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14祛痰剂PPT课件

最新14祛痰剂PPT课件

陈 瓜蒌仁、杏仁

贝母易半夏, 加瓜蒌、天花
粉、桔梗
温胆汤 清气化痰丸 贝母瓜蒌散
湿痰化热 热痰 燥痰
天麻、白术 半夏白术天麻汤 风 痰
方名释义
本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衍化而成, 原方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用至四两,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 诸家,减生姜用量而治痰热,故方名虽仍称 “温胆”,而其功用则为清胆。
14祛痰剂
第十节 化痰止咳平喘方
一、概念:1.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2.具有祛除痰饮作用 3.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二、适应范围: 有形:以咳嗽为主证,病在肺 痰饮为病 无形:病在胸膈、胃肠、四肢等处
三、分类:1.燥湿化痰 2.清热化痰 3.温化寒痰 4.润燥化痰 5.化痰熄风
四、组方要点: 1.配伍健脾祛湿药。 2. 配伍理气药。
• 2要鼓励肺癌患者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进食易消化,含纤 维素少的流质,半流质,避免辛辣,生冷,过硬及过于油腻的食 物.化学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因此,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 铁,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大枣,桂圆,阿胶,新鲜水 果和蔬菜等。化疗期间要大量饮水,每日2000ml左右,以利 于化疗药物的排泄,并可防止高浓度尿酸析出诱发肾结石。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制方原理 主治 湿痰证
病机简析
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 湿阻气机——胸膈痞闷 脾胃失和——恶心呕吐,肢体倦怠 湿阻清阳——头眩心悸 湿痰内阻——苔白腻,脉滑
治 法 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和胃
配伍意义
(君) 半夏 (臣) 橘红 (佐) 茯苓 (使) 甘草
生姜 乌梅
燥湿化痰,行气和中
五、注意事项: 1.辨清痰的性质。 2.分清标本缓急。 3.咳血者,慎用燥烈之品。 4.表邪未解者,慎用滋腻之剂。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章化痰 止咳平喘药
CATALOGUE
目 录
• 概述 • 常见中药材 • 药理作用与机制 • 应用与配伍 • 现代研究进展
01
CATALOGUE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化痰止咳平喘药是指具有祛痰、 止咳、平喘作用的药物,主要用 于治疗呼吸道相关疾病。
分类
根据药物功效和作用机制,化痰 止咳平喘药可分为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和平喘药三类。
协同作用
为了增强药效,可以选择 具有协同作用的化痰止咳 平喘药进行配伍。
降低副作用
合理配伍可以降低药物副 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注意事项与禁忌
遵医嘱
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时应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过敏反应
对某些化痰止咳平喘药过 敏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特殊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 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 用时应特别注意。
川贝
总结词
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痰少咽燥等症状。
详细描述
川贝性凉,味甘苦,归肺经。其主要功效为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常用于治疗肺 热燥咳、痰少咽燥等症状。川贝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甾醇类成分,具有镇咳、祛痰 、平喘等作用,尤其对于肺虚久咳、燥热咳嗽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杏仁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特点
多味中药具有化痰止 咳平喘作用,如桔梗 、半夏、陈皮等。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的功效温和,副作用 相对较少。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的作用机制多样,如 祛痰、镇咳、平喘等 。
历史沿革
古代
化痰止咳平喘药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已 有记载,如《黄帝内经》、《伤寒杂 病论》等。
现代
现代中药学对化痰止咳平喘药进行了 更为深入的研究,对其作用机制和临 床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整理课件
3.胸痹,结胸,心下痞,梅核气。 本品有辛散消痞、化痰散结作用。 痰浊阻滞,胸阳不振,心痛彻背之胸痹、真心痛,配 瓜蒌、薤白,以增强化痰、开胸之功,即瓜蒌薤白半 夏汤。 痰热结胸(气机不畅,见胸脘痞闷),配瓜蒌、黄连 同用,以清化热痰、消痞散结,即小陷胸汤。 湿热阻滞心下痞满者,配干姜、黄连、黄芩等,以苦 辛通降、开痞散结,如半夏泻心汤。 气郁痰凝之梅核气(痰气互结咽中,咽中如有物阻塞 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现代医学之慢性咽炎), 配紫苏、厚朴等,以行气解郁、化痰散结,如半夏厚 朴汤。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归经:脾、胃、肺。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整理课件
分析: 辛温 入脾—能燥脾湿,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
——燥湿化痰 性燥 入胃—能降胃气,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
—— 降逆止呕 辛散消痞
而达消痞散结之功 化痰散结 应用: 1.湿痰、寒痰证。(湿痰要药) 本品善于燥湿化痰,并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兼治寒痰。 痰湿阻肺之咳嗽气逆,咳痰量多色白者(湿痰),常 配橘皮、茯苓等同用,以增强燥湿化痰力,如二陈汤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定义、功效、适应 范围、注意事项、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 2、掌握重点药物功效、应用;相同药物异同 点。 3、熟悉燥湿化痰、温肺化痰、泻肺等概念。
整理课件
概述: 一.定义: 凡能化痰或祛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化痰药;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用治咳喘 证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痰、咳、喘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兼 杂。咳喘必挟痰,痰多必致咳喘。化痰药每兼 止咳、平喘之功效;而止咳平喘药也常兼化痰 之效,所以将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合并为一章 介绍。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ppt课件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ppt课件
ppt课件 26
白附子
来源:天南星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独角莲的 块茎。
ppt课件
27
白附子
其性上行,善祛头面风痰,治头面风瘫要 药
ppt课件
28
白附子
性能: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 燥温化痰, 祛风止痉, 解毒散结。
ppt课件
29
白附子
主治: 1. 痛及偏头痛等。本品既能够燥湿化痰,又 有祛风止痉的作用。治风痰壅盛,抽搐或
ppt课件 22
天南星
主治: 1.湿痰、寒痰证(顽痰证)。本品功能燥湿化 痰,温燥之性胜于半夏。常与陈皮、半夏、茯芩、 枳实等药配伍,以治痰湿壅滞所致的咳痰多稀薄、 苔腻胸闷等证,如导痰汤;如属肺热咳嗽,咯痰 黄稠,亦可配伍黄芩、瓜蒌等清热化痰之品。 2.风痰眩晕、中风。本品有祛风止痉之效,又 能燥湿化痰,尤善除经络风痰,半夏、白附子- 青州白丸子;中风,用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为 散,生姜煎汤送下-三生饮。
ppt课件
25
半夏、天南星
两药均辛温有毒,燥湿化痰,均为治湿痰、寒痰 要药。外用均能消肿止痛、用治痈疽肿痛、瘰疬、 毒蛇咬伤。 半夏:主归脾胃,善除脾胃湿痰,还能降逆止呕, 为止呕要药。并能消痞散结,治胸脘痞闷,梅核 气等证。 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夏,善治顽 痰。又善走经络祛风痰而止痉。故又为祛风痰要 药。常用于半身不遂、破伤风等。
ppt课件 14
半 夏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本品既能燥湿以化痰,又能降逆以和胃。为止呕 之要药。长于治疗寒饮呕吐,常与生姜同用,如 小半夏汤。 本品又可用于多种病证的呕吐,若胃虚不纳,反 胃呕吐者,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大半夏汤; 治胃如大半夏汤以之配人参、白蜜,治胃虚呕吐; 如半夏厚朴汤。治胃热呕吐,与清热降逆的黄连、 竹茹、橘皮-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治妊娠呕吐, 人参、干姜-干姜人参半夏汤,或配伍苏梗、砂 仁理气安胎。

中医《中药学》PPT课件-化痰止咳药

中医《中药学》PPT课件-化痰止咳药
半夏、橘红 如导痰汤
2020/6/12
29
2.祛风止痉:既能化痰,又善息风止 痉,常用于风痰诸证:
① 风痰留滞经络,半身不遂
半夏、川乌、白附子 即青州白丸子
② 风痰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③ 风痰癫痫 半夏、全蝎、僵蚕 五痫丸 ④ 破伤风 白附子、天麻、防风 玉真散
2020/6/12
30
3.消肿止痛 (外用)治 : ①痈疽肿痛 大黄、天花粉 如意金黄散 ②瘰疬痰核
多年生 草本旋 覆花或 欧亚旋 覆花的 干燥头 状花序 生用或 蜜炙用
欧 亚 旋 覆 花
• 白前
为萝摩科 多年生草 本柳叶白 前或芫花 叶白前的 干燥根茎 及根。切 ຫໍສະໝຸດ ,生用 或蜜炙用芫花叶白前
芫 花 叶 白 前
柳 叶 白 前
• 皂荚
为豆科 落叶乔 木皂荚 的干燥 果实。 生用, 或焙焦 研末用
川贝母 为百合科 多年生草 本川贝母、 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 或梭砂贝 母的干燥 鳞茎。生 用
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
梭砂贝母
川贝母
暗 紫 贝 母
甘 肃 贝 母
梭砂贝母
• 浙贝母
为百合 科多年 生草本 浙贝母 的干燥 鳞茎。 生用。
珠贝
大贝 湖 北 贝 母
川贝母 浙贝母
共性
性味:苦,寒凉 功用: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一、性味: 性均寒凉 味多甘苦咸
二、功用: 1.清化热痰——治热痰证。 2.清肺热——治肺热咳嗽或肺燥痰咳。 3.软坚散结——治痰火瘰疬,瘿瘤等。
(部分药物)
2020/6/12
50
桔梗
Jiegeng RADIX PLATYCODONIS
《神农本草经》
• 桔梗

最新方剂学课件-17祛痰剂

最新方剂学课件-17祛痰剂
茯苓(6g) 炙甘草(3g) 生姜(三至七片)
功用:燥湿化痰,养血滋阴。 主治:肺肾阴虚,水泛为痰,兼阴血不足证。咳嗽呕恶,
喘逆多痰,痰带咸味,或口干舌燥,自觉口咸,舌 质红,苔水滑或薄白而腻,脉沉滑或沉缓。
二陈汤—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
导痰汤—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鉴
涤痰汤—涤痰开窍 别
小半夏汤—化痰散饮,和胃降逆
一、适应证
适用于湿痰病证。临床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咳, 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 滑或腻,脉缓或弦滑等。
二、组方用药特点
常用燥湿化痰药如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 南星、白前等为主组成,根据湿痰的特点及其兼挟配伍 组方。
(二陈汤、温胆汤)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A类)
赤茯苓(3g) 生姜(十片)
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痰厥证。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
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黏稠, 舌苔厚腻,脉滑。
附方:涤痰汤(《奇效良方》) 组成:南星 半夏(各6.5g) 枳实(6g) 茯苓(6g)
橘红(4.5g) 石菖蒲 人参(各3g)竹茹(2g) 甘草(1.5g) 生姜(五片)
5、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改善睡眠,抗抑郁,抗衰老, 调脂、抗炎、调节免疫平衡,扩张冠脉,改善循环,调节胃肠平 滑肌等作用。
名医方论
“气郁生涎,涎痰内沃,而心胆不宁,故怔忡惊悸不已 焉。半夏化涎涤饮,橘红利气除涎,茯神安神渗湿,竹茹清热 解郁,枳实破泄气以降下,生草缓中州以和胃,生姜散郁豁涎 也。水煎温服,使郁气行,则涎饮自化,而心胆得宁,惊悸怔 忡无不平矣。此解郁化涎之剂,为气郁涎饮、惊悸怔忡之方。”
配伍特点:
化痰与理气并用, 气顺则痰消; 清胆与和胃兼顾, 热清而胃不伤。

《修正肺宁颗粒》课件

《修正肺宁颗粒》课件

清热解毒
该药还具有一定的清热解 毒作用,对于风热感冒、 肺热咳嗽等症状也有较好 的治疗效果。
利咽平喘
修正肺宁颗粒还能利咽平 喘,对于咽喉肿痛、喘息 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 用。
适用人群
适用于感冒、支气管 炎等引起的咳嗽、痰 多等症状的人群。
需要利咽平喘的人群 也可以考虑使用修正 肺宁颗粒。
也适用于风热感冒、 肺热咳嗽等症状的人 群。
时,应注意防虫、防鼠等措施。
03
修正肺宁颗粒的生产厂家
修正肺宁颗粒由修正药业集团生产,该集团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
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制药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管理
体系。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瘙 痒等过敏反应。
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对肝肾功 能造成一定影响。
05 总结与展望总结Fra bibliotek修正肺宁颗粒的药理作用
修正肺宁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平喘等作用,对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有 一定的疗效。
修正肺宁颗粒的临床应用
修正肺宁颗粒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尤其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 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修正肺宁颗粒的副作用
修正肺宁颗粒的副作用较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 不适、过敏反应等,但发生率较低。
未来发展
深入研究药理作用机制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修正肺宁颗粒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其临 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拓展临床应用范围
在现有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展修正肺宁颗粒 的临床应用范围,探索其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等功 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
症状。

第五节止咳化痰药ppt课件

第五节止咳化痰药ppt课件

14
(二)清热化痰药
1、贝母 2、瓜蒌 3、天花粉 4、桔梗 5、前胡
10/20/2024
15
(一)贝母(川贝、浙贝)
• 1.入药部位: 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浙贝母的鳞。
10/20/2024
16
• 2.性味归经: 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 母苦,寒。均入肺、心经。
• 3.功效: 止咳化痰,清热散结。
45
(七)马兜铃(兜铃、斗铃)
• 1.入药部位: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或马 兜经: 味苦,微辛,性寒。入肺、 大肠经。
• 3.功效: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
10/20/2024
47
• 4.主治与配伍:
• (1)肺热咳喘: 单用有效,也可与桑 白皮、黄芩、知母、贝母、杏仁等同用 。
10/20/2024
29
• 2.性味归经: 味苦、性温、有小毒。入肺、 大肠经。
• 3.功效: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 4.主治与配伍:
• (1)咳喘: 风寒咳嗽,多与细辛、麻 黄等配伍;燥热咳嗽,多与桑叶、沙参 等同用,如桑杏汤;肺热咳喘,多与麻 黄等合用,eg麻杏甘石汤。
• (2)肠燥便秘: 常与麻仁、当归、枳 壳等同用,如润肠丸。
• ⑵阴虚久咳:常配百合、麦冬、沙参、 地骨皮等。
• ⑶肺热咳嗽:多配知母、贝母、黄芩、 栀子等。
• ⑷劳伤咳嗽时:常配百合、补骨脂、骨 碎补等。
10/20/2024
40
(五)苏子(紫苏子)
• 1.入药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成熟种 子。
10/20/2024
41
• 2.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经。 • 3.功效: 下气定喘,润肠通便。
• 4.主治与配伍: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课件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课件

正常小鼠 发热小鼠
降温
显著
作用,可维持3-4h。
解热
②镇痛: 粗皂甙
醋酸扭体法 痛阈提高,镇痛作用强于阿斯匹林。
压尾法
③镇静: 粗皂甙
小鼠自发活动↓; 延长环已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2、抑制胃分泌、抗溃疡
3、抑制肠平滑肌
4、对代谢影响血糖↓
连续口服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兔→血糖
↓5、↓降0 血脂:对脂肪代谢
强度= 氯化铵,带皮与去皮作用相似。 机理:口服时→皂甙刺激咽喉粘膜(反射性)→支气管 粘
膜分泌↑→痰粘液稀释易排出。 ip粗皂甙-豚鼠ED50=6.4mg/kg说明有较强的镇咳 作用。
二、抗炎作用、提高免疫功能
1、抗炎:
大鼠po粗皂甙 抑制
角叉菜胶→炎症 棉球肉芽肿
机理: 粗皂甙→局部刺激作用
→粘膜分泌↑→分沁物复盖粘膜表面 →保护作用;
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理作用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祛痰作用
止咳作用
平喘作用
抗过敏作用 抗炎增强免疫功能 其它作用
一、化痰作用
许多的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煎剂或流浸膏均有祛痰作 用,都
可增加呼吸道的分泌量。
桔梗 、前胡、皂荚 均可使呼吸道分泌↑→粘液稀释易咳出。
南星、贝母
桔梗 使呼吸道分泌增多作用较强;
前胡 皂荚
→炎症区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 防止粘膜受到外界扣伤性刺激,从而促使炎症吸收过程。
2、提高免疫功能
疫 桔梗浸膏
促进巨型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非特异性免 提高溶菌酶活性
三、其他作用
1、解热、镇痛、镇静 2、抑制胃分泌、抗溃疡 3、抑制肠平滑肌 4、对代谢影响 5、降血脂
1、解热、镇痛、镇静

清热化痰药ppt课件

清热化痰药ppt课件

编辑版ppt
12
❖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 【功效应用】 ❖ 1.止咳平喘:各种咳喘证。为止咳喘之要药。 ❖ (1)风寒咳嗽:紫苏、半夏等,(杏苏散) ❖ (2)风热咳嗽:桑叶、菊花,(桑菊饮) ❖ (3)肺热咳嗽:麻黄、杏仁、甘草,(麻杏石甘
汤) ❖ (4)燥热咳嗽:桑叶、贝母、沙参等,(桑杏汤) ❖ 2.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编辑版ppt
13
❖ 【用量用法】煎服,3~10克,宜打碎入煎。
❖ 【使用注意】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儿 慎用。
❖ 【现代研究】
❖ 一、化学成分:苦杏仁含苦杏仁苷、挥发油(杏仁 油)等
❖ 二、药理作用:
❖ 镇咳平喘作用: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在胃中苦杏 仁酶作用下,慢慢分解,逐渐产生微量的氢氰酸。 服用小量杏仁,能起到轻度抑制呼吸中枢、而达到 镇咳、平喘作用。
编辑版ppt
5
❖ 【临床报道】
❖ 1.治疗肺炎:桔梗15克、鱼腥草36克,煎至200ml, 1次口服30ml,每日3~4次。治疗肺炎28例,均为 细菌性感染。26例治愈,X线阴影5~22天吸收,平 均9.4天,白细胞恢复正常3.9天。如与抗菌素同用 可起协同作用。
❖ 2.治疗失音。
❖ 3.治疗急性腰扭伤:桔梗30克,研为细末,分两次用黄 酒冲服,日服1次,重症每日2次,服后卧床休息, 使局部微汗出。治疗8例,结果轻症服药1次,重症 3次,均获痊愈。

本品性平不燥,故咳嗽痰多,无论外感内伤,
属汉属热皆可应用。
❖ 如:风寒咳嗽:配苏叶、杏仁等:杏苏散
❖ 风热咳嗽:配桑叶、菊花等:桑菊饮
❖ 痰热咳嗽:栀子、半夏等:桔梗二陈汤
❖ 胸闷:栝楼、枳壳等

《清热化痰药》课件

《清热化痰药》课件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 妇女、儿童慎用
急支糖浆
成分:主要成分为鱼腥草、黄芩、板蓝根等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适用人群:适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慎用,不宜长期服用
橘红痰咳颗粒
适用人群:咳嗽、痰多、气 喘等患者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成分:橘红、半夏、茯苓、 甘草等
使用注意事项
服药时间:饭后 服用,避免空腹 服用
服药剂量:按照 说明书推荐剂量 服用,不要随意 增减
服药次数:每日 三次,每次一剂
服药禁忌:孕妇、 哺乳期妇女、儿童、 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
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应对措施: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避免与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同时服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化痰止咳药:具有化痰止咳、润肺平喘等功效,如川贝母、杏仁等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缓解发热、口渴等症状 化痰止咳:消除痰液,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 润肺养阴:滋养肺阴,缓解肺燥、干咳等症状 健脾益气:增强脾胃功能,缓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应用范围
适用于痰多、痰黄、痰稠等 痰热证
适用于感冒、咳嗽、咽喉肿 痛等呼吸道疾病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清热化痰药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研发新型清热化痰药,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清热化痰药的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清热化痰药的联合用药
第五章
与其他中药的联合使用

20止咳药PPT课件

20止咳药PPT课件
⑴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顽痰咳嗽、胸膈痞闷之症。
⑵止痉——能祛风止痉,又能燥湿化痰,故善去经络的 风痰,适用于风痰眩晕、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 癫痫等证。
-
11
【炮制作用】生用:多外敷,能消肿散结、止痛。
制用:降低毒性,↑祛痰。
胆南星:减低温燥之性,性味苦、凉,助其熄风止痉 化痰之功,用于痰热惊风抽搐较为适用。(↓燥烈伤阴)
-
9
【炮制作用】生用:有毒,多作外用,以消痈肿。 法夏:温燥性强,长于祛痰。 姜夏:和胃降逆较好,长于止呕。 夏曲:燥湿化痰,兼有消食作用。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入煎剂捣碎。 【使用注意】①本品性属温燥,最易伤阴,故对阴 虚燥咳、或肺热咳血者慎用,孕妇忌服。 ②生品有毒,切忌内服。本品中
【功效应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⑴燥湿化痰——主治寒痰、湿痰为病。半夏以燥湿 化痰而著称,且入脾、胃二经(脾胃虚弱,不能利 湿,湿困脾阳、运化失职、水湿而凝聚而成痰,再 者,脾恶湿而喜燥,半夏辛温性燥,为脾之所喜) 故主治“脾胃湿痰”。

-
8
⑵降逆止呕——可用治多种呕吐。本品又能燥湿化痰, 故尤以痰饮湿浊阻滞所致呕吐,最为适宜。
-
10
天南星
【来源】“天南星”一名始出《本草拾遗》,天南星科 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的块根。
【常见名称】虎掌《本经》、半夏精、南星(粉品)、 蛇芋、蛇苞谷、野芋头、虎掌南星(块根周围有球状侧 芽)、制南星(生姜、明矾、甘草)、胆南星(牛胆汁、 露)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应用】燥湿化痰,止痉。
2.止咳平喘药:减轻或制止咳嗽、气喘的作用。用 于咳嗽、气喘。
痰涎、咳嗽、气喘在病机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伍方法: 应用时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应据成痰之因, 审因论治。常与健脾燥湿药、理气药配伍同用原因,以加强化痰之功。
使用注意: 温燥之性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药性寒凉的清 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半夏
白前 川贝母
天南星
桔梗 浙贝母
白芥子
*皂荚 前胡
化痰止咳平喘药
含义: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
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功效:化痰止咳平喘。
分类:化痰药主治痰证,而痰又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之分,化痰药也相 应因药性有温燥与凉润之别而分为温化寒痰药与清化热痰药二类。
适应范围: 1.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所以痰的病证甚多,皆可用化痰药治之。 2.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各种咳嗽和喘息。 配伍方法: 应用本章药物,除应根据病证不同,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 及止咳、平喘药外;因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 者常配伍同用。再则应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 标本兼顾 使用注意 1.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 用。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以免恋 邪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 生姜、半夏、细辛 桔梗、桑白皮、大黄 人参、代赭石 寒痰咳喘 痰热咳喘的实证 脾胃气虚、痰湿上逆所致呕吐、嗳气、心下 痞满 . 方剂
桔梗与旋覆花相鉴别: 桔梗与旋覆花均为常用的化痰药,皆能祛痰,都可用治咳嗽痰多的病证。但 二者一宣一降,作用有别: 桔 梗 ── 辛散苦泄性平,善于宣肺祛痰,对于咳嗽痰多,无论风寒、风热、 肺寒、肺热,皆可配伍使用。同时,桔梗又善于开宣肺气而利咽、排脓、利水、 载药上行,又常用 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气滞痰阻,胸闷不舒;肺痈胸痛, 咳吐脓血,痰黄腥臭;风水水肿;作为引经药,引它药药力上行治胸膈以上病证。 旋覆花 ── 辛散苦降,咸可软坚消痰,温能宣通壅滞,善于下气消痰行水, 主治痰涎壅肺,咳喘痰多,以及痰饮蓄积,胸膈痞闷。同时,旋覆花又善于降逆 止呕止噫,又常用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呃逆、噫气等证。
*临床报道
白芥子:常用配伍
应用 紫苏子、莱菔子 咳喘、痰多清稀,尤宜于老人、虚人 痰嗽之症 方剂 *三子养亲汤
麻黄
甘遂、大戟 没药、木香
治疗寒痰壅肺的喘咳证
痰饮停滞胸膈所致的胸满胁痛 肩臂肢体关节疼痛、麻木
*白附子 Bai Fu Zi 温 有毒
药性说明 功效
本品辛温燥烈,其性上达,善除头面、经络风痰寒湿之邪, 为风痰滞络、口眼歪斜及偏正头痛之要药。
半夏:常用配伍 应用 陈皮 干姜、细辛 各种痰湿症及呕吐 寒痰咳嗽 方剂
生姜
黄连、瓜蒌 黄连、竹茹 人参 紫苏梗、砂仁 山药 贝母、昆布
胃气上逆呕吐
胸脘痞满,咳痰黄稠,属热痰者 心烦,失眠属于痰热者 胃虚呕吐 妊娠呕吐 重症呕吐 甲状腺肿
秫米
瓜蒌、薤白 天麻 益母草
虚烦不眠,胃不和
寒痰阻遏,胸阳不振之胸痹 风痰眩晕 子宫颈癌
3.此外,还可用于胸胁痛,本品有活血通络之功,常配香附等同 用,如香附旋覆花汤。
用法用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煎服,3~10g;宜布包。
本品含黄酮甙,旋覆花甾醇A、B、C及葡萄糖,槲皮素等。所含黄酮甙对组织 胺引起的动物支气管痉挛有缓解作用,并有较弱的利尿作用。 1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旋覆花、桔梗、败酱草各3g,蜂蜜9g。共制为丸,早 晚各半分服,10天为1疗程。(《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081页)
白前 Bai Qian 微温
药性说明 功效
本品辛散苦降,消痰下气,故为肺家要药,凡咳嗽痰多不论寒 热均可应用。 降气化痰
1. 用于咳嗽痰多,胸满喘急。本品长于祛痰,降肺气,气降痰 消则咳喘胸满自除。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均可用之,尤以寒 痰阻肺,肺气失降者为宜。常配半夏、紫菀等同用。
应用
1. 用于寒痰喘咳,悬饮等。本品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 化寒痰,逐饮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2. 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本 品能祛经络之痰,又能消肿散结,通络止痛。
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对皮肤粘 膜有刺激,易发泡,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 不宜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
*实验研究
治疗急性乳腺炎:生南星1g、葱白1根,共捣烂为“葱星丸”,用药棉包裹并浸冷开 水后塞入患乳对侧鼻孔,日2次,2日为1疗程。 治疗冠心病:生半夏、生天南星等份研粉,水泛为丸。每次3.5g,口服,1天3次。( 《中草药》1989;(4):10) 治疗毛囊炎:生南星1枚,米醋适量,先将米醋放入瓷碗底(底面粗糙者佳,光滑无 用),然后用食指、拇指捏住一颗南星,在碗底中反复旋转磨汁成糊状,不拘时用棉签蘸 擦患处。(《中医杂志》1983;(1):54) 治疗麦粒肿:天南星、生地各等份,共研细末,蜜调,外敷同侧太阳穴。(《江西 中医药》1985;(1):11) 天南星:常用配伍
本品主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质、皂甙等。具有降血清胆固 醇,止咳祛痰,抗结核及抗癌等作用。其毒性,生品成人中毒量为15~45g/ 日。 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复方牵正注射液(当归、全蝎、白附子、僵蚕各 60g,蜈蚣40条,制成50%注射液),轮流在患侧地仓、颊车、阳白、太阳及 健侧合谷等穴注射,每次0.6ml。(《湖北中医杂志》1982;(1):33)
燥湿化痰,同可用治湿痰、寒痰咳嗽。外用均能散结消肿止痛,用治
痈疽痰核肿痛。二者生用均毒性较大,宜外用;内服宜制用,以降低 毒性。不同之处在于:
半 夏 ── 长于化脾胃湿痰,主治脾不化湿、痰涎壅滞所致的咳
嗽、气逆、痰多等症,也治湿痰眩晕,为治湿痰之要药。并善于降逆 止呕,消痞散结,又常用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痰热互结之胸脘痞
旋覆花 Xuan Fu Hua 微温
药性说明 功效
本品辛散苦降,善降肺胃之气而消痰止呕,为肺胃气逆,咳嗽、 呕吐之要药。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1. 用于咳喘痰多及痰饮蓄结胸膈痞满等。本品苦降辛开,化痰下 气。降气化痰而平喘咳,化痰消痞利水而除痞满。
应用
2.用于噫气,呕吐。本品不仅降肺气,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
天南星 Tian Nan Xing 温 毒
药性说明

本品辛开苦泄,温燥化痰,既除经络风痰,又除脾胃湿痰,长 于息风止痉,适于风痰诸证及顽痰咳喘,为温燥性烈之品。
功效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1.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之性更甚, 祛痰较强。
应用
2.用于风痰证,如眩晕、中风、癫痫、口眼斜及破伤风等。本 品专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 3.用于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等。本品外用有消肿散结止痛之功。 4.此外,近年来以生南星内服或局部应用治癌肿有一定效果, 尤以子宫颈癌更为多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制半夏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姜半夏 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 用适量。
使用注意
反乌头。其性温燥,一般而言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然 经过配伍热痰证亦可用之。
本品含β-谷甾醇及葡萄糖甙,多种氨基酸和挥发油,皂甙,辛辣性醇类,胆碱,左旋麻黄碱 等生物碱及少量脂肪、淀粉等。其对咳嗽中枢有镇静作用,可解除支气 管痉挛,并使支气管 分泌减少而有镇咳祛痰作用;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 解毒作用;半夏对小鼠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煎剂可 降低兔眼内压。 治疗重症妊娠恶阻:半夏30g,山药30g,先用文火煎半夏约45分钟,然后去渣调入山药 末,再煎三、四沸后调入适量白糖,每日1剂。(《江苏中医杂志》1987;(3):16) 治疗食管、贲门癌性梗阻:鲜半夏剥去外皮,捣成糊状制成丸,每日2g,分3~4次, 置于舌根部咽下,一般不超过30日。(《新中医》1988;(1):34) 3. 治疗宫颈糜烂:生半夏洗净,晒干,研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以带线棉球蘸适量药末 置患处,紧贴宫颈糜烂面,24小时后自行取出,每周1~2次,8次为1疗程。(《陕西中医》 1984;(5):11) 治疗急性乳腺炎:鲜半夏洗净取外皮,塞入患乳同侧或对侧鼻孔内,每周1~2次,日1 次。(《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2):封4)
应用
三七、大蓟 蜈蚣、丹参 全蝎、蜈蚣 中风引起的瘫痪(初起阶段) 中风后半身不遂 破伤风
方剂
全蝎、僵蚕
黄芩、半夏 肉桂、半夏 竹茹、石菖蒲
癫痫
痰热咳嗽、黄色痰 寒痰咳嗽、痰多气急 中风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
陈皮、半夏
旋复花
痰湿壅滞所致咳嗽,痰多稀薄,苔腻
顽痰咳喘
半夏与天南星相鉴别: 半夏与天南星均属天南星科植物,皆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都能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实验研究
本品含芥子甙、芥子碱、芥子酶等。芥子甙水解后的产物有较强的刺 激作用,可致充血、发泡。白芥子内服可催吐、祛痰;其水浸剂对皮 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疗小儿急、慢性气管炎:取白芥子100g,研细末,每次取1/3加白面90g 水调做成饼,于睡前敷患儿背部,次晨去之。(《黑龙江中医药》1988; (1):29)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用黄芥子或白芥子研细末,取5~10g用水调成 糊状,摊于纱布上敷贴患侧颊部,相当于地仓、下关、颊车三穴之间。
闷;气郁痰结之梅核气等证。
天南星 ── 辛散温燥之性胜于半夏,毒性也较半夏为强,多用治 顽痰咳嗽,胸膈胀闷。同时,本品长于祛经络中的风痰,又能祛风止
痉,常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 斜,癫痫以及破伤风等证。
白芥子 Bai Jie Zi 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