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阳明病(2) 10[1].29PPT教学课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湿热发黄的治疗思路
2020/12/09
15
(5)治法 清热利湿退黄 (6)方药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茵陈苦寒,清利湿热,疏导肝胆,为治疗黄疸之 要药。
栀子苦寒,宣泄郁热,清利三焦,为臣药; 大黄苦寒,泻下瘀热。
2020/12/09
16
[临床应用] (1)退黄名方,阳黄首选方剂。 (2)大黄为泻下瘀热而设,非为泻下燥结。 (3)所治之阳黄,相似于急性传染性肝炎
2020/12/09
10
[释义]
(1)阳明病误用汗法、温针、下法以后的变证
误用汗法:辛温发汗,助长热邪,津液愈伤,里热愈甚, 心神被扰
──躁,心愦愦,反谵语。 误用温针:以火疗热,火上添薪,内劫心神
──怵惕,烦躁不得眠 误用下法:诛伐无过,徒伤气阴,邪热乘虚而入 ,邪热
留扰胸膈 ──心中懊 : 栀子豉汤(221) ──邪热充斥,气阴两伤:渴欲饮水,口干舌燥
(《治验回忆录》)
2020/12/09
20
2.脾约证
[原文]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
病机
临床特征 治 则
方药
───────────────────────────── ───
邪热亢甚,扰乱神明,
胡言乱语 急下存阴
谵 语 多见于热病极期(实 ) 声高气粗
三承气汤
精气散失,神无所主,
语言重复 回阳救逆益气 人参四逆汤
郑 声 多见虚寒重证后期(虚) 声音低微
━━━━━━━━━━━━━━━━━━━━━━━━━━━━━ ━━━
2020/12/09
19
吴茱萸汤医案
刘××,年古稀,体胖。时吐清涎,每届天候转 变,遂发头痛,而以巅顶为剧,服温药则愈。
近因家务繁忙,头痛较增,咳剧痰涎,不热不渴, 畏寒特甚,杂服诸药无效。作来迎诊,切脉细滑,舌 润无苔,口淡乏味,证同上述。
治以吴茱萸汤:党参八钱 吴茱萸二钱 生姜五钱 大枣五枚
服药5剂,头痛、吐涎渐减,而小便清长,较昔日 为多,此缘阴寒下降,阳气上升,中焦得运,决渎复 常耳。原方再进四剂,诸证尽失。改用六君子汤加干 姜、砂仁温脾益气,善后调理。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2)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3)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 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224)
2020/12/09
9
[词解] (1)愦愦(kuì):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2)怵惕(chùtī):恐惧惊慌。
现。
(2)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3)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2020/12/09
5
[释义] (1)病因病机 病邪入里化热,邪热充斥 (2)证候 主症:汗出、身热(182)、大渴(168)、脉大(186)
——邪热充斥
次症:腹满身重,难以转侧——热郁气滞 谵语遗尿——热甚神昏,膀胱失约 口不仁——里热炽盛,津液被灼 面垢——邪热向上熏蒸
2020/12/09
13
[释义] 提要:阳明病湿热郁蒸发黄的证治
(1)不发黄的情况 ①阳明病发热汗出(本条): ②太阴病小便自利(187条): (2)阳明病湿热郁蒸发黄的病因病机 阳明病邪无出路,湿热郁蒸肝胆,疏泄失常—发

2020/12/09
14
(3)证候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湿热蒸腾于上。 小便不利—气机阻滞,气化失司。 身黄—熏蒸肝胆 渴饮水浆—热多于湿,热邪伤阴。
白虎加人参汤(222) ──邪热伤阴,阴虚水热互结:脉浮发热,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猪苓汤(223
2020/12/09
11
3.阳明兼少阳证治
[原文]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
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29)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
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230)
2020/12/09
12
七、阳明湿热发黄与阳明蓄血的辨治
[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
黄也。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
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 蒿汤主之。Fra Baidu bibliotek236) [词解] (1)热越:热邪向外发泄。 (2)瘀热:瘀与郁相通,瘀热即邪热郁滞于里。
2020/12/09
3
(3)谵语危候 直视:阳热极盛,阴液将竭
谵语{ 喘满:阴竭而阳无所附,正气将脱于上。 下利:中气已败,利复伤阴
2020/12/09
4
二、白虎汤证
[原文]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 遗尿;
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19)
[词解] (1)三阳合病:太阳、少阳、阳明三经病的证候同时出
第四节 谵语辨证及白虎汤证
一、谵语辨证 [原文]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210)
2020/12/09
1
[释义] (1)病因病机
邪热亢甚,扰乱神明 (2)谵语、郑声的辨别
2020/12/09
2
谵语、郑声鉴别表
━━━━━━━━━━━━━━━━━━━━━━━━━━━━━ ━━━
2020/12/09
6
(3)治法 辛寒清热 (4)方药 白虎汤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炙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石膏辛甘大寒清热,知母辛苦寒而滑润为 君药,清阳明之热。甘草、粳米和中。
2020/12/09
7
2020/12/09
8
第五节 阳明病兼变证的辨治
1.阳明病攻下后的变证
[原文]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 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 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 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胎者,栀子 豉汤主之。(221)
或阻塞性黄疸。
2020/12/09
17
第七节 转属阳明与脾约证
1.转属阳明有寒热之辨 [原文]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
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
2020/12/09
18
[释义] 提要:阳明中寒用吴茱萸汤治疗。 (1)食谷欲呕,有上焦和中焦之分: 上焦:痰气交阻(于胃上口) 下焦: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2)阳明中寒治疗 温胃散寒止呕 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吴茱萸辛苦温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为主药; 重用生姜辛温散寒止呕为辅药; 人参甘温,大枣甘平,补虚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