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总结
表达方式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①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②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二)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表现手法主要有: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叙事抒情、顺叙、倒叙、插叙、卒章显志、想象、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四)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写作手法
写作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还有表达方法各有什么不同?表现手法是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夹叙、夹议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
表现手法主要有:象征、讽刺、衬托、渲染、烘托、白描等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意识流、现代派、魔幻现实主义等等。
区别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比喻一般有比喻词,且是用于比喻对象在形、貌,或特性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象征一般无比喻词,通常在句中会出现“象征”这个词,往往是在作者观点中,可以用象征物的某个具体特质去代表作者所要表现的某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质(通常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精神内核上的)。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性,比如月亮像圆盘而象征是借某事物表达特殊的含义,比如灯塔象征着目标、希望象征”的修辞意义与比喻相近,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
现代文阅读 常用写作手法
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
5.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陈述: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小说阅读: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称为小说三要素。
考点题型均是围绕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这一核心。
2.阅读策略(1)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主要考察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辨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常见提问方式:①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品质。
②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人物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意义)。
答题模式:文章通过(描写方法)的描写方法,如(举例说明),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形象)(2)把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总结
修辞方法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
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
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
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
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
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
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表达方式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
文章常见的表达方式:1.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作用是能画龙点睛,有点及面启发读者去体味生活的底蕴。
2.议论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它往往点明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意义,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3.记叙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
4.说明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
说明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浅显易懂。
能够使人或物更加的清晰准确。
5.抒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对事的各种感情。
作用在于使文章中的事物或人物的形象更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章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作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常用写作手法
常用写作手法(技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只有5种)二、表现手法:对比、类比、象征、衬托、烘托、反衬、比喻、幽默、讽刺、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虚实结合象征、托物言志的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三、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加强语气。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写作手法有什么
写作手法有什么
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在语文考试中常有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具体辨析与作用分析的题目,其实这些概念是较难区分的,一是因为这些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专家用语与教育用语之别,二是从来也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对这些问题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并
辨析过。
以下所只是个人的理解及一般的说法。
写作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具体内容如下: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一种很模糊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即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狭义上来讲种类也很多,包括:开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动衬静、欲扬先抑、衬托对比、正面侧面、烘托渲染、实写虚写等。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其中描写与抒情是常考内容。
抒情又包括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他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或借人物之口来抒情,或通过特定的语调来抒情。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间接抒情又分为咏物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等。
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也叫直抒胸
臆。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分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①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②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二)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表现手法主要有: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叙事抒情顺叙倒叙插叙卒章显志想象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四)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常用写作手法
常用写作手法(技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只有5种)二、表现手法:对比、类比、象征、衬托、烘托、反衬、比喻、幽默、讽刺、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虚实结合象征、托物言志的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三、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加强语气。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2.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3.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写作手法
5、说明
• • • ⑴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事理顺序(逻辑顺序):一般到个别 主要到次要 简单到复杂 原因到结果 现象到本质
二、修辞手法
• 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引用、对偶、反语、反复、借代 (三年级第一学期附录)
三、表现手法(包括修辞)
• 情与景、理(志)与物关系——借景抒情、借物寓 理、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 • 象征 • 烘托、衬托(乐景写哀、动静相衬)、对比 • 动静 • 虚实(虚实相生) • 抑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 铺陈(浓墨重彩)、白描(简笔勾勒) • 用典 • 联想、想象 • 以小见大、人称运用
1、叙述
⑵叙事性作品的线索 ① 实物:《项链》、《药》 ② 人物:《守财奴》 ③ 事件:《荷花淀》 【附】散文的线索: 作者的情感 《荷塘月色》:不满现实有无法超脱 现实的复杂思想情感。 术语:感情基调
2、描写
⑴描写对象: ① 人物描写 ② 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描写)
2、描写
⑵人物描写手法(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 ① 概括介绍 细节描写 ②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③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四、行文结构(章法)的技巧
• • • • • • • • • 首尾照应 层层深入 总分 过渡(承上启下) 铺垫、伏笔 设置悬念 起承转合 一波三折 卒章显志
五、选材剪材的技巧
• • • • 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等 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 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否得当 材料的前后安排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
(三)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 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 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 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 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 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表现手法主要 有: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叙事抒情 顺叙 倒叙 插叙 卒章 显志 想象 反衬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直接 抒情 间接抒情等。
(五)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拟人和 拟物)、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借代、反问、设问、互文、双关、反语、引用等 。修辞 手法就是常见的等。
(六)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 象、语序倒置等。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 (一 Nhomakorabea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区别
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则是比较具体的一种句式,常见的修辞方法,中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
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
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
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
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
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
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都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表现手法则是文章的总体构思方式,三者是具体语句、局部语句、整体构思的由小到大的关系。
二、基本概念及种类
(一)、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它是一种相对微观的语言技巧。
常见的修辞手法:
(5)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用典、对比衬托、渲染、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解题策略: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
1、比喻2、借代3、引用4、拟人5、反问6、设问7、夸张8、排比9、对偶10、反复11、顶真等。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表达方式:
从文章的整体上来把握,各文体通用的表现手法:
(1)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物、抑扬结合、 象征、小中见大等。
写作手法
(二)描写
描写: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描写) 按描写对象分: 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描写) 按描写对象分: 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描写角度: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结合、各种感官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 描写手法:白描和渲染、细节描写
4、修辞 比喻——深入浅出, ——深入浅出 1)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比拟——表意丰富, ——表意丰富 2)比拟——表意丰富,富有情趣 借代——婉转曲折, ——婉转曲折 3)借代——婉转曲折,生动活泼 排比—— ——加强语势 4 )排比——加强语势 5 )对偶——表意凝练,有音乐美 对偶——表意凝练, ——表意凝练 反复—— 6 )反复—— 强化语气 设问——引人注意, ——引人注意 7 )设问——引人注意, 发人深思 反问——突出强调, ——突出强调 8)反问——突出强调, 加强语气 反语——含蓄委婉,幽默风趣) ——含蓄委婉 9)反语——含蓄委婉,幽默风趣) 10)对比——突出 10)对比——突出 —— 11)夸张—— ——感情强烈 11)夸张——感情强烈 突出 12)引用——论据充分, ——论据充分 12)引用——论据充分,强化观点
写作手法:
一、表达方式 二、选材 三、结构 四、常用手法 五、语言风格
一、表达方式
(一)记叙
顺叙: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一件事。 顺叙: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一件事。如《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倒叙:把事件的某个部分提前外, 倒叙:把事件的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插叙:在一件事情的叙述中插入叙述另外一件事 插叙: 补叙: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 补叙: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 要的, 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 作用: 作用: 顺叙: 顺叙: 条理清晰 倒叙: 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 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插叙: 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使 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3、联想 、 4、想象 、 5、衬托(正衬即烘托和反衬) 、衬托(正衬即烘托和反衬)
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修辞手法:种类很多,以下几种大家应该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高中阶段应了解博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
其它的互文、起兴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正面侧面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悬念,联想,想象,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
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创设意境、用典。
讽刺、类比。
象征是经由过程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豪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XXX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烛炬,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烛炬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
写作方法,表达方法,文章结构有什么区别
写作方法,表达方法,文章结构有什么区别?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
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方式知识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词句含义和作用答题技巧
考察三点1、理解词句的含义;2、分析句子的作用;3、词句的表达效果(语言赏析)
(一)理解词语的含义:先明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再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语境揣摩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答题表述:“╳╳”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例如: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011年《路,在没路的地方》)
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
答:“风景”原指供人观赏的自然景物,这里比喻人生的美好境界。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作者用意的解说。
理解句子本质上是一种“替换”,说穿了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深刻含蓄的语言。
技法一,抓关键词:通过抓关键词,弄清关键词的本义及其在语境中的意思,从而推知句子的深刻含义。
例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2011年《幸福》)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
解析:关键词“宫殿”在文中指“富人”,“茅屋”指“穷人”。
这句话的含义:富人也有烦恼,穷人也可快乐,幸福不为财富左右。
技法二,结合语境: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答案也往往就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例2,理解下面画线句子的含义。
(2011年《幸福》)
我们终日忙碌,头脑里装满了市场和物价,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
解析:结合语境分析,“壮丽的日出和春天”指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美好;为什么“我们无暇顾及”?因为我们头脑里装满了市场和物价。
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忙于追求财富,无暇观赏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美好。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结构、位置入手分析。
1、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中心、主旨;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2、结构上的作用: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照应。
①开头句子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结尾句子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照应前文;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写作手法类别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