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6课《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课件 北京版必修3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https://img.taocdn.com/s3/m/cebab56a69eae009581bece1.png)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on the red hills of Georgia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s and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owners will be able to sit down together at a table of brotherhood.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even the state of Mississippi, a desert state, sweltering with the heat of injustice and oppression,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an oasis of freedom and justice.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I have a dream today.
美国很快也宣布援助苏联 斯大林马上予以回应 7月12日,苏英联合。
1942年1月1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PPT课件1 北京版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PPT课件1 北京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da075b0b1c59eef9c7b435.png)
相府官邸时他吸着雪茄,打出有
名的“V”手势向群众致意,然后
就坐上汽车,在人们的欢呼声中
离去。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去
世,享年95岁 。
•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
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
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
• 3.演讲的内容 • 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
见解; • 也可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
况和经验等。
• 4.演讲的作用 • 宣传、鼓动、教育、欣赏等。
• 5.演讲的分类 • (1)按内容分 • 政治演讲、生活演讲、法律演讲、学术
演讲、教育演讲、军事演讲、公关演讲、 宗教演讲、外交演讲等。
• 一战后的英国迷漫着和
平主义的气氛,从政党
领袖到平民百姓都鼓吹
裁军,丘吉尔是议会中
极少数反对裁军,
并警告德国正在
撕毁《凡尔赛条 约》
的人。丘吉
尔督
促英国应当
重整
军备,并鼓
励盟
友法国加强
军事
势力,而不
是
“裁减你的武 器,
增加你的义 务”。
但是多数人 都将他
的警告视为危言耸听。
• 二战爆发后的9月3日,丘 吉尔被重新任命为海军大 臣。1940年5月10日,国 王召见丘吉尔, 令其组阁;3天后 丘吉尔首次以首相 身份出席下议院会 议,发表了著名的 讲话:“我没有别 的,只有热血、辛 劳、眼泪和汗水献 给大家……你们 问:我们的目的是 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 答复:胜利……
•
23、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
24、每天醒来,敲醒自己的不是钟声,而是梦想。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节选)-word文档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节选)-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d38cf4f7e21af45b307a8a2.png)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节选)
邱吉尔
今晚,我要借此机会向大家发表演说,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
今天凌晨四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
既没有宣战,也没有最后通牒;但德国炸弹却突然在俄国城市上空像雨点般地落下,德国军队大举侵犯俄国边界。
一小时后,德国大使拜见俄国外交部长,称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但正是这位大使,昨夜却喋喋不休地向俄国人保证,德国是朋友,而且几乎是盟友。
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欲壑难填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外,别无主旨和原则。
它横暴凶悍,野蛮侵略,为人类一切形式的卑劣行径所不及。
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
我看见俄国士兵站在祖国的大门口,守卫着他们的祖先自远古以来劳作的土地。
我看见他们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母亲和妻子在祈祷──啊,是的,有时人人都要祈祷,祝愿亲人平安,祝愿他们的赡养者、战斗者和保护者回归。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惟一的、不可变更的目标。
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
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
什么也不能!我们决不谈判;我们决不同希特勒或他的任何党羽进行谈判。
我们将在陆地同他作
战,我们将在海洋同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同他作战,直至邀天之助,在地球上肃清他的阴影,并把地球上的人民从他的枷锁下解放出来。
……。
语文:2.6《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课件(1)(北京必修3)
![语文:2.6《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课件(1)(北京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ef1def9c77da26925c5b078.png)
品 “即没有宣战,也没有最后通牒” ,而且炸弹“像雨点 般落下”。 读 赏 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设 疑 第思辨3自然段是对希特勒、纳粹制度本质
的无情揭露。
本品段不难理解,一带而过。 读 赏 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谁在说 概括。 激情Vs智慧
说什么 演说的写作手法:
渲染、对比、夸张、形象、排比、直抒
谁在听 胸臆。
总的原则是能用语言调动人的请绪
➢马丁第·9章路扩德声·系金统调,音是他的说服力使美国人民相信种族 隔离主义的不公平和不道德。 ➢阿道夫·希特勒,这个杀人魔王,却是公认的“最具 有威力的演说家”,他由默默无闻,到将整个德国驱入 疯狂的杀戮战场。 ➢苏珊·安东尼,著名雄辩家,她为美国妇女争得了投 票参政权。 ➢富兰克林·罗斯福,任期长达十二年的美国总统,遭 遇美国历史上两件大事——三十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 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他都能运用自己的权力和 说服力。使美国人民保持充沛的自信,以度过难关。 ➢弗拉基米尔·列宁,具有惊人的说服力,他号召俄国 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统治,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局势。 ➢赫塞尔,这位犹太奥地利作家,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的创始者,最终导致以色列在中东建立家园。 ➢甘地,毕生倡导“不合作”运动,终为印度赢得独立。
自然段,又分别阐明了什么?
辨
第1自然段中的“今晚”交代了时间;“借此机会向大家
品发表演说”告诉了听众自己要干什么;“因为我们已 经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既阐明发表演说的原因,又
读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抓住了听众的心——啊!战 争的关键时刻?是,是怎么个关键呢?
赏 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设 疑 思 按照作者的思路,接着在第2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 辨 通报希特勒在“今天凌晨4时”“已进攻并入侵俄国”
【高中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ppt精品课件2(说课)
![【高中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ppt精品课件2(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5c9e3e1a3169a4517723a3f7.png)
丘吉尔(英) 资本主义国家 罗斯福(美) 资本主义国家
斯大林(苏) 社会主义国家
引出对象
方式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题 目 分 析
内容
(1941年6月22日)
(发表演说的时间)
类别
这是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对 希特勒入侵苏联一事发表的广播 演说。那么,什么是演说?演说 有什么特点呢?
关 于 演 说
丘吉尔未上过大学,他渊 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是经过刻 苦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 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 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 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 哲学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后,于1939年9月3日出任 海军大臣。1940年5月10日德军 闪击西欧当日,出任英国战时 内阁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国 防大臣。他以坚强意志和必胜 信心领导英国人民进行反法西 斯战争,在不列颠之战中击败 德军,迫使希特勒放弃进攻英 国的企图,使英国成为反法西 斯抵抗运动的大本营和解放欧 洲的反攻基地。
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 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 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照片。 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 显得过于轻松,跟摄影师 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 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 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 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 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 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刹那, 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 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 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 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 疑 思 辨
丘吉尔对希特勒入侵苏联这件事 的是怎么的态度,在文章的什么 地方,你能快速找出来吗?
第10自然段:“因此,我们将尽 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 助。我们将……忠诚不渝地进行 到底。” 概括为:我们要援俄,我们要 呼吁盟友一块援俄!
《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教学设计
![《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b66ff76294dd88d0d26b87.png)
《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古今应用文”单元,共6篇,分别为谏书、演说稿、悼词、书信。
单元教学的重点不是文体格式,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应用文“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让学生对如何做到让“有用”有所体会。
另外不可忽视的就是语文常规的听说读写训练。
【教学目标】、了解二战背景,掌握本出现的词语,了解应用文的基本特点。
2、通过圈点批注、质疑讨论、归纳总结,进一步感受“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
3、在如何“为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巨大魅力。
4、理解“为人”与“为文”的关系,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演说内容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鉴赏本文高超的演说艺术,进而对应用文“经世致用”的特点有所感悟,进一步培养圈点批注、质疑讨论、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但不能用比较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安排】两时,本为第二时。
【教学过程】前准备:早读熟读文,了解大意;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圈画重点词语。
第一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检查预习情况。
听写字词、朗读文。
二、下发助读资料——丘吉尔演说前后的二战情况。
阅读助读资料,根据学案第一题要求整理概括演说背景:国际形势、英国国内状况,分条陈述。
让学生了解演说背景,是理解大意、感受丘吉尔敏锐的政治眼光、开阔的领袖胸怀进而领悟丘吉尔演说的历史意义以及高超的演说技巧的基础。
学案的设计格式是为提示学生要从各方面去考虑当时的情况。
三、组织学生交流对演说背景的概括结果。
交流概括结果,互相修正、补充。
背景资料共6000字,通过交流可使学生不至于迷失在资料里,既有感性认识,又能抽丝剥茧,理出对理解文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四、要求学生完成学案第二题。
预计学生会出现的错误:1、认为丘吉尔讲话的核心内容是向希特勒宣战2、认为丘吉尔讲话的核心内容是号召英国人民奋起保卫自己的国家。
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政治演说赏析
![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政治演说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5f8bc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c.png)
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政治演说赏析1941年6月22日,随着纳粹德国跨越苏联边境,希特勒发动入侵苏联的战争,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场血战。
在这一历史的关头,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向全国播出的广播中,深切抒发出对人类和睦相处的诚挚谆谆祷告,并强调英国将与所有反法西斯国家联手共同抗击希特勒,保卫自由与未来。
在这次公开讲话中,丘吉尔把普遍的战争被称为“我们”之反法西斯战争,强调了这次战争具有超越国家宗教分歧和政治分歧的意义。
他说,“正如我之前所承诺的,特别是在苏联全面受到德国的侵略时,我们将牢牢地把反法西斯的战争宣布为一场普遍的战争。
”他强调,“这场战争拒绝了种族和宗教的分裂,因为这是一场普遍的战争,不分种族和宗教,我们的总理”。
丘吉尔还强调,目的非单单把这场战争归咎于希特勒,而是把这场战争宣布为对所有反对此类抵抗罪恶、必须毁灭它们的普遍战争。
他说:“因此,我们现在要维护的不仅是美丽而乐观的人类未来,而且还是所有友善力量的充分自由,我们将与英联邦国家以及所有反对独裁势力团结一致,以抵制希特勒的入侵。
”此外,丘吉尔还特别提到,随着这场战争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将会以勇敢、忠实和牺牲的精神来定义,这可以看作战争画下的最终句号。
他宣布:“所有的军队都需要这种牺牲的精神,所有的人们也需要这种牺牲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抗希特勒的邪恶入侵,成功地实现人类自由乐土的理想,而不仅仅是用胜利口号填补它的空白。
”总之,这篇“关于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广播讲话”政治演说是一篇充满激情与斗志的演讲稿,蕴含着一部穿越重重磨难的史诗般的谆谆提醒:无论遭受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勇气和精神的自我牺牲,所有事物最终都会得到最大的成功。
希特勒对苏联的入侵,不只是以德国政权的形式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而是为战后秩序进行重新建构;它不仅代表反法西斯战争的新状态,而且也把自由、正义和平等的精神传播到整个世界。
北京版高二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说课稿范例:第二单元
![北京版高二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说课稿范例: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49735adff8c75fbfc77db2a5.png)
北京版高二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说课
稿范例:第二单元
转眼间高中新的课程又将开始了,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现将高二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说课稿范例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感悟丘吉尔成熟的演说,情感坦诚热情,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
2、了解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逻辑严密的结构特点,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白关于希特勒1
![白关于希特勒1](https://img.taocdn.com/s3/m/e8b58607eff9aef8941e0686.png)
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当天晚上, 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当天晚上, 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发表了这篇著 名的演讲。 名的演讲。
丘吉尔( 丘吉尔(英) 资本主义国家 罗斯福( 罗斯福(美) 资本主义国家
斯大林( 斯大林(苏) 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 年 月 日 德国进攻波兰。 月 日 英法对 宣战。 月 日 美国发表 中立宣言》 发表《 宣战。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 界大战正式爆发。 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6月22日,6月,德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年 月 日 月 1940年7月16日 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 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 海狮计划)。 )。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 (海狮计划)。 年 月 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撕毁条约入侵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年 月 日 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年 月 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偷袭珍珠港, 美国对日宣战 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 对日宣战, 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 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 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 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 广播演说 (1941年6月22日) 1941年 22日 丘吉尔
通牒 祈祷 赡养 迟钝 威吓 翌日 伎俩
十恶不赦 喋喋不休 十恶不赦 欲壑难填 暴凶悍 横暴凶悍 野蛮侵略 卑劣行径 始终一贯 奸诈无比 始终一贯 黯然失色 奸诈无比 凶残暴戾 心有余悸 唯命是从 凶残暴戾 心有余悸 不共戴 唾手可得 不共戴天 坚韧不拔 直抒胸臆 同流合污 得意忘形 直抒胸臆 同流合污 得意忘形 一小撮 鞭挞 碾压 嚣张 一小撮 枷锁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丘吉尔)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丘吉尔)](https://img.taocdn.com/s3/m/64f3482258fb770bf78a55c1.png)
关于希特勒入 侵苏联的演说 丘吉尔
请思考:
1、文中关于英国政府决策的关键句 是哪一句?
“因此,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 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将呼吁世界各地的 朋友和盟友采取同样的方针,并且同我 们一样,忠诚不渝地推行到底。”
1-9段分析
第1段:明确演说的立场和背景 第2—4段:通过德国入侵俄国,我们看到希特 勒是一个没有信义、残酷凶暴、反人类的魔 鬼。—— 他所发动的战争就是反人类的罪恶! 第5—6段:描述俄国在法西斯无情摧残下的悲 惨处境。—— 以情动人 第7段:过渡段。再次以个人名义强调这一决 定将会取得全国上下的一致同意。 第8—9段:阐明对纳粹之战绝不妥协的决心, 提出划分敌友的标准。—— 以理服人
worldwarii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其仆从国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最具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1亿零221万余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在合适的时候对合适 的人说合适的话” ——演说的最高境界
历史背景——二战
(World War II)
演说背景——刻不容缓
德国在战前同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 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但 其进攻苏联的野心一直没有消除。纳粹制度疯狂 扩张的本性,使希特勒早就觊觎苏联广阔的土地 和资源。此时,德国因侵占英国本土的“海狮计 划”受到阻碍,而已占领大半个欧洲的希特勒丧 心病狂地认为,只有彻底征服苏联,才能实现击 败英国进而统治西半球的梦想。于是,掉头向东, 兵锋直指社会主义苏联。 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当天晚上,英国战时首 相丘吉尔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及 其仆从国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最具规 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 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 死亡1亿零221万余人,最后以德、意、日 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北京版语文高二上册第二单元说课稿模板: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北京版语文高二上册第二单元说课稿模板: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https://img.taocdn.com/s3/m/89a06c2bff00bed5b9f31da9.png)
北京版语文高二上册第二单元说课稿模板:关于希特
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北京版语文高二上册第二单元说课稿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的演讲辞,旨在向英国国民宣布援助苏联的重大决定,并号召所有国家民族联合起来建立反法西斯联盟,为自由而战。
演说正义凛然、文采飞扬,是让学生体会演说艺术极好的范本。
我将此课设计成了一篇鉴赏交流课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自主阅读,进行圈点批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心得,将课堂交流做简要记录,进而整理归纳出演说辞的成功法则。
以下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的一些想法。
一、不安排繁琐的教学环节,以突出教学重点。
一节课时间有限,安排的教学环节越简洁清晰,课堂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完成得越充分。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一课编在古今应用文单元,单元教学的重点不是文体格式,而是让学生感受应用文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也就是让学生对如何做到让文章有用有所体会。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作者对演说内容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鉴赏本文高超的演说艺术,进而对应用文经世致用的特点有所感悟。
所以课堂上听说读写每一个细小环节的指向都是这个教学目标。
北京版高二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教学计划范文: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北京版高二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教学计划范文:第二单元(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684141ced630b1c59eeb5a5.png)
北京版高二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教学计划范文: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计划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如果要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就要饱含情感。
编辑了北京版高二语文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教学计划范文,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本单元是古今应用文单元,共6 篇文章,分别为谏书、演说稿、悼词、书信单元教学的重点不是文体格式,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应用文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让学生对如何做到让文章有用有所体会另外不可忽视的就是语文课常规的听说读写训练
【教学目标】1、了解二战背景,掌握本课出现的词语,了解应用文的基本特点
2、通过圈点批注、质疑讨论、归纳总结,进一步感受文章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
3、在如何为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巨大魅力
4、理解为人与为文的关系,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
高中语文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课件 北京版必修3
![高中语文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课件 北京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bea64dc960590c69fc3762c.png)
十恶不赦 横暴凶悍 唯命是从 得意忘形 直抒胸臆
精选课件
欲壑难填 卑劣行径 心有余悸 不共戴天 同流合污
丘吉尔 (1874---1965)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 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 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 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 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 一代伟人。
洲的反攻基地。
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 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 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照片。 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 显得过于轻松,跟摄影师 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 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 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 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 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 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刹那, 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 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 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 精选课件 张。
点 的确能完成教学目标,只是我们都感 觉到少了一些创新,课型设计的还是
反 保守传统了一些。感觉在学法指导方 思 面还需要明确一些,突出一些。对
“这节课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要教会学生什么?”这样的问题,我 们还需要仔细思考,深入研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精选课件
笑
对
花
欢迎批评指正!
飞
谢谢
坐
看
高一组学员
云
2008-04-16
品 读 赏
• 丘吉尔对希特勒入侵苏联这件事 的是怎么的态度,在文章的什么 地方,你能快速找出来吗?
第10自然段:“因此,我们将尽 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 助。我们将……忠诚不渝地进行 到底。” 概括为:我们要援俄,我们要 呼吁盟友一块援俄!
设计意图:精选课件
赏设 析 疑 • 作者最想让听众明白的观点在第10自然段,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5-8课古今应用文ppt(教学设计+课件+教案) 北京版1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5-8课古今应用文ppt(教学设计+课件+教案) 北京版1](https://img.taocdn.com/s3/m/f1a15506bd64783e09122b37.png)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教案一.教学目的设计:∙了解演说基本知识,高超的口才来源于立场的鲜明,谋略的深邃,思维的缜密。
议论文训练是演讲的基础。
∙知人论世,要了解二战时期的大体形势,认识丘吉尔演说的划时代意义。
∙围绕本文设计相应的思考和讨论,通过学生活动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学生讨论四.教学过程:1阅读“精读导引”提示学生找到精读重点:∙注意评价:“著作家演说家和政治家”获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审时度势”“说服力”“鼓动性”2提问:丘吉尔宣布了一项什么决定?在演说中又是如何铺垫的?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
(决心)任何一个同纳粹主义作斗争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一个与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
(政策)因此,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
(决定)3.丘吉尔为什么要援助苏联?理由之一:希特勒疯狂侵略,背信弃义,是我们的敌人;(2—3)理由之二:俄国生灵涂炭,一战盟友,是援助的对象;(4—6)阐明英政府的重要决策——援俄(7—10)理由之三:英国义无反顾,远见卓识,因唇亡而齿寒。
(11—14)设计目的:整体把握文章脉络4.讨论:丘吉尔演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第一段,为什么说“到了战争关键时刻”?——突出了“希特勒入侵苏联”在整个战争进程中的不同寻常的意义。
突出了“发表演说,宣布决定”的刻不容缓,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高明的预见性。
结尾简短有力:强调立场;有号召力。
设计目的:演讲词的开头和结尾是十分重要的。
在于一开始就要紧紧抓住听众。
结尾要坚决具有号召力。
5在此基础上出示ppt10-11让学生明白演说艺术的两个基本元素6分析全文结构一(1—6段)强烈谴责希特勒突然入侵苏联。
二(7—10段)阐明英政府的重要决策。
三(11—14段)阐述决策的实施及其意义。
四(15—16段)再次强调立场,发出号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说词应具备哪些特点?
演说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富于说服力、感召力。
演说属于应用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是 要看对象,要有的放矢,要文字精练, 要动人,其中动人这一特点最重要。
演说的时代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伊始,以希特勒为代表的德
国法西斯,宣扬纳粹种族制度,以拓展日耳曼民
族的生存空间为名,在欧洲实行侵略和扩张,战
演说的战争背景
远在大西洋对岸的美国 始终处于中立
英 国
1940年9月 轰炸英国 1940年5月
横扫西欧
1940年6月 占领巴黎
1940年4月 横扫北欧来自纳粹 德国1939年9月 占领波兰
1938年9月 占领捷克
苏联
1941年6月 入侵苏联
1941年4月 占领南斯拉夫
1941年4月 占领希腊
“二战”——人类文明中最蒙昧的一夜
第7自然段第2句 我确信伟大的自治领地在适当时候会一致同意这 项决定。
思考:为什么要加上“在适当时候”这五个字?第 7自然段是否一味重复,过于啰嗦?
“在适当时候”五个字极为严密,这句话首先表明了 这项决定最终必须被接受的坚定立场,同时,也表明了 丘吉尔并不强求所有听众必须立即接受这项决定的宽缓 态度,避免使人产生逆反情绪。 第7自然段的重复是在 强调这一决定的权威性,紧迫 性,正确性。
◇俄国人民英勇善良,坚韧不拔,而且俄国曾 是英国的盟友,共同抗争同一敌人。
◇希特勒侵略俄国仅仅是蓄谋侵略不列颠诸岛 的前奏。
作为一篇关乎世 界命运的国际演 说,其语言必须 非常严谨。请从 本文中选出你认 为的典型语句加 以分析。
第2自然段第1句
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
思考:“进攻并入侵”是不是重复?丘吉尔为什么 不说“德国已进攻并入侵苏联”?
• 希特勒德国在战前同苏联签署了《苏德 互不侵犯条约》,但其进攻苏联的野心一 直没有消除,纳粹制度疯狂扩张的本性, 使希特勒早就觊觎苏联的广阔土地和资源。 此时,德国因侵占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 受阻碍,而已经占领大半个欧洲的希特勒 丧心病狂地认为,只有彻底征服苏联,才 能实现击败英国进而统治西半球的梦想。 于是,掉头向东,兵锋直指社会主义苏联。 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当晚,英国战时首相 丘吉尔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1953年丘吉尔以《第二次 世界大战》一书荣获当年诺 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 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 词中说:“ 丘吉尔成熟的演 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 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 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 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 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 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 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 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
• 思考:第12段“值得指出的是,仅仅在昨 天,皇家空军曾深入法国腹地,以极小损 失击落了28架侵略、玷污并扬言要控制法 兰西领空的德国战斗机.”说这句话的目的是 什么?
• 看似无关紧要,但意义重大。因为德国 在军事上站上风,英只在顽强抵抗,有不 少人缺乏信心,因此,这句话起到鼓舞士 气的作用,像一针兴奋剂。
争初期,以英法为核心的“国际联盟”,实行所
谓“绥靖政策”(即默许希特勒的侵略行径),
结果引火烧身。随着法国的投降,英国也被迫退
守英伦三岛。由于英吉利海峡的阻隔和英强大的
海军力量,使德国侵占英本土的计划被搁置。德
国以空袭的方式,野蛮轰炸英国领土,给英国造
成极大的损失。英国皇家空军为捍卫英国领土,
与德国空军在英伦三岛上空展开了殊死搏斗。
第13自然段最后两句 这不是阶级战争。这是一场整个大英帝国和英联 邦,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党派,全都投入 进去的战争。
思考:第一句可否删掉?第二句中的三个“不分” 可不可以变换顺序?
“二战”——人类文明中最蒙昧的一夜
本课基础字词 十恶不赦 凶悍 戎装 撮合 呼吁 欲壑难填 赡养 暴戾 枷锁 玷污 黯然失色 碾压 鞭挞 翌日 伎俩
最后通牒 喋喋不休 心有余悸 唾手可得 直抒胸臆 忠诚不渝
归纳段意
• 一、(1、2)交待演讲的原因——纳粹德国突然 入侵苏联。
• 二、(3—5)揭露和控诉希特勒的暴行。 • 三、(6—14)指出“我们”绝不向希特勒妥协,
要旗帜鲜明地援助包括俄国在内的所有反法西斯 力量,粉碎法西斯的罪恶阴谋。 • 四(15、16)号召世界上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 支援苏联的卫国战争,团结起来,打击敌人。
这篇演说词中,丘吉尔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 提供一切援助。
丘吉尔通过哪几个方面来说服民众?
◇希特勒及其纳粹制度的残酷行为和凶暴侵略 所造成的恶果超过了各式各样的人类罪行。
温斯顿·丘吉尔
政治家、演说 家、著作家及记者, 两度任英国首相, 被认为是二十世纪 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之一。二战期间, 带领英国人民取得 反法西斯战争的伟 大胜利。他是矗立 于世界史册上的一 代伟人。
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 家庭。受辉煌家史影响,丘吉尔自 小就有超凡的雄心壮志。少年时代 的丘吉尔是学校中最顽皮、成绩最 差的学生之一,经常遭到老师的体 罚。虽然丘吉尔的学习成绩不好, 可是他做事果断坚韧,这是他后来 成功的重要素质。青年时代,丘吉 尔进入军校学习。毕业后,他博览 群书,还到过古巴、印度、南非等 地增长见闻,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掌 握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5万多)。 丘吉尔曾作为记者随军参战,不幸 被俘,后凭借个人勇气成功越狱, 逃回英国,并从此步入政坛。
“进攻”与“入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战争性质,而且 这两个词在战争进程上也体现着递进关系。丘吉尔直接 说“希特勒”是在强调希特勒的独裁专治,穷兵黩武,照 应第3自然段对希特勒的批判,这种提法也带有对希特勒 本人的蔑视。全文丘吉尔都是只称“俄国”,不提“苏联” 联系第4自然段第2句话,不难看出这是与其反共思想密 不可分的,丘吉尔不愿承认社会主义苏联。
第4自然段第2句 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 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
思考:丘吉尔为什么此处要公然提及他反共的政 治立场?这句话能否删去?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篇关乎世界命运的国际演说,坦诚的 态度是达成彼此共识的最重要前提。表明演讲者磊落的 态度,能够赢得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