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一间隔排列教案

合集下载

间隔排列(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间隔排列(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间隔排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间隔排列。

2.能够在已知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间隔排列。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难点: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间隔排列。

2.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黑板、粉笔、教具等。

2.预先准备好相关教材和练习题。

3.确认教室环境,确保课堂秩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用照片板书“1 2 3 4 5 6 7 8 9 10”,并依次数数。

然后教师按照“2 4 6 8 10 12 14 16 18”依次读出数,并让学生感受一下数和数之间隔了多少个空格,是否规律一致,让学生观察“2 4 6 8 10 12 14 16 18”这一排数有什么规律。

鼓励学生大声说出规律。

2. 规律探究教师板书“2 4 6 8 10 12 14 16 18”,问学生:“这一排数的规律是什么?”让学生大声回答、阐述规律。

(每隔一个数加2,得到下一个数。

)然后让学生再看下面一排数:“1 4 7 10 13 16 19 22 25,你们发现这一排数有没有规律?” 让学生小组合作,商讨规律,并在黑板上列出规律。

3. 讲解概念教师板书“间隔排列”,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即:在数列中,若每个数相对于前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相同的量,则这个数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

4. 练习时间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与“间隔排列”相关的练习,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个概念。

加强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掌握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并能够应用。

5. 拓展思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例如:“如果相邻两个数的差为8,第一个数是5,那么第十个数是多少?”等等。

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策略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上课内容,强调学生应该深入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并在平时学习中进行句型思维的训练。

六、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练习题,鼓励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并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尝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己设计几道题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探索,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间隔排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主要涉及第四单元《间隔排列》的相关知识。

教材中包含了第47页至第49页的内容,主要学习了物体间隔排列的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掌握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圆点进行间隔排列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间隔排列的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间隔排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公园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物体是如何间隔排列的。

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利用PPT展示教材第47页至第49页的内容,讲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及其方法。

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圆点进行示例,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间隔排列。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小明家有10棵苹果树,他想把这些树按照间隔排列的方式种植,每两棵树之间要保持2米的距离。

请问小明应该如何种植这些苹果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学校里有8棵梧桐树,如果按照每两棵树之间保持3米的距离进行间隔排列,请问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土地?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间隔排列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间隔排列概念:方法: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教材第49页,完成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间隔排列的方法进行布置?请举例说明。

答案:1. 练习题答案:2. 生活实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间隔排列在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关注了第47页至第49页的教材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无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无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能够识别并运用间隔排列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间隔排列的概念:了解间隔排列的定义,掌握间隔排列的特点。

2. 间隔排列的应用:能够运用间隔排列解决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和应用,能够运用间隔排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间隔排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间隔排列的特点。

2. 新课:讲解间隔排列的概念,举例说明间隔排列的应用。

3. 活动一: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间隔排列的例子,并分享给大家。

4. 活动二: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间隔排列2. 板书内容:间隔排列的概念间隔排列的应用间隔排列的规律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间隔排列的概念和应用。

2. 提高题:寻找生活中的间隔排列例子,并尝试运用间隔排列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过程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启发性和互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导入二、新课1. 讲解间隔排列的概念:间隔排列是指物体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可以举例说明,如排队时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植树时树与树之间有一定的间隔等。

2. 举例说明间隔排列的应用: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间隔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排队买票、植树绿化、摆放物品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间隔排列的含义,学会用图形或符号表示物体间隔排列的特点,并能够运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体排列的顺序,二是物体之间的间隔。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物体的排列和间隔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操作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通过直观的教具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物体间隔排列的含义,学会用图形或符号表示物体间隔排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物体间隔排列的含义,学会用图形或符号表示物体间隔排列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间隔排列的特点。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物教具,如小棒、圆点等,用于直观展示间隔排列的特点。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间隔排列的图片和实例,方便学生观察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的图片,如停车场、座位排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是如何排列的?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物教具,如小棒、圆点等,让学生亲自摆放,体验间隔排列的特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4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4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2. 能够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进行间隔排列;3. 能够进行简单的间隔排列问题求解。

教学重点:1. 间隔排列的概念;2. 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进行间隔排列。

教学难点:1. 进行简单的间隔排列问题求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5分钟)1. 老师出示一组数字:3、5、7、9、11,请学生观察并思考是否存在一种排列方式,使得任意两个数字之间的差为2。

2. 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排列方式应为:3、5、7、9、11,间隔为2。

3. 引入间隔排列的概念,解释间隔排列的含义。

Step 2:数学活动(10分钟)1. 老师发放数字卡片给学生,每个学生手中有一个数字卡片。

卡片上有各种数字,如:1、3、5、7、9、11。

2. 老师给出一个规定的数值范围,比如0到20之间的数字。

3. 老师给出一个间隔数,比如2。

学生根据间隔数进行排列,形成间隔排列数列。

Step 3:操练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行调整数字卡片上数字的顺序,形成自己定义的间隔排列。

2.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观察和比较自己的间隔排列。

Step 4:归纳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间隔排列的规律,如间隔排列的数列是递增的;2. 学生对于间隔排列的概念进行描述。

Step 5:拓展延伸(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给出一个间隔排列,学生能否根据数列的规律推测出缺失数字?2.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找出规律,推测出缺失数字。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完成间隔排列的练习题;2. 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数学活动和问题拓展等环节,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一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一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一间隔排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一间隔排列》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的事物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以及能用简单的符号表示一一间隔排列。

这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进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辨认一一间隔排列,并能够用简单的符号表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辨认一一间隔排列,并能够用简单的符号表示。

难点:学生对于一一间隔排列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引出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并用简单的符号表示。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一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一一间隔排列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一一间隔排列特点:…表示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区级公开课《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区级公开课《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区级公开课《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并掌握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的规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抽象的方式来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此外,学生可能对规律的表述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并掌握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的规律。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抽象的方式来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观察法、操作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的规律。

3.巩固练习: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4.课堂小结:学生总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课后作业:学生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图片为主,配以关键的文字描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规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7页至第69页,主要涉及“间隔排列”的概念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间隔排列的含义;2. 学会用图形表示间隔排列;3. 掌握间隔排列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掌握间隔排列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间隔排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课堂上,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学校的操场上有10排树木,每排有5棵树,其中第一排和一排的树木是间隔排列的,其他排的树木是连续排列的。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情景。

2. 概念讲解:接着,我向学生讲解间隔排列的概念,通过PPT展示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间隔排列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选取一道例题进行讲解,例如:有一排共15棵树,要求每两棵树之间有一个空隙,请问这排树可以有多少种间隔排列的方式?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间隔排列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答案,检查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间隔排列:概念:……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后反思。

我觉得学生在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上没有太大问题,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间隔排列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植物种植、道路规划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间隔排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物体排列中的间隔概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方法和规律。

本章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够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间隔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知道间隔排列的方法和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间隔排列的概念理解。

2.间隔排列方法的掌握。

3.间隔排列规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和方法。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间隔排列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活中的实例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间隔排列能力。

3.准备板书,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提示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物体排列的规律。

例如,展示街道两边的树木、教室里的座位等,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间隔。

2.呈现(10分钟)讲解间隔排列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间隔,如何进行间隔排列。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间隔排列的方法和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间隔排列的方法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间隔排列的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间隔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停车场的设计、园林布局等。

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找规律之一一间隔排列 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找规律之一一间隔排列 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找规律之一一间隔排列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间隔排列的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间隔排列的概念2. 间隔排列的规律3. 间隔排列的应用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

2. 操作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加深对间隔排列规律的理解。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排列规律。

2. 提问:你们发现这些物品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二、探究间隔排列的规律(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图片,如:红、黄、红、黄、红、黄,让学生发现这组图片的排列规律。

2. 提问:你们发现这组图片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3. 引导学生总结出间隔排列的规律:两个相同的物品之间有一个不同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一些间隔排列的练习题,如:红、黄、红、黄、红、黄,下一个是什么颜色?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间隔排列的规律。

四、应用间隔排列的规律(10分钟)1. 让学生用间隔排列的规律来排列一组物品,如:红、黄、红、黄、红、黄,让学生按照这个规律排列下一组物品。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间隔排列的规律。

五、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间隔排列的规律。

2. 提问:你们觉得间隔排列的规律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间隔排列规律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间隔排列规律的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

教学反思1.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了间隔排列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排列组合的一个基本概念。

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排列知识后,进一步学习间隔排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的认知。

但是,对于间隔排列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理解和消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间隔排列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间隔排列的规律。

2.难点:对于复杂排列情况下间隔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规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

2.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现象,如停车场上的车辆、书架上的书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间隔排列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间隔排列的实例,如排队、座位安排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间隔排列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间隔排列的问题,如如何在一定数量的物品中进行间隔排列,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找规律之一一间隔排列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找规律之一一间隔排列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找规律之一一间隔排列苏教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中的“找规律之一一间隔排列”,这部分内容主要出现在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第七章“简单的规律”。

教学内容: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找出物体或图形的规律。

今天我们要专门研究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比如,有一排小球,每个小球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我们要找出这样的排列中的规律。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并能够找出其中的规律。

重点是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小球和绳子,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摆一摆,找出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教学过程:我会用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排小球,让同学们观察,并尝试找出规律。

接着,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讲解如何找出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然后,我会让同学们进行随堂练习,自己找出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我会给出作业,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作业设计:1. 请用小球和绳子摆出一一间隔排列,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答案:规律是一一间隔排列,即每个小球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2. 请在纸上画出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答案:规律是一一间隔排列,即每个图形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课堂上,有些同学对找规律的过程还是有些困惑,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同时,我也可以给同学们推荐一些拓展延伸的资料,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同学们需要明确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同学们以后学习更复杂规律的基础。

我会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讲解,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含义。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2023秋)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2023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间隔排列的概念和间隔排列中物体数量的计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间隔排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间隔排列的基本原理。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提问时有时过于具体,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在今后的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我将尝试提出更多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间隔排列》,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图形的排列”。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间隔排列的特点;2.学会使用间隔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用图片、小棒等物品进行间隔排列;3.掌握间隔排列中物体数量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注重实际操作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间隔排列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间隔排列》这一章节的学习热情。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现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间隔排列的概念仍然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间隔排列的特点,以便他们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接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区级公开课《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区级公开课《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区级公开课《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方法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归纳规律的能力为主,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能力,对图形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规律,学生可能还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规律,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一一间隔排列图形的规律。

2.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归纳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图形的规律。

2.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出一一间隔排列图形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方法发现一一间隔排列图形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一一间隔排列图形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多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排列的规律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教学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尝试找出卡片上图形排列的规律。

学生完成后,教师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一一间隔排列,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一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一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一间隔排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一间隔排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物体或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及应用。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对生活中的排列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和特点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能用一一间隔排列的方式排列物体或图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及应用。

2.难点: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能灵活运用一一间隔排列的方式排列物体或图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排列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

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形象生动地展示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排列现象,如排队、座位排列等,引导学生关注排列规律。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操作,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排列规律。

3.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归纳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

4.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一一间隔排列的方式排列物体或图形,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提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其他一一间隔排列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6.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谈收获,教师点评、总结。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数字的间隔排列规律和特点。

2.能够熟练进行数字的间隔排列。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数字的间隔排列。

技能目标1.认真观察,准确判断间隔排列规律。

2.灵活运用数字的间隔排列规律,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间隔排列,主要包括间隔排列的认识、应用和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5分钟)通过向学生介绍和谈论数字的书写习惯,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间隔排列的认识(10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数字间隔排列的规律,让学生能够观察和判断数字的间隔排列规律。

3. 应用(10分钟)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间隔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演示。

4. 自学练习(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数字进行间隔排列练习,通过自学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5. 合作学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协作完成一些有趣的数字排列游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6. 提高练习(20分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提高练习,综合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7. 思考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学习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的间隔排列规律和特点。

2.灵活应用数字的间隔排列规律,进行计算。

3.合作学习,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准确观察和判断数字的间隔排列规律。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间隔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意愿和听课动力,评价学生的兴趣参与。

2.通过提问和指导,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探究能力。

2.下一次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利用教具和影像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间隔排列规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间隔排列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间隔排列的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于间隔排列的概念和规律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特点和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特点和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学习。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间隔排列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初步理解间隔排列。

3.实例分析:让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现象。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巩固对间隔排列的理解和掌握。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归纳能力。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间隔排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间隔排列的特点和规律。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一间隔排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体的排列顺序,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比较方法,对比较两种物体的排列顺序有一定的认识。

但三年级的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和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体的排列顺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体的排列顺序。

2.难点: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比较法、操作实践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体的排列顺序。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排队、停车场停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请大家观察这些情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系列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述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如“一个物体后面跟着一个空隙,再是一个物体,如此循环”。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卡片或实物进行摆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一一间隔排列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不同类型的排列顺序,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等,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体的排列顺序。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间隔排列的排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间隔排列的概念。

2. 间隔排列的排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间隔排列的排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排列过程中遇到过间隔排列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2. 探究新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间隔排列的排列方法。

3. 实践应用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讲解习题,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改正。

4. 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间隔排列有什么规律吗?5.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P5657)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间隔排列的概念2. 间隔排列的排列方法七、作业设计1. 练习册P56572. 自选一道数学问题,尝试用间隔排列的方法解决。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了间隔排列的概念和排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但在课堂实践应用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间隔排列的排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新知”和“实践应用”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步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

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作业纸一、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师:同学们,老师觉得最近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特别棒,看这是奖励你们的。

师操作:出示两个笑脸与两个大拇指间隔排列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老师觉得同学们坐得很端正,继续奖励大家,猜老师会奖励大家什么呢?猜得真准,你是怎么想到的?师:像这样,笑脸与大拇指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这样的排列现象欣赏老师收集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照片提要求:你们一边看,一边还要能找出哪些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出示:PPT(手链图红白蜡烛图食物)师:欣赏了这么多照片,你觉得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师:的确,这样的排列看起来非常有规律、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过渡:三(1)班的同学很会观察、很爱动脑筋,老师带你们到兔子庄园去玩一玩。

二、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出示主题图天气晴朗,小兔子们正在列队欢迎咱们呢。

在图中,能不能也找到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呢?学生汇报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先来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

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数一数每一种物体的数量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核对数量师:咱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出示:每组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每组两种物体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研究巡视,师:研究好了吗?现在把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来汇报一下。

每组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指名,生说一一间隔排列师:的确,这三组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鼠标指着大图)如果没有学生说一一间隔排列,则省略此步师:还有什么特点呢?生:两边相同师:咱们来具体看一看点击第一组变大,师:你来说一说如果学生说不出,可以引说:左边是(),右边是(),两边()。

再看第二组,你来说一说再看第二组,你来说一说师:两边相同可以说成是两端相同。

(板书:两端相同)师: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指名生:两边的比中间的多1个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嘛?生:夹子比手帕多一个兔子比蘑菇多一个木桩比篱笆多一个或者生:夹子比手帕多一个兔子比蘑菇多一个木桩比篱笆多一个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它们在数量上的关系吗?生:两边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一个。

师:也就是两端物体比中间间隔物体多一个。

(板书:两端物体比中间间隔物体多一个)反过来说也就是中间间隔物体比两端物体少一个三、通过学生操作来解释、验证规律师: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让我们验证一下:咱们来给小兔子分蘑菇吧。

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点击一个圈)你们会分吗?(会),那老师就把分蘑菇的任务交给你们了,完成作业纸的第二题分蘑菇,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分好了吗?在分蘑菇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最后一只小兔没有分到、多了一只小兔、少了一个蘑菇……师:是吗?(不相信的语气)老师也来分一分,点击课件。

真的是这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谁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生:两端相同,排在两端的物体多一个,所以多了一只小兔。

中间的间隔物体比两端物体少一个,所以少了一个蘑菇……师:其他两组排列里也是这种现象吗?咱们来看一看出示夹子手帕图。

如果把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看成一组,也像这样圈起来后,结果会怎样?生:多一个夹子师:为什么会多一个夹子呢?夹子是排在两端的物体,所以比中间的手帕多一个师:再看看木桩篱笆图,把一根木桩和一块手帕一组一组圈起来后会出现什么结果?生:多一根木桩师:为什么会多一块木桩呢?生:两端相同,排在两端的物体比中间多一个,木桩是排在两端的,所以就多了一根师: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两端相同时,排在两端的物体一定比中间间隔物体多1个呢?(大部分学生有些迟疑,不敢确定)咱们再来验证一下请小朋友们任意画两种图形,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相同。

画好后,数一数两种图形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收集两份优秀作业让学生自己展示并说说有没有验证规律师:其他小朋友画的也符合这个规律吗?生:符合说得真不错,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出示: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生:19个蘑菇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把20块手帕像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生:21个夹子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过渡)师:你们真爱动脑筋,小兔子看你们学得这么棒,决定教你们玩一个游戏,想玩吗?四、游戏,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游戏名称叫“男生女生来排队”的游戏(课件:游戏:男生女生来排队)老师要找三名男生、三名女生来按照老师的指令排队,其余同学当小裁判,5秒内完成指令的话就给他们鼓掌。

想上来玩游戏的小朋友赶紧报名哦!指名学生上台后。

师:准备好了吗?老师开始下指令了1.第一个指令:男生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2.第二个指令:男生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每个男生的两边必须有一个女生。

学生发现了问题师:要使每个男生的两边必须站一个女生可以怎么做?开动你们的小脑筋。

女男女男女男女/ 女男女男女生:下去一个男生师:哪个男生离开队列,男生的两边就都有了女生了。

生:某某师:如果这个同学上位的话,队列的两端站的是(女生),女生的人数比男生人数多一个。

师:除了让这个男生上位,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使男生的两边都有女生。

生:再喊一个女生上去师:谁愿意上来。

指名女生上台师:现在站对了吗?师:咱们来观察一下这个队列,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女生师:你是怎么发现的?数出来的师:有什么方法,不通过数数,就能一下知道女生比男生多?生: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女生站在队伍的两端,所以比男生多一个还想继续玩游戏吗?那咱们就一起来玩这个游戏,不过要开动小脑筋哦!师:老师这儿有四个男生,排成一排,现在最少来几个女生就可以和男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3个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排列的?请你上来排一排为什么只需要3个女生就够了?生:因为男生在两边,比女生多一个,女生少一个,所以只要3个女生就够了师:最多需要几个女生呢?生:5个师:怎么排?你能说一说吗?生:女生排在两边。

比男生多一个师:和他想法一样的举手。

真棒除了这两种方法,有没有其他的方法?4个你来说说来4个女生怎么排?出示:女男女男女男女男还可以怎么排?出示:男女男女男女男女这两种排列方法和前面的排列方法有什么不同吗?生:两端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板书)师:咱们来回顾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1?在什么情况下,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多1?在什么情况下,女生的人数和男生同样多?五、回顾学习过程,谈体会师:回顾我们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生1: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它们的数量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1。

生2:一组一组地圈一圈,容易发现间隔排列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师:下面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收获去勇闯智慧谷。

五、解决问题,出示:智慧谷第一关判断对错师:看到题目后先想一想,等老师倒计时到1的时候,用手势把答案告诉老师,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教给手势)(1) ★▲★▲★★▲……★▲★这组排列中★的个数比▲多一个。

……………………()(2)课桌和椅子一一间隔排列,课桌有10张,椅子有10把。

……………………()第二关:解决问题一年一度的人民公园菊花展即将开幕了,展台上已经运来红菊花100盆,如果按以下方式一一间隔排列展出,还需要运来多少盆黄菊花?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

六、总结拓展快要离开兔子庄园了,老师想把这串珠链送给小兔子们,你们说是红珠子多还是黄珠子多呢?说说你们的理由师假装操作,我现在就把它排成一行,看看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的间隔排列其中有着怎样的规律呢?与排成一行的间隔排列又有着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师: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规律,只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规律。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