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实践与现代白话文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福建论坛 ・ 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第 $ 期
在文学传统内部进行调适, 而是拓展范围, 全面译 介。 翻译的理论与文本为新秩序的建构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毕竟尊西趋新成为 “ 五四”时期的潮流。 “ 五四”时代对 “ 新”的追求—— —更甚于 对 白 话 语 —是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的 核 心 标 志 。 求 言 的 运 用——
翻译实践与现代白话文 运 动
!曹而云
摘要: 本文探寻了中国近代至现代的译介在文化现代性追求中所发挥的功能。文章认为, 近代以来的思想 界借助译介与特殊的修辞方式言说了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五四”学人对现代文学及文化的独特想象是通过 “翻译” 来表述的, 翻译为文化的现代性提供了实践的基本例证, 同时为白话文构建了修辞话语; 现代白话对译 介而来的西方的新思想、 新观念提供了实用的载体。胡适等人凭借其理论话语、 经典制造、 翻译西方文学来生 产白话文学的合法性术语, 并由此建立起现代文学谱系。 关键词: 翻译; 想象; 现代文化; 现代白话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新”与求 “ 西”几乎等同的时代潮流表明了追求 现代性与崇尚比附西方文化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如同李欧梵先生所言: 在中国, “ 现代性”不仅含有 一种对于当代的偏爱之情, 而且还有一种向西方寻 求 “ 新” , 寻求 “ 新奇” 这样的前瞻性。 引证西方的
%(’
理论成为争夺知识话语权时惯用的话语策略, 新文 化倡导者们一开始就意识到理论文本对于争取话 语的合法权的重要意义,他们凭借其理论话语、 经 典制造、 大量翻译西方文学著作来制作白话文学的 合法性术语。胡适、 陈独秀等人深知西方也有 “ 文 言” ( 拉丁文) 和 “ 白话” ( 近代各民族语言与各地 的方言) , 而西方的 “ 白话” 是近代文明的产物。欧 洲 “ 言文一致” 意味着疏离了中世纪通行的拉丁文 而以本民族的口头语言为书写文字。 梁启超率先以 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革新时期比附欧洲文 艺复兴, )*"# 年他写《 论中国学术思想 变 迁 之 大 势》 , 便把清代二百余年称为 “ 中国之文艺复兴时 代” 。胡适改进了梁氏的观点, 多次强调 “ 五四” 新 文 学 运 动“ 与 欧 洲 的 文 艺 复 兴 有 惊 人 的 相 似 之 处” 。 )*!* 年胡适为 《 基督教年鉴》所写的 《 文化 冲 突 》一 文 中 , 用了 “ 一心一意现代化” ( +,-./0
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套路, 将陌生文本熟悉化, 再造 了中国读者局内人的体验。 当一个个陌生西洋小说 文本套进一种熟悉的目标语—— —文言文之内, 这在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读者对西洋小说的熟悉的 体验。 林译小说阐释西方小说文本的方式可以表明 这样的事实: 在翻译文学发展的初期, 以传统小说 的形式来包装外国文学, 译作兼容了中国文学旧小 说的特点, 将西洋文学改装成易于为中国读者所接 受的 “ 旧瓶装新酒”的模式, 无疑是近代译介西方 文学时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 这种做法意味 着, 外国文学的翻译是以中国文学内部自身的更新 和创造为前提的。 林纾作为真实读者与意义的承载 者, 理解外来文化的做法就是把它同旧有的熟知的 事物联系在一起, 翻译后的文本体现的还是中国人 的语言模式、 文化模式、 思维模式。 经林纾翻译改造 后的西洋小说兼具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审美经验, 还 只是 “ 中体西用” 的改造模式。因此近代翻译的西 方学术著作与文学著作不具备真正的革命性。 如同 胡适所说的那样,严复林纾翻译的共同弊病在于, 他们 “ 都不肯从根本上做改革的工具, 都不知道古
%&’
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的引入不仅使之成为现代文 学的文类范畴,并且以之重新划分古典文学的文 类, 这些都为纯文学观念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而将 所有其他写作形式排除在非 “ 文学”之外。翻译显 然成为建构现代文学理论的一个关键词, 译介而来 的文学语言、 形式规范、 文类名称、 文学理论、 修辞 方式等都成为新文学质疑、 反抗古典文学旧秩序的 一种手段。在翻译影响下的文学文类、 概念都与古 典的 “ 文学” 概念大相径庭。 例如, 胡适采用西洋最 近百年继续发达的新观念、 新方法、 新形式来改良 传统戏曲, 再造了现代意义上的 “ 戏剧” , 并且为短 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他的理论与鲁 迅等人的小说创作共同促进了小说这种文类的经 典化。 此外, “ 五四” 诗人常把翻译西方诗歌等同于 创作, 将翻译的诗作收到自己诗集里是常见的。这 是个颇有意味的现象,从侧面表明了翻译在“ 五 四” 时代扮演的重要角色。 新文学的资源除了传统文学中非正统部 分 之 外, 乃是从世界文学中吸取过来的西方文学。新文 学建设时期, 胡适等人翻译介绍了许多欧美的文学 作品, 想借助西学来拓展新文学的资源。毕竟 “ 翻 译能够有助于本土文学话语的建构, 它就不可避免 地被用来支持雄心勃勃的文化建设, 特别是本土语 言与文化的发展。 而这些项目总是导致了与特定社 会集团、 阶级与民族相一致的文化身份的塑造。”%9’ 那么在新文学建设时期, 翻译是如何参与了白话文 体身份认同与理论建设呢? 作为中介环节的翻译为 “ 五四” 白话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可能性资源与范 本?文学的国语如何创造, 西方的文学范本与 “ 国 语” 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胡适提出国语的三个来 源: 一是用白话, 包括用方言和古代学典籍 《 水浒》 中的白话; 二是翻译西方的文学作为范本; 三是创 造。 明白如话的旧白话不可能表达复杂的社会文化 现象及文学经验,如果不能吸收西方文化的因素, 就等于有意堵塞进入现代思想的可能性, 因此不能 不借用翻译的语言。鲁迅认为 “ 欧化文法的侵入中 国白话中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 要。”%$’傅斯年认为只有欧化才能实现新文学 “ 人 化” 的目标。西方文学的文学观念、 审美意识、 情感 表现等等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参照系统, 其中介 是翻译实践。 就新文学先行者们过分依靠翻译以至
西方文化的理解, 严复以文言文作为翻译的语言媒 介, 反对以白话作为高级文化的媒介, 追求深奥古 雅的译文风格。当时还没有广泛流传和使用的白 话, 而且能够阅读严复译作的大多数读者毫无疑问 都是属于主流文化的精英阶层, 严译发生的影响大 多限于地位较高的知识分子之中, 未能在社会上产 生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他不断地制造新词以抵制日 译的西方术语, 可是不断抵制的同时却强化了人们 的记忆,反而使得日译词不断地流行起来。诸如 “ 经济” “ 、 社会学” “ 、 资本” 这些我们现在必不可 缺的术语正是严复当时极力抵制的。王国维主张 “ 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强调新 学语的输入不仅是语汇的扩大, 更重要的是思想方 式的变更,国人思想正是通过新学语的输入而改 变。 这种开放的观念在同时代人中显然是相当独特 的。 值得注意的是林纾在翻译史上造就的一个奇异 景观, “ 从 !"%& 年到 !%!% 年这一段时期,是中国
近代以来, 中国传统文化全面陷入了合法性危 机, 儒家正统观念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 击。晚清政府派出许多留学生, 企图以国外先进的 文化来拯救中国落后的文化。 近代留学生对中国文 化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新文学运动的 几员大将都是由海外留学归来的, 白话文运动从文 学理论、 文体形式、 语言等各方面都对传统文学构 成了革命性的挑战。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 接受 西方资源不能没有中介, 因此, 近代以来的文化问 题明显地聚焦于 “ 翻译”上, 现代中国人的最早的 现代性体验也是与西方的生活语汇、科技术语、 文 学话语交融在一起的。 近代以来的思想界借助译介 与特殊的修辞方式言说了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从近代开始, 中国的翻译步入一个新阶段。从 北京、 上海、 !"#$ 年 京 师 同 文 馆 成 立 到 上 世 纪 初 , 广州、 南京、 福州等地建立起一批翻译机构, 并创办 了一些专门的翻译刊物,出现了严复、梁启超、 徐 寿、 林纾等著名翻译家。这些翻译家各自叙说了对
’!( 文化史上继翻译佛经以后的第二次翻译高潮。”
作者简介: 曹而云, 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文学博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福建论坛 ・ 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第 $ 期
在翻译高潮中, 林译小说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尽 管林纾关注的是文言文的命运从而坚持以文言文 作为语言媒介, 但他并不拒斥以外国文学作为中国 文学的更新和创造的资源之一。 对于像林纾这样不 通外语的翻译者来说, 翻译的文本既能够接近原著 又能够接近译者, 是不太可能的。 从严格意义上说, 林纾是 “ 再造” 的西方小说文本。他在阐释译作时 不仅把它同设想出来的一部原作相比较, 而且他还 必须要把他自己的阐释、 中介者 ( 向林纾陈述原著 故事者) 的阐释考虑在内。经过重重的阐释过滤之 后的西方文学也许会和原著大相径庭, 根本无法避 免误读的可能性。 这种改译的方式在近代接受的层 面上尤其有效, 这可以从林译小说在当时拥有的读 者及造成的影响得到验证。 “ 五四”新文学运动大 部分倡导者对西方小说的最初认识建立于林译小 说的基础之上。胡适后来也承认了这一点。 “ 从已 故的林纾抵及其诸人的意译文字中, 我初次认识一 大批英国和欧洲的小 说 家 , 司各提 ( %&’(( )狄 更 司 ( )*&+,-.) 、 大小仲马 ( )/01. 2,3, 1-4 5*6.) 、 嚣 、以及托尔斯泰 9:’6.(’;< 等氏的都在 俄( 7/8’)
=!> 内。” 林纾以传统小说的场景、 人名、 地名与中国
文只配做一种奢侈品, 只配做一种装饰品, 却不配 做应用的工具。 ……严复、 林纾的翻译文章, 在当时 虽然勉强供应了一时的要求,究竟不能支持下 去。”=?> 当然林纾与严复等人更多是出于想改造 本 土 文化。 因此近代的翻译文本更多是倾向于改造成中 国文学及文化的模式, 林译小说中的人名、 地名、 情 调及氛围基本上都是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模本的。 以 这种同化的方式来改造西方文本是与近代流行的 “ 中体西用” 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许多研究 者指出严复翻译的 《 天演论》与原文的距离, 推测 有意的 “ 误译” 与误读的可能性。固然两种文化的 差异是在所难免的, 译介不可能做到准确无误地传 达异域文化,但是翻译的职责是尽可能缩小差异、 减少误读。 严复林纾为了倾向于改造本土文化而有 意误读就很成问题了。无法否认, 当一种异域文化 文本介入本土文化时, 必然会经受类似于生物有机 体移植时的 “ 免疫排斥”一样的反应, 这是一个痛 苦的磨合过程。近代翻译家应当体验到这种感觉, 他们采取的改译的方式大大缓和了这种“ 免疫排 斥”反应。不过, 当他们以本体语言对来自异体文 化改头换面或是 “ 为我所用” ,外来文化就完全被 迫改装成中国文化的模式, 慢慢地消融于中国文化 体系之内。 无法知晓这种改译的方式能否增强本土 文化的生命力及免疫力, 甚至我们无法知晓近代翻 译家们的卫道的方式损害还是促进了文言文自身 的再生长能力。在近代特定的历史语境里, 本土的 古典文化占有权威地位, 其间包括严复林纾等人以 文言文来翻译西方文学作品、 传达西方的现代思想 的做法也得到了主流文化的认同。无法否认的是, 近代翻译家们的实践确为当时的读者提供了观望 西方科学文化艺术以及生活方式的新窗口, 并且在 一定程度上为新文学培养了众多的准读者群。 毕竟 林纾、 曾孟朴、 周桂笙、 马君武所译介的西洋文学名 著, 唤起了一般人对于西洋文学的认识, 尤其接受 了西方小说的风格、 旨趣, 提高了一般人心目中的 小说地位, 所以胡适要把小说称为文学正宗, 一般 人也可以逐渐首肯了。 =#> 因此, 近代翻译家们的理论主张与翻译实践显 然都为后来的“ 翻译” 提供了实践的基本例证。 “ 五四” 时代译介的西学著作不再像近代那样只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