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制度

医院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意义为了加强医院依法执业管理,规范医院及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根据《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医院依法执业自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和具体工作。

3. 各科室、部门负责人为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自查内容1. 医疗机构资质、执业及保障管理:包括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登记证等。

2. 医务人员资质及执业管理:包括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人员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执业地点等。

3. 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用血管理:包括药品采购、储存、使用、退药、报废等;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临床用血管理。

4. 传染病防治: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预警、控制等。

5. 母婴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孕产妇保健等。

6.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与临床研究:包括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批、备案、登记等。

7. 医疗质量管理:包括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考核等。

8. 放射诊疗、职业健康检查:包括放射诊疗设备、放射诊疗操作、放射防护等。

9. 中医药服务:包括中医药服务规范、中医药服务质量管理等。

10. 医疗文书管理:包括病历、处方、医嘱、检验报告等医疗文书的管理。

11.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和遵守的其他要求。

四、自查方式1. 日常自查:各科室、部门根据自查内容,定期开展自查工作。

2. 全面自查: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自查,对全院依法执业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 专项自查:针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问题开展专项自查。

五、自查结果处理1. 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医院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制度

医院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制度

医院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医院依法执业管理,规范医院执业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组织与管理(一)医院应当成立依法执业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医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医院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二)医院应当设立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负责医院依法执业自查的日常管理工作。

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拟订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和年度计划,组织依法执业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全面自查、专项自查活动,对各部门落实依法执业自查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风险评估。

第三条自查内容医院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自查:(一)医疗机构资质、执业及保障管理;(二)医务人员资质及执业管理;(三)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用血管理;(四)传染病防治;(五)母婴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与临床研究;(七)医疗质量管理;(八)放射诊疗、职业健康检查;(九)中医药服务;(十)医疗文书管理;(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和遵守的其他要求。

第四条自查方式(一)日常自查:各科室应当每季度开展一次日常自查,对照自查内容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进行依法执业检查,并将自查结果报告给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

(二)专项自查:针对特定问题或者风险点,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开展专项自查。

第五条自查整改(一)对于自查发现的问题,科室应当立即进行整改,并及时将整改情况报告给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

(二)对于重大问题或者整改不力的情况,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应当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

第六条违法违规行为处理(一)对于自查发现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科室应当及时制止、纠正,并按照规定报告给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

(二)对于故意隐瞒、谎报、漏报违法违规执业行为的情况,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并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一、制定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医疗机构是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场所,其依法执业和合规经营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为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办法,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管理行为,确保医疗机构合法、规范、安全、高效地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制定依法执业自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主要内容依法执业自查制度应当明确医疗机构的自查内容、自查方式、自查周期等主要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查范围。

医疗机构应当将自查范围确定为所有与医疗卫生服务有关的方面,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用品、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等。

2.自查方法。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自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检查、专项抽查等。

3.自查周期。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自查周期。

4.自查结果评估和整改。

医疗机构应当对自查结果进行评估和整改,并制定整改措施,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推行方式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医疗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共同推进。

具体推行方式包括:1.医疗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2.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自身管理,强化自查制度的落实,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3.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的监督和支持,推动医疗机构规范、安全、高效地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四、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作用1.加强医疗机构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促进医疗机构合法、规范、安全、高效地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2.发挥医疗行政部门的监督职能,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管理行为。

3.提高医疗机构员工的自我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4.加强社会各界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工作的监督和支持,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自我监督能力密切相关。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参考模板)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参考模板)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参考模板)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执业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机构主要负责人是依法执业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由专职(兼职)依法执业管理人员负责本机构依法执业日常管理与自查,包括定期运用广西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系统进行全面自查、公示自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奖惩意见、建立健全依法执业各项工作制度、开展宣传及全员培训等,依法执业自查工作情况应如实记录,留档备查并报告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第三条自查方式分为全面自查、专项自查和日常自查;(一)全面自查是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人员组织开展的对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情况进行的整体检查。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自查,在每年1月31日前形成本机构上一年度依法执业自查总结;(二)专项自查是指本医疗机构根据依法执业风险隐患情况、医疗纠纷或者相关部门要求等开展的针对性检查;(三)日常自查是指本医疗机构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自主开展的依法执业检查。

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日常自查,在每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形成上一季度依法执业自查总结。

第四条依法执业自查奖惩机制(程序内容需扩充完善)。

将依法执业自查开展情况作为日常绩效管理、科室管理、人员管理的重要指标,对按要求认真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并及时如实汇报自查结果、发现问题提出有力措施及时整改的部门、人员,予以奖励和表扬。

对未按要求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到位、自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部门、人员,应予以绩效扣分、通报批评,并暂停或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第五条依法执业公示制度(程序内容需扩充完善)。

(一)对外公示。

在院内醒目位置公示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签署的《医疗机构依法依规执业承诺书》。

(二)内部公示。

定期公示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情况,公示内容包括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年度计划、年度总结、各部门和人员自查情况、奖惩情况等,自查工作结束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示,公示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职工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须在公示期内向专职或兼职依法执业管理人员反映。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约束和监管要求。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在执业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定义、重要性、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定义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是指医疗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对自身执业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以提高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的自我管理活动。

自查制度旨在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三、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通过自查制度,医疗机构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 提高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自查制度有助于医疗机构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提高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3. 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自查制度可以促进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4. 降低医疗机构的法律风险:通过自查制度,医疗机构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法律问题,降低因违法违规执业而引发的法律风险。

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内容1. 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政策,提高全体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2. 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药品管理、财务管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等。

3. 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4. 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防范医疗安全风险。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落实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自查工作制度。

下面就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进行阐述。

一、基本内容。

1.目的和任务: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旨在落实医疗机构的执业责任,查缺补漏,规范行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2.自查对象:医疗机构自查对象包括医疗机构内部所有部门和岗位人员。

3.自查方式:医疗机构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查方式,可以由医疗机构内部的专门机构或委员会来负责。

4.自查内容:医疗机构自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资格:医疗机构应该查看医护人员的执业证书、职称证书和医师资格证书等。

(2)医疗设备和设施:医疗机构应该检查医疗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和正常工作情况,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3)临床工作流程:医疗机构应该检查临床工作流程是否合理、规范,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

(4)医患诚信:医疗机构应该检查医患诚信的情况,对医患之间的纠纷进行处理。

5.自查结果:医疗机构应该及时将自查结果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二、具体措施。

1.建立自查责任制:医疗机构应该明确自查的责任人、责任部门和责任制度。

2.制定自查计划:医疗机构应该按照自查任务和目标,制定自查计划和流程,确保自查全面、有针对性和科学合理。

3.建立自查记录和档案:医疗机构应该对每次自查结果进行记录,建立自查档案,便于跟踪和整改。

4.加强自查效果评估: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自查结果的效果评估机制,及时纠正和完善自查工作。

三、总结。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重要举措。

医疗机构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制度,加强自查效果的评估和总结,为沉重的医疗工作保驾护航,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规范自身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套自查工作程序和制度。

以下是一个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的草案,供参考:
一、目的
为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保障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自查工作。

三、自查内容
(一)医疗机构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二)医疗机构人员资格证书、执业证书、聘任合同等相关证照的合法性;
(Ξ)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药品、诊疗技术等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四)医疗机构诊疗质量和安全情况;
(五)医疗机构卫生环境的卫生状况;
(六)其他需要自查的内容。

四、自查程序
(一)医疗机构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查;
(二)自查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委托的专业机构负责;
(三)医疗机构应当在自查前制定自查计划和自查表,明确自查内容和责任人;
(四)自查结束后,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整理自查结果,制定整改计划并落实整改;(五)医疗机构应当将自查结果和整改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五、自查结果的处理
(一)医疗机构应当将自查结果及时通报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
(二)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自查结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三)医疗机构应当将自查结果和整改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六、自查记录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将自查记录和整改情况记录保存至少五年。

七、责任追究
医疗机构负责人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负有最终责任,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以上是一个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的草案,具体制度可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范本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及其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自查,不留死角;(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四)奖惩分明,责任到人。

二、组织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

第五条自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依法执业自查工作计划,明确自查内容、时间、方法和要求;(二)组织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对自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评估;(三)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落实;(四)对自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六条设立依法执业自查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依法执业自查工作。

第七条依法执业自查办公室职责:(一)制定依法执业自查工作计划,组织实施自查;(二)收集、整理自查资料,形成自查报告;(三)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落实;(四)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依法执业自查工作情况。

三、自查内容与要求第八条自查内容:(一)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基本情况;(二)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执业资质;(三)医疗机构诊疗活动、医疗质量管理;(四)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管理;(五)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管理;(六)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人员培训等。

第九条自查要求:(一)全面自查,不留死角;(二)客观公正,真实反映问题;(三)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四)加强总结,完善制度。

四、整改与监督第十条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第十一条依法执业自查办公室负责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向自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第十二条对整改到位的,予以销号;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模板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模板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依法执业自查制度,明确自查内容、程序和方法,确保自查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条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是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自查工作负总责。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自查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自查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章自查内容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自查:(一)医疗机构资质管理情况:包括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等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超范围执业、无证行医等违法行为。

(二)医疗服务管理情况:包括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技术应用、医疗设备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

(三)药品管理情况:包括药品采购、储存、使用等是否符合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

(四)医疗收费管理情况:包括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等是否符合物价管理部门的规定,是否存在乱收费、乱涨价等违法行为。

(五)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情况:包括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医疗机构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等。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自查内容,确保自查工作全面、深入。

第三章自查程序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依法执业自查,自查周期一般为每年至少一次。

第九条医疗机构开展自查时,应当成立自查小组,由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第十条自查小组应当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了解医疗机构的执业情况。

第十一条自查小组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2023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2023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2023一、目的本工作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促进医疗机构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医疗美容机构等。

三、自查内容与频次1.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自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临床操作规范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能有效执行;- 医疗器械设备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 医疗废弃物处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自查频次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风险等级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自查。

四、自查程序1. 自查由医疗机构内部设立的自查组负责组织和实施,还可以聘请外部专业机构提供协助。

2. 自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制定自查计划:确定自查内容、频次和责任分工;-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的文件、记录、证据等;- 检查核实: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检查核实;- 发现问题:及时发现自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方案并确保及时执行;- 跟踪检查:对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五、自查报告和整改1. 自查结束后,自查组应编制自查报告,详细记录自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并按规定报送给医疗机构领导。

2. 医疗机构领导应对自查报告进行审阅,并及时启动整改措施。

3. 整改措施应具体明确,责任人应落实,整改期限应合理。

六、督查和处罚1. 监管部门有权对医疗机构的自查工作进行督查,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2. 如果在自查中发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有权依法给予处罚,并可能吊销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

七、附则1. 医疗机构应建立自查档案,定期归档自查报告、整改记录等相关资料。

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自查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自查能力和法律法规意识。

3. 本工作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与补充。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为了加强依法执业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医疗机构应制定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制止、纠正、报告违法执业行为。

医疗机构在消除依法执业隐患、纠正违法执业行为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次生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对本机构依法执业承担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

一、医疗机构应当明确依法执业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依法执业管理人员,负责本机构依法执业的日常管理与自查工作。

其他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依法执业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依法执业日常管理与自查,记录并向本机构依法执业管理部门报告自查情况。

医务人员对本人依法执业行为负责。

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部门以及依法执业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二)组织或者参与本机构依法执业教育和培训;(三)对本机构各部门落实依法执业自查情况进行检查;(四)组织开展全面自查、专项自查活动;(五)对本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六)制止、纠正、报告违法执业行为;(七)督促落实本机构依法执业整改措施;(八)编制依法执业自查报告,定期公开依法执业自查整改情况;(九)对自查发现的依法执业问题提出奖惩意见。

三、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依法执业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依法执业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求参加依法执业培训。

四、医疗机构应主动收集依法执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标准,纳入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和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内容。

五、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医疗机构资质、执业及保障管理;(二)医务人员资质及执业管理;(三)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五)医疗质量管理;(六)传染病防治;(七)中医药服务;(八)医疗文书管理;(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和遵守的其他要求。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范本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范本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为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1. 医疗机构对本机构依法执业承担主体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医院第一责任人。

2. 成立依法执业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及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3.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对发现的违法违规执业问题进行整改。

4. 各职能部门、临床科室、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依法执业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依法执业日常管理与自查。

三、自查内容1. 医疗机构资质、执业及保障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类别、诊疗科目、床位规模等。

2. 医务人员资质及执业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医务人员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称、岗位培训等。

3. 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用血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使用、不良反应监测等,临床用血的采集、储存、使用等。

4. 传染病防治: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报告、预防接种、消毒隔离等。

5. 母婴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孕产期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6.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与临床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技术准入、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等。

7. 医疗质量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事件报告、病历管理等。

8. 放射诊疗、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放射诊疗设备的配置和使用、职业健康检查等。

9. 中医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中医药服务的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等。

10. 医疗文书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病历、处方、医嘱等医疗文书的规范书写和保存。

11.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和遵守的其他要求。

四、自查方式1. 日常自查:各科室(病区)应定期开展日常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结果报自查工作领导小组。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医疗机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其执业行为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保障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依法执业的基础上,自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进行自查、自纠、自改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促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

医疗机构在自查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确保自查行为合法合规。

二、全面覆盖。

医疗机构自查应该覆盖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管理等方面,确保自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公开透明。

医疗机构应该将自查结果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自查行为公开透明。

四、自查自纠。

医疗机构在自查过程中,应该自觉发现问题,自主纠正问题,确保自查行为真实可靠。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程序:一、确定自查内容。

医疗机构应该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确定自查内容和标准,确保自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组织自查工作。

医疗机构应该成立自查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自查工作,确保自查行为规范有序。

三、开展自查工作。

医疗机构应该按照自查内容和标准,对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整改落实。

医疗机构应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五、报告自查结果。

医疗机构应该将自查结果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接受监督和管理。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医疗机构应该认真履行自查义务,自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合法。

医疗机构执业规章制度自查

医疗机构执业规章制度自查

医疗机构执业规章制度自查医疗机构执业规章制度自查是指医疗机构对自身执业活动中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执业问题进行整改的自我管理活动。

为了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我管理主体责任,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依据卫生健康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一、自查内容与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对本机构及其人员执业活动中的以下内容进行自查:1.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是否齐全有效,是否存在超范围执业行为;2.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3. 医疗机构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否存在无证行医行为;4. 医疗机构是否存在未按照诊疗规范进行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违规广告行为;5. 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违规收费、不合理收费行为,是否存在强制服务、强制消费行为;6. 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违反患者知情同意原则的行为,是否存在侵犯患者隐私权、权益的行为;7. 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违反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的行为,是否存在使用非法药品和医疗器械行为;8. 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违反传染病防治和院感防控的行为,是否存在瞒报、谎报疫情行为;9. 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二、自查管理与结果运用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自查计划,明确自查内容、自查周期、自查责任人和自查结果运用等。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自查,并将自查结果报送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自查情况进行监测评价指导,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处理,并对自查工作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进行督促整改。

医疗机构应当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及时报告整改情况。

整改不到位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三、自查工作原则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政府指导: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必要的培训;2. 机构负责: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职责,落实自查工作要求;3. 全员参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自查工作,认真履行自查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4. 奖惩并重:对自查工作到位、问题整改有力的医疗机构,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自查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医疗机构,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医疗机构自查制度范本

医疗机构自查制度范本

医疗机构自查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医疗机构自查,是指医疗机构对其在医疗服务活动中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情况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三条医疗机构自查工作应当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自查组织体系,明确自查责任人和自查范围,确保自查工作落到实处。

二、自查内容第五条医疗机构自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医疗机构资质和人员资格:是否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相关资质,医务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

(二)医疗服务行为:是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是否存在过度医疗、虚假宣传等行为。

(三)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否严格执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管理规定,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虚假宣传等行为。

(四)医疗质量安全:是否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是否存在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隐患。

(五)感染防控:是否严格执行感染防控规定,是否存在感染事故隐患。

(六)财务管理:是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是否存在违规收费、虚假报销等行为。

(七)医德医风:是否严格执行医德医风建设规定,是否存在违规收费、收受红包等行为。

三、自查程序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自查计划,明确自查周期、自查内容和自查责任。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实地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整改。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总结自查情况,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措施。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对自查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自查组织与管理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自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自查工作,协调解决自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明确自查责任人,负责具体实施自查工作,并对自查结果负责。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执业水平,保障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依法执业的基本情况:医疗机构应当了解自己的依法执业情况,包括执业范围、资质、执业人员、财务管理、药品管理等方面。

2. 医疗机构管理情况:医疗机构应当自查医疗机构管理情况,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设备设施、医疗流程等方面。

3. 医疗执业情况:医疗机构应当自查医疗执业情况,包括诊疗科目、临床技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使用、药品销售等方面。

4. 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医疗机构应当自查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包括遵守卫生法规、医疗器械管理、医疗服务安全等方面。

5. 自查工作报告: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自查工作报告,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自查情况,并将自查工作报告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评估体系。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应当建立医疗机构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工作的完善和落实。

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执业水平,保障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防范医疗风险,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同时,医疗机构应当认真履行自查职责,及时发现和纠正依法执业方面的问题,确保医疗机构依法执业。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依法执业自查是指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及其人员执业活动中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执业问题进行整改的自我管理活动。

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水平,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组织与管理1. 成立依法执业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和年度计划,组织或参与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全面自查和专项自查活动,对本机构各部门落实依法执业自查情况进行检查,对本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进行风险评估。

2. 明确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负责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日常管理工作。

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履行以下职责:组织或参与拟订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和年度计划;组织或参与本机构依法执业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本机构全面自查、专项自查活动;对本机构各部门落实依法执业自查情况进行检查;对本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制止、纠正、报告本机构违法执业行为。

3.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依法执业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

依法执业自查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自查内容与要求1. 医疗机构应当对本机构及其人员执业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自查。

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疗机构的名称、标识、宣传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诊疗行为、医疗质量安全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疗机构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药品管理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依法执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依法执业教育培训,学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相关要求。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目的:为了及时掌握我院及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执业活动中遵守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以及在自我检查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执业问题及时整改。

依据《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制定如下制度:一、组织机构1、建立以法人为第一责任人的依法执业管理小组,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依法执业管理人员,负责我单位依法执业日常管理与自查工作。

2、依法执业管理小组职责:①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我单位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和年度计划;②组织或者参与我单位依法执业教育和培训;③组织开展我单位全面自查、专项自查活动;④对我单位各科室落实依法执业自查情况进行检查;⑤对我单位依法执业情况进行风险评估;⑥制止、纠正、报告我单位违法执业行为;⑦督促落实我单位依法执业整改措施;⑧编制我单位依法执业自查年度总结,定期公开依法执业自查整改情况;⑨对我单位自查发现的依法执业问题提出奖惩意见。

二、依法执业自查内容我单位依法执业管理小组在对我单位及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依法执业自查活动中检查的内容有:①医疗机构资质、执业及保障管理;②医务人员资质及执业管理;③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用血管理;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与临床研究;⑤医疗质量管理;⑥传染病防治;⑦母婴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含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⑧放射诊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⑨精神卫生服务;⑩中医药服务;⑪医疗文书管理;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和遵守的其他要求。

三、依法执业自查制度1、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小组可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依法执业自查活动内容;2、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小组每年展开一次关于我单位依法执业自查工作情况的整体检查及全面检查;3、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小组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如存在的风险隐患,发生的医疗纠纷)以及相关部门要求开展针对性检查及专项检查。

4、各科室每季度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自主开展依法执业检查。

5、在自查中发现依法执业隐患,应当立即整改,坚决消除隐患。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
一、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原则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科学和规范开展自查工作,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公共卫生和社会医疗安全。

(1)药品、诊疗项目、技术操作、住院、出院、处方等临床管理流程的规范性;
(2)医疗卫生机构转诊、叫诊、检验、检查、治疗、手术等临床医疗服务的质量;
(3)职业健康专业技术的合格性;
(4)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的合格性;
(5)职工环境卫生专业技术的合格性;
(6)注册财务会计师的资质;
(7)医疗卫生机构对患者的权益保护情况;
(8)合格注册的职称等级持有人的专业技术能力;
(9)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质量;
(10)有关设施、设备安全与可靠性管理;
(11)医疗机构法定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12)医疗卫生机构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13)费用审查及收费明细的合理性;
(14)医疗费用的结算情况;。

关于医院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关于医院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关于医院依法执业自查制度一、引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医院依法执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医院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二、目的与原则1. 目的:通过定期自查,确保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 原则: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持续改进的原则。

三、自查内容1. 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检查医院是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

2. 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安全、感染控制、药品管理等方面。

3. 医疗服务规范:审查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如诊疗流程、护理操作、医患沟通等。

4. 人员资质与培训:核实医务人员资质证书的有效性,以及继续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情况。

5. 财务管理:检查医院财务收支、资产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

6. 患者权益保护:评估医院在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投诉处理等方面的措施和效果。

四、自查方法与周期1. 自查方法:采用文件审查、现场观察、访谈调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

2. 自查周期: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自查,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频率。

五、整改与反馈1. 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2. 整改完成后,应组织复查确认,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 对于重大或反复出现的问题,应深入分析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六、监督与评价1.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鼓励员工参与监督,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氛围。

2. 定期对外公布自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

3. 结合外部评估和同行评议,不断优化自查工作,提升整体绩效。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管理层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变动,以最新修订版本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医院依法执业自查制度
为认真落实和贯彻依法从严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的指示精神,提高医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加强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和确保医疗安全,对科室各项工作进行自查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基本情况
(一)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制定了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方案与考核标准,健全完善各项医疗管理制度职责,定期进行督查。

严格按照流程和诊治指南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加强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对科室成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加强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

(三)健全了防范医疗事故纠纷,防范非医疗纠纷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预案,建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机制。

(四)在护士管理方面,能严格的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条例》,确保做到知法、守法、依法执业。

(五)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任务要求,加强了对院感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隔离意识。

二、切实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教育
(一)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为主动思想。

(二)明确岗位职责,总结经验,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三)加强护理“三基”的学习考核。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及理论知识,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

(四)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加大督查力度。

(五)加强无菌操作规程的培训,加强无菌物品的管理。

(六)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以及认真落实各种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三、具体的整改措施
(一)认真贯彻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核心制度进行强化培训,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障方案考核各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措施、规程为重点,抓好病历质量,基础医疗质量和医疗操作规范。

并开展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学习,反复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利用晨会和平时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法律知识与防范医疗 * 例的讲课,并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议。

(二)建立和完善医疗废物处理管理、院内感染和消毒管理、废物泄露处理方案等有关规章制度。

对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等进行完整记录,定期开展消毒效果监测。

加强院内感染监管,认真落实《医院感
染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持续改进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二)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加强处方管理,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保障合理用药。

(三)加强病案监管。

建立健全病例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重点加强运行病例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规范。

参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对医务人员进行病历书写培训,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病历。

(四)建立医疗纠纷防范机制和处理机制,完善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和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各专项整治拖拉,未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的要追究责任。

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

按照安全工作“从上到下,一级抓一级,从下到上一级保一级”的原则,层层落实,具体到人。

做到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患者跌倒、褥疮等。

能够运用对不良事件评价结果,改进相应的运用机制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

(五)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制定及安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

制定并落实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执业行为。

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和护士评优评先相结合。

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
织体系。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

xxx医院
2020-09-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