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调速中的控制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22251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e.png)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精准控制电机转速的技术,它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5af0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9.png)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无刷直流电机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电机,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是保证电机运行稳定性和提高其性能的重要一环。
一、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电动机。
其核心部件是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通过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定子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电机的运转。
相比于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省去了电刷与换向器件,因此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
二、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主要包括电压控制调速和电流控制调速两种。
1. 电压控制调速电压控制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采用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调制技术。
PWM技术通过调整电压的占空比,使得电机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内以不同的占空比工作,从而实现不同的转速。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对于大功率的无刷直流电机,其调速范围较窄。
2. 电流控制调速电流控制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线圈的电流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常见的控制方法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电流控制是在电机定子线圈中加回馈电阻,通过改变反馈电阻的大小来调整电流。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控制参数易调,但是系统稳定性较差,无法适应负载的变化。
闭环电流控制是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加入反馈环节,通过传感器测量电机的电流,并与设定的电流进行比较,通过PID控制算法来调整控制器输出的电压,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适用于对转速精度和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三、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是实现电机调速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控制方法。
1. 速度控制速度控制是无刷直流电机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提速,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
电机调速的原理
![电机调速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0320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6.png)
电机调速的原理电机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流、电压或频率来实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调速原理:1.电压调速:•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可以调整电机的转速。
电机的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降低电压会降低电机的转速。
这种调速方法简单,但可能会影响电机的效率。
2.频率调速:•对于感应电机,其转速与供给它的电源频率有关。
通过改变输入电源的频率,可以调整电机的转速。
这种方法在交流电机调速中较为常见,但需要使用变频器等设备来改变电源频率。
3.极数调速:•某些电机(如异步电机)的转速与其极数有关。
通过改变电机的极数,可以实现调速。
这一般通过改变电机的绕组连接方式来实现。
4.直流电机电压调速:•直流电机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或电流来实现调速。
降低电压或电流会降低电机的转速。
这种方法在直流电机的调速中较为常见。
5.直流电机外接调速装置:•在直流电机中,可以通过外接调速装置,如可变电阻、变压器或电子调速器等来实现调速。
这些装置可以调整电机的电阻、电压或电流,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6.电子调速:•使用现代电子技术,如变频器和直流电机调速器,可以实现更精确、高效的电机调速。
这些设备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电压或电流,使电机能够以更精确的方式调速。
7.矢量控制:•在交流电机中,矢量控制是一种高级的调速技术,它通过测量电机的电流、速度和位置等参数,精确控制电机的转矩和速度,实现精密的调速。
不同类型的电机调速原理在应用中根据需求和系统要求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调速时要考虑电机的效率、稳定性以及负载的变化。
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
![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6ca443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7.png)
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是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和电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电气工程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调速技术的分类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流、电压或频率等参数,以达到控制电机运行状态和输出功率的目的。
在电机控制中,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电阻控制、电压控制、电流控制和频率控制等。
其中,电流控制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调节电机的电流大小来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
而频率控制则是在交流电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来调节电机的转速。
二、调速技术的分类调速技术根据不同的控制目标和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开环调速和闭环调速两种方式。
开环调速是指根据电机的负载特性和工作要求,通过设置合适的电机参数和控制策略,直接控制电机的输入信号,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闭环调速则是在开环调速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反馈传感器和控制回路,实时监测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以达到更精确的控制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调速技术又可以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分为电阻调速、电压调速、电流调速和矢量控制等。
电阻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电阻来改变电机的转速,适用于一些低功率、低精度的应用场景。
电压调速则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来改变电机的转速,适用于一些对转速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电流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流来改变电机的转速,适用于一些对负载变化较大的应用场景。
而矢量控制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调速技术,通过对电机的电流和转矩进行矢量分析和控制,实现对电机的精确调速和运行状态的控制。
三、调速技术的应用领域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输送设备、制造业等领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
在交通运输领域,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被应用于电动车辆、高速列车等交通工具中,提高了交通工具的性能和能效。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矢量变频调速技术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矢量变频调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9718e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c.png)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矢量变频调速技术电机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矢量变频调速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先进控制技术,在提高电机性能、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矢量变频调速技术及其应用。
一、矢量变频调速技术概述矢量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精密控制电机转子磁场的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机速度、转矩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与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相比,矢量变频调速技术在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动态性能上都有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工况下的电机调节需求。
二、矢量变频调速技术的工作原理矢量变频调速技术主要通过电机的控制算法来实现,其中包括磁场定向控制、速度闭环控制、电流控制等关键技术。
通过对电机电流、转子位置、速度等参数的实时采集和计算,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使电机在不同负载条件下都能够保持稳定运行。
三、矢量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矢量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机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需求对电机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如电梯、风力发电、汽车电动驱动等。
通过使用矢量变频调速技术,可以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四、矢量变频调速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矢量变频调速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矢量变频调速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为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提升和智能化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总之,矢量变频调速技术作为电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电机的精准控制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矢量变频调速技术,推动我国电机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力量。
直流电机的PWM冲调速控制技术
![直流电机的PWM冲调速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5717defaeaad1f346933fa6.png)
直流电机的PWM冲调速控制技术直流电机的PWM冲(宽度调变)调速控制技术为调节马达转速和方向需要对其直流电压的大小和方向进行控制。
目前,常用大功率晶体管脉宽调制(PWM)调速驱动系统和可控硅直流调速驱动系统两种方式。
可控硅直流(SCR)驱动方式,主要通过调节触发装置控制SCR 的导通角来移动触发脉冲的相位,从而改变整流电压的大小,使直流电机电枢电压的变化易平滑调速。
由于SCR本身的工作原理和电源的特点,导通后是利用交流过零来关闭的,因此,在低整流电压时,其输出是很小的尖峰值的平均值,从而造成电流的不连续性。
由于晶体管的开关响应特性远比SCR 好,因此前者的伺服驱动特性要比后者好得多。
所谓脉冲宽度调变(Pulse Width Modulate 简称 PWM)信号就是一连串可以调整脉冲宽度的信号。
脉宽调变是一种调变或改变某个方波的简单方法。
在它的基本形式上,方波工作周期(duty cycle)是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在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流经电机绕线电流及降低功率消耗等目的,常常使用脉冲宽度调变信号(PWM)来控制交换式功率组件的开与关动作时间。
其最常使用的就是借着改变输出脉冲宽度或频率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图1 PWM 脉冲宽度调变信号图若将供应电机的电源在一个固定周期做ON及OFF的控制,则ON的时间越长,电机的转速越快,反之越慢。
此种ON与OFF比例控制速度的方法即称为脉冲宽度调变,ON的期间称为工作周期(duty cycle),以百分比表示。
若直流电机的供应电源电压为10伏特,乘以20%的工作周期即得到2伏特的输出至电机上,不同的工作周期对应出不同电压让直流电机转速产生不同的变化。
若直流电机的供应电源电压为10伏特,乘以20%的工作周期即得到2伏特的输出至电机上,不同的工作周期对应出不同电压让直流电机转速产生不同的变化。
PWM产生器方块图如下图所示,计数器采下数计数器与上数计数器的两种PWM讯号。
交流电机的调速方法
![交流电机的调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c97a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c.png)
交流电机的调速方法1.电压、频率控制法这种调速方法通过改变电压和频率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实际应用中,通常通过变压器降低输入电压,来实现调速。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效果不太理想,转速调节范围较窄。
2.转子电阻控制法这种调速方法通过改变转子电阻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通过改变转子电阻,可以改变转子电流,并由此改变电磁转矩和转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但效率较低。
3.定子电阻控制法这种调速方法通过改变定子电阻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与转子电阻控制法类似,改变定子电阻可以改变定子电流,进而改变电磁转矩和转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效率较高,但存在电阻损耗,且控制较为复杂。
4.串联电抗控制法这种调速方法通过串联一个电抗装置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串联电抗装置可以改变输入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从而改变电磁转矩和转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但效率较低。
5.自耦变压器控制法这种调速方法通过自耦变压器来改变电机的电压和频率,从而改变电磁转矩和转速。
自耦变压器可以实现精确的转速调节,具有较高的效率,但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6.PWM调速法这种调速方法通过脉宽调制技术来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和频率,从而改变电磁转矩和转速。
PWM调速法具有调速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调速方法之一7.矢量控制法这种调速方法通过对电机的电流、磁场和转矩进行矢量控制,实现精确的转速控制。
矢量控制法具有高精度、高性能的特点,能够实现宽范围的调速,是目前最先进的调速方法之一总结来说,交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调速方式。
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点和限制,需要综合考虑控制复杂度、成本、性能等因素进行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还会出现更多先进的调速方法,用于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电气工程师的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
![电气工程师的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0cdd4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6.png)
电气工程师的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电机作为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而电机的控制与调速技术是电气工程师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本文将从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常见调速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电机控制是指通过外部设备对电机的电源、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电机运行状态的控制。
通常,电机控制可以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方式。
1. 直接控制:直接控制指的是通过改变电机的电源参数来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例如,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和频率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这种方法控制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工业应用。
2. 间接控制:间接控制则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信号来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整电机的电流、转矩或速度等参数。
这种控制方法需要借助控制器等外部设备,相对较为复杂,但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
二、常见电机调速方法1. 调压调速法:调压调速法是指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来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降低电机的输入电压来降低电机的转速,增加电机的输入电压来提高电机的转速。
这种调速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大功率电机不太适用。
2. 变频调速法:变频调速法是指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频率来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通过使用变频器等设备,可以将电源的频率变换为电机需要的频率,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这种调速方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调速。
3. 电流调速法:电流调速法是指通过调节电机的输入电流来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流,可以改变电机的输出转矩,进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这种调速方法在一些需要精确控制转矩的应用中较为常见。
三、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以下是一些未来发展的趋势:1. 高性能控制器的应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提升,控制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多高性能控制器应用于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中,使得电机控制更加智能化和精确。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的控制技术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的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2f50a2958fb770bf78a55cd.png)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的控制技术近20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已开始逐步替代直流调速,因其许多优点而被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
同时,变频调速的控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在变频调速系统出现的初期,其控制技术是采用电压频率协调控制(即V/F比为常数)。
此种控制技术有开环和闭环两种形式。
采用开环时用于一般生产机械,但静态和动态性能都不太理想,采用闭环则可改善系统性能。
后来,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转差频率控制方法。
采用这种控制技术使得变频调速系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静态和动态性能,使之接近于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但是,还是不能满足高性能调速系统的要求。
改善调速系统动态性能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转矩控制。
70年代初德国的 F.BLASCHKE提出的矢量控制理论解决了交流电机矢转矩控制问题。
这种理论的核心是将一台交流电机等效为直流电机来控制,因而获得了与直流调速系统同样优良的动态性能。
经过各国科技工作者努力,矢量变换控制的变频调速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电气传动系统中。
80年代的中期,德国的DEPENBROCK又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的理论,其思路是把交流电机与逆变器看作一个整体对待。
采用空间电压矢量分析方法进行计算,直接控制转矩,免去了矢量变换的复杂计算。
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全数字化,已有实际产品用于实际中。
近10多年来,各国学者和研究部门致力于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利用检测定子电压、电流等容易测量的物理量进行速度估算,以取代速度传感器,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成本,目前已研究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实用产品。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如专家系统、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正在显示出其实现变频调速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的巨大希望所在,有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控制技术有效利用,可使变频调速系统做到高效、自适应、自诊断、自保护、动态性能优良。
直流电机调速的PLC控制
![直流电机调速的PLC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9dac75c7375a417876f8f58.png)
直流电机调速的PLC控制背景:使用直流电机有许多优点如:电机调速经济,控制方便;机械特性较硬,稳定性较好;PLC电动机转速控制可以完成了液位控制、直流电动机旋转控制组态图,使得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屏幕对现场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用户可以通过组态图随时了解、观察并掌握整个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界面向控制系统发出故障报警,进行人工干预。
一、硬件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实际上是PLC与被控对象间传递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要有良好的电隔离和滤波作用。
1.输入接口电路输入输出信号分为开关量、模拟量及数字量。
可编程控制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全部经过了隔离,无论任何形式的输入输出最终都是经过光电偶合口或继电器将信号传入/送出PLC。
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等输入器件直接接到PLC输入接口电路上,为防止由于触点抖动或干扰脉冲引起错误的输入信号,输入接口电路必须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1]。
2.输出接口电路根据驱动负载元件不同可将输出接口电路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继电器输出型,CPU接通继电器的线圈,继而吸合触点,而触点与外线路构成回路;另一种是晶体管输出,它是通过光偶合使开关晶体管通断以控制外电路;再一种就是可控硅输出型,这里的可控硅是采用光触发型的。
二、软件第一部分为系统监控程序。
它是每一个可编程控制器成品必须包括的部分,是由可编程控制器的制造者编制的,用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本身的运行。
另一部分为用户程序。
它是由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者编制的,用于控制被控装置的运行。
这里主要介绍监控程序。
系统管理程序是监控程序中最重要的部分,整个可编程控制器的运行都由它主管。
管理程序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运行管理,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何时输入、何时输出、何时自检等等,进行时间上的分配管理。
第二部分进行存储空间的管理,即生成用户环境,由它规定各种参数、程序的存放地址,将用户使用的数据参数存储地址转化为实际的数据格式及物理存放地址。
电机调速与控制技术
![电机调速与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870ed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9.png)
电机调速与控制技术电机调速与控制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电机的转速、运行状态等多种参数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工况和生产要求。
本文将围绕电机调速与控制技术,探讨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机调速技术的原理1.1 电机调速的基本概念电机调速是指调节电机的运行速度,使其适应不同负载和工作要求的过程。
电机调速技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源频率、电压或者改变电机的接法等方式,实现电机的速度调整。
1.2 电机调速的原理分类根据电机调速的方式,可以将电机调速的原理分为电压调制方式、频率调制方式以及转差调制方式等。
1.2.1 电压调制方式电压调制方式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来达到调节转速的目的。
常见的电压调制方式有电压变压器调压、切换变压器调压和自动变压器调压等。
1.2.2 频率调制方式频率调制方式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源频率,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常见的频率调制方式有变频器控制、共振电压型调速和负载转速调节等。
1.2.3 转差调制方式转差调制方式是指通过在电机中加入转差器,通过人为干涉电机的转差特性,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常见的转差调制方式有串联电抗转差控制和串联电抗-接触器转差控制等。
二、电机调速技术的应用领域2.1 工业自动化领域电机调速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精确的电机调速控制,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例如,生产过程中需要快速加速和减速的场景,通过电机调速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响应,提高生产效率。
2.2 交通运输领域电机调速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动汽车以及高铁列车等交通工具都采用了电机调速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实现车辆的驱动和制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污染排放。
2.3 可再生能源领域电机调速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重要作用。
例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通过电机调速技术可以实现风机和太阳能跟踪器的精确控制,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28fa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5.png)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1.引言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生活中的电气控制系统。
通过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本文将介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控制策略以及相关技术。
2.设计原理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电压或电流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在直流电机中,电压和电流与转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改变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为了实现精确的调速控制,通常采用反馈控制的方式,通过测量电机转速,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输出电压或电流,以达到期望的转速。
3.控制策略开环控制是指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直接控制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大小,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开环控制的优点是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无法考虑到外界的扰动和电机的非线性特性,使得控制精度较低。
闭环控制是指在有反馈的情况下,测量电机转速,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输出电压或电流。
闭环控制的优点是能够考虑到外界的扰动和电机的非线性特性,提高控制精度。
常用的闭环控制策略有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其中,PID控制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控制策略,具有调节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优点。
4.相关技术在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还需要用到一些相关的技术,如编码器、传感器和驱动器等。
编码器是一种测量旋转角度和速度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电机的转速。
根据编码器的测量结果,可以对电机进行控制。
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电机的电流、电压和转速等参数,以获得电机的实时状态。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驱动器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行的电路,可以根据输入的电压或电流信号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
5.总结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控制策略和相关技术,以实现期望的控制效果。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变频调速的几种控制方式
![变频调速的几种控制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ef47f3667ec102de2bd89ae.png)
变频调速的几种控制方式
1、V/f协调控制
交流电动机的感应电势E=4.44Nf(N为绕组有效匝数)。忽略定子绕组的阻抗,定子电压U≈E=4.44Nf。当改变频率f调速时,如电压U不变,则会影响磁通。例如,当电机供电频率降低时,若保持电机的端电压不变,那末电机中的匝数将增大。由于电机设计时的磁通选为接近饱和值,匝数的增大将导致电机铁心饱和。铁心饱和后将造成电机中流过很大的励磁电流,增加铜耗和铁耗。而当供电频率增加,电机将出现欠励磁。因为T=CmI2′cosφ2(Cm为电机结构决定的转矩系数,I2′为转子电流折算值,cosφ2为转子功率因数),磁通的减小将会引起电机输出转矩的下降。因此,在改变电机的频率时,应对电机的电压或电势同时进行控制,即变压变频(VVVF)。
矢量控制可以获得和直流电动机相媲美的优异控制性能。
3、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也是分别控制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链,只是它选择定子磁链作为被控制的对象,而不像矢量控制系统那样选择了转子磁链,因此可以直接在定子坐标上计算与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矩。即通过实时检测磁通幅值和转矩值,分别与给定值比较,由磁通和转矩调节器直接输出,共同形成PWM逆变器的空间电压矢量,实现对磁链和转矩的直接闭环控制。它不需要分开的电压控制和频率控制,也不追求单相电压的正弦,而是把逆变器和电机视为整体,以三相波形总体生成为前提,使磁通、转矩跟踪给定值,磁链逼近圆形旋转磁场。
2、矢量控制
众所周知,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调速和起动性能,是因为T=CmIa,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各自独立,空间位置互差90°,因而和电枢电流Ia产生的磁通正交,如忽略电枢反应,它们互不影响;两绕组又分别由不同电源供电,在恒定时,只要控制电枢电流或电枢电压便可以控制转矩。而异步电动机只有定子绕组与电源相接,定子电流中包含励磁电流分量和转子电流分量,两者混在一起(称为耦合),电磁转矩并不与定子电流成比例。矢量控制的思路就是仿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将交流电机的动态数学方程式进行坐标变换,包括三相至二相的变换(3/2)和静止坐标与旋转坐标的变换,从而将定子电流分解成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解耦),它们可以根据可测定的电动机定子电压、电流的实际值经计算求得,然后分别和设定值一起构成闭环控制,经过调节器的作用,再经过坐标反变换,变成定子电压的设定值,实现对逆变器的PWM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调速中的控制技术
交流传动系统中的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的被控对象, 随着交流电动机调速理论的突破和调速装置性能的完善, 电动机的调速从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组调速、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直流调压调速逐步发展到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 变频调速又由WVF控制的PWM频调速发展到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
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控制方法, 实现方法简便, 在电机调速领域中, 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 电机传动的控制逐步向多元化、智能化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方向发展。
一、矢量控制技术
VVV F空制是从电动机稳态方程出发研究其控制特性,动态控制效果很不理想。
20 世纪70 年代初德国工程师F.Blaschke 首
先提出用矢量变换的方法来研究交流电动机的动态控制过程, 不但要控制各变量的幅值, 同时还要控制其相位, 以实现交流电动机磁通和转矩的解耦, 促使了高性能交流传动系统逐步走向实用化, 目前高动态性能的矢量控制变频器已经成功地应用在轧机主传动、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和数控机床中。
这种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将异步电动机模拟成直流机, 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 分别控制励磁电流分量与转矩电流分量, 从而获得与直流电动机一样良好的动态调速特性[1] 。
这种控制方法现已较成熟, 产品质量较稳定。
这种方法采用了坐标变换, 所以对控制器的运算速度、处理能力等性能要求较高。
近年来,围绕着矢量变换控制的缺陷, 如系统结构复杂、非线性和电机参数变化影响系统性能等等问题, 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
1985年,德国的Depenbrock 教授提出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解决了系统复杂性和控制精度之间的矛盾。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不需要坐标变换,也不需要依赖转子数学模型, 理论上非常诱人。
实验室条件下也已做出性能指标相当高的样机。
只是还有些问题未解决, 如低速时转矩观测器和转速波动等, 未能产品化。
现在市面上自称实现了转矩直接控制的系统, 大多都是或者采用了将磁链定向与直接转矩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低速时采用磁链定向矢量变换控制, 高速时采用直接转矩控制。
或者同时观测转子磁链, 作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校正。
直接转矩无差拍控制是基于离散化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提出来的一种控制方法。
无差拍控制可以在一个控制周期内, 完全消除定子磁链模值和电磁转矩的动、静态误差, 消除由于使用滞环比较器产生的转矩脉动,使电机可以运行在极低速下, 扩大了调速范围。
转矩(磁链)跟踪预测控制方法认为磁链模值已经被准确控
制或只发生缓慢地变化, 没有考虑磁链模值的控制问题。
对磁链和转矩都进行了预测跟踪控制, 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转矩跟
踪预测控制[2] 。
PI 调节器控制是使用PI 调节器输出定子电压矢量的直接转
矩控制技术,其中磁链调节器A屮R和转矩调节器ATR都使用PI 调节器, 通过两个PI 调节器给出相应定子电压分量, 提高控制系
统对参数变化的鲁棒性, 同时也减少了控制算法的计算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必将有所突破。
一是交流调速向高频化方向发展, 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能, 消除脉动, 其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和软关断技术又是重点。
二是与智能控制相结合, 使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有一个根本的提高, 这是直接转矩控制的未来。
三、现代控制理论在电机控制中的技术应用
随着微处理器控制技术的发展, 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各种控制方法也得到应用, 如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和双位模拟调节器控制可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滑模变结构控制可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状态观测器和卡尔曼滤波器可以获得无法实测的状态信息自适应控制则能全面地提高系统的性能。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采用微分几何理论的非线性解耦控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等等方法的引入, 使系统性能得到了改善。
但这些理论仍然建立在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基础上, 有的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观察器, 因而结构复杂, 有的仍无法摆脱非线性和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 因而需进一步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鲁棒控制是针对时间域或频率域来说的, 一般假设过程动态特性的信息和它的变化范围。
算法不需要精确的过程模型, 但需要离线辨识。
近年来, 在多电机协调控制中有重要的应用[3] 。
四、智能控制在交流调速中的技术应用异步电动机具有多变
量、强耦合、系统参数时变及系统结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 所以难以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
智能控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与经典和现代的控制方法相比, 智能控制突破了传统控制理论中过分依赖系统数学模型的束缚, 按照实际效果进行控制, 不依赖或者不完全依赖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具有非线性;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可完成更加复杂系统的控制, 且具有在线辨识或总体自适应自寻优的特点。
所以,将已有的控制方法和智能控制手段相结合, 是当代交流调速的基本思路。
[4] 因而许多学者将智能控制方法如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等引入了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并预言未来的十年将开创电力电子和运动控制的新纪元。
智能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控制及专家系统控制等。
(一)模糊控制技术。
由于模糊控制是智能控制中最为简单、最具实际意义的方法, 因而在交流调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将模糊控制应用于交流电动机的矢量控制中, 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矢量控制方法所带来的诸如非线性、参数变化等对系统性能影响过大的缺点, 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5] 。
模糊控制在速度控制中一般处于最外环, 而内环仍保留矢量控制、滑模解耦控制等传统控制方法。
用模糊控制器代替常规PID控制器,在参数变化、负载扰动情况下仍可得到快速、强鲁棒性的控制。
与传统的PID 控制相比, 模糊控制器具有更小的超调量和更强的抗干扰性[6] 。
典型应用如: 用于电机速度控制的模糊控制器;模糊逻辑在电机模型及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基于模糊逻辑的异步电动机效率优化控制; 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逆变器等。
(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信息处理方式有并行处理、分布储存信息和容错能力和在线或离线方式进行自学习和自组织的能力, 具有非线性、非局域性、非定常性等特点[7], 用于控制时可以不依赖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 为了实现对交流电机的快速和精确控制,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速度控制器, 并加入在线辨识补偿技术, 既可提高神经网络速度控制器的实时性, 又可增强整个系统的鲁棒性, 还可有效地克服负载转矩变化、转动惯量变化、粘滞摩擦系数变化等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而实现高性能的速度控制。
采用神经网络对电机参数中非线性参数进行在线辩识和检测, 可以使系统的性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改善, 尤其是对提高
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能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
神经网络实现控制器方法有多种, 但基于多层结构的神经网络结构相对复杂,在线调节权重用时较长,难以适应快速控制的要求,且目前尚缺乏相应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实用型计算机硬件支持, 因此将基于多层网络
结构的神经网络用于交流调速系统时, 在线学习和实时快速控制存在较大困难[8] 。
在实际中, 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定
子电阻、转子电阻、定子电流以及磁链的检测上。
(三)自适应控制技术。
被控对象不确定性的形成原因, 除了随即控制所针对的可用概率描述的干扰噪声以外, 还有大部分是难以用统计概率描述的外部环境影响; 再有就是被控对象本身在运行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化, 如机械手的动态特性随手臂的姿态变化而变化。
针对这种不确定性强的被控对象, 出现了自适应控制, 它根据对象或扰动的动态性能改变自动控制的参数或结构以保证控制质量。
自适应控制在对付系统参数随时间变化而又无法预测时有明显优势, 能处理大范围的参数变化。
(四)复合控制技术。
复合控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
智能控制的组合,例如: 模糊逻辑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的组合;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的组合; 专家控制与模糊控制的组合等, 高性能模糊控制器其实也是复合控制。
把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交流调速系统是为了使系统具备更强的鲁棒性和更为优良的动、静态性能[9] 。
近年来,优良的复合控制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展示了其良好的前景。
五、结束语纵观电机工业的发展史, 几乎每一次大的发展都是有理论方面的突破。
但现在作为一些较成熟的现代交流系统, 再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不太容易。
因此今后的发展,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是将现有的各种控制理论加以结合, 互相取长补短, 或
者将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引入电机控制技术中去, 走交叉学科的道路, 电机控制技术将走向多元化、智能化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