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笔记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61aef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8.png)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笔记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如下: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终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干湿季分
明。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
岸,旱雨季分明。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
终年炎热干燥。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到35°之间大陆东
岸,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6、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之间大陆西
岸,终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到55°之间大陆东岸,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降水
少。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f97ae2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d.png)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
(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到副低或源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
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④热带草原气候:受到赤道扰动和信风交错掌控。
赤道扰动安远来时,就是湿季,信风安远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收割,旱季播种。
重点区别: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①前者年雨量1500-2000mm而后者750-100mm;②前者的雨季是突变的,而后者的雨季是渐变的;③前者月降水量超过3个月,而后者的月降水量不超过3个月。
(2)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10℃,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①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存有原产,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拎交错掌控,冬季保守多雨,夏季寒冷潮湿。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o--35o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
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偏南风--高温多雨。
重点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就是雨冷同期而地中海气候雨冷不同期。
(3)温带与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梅在0℃以下。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②温带季风气候:原产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构成。
冬季受到冬季风影响,炎热潮湿;夏季受到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8df9e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8.png)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一、热带气候热带气候是指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太阳的直射光比较集中,因而温度较高的一类气候。
一般来讲,热带气候的特点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量充沛、潮湿多雨、雨季和旱季分明,比如南亚热带气候、东南亚热带气候等。
热带气候适宜于热带农作物的生长,比如水稻、椰子、橡胶等,也适宜热带水果的种植,比如菠萝、香蕉、榴莲等。
二、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是指在地球赤道以北至北回归线和赤道以南至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出现的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分布比较均匀,适宜于麦类、稻谷、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的种植。
温带气候区也是人类传统的居住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是指在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的地区,由于受到极地冷爆强烈的影响,气温较低的一类气候。
寒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降水量少、植被稀疏。
由于环境恶劣,寒带气候区一般没有农业生产,也没有人类居住,只有极地研究站等科研机构设在该地区。
四、高原气候高原气候是指地处高海拔地区,受地形和气候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气候类型。
例如,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就是典型的高原气候区。
高原气候区的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较少,适宜于牧业和林业的发展。
五、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指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因而气温较为温和,降水量充沛的一种气候类型。
海洋性气候区的特点是温差小、降水分布均匀、潮湿多雨,适宜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包括英国、日本、北欧等地区。
总之,气候类型是地理学和气象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方向。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气候类型的了解和研究,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高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归纳
![高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46cc2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d.png)
高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归纳气候是地球上各个地区长期的天气情况的总和,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地球的气候对我们理解环境变化、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二学生需要了解的世界气候知识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气候的分类根据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类型,一般可以将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
1.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特点是全年温暖,降水充沛,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2.温带气候: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的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较冷。
3.寒带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特点是全年寒冷,降水较少。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包括经度、纬度、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海陆风系统以及山脉和大气环流等。
1.经度和纬度:随着经度和纬度的增加,气候类型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比如,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候较为炎热,而极地地区则气候寒冷。
2.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会影响气候的温度和降水分布。
海洋具有稳定的温度,能够缓和气候的变化,而陆地则会使气候变得更加干燥。
3.海陆风系统:海陆风系统是由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产生的,它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4.山脉和大气环流:山脉能够阻挡气流,形成气候的阻挡效应,导致山坡两侧气候产生差异。
大气环流则影响了气候的全球分布。
三、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强度、火山爆发等。
这些自然因素会对气候产生周期性的影响,如冰河期和冰消期的交替。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工业化、森林砍伐、温室气体排放等。
这些活动导致温室气体的增加,从而引发地球气候的变化。
四、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不仅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也对人类社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fb2c72f7ec4afe04a1df7b.png)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中不断积累,下面是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毫米以上或更多。
高考地理常考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常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f204e6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e.png)
高考地理常考必背知识点高考地理常考必背知识点作为高中的一门必修科目,地理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
对于地理常识的掌握程度不仅涉及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环境及地球现象等各个方面的认知和了解,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人生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下面介绍高考地理常考必背知识点:1. 自然地理知识(1) 地球自转、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地球自转的影响是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公转的影响是四季的交替。
(2)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是根据降水和温度的分布特点,可将全球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等五大气候类型。
(3)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如山、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地貌变化等自然景观。
(4) 水资源、水循环: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循环是水在地球大气、水体和陆地间的循环运动。
2. 人文地理知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城市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城市规划、居民住房、城市交通、城市环保等。
(2)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对于城市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一般分为道路、铁路、水路、航空四个方面。
道路交通是城市中最重要的交通方式,铁路和水路交通是跨越远距离的主要交通方式,航空交通则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方式。
(3) 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指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城市环保措施也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
(4) 经济发展:经济是城市发展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从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可以发现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
当前,我国经济往往由城市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
城市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方面。
总的来说,高考地理常考必背知识点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知识,包含了地球自转、公转、气候类型、地形地貌、水资源、水循环等方面;另外一个是人文地理知识,包含了人口与城市、交通运输、城市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点。
世界气候高考知识点
![世界气候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8464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a.png)
世界气候高考知识点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内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力等因素。
世界气候的特点和变化影响着全球各地的生态环境、农业产量、人类居住、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涉及到世界气候的知识点较多,下面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概述。
1. 气候带与气候因素早在19世纪,人们就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低纬度、中低纬度、中高纬度和高纬度四个气候带。
其中,低纬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充沛,年均温高于20℃;中低纬度气候带分布于赤道向两极的中纬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夏温差大;中高纬度气候带覆盖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高纬度气候带位于极地附近,全年严寒,不适宜人类居住。
气候带的形成与气候因素息息相关。
气候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以及洋流等。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基本能量源,由于地球赤道附近受到的太阳直射辐射最多,因此赤道地区气温较高。
地理位置决定了不同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
海陆分布会影响气候的湿度和温度,海洋储存热量,使沿海地区冬季温暖,夏季凉爽。
地形则会影响气流的运动和降水分布,山脉阻挡了气流的通过,形成了降雨阴影和风ward区。
2. 气候类型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世界气候被划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低纬度地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植被茂密;热带草原气候同样位于低纬度地区,温暖干燥,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温带海洋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沿海地区,四季温度适宜,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中纬度地区内陆,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亚寒带温带气候带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短暂凉爽;寒带气候位于北极和南极附近,全年严寒,无夏季。
3.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近年来,全球气温逐渐升高,导致了世界气候的变化。
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多所致,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它们会导致大气中的热量滞留,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0f07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8.png)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因素1. 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度的增加,气候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纬度则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情况、气温分布和降水情况。
2. 地形地势:山脉、平原、盆地等地形地势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山脉会阻挡气流和降雨,形成雨影和雨屏现象;平原和盆地则会影响气温的分布和风向的变化。
3. 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是两种主要的气候类型。
大陆性气候表现为温差大,降水少,季节性明显;海洋性气候则表现为温差小,降水多,季节性不明显。
4. 水体分布:水体分布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则气候干燥、温差大。
二、气候带和气候类型1. 高纬度地区气候: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冻土带、冰雪带、针叶林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交错分布。
2. 中纬度地区气候:中纬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充沛。
针叶林、草原、温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相互呼应。
3. 低纬度地区气候: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季风明显。
雨林、草原、热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多样性。
三、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 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变化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
3.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国际社会提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四、世界各地的气候1. 欧洲气候: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
部分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旱。
2. 亚洲气候:亚洲包括了多种气候类型,有寒带气候的西伯利亚、温带季风气候的华北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东南亚等。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归纳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9e9e6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d.png)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归纳一、热带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包括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三种亚型。
1.雨林气候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特点是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气温变化不大。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热带雨林植被繁茂,各种物种丰富多样。
雨林气候的典型代表是亚马逊雨林,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也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向南北两侧,特点是温暖干燥,降雨量较少。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以草原为主,树木相对稀少。
热带草原气候的典型代表是非洲的大草原,如东非大草原和南非的高原草原等。
3.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向南北两侧的岛屿和沿海地区,特点是温暖干燥,降雨量极少。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几乎不存在,主要是沙漠和沙漠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的典型代表是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亚的荒漠。
二、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向北纬30度至60度和向南纬30度至60度的地区,包括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种亚型。
1.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洋流影响下的西风带地区,特点是气候温和,降雨量适中,冬暖夏凉。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繁茂,农田广袤。
温带海洋气候的典型代表是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
2.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大陆地区,特点是冬寒夏热,降雨量较少。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以草原和针叶林为主,农田集聚。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典型代表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北美的大平原等地区。
3.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附近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干燥炎热。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以低矮的绿植和常绿灌木为主,适宜发展园艺和果树种植。
地中海气候的典型代表是地中海周边的各国,如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
三、寒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北极圈和南极圈附近的地区,包括寒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海洋气候两种亚型。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7992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5.png)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一、全球气候特征地理的气候学研究着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和变化规律。
了解全球气候特征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和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1. 地球气候区划地球的气候可以分为寒冷区、温带区和热带区三个大的带状气候区。
寒冷区主要位于北极和南极,温带区分布在寒冷区和热带区之间,热带区则位于赤道两侧。
每个气候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主导气候系统。
2. 主导气候系统全球的气候受到主导气候系统的影响。
主导气候系统指的是在气候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的气候系统。
例如,亚洲大部分地区受到季风气候系统的主导,北美受到温带西风带主导。
了解不同地区的主导气候系统能够帮助我们预测气候变化。
3. 气候因素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海洋暖池、地球自转和风等。
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
海陆分布和地形地貌也影响气候分布,例如山脉会形成雨影和地形气候差异。
海洋暖池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地理环境与发展地理环境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地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对于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和高考地理题目的解答至关重要。
1. 自然资源与经济开发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不同,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石油工业,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发展农业经济。
了解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地经济的特点和差异。
2. 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地理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港口城市通常位于河口或海湾,便于海上交通和贸易发展。
山区城市则以旅游和资源开发为主要支柱。
了解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
3.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自然灾害、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例如,地震、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人口迁移则受到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归纳总结高中
![世界气候类型归纳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96465a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3.png)
世界气候类型归纳总结高中气候是地球上长期变化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对人类的生活、农业和经济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根据气候带的划分,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大致归纳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一、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特点是年温差小,年均温高,气温持续高,降水充沛。
具体而言,热带气候可细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南美洲、中非及东南亚地区。
年均温高达25摄氏度以上,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年内降水分配相对均匀。
这种气候类型下,植被茂密,常年绿叶覆盖,动植物资源丰富。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气候带的边缘地带,如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
年温差较小,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其他季节降水相对较少。
该气候区域的植被以草原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二、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之外,北纬23°至66°和南纬23°至66°之间。
温带气候包括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
1.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包括欧洲南部、北非和加州等地。
该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年降水量适中。
这种气候有利于种植葡萄、橄榄等水果作物。
2.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内部,如欧洲大陆和亚洲中部地区。
该气候类型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温差较大,降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农业和森林资源。
3. 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风带的东侧,如欧洲西部、太平洋东岸等地。
该气候类型明显受海洋影响,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温差较小,降水相对均匀。
这种气候下适合发展渔业和水果种植。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位于北纬66°以北,包括北极气候和大陆性寒带气候两种类型。
1. 北极气候北极气候主要覆盖在北极圈内,气温极低,全年多为零下,降水非常少,冰雪覆盖,几乎无植被。
世界气候的知识点总结
![世界气候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fa4e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8.png)
世界气候的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上大气、海洋、土壤和植被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不是瞬时的,而是在长期内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气候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太阳光照和季风等自然因素所决定的。
本文将从气候的分类、气候变化、气候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总结世界气候的知识点。
一、气候的分类1. 按地域划分气候地域的划分主要包括:赤道地区、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和寒带地区。
其中热带地区又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地区又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地区又分为寒带季风气候和寒带大陆性气候。
2. 按气候类型划分气候的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季风气候、寒带大陆性气候等。
3. 气候要素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温度、降水、湿度、云量、风、气压、日照等。
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
二、气候变化1. 全球变暖全球气温逐渐升高的趋势,被称为全球变暖。
主要原因包括: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空气污染等。
全球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2. 干旱和洪涝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地区的干旱和洪涝事件也频繁发生。
这既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 极端天气事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飓风、龙卷风、强降雨、严寒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4. 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大量的冰川融化,从而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这对沿海城市和岛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气候对环境的影响1. 生态系统破坏气候的变化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大量的动植物物种灭绝。
2. 水资源危机气候变化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3. 土壤侵蚀气候变化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土地资源的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高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07d5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d.png)
高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定义和分类气候是指长期(至少30年)气象要素的统计表现,包括温度、降水、风速、湿度等。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我们可以将气候分为寒冷气候、温和气候、干旱气候、湿润气候和季风气候等。
二、全球气候带1. 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日照时间长,温度高,降水充沛,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 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之间,季节明显,分为温暖湿润气候、温暖干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寒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位于北极和南极附近,寒冷干燥,冰雪覆盖,气温极低,降水较少。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温暖湿润,气温变化不大,年降水量丰富,植被繁茂。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内陆地区,温暖干燥,季风影响较大,植被以草原和灌木为主。
3. 沙漠气候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内陆地区,降水极少,气温高,昼夜温差大。
4.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阳光充足,温暖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5.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少,气温变化大。
6.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欧、大洋洲等地区,季节变化明显,温暖湿润,降水均匀。
7.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分布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气温极低,夏季短暂,冬季漫长,植被稀疏。
四、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一种现象,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表面后,由地表反射的部分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并逐渐释放热量,使地球保持一定的温度。
2.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地球大气和海洋中的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问题。
3.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气候知识点特点笔记总结
![气候知识点特点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7d38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c.png)
气候知识点特点笔记总结1. 气候分类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层的长期平均状态。
气候根据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具有高温多雨的特点;亚热带气候位于热带和温带之间,冬季较温暖,夏季较炎热;温带气候居于赤道之北和南,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寒带气候则位于地球两极,气温极低,且寒冷干燥。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地球上的气候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地球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长期变化的主要特征,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向等。
其原因主要是地球各种天然过程以及人类活动所致。
气候变化对地球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城市洪涝、农业干旱、海平面升高等。
3. 气候与环境气候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的。
气候变化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失调、自然灾害增多等。
因此,保护环境,改善气候是人类不可回避的责任与义务。
4. 气候与健康气候与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高温、酷热、寒冷等极端天气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气候的变化也会导致疾病传播、空气污染等问题。
5. 气候与经济气候对经济也有直接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产量减少,工业生产受阻等问题,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6. 气候与能源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
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风暴等天气极端事件对能源产出,分配和消耗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7. 气候与政治气候变化也会对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资源危机、边界争端等问题都可能成为政治纷争的导火索。
8. 气候变化的应对针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倡可持续发展、推广清洁能源等。
9. 科学家对气候的研究科学家通过模型模拟、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气候变化进行科学研究,以提供决策者科学依据和建议。
总结气候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自然系统,它与环境、健康、经济和能源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联系。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共同应对。
2023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九大气候类型
![2023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九大气候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387a6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d.png)
2023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九大气候类型一、热带雨林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度。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2、位置: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逊流域,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6、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7、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8、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9、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
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10、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草原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度。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
2、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6、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7、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9a46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3.png)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包括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等;天气是指短期内的气象状况,如一天或几天的气温变化、降水等。
2. 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共同决定气候变化。
3. 气候变化:指气候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包括由旧气候向新气候过渡的过程。
4. 气候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5. 气候带: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划分的区域,由赤道至两极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6.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暖流等因素不同,导致气候特征各异。
7. 温度和降水分布: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差异很大,受纬度、高度、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
8. 气候类型:地球上有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等。
9.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灾害增加等。
10. 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提出了减排温室气体、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措施。
气候类型知识点总结
![气候类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337c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a.png)
气候类型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要素值的统计特征,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
气候受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植被、海洋和大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各异。
二、气候类型的分类原则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其中,热带气候又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气候又可分为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又可分为寒温带气候、寒冷带气候和极地气候。
三、热带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降水充沛,湿度高,气温变化不大,常年植被茂盛,树木高大,繁茂的枝叶阻断阳光,地表温度不高。
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充沛,林木繁茂,呈现常绿的特征。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位于靠近热带草原地带的区域,气温高,降水量适中,具有明显的干湿季。
植被主要是草原和灌木丛,并具有草原大草原的特点。
3.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气温高,降水极少,地表干燥,植被稀疏。
大部分地区为不毛之地,只有盐碱植物和耐旱植物能存活。
四、温带气候类型1. 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位于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季节变化不明显,有着稳定的气候特点。
植被常年绿色,多样且丰富。
2.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位于内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植被以草原和灌木为主。
3.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地区,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季节性分布;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具有洁净、宜人的气候环境。
五、寒带气候类型1.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位于靠近极地的地区,气温极低,冷酷严寒,降水较少,植被主要是苔藓和地衣等耐寒植物。
2. 寒冷带气候寒冷带气候位于靠近寒温带的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植被稀疏,主要是耐寒植物。
3.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位于北极和南极地区,气温极低,降水较少,特点是长时间的极夜和极昼,植被罕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中不断积累,下面是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19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19
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
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19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
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
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
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
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 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2)极地冰原气候。
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
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
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
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12.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
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
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
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
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
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
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
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