途径面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法、技术手段和实验环境,针对更加错综复杂和快速发展的决策行为和管理世界问题,解释和发现社会与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二、学科涵1、研究对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应用工程技术学科、数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对各种管理问题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
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管理运筹与优化、信息技术与管理、对策理论及技术、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决策理论与技术、工业工程、金融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复杂性、预测理论与技术、管理科学思想与管理理论、风险管理、评估理论与法、数量经济理论与法、服务管理技术、应急管理理论与法、技术与创新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等。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8f1856f011ca300a6c390ce.png)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一、学科概况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演变而来,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时间。
对于公共部门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7年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行政之研究》一文中,确定了公共行政的基本研究方向,以怀特(Leonard D. White)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威洛比(William F. Willoughby)的《公共行政原理》两本著作的出版为学科建立的主要标志。
从建立到现在,公共管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20-60年代),公共行政学阶段。
研究对象定位于行政组织,重点对行政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管理原则进行研究,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第二个阶段(60-70年代),公共政策阶段。
研究对象从行政组织扩大到公共政策。
为了满足政策实践的需要,注重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重点对政策制定和政策设计进行研究。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之后),公共管理学阶段。
从关注政策执行效果出发,注重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公共政策和行为的绩效进行研究,超越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线,积极吸收私人部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办法,来改进公共管理的行为。
公共管理学产生于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逐渐地引入我国,对于我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引进西方学术成果的过程中,我国研究人员也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学科本土化的改造。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过去那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满足多样和动态需求、高效、透明和问责的政府,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管理学一二三级学科
![管理学一二三级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fbdd34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c.png)
管理学一二三级学科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包括管理学一级学科、管理学二级学科和管理学三级学科。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个级别的学科,以便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范畴和内涵。
一、管理学一级学科管理学一级学科是指最基本、最核心的管理学科。
它研究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管理者在组织中有效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管理学一级学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组织理论: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规律,包括组织设计、组织发展等内容。
通过研究组织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组织的运作机制,提高组织的效能。
2. 决策与决策分析:研究决策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决策理论、决策模型等内容。
决策是管理者最常面临的任务之一,通过研究决策与决策分析,可以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减少决策风险。
3. 领导与领导力:研究领导的概念、特征和行为,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能力等内容。
领导是管理者的核心能力之一,通过研究领导与领导力,可以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推动组织的发展。
4. 绩效管理:研究如何衡量和提高组织绩效,包括绩效评估、绩效激励等内容。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通过研究绩效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二、管理学二级学科管理学二级学科是在管理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和深化的学科。
它研究管理学的具体应用领域和方法,为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管理学二级学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内容。
人力资源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通过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2. 运营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的运营活动,包括生产、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运营管理是组织的核心活动之一,通过研究运营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3. 金融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的财务资源,包括资金筹集、投资决策等内容。
金融管理是组织的重要职能之一,通过研究金融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利用财务资源,实现组织的财务目标。
经济管理类的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经济管理类的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c3038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a.png)
经济管理类的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经济管理类的一级学科是指研究和应用经济学理论和管理科学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和管理组织的学科领域。
经济管理学科涵盖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同时还涉及了组织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管理类的一级学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同时也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经济学原理、市场分析、企业战略、供应链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领域。
它既注重理论研究,也关注实践应用,力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通过对市场环境、产业发展、企业运营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经济管理学科能够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支持,提升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管理类的一级学科培养了一大批经济管理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还具备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在未来,经济管理类的一级学科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管理学科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同时,经济管理学科也需要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类的一级学科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也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管理学科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同时也应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贡献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组织和排列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
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点
![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330e5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5.png)
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点1. 什么是一级学科?一级学科是指一种学科门类下的独立学科领域,是高等教育中最基本的学科分类单位。
在中国,一共有13个一级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军事学。
2. 每个一级学科都有哪些专业学位?每个一级学科都有对应的专业学位,以管理学为例,其专业学位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Acc)、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市场营销硕士(MM)等。
3. 管理学专业学位点介绍管理学是一个颇为极富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工商管理、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下面,我们就对中国目前的一些管理学专业学位点进行介绍:3.1 工商管理硕士(MBA)MBA是国内外最为知名的专业学位之一,是培养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
目前,在中国有超过500所高校设立了MBA项目,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MBA的课程设置包括管理基础知识、管理思想与实践、商业领袖力量等方向,通过深入剖析组织管理和商业活动的一系列规律和理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
3.2 会计硕士(MAcc)会计学是一门与商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会计专业人才在各个行业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MAcc是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有将近200所高校设置了MAcc相关的学位点。
MAcc的课程设置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和管理技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
3.3 公共管理硕士(MPA)MPA是一个加强政治、管理和法律知识的跨学科学位课程。
其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公共政策和项目管理等方向。
MPA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强,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管理公共政策问题。
MPA 的学习途径主要分为学术课程和实习项目两部分。
MPA专业学位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家、地方政府、公共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等领域担任公共管理人员。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144722d03d8ce2f006623f9.png)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英文)名称: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二、学科概况管理是人类社会组织中一类重要的活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正是这类活动的规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中国管理学科发展的特色。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钱学森、许国志等学者大力提倡运筹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致力于发展优选法与统筹法,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运筹学研究室,开展质量控制、统筹法、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等研究。
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联名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推动了最优化方法、图论、排队论、对策论、可靠性分析、预测技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工程等方法和技术的普及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1990年后,钱学森等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论,进一步引导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快速发展。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方法以及管理技术。
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知角度,研究管理科学的普适性、内在关联性和演化动力性等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主要综合信息技术与优化方法,研究组织运作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和效益的评价与决策、适应内外环境的体制与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途径方面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实验环境,针对更加错综复杂和快速发展的决策行为和管理世界问题,解释和发现社会与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三、学科内涵1、研究对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应用工程技术学科、数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对各种管理问题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
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管理运筹与优化、信息技术与管理、对策理论及技术、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决策理论与技术、工业工程、金融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复杂性、预测理论与技术、管理科学思想与管理理论、风险管理、评估理论与方法、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服务管理技术、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与创新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等。
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
![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be075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5.png)
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一、前言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关注着政府组织、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和治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变化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变化评估1. 传统公共管理学传统公共管理学一直是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重要二级学科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公共管理学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正。
在2023年,传统公共管理学将更加注重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挑战。
2. 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作为重要的二级学科,也将迎来一系列变化。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将更加强调政府组织变革、公共行政效能提升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3. 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作为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重要二级学科,将在2023年更加注重政策创新和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
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数据和技术手段进行政策分析和评估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4.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随着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这一二级学科也将迎来新的变化。
在2023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将更加关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5. 社会治理与公共参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治理与公共参与成为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备受关注的二级学科之一。
2023年,这一二级学科将更加注重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公民参与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三、总结与展望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变化不仅呈现出更加宽广和深入的研究范围,也更加深入贴近社会现实和治理需求。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430e5e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5.png)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意义的学科领域,它对于提升管理效率、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工程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该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构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展现。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发展历程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起源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
它起源于工业革命后工商企业快速发展和管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如生产过程的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市场运作的规范等。
在这一背景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运而生,其目的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2.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其主要关注管理方法论和生产工程,后来逐渐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规划等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如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等。
如今,管理科学与工程已成为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学科领域,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也日益多元化。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构成1.生产管理与工程生产管理与工程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优化、生产规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等。
在工业生产日益复杂和自动化的背景下,生产管理与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实践中。
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另一重要二级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员工招聘与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二级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品牌管理等。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市场营销的研究和实践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市场营销学科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4.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重要二级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制定、执行与评估等。
管理学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管理学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972b53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8.png)
管理学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管理学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组织、计划、指导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它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地运用资源,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以及个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管理学的二级学科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二级学科的内容和意义。
一、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
它关注的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个体在组织中的态度、动机和行为。
通过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激励员工,提高组织绩效。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对于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工作,旨在帮助组织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的员工。
三、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以达到组织的营销目标。
市场营销涉及到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价格策略、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和方法,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供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四、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组织的长期发展战略。
战略管理涉及到环境分析、竞争战略、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战略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组织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应对竞争挑战,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组织、计划、指导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其二级学科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
这些二级学科在组织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制定和实施组织的长期发展战略。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762c7ca0aeaad1f347933f48.png)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学科代码:0871一、适用二级学科及专业●工程经济与管理(0871Z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71Z2)●管理系统工程(0871Z3)二、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达到: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及系统的专门知识。
熟悉所从事科研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在专业领域内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文献资料,并具有外文写作的初步能力。
3.身体健康。
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诚实守信、具有公正守法的职业操守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三、主要研究方向1.建筑经济与管理2.城市建设及房地产经济与管理3.工程项目管理4.信息理论与应用5.信息技术与管理7.资源系统优化与管理8.矿业系统工程9.城乡与区域发展规划四、学制及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为2—3年,全部课程学习应在第1学年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位论文,符合学位答辩要求者,可以提前申请进行学位答辩,申请时间最早为入学后2学年,申请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半年提出,经研究生院批准后,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经学校批准,可提前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有必要延长学习年限,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办理。
1 / 4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达不到毕业要求者,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结业与肄业实施细则(试行)》文件要求执行。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相关专业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相关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9ef8fd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c.png)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相关专业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涵盖了众多与管理、商业和组织运作相关的专业领域。
以下是一些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相关的专业:
1.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组织、领导、决策、规划等管理活动的学科,包括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
2.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专业涉及产品定价、推广、分销和品牌管理等,旨在培养学生在市场营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金融学:金融学专业着重于研究资金管理、投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成为金融行业的专业人才。
4.会计学:会计学专业涉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方面,培养学生具备财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内部控制等技能。
5.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专业着重于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环境下的经济学知识、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商务实务等方面的能力。
6.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关注货物和信息在供应链中的流动和管理,培养学生具备供应链设计、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技能。
7.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在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员工关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8.酒店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着重于培养学生在酒店运营管理、客户服务、餐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9.创业与企业管理:这个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创业、企业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包括商业计划编制、风险管理、创新策略等。
以上是一些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相关的专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目标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学习。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及相关专业学位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及相关专业学位](https://img.taocdn.com/s3/m/34a5c25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d.png)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及相关专业学位工商管理这个话题,可真是个“万金油”,到处都能用,听着就让人感觉靠谱。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总有一些朋友,整天说着“我想创业”或者“我想管理团队”,哎呀,那眼神里透着一股干劲,简直可以点燃整个房间的激情。
工商管理的知识,真的是从大学到社会都能用得上,简直就是职场中的“百宝箱”。
要是说到相关专业学位,那就更是让人心潮澎湃了,尤其是那些学弟学妹们,听到这儿是不是觉得心里小鹿乱撞,期待着未来的职业生涯呢?说到工商管理,咱们得先聊聊它的“根基”。
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这些专业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但其实没那么复杂,跟咱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你想买新手机,光是浏览各种手机评测,比较价格,这不就是市场营销的应用嘛!学这些知识还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很多人可能会想:“我不想当老板,我只想找个好工作。
”这也没关系,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可以让你在任何公司都游刃有余,老板、主管、助理,哪个职位不想要个管理技能加持呢?再说到专业学位,真是个令人头疼又让人向往的东西。
硕士、博士,听上去就像是文凭的“天花板”,不过学位只是一个敲门砖。
最重要的还是你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那些经验,跟老师同学们的讨论,甚至是你在校园活动中获得的领导力。
这些可都是在职场上打拼的“秘密武器”,可千万别小看了哦。
就像大家常说的:“人脉就是钱脉”,你在校园里建立的联系,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就能派上大用场。
再说,工商管理可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反而更像是一场“游戏”。
在课堂上,你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参与模拟经营,团队合作,这样的体验可有意思多了。
想象一下,你和一群同学一起经营一个虚拟公司,制定战略、搞市场营销、处理危机,仿佛自己真的是个小老板,这种乐趣可不是光在书本上能找到的。
每一次的讨论、每一次的冲突,都是在锻炼你的思维和应变能力,日后走入社会时,你会发现,这些经历都成为了你职场的“杀手锏”。
学习工商管理也不是说一帆风顺,有时候可能会遇到挫折,那种感觉就像是爬山,刚开始走得气喘吁吁,等到顶上了,风景一片开阔,恨不得对着天空大喊一声“我来了”。
工商管理学 应用经济 一级学科
![工商管理学 应用经济 一级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c4e91e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4.png)
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一级学科一、前言工商管理学与应用经济学是一级学科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着重从这两个学科的定义、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对这两个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工商管理学1. 定义工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企业与组织管理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原理、组织行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
它旨在培养具备很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企业和组织的高效运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学科特色工商管理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既有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有商业实践的案例分析课程。
3. 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等领域。
通过对企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和实践指导。
4. 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工商管理学将更加重视国际化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养。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企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三、应用经济学1. 定义应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学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学科,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政策等内容。
其目的在于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经济学分析的支持。
2. 学科特色应用经济学侧重于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将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经济生活中。
其课程设置多样,既有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也有企业经济战略的分析。
3. 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企业经济战略研究、市场竞争分析等。
通过对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提供经济政策和企业决策的理论支持。
4. 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应用经济学将更加重视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经济分析能力的培养。
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将为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03旅游管理学
主要研究旅游管理理论与政策、旅游事业组织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经济管理,以及国外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和特点。
研究方向有:技术经济评价与项目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1203
农林经济管理学
120301农业经济管理学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经济,农产品贸易,农村财政金融,农业会计与统计,农业资源经济,农村发展,世界农业经济等。
管理学一级学科与相关学科情况
一级学科及代码
二级学科及代码
学科研究范围
主要相关学科与代码、所属门类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注:可授予管理学、工学学位)
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系统工程,信息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科技管理。
管理学门类下设的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及有关二级学科;经济学门类下设的应用经济学及有关二级学科;理学门类数学科学下设的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系统科学及下设二级学科。
硕士学位设七个研究方向:理论图书馆学、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编目和检索语言研究、目录学研究、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信息咨询研究、文献学及文献出版研究。
情报学,档案学,管理科学,传播学,古文献学,编辑出版学等。
120502情报学
博士学位设五个研究方向:情报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情报研究与预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情报系统工程与网络化、信息经济。
图书馆学,情报学,清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
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高等数学等。
120204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统计学,保险学。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是以协调人地关系,组织土地利用为其特征的研究领域。视土地为公共物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视角,具体研究土地及其改良物的分配、利用及其相关权利的内在规律和系统效应。
硕士学位设七个研究方向:情报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情报研究与预测、信息资源管理、情报检索、信息服务与咨询、计算机情报系统工程与网络化、信息经济。
图书馆学,档案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学,技术经济管理。
120503档案学
博士学位设三个研究方向:档案编研、科技档案管理、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管理现代化。
硕士学位设六个研究方向:档案学理论与历史、科技档案管理、文件学、档案文献编纂、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保护技术。
1202
工商管理学
120201会计学
主要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各种会计现象的规律性。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等。
统计学,企业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02企业管理学(含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学)
企业理论,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组织与管理,各种现代管理技术,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和国内外各种管理思想,以及国内外企业管理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1204
公共管理学
120401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公共政策。
管理科学,经济学,政治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宪法与行政法学。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1)在卫生服务方面:城乡卫生服务的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卫生人类等。
(2)在卫生筹资与资源配置方面:包括城乡卫生服务的筹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区域卫生规划。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工商管理学,林业经济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作物学或畜牧学。
120302林业经济管理学
本学科以林业经济管理为基础,涵盖管理工。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
主要研究方向有: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土地利用与土地规划,土地产权与地籍管理,不动产经营与管理,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与设计。
120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
120501图书馆学
博士学位设四个研究方向:理论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现代目录学、文献学。
(3)在医院管理方面: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医疗质量的评估、不同政策对医院和医生行为的影响、医院的经济管理。
本学科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注: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本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经济问题,教育管理问题,包括:教育财政和管理,、教育金融、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教育管理、中外教育经济与管理比较、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教育管理决策、教育科学与系统科学,以及中外教育管理史。
研究方向有:旅游经济,旅游与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学
技术创新理论,科技进步理论与测度方法,经济效益理论与决赛方法,生产率理论,项目评价理论和可行性研究方法,各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评价方法,科技、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区域结构优化和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