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山海经》ppt课件
《山海经》教学课件
![《山海经》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e3823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8.png)
《山海经》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总结词
包含地理、神话、传说、历史等多方面内容,以图为主、文字为辅,涉及大量古代地理、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信息。
详细描述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其中《山经》主要描述山川、河流、湖泊等地形地貌,而《海经》则主要描述海洋、岛屿、神话人物等。全书以图为主、文字为辅,涉及大量古代地理、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信息。
总结词
《山海经》的价值与意义
02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神话的起源
古代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原始认知,以及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因素共同催生了神话。
神话的发展
从原始的神话萌芽,到古代文明时期的系统化神话,再到现代社会的神话创新,神话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古代神话的起源与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山海经》中的主要神话人物
《山海经》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研究方法单一
02
目前对《山海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研究方法相对单一,需要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03
由于《山海经》内容广泛、复杂,目前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体系,需要加强系统性的研究。
未来的研究需要跨学科合作,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山海经》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山海经》的内容与结构
VS
对研究古代地理、宗教、民俗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为后世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启示。
详细描述
《山海经》作为一部古代文化的瑰宝,对研究古代地理、宗教、民俗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还为后世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启示。同时,《山海经》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其中的神话传说等元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故事山海经读书分享PPT课件
![中国传统故事山海经读书分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8af42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d.png)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夔】 读音:kuí(二声)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 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 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 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 夔与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只 以上是第一只 第二只乃秦始皇所 杀 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 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 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说文》 • 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险恶,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
类”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神话】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 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鴞。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 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与历法 《山海经》与占卜 《山海经》与医药 《山海经》密码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异兽】蠃鱼
【原文】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 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占卜?类似记载甚多) 【注释】 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 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 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 会有水灾。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山海经密码】
• 人体内景图? • 山海经涉及美洲地图? • 《失落的天书》:物候的季节性规律。 • 《连山》、《归藏》? • 山海经揭秘:《山海经》是《连山》;《大荒经》是《归藏》
山海经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山海经课件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d1d0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e.png)
于提升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拓展美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02 03
生动的自然描绘
山海经中对山川、海洋、动植物等自然景观的描绘生动逼真,展现了古 代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为现代自然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 考。
原始的艺术创作
山海经中的插图和文字描述体现了古代原始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对于研 究古代艺术史和美学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山海经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山海经概述 •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 山海经中的地理知识 • 山海经中的神秘生物 • 山海经的艺术价值 • 山海经的现代解读与应用
01
山海经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地理、神话、民俗、巫术等方面的文献汇编,主要描述 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川地理、神怪异兽以及相关的祭祀、风俗等内容。
背景
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作者不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 的认识和想象,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原始思维特征。
历史传承与影响
历史传承
《山海经》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整理、增补和改编,形成了多个版本。在历代文献中,它被广泛引用和传抄, 成为研究古代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影响
对后世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在文学创作中,许多作家从《山海经》中汲取灵感,创 作出了大量优秀的神话、传说、志怪等作品;在艺术创作中,其神怪异兽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等领域; 在宗教方面,一些神祇和祭祀仪式与《山海经》中的描述有着密切的联系。
独特的叙事风格 山海经采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使得作品 充满了神秘感和奇幻色彩,对于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文 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形象塑造
山海经中塑造了许多奇特的神灵、怪兽和人物形象,这些 形象各具特色,对于拓展文学创作的想象空间具有重要作 用。
Ppt山海经(共52张PPT)
![Ppt山海经(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9d9d9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7.png)
江南”
二是局部小区说
认为《海经》的山川疆域只在今山东省中南部以泰山为中心的地域---何幼 琦《海经新探》
记述的是云南省西部东经101度以西,北纬23度以北纵谷地区的地理----扶永 发《神州的发现》
三是世界圈说
梁启超、苏雪林的中亚西亚说
《西次三经》的探讨
神比较多
神的形象 基本上是以人兽结合为主
有名字 ,如英招,陆吾。均有自己的司职 出现了一些神话,如鼓与钦定(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被帝惩
罚。一化为晨鹄,一化为鵔鸟。
“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 以上的神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颂,却确信 以为是真的”。----矛盾
月经精”
六朝人所作的《汉武故事》和《汉武帝内传》把西王母仙化了
“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是夜漏七刻,
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气。有顷,王母至,乘紫差车,玉女夹御,戴七胜, 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母
曰:‘帝滞情不遣,愁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 啖二枚,与帝二枚。帝留核竺前,王母问日:‘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
涉及到东非大裂谷、汤加、墨西哥、巴西、英吉利、澳大利亚、安第斯山、阿
尔卑士山等地区----宫玉海《谈谈如何揭开〈山海经〉奥秘》
“《五藏山经》在《山海经》全书各部分中最为平实雅 正,尽管免不了杂有一些传闻、神话,基本上是一部 反映当时真实知识的地理书。”--地理学家谭其骧
《山经》共写了四百四十七座山,这些山中,见于汉晋以来 记载,可以指系确切的约为一百四十座,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其中对晋南、陕中、豫西地区记述得最详细正确。
山海经课件
![山海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cb92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7.png)
目录
CONTENTS
• 山海经概述 •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 山海经中的地理与生物 • 山海经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山海经的解读与启示 • 山海经的传承与发展
01
山海经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地理、神话传说的重要典籍,包含了丰富的自然、人文 景观和神话传说。
背景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鸟精精卫填 海造陆的故事。
精卫填海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改造的想象,以及 对于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
夸父追日
夸父追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狩猎神逐日追赶太阳的故事。
夸父追日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以及对于生命追求的探 索。
包括飞禽、走兽、爬行动物等。
介绍了古代中国的植物种类
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描述了古代中国的生物特点
包括它们的形态、习性、分布等。
山海经中的奇特生物与传说
介绍了山海经中的奇 特生物:如神兽、神 鸟、神鱼等。
介绍了山海经中的神 话人物:如伏羲、女 娲、黄帝、炎帝等。
描述了山海经中的传 说故事:如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等。
出其独特之处和内在联系。
山海经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影响
生态保护意识
山海经中描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 多样性对当今生态保护具有启示 作用,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环境和
生物多样性保护。
文化传承与创新
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对于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为现代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 提供灵感和资源。
山海经课件
![山海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24ed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6.png)
书中的情节安排往往超乎寻常,充满了奇幻和神秘色彩。如“夸父逐日”中夸父为了追赶太 阳而最终累死,这种超乎寻常的情节安排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强烈的情感表达
《山海经》在描绘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象时,往往注入了强烈的情感表达。如对于英雄的崇敬、 对于自然的敬畏等情感在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象征性意象表达
现代学者对《山海经》进行了大量的文本校勘和注释工作,旨在还原其原始面貌,为深 入研究奠定基础。
跨学科研究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文学、历史、地理、民族学等跨学科角度对 《山海经》进行研究,揭示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
国际学术交流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山海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会议和 期刊上频繁发表,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02
对于初学者来说,带有详细注释和译文的版本有助于更好地理
解原文。
参考多个版本和注释本
03
不同版本和注释本可能存在差异,参考多个版本有助于更全面
地理解山海经。
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和技巧
注重文本细读
仔细阅读原文,注意字词含义、句式结构等,理解文本的基本内 容。
结合注释和译文阅读
参考注释和译文,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神话传说象征 书中的神话传说也具有象征意义。如“夸父逐日”象征着人类对于光明和希望的追求,“精卫填海”象 征着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神话传说的象征意义使得《山海经》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力。
04
山海经文化内涵挖掘
古代思想观念反映
天人合一思想
道德伦理观念
山海经中描述的神灵、异兽和自然现 象,体现了古代人对于天、地、人之 间和谐相处的追求,以及对于宇宙边商品 等不断涌现,满足了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同 时也为《山海经》的当代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山海经》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山海经》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f02f03c850ad02de80419f.png)
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
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
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
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
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
3.“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 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 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 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
“新的敬意”。
4、提问:综上所述,作者为什么 要详写买《山海经》这件事呢?
这件事更能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 感激,也能表现长妈妈对一个孩子真诚热
4、文章从开始“我”对她各种不屑和无礼到最 后“我”深感惭愧、感激、怀念她,情感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何 妙处?
整体感知课文: 1.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
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⑴“长妈妈”名字的由来 ⑵喜欢“切切察察” ⑶睡相粗俗 ⑷元旦要“我”吃福橘 ⑸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 ⑹讲“长毛”的故事 ⑺为“我”买《山海经》
二课时
课文围绕长妈妈重点写的是哪 件事?为什么?
• 重点写的是买《山海经》一事。因为买 《山海经》透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 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题,所以重点详写。
阅读为鲁迅买《山海经》部分,思考问 题(19—29 段)(合作探究)
1.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
2.这些事情中哪些是详写,哪些事 略写?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 样安排?
山海经PPT
![山海经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3bc45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0.png)
探索精神
山海经中描述的奇幻世界激发了 人们的探索精神,有助于现代社 会的创新和探索。
文化自信
山海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 化,有助于增强现代社会的文化 自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之一。
山海经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激发创作灵感
山海经中丰富想象力和神奇的故事情节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手法和内容 上更加丰富多彩。
促进艺术交流与传播
山海经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和交流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合作,使得 中国传统艺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和推广。
洪水神话
大禹治水
大禹是古代中国的治水英雄,他的故事成为了洪水神话的代 表。
诺亚方舟
在《圣经》中记载的洪水神话中,诺亚建造了一艘方舟,带 领家人和动物躲过了灾难。
羿射九日神话
• 后羿射日:在古代中国的神话中,后羿是一位英勇的弓箭手 。传说中有九个太阳同时出现,后羿射下了其中的八个,解 决了人们的困扰。
史学意识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包含 了许多历史事件、人物、文化信息等,具 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05
山海经的艺术价值
山海经的文学艺术特点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神奇想象力的作品,其中涵盖了大量形态各异的神奇生物和神话人物, 以及各种奇特的地貌和景象,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山海经的绘画艺术价值
01
丰富的图像表现
山海经中大量形态各异的神奇生物、神话人物、地貌和景象等,为古
代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2024版《山海经》课件
![2024版《山海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ce5c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4.png)
《山海经》课件•引言•《山海经》地理文化•《山海经》神话传说•《山海经》动植物文化目录•《山海经》艺术特色与价值•《山海经》的传承与影响引言《山海经》的内容涉及山川、河流、草木、禽兽、神祇、方国等,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世界的认知和想象。
《山海经》的版本众多,流传广泛,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地理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历史、文化典籍,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山海经》简介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山海经》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自然观、宇宙观、文化观等思想观念。
揭示《山海经》中蕴含的历史、地理、文化等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
挖掘《山海经》中的文学、艺术价值,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课件内容与结构《山海经》地理文化五方观念古代中国以五方(东、南、西、北、中)来划分地理空间,《山海经》中的地理描述也体现了这一观念,如“东海”、“南山”等。
天下观念《山海经》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即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四周被海洋、山脉等自然屏障所环绕。
夷夏观念古代中国有夷夏之辨的观念,认为中原地区是华夏文化的中心,而周边地区则是夷狄之地。
《山海经》中对远方异族的描述反映了这一观念。
古代地理观念与《山海经》《山海经》中的地名考释地名来源地名释义地名变迁古代山川祭祀与《山海经》山川祭祀的起源01山川祭祀的仪式02山川祭祀的意义03《山海经》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描述盘古用斧头开天辟地,创造天地万物的过程,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宇宙起源的想象和探索。
女娲造人讲述女娲用黄土造人,赋予人类生命和智慧的故事,表达了古代人们对人类起源的思考和追求。
共工怒触不周山描述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的情节,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畏惧和抗争精神。
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描述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苍生于火热之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勇气。
2024年度《山海经》教学课件
![2024年度《山海经》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819e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3.png)
《山海经》还描述了许多河流、湖泊和海洋,如黄河、长江、渤海 等,这些水系在古代地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貌
《山海经》中还描述了各种地貌,如平原、丘陵、盆地、沙漠等,这 些地貌的描绘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2024/2/2
13
动植物与矿产的分布
2024/2/2
动植物
《山海经》中描述了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如龙、凤、麒麟、鲛人等,这些动植物在古代地 理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内容,还为 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8
独特的文学风格
奇幻的文学想象
《山海经》中的描写充满了奇幻 的想象,如对于山川、动植物、 神灵的描绘,都展现了作者丰富
的文学想象力。
独特的叙事方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矿产
《山海经》中还记载了许多矿产资源的分布,如金、银、铜、铁等,这些矿产资源的发现 和利用对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环境
《山海经》中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的分布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有助于我们 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4
04
《山海经》中的神秘生物
文化价值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 遗产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地理 、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 考价值。
5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2/2
教学内容
本课件将涵盖《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包括山川地理、神灵 异兽、民俗传说等,同时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
《山海经》读书分享PPT
![《山海经》读书分享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4d211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8.png)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饕餮】读音tāo tiè
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 兽 。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 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 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 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獬豸】 xièzhì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异兽】九尾狐
【原文】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 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医药?类似记载甚多) 【译文】 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 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 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异兽】蠃鱼
【原文】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 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占卜?类似记载甚多) 【注释】 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 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 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 会有水灾。
《山海经·海外南经》:“比翼鸟在(结匈国)其东, 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又山 海经《西山经》:“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 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 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 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好—)长妈妈是一个粗人。 3.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长妈喜欢饶舌多事。
4.长妈妈“逼”着我吃福—桔—长妈妈有着太多的繁文缛节。
5.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长妈妈是无知而又淳朴的。 6.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
9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 的敬意。在“我”渴慕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叔 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己去买又 没有机会的时候,长妈妈却神奇般地买到了。这是多么 令人惊喜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识字,她连书名都说不准, 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 我们可以想象幼小的鲁迅此时那种激动而又敬佩的心情, “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文中用一个“霹 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 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 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阿长以其“深不可测”的 神秘影响了“我”,激发了“我”强烈的好 奇心。同样,“我” 渴望读《山海经》也是因为书的内容不同一般, 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 ”其神秘怪异的内容激发了 “我”强烈的好奇心。阿长、《山海经》以及“我”印象深刻的三件 事都是统一在表现儿童对未知、神秘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一中心 之内的。
5
1.文中略写的部分可否删去?
明确: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 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 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 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 “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 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 性的作用。
11
作者从多个层面、多个角 度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归 纳,用60字以内的一句话, 提炼出长妈妈的人物形象。
长妈妈是一个饶舌、多 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 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 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 慈的美德的人。
12
文章1—18自然段都在写“不大佩服”“讨 厌”“憎恶”阿长,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 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 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的 好人。
4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 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文中详写了三件事。阿长让“我” 过元旦时吃福橘的做法,令“我”感到“古怪”;讲阿长 的故事时说到她的作用,令“我”惊异“她还有这样伟大 的神力”;阿长买《山海经》,更使“我”相信“她确有 伟大的神力”。
8
2.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 经》的经过。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买书的起因、经 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 直渴慕着绘图的仙海经》。叫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 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 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 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6
2.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 的是什么?
阿长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她的前任叫 这个名字,而大家又叫惯了,并非是她真的叫 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无人记得了。 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 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写 名字的由来开头,还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 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人下文的作用。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 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 起来看课文。
3
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长妈妈,作者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 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请 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长妈妈的事件或细节, 并说说这些事件或细节体现了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情。
学运动的 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
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
《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
《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
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
的不朽杰作。
2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 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 是谁呢?
7
分析两个事例:
1.元旦除夕吃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 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 她的这—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 石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 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 “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 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 “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 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 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些自己吃福 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1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
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
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
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
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 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 帮助孩子,这样的—个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种怀念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 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 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 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 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 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 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