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自主招生物理模拟题: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课时作业9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大小( )A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成正比B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成反比C .与行星运动的速率的平方成正比D .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答案:D2.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地球比木星离太阳近,所以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一定比对木星的引力大B .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在近日点所受引力大,在远日点所受引力小C .由F =G Mm r 2可知,G =Fr 2Mm ,由此可见G 与F 和r 2的乘积成正比,与M 和m 的乘积成反比D .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轨道可近似看做圆形轨道,其向心力来源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解析:根据F =GMm r 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m 、r 有关,对同一行星,r 越大,F 越小,B 正确;对不同行星,r 越小,F 不一定越大,还要由行星质量决定,A 错误;公式中G 为比例系数,是一常量,与F 、r 、M 、m 均无关,C 错误;通常的研究中,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轨道近似看做圆形,向心力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D 正确.答案:BD3.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若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的大小为F,则月球吸引地球的力的大小为()A.F/81B.FC.9F D.81F答案:B4.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程中,已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研究对象的选取B.理想化过程C.类比D.等效解析: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为F∝mr2,被吸引的物体为行星且质量为m,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其表达式与太阳对行星引力的表达式应有相同的表达形式,被吸引的物体是太阳且质量为M,行星对太阳引力的表达式应为F′∝Mr2,这一论证过程是类比论证过程,选项C正确.答案:C5.对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F=GMm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与太阳、行星均无关,是人为规定的B.M、m彼此受到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C.M、m彼此受到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外力等于零,M和m都处于平衡状态D.M、m彼此受到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析:万有引力是两个物体之间因质量而引起的一种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能进行合成.答案:BD6.陨石落向地球是因为()A.陨石对地球的吸引力远小于地球对陨石的吸引力,所以陨石落向地球B.陨石对地球的吸引力和地球对陨石的吸引力大小相等,但陨石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容易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C.太阳不再吸引陨石,所以陨石落向地球D.陨石是在受到其他星球斥力作用下落向地球的解析:万有引力可以提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答案:B7.行星之所以绕太阳运行,是因为()A.行星运动时的惯性作用B.太阳是宇宙的控制中心,所有星体都绕太阳旋转C.太阳对行星有约束运动的引力作用D.行星对太阳有排斥力作用,所以不会落向太阳解析:行星绕太阳做曲线运动,轨迹向太阳方向弯曲,是因为太阳对行星有引力作用,C对;行星之所以没有落向太阳,是因为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并非是对太阳有排斥力,D错;惯性应使行星沿直线运动,A错;太阳不是宇宙中心,并非所有星体都绕太阳运动,B错.答案:C8.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 1和r 2,若它们只受太阳引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 .1B.m 2r 1m 1r 2C.m 1r 2m 2r 1D.r 22r 21解析:设行星m 1、m 2的向心力分别是F 1、F 2,由太阳、行星之间的作用规律可得:F 1∝m 1r 21,F 2∝m 2r 22,而a 1=F 1m 1,a 2=F 2m 2,故a 1a 2=r 22r 21,D 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2分)9.(4分)某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为800 N ,为使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至50 N ,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R .(R 为地球半径)解析:由万有引力公式F =G Mm R 2知,当地球质量M 和物体质量m 大小都不变时,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与它到地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设当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为50 N 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 ,则(R +h )2R 2=80050,解得h =3R . 答案:310.(6分)两颗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m 1∶m 2=p ,轨道半径之比r 1∶r 2=q ,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T 1∶T 2=________,它们受到太阳的引力之比F 1∶F 2=________.解析:由r 3T 2=k 得T 1T 2=r 31r 32=q 32.由F 引=G m 1m 2r 2得F 1F 2=m 1m 2·r 22r 21=p ·1q 2=p q 2. 答案:q 32 p q 2 11.(12分)地球通信卫星(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6×107 m ,地球半径R =6.4×106 m ,则它受到的地球引力是它在地面时受到的引力的多少倍?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 ,同步卫星质量为m ,离地高为h ,则同步卫星在地面受到的引力F 1=G Mm R 2,在高空受到的引力 F 2=G Mm (R +h )2. 所以F 2F 1=(R R +h )2=( 6.4×1066.4×106+3.6×107)2=0.023倍或143.9倍. 答案:0.023倍或143.9倍 12.(14分)天文学家观测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5年,离太阳的最 近距离是8.9×1010m ,它离太阳的最远距离不能被测出.若太阳的质量M =2.0×1030kg ,试计算哈雷彗星的最小加速度与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太阳系的开普勒恒量可取k =3.354×1018m 3/s 2)解析:设哈雷彗星离太阳的最远距离为R ,最近距离为r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 +r )/2]3/T 2=k ,带入数据解得R =5.2×1012m.哈雷彗星离太阳最近时加速度最大,设为a max ,离太阳最远时加速度最小,设为a min ,则GMm /R 2=ma min ,GMm /r 2=ma max ,解得a min ∶a max =r 2∶R 2=2.9×10-4.答案:2.9×10-413.(16分)设地球E (质量为M )是沿圆轨道绕太阳S 运动的,当地球运动到位置P 时,有一艘宇宙飞船(质量为m )在太阳和地球连线上的A 处,从静止出发,在恒定的推进力F 的作用下,沿AP 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如图所示,两年后在P 处飞船掠过地球上空,再过半年,在Q 处又掠过地球上空.设与F 相比地球与飞船、太阳与飞船之间的引力不计,根据以上条件,求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解析:设半年时间为t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半径为R ,则飞船由A 到P 点的时间为4t ,到Q 点的时间为5t ,P 、Q 两点的距离为2R ,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2R =12F m (5t )2-12F m (4t )2=9Ft 22m,①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一年,即T =2t ,其向心力由地球与太阳间的引力来提供,所以F 引=F 向=MR 4π2T 2=4π2MR (2t )2=π2MR t 2,② 将①代入②得F 引=9π2MF 4m. 答案:9π2MF 4m。
2016北京各区高三物理二模汇编—选择--含答案
2016北京各区高三物理一模二模汇编—选择分为:热,光,原,波,天体,牛二,动能动量,电场,磁场,电磁感应,演示实验,实际应用12类热【2016东城二模】1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
则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 A. A N M B. M N A C. ρA MN D. MN A ρ 【2016东城二模】13.A【2016西城二模】13.关于两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两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分子间没有引力和斥力B. 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 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减小D. 两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2016西城二模】13B【2016朝阳二模】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 .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物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D .外界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大【2016朝阳二模】14B【2016海淀二模】1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有机玻璃筒底放置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筒内气体被压缩后可点燃硝化棉。
在筒内封闭的气体被活塞压缩的过程中A .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B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C .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不变D .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不变【2016海淀二模】13.B【2016丰台二模】13.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0℃的物体内能为零C. 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2016丰台二模】13D【2016昌平二模】15.堵住打气筒的出气口,缓慢向下压活塞使气体体积减小,你会感到越来越费力。
设此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气体的密度增大,使得在相同时间内撞击活塞的气体分子数目增多B.气体分子间没有可压缩的间隙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2016昌平二模】15A【2016房山二模】13.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C.同一质量的同种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D.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2016房山二模】13D光【2016东城二模】14.一束单色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其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0.5倍,则A.该介质对于这束单色光的折射率为0.5B.这束单色光由该介质射向真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60°C.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为其在真空中频率的0.5倍D.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其在真空中波长的0.5倍【2016东城二模】14.D【2016西城二模】14.下列几个光现象中,属于衍射现象的是A.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B.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上出现彩色光带C.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上出现彩色花纹D.通过两支铅笔夹成的狭缝看点亮的日光灯出现彩色条纹【2016西城二模】14D【2016海淀二模】15.平行的a、b两种单色光的光束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向某种长方体玻璃砖上表面的同一位置,在玻璃砖下表面将分开为不同的单色光光束。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推导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推导
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公式是由牛顿引力定律推导而来的。
牛顿引力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公式为F=G(m1m2)/r^2,其中F是引力,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数。
在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运动,太阳对行星产生引力。
假设行星的质量为m,太阳的质量为M,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为r,根据牛顿引力定律,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为F=G(Mm)/r^2。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T和平均轨道半长轴a之间有关系,T^2/a^3=常数。
结合牛顿引力定律,我们可以得到行星绕太阳的引力公式为F=4π^2ma/T^2。
综上所述,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公式可以推导为
F=G(Mm)/r^2或者F=4π^2ma/T^2,这些公式描述了行星围绕太阳的引力和运动规律,对于理解和预测行星运动在太阳系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物理6_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6_3万有引力定律课时作业版
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6.3 万有引力定律一、单项选择题1.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
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 .研究对象的选取B .理想化过程C .控制变量法D .等效法解析: 对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太阳和行星的地位完全相同,既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符合关系式F ∝m 星r 2,依据等效法,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符合关系式F ∝m 日r2,故D 项正确。
答案: D2.(2016·日照高一检测)若卫星质量为m 、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G 为引力常量,则地球对卫星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A .G mMh B .G mM R +h C .G mM h2D .GmM R +h2解析: 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 +h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卫星万有引力的大小为GmM R +h2,选项D 正确。
答案: D3.(2016·银川高一检测)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为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力将变为960 N 。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 .0.5B .2C .3.2D .4解析: 若地球质量为M 0,则“宜居”行星质量为M =6.4M 0,由GMm r 2=mg 得:g g ′=M 0r 20·r 2M=600960, 所以rr 0= 600M960M 0= 600×6.4M 0960M 0=2,故B 正确。
答案: B4.地球和金星都是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设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和r 2,且r 1>r 2,运转速率分别为v 1、v 2,公转周期分别为T 1、T 2,则有( )A .v 1>v 2,T 1>T 2B .v 1<v 2,T 1<T 2C .v 1>v 2,T 1<T 2D .v 1<v 2,T 1>T 2解析: 由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可得G Mm r 2=m v 2r故行星的运转速率v = GM r ∝1r因r 1>r 2,故v 1<v 2。
2016年高考物理北京卷(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C【解析】C可得有3种可能,故C正确;试题分析:因为是大量氢原子,所以根据2n【学科网考点定位】:考查了氢原子跃迁【方法技巧】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知道数学组C的应用,另外需要注意题中给的是“大量”氢原子还是一个氢原子合公式2n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答案】A【学科网考点定位】:考查了机械波和电磁波【方法技巧】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光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其传播离不开介质,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速由介质决定15.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
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
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
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答案】A【学科网考点定位】简谐振动图像【方法技巧】在考纲上简写振动这一块要求学生能从振动图象上获取信息,会求简谐运动的路程和位移,以及掌握简谐运动的表达式sin x A t ωϕ=+(). 16.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 、b ,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均匀增大。
两圆坏半径之比为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 a 和E b ,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
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要点导学]1.天体引力的假设:牛顿认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受到力的作用,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这个力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推导思路(将椭圆轨道近似看作圆轨道来推导):(1)行星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到: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其中m为行星质量,r 为行星与太阳的距离)(2)太阳和行星在相互作用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只要作相应的代换,就可以得到结果。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其中M为太阳的质量,r为太阳到行星的距离)(3)因为这两个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概括起来,得到,写成等式,比例系数用G表示,有。
(4)虽然在中学阶段只能将椭圆轨道近似看作圆轨道来推导,但仍要明确:牛顿是在椭圆轨道下进行推导的。
牛顿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了伟大发现,牛顿的发现还在于他有正确的科学思想和超凡的数学能力。
[范例精析]例题:证明开普勒第三定律中,各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公转轨道半径的三次方的比值k是与太阳质量有关的恒量。
解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是受到太阳的引力,引力的大小与行星质量、太阳质量及行星到太阳的距离(行星公转轨道半径)有关。
这个引力使行星产生向心加速度,而向心加速度与行星公转的周期和轨道半径有关,这样就能建立太阳质量与行星公转周期和轨道半径之间的联系。
设太阳质量为M,某行星质量为m,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半径为R。
将行星轨道近似看作圆,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公转的向心力,有得到,其中G是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公式中的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都没有关系。
可见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公转轨道半径的三次方的比值k是与太阳质量有关的恒量。
拓展:在解决有关行星运动问题时,常常用到这样的思路:将行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
研究其它天体运动也同样可以用这个思路,只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由处在圆心处的天体对它的引力提供。
高中物理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一、多选题1.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自转在变慢。
四亿年前,地球每年是400天,那时,地球每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1.5小时,比现在要快3. 5小时. 据科学家们分析,地球自转变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潮汐时海水与海岸碰撞、与海底摩擦而使能量变成内能;另一个是由于潮汐的作用,地球把部分白转能量传给了月球,使月球的机械能增加了△E(不考虑对月球自转的影响)。
已知月球引力势能可表示为p GMmEr=-,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月球质量,M为地球质量;四亿年前,月球的轨道半径为r,机械能为E。
若不考虑四亿年中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变化,由此可以判断,与四亿年前相比()A.月球的周期增大B.月球的动能减小了△EC.月球的引力势能增大2△E D.现在月球的轨道半径为Er E E -∆2.“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运动周期为5.74年,则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不变B.彗星在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的线速度C.彗星在近日点处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的加速度D.彗星在近日点处的速度小于远日点处的速度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n(n>1),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即正面)朝向地球,月球的公转周期为T,公转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月球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为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1 n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等C.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1 TD.地球的质量为232 4πr GT4.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卫星甲、乙、丙在如图所示的三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甲和乙的运行轨道在P点相切,不计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甲、乙分别经过P点时的速度不等B.卫星丙的周期最小C.卫星甲的机械能最大,卫星中航天员始终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飘”起来5.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成就表现在()A.预言和发现了冥王星和海王星B.水星近日点旋进存在每百年43的附加值C.光线在经过大质量星体附近时会发生偏转现象D.天体间的引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6.已知火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p倍,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q倍,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k倍,不考虑火星与地球的自转,火星与地球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AB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p/q2倍D.火星公转加速度是地球公转加速度的1/q二、单选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B.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万有引力常量D.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得出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提出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情况,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可以不学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既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也没有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只利用了开普勒第三定律D .第谷通过自己的观测,发现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9.像一切科学一样,经典力学没有也不会穷尽一切真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2配套练习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人教版)
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大小相等,其依据是()。
A.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开普勒第二定律【解析】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二者等大反向,C对。
【答案】C2.行星之所以绕太阳运动是因为()。
A.行星运动时的惯性作用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以行星都绕太阳运动C.太阳对行星有约束运动的引力作用D.太阳对行星有排斥作用,所以不会落向太阳【解析】行星能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太阳对行星有引力作用,故只有C选项正确。
【答案】C3.关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的G是比例系数,与太阳质量有关B.从公式的推导过程看它只适用于太阳与行星间C.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检验这一规律是否适用于其他天体的方法是比较观测结果与推理结果的吻合性【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间的引力一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能相互抵消,即不能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D4.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若它们只受太阳引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1B.C.D.【解析】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F∝,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故选项D正确。
【答案】D5.一颗小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4倍,则这颗小行星运行速率是地球运行速率的()。
A.4倍B.2倍C.0.5倍D.16倍【解析】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太阳对它们的引力提供的,由=,得v=,由此得==0.5。
【答案】C6.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比较扁的椭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彗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在远日点的速率B.彗星在近日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它在远日点的向心加速度C.若彗星的周期为75年,则它的半长轴是地球公转半径的75倍D.彗星在近日点的角速度大于它在远日点的角速度【解析】彗星在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小于在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故彗星在近日点所受的引力大,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其加速度大,故B正确。
2016版高中物理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精讲优练课型)课时提升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提升作业(八)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1.行星之所以绕太阳运行,是因为( )A.行星运动时的惯性作用B.太阳是宇宙的控制中心,所有星体都绕太阳旋转C.太阳对行星有约束运动的引力作用D.行星对太阳有排斥力作用,所以不会落向太阳【解析】选C。
惯性应使行星沿直线运动,A错。
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并非所有星体都绕太阳运动,B错。
行星绕太阳做曲线运动,轨迹向太阳方向弯曲,是因为太阳对行星有引力作用,C对。
行星之所以没有落向太阳,是因为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并非是对太阳有排斥力,D错。
2.(2015·茂名高一检测)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过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研究对象的选取B.理想化过程C.控制变量法D.等效法【解析】选D。
对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太阳和行星的地位完全相同,既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符合关系式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依据等效法,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符合关系式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故D项正确。
3.(2015·蚌埠高一检测)把行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写为T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为行星质量,则可推得( )A.行星所受太阳的引力为F=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行星所受太阳的引力都相同C.行星所受太阳的引力为F=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质量越大的行星所受太阳的引力一定越大【解析】选C。
行星所受太阳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公式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又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结合T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可得F=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故C 正确,A错误;不同行星所受太阳的引力由太阳、行星的质量和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决定,故B、D错误。
4.(2015·龙岩高一检测)下面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成反比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实验得出的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定律和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推导出来的【解析】选D。
高中物理 第六章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基础巩固1.行星之所以绕太阳运行,是因为()A.行星运动时的惯性作用B.太阳是宇宙的控制中心,所有星体都绕太阳旋转C.太阳对行星有约束运动的引力作用D.行星对太阳有排斥力作用,所以不会落向太阳解析:行星绕太阳做曲线运动,轨迹向太阳方向弯曲,是因为太阳对行星有引力作用,C对。
行星之所以没有落向太阳,是因为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并非是行星对太阳有排斥力,D错。
惯性应使行星沿直线运动,A错。
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并非所有星体都绕太阳运动,B错。
答案:C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D.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解析:开普勒第三定,它是开普勒研究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资料发现的。
答案:AB3.(多选)下列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成正比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由实验得出的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定律和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推导出来的解析: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F∝A正确,B错误。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定律和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推导出来的,故D 正确,C错误。
答案:AD4.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中的比例系数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G只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有关,与太阳的质量无关B.G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无关C.G与行星本身的质量和太阳的质量均有关D.G与行星本身的质量和太阳的质量均无关答案:D5.右图是流星雨的图片,流星雨是大量陨石落向地球穿过大气层形成的壮观景象。
陨石落向地球是因为()A.陨石对地球的引力远小于地球对陨石的引力,所以陨石才落向地球B.陨石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陨石的引力大小相等,但陨石的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陨石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C.太阳不再吸引陨石,所以陨石落向地球D.陨石是受到其他星球斥力作用落向地球的解析:陨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陨石的吸引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等值反向,A错误;陨石对地球的吸引力和地球对陨石的吸引力大小相等,但陨石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B正确,C错误;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D错误。
9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同步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
课时训练9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题组一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理解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大小相等,其依据是()A.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开普勒第三定律解析: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二者等大、反向,C对。
答案:C2.行星之所以绕太阳运行,是因为()A.行星运动时的惯性作用B.太阳是宇宙的控制中心,所有星体都绕太阳旋转C.太阳对行星有约束运动的引力作用D.行星对太阳有排斥作用,所以不会落向太阳解析: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使得行星绕太阳运行,故只有选项C正确。
答案:C3.陨石落向地球是因为()A.陨石对地球的吸引力远小于地球对陨石的吸引力,所以陨石落向地球B.陨石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陨石的引力大小相等,但陨石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C.太阳不再吸引陨石,所以陨石落向地球D.陨石是在其他星球斥力作用下落向地球的解析: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它们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有关,故A、C、D项错误;陨石落向地面是由于陨石的质量和地球相比很小,故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且加速度大,所以B项正确。
答案:B4.(多选)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圣和永恒的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无须原因,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B.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向心力来自太阳对行星的引力C.牛顿认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受到力的作用。
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牛顿把地面上的动力学关系应用到天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解析:任何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都需要外力的作用,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向心力来自太阳对行星的引力,A错,B、C、D对。
答案:BCD题组二太阳与行星间引力规律的简单应用5.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一个飞行器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当地球对它的引力和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时,飞行器距月球球心的距离与月球球心距地球球心的距离之比为()A.1∶9B.9∶1C.1∶10D.10∶1解析:设月球质量为m,则地球质量为81m,地月间距离为r,当飞行器距月球r'时,地球对它的引力与月球对它的引力相等,飞行器的质量为m0,则G=G,所以=9,r=10r',r'∶r=1∶10,故选项C 正确。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试题02
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试题021.下列关于力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A .行星与太阳间作用的规律,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受的力 B .平抛运动的研究是根据物体的受力探究它的运动 C .圆周运动的研究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的力 D .圆周运动的研究是根据物体的受力探究它的运动2.太阳对地球有相当大的引力,而且地球对太阳也有引力作用,为什么它们不靠在一起?其原因是( )A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B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还不够大C .不仅太阳对地球有引力作用,而且太阳系里其他星球对地球也有引力,引力的合力为零D .太阳对地球引力不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使得地球绕太阳运行 3.如果要验证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是否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要观测卫星的( )A .质量B .运动周期C .轨道半径D .半径4.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若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的大小为F ,则月球吸引地球的力的大小为( )A .F/81B .FC .9FD .81F5.若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和r ,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为( )A .mMB .33rR C .mrMR D .322r R6.把行星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写为T 2=kr 3,则可推得( )A .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为B .行星受太阳的引力都相同C .行星受太阳的引力2rmk FD .质量越大的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一定越大 7.下列有关行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ω=r v可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B .由a=rω2可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行星的加速度越大C .由a=rv 2可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行星的加速度越小D .由G 2rMm =m r v 2可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8.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和r 2,求:(1)它们与太阳间的引力之比; (2)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习题集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习题集基础训练1.牛顿在物理学上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建立了关于运动的清晰的概念,他在前人对于惯性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思考的问题是“物体怎样才会不沿直线运动”,他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推出:使行星沿圆或椭圆运动,需要指向________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应该就是_____。
于是,牛顿利用他的____________把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起来了。
不但如此,牛顿还认为这种引力存有于_______________。
2.行星绕太阳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由向心力的公式结合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到向心力F =________。
由此我们能够推得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m 成______,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______,即F ∝。
3.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大小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 =________,式中G 为比例系数,其大小与太阳和行星的质量________,太阳与行星引力的方向沿二者的____________。
4.下面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B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的质量无关 C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D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成反比 5.关于地球和太阳,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地球对太阳的引力比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小得多B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向心力来源于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C .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力有引力和向心力D .在地球对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绕地球运动6.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大小相等,其依据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 B .牛顿第二定律 C .牛顿第三定律 D .开普勒第三定律7.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B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C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 .以上说法均不对8.如果认为行星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提供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B .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但行星运动不需要向心力 C .行星同时受到太阳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 .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与它运行的向心力可能不等 9.下面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成反比C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实验得出的D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推导出来的10.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轨道能够近似地看作圆形轨道,其向心力来源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2mrB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所以行星绕太阳运转而不是太阳绕行星运转C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其方向一定在两者的连线上D .所有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都相等【答案】1.以任何方式改变速度(包括改变速度的方向)都需要力;圆心或椭圆焦点;太阳对它的引力;运动定律;太阳对它的引力;所有物体之间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4π2k mr2;正比;反比3.G Mmr 2;无关;连线方向4.A 5.B 6.C 7.BC 8.A 9.AD 10.AC提升训练1.下列关于力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描述准确的是( )A .行星与太阳间作用的规律,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受的力B .平抛运动的研究是根据物体的受力探究它的运动C .圆周运动的研究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的力D .圆周运动的研究是根据物体的受力探究它的运动2.太阳对地球有相当大的引力,而且地球对太阳也有引力作用,为什么它们不靠在一起?其原因是( )A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B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还不够大C .不但太阳对地球有引力作用,而且太阳系里其他星球对地球也有引力,引力的合力为零D .太阳对地球引力持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使得地球绕太阳运行 3.如果要验证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是否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要观测卫星的( ) A .质量 B .运动周期 C .轨道半径 D .半径4.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若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的大小为F ,则月球吸引地球的力的大小为( )A .F /81B .FC .9FD .81F5.若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和r ,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为( ) A . B .C .D . 6.把行星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写为T 2=kr 3,则可推得( ) A .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为 B .行星受太阳的引力都相同 C .行星受太阳的引力D .质量越大的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一定越大7.下列相关行星运动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由ω=可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B .由a =rω2可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行星的加速度越大C .由a =可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行星的加速度越小D .由G =m 可知,行星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8.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和r 2,求:(1)它们与太阳间的引力之比; (2)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专题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预)(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学习目标】1.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存在着引力作用。
2.知道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和表达式,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时的作用。
【自主学习】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近似处理方法知,行星以太阳为圆心做运动,太阳对行星的提供向心力。
设行星的质量为m,速度为v,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为r,则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F=。
(2)天文观测可得到行星公转的周期T,行星运行的速度v和周期T之间的关系为。
(3)结合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可得F=,由该公式可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成正比,与成反比,即F∝。
(4)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太阳吸引行星的同时,行星也吸引太阳,由此可得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M成,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即F'∝。
2.太阳与行星间的万有引力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大小与太阳质量和行星质量的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G为比例系数,其大小与太阳和行星的质量,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1.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研究对象的选取B.理想化过程C.控制变量法D.等效法【答案】D2.太阳对地球有相当大的引力,地球对太阳也有引力作用,为什么它们不靠在一起?其原因是(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还不够大C.不仅太阳对地球有引力作用,而且太阳系里其他星球对地球也有引力,这些力的合力为零D.太阳对地球引力不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使得地球绕太阳运行【答案】D2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相互抵消。
高一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测试
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同步测试)1、行星之所以绕太阳运动,是因为 ( )A 、行星运动时的惯性作用B 、太阳是宇宙的控制中心,所以星体都绕太阳旋转C 、太阳对行星有约束运动的引力作用D 、行星对太阳有排斥力作用,所以不会落向太阳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相等,其依据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D 、开普勒第三定律3、下面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说法中的正确的是 ( )A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成反比C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实验得出的D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定律和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推导出来的4、关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2r Mm G F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公式中的 G 是比例系数,是人为规定的B 、这一规律可适用于任何两物体间的引力C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 、检验这一规律是否适用于其它天体的方法是比较观测结果与推理结果的吻合性5、陨石落向地球是因为 ( )A 、陨石对地球的引力远小于地球对陨石的引力B 、陨石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陨石的引力大小相等,但陨石的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C 、太阳不再吸引陨石,所以陨石落向地球D 、陨石是在受到其它星球斥力作用后落向地球的6、2005 年 7 月 4 日,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计划在距离地球 1.3 亿千米处实施,上演一幕“炮打彗星”的景象,目标是“坦普尔一号” 彗星。
假设“坦普尔一号” 彗星绕太阳远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轨道周期为 5.74 年,则关于“坦普尔一号” 彗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不变B 、近日点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线速度C 、近日点处线速度等于远日点处线速度D 、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二次方之比是一个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数7、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北京自主招生物理模拟题: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题目1:关于公式R3T2=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围绕同一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k值是相同的∙ B.不同星球的行星或卫星,k值均相等∙ C.公式只适用于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D.以上说法均错误题目2:有关“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开普勒研究了哥白尼对天体运行的大量数据,揭示出行星的运动定律∙ B.第一定律是轨道定律,开普勒揭示这一规律的原因是因为导师的观测数据不准,故将圆轨道修正为椭圆轨道∙ C.第二定律是面积定律,适用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行的有关计算∙ D.第三定律是周期定律,内容是行星半径的三次方与自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题目3: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象.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TT0),纵轴是lg(RR0);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 O和R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_____∙ A.∙ B.∙ C.∙ D.题目4: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R3T2=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k值与金星围绕太阳运动的k值不相同∙ B.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k值与水星围绕太阳运动k值相同∙ C.月亮围绕地球运动的k值与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k相同∙ D.这个公式不适用于嫦娥一号和其它环月飞行器绕月球运动题目5: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同样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此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圆的天体的运动∙ B.R、T分别表示绕中心天体运行的行星(或卫星)的半径大小和自转周期∙ C.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行的所有行星(或卫星),k值都相等∙ D.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行的所有行星(或卫星),k值不相等题目6:某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近日点离太阳距离为a,远日点离太阳距离为b,过近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 a,当行星从近日点沿椭圆轨道向远日点运动的过程中速率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行星到达远日点时速率为ab.题目7: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_____ ,太阳位于_____ 的一个_____ 上,这一定律又叫轨道定律.题目8:已知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12倍.则木星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长轴为地球公转轨道半长轴的_____ 倍.题目9:开普勒通过研究_____ 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轨道的一个_____ 上.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这说明行星离太阳较远时速率_____ (填“大”或“小”),较近时速率_____ (填“大”或“小”).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写成表达式为a3T2=k.其中k是一个与行星_____ 关(填“有”或“无”)的常数.题目10:开普勒认为: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有行星的轨道的_____ 的三次方跟公转_____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其表达式为a3T2.题目11:(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a3T2=k,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k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2)一均匀球体以角速度ω绕自己的对称轴自转,若维持球体不被瓦解的唯一作用力是万有引力,则此球的最小密度是多少?题目1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道: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设太阳质量为M,地球绕太阳运动近似为圆周运动,试确定此比值.题目13:天文学家观测到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转的周期是76年,彗星离太阳最近的距离是8.9×1010m,但它离太阳最远的距离不能测出.试根据开普勒定律计算这个最远距离.(太阳系的开普勒恒量k=3.354×1018m3/s2)题目14:某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近日点A到太阳距离为r,远日点B到太阳的距离为R.若行星经过近日点时的速度为v A,求该行星经过远日点时的速度v B的大小.题目15:开普勒第三定律也适用于神州七号飞船的变轨运动.如图所示,飞船与火箭分离后进入预定近地圆形轨道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在近地点启动发动机加速,经过较短时间后飞船速度增大并转移到与地球表面相切的椭圆轨道,飞船在远地点再一次点火加速,将沿半径为 r 的圆形轨道绕地球运动,设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空气的阻力,试求,神州七号从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的时间(变轨时间).答案部分1、A解析:A、开普勒第三定律中常数k是由中心天体决定的,围绕同一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k值是相同的,故A正确;B、不同星球的行星或卫星,k值可能不相等,故B错误;C、开普勒定律是针对太阳系推导出来的结果,但是适用于任何天体和其周围的卫星。
故C错误,D错误;故选:A。
2、C解析:A: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资料揭示出的行星的运动定律。
故A错误。
B:开普勒总结开普勒第一定律时,按照圆周运动处理时发现与第谷观测的数据有误差,第谷的观测是正确的,经过修正,开普勒总结出开普勒第一定律。
故B错误。
C: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适用于所有天体和围绕天体间的运动情况。
故C正确。
D: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周期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故D错误。
故选:C3、B解析:解:根据开普勒周期定律:T 2=kR3,T02=kR03两式相除后取对数,得:lgT2T20=lgR3R30,整理得:2lgTT 0=3lgRR 0,所以B正确。
故选B。
4、C解析:解:A、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R3T2=k,其中k与中心天体有关。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k值与金星围绕太阳运动的k值相同,故A错误;B、月亮围绕地球运行与水星围绕太阳运动,中心天体不同,k值不相同。
故B错误;C、月亮围绕地球运动的k值与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k相同,故C正确;D、开普勒三定律用于所有的天体,故D错误;故选:C。
5、C解析:解:A、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是由椭圆轨道推出的,适用于圆轨道,故A错误。
B、R,T分别表示绕中心天体运行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故B错误。
CD、k对同一个中心天体相同,对不同的中心天体不同,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6、减小解析:解: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即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当行星从近日点沿椭圆轨道向远日点运动的过程中速率减小。
取极短时间△t,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得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12a•v a•△t=12b•v b•△t得到远日点时速率v b=abv a。
故答案为:减小,abv a。
7、椭圆,椭圆,焦点解析:开普勒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是所有行星均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且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故答案为:椭圆;椭圆;焦点。
8、5解析:解: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3木T2木=R3地T2地解得:R木R地2=3122≈5.24故答案为:5.24。
9、第谷,焦点,小,大,无解析:解:开普勒通过研究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由扇形面积S=12lr知半径长的对应的弧长短,由v=l/t知行星离太阳较远时速率小,较近时速率大。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写成表达式为a3T2=k。
把行星运动轨道近似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有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由GMmr2=m4π2T2r知r3T2=GM4π2,a3T2=k是与中心天体有关物理量,所以其中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数。
故答案为:第谷;焦点;小;大;无。
10、半长轴,周期解析:解:开普勒认为: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即开普勒第一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其表达式为a3T2=K。
故答案为:半长轴;周期;a3T2=K。
11、见解析解析:解:(1)因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于是轨道的半长轴a即为轨道半径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M太mr2=m4π2T2r于是有r3T2=GM太4π2即 k=GM 太 4π2所以太阳系中该常量k 的表达式是GM 太 4π2。
(2)设位于赤道处的小块物质质量为m ,物体受到的球体的万有引力恰好提供向心力, 这时球体不瓦解且有最小密度,由万有引力定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GMm R 2=mω2R 又因ρ=M 43πR 3由以上两式得ρ=3ω24πG。
所以球的最小密度是3ω24πG。
答:(1)太阳系中该常量k 的表达式是GM 太 4π2。
(2)若维持球体不被瓦解的唯一作用力是万有引力,则此球的最小密度是3ω24πG。
12、见解析解析:解:地球绕太阳运动近似为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mr2=m(2πT)2 r解得r3T2=GM4π2答: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为GM4π2。
13、见解析解析:解:设彗星离太阳的最近距离为l1,最远距离为l2,则轨道半长轴为a=l1+l22-----①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a3T2=k------②则由①②求得:②彗星离太阳最远的距离是:l2=38KT 2 -l1代入数据得:l2=5.225×1012 m答:彗星离太阳最远的距离是5.225×1012 m。
14、见解析解析:解: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它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如图所示,分别以近日点A和远日点B为中心,取一个很短的时间△t,在该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如图中的两个曲边三角形所示。
由于时间极短,可把这段时间内的运动看成匀速率运动,从而有12rV A△t=12Rv B△t所以,该行星经过远日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B=rA答:行星经过远日点时的速度v B的大小为:v B=r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