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指导思想探析
一、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脉络1.探索时期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反传统批判的斧头挥砍着旧的思想、文化、道德等腐木朽枝,冲击着千年来的传统价值观。
与此同时,在新思想观念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学者突破传统的藩篱,以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1921年7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成立了,这艘承载着劳苦人民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小船向更光明的远方驶去。
1931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对苏维埃政权的教育方针进行了明确——工农劳苦大众,不论男女,在教育上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并充分保障劳苦大众的受教育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拥护。
在这一方针的引领下,党在根据地、解放区,先后创办了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陕北公学等高校,这一方针也始终贯穿于我国在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中,为我国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定了基本方向。
2.基本框架的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建设和发展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发展高等教育亦是如此。
中央人民政府对旧有的大学进行了恢复和整顿,大批高校纷纷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1953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教育部多次强调要系统、全面、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经验。
以对旧学校的改造为起点,我国开始了对新模式的高等教育的推广,全国的高等院校被分为高等专科、专业学院、综合性大学三类学校,院系划分、专业分类、学制安排等制度框架也是以国外为参考。
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推广,对于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也逐渐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高等教育意识形态中基本占据主流地位。
3.探索发展时期1961年,依照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方针。
教育部多次召开高等教育调整会议,对高校的规模、专业设置、分布等各项做出调整。
经过三次调整后,高校数量减少到四百余所。
在1963年全国高校“四定”会议上,又从发展规模、学制、专业、人员编制四个方面规范高校教育,明确不同性质的高校可设置的专业数。
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中国传 统思想教育历史演进 的脉络
素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远 古时期 的历史原貌 。
黄帝 “ 养性 爱 民” 的德性 、修德抚 民” “ 的德治铸就 了华 夏 民族崇 尚道德 、 尊重道德 的价值 取 向 , 培养 了 中华 文 化的道德精神 , 中华 民族 五千年的历史形成 了深 对 远 的后世影响 。中国传统教育思 想发展于奴隶社会 。 约 公元前 2 世纪 , 1 距今 4 0 0 0多年前 , 中国进入 奴隶
作者简介 : 韩
峙 (9 3 , 黑龙江哈 尔滨人 , 尔滨市公安局 副局长 , 16 一) 男, 哈 党委委 员, 尔滨理工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 哈
士研 究 生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阶级统治 的 目的。 统治者不断 向社会成员灌输符合奴 隶主 阶级利益 的道 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 惑和教化 臣 迷 民, 使之放弃 反抗 , 安于现状 , 将改善生 活状 况的希望
一
斗争 的能力 , 和因生产 力发展造成贫富分化 而带来 缓 的氏族 内部矛盾 。 古代典籍对黄帝 “ 仁爱” 德治” 与“ 多
有记 载 ,如 “ 黄帝 仁义 ” 《 鱼河 图》 、养性 爱 民” (龙 )“ ( 万机论》 、修德抚 民” 《 《 )“ (帝王 世纪》 ,通过高 尚的 ) 个 人品德和 以身作则 的教 化示 范 , 在社会形成 了 良好 的道德 风 尚。这 些记载虽 不排 除后人有 意赞颂 的因
脉络 , 深入探 究 当代 社会 条件下思想政 治教 育的固有 功能并加 以丰富和运用 , 而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能够更好 、 从
更 快 地 发 展 提 供 坚 实的 理 论 基 础 和 智 力 支撑 。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评述:中国历史的精髓与脉络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评述:中国历史的精髓与脉络钱穆先生是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著作《国史大纲》被誉为中国史学的经典之作。
该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历史的精髓与脉络,被广大读者视为了解中国历史必读之书。
钱穆先生以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思考,为我们带来了对于中国历史的独特解读和思考。
《国史大纲》一书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章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钱穆先生以自己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将中国历史分为上古、中古和近代三个阶段,探讨了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以及历史发展的脉络。
他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将重点放在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上,一笔一画地勾勒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在《国史大纲》中,钱穆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精髓和脉络进行了深入评述。
他指出中国历史的核心在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道德,将中国历史视为一部道德史。
他认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追求“仁爱”和“和谐”的过程,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独有的价值观念。
他还谈到,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社会制度的变迁和政治的演变并不是历史的主导力量,而是受到文化和道德的影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也探讨了中国历史的脉络。
他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大的时期,每个时期又以不同的朝代划分,将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梳理。
他以历史事件为线索,串联起了中国历史的脉络,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钱穆先生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中国历史的绵延和发展,使读者对历史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除了对中国历史的精髓和脉络的评述,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还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他对于历史的评价并不局限于政治和战争,而是更加关注文化和道德的发展。
他认为中国历史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独特的思想和智慧。
他还指出了一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对其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通过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评述,钱穆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解读更加立体和丰富。
总之,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精品之作。
第二章 第一节中国小学教育的萌芽与初步形成期(从上古到隋唐)
第二章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的历史脉络第一节中国小学教育的萌芽与初步形成期(从上古到隋唐)我国重视儿童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很早就产生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
根据文献记载和推测,在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代,就已经有了类似“小学”的教育机构。
中国古代小学的产生,自然有一个漫长的从萌芽直至成熟的历史过程,从“庠”或类似性质的教育场所的出现,到规范、系统的儿童教育机构的确立,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变化。
一、先秦时期的小学教育(一)远古时代“小学”教育远古时期由于缺乏相关的文献资料,只能从零星的史料中得出一些有关小的介绍:《文献通考·学校考》:“有人斯可教,有教斯可学,自开辟则既然矣。
”说明从开始有人类,教育便随之产生。
《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通典·礼十三》:“有虞氏大学为上庠,小学为下庠。
”其中的下庠均为当时的“小学”教育机构。
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庠”这一最早的教育机构,它是如何运转,担任教师一职的教育者们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我们从国老和庶老的身份与生活经历中,来对当时的“小学”教育内容做出个大概的推断:“下庠”教授生活、生产知识,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当时农业为主的社会情况也是紧密联系的,教授他们生产、生活常识。
(二)夏、商、周时代的小学教育1、夏代小学教育的萌芽“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是夏、商、西周统治者共有的国策,这种政治上的策略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策略的制定和发展,使得军事教育和宗教教育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夏代由于战乱频繁,其教育侧重于习武。
我国的小学教育独立形态的萌生可能也是在夏代中后期。
由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学校产生所需要具备的的一些基本的社会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加之,夏代已有较为成熟的文字,就使得学校教育开始萌芽。
从有关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有关夏代学校的记载:《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培养目的之我见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培养目的之我见【摘要】中国古代教育培养的目的随着历史时期的变迁而有所不同。
在夏商时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才以巩固统治地位。
周秦时期注重礼义教育,培养忠诚臣民。
汉唐时期注重文学教育和儒学传承,强调治国安民。
宋明时期则更加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清代时期的教育目的则更多地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相关。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培养目的都以巩固统治地位、培养忠臣良将以及弘扬儒家思想为主要目标。
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教育目的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教育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与演变。
【关键词】夏商时期、周秦时期、汉唐时期、宋明时期、清代时期、教育培养目的、历史时期、总结1. 引言1.1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培养目的之我见在中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培养目的一直是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
从夏商时期到清代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教育的目的也随之有所不同。
在我的看法中,中国古代教育培养的目的主要包括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等方面。
每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都有其独特性,但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和国家,推动社会进步。
在本文中,我将对夏商时期、周秦时期、汉唐时期、宋明时期和清代时期的教育培养目的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规律,为当下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夏商时期的教育培养目的一、培养子民的忠诚和效忠夏商时期的教育注重培养子民的忠诚和效忠,使他们能够为国家和君主效力,维护社会稳定。
在教育中强调君臣之间的忠诚关系,教导子民要对君主忠诚,为国家奉献。
二、传承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夏商时期的教育着重传承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教导子民尊重祖先、尊重传统,继承先人的智慧和精神财富。
通过教育,使子民深刻理解和认同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三、培养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夏商时期的教育注重培养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培养子民成为具有统治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中国大学发展史
二、1870-1922的大学
北洋大学堂(1895年由天津中西学堂改 办)是中国近代官办最早的大学,今天的天津 大学。
京师大学堂(首任校长严复),1898年在 戊戌变法应运而生,是光绪帝变法设立的清朝 最高学府,是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国立大学。
1902年新颁钦定学堂章程,时设京师、北 洋、山西三所国立大学堂,并先后创立南京两 江、武昌两湖、广州两广、北京京师四大优级 师范学堂。全国官私均兴起了办学高潮。
2、1999年前后,又开始了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的“985工程”,北大、清华、复 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首批入选。
各校都开始合并,新浙江大学组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大学。 清华大学合并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则合并北京医科大学,
华中理工与武大谈崩,自辟炉灶,合并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改名为华中 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则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
的国子学(国子监),都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宋代书院的出现意谓
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
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 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 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市嵩山南麓) 并称宋朝四大书院。
一、古代的“大学”
观书有感二首 宋代: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福建南溪书院)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国立北京大 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五所 中国顶尖学府在全国进行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五大名校联 考。此即民国五大名校名称的来历。
三、1922--1949的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学开始内迁。 清华、北平、南开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 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 浙大迁到贵州; 武大迁到四川乐山, 中山大学颠簸三南, 东北大学辗转陕川, 同济大学流落至四川宜宾。
中国教育十大事记
中国教育十大事记1.引言1.1 概述中国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支撑。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通过回顾中国教育的十大重要事件,探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建设。
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普及教育,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教育的机会,这项政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育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
在这个时期,中国教育开始注重质量和创新,推行了开放政策,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
这一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教育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教育的第三个重要阶段是21世纪以来的数字化教育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教育借助互联网和智能设备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数字化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灵活的教学工具。
同时,数字化教育还促进了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升了教育的公平性。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力资源。
教育的发展还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事件,每个事件都对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回顾中国教育的历史,了解这些事件对教育的贡献,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为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中国教育的十大重要事件。
下面将对每个事件进行简要的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个事件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发展概述
一、教育学的学科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重建教育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学已经成 为一个涵盖众多子学科的复杂体系。目前,中国教育学学科主要包括教育哲学、 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史学、比较教育学等子学科。在不 同的时期,各个子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深入,教育学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一方面,各高校纷纷开设教育学相关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教育学人才; 另一方面,教育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同时,中国教育学也 开始借鉴国际
针对现有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新材料的搜集和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文献和考古发现不断 涌现,这些新材料对于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徽州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未来的 研究应注重搜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新的史料。
2、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为了使徽州史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引入新 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必要的。例如,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徽州物进行数据挖掘 和分析,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内容和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徽州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徽州的起源、发展及现状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探讨了徽州的历史渊源和 发展脉络。部分学者认为,徽州的兴起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环境密
切相关。此外,徽州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全国业的重要中心。
2、徽州的地区特色和文化内涵研究:这部分研究着重分析了徽州所蕴含的 地区特色和文化内涵。徽州物内容丰富,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且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此外,徽州的雕版印刷技艺精湛,对中国史产生了深远影 响。
徽州,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地区。在过去的50年中,徽州史研究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本次演示旨在梳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 考。
漫画中国史全套8册
在阅读这套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热爱。每一 幅漫画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考据。通 过这套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
这套漫画中国史让我重新审视了历史的价值。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述, 更是对我们未来的启示和指引。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预测 未来,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这套书的目录还注重了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结合。除了介绍历史事件和人物外, 还穿插了许多与历史相关的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读者更全 面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这套书还注重培养读者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通过引 导读者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
《漫画中国史全套8册》的目录设计非常出色,既考虑了知识性和教育性, 又注重了趣味性和可读性。通过这套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历 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这套书的受众群体广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知识,同时也适 合成年人阅读,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国历史。
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专业研究人员,这套书都具有很高的阅读和参考价值。
《漫画中国史全套8册》是一套优秀的中国历史读物,它将历史知识和漫画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 起,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通过这套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历史 的丰富多彩,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从这套书的目录来看,它按照历史时期和主题进行了分册,共有8册,分别 是:《远古的传说》、《春秋战国》、《秦汉帝国》、《三国演义》、《唐宋盛 世》、《元明清的变革》、《近现代史》和《世界视野下的中国》。这样的分册 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时期选择相应的册数进行阅读,同时也 有利于青少年在学习中国历史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系统学习。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约》
万平方公里土地。
甲午中日战争
通商口岸开设
(1894-1895) 日本 《马关条约》 工厂
影响 开始 进一步 大大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俄英
(1900-1901) 德意
美法
奥日
《辛丑条 约》
清政府保证禁止 中国成立反帝性 质的的组织
完全
四次战争中一些共性
• 都占领过中国当时首都的战争是:第二次 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放战争 (1945-1949年)
1919年五四运动
• 原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 时间:1919年5月4日 • 地点:北京(前期)上海(后期) •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主力:青年学生(前期)工人(后期) • 影响:无产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
巨大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共诞生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近代的屈辱历史
四次战争名称发动 源自订条约 国家易考点鸦片战争
英国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 争(18561860)
英法
《南京 条约》
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 场,和禁烟没关系
《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俄
和《北京条 国强占中国150多
帝国主义侵华的特点
• 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 由取得经济权益转向取得政治权益 • 对于清政府,由敌视转向扶持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中国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 代表人物:中央:奕䜣 •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中国近代史纲要书本脉络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书本脉络整理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性质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入侵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义和团运动和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二、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运动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及其破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二、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一)外国垄断资本在中国的扩张(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艰难处境三、两个中国之命运(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国共合作的形成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战争的斗争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胜利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国民族的深重灾难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救亡运动的兴起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敌后战场的开辟与发展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军军民的自卫斗争全面内战爆发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面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运动的浪潮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学生运动的高涨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绘制蓝图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对于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些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儒家教育儒家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孝道、仁爱、礼节等传统价值观的培养。
儒家教育强调学生应通过读书、礼仪和思想修养来提升个人品德和社会地位。
在儒家教育中,经典十分重要,包括《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
儒家教育对中国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二、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由隋唐时期开始,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科举考试涵盖诸多学科,包括经义、诗词、法律等。
通过考试选拔出的优秀人才可以进入政府担任官职,享受封建社会的特权和荣誉。
科举制度在中国教育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量的政治和文化精英,也对中国的思想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私塾私塾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种形式。
在私塾中,教师以一对一或小班授课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
私塾的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和文学知识,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德培养。
私塾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中国古代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国学教育国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国学教育强调对中国古代文献和经典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该教育模式注重人文教育和技能培养的综合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国学教育在当代中国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推广。
五、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体制包括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层次和领域。
现代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现代教育在中国的普及和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中国教育史上的名词和概念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每一个名词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中国历史的六条脉络
中国历史的六条脉络中国自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家天下”,至1912年清末溥仪逊位,四千余年间,历夏、商、两周(分西周、东周)、秦、两汉(分东、西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诸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两宋(南宋、北宋)、金、元、明、清等二十余朝。
三次大分裂(东周春秋战国大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大分裂、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大分裂)三次大一统(秦汉大一统、隋唐大一统、元明清大一统)。
(1)政治脉络①王朝更替(起始时间、开国君主、主要都城)②三次统一与三次分裂(起始时间、朝代、主要特点)③政治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沿革):夏商周奴隶制王朝——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秦朝郡县制——西汉郡国制、郡县制——西晋郡国制——隋唐州县制(道、周、县)——两宋州县制(路、周\府、县)——元明清行省制(2)经济脉络①土地赋税制度演变井田制(奴隶社会)——初税亩(春秋)——租赋制(秦汉,田赋、口赋、杂赋)——户调制(东汉三国)——占田课田制(西晋)——均田制、租庸调制(北魏至唐前期)——两税法(唐为春夏、宋为夏秋)——一条鞭法(明)——旗地、地丁银、摊丁入地(后金、清)②货币变革先秦钱布——秦汉半两钱——两汉五铢钱——隋唐钱币——宋代钱币(交子、钱引、会子、交子)——元交钞——明代银锭——明清制钱③其他知识点A、农业生产:屯田、耦耕、常平仓、白渠、灵渠、都江堰、民田典卖B、交通运输:驿传、漕运、海运C、户籍管理:户籍、鱼鳞图册、黄册制度(3)思想文化脉络①思想文化演变:夏商神巫之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官)、秦代法家——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国两晋南北朝佛学盛行——隋唐儒释道并举——宋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清末西学东渐②儒家学说演变:春秋孔子儒学——战国孟子、荀子儒学——汉代董仲舒儒学——魏晋玄学——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乾嘉学派——清今文经学③人才选拔制度演变:汉代察举、征辟、明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以来科举制(进士科)④教育机构沿革:汉代太学——隋唐国子监——唐翰林院——宋书院——明府州县学(4)民族发展脉络①中国历史上建立过全国性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元)、满足(清)②中国历史上统一过中原地区并建立王朝的少数民族:氐族(前秦)——鲜卑族(北魏)——女真族(金)——蒙古族(元)——满族(清)③中国历史上被少数民族灭亡的汉族王朝:西周、西晋、北宋、南宋④民族关系发展主线A、先秦时代:南蛮北狄、西戎南夷、西南巴蜀、南方三苗B、秦汉时代:北击匈奴、南定百越、西南三夷(夜郎、滇、哀劳)、两北两乌(西北乌孙、东北乌桓)C、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内迁、十六国混战、前秦北魏先后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D、隋唐五代:东北靺鞨(渤海、大祚荣)、云南六诏(南诏、皮罗阁)、西北突厥(东西两部、沙陀别支)、青藏吐蕃(松赞干布、唐蕃和亲、灭吐谷浑、契丹党项开始崛起)E、辽宋夏金:宋朝积贫积弱,少数民族争霸——东北先有契丹、辽国后有女真金国;西北先有党项西夏、后有蒙古大元;西南大理继承南诏,南方壮族多次起义F、元朝:民族分化,全国四等;民族融合,回族形成;西北畏兀儿,中亚吉利吉思(吉利吉斯)G、明朝: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两部,瓦剌南下,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东北女真日益强大,建州三卫为其主体,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建立后金王朝,奠定满族基础H、清朝:努尔哈赤解决东北问题,皇太极解决朝鲜问题、东部蒙古问题,康熙彻底解决蒙古、台湾问题,雍正解决西南问题(改土归流),乾隆解决新疆、西藏问题,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5)中外交往脉络①贯穿始终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②宋代以后的外贸专门机构:市舶司③世界三大宗教:佛教(释迦牟尼创立于前6至5世纪,西汉末传入中国,两晋南北朝时开始兴盛,核心教义为“四谛”);基督教(基督耶稣创立于1世纪,唐代传入中国);伊斯兰教(默罕默德创立于7世纪初,唐代传入中国,元代以后又称“回教”)④中外交往发展主线A、秦汉西部: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康居、月氏、大夏、安息),甘英出使大秦东部:朝鲜、倭南部:南海交通、身毒(印度河流域古国)B、隋唐五代东部:遣隋使、遣唐使南部:扶南(印度支那半岛、柬埔寨、越南、泰国)、真腊(印度支那半岛、扶南属国——取代扶南)西部:吐火罗(阿富汗北部)、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中国全史-048-隋唐五代教育史.doc
中国全史-048-隋唐五代教育史《中国全史》048/一百卷史仲文胡晓林中国隋唐五代教育史本卷提要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时的教育既反映了隋唐五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典型形态。
本书旨在以严肃的历史事实的陈述为前提,把隋唐五代的教育及其中的具体现象放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通过对当时宽松、开放、灵活的文教政策的确立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动力;完整、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及其运作机制、教育内容、教材审定、教育方法的提倡;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规定和选拔方式的演变、成熟以及科举考试的完整制度和方法的确立、对当时及后世选拔人才的意义;作为当时灿烂的物质文明的直接中介的实科教育及形式;作为整个时代的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的教育思想及其承绪等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评价,力图从中找到那个时代教育兴衰的脉络,体悟教育发展的某些规律性,从而于现实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有所鉴益和启发。
一、隋唐五代教育概述隋唐五代的教育包括公元581年至公元960年的长达370余年的教育历史。
这一历史时期,既是中国古代社会走向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教育最有成效的时期。
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意义,为古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奠定了古代社会后期重视文教、以文兴国的基本国策,使儒家学说和孔孟之道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具有了国家法定的意义和保障。
第二,适应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帝国的形成和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以儒学教育为主体的层次严密,上下贯通,主辅分职,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完整的学校体系,并且从教育政策、方针、目标、设施、教材、教师、学生各方面给予了系统的保障。
尤其是私学和书院的发展,作为古代国家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为教育力量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古代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绘制时间轴,把握历史的脉络
绘制时间轴,把握历史的脉络俞金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中学,226100)摘要:历史时间轴参照数轴的形式,以时间为序,把历史事件标示出来,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段时期的历史发展主线,能直观体现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绘制时间轴的方法有:将前后阶段相关联,将中国与世界相对照,将政治、经济、文化相融合。
时间轴的绘制要注意把握历史分期、关键事件和发展线索。
关键词:时间轴;历史线索;主题任何史事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只有到特定的历史进程中去感知,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这就要求学生能按照时空要素,建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理解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由于历史繁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记忆混乱、张冠李戴的现象,影响学习的效果。
历史时间轴参照数轴的形式,以时间为序,把历史事件标示出来,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期的历史发展主线,能直观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的脉络。
一、绘制时间轴的方法(一)俞后阶段相关联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干知识都能鲜明地体现历史阶段特征,在推动历史进程中有重要地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点”。
将这些关键的“点”串联起来,就抓住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以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为例。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形成到最终瓦解的时期,是一段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史。
总体来讲,中国近代史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节点,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包含不同的主干知识,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主要有两条历史主线,分别是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探索。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国、义和团运。
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x
《中国教育史》讲述了中国教育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从古代的传统“私塾”,到现代的高等教育,史书中有大量的细节,从早期的教育到现代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教育的发展脉络。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了古今中国教育的差异,以及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古代私塾教育以文化传承和国家秩序为目标,但在近代,为了改革和发展,出现了更多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激发了重要的发展动能,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通过《中国教育史》,我明白了中国教育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也让我深刻意识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更加认识到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中外教育史(中国史部分1-1)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 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是“礼” 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 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 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 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 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 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 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 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 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 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 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 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 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 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 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 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 因此,他在对待经济制度的 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 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 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3
PART 1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萌芽 西周的教育制度 六艺教育
4
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教育的建立
1 教育的起源和原始的教育
• • • • •
生产劳动的教育 生活方式的教育 原始宗教的教育 原始艺术的教育 体格和军事训练
2 学校的萌芽 • 学校产生的条件 • 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 机构,教育活动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14
孟子思想对当今的影响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的经历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游列国,去
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条建议不被大部分的君 王所接受,这样的状况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虽然是这样,但是这样的理念毕竟是有
利于国家的发展,好的建议终究会被采纳。而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第一章 (1)第二章 (2)第三章 (3)第四章 (4)第五章 (5)第六章 (6)第七章 (7)第八章 (8)附录: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10)第一章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它说明了教师本第一章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它说明了教师本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
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问答: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
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论述:7、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要点:答:(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
“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
“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试述科举在选士制度发展史上的意义及对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见书P101-102)。
第三章名词解释:1、学田: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2、苏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
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
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
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3、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
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
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
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
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
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问答:4、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答:即“教、养、取、任”。
“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5、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
共有六条:(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6、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
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第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第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
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四章名词解释:1、监生历事: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
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
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
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2、卧碑:明清时地方官学有严厉的学规,如明洪武年间,颁行天下并刻碑立于学校的十二条禁例,其中有严禁学生过问政治、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
这就是有名的“卧碑”。
清代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
(2)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3)教学内容上,主张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4)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3、缺!4、缺!问答:5、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在?答:(1)颜元是明末清初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培养实用人才,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突破了千百年来教育为经学所垄断的局面,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2)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
其思想中已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等内容,是认识论上的伟大进步。
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论述:6、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答:王夫之的教育思想:(1)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2)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