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程教案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课程《孟子》精讲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 1 课时年月日

课题《孟子》卷一(1-7)课型国学三维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2.理解孟子思想,感悟孟子智慧,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3.拓展延伸,运用孟子智慧分析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掌握写法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学生学法:诵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孟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入世;

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他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

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

死亡。”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

推行王道;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

之重”;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理想遭

挫折而矢志不渝,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

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二、学习重点句

1、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翻译: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教学过程(续):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翻译: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

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要统一天下就像在

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3、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翻译:所以由近及远地把恩惠推广开去,便足以安定天下。不这样,

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

4、反复诵读,能够背诵。

三、总结本课知识点,布置作业

说与写

1、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2、结合自己或者身边这样的故事,写一段自己的认识。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 2 课时年月日

课题《孟子》卷一(1-7)课型国学

三维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2.理解孟子思想,感悟孟子智慧,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3.拓展延伸,运用孟子智慧分析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掌握写法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学生学法:诵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三、导入新课:复习旧课,重温孟子魅力

四、学习重点句

4、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

亡。

翻译: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翻译: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于头顶着、背负着物件在路上行走了。

成语有:

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寡不敌众

4、反复诵读,能够背诵。

三、总结本课知识点,布置作业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说与写

1、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2、结合自己或者身边这样的故事,写一段自己的认识。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 3 课时年月日

课题《孟子》卷一(1-7)课型国学

三维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2.理解孟子思想,感悟孟子智慧,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3.拓展延伸,运用孟子智慧分析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掌握写法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学生学法:诵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两节课我们把第七章节的重点文句疏通了一遍,这节课我们来讨论本章节的实际意义。

二:问题导学

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获得齐宣王的信任的?

3.“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齐宣王去“大欲”的?

三:自主探究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文法导析

1.善用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运用比喻,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如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2.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排比的运用,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教学过程:

乐性,既在内容上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气势丰沛。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等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3.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好的文学笔法。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中的另一个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是这样,逼真而传神。 四、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请自定论题,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段文字,来表明你的认识与感受。

《齐桓晋文之事》⎩⎪⎪⎨⎪⎪⎧⎭

⎪⎪⎬⎪⎪⎫

不忍之心

不为与不能

↓仁政蓝图

具体措施⎩

⎪⎨⎪

⎧ 制民之产

物质施行教育

精神

保民而王

五、作业:收集话题集锦:

(1)提示:“忧与乐”“胸怀”“理想”“面对挫折”“思想的魅力”

(2)提示:“尊老爱幼”“孝”“亲情”“人间真爱”“感恩”

教 学 后 记

第 周 第 (课、章、单元) 第 4 课时 年 月 日 课题

《孟子》卷二梁惠王章句下(一、二)

课型

国学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