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物和相关研究话题)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7第七篇__认知主义人格流派
关系: 次级个人结构附属在超级个人结构的某一个层面上。
如: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
活泼的一一文静的
或者:
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活泼的一一文静的 活泼的 --一文静的
或者:
活泼的一一文静的
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14
(二)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基本假设:“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
预期所引导。”
规则和自我反映。通过自我表扬和自我强化,通过认知激发自己
的行为。形成“自律尺度”
33
2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对情境、特质、行为动力以及人格结构的稳定 性进行讨论。 原型
34
怎样用原型来理解人格呢 ?
人们以自己感兴趣的类属构成独特的原型,而且 这些感知方式的差异又导致人们行为上的差异。 人们有不同的原型,用不同的类属关系去区分 信息,因而人们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并 以不同的方式和这些人交往。原型是一个相对 稳定的认知结构,这些行为上的个体差异也是 相对稳定的。
BP——行为潜势; E——预期; Rv——强化的效价。 心理情景——对某一行为的发生率的预测一定要与特定
的心理情境密切相关。
28
2 两种类特质:人际信人与控制观
“控制点”,即内外控制的类化预期。
29
第三节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一、 W. 米歇尔其人 米歇尔 (Walter Mische1,1930一 ),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9岁移居美国纽约。 对精神分析与特质论的怀疑.
2.考虑重要的现象。社会认知学习研究多数均为人类社 会 行为。
3.随时接受改变的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早期强调的 观察学习和行为的维持。
4.着眼于重要的问题。社会认知学司论者在批评其他理 论观点和提出重要问题为研究的当务之急上占有重 要的地位。
人格理论 ppt课件
10
这些防卫机制对当事人而言往往是无意识地自 动地形成的,它们能起到暂时缓解焦虑的作用, 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焦虑。 但是焦虑与冲突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只不过不 同的人程度不同而已。
ppt课件
11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 (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ppt课件
ppt课件
13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 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同时自我 还要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
ppt课件
14
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 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 观念内化而成的。 超我又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如果自己的行为符合 自我理想,个体就感到骄傲;如果自己的行为违反 了自己的良心,个体就感到焦虑。 因此,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5.反向作用 就是以与真实欲望相反的方式行事。
如本来想接近异性,却表现出回避或疏远。
ppt课件
9
6.转移 就是将对某对象的强烈感情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身上,如受 了丈夫的气,却冲孩子发火。
7.升华
就是将本能欲望以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形式表现出来,如 艺术、科学等创造性活动就被弗洛伊德视为性欲的升华。
ppt课件
ppt课件
16
自我可以调节本我的快乐和超我的完美,所 以,一个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的自我对于人 格的健康是关键的。
ppt课件
17
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论者。 他通过自由联想法发现病人回忆起的那些被压抑的童 年经验常常与性有关,于是他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 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 人在不同的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获得满 足,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并以性感区的变 化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
人格的认知理论 PPT课件
例如一名被丈夫虐待的抑郁症妇女在开始接受认 知治疗前,她对自己的批评过度。她可能有诸如 此类的思维:“因为这些可怕的事都发生在我身 上,我一定是一文不值。”“我不是个好妈妈, 不是个好人。”“如果我是好人的话,那我就不 会遭受性虐待。”“就某方面来说,我大概是该 被我丈夫打的。”这些思维的核心信念是“我一 文不值”或“我不好”。
信念
从童年开始,人们已对自我、他人及世界形成了 一定的信念。这些信念中最中心的以及最根深蒂 固地被接受的称为核心信念,即使人们通常不能 清晰表达这些核心信念,但自己却认为这些信念 是绝对真实和正确的。
当这个核心信念占主导地位时,此人以这个信念 为主线解释问题,此时,这个人会倾向于选择关 注那些可以证实自己核心信念的信息,而忽视或 削弱相反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这是不正 确和功能障碍性的,他依然坚持他的信念。
消极看待世界是一种对消极体验比对积极或中性体验更为 关注、记忆更深的思维模式。例如,抑郁时,我们会读或 记住报纸上的灾难性报导,而不理会对好人好事的表扬。 另一类例子是,如果星期六该办十件事,但有两件没做到, 我们只关注那两件没办成的事。这种态度也是对世界消极 思维的表现。
对未来的消极思维
当我们抑郁时,未来是完全灰色的。这种认为未 来的事情会变得消极的预测或期望,称为无望感。 这类思维的例子包括:“我会搞糟的”“没有人 喜欢我”“我没法做得好”。那时,头脑中充满 对未来的消极态度,像这类的说法:“我永远无 法摆脱抑郁”“去试一试又有什么用,反正我永 远也弄不好的”。我们只会预期谈话将变得更糟、 新的人际关系无法继续、问题无法解决或摆脱不 掉抑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无望感可能导致自 杀。
个人构念理论的基本假设:
人的活动都是受到他个人所用以预测事件的结 构所指引。凯利不认为过去的冲突与外在刺激 是塑造行为的基本因素,它们仅仅能帮助我们 发展个人建构与对未来之期望。
信念
从童年开始,人们已对自我、他人及世界形成了 一定的信念。这些信念中最中心的以及最根深蒂 固地被接受的称为核心信念,即使人们通常不能 清晰表达这些核心信念,但自己却认为这些信念 是绝对真实和正确的。
当这个核心信念占主导地位时,此人以这个信念 为主线解释问题,此时,这个人会倾向于选择关 注那些可以证实自己核心信念的信息,而忽视或 削弱相反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这是不正 确和功能障碍性的,他依然坚持他的信念。
消极看待世界是一种对消极体验比对积极或中性体验更为 关注、记忆更深的思维模式。例如,抑郁时,我们会读或 记住报纸上的灾难性报导,而不理会对好人好事的表扬。 另一类例子是,如果星期六该办十件事,但有两件没做到, 我们只关注那两件没办成的事。这种态度也是对世界消极 思维的表现。
对未来的消极思维
当我们抑郁时,未来是完全灰色的。这种认为未 来的事情会变得消极的预测或期望,称为无望感。 这类思维的例子包括:“我会搞糟的”“没有人 喜欢我”“我没法做得好”。那时,头脑中充满 对未来的消极态度,像这类的说法:“我永远无 法摆脱抑郁”“去试一试又有什么用,反正我永 远也弄不好的”。我们只会预期谈话将变得更糟、 新的人际关系无法继续、问题无法解决或摆脱不 掉抑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无望感可能导致自 杀。
个人构念理论的基本假设:
人的活动都是受到他个人所用以预测事件的结 构所指引。凯利不认为过去的冲突与外在刺激 是塑造行为的基本因素,它们仅仅能帮助我们 发展个人建构与对未来之期望。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独特性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
稳定性
人格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 致性。
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 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01
巴甫洛夫提出的理论,强调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
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02
斯金纳提出的理论,关注行为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强化和
惩罚的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
03
班杜拉提出的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
认知流派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提出的理论,关注人的认知元素之间的不一致和冲突, 以及减少失调的策略。
信息加工理论
关注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对人格 的影响。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米歇尔和肖特提出的理论,强调认知、情感和行为在人格中的相互 作用。
人本主义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提出人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的层次结构。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
强调人的自我概念和主观经验,以及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人格发展 的影响。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课程,我对人格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人格特质和类型方面。我认 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特点,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
学员B
学习人格心理学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应对压 力。同时,我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将更加注重自我成长和发展。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独特性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
稳定性
人格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 致性。
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 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01
巴甫洛夫提出的理论,强调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
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02
斯金纳提出的理论,关注行为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强化和
惩罚的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
03
班杜拉提出的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
认知流派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提出的理论,关注人的认知元素之间的不一致和冲突, 以及减少失调的策略。
信息加工理论
关注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对人格 的影响。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米歇尔和肖特提出的理论,强调认知、情感和行为在人格中的相互 作用。
人本主义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提出人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的层次结构。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
强调人的自我概念和主观经验,以及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人格发展 的影响。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课程,我对人格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人格特质和类型方面。我认 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特点,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
学员B
学习人格心理学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应对压 力。同时,我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将更加注重自我成长和发展。
人格心理学第七编 认知学派
理论观点
三、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是由一组独特结合的建构群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一)依据建构的作用:核心建构与外围建构 核心建构(core constructs):是人行为时最基本的建构; 外围建构(peripheral constructs):在不大幅度修改核心结构的 情况下,可以加以改变,是量变的部分。
个人能够运用与他人相同的经验建构的程度,代表 其心理过程与他人的心理过程相似。
人们解释他人建构系统时,就可能要在包含有那个 人的社交活动中扮演角色。
理论观点
研究:建构相似性与友谊
理论依据: 凯利的推论:共同推论和社交推论 Duck&Craig,1978;Duck&Spencer,1972
•大学新生一开始会以明显的人格与兴趣相似性来选择朋友。 •几个月之后,他们会更加了解其他学生解释世界的方式。 •在学期结束之后,他们就不太会只根据表面上的相似性来交朋友,而是 与那些在REP测验上显示出相似性的人相交。 探讨朋友决裂的问题:如果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友谊便会消退。 婚姻质量与建构(Neimeyer,1984): 两个人的建构相似性越高,他们的婚姻会比较幸福。 即使热情消退,建构的相似性仍可以维系婚姻。
3、 步骤 测定旧建构、建立新角色、扮演新角色、巩固新角色
研究方法
二、固定角色治疗
这个治疗方法鼓励患者以新的方式来看 自己,以新的方式行动,并以新的方式 来解释自己,也就成为一个新的人。
由于来访者扮演新角色、改用新建构时, 会有一些困难,也将体验到威胁,所以 治疗者必须给予来访者充分的支持。
研究方法
父亲与喜欢的老师
非常平静、随遇而安的人
可怜的人
心满意足 神经质、过度紧张
4
人格理论ppt课件
脑中心:5 6 7,或者称为资讯 中心,以思考和分析为导向,对现 实事物的运动现象直觉最强。
心中心:2 3 4,或者称为情感 中心,以感受和想象为导向,对人 情和环境的气氛直觉最强
14
罗夏墨迹测验
15
A.经常内省型 敏感而又沉思 你重视自我,远大于重视他
人。你讨厌华而不实、轻薄浮 夸的事物;你宁愿独处也不愿 意忍受平淡乏味的交谈。但你 与朋友的关系却是十分密切的, 他们带给你内在的平静与和谐, 让你感到舒畅和美好。无论如 何,你不会因长期的独处而感 到厌烦。
18
D.稳重和谐型 你喜欢自然而然的风格,不喜欢
繁琐和复杂。人们称赞你,是因为 你为人做事脚踏实地,让人可以信 赖。你给接近你的人以安全感,并 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你让他人感到 温暖和富有同情心。你讨厌夸夸其 谈,轻薄肤浅。
同时,你也不喜欢陈腐守旧。你 怀疑稀奇古怪的所谓“时尚”。对 你而言,衣着重在实用与优雅。
3பைடு நூலகம்
人格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人格特点的最早记载见诸文学与传记素描,随后又出现了对 人格心理现象的解释和分类。在中国先秦时期,孔子曾多次论述 人的个别差异,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认为差异来自环境和教养,但也承认素质是基础。
4
早期的应用
人格理论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 古老学问,古阿拉伯苏菲宗派的师父用 它来帮助弟子们了解、转化自己、与他 人沟通。
职业倾向:竞技运动员、商人、音乐家、机械师
代表人物:丘吉尔
20
F.平和型 小心谨慎,没有侵犯性 你的思虑往往细致周到。你容易
交到朋友,却仍然可以拥有自己的 隐私和独立。你喜欢经常抛开一切 来独自思考生活,并且享受自我。
职业倾向:美术师、教授、行政人员、编辑、社会 工作者。
心中心:2 3 4,或者称为情感 中心,以感受和想象为导向,对人 情和环境的气氛直觉最强
14
罗夏墨迹测验
15
A.经常内省型 敏感而又沉思 你重视自我,远大于重视他
人。你讨厌华而不实、轻薄浮 夸的事物;你宁愿独处也不愿 意忍受平淡乏味的交谈。但你 与朋友的关系却是十分密切的, 他们带给你内在的平静与和谐, 让你感到舒畅和美好。无论如 何,你不会因长期的独处而感 到厌烦。
18
D.稳重和谐型 你喜欢自然而然的风格,不喜欢
繁琐和复杂。人们称赞你,是因为 你为人做事脚踏实地,让人可以信 赖。你给接近你的人以安全感,并 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你让他人感到 温暖和富有同情心。你讨厌夸夸其 谈,轻薄肤浅。
同时,你也不喜欢陈腐守旧。你 怀疑稀奇古怪的所谓“时尚”。对 你而言,衣着重在实用与优雅。
3பைடு நூலகம்
人格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人格特点的最早记载见诸文学与传记素描,随后又出现了对 人格心理现象的解释和分类。在中国先秦时期,孔子曾多次论述 人的个别差异,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认为差异来自环境和教养,但也承认素质是基础。
4
早期的应用
人格理论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 古老学问,古阿拉伯苏菲宗派的师父用 它来帮助弟子们了解、转化自己、与他 人沟通。
职业倾向:竞技运动员、商人、音乐家、机械师
代表人物:丘吉尔
20
F.平和型 小心谨慎,没有侵犯性 你的思虑往往细致周到。你容易
交到朋友,却仍然可以拥有自己的 隐私和独立。你喜欢经常抛开一切 来独自思考生活,并且享受自我。
职业倾向:美术师、教授、行政人员、编辑、社会 工作者。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2 1.9 1.8
依赖形容词
独立形容词
依赖组 中间组 独立组
研究二
要求被试尽快按键回答20个问题 ➢ 屏幕呈现的词是否可以形容他们自己(10题) ➢ 屏幕呈现的词是否可以形容某个名人(10题)
事后要求被试自由回忆刚才呈现了哪些词
结果
3 2.5
2 1.5
1 0.5
0 描述自己
描述名人
2 人格评鉴
角色构念库测验
(The 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简称RCRT) ➢ 治疗师要受试者从自己个人经验的各个方面列举 一些人(一般是有重要意义的人) ➢ 治疗师给受试者呈现其中的3个人的名字。 并问他们“在哪个重要方面这两个人相似而与第 三个人不同?” ➢ 再选另外三个人重复这个过程。
乔治.凯利
1.1凯利(George A.Kelly, 1905—1967)
1905年4月8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 农场
1923年,他在弗伦兹学院和帕克学 院受大学教育,获得物理和数学专 业的学位
1928年在堪萨斯大学获教育社会学 硕士学位
1929年,到爱丁堡大学学习教育学
1930年考入衣阿华州立大学心理系, 并于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
先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白兰迪斯 大学和福特赫斯州立学院任教
人格的认知模型最近才开始流行。凯利是 最早解释个体行为中的差异是由于个体在 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的差异而 引起的,他的理论是我们现在所能确认的
有关人格认知理论的开端。
主要观点
凯利是一个认知结构决定论者,他反对行为 主义的刺激决定论,认为世界以相同的方式 影响着人,但是为什么人们的心理差异很大, 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解释不同, 人们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依赖形容词
独立形容词
依赖组 中间组 独立组
研究二
要求被试尽快按键回答20个问题 ➢ 屏幕呈现的词是否可以形容他们自己(10题) ➢ 屏幕呈现的词是否可以形容某个名人(10题)
事后要求被试自由回忆刚才呈现了哪些词
结果
3 2.5
2 1.5
1 0.5
0 描述自己
描述名人
2 人格评鉴
角色构念库测验
(The 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简称RCRT) ➢ 治疗师要受试者从自己个人经验的各个方面列举 一些人(一般是有重要意义的人) ➢ 治疗师给受试者呈现其中的3个人的名字。 并问他们“在哪个重要方面这两个人相似而与第 三个人不同?” ➢ 再选另外三个人重复这个过程。
乔治.凯利
1.1凯利(George A.Kelly, 1905—1967)
1905年4月8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 农场
1923年,他在弗伦兹学院和帕克学 院受大学教育,获得物理和数学专 业的学位
1928年在堪萨斯大学获教育社会学 硕士学位
1929年,到爱丁堡大学学习教育学
1930年考入衣阿华州立大学心理系, 并于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
先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白兰迪斯 大学和福特赫斯州立学院任教
人格的认知模型最近才开始流行。凯利是 最早解释个体行为中的差异是由于个体在 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的差异而 引起的,他的理论是我们现在所能确认的
有关人格认知理论的开端。
主要观点
凯利是一个认知结构决定论者,他反对行为 主义的刺激决定论,认为世界以相同的方式 影响着人,但是为什么人们的心理差异很大, 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解释不同, 人们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共同性定理——说明人们的相似性不是因为他 们的经验相同,而是由于他们建构经验的方式相同;
▪ (11) 社会性定理——说明为了扮演角色,个人必须 了解他人的构念系统,然后照此行动。
10
二、 人格动力
▪ 传统的动机理论把人看成生来无活力, 因此需要某种东西来驱动。
▪ 推理论(草耙理论):弗洛依德、斯金 纳、多拉德和米勒
▪ 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患者去扮演同他 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象试 穿一件新衣服一样试用一种新人格。
▪ 在这些情境中,治疗者充当配角演员。
17
评价
▪ 有现象主义的倾向 强调完整无缺的整体经验; ▪ 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对个体
的乐观; ▪ 有存在主义倾向 强调未来而不是过去,假定
8
▪ (1) 构建定理——个人构念是在重复经验的 基础上形成的;
▪ (2) 固定定理——个别差异是由于人们按照 自己的构念来看待周围世界之故。
▪ (3) 组织定理——个人构念是一个有组织、 分层次的系统。
▪ (4) 二分法定理——个人所有构念都具有两 极性。
▪ (5) 选择性定理——人是通过构念选择的限 定或扩展来运用构念的。
▪ 治疗者不仅应发现受辅者心理的实际情 况,还应指出他可能达到的目标,帮助 他重新成为一名好的科学家。治疗方法 可采用固定角色治疗。
16
固定角色治疗
▪ 引起患者探究讲解事物的不同方法之一是使他 们假装成不同的人。
▪ 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 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象是一个演 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
▪ 拉理论(胡萝卜理论):荣格、阿德勒 ▪ 公驴理论(较注重自身的本性)
11
▪ 当个体遇到新的情景时,其产生的行为 具有CPC循环的特征。CPC是循环过程 的三个周期,即详察(Consider)—— 预断(Preemption)——控制 (Control)。
12
▪ 详察阶段:个人努力尝试许多命题建构, 尽可能对情境做各种解释。涉及到“假 如-然而”的思考,或认知上的试误。
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 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
6
第一节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 凯利(G.A.Kelly,1905-1967),美国心理 学家
▪ 1926年获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 ▪ 1928年获教育社会学硕士学位 ▪ 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 二战服役期间在军队中对临床心理学的效
5
认知人格理论产生的原因
▪ 内部原因: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 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失败。
▪ 外部原因: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 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 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生活空间的影响, 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关于个体差异
用和质量作了很大改进 ▪ 1946-1965年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任
该校心理学教授和临床心理学系主任
7
一、 人是科学家
▪ 象科学家一样通过创立能使自己准确地 预期未来的理论,力求减少不确定性, 使生活明朗化。
▪ 提出“个人构念”法,即个人对周围世 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由 此推导出十一条推论
人类对自己的命运是自由选择的。 ▪ 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对事物的看法,过分强调认
知而忽视现实。忽视情绪的作用。 ▪ 对高智力者和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有作用。
18
第二节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 Herman Witkin, 1916-1979,美国心理 学家
▪ 1939年以关于白鼠学习迷津的研究获心 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成为格式塔心 理学大师苛勒(Wolfgang Kohler,1887- 1967)的助手。
▪ 预断阶段:在前一阶段思考的全部建构 中选择那些似乎同这种情况特别相关的 建构
▪ 控制阶段:个人实际上已作出了抉择, 制定了行动过程。
13
▪ 焦虑-个人面临那些在其构念系统之外 的各种事件的再认;
▪ 敌意-继续探索有效的证据来赞成某类 已为它自身证明失败了的社会预言;
▪ 攻击-对个人认知领域积极的补充; ▪ 内疚-对个人明显背离自己核心角色构
念的认知; ▪ 威胁-对个人核心构念中将产生一种全
面改变的意识。
14
三、 人格适应
▪ 适应良好者的特征是: ▪ 愿意评价个人构念,并验证对他人知觉
的确实性; ▪ 构念无效时放弃并改变; ▪ 愿意扩展自己的个人构念; ▪ 有很好发展的角色构念库。
15
▪ 精神病患者是蹩脚的科学家,治疗的方 法是帮助他们 (1)考察、检查个人构念系统; (2)重新调整构念系统。
第七章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代表人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1
知觉的选择性:天使与魔鬼
2
知觉的选择性
3
主要观点
▪ 两个人经历了同样的情境,为什么事后 却对发生了什么事有完全不同的印象?
▪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 的不同造成的。
4
学习内容
▪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论 ▪ 认知人格理论的应用 ▪ 认知流派人格理论贡献和批判
20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Styles Model (Hashaway, 1998).
21
普遍性
▪ 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维度不仅存在于知觉 过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思维和性格等领域中。 场依存性的人,独立性差,并且容易受暗示;场独 立性的人,有较大的独立性,并且不易受暗示。 场依存性的人,对于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分和重 新组织材料的任务感到困难,场独立性的人,比较容 易完成要找出问题的关健成分和重新组织材料的任务。 场依存性的人善于并爱好社交,社会工作能力较强; 场独立性的人不大善于社交。
19
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 场依存-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立性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 主要依靠外部参照还是依靠内在自我参 照的两种对立的认知倾向。
▪ 场依存性的人,比较容易受当时环境中 的其它事物(包括知觉者本身的状况) 的影响,很难离析出知觉单元;
▪ 场独立性的人,比较少受知觉当时的情 境影响,比较易于离析出知觉单元。
▪ (6) 范围定理——说明一种构念仅实用于一 定范围的事件;
9
▪ (7) 经验定理——说明对实际经验的建构使个人的构 念系统得以验证和修正;
▪ (8) 调整定理——说明某些构念比另一些构念更具有 渗透性;
▪ (9) 片段定理——说明在尝试建立新构念时可能会出 现反常行为,但从整体上看人的行为是一致的;
▪ (11) 社会性定理——说明为了扮演角色,个人必须 了解他人的构念系统,然后照此行动。
10
二、 人格动力
▪ 传统的动机理论把人看成生来无活力, 因此需要某种东西来驱动。
▪ 推理论(草耙理论):弗洛依德、斯金 纳、多拉德和米勒
▪ 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患者去扮演同他 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象试 穿一件新衣服一样试用一种新人格。
▪ 在这些情境中,治疗者充当配角演员。
17
评价
▪ 有现象主义的倾向 强调完整无缺的整体经验; ▪ 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对个体
的乐观; ▪ 有存在主义倾向 强调未来而不是过去,假定
8
▪ (1) 构建定理——个人构念是在重复经验的 基础上形成的;
▪ (2) 固定定理——个别差异是由于人们按照 自己的构念来看待周围世界之故。
▪ (3) 组织定理——个人构念是一个有组织、 分层次的系统。
▪ (4) 二分法定理——个人所有构念都具有两 极性。
▪ (5) 选择性定理——人是通过构念选择的限 定或扩展来运用构念的。
▪ 治疗者不仅应发现受辅者心理的实际情 况,还应指出他可能达到的目标,帮助 他重新成为一名好的科学家。治疗方法 可采用固定角色治疗。
16
固定角色治疗
▪ 引起患者探究讲解事物的不同方法之一是使他 们假装成不同的人。
▪ 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 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象是一个演 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
▪ 拉理论(胡萝卜理论):荣格、阿德勒 ▪ 公驴理论(较注重自身的本性)
11
▪ 当个体遇到新的情景时,其产生的行为 具有CPC循环的特征。CPC是循环过程 的三个周期,即详察(Consider)—— 预断(Preemption)——控制 (Control)。
12
▪ 详察阶段:个人努力尝试许多命题建构, 尽可能对情境做各种解释。涉及到“假 如-然而”的思考,或认知上的试误。
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 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
6
第一节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 凯利(G.A.Kelly,1905-1967),美国心理 学家
▪ 1926年获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 ▪ 1928年获教育社会学硕士学位 ▪ 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 二战服役期间在军队中对临床心理学的效
5
认知人格理论产生的原因
▪ 内部原因: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 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失败。
▪ 外部原因: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 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 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生活空间的影响, 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关于个体差异
用和质量作了很大改进 ▪ 1946-1965年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任
该校心理学教授和临床心理学系主任
7
一、 人是科学家
▪ 象科学家一样通过创立能使自己准确地 预期未来的理论,力求减少不确定性, 使生活明朗化。
▪ 提出“个人构念”法,即个人对周围世 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由 此推导出十一条推论
人类对自己的命运是自由选择的。 ▪ 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对事物的看法,过分强调认
知而忽视现实。忽视情绪的作用。 ▪ 对高智力者和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有作用。
18
第二节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 Herman Witkin, 1916-1979,美国心理 学家
▪ 1939年以关于白鼠学习迷津的研究获心 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成为格式塔心 理学大师苛勒(Wolfgang Kohler,1887- 1967)的助手。
▪ 预断阶段:在前一阶段思考的全部建构 中选择那些似乎同这种情况特别相关的 建构
▪ 控制阶段:个人实际上已作出了抉择, 制定了行动过程。
13
▪ 焦虑-个人面临那些在其构念系统之外 的各种事件的再认;
▪ 敌意-继续探索有效的证据来赞成某类 已为它自身证明失败了的社会预言;
▪ 攻击-对个人认知领域积极的补充; ▪ 内疚-对个人明显背离自己核心角色构
念的认知; ▪ 威胁-对个人核心构念中将产生一种全
面改变的意识。
14
三、 人格适应
▪ 适应良好者的特征是: ▪ 愿意评价个人构念,并验证对他人知觉
的确实性; ▪ 构念无效时放弃并改变; ▪ 愿意扩展自己的个人构念; ▪ 有很好发展的角色构念库。
15
▪ 精神病患者是蹩脚的科学家,治疗的方 法是帮助他们 (1)考察、检查个人构念系统; (2)重新调整构念系统。
第七章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代表人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1
知觉的选择性:天使与魔鬼
2
知觉的选择性
3
主要观点
▪ 两个人经历了同样的情境,为什么事后 却对发生了什么事有完全不同的印象?
▪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 的不同造成的。
4
学习内容
▪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论 ▪ 认知人格理论的应用 ▪ 认知流派人格理论贡献和批判
20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Styles Model (Hashaway, 1998).
21
普遍性
▪ 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维度不仅存在于知觉 过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思维和性格等领域中。 场依存性的人,独立性差,并且容易受暗示;场独 立性的人,有较大的独立性,并且不易受暗示。 场依存性的人,对于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分和重 新组织材料的任务感到困难,场独立性的人,比较容 易完成要找出问题的关健成分和重新组织材料的任务。 场依存性的人善于并爱好社交,社会工作能力较强; 场独立性的人不大善于社交。
19
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 场依存-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立性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 主要依靠外部参照还是依靠内在自我参 照的两种对立的认知倾向。
▪ 场依存性的人,比较容易受当时环境中 的其它事物(包括知觉者本身的状况) 的影响,很难离析出知觉单元;
▪ 场独立性的人,比较少受知觉当时的情 境影响,比较易于离析出知觉单元。
▪ (6) 范围定理——说明一种构念仅实用于一 定范围的事件;
9
▪ (7) 经验定理——说明对实际经验的建构使个人的构 念系统得以验证和修正;
▪ (8) 调整定理——说明某些构念比另一些构念更具有 渗透性;
▪ (9) 片段定理——说明在尝试建立新构念时可能会出 现反常行为,但从整体上看人的行为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