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乐音与噪音教案

合集下载

中班社会课教案《乐音和噪音》5篇

中班社会课教案《乐音和噪音》5篇

中班社会课教案《乐音和噪音》中班社会课教案《乐音和噪音》精选5篇(一)课程名称:中班社会课教案《乐音和噪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并能正确辨认;2. 培养学生悦耳的听觉感知和音乐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喜爱音乐和音乐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1. 主题图片:乐器图片、噪音相关图片;2. 音乐播放设备;3. 乐器:小型乐器,如铃鼓、木琴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你们听过什么样的音乐?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Step 2:呈现主题(10分钟)展示乐器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并解释二者的区别。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区分乐器的声音和噪音的声音。

提问学生:什么是乐器?什么是噪音?Step 3:感知乐音和噪音(10分钟)播放几段不同的乐音和噪音,提醒学生仔细聆听并分辨乐音和噪音。

引导学生讨论每段音乐是乐音还是噪音。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乐音听起来怎样?噪音听起来怎样?Step 4: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情感。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段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想象。

Step 5:乐器体验(15分钟)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乐器,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

让学生依次拿起乐器,教师示范如何敲打乐器产生乐音,并鼓励学生模仿。

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并提醒他们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Step 6:总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次强调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鼓励学生多听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Step 7:延伸活动(自由选择)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乐器进行继续体验,鼓励他们自己探索和发现乐器所产生的乐音。

Step 8:课堂总结与反思(5分钟)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做适当的反思。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乐音和噪音的不同,并能正确辨认乐音和噪音。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乐音和噪音》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乐音和噪音》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乐音和噪音》附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知道乐音对人的积极作用,噪音对人的不良影响。

2.培养幼儿倾听、观察、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懂得在生活中减少噪音污染。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会区分乐音和噪音,知道减少噪音的重要性。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噪音问题,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活动准备1.教具:音乐CD、音响、各种声音的录音(乐音、噪音)、画笔、纸张。

2.环境创设:将活动室布置成音乐乐园,有各种乐器、音乐符号等。

四、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两只老虎》、《数鸭子》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快乐。

2.教师带领幼儿做《拍手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二)主题活动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CD,让幼儿说出自己听到的声音。

2.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让幼儿分辨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组织幼儿讨论: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

(三)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画笔和纸张,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音乐乐园。

2.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创作一幅音乐乐园的画作。

3.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2.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关注噪音问题,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3.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如何减少噪音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五、活动延伸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环境,了解噪音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2.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协助幼儿在生活中关注噪音问题。

附:反思然而,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例如,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一定的内向和拘谨,不敢主动发言。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活动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张,导致部分环节未能充分展开。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的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中班社会活动《乐音和噪音》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乐音和噪音》教案

一、活动名称:中班社会活动《乐音和噪音》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并了解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敏感度,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安静,减少噪音的产生。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乐音和噪音的音频素材、图片等。

2. 环境布置:安静舒适的环境,音响设备齐全。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

2. 教学环节:a. 教师播放乐音音频,让幼儿听后发表自己的感受。

b. 教师播放噪音音频,让幼儿听后发表自己的感受。

c.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3. 实践环节: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创作一段乐音。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创造一段噪音。

c. 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4.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收获,让幼儿明白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以及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增加一些音乐元素,如音乐玩具、音乐图片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乐音的美妙。

六、活动材料:1. 教学音频:乐音和噪音的音频素材。

2. 教学图片:乐音和噪音的图片素材。

3. 创作材料:各种乐器、纸杯、沙子等。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乐音和噪音的图片,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学环节:a. 教师播放乐音音频,让幼儿听后发表自己的感受。

b. 教师播放噪音音频,让幼儿听后发表自己的感受。

c.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3. 实践环节: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创作一段乐音。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创造一段噪音。

c. 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乐音与噪音教案

乐音与噪音教案

乐音与噪音教案乐音与噪音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分辨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使幼儿初步了解噪音对身体有害,乐音对身体有益。

2、幼儿能不制造噪音、避免听噪音活动准备:两段不同的录音带、一段录有轻松的音乐、一段录有幼儿的嘈杂的声音、绘画纸和水彩笔活动形式:集体活动过程:1、分辨,听两段不同的录音,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是乐音还是噪音,说说为什么。

2、扩展幼儿对噪音和乐音的经验和认识,讨论、表达听乐音和听噪音的不同感受。

3、幼儿园有噪音吗?怎么发出来的?4、在幼儿园以外还听国哪些噪音?听后有什么感觉?5、我们平时听到的乐音是从哪里发出的?乐音听后会有什么感觉?小结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减少噪音我们能做什么?绘画:幼儿听两段不同的录音,请幼儿将自己的感受用色彩和线条画出来。

乐音与噪音教案「篇二」活动目的:1、感受乐音与噪音,理解乐音、噪音两词的意义,能正确运用。

2、通过、听、说、玩、看使幼儿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

3、通过感受乐音与噪音,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正确区分乐音和噪音。

4、养成不发出噪音的习惯。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区别噪音和乐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活动准备:录有乐音和噪音的磁带、打击乐器、图片等。

活动流程:(感受乐音和噪音)→(区别乐音和噪音)→(敲敲打打)→感知噪音的危害→操作活动活动过程:一、感受乐音和噪音,引起兴趣。

1、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引导:加点声音伴奏怎样?2、说说在音乐伴奏下的感受,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到舒服,想不想再听一听?3、继续播放音乐。

突然音乐停,录音机里发出难听的拖拉桌子的.声音。

提问:听得好好的,你们为什么把耳朵捂起来?你们觉得哪一种声音好听,为什么?4、小结:原来有的声音让人听了觉得舒服,也有的声音让人听了很难受。

二、区别噪音和乐音(播放音乐片段)并能用乐音和噪音来表达。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噪声和乐音》3篇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噪声和乐音》3篇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噪声和乐音》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噪声和乐音》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噪声和乐音的概念,区分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噪音和乐音,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卫生和健康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听觉观察和分辩能力,在识别噪声和乐音方面能够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噪声和乐音的概念和特点。

2. 噪声和乐音的对人体的影响。

3. 分辨噪声和乐音的能力训练。

教学准备:1. 播放器2. 不同噪声和乐音的音频材料3. 耳塞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和一段乐音,让学生感受两者的不同。

提问学生,这两种声音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噪声和乐音的概念和特点。

步骤二:信息传递通过展示图片和演示,讲解噪声和乐音对人体的影响,如噪声会影响听力、睡眠和集中注意力,而音乐有助于放松、提高注意力和创造积极情绪。

步骤三:识别噪声和乐音播放几段不同的声音,让学生用耳朵侦测并说出是噪声还是乐音。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声音对自己的影响。

步骤四: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噪声和乐音,然后让他们向全班汇报。

同时,让学生讨论如何减少噪声和享受乐音。

步骤五:总结评价通过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噪声和乐音的概念和特点。

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六: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观察街道、市场等公共场所的噪音状况,并记录下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改善噪音污染的建议。

步骤七:结课通过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感受乐音带来的愉悦。

同时,再次强调噪声对健康的影响,并提醒学生要保持环境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反思:该教案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噪声和乐音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分辨它们。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实地观察,激发学生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的关注。

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噪声和乐音》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大手拉小手》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们理解友谊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并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CD、乐器、图片、故事书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节奏摇摆身体。

2. 引入主题(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乐音和噪声的概念,让幼儿听一些乐音和噪声的例子,并引导幼儿进行区分。

b. 教师通过故事或图片,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3. 实践活动(10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b.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节奏,让幼儿跟随节奏敲击乐器,感受乐音的美妙。

c. 教师让幼儿自由发挥,用乐器创造出自己的乐音作品。

4. 展示与分享(5分钟):a.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乐音作品,其他幼儿欣赏并给予掌声。

b.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乐音和噪声的知识。

b.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噪声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乐音和噪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听取幼儿的分享和反馈,了解幼儿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内容1. 乐音与噪声的定义和特点2. 乐音与噪声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3. 乐音与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4. 如何创造乐音和减少噪声5. 音乐欣赏和创作活动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乐音与噪声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幼儿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声的定义和区别。

2.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

3. 简单的节奏练习。

4. 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音乐的基本元素。

2. 示范法:示范演奏乐音和噪声,展示音乐作品。

3. 练习法:练习节奏,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

4.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节奏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乐器(如钢琴、打击乐器等)、音乐教材。

2. 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让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认识。

2. 讲解: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让幼儿了解音高、音长、音色的概念。

3. 示范:示范演奏乐音和噪声,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两者的区别。

4. 练习:通过节奏练习,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节奏感。

5. 创造:让幼儿利用乐器和教具,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

6.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及音乐基本元素的重要性。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乐音和噪声,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乐音和噪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节奏练习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听力和节奏感。

3. 评价幼儿在创作音乐作品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估他们在家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音乐家或音乐老师来园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知识。

2.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厅或音乐会,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3. 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绘画、音乐舞蹈等,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讲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确保幼儿能够理解。

《乐音与噪音》幼儿园教案

《乐音与噪音》幼儿园教案

《乐音与噪音》幼儿园教案《乐音与噪音》幼儿园教案3篇《乐音与噪音》幼儿园教案1活动目标:1、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2、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

3、会用各种形式表达对乐音和噪声的感受。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初步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笔,制作“安静”标志的“静”字剪刀、圆形卡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活动过程一、感知乐音和噪声.(1)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动作,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

(2)幼儿自由议论之后,请他们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3)放录音,请幼儿听听小鸟的叫声,说说听这种声音的感觉。

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听的音乐叫做乐音,把那种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声。

二、区别乐音和噪声。

(1)请幼儿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场叫卖声的录音,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

(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声。

听到乐音时用优美的舞姿来表示,听到噪声时用夸张的表情来表示。

(3)请每一位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尝试发出乐音。

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发出乐音的。

(4)教师用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请幼儿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为什么同样的乐器,演奏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美妙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会变成噪声。

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噪声。

三、了解噪声的危害。

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噪声?你们喜欢噪声吗?为什么?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噪声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噪声呢?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

如在圆形卡片中间画上嘴和手指;在长方形纸上画上睡觉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标牌,在圆形卡片上贴上“静”字等。

延伸活动幼儿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各种“安静”标志贴到(或插到)适当的地方,如午睡室、医务室、图书室等处。

观察记录:活动课“乐音与噪音”中,我问:“噪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子浩大声的回答:“人听了,睡觉的时候睡不着,还有耳朵会聋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乐音和噪声的含义;2、能够准确区分乐音和噪声,并举例说明;3、能够尝试模仿乐音,并作出简单的判断。

二、教学重点:1、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简单的判断乐音和噪声。

三、教学难点:1、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听觉能力的培养;2、帮助学生准确区分乐音和噪声。

四、教学方法:1、板书教学法;2、演示教学法;3、分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内容:1、引入:教师将一段旋律播放,帮助学生分辨乐音和噪声并简单解释,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乐音是指悦耳的声音,它具有规律性和美感,让人们感到舒服愉悦;噪声则是指让人们感到不适或烦躁的声音,没有规律性,不是乐音。

3、演示:教师播放几种常见的乐器声音,让学生尝试模仿,并让学生准确辨别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声。

并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声音是最悦耳的。

4、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听力判断或者模仿等方式来区分乐音和噪声,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乐音的特点,具体体现美感的涵义。

5、总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音和噪声的区别,教师再次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和总结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反馈,以便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整改不足之处。

七、教学评价:本次教学采取了板书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理解,且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区分乐音和噪声。

同时,反馈和评价环节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持续进步。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乐音和噪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培养幼儿对音乐和声音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乐音和噪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区分乐音和噪声,并能够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器材(如铃鼓、木鱼等)、噪声玩具(如汽车模型、飞机模型等)、画纸、颜料等。

2. 教学环境:安静、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幼儿感受乐音的美妙,播放一段刺耳的噪声,让幼儿感受噪声的刺耳。

引导幼儿讨论乐音和噪声的特点和区别。

2. 基本概念:教师向幼儿解释乐音和噪声的定义,让幼儿了解乐音是有节奏、有旋律的声音,而噪声是无规律、刺耳的声音。

3. 实践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音乐器材和一个噪声玩具。

让幼儿通过实践,尝试创造出各种乐音和噪声的组合。

(2)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和颜料,将他们所创造的乐音和噪声组合画出来,并附上简短的说明。

4. 展示和分享:教师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引导幼儿表达他们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实践活动和分享,教师观察幼儿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音乐和声音的奥秘。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并在家庭中引导幼儿区分乐音和噪声,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提供各种音乐器材,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和理解。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3篇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3篇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和区别;2. 了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4. 培养学生欣赏和区分乐音与噪音的能力;5.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乐音与噪音》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美妙的乐音。

2. 提问:你们喜欢音乐吗?有没有听到过一些噪音?二、探究(15分钟)1. 分类讨论: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具体例子。

2. 观看视频或演示:播放一段乐器演奏的视频或现场演示,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区分乐音和噪音的特点。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讨论一下自己喜欢的乐器,并列举一些乐器的特点和音效。

三、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2. 总结:归纳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区别,并总结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四、拓展(15分钟)1. 听音乐欣赏:播放一段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让学生聆听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集体讨论:请学生讨论一下流行音乐中可能含有的乐音和噪音元素。

3.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用乐音和噪音元素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或简单的乐器。

五、交流(10分钟)1. 学生表演:鼓励学生逐个或小组表演自己的创作。

2. 学生评价:其他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鼓励正面反馈和建设性意见。

教学反思:通过对乐音和噪音的讨论和区分,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同时,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乐音和噪音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另外,对于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的环节,有些学生的创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中班音乐教案:乐音和噪音

中班音乐教案:乐音和噪音

中班音乐教案:乐音和噪音1500字一、教学目标:1. 认识乐音和噪音。

2. 能区分乐音和噪音。

3. 能够用乐器演奏乐音。

二、教学重点:1. 认识乐音和噪音。

2. 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教学难点:1. 区分乐音和噪音。

2. 用乐器演奏乐音。

四、教学准备:1. 物品:乐器(例如小型键盘、口琴、手摇铃等)。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 学习乐音和噪音的定义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听过什么是乐音和噪音吗?2. 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频让学生感受乐音和噪音。

3. 向学生介绍乐音和噪音的定义。

乐音是指有规律、和谐的声音,如音乐声;噪音是指无规律、杂乱的声音,如嘈杂的交通声。

Step 2: 区分乐音和噪音1. 向学生提出问题:乐音和噪音有什么不同?2. 借助图片、音频或教师用口述的方式,让学生区分乐音和噪音。

例子:音乐声、鸟叫声是乐音,而汽车喇叭声、机器噪音是噪音。

3. 帮助学生形成对乐音和噪音的初步认识。

Step 3: 乐器演奏乐音1. 向学生展示乐器,并解释乐器能发出的乐音。

2. 请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乐器,或者将乐器分发给学生。

3.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乐器演奏乐音,并让学生跟着模仿。

4. 给予学生时间练习,老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Step 4: 小结与拓展1. 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复习和巩固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2. 介绍不同种类的乐器和它们发出的乐音。

3. 引导学生思考:乐音和噪音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

4. 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乐器合奏一段简单的音乐。

5. 展示学生合奏的成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

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乐器,体验了发出乐音的过程,提高了对乐音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较短,学生的实际练习时间相对有限,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练习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幼儿园环保教案:乐音和噪音

幼儿园环保教案:乐音和噪音

幼儿园环保教案:乐音和噪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乐音与噪音的区别;2.培养幼儿对乐音的欣赏和对噪音的抵触;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知道环境保护对于生物和人类的重要性;4.发展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资料;2.音乐播放器、乐器、噪音制造器;3.幼儿图书,包括有关音乐和环境保护的绘本、图片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活动:显示几张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图片所代表的场景(如图中为儿童游乐园)。

幼儿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

2. 知识讲解教师活动:解释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并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幼儿听,并鼓励幼儿说出他们所听到的乐器类型。

幼儿活动:聆听儿歌的歌曲,尝试说出乐器类型。

3. 实验类活动教师活动:让幼儿使用乐器制造出乐音,让他们听一下并试着吟唱、舞蹈等方式来欣赏音乐。

然后再将噪音制造器的声音展示给幼儿,引导幼儿找到噪音,并告诉他们噪音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幼儿活动:随着音乐活动,欣赏乐音,从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认识;听噪音活动,认识噪音的危害。

4. 图书阅读教师活动:读绘本《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活动:听故事,试着对该故事进行表达。

5. 结束活动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的目标: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与环境的保护。

幼儿活动:然后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垃圾,以加深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整个环保教学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并使幼儿在听乐器声时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增强了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幼儿也能够通过活动认识到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并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

此外,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听力和口语表达,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本次教学的知识。

乐音和噪音教案

乐音和噪音教案

乐音和噪音教案教案一: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 学生了解乐音和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

-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区分乐音和噪音。

教学步骤:1. 引入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向学生解释乐音是指和谐、悦耳的声音,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和享受。

- 解释噪音是指刺耳、杂乱的声音,常常会让人感到不适和烦躁。

- 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和一段嘈杂的环境噪音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2. 分辨乐音和噪音:- 呈现一系列声音片段,让学生判断是乐音还是噪音,并解释判断的原因。

-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者现场实物等方式展示各种声音。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探讨乐音和噪音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乐音和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

- 提问学生,乐音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正面的情绪和感受?噪音对我们又有什么负面的影响?- 鼓励学生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举例讨论,如听音乐时的身心放松,以及噪音干扰学习或休息等情况。

4. 实践和应用:-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乐音和噪音,并写下对其的感受和影响。

- 分享观察结果,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避免或减少噪音干扰,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5. 总结和评价:- 让学生总结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和影响,并简单评价自己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乐音和噪音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听力。

扩展活动:- 邀请音乐家、声音艺术家或听力专家来校内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乐音和噪音的认识和理解。

- 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图书馆、音乐厅或公园等地参观,观察并记录遇到的乐音和噪音,并撰写观察报告。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特点。

2. 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节奏。

3. 音乐游戏的开展和表演。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乐音和噪音。

2. 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和感知乐音和噪音。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实物等。

2. 音乐器材:钢琴、吉他、打击乐器等。

3. 音乐道具:沙锤、铃鼓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音乐操,活跃气氛。

2. 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3. 音乐欣赏(10分钟):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分辨乐音和噪音。

4. 音乐游戏(10分钟):开展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乐音和噪音。

5. 小组合作(10分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对乐音和噪音的认识,以及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的乐音和噪音,下周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音乐欣赏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乐音和噪音的认知和区分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评价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厅或音乐会,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

2.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进行课堂教学,增加幼儿对音乐的了解。

3. 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教学安全,确保音乐器材和道具的使用安全。

3.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乐音和噪声》教学设计

《乐音和噪声》教学设计

《乐音和噪声》教学设计《乐音和噪声》是小学科学第一册第十四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乐音和噪声的区别及其产生原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及传播过程,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增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掌握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3)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知和区分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妙声音的欣赏和热爱。

(2)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3.声音的传播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放松,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很舒适?2.学习新知(30分钟)(1)呈现乐音和噪声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它们的区别,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通过实验,展示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如弹吉他和摔东西制造噪声等。

(3)讲解声音的传播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3.拓展活动(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声音追踪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的情况,加深对声音传播过程的理解。

(2)学生自由发挥,编写一段小故事,以声音传播为主题,展示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

4.总结(10分钟)请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总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产生原因及声音的传播过程。

5.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包括整理本单元知识点、写出自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和体会等。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展示图片。

2.实验器材:如吉他和一些易碎的物品,用于展示乐音和噪声的产生。

3.学生实验记录表: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区分乐音和噪音。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

2. 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CD、乐器、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乐音和噪音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幼儿初步理解二者的区别。

3.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分辨其中的乐音和噪音。

幼儿可以用手中的乐器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4. 小组合作活动(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段音乐,创作一段噪音部分。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创作。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乐音和噪音的分辨能力。

2. 评估幼儿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课后对乐音和噪音的认识和体验。

七、教学拓展:1.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乐音和噪音的知识。

2.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厅或录音棚,让他们亲身体验乐音和噪音的产生和处理。

3. 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音乐或乐器。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九、教学反馈:1.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

幼儿园优秀教案小班社会《乐音与噪音》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优秀教案小班社会《乐音与噪音》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优秀教案小班社会《乐音与噪音》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辨别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辨别乐音与噪音。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具:音乐CD、音响、噪音图片、乐音图片。

2.环境布置:将教室划分为乐音区、噪音区。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乐音,引导幼儿倾听。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感觉?2.基本环节(1)乐音与噪音的辨别①教师播放一段噪音,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段声音好听吗?为什么?③教师出示乐音与噪音的图片,让幼儿分辨并说出理由。

(2)乐音欣赏①教师播放一段段优美动听的乐音,让幼儿欣赏。

②教师提问:你们喜欢这段音乐吗?为什么?③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听到的乐音,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噪音的危害①教师出示噪音图片,让幼儿说出噪音的危害。

②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音?(4)实践活动①教师将教室划分为乐音区、噪音区,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

②教师引导幼儿在乐音区欣赏音乐,噪音区保持安静。

③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3.结束环节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2.教学不足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噪音的辨别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3.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关于乐音与噪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辨别,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4.教学拓展教师可以结合本次活动,开展一系列关于音乐的教育活动,如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在辨别乐音与噪音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听觉和情感体验来区分两者,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互动对话加深理解。

1.教师播放乐音片段,引导对话: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段音乐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幼:我觉得很快乐,像在玩耍一样。

乐音与噪音教案13篇

乐音与噪音教案13篇

乐音与噪音教案13篇乐音与噪音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分知道噪音的危害。

2培育幼儿的听觉感受技能及比较技能。

3激发幼儿制造清静环境的愿望培育初步环保意识。

4遵守社会行为规章,不做“禁止”的事。

5使小伙伴们感到欢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音的危害。

教学难点;乐音和音音区分;制作“宁静”标识图。

活动预备录有噪音和乐音的录音带,如精美的舞跳音乐和打去乐音,鸟叫声和溪水淌流声,枪炮声和鞭炮声,打雷声,电钻声市场叫卖声等等。

2幼儿绘画用纸水彩笔。

3剪刀,圆形圆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一感知音噪和乐音1幼儿随着精美的音乐做动作,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

2在幼儿自由争论后,请幼儿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过的声音?听起来觉得怎样?3启发幼儿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老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结合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放录音,请幼儿再听听小鸟叫声,说说这种声音的感觉。

5老师小结;我们把动听动响的.声音叫做做乐音,把刺耳难听做声音叫做噪音。

二区分噪音和乐音1放录音,请幼儿听小溪流淌声,嘈杂的市场叫卖声,说说哪是噪音?哪是乐音?2放录音,请幼儿用动作表情来表示噪音和乐音。

3请每个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尝试发出乐音,老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发出乐音。

4老师用同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让幼儿听听,并说说哪是噪音?哪是乐音?为什么同样的乐器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5老师小结;美好的好听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也会变成噪音,所以平常我们要掌握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了噪音。

三理解噪音的危害1你们平常还听过什么噪音?2你们喜爱噪音吗?为什么?四制造宁静的环境1噪音的危害那么大?我们用什么来减削噪音?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宁静?2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利用材料制作“宁静”标识,如在长方形卡纸画上睡觉的小伙伴。

3带领幼儿自己设计制作各种“”标识贴到适当的地方如图书室医务所寝窒等处。

[小初高学习]3.2 乐音与噪音 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小初高学习]3.2   乐音与噪音  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3.2 乐音与噪音教案www.5ykj.com3.2乐音与噪音教案教学目标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能使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新课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出示一些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击它们让其发声。

用录音机放一段乐音与噪声。

举手回答引起兴趣,知道乐音及噪声。

知道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声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

进行新课一、响度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击鼓,也可用其它乐器发声。

让其观察同一个物体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时,发生体的振动情况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结果。

演示实验: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同一音*,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发声的响度和泡沫塑料球被弹开的距离。

归纳探究结果。

判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的猜想。

师生共同归纳出影响响度的因素。

二、音调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方案以及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演示实验:教材P39图3-20,引导学生仔细辨别声音的高低,找出影响因素。

三、音色组织学生做游戏。

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辨别不同的发生体的。

教师归纳。

鼓励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音色辨别不同发生体的事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乐音与噪音教案
3.2 乐音与噪音教案教学目标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能使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新课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出示一些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击它们让其发声。

用录音机放一段乐音与噪声。

举手回答引起兴趣,知道乐音及噪声。

知道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声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

进行新课一、响度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击鼓,也可用其它乐器发声。

让其观察同一个物体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时,发生体的振动情况验证自
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结果。

演示实验: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同一音*,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发声的响度和泡沫塑料球被弹开的距离。

归纳探究结果。

判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的猜想。

师生共同归纳出影响响度的因素。

二、音调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方案以及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演示实验:教材p39图3-20,引导学生仔细辨别声音的高低,找出影响因素。

三、音色组织学生做游戏。

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辨别不同的发生体的。

教师归纳。

鼓励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音色辨别不同发生体的事例。

四、噪声的防治1、以中音播放一段音乐,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2、让学生阅读课本p41,找出生活中噪声的来源。

教师进行归纳。

让学生了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3、噪声的防治让学生阅读p42。

找出日常生活中减小噪声的事例及方法。

教师要进行总结。

回忆所听到
的声音,可猜想声音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明确实验目的,几个人一组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讨论、验证、评估。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几个人一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观察实验过程,总结结论,积极举手回答。

积极参与做游戏,判断每次发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集体回答。

举手回答。

体验中去比较、思考、讨论,了解什么是噪声。

共2页,当前第1页12阅读p41回答。

阅读p42一名学生阅读。

阅读p42。

找出减少噪声影响的方法。

并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培养交流合作和初步的评估能力。

培养学生从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尝试设计科学探究的方法,选择所需的器材。

教师强调做实验时一定要让同一物体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

培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

使学生初步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测试与小结1、课堂小测验。

2、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

3、请学生小结本节所学内容。

5分钟测试。

讨论归纳本节内容。


过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清晰、概念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教材p43中的2题。

板书设计:第一节乐音与噪声一、乐音的三个特征含义决定因素相关问题响度声音的大小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调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二、噪声的防治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