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二、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及贡献
1、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通常人们主要是定居或以定居为目的,移动于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迁移者称为移民,其原居住地称为迁出地,新居住地为迁入地。
就是指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的人口。即具备相当数量,在较大地理区域之间,并且在迁入地能够居留一定时间的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的原因有经济的推拉作用文化的推拉作用环境的推拉作用
从性质上分,分为两类,生存型移民和发展型移民。中国古代移民的类型:一、自北而南的生存型移民二、强制型移民三、从平原到山区、从内地到边疆的开发性移民四、少数民族的内徙和西迁五、东南沿海向海外的移民等。
2、历史上的移民对中国的主要贡献
(1)移民对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巩固的贡献:
中原王朝的疆域与移民,
边疆政权的扩张与内迁,
中国疆域的定型和巩固
(2)移民与中华民族:
华夏—汉族的形成,
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变化,
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3)移民与地区的开发
移民与农业社会的地区开发,
移民与地区重新开发,
移民与近代城市的发展
例证:北方人口南迁与南方的开发
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
再如:"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跨越多个朝代,包括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事件,对迁入地的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
(4)移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以定居为目的,会对定居地产生归属感,有没有归属感,是移民与一般流动人口的一个非常重要或者根本性的区别。由此,移民对文化传播起了比较大的作用,因为人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文化离不开人,而移民本身载着一种文化在流动,传播着文化。
对物质文化的传播,
移民的过程也是精神文化的传播过程,
移民对制度文化的传播也起很大的作用
例证:清代以塞外蒙古及东北地区为主要目标的移民运动,民间称之为“走西口”与“闯关东”,其中山西平民实为“走西口”的主力军。广大山西平民走出“西口”,参与塞外农业开发,为塞外地区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使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特征,在风俗、戏剧、语言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一地区从文化地理的角度上看,可谓山西文化区向北延伸,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亚区。
第五章中国历史农业地理概要
一、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形成及其空间分布———以玉米为例
1、种植制度
指一个地区作物种类选择和相互搭配组合的总体安排,依播种期与成熟期分类中国主要有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春播玉米多早熟品种,中国北方地区农历三月中下旬至四月上旬播种,七月中下旬成熟,全生育期为90~120天。夏播玉米农历五月中下旬播种,八月下旬成熟,全生育期为90~100天。
2、中国近300年以玉米为核心形成的作物种植制度与空间分布区
(1)北方一年一熟制春玉米轮作区
范围几乎从松花江流域延伸到黄淮地区,玉米品种主要为春玉米,且以一年一熟形式与其他农作物轮作
(2)北方两年三熟制夏玉米轮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