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及对策(正式版)
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c91e46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4.png)
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得到了广泛开采和应用。
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伤亡,严重影响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及其分析:1、管理不够严格。
煤矿企业管理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安全管理投入不够,存在弄虚作假和违规操作等行为,导致安全隐患未得到及时处理,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2、人员素质低下。
煤矿生产操作人员普遍缺乏正规的培训和技能验证,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忽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设备老化。
现有煤矿设备停用率高,维护不及时,使用寿命过长,存在安全隐患和故障风险,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风险。
4、自然灾害。
煤矿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复杂,自然灾害如山洪、地震、泥石流等随时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人力物力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对策建议:1、严格安全管理。
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追求零事故和零伤亡的安全目标,实行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并督促落实。
2、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验证。
煤矿生产操作人员应接受正规的培训和技能验证,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3、定期检修和更换老化设备。
煤矿企业应对现有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保养,强化设备管理,尽早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要及时升级和更换老化设备,使设备状态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4、加强自然灾害防范。
煤矿企业应了解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合理规划和设计生产项目,降低自然灾害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此外,要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科研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综上所述,要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实施全面的管理措施,完善安全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验证,定期检修和更换老化设备,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46f3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9.png)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于煤矿事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煤矿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煤矿事故的原因分析1.技术水平低下煤矿事故的发生与煤炭生产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一些地下煤矿由于历史原因或设备落后,导致设备老化、维护困难,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此外,不合理的采矿方法和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煤矿事故的重要因素。
2.安全管理不到位煤矿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事故的发生。
一些煤矿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的问题。
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力、安全检查不及时、隐患排查不彻底等,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人员素质低下煤矿事故中的人为原因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煤矿工人素质低下、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违章指挥等错误行为,给煤矿生产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4.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地质构造等自然灾害,都会增加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污染也会对煤矿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煤矿事故的预防措施1.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煤矿技术设备的改造和升级,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矿工的技能和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加强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3.加强监测预警与应急救援建立健全煤矿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和分析煤矿事故的发生趋势,预测和监测潜在的安全风险。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和效率。
4.加强科学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煤矿生产过程的数据监测和分析系统,实现对煤矿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f5fdb8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6.png)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矿被广泛开采和使用。
然而,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给矿工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深入分析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加强预防措施,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水平变得尤为重要。
一、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一些矿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忽视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存在违章操作、麻痹大意、懒散工作等问题。
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教育,使得矿工对于应急事故处理和安全知识了解不足,无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2.技术设备问题煤矿生产过程中,技术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对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煤矿存在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以及技术设备精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泄漏等安全隐患,引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3.管理不善煤矿的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然而,一些煤矿存在着管理不善、缺乏监督和考核机制、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问题。
管理混乱和不完善容易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煤矿应加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培养,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强化矿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矿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培养,形成全员参与煤矿生产安全的良好氛围。
2.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煤矿应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性能稳定。
同时,对老化和性能不达标的设备及时更换和更新,以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3.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煤矿应加强管理,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与义务,形成科学合理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督导和考核机制,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运行。
4.加强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煤矿安全技术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及对策
![关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ebd3b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d.png)
关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及对策我国现在处于煤矿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加快合适经济发展的煤矿安全制度建设是治理煤矿安全之本。
我国是煤炭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
理论界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做了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资源无偿的批复是煤矿安全事故背后腐败的根源,而矿难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非常严重的管理问题,并强调“安全生产必须要用重典来治理乱局〞(李毅中,2006)。
国家现有矿山资源的矿产权不清楚导致矿难频发〔张维迎,2005〕。
单一的委托代理关系使煤炭企业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中的企业〔董进才,2005〕。
煤矿安全监管不利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李毫峰、高鹤,2004〕。
煤矿安全设备投入不够,安全设备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是矿难发生的直接原因〔芮素生〕。
执法不严导致矿难频发〔罗云,2006〕。
毋庸质疑,管理混乱、监管不利、投入不够、执法不严是我国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但对煤矿安全的管理混乱、监管不利、投入不够、执法不严,这与其说指出了问题的症结,还不如说这只是提出了问题。
要降低煤矿安全事故,不能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象,而是要找出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混乱、监管不利、投入不够、执法不严背后的原因,要找出是什么因素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混乱、监管不利、投入不够、执法不严。
本文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背景出发,发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不顺畅,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分析依据系统理论,煤矿安全是由矿井通风系统、防尘系统、防火系统、提升与运输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压力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通讯系统及避灾路线等系统构成的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大系统。
影响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这五个因素通过不同的制度安排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互相作用的,任何一个子系统中的人、机、料、法、环配合不协调,都会导致煤矿安全事故。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ace8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e.png)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引言: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对煤矿生产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煤矿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提高事故应急能力至关重要。
一、原因分析煤矿事故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警示、缺乏安全意识等事由均属人为因素的范畴。
工人的操作不规范、技能不熟练以及管理层的监管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1.2 设备故障煤矿的设备设施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然而设备的老化、损坏、缺乏维护等原因也是导致煤矿事故的重要环节。
设备故障可能发生在提煤机、掘进机和通风设备等关键领域,一旦出现故障,将给生产过程带来巨大的隐患。
1.3 管理漏洞煤矿安全管理的漏洞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管理层需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和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以确保安全生产。
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原因分析,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1 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通过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警示的能力,减少人为因素引发事故的发生。
2.2 强化安全管理煤矿管理层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同时,要加强对工人的监督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3 提高事故应急能力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煤矿事故应急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救援和疏散工作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4 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db6af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d.png)
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1.煤质因素:煤矿瓦斯事故与煤的含瓦斯量有直接关系。
煤中的瓦斯主要是由有机质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
一般来说,含气煤层的瓦斯含量较高,容易发生事故。
2.采矿工艺不当:煤矿采矿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等因素,容易导致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
例如,采煤机操作不规范,采煤速度过快,煤层松动不及时,会造成煤矿瓦斯积聚。
3.安全管理不到位:煤矿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导致煤矿瓦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安全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对安全隐患的发现和处理不及时等。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煤质监测和预测:通过加强煤质监测和预测工作,掌握煤层的瓦斯含量和演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采用现代化的瓦斯抽放设备,加强对煤层的排瓦斯作业,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2.完善采矿工艺和设备:加强对煤矿采矿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新老化的设备。
3.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煤矿安全制度的监督和执行,确保安全制度的落实。
加强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对煤矿日常安全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4.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包括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伤员救治和安全撤离等内容。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总之,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给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只有加强煤矿瓦斯事故的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c1db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0.png)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不仅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煤矿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不小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必须深入分析事故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从煤矿事故的常见原因入手,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煤矿事故的常见原因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矿工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此外,有些矿工为了追求高产量或个人利益,会违反安全规定,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 设备故障煤矿中使用的设备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这些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矿井排风系统的故障会引发瓦斯爆炸,巷道支护设备的失效会导致坍塌等。
3. 不合理的管理不合理的管理也是煤矿事故的原因之一。
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不到位,对于矿井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事故的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是预防煤矿事故的重要举措。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要加强对矿工的纪律教育,确保规章制度的遵守。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煤矿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提高设备维修水平加强设备维修水平的提升也是预防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
煤矿企业应制定维修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检测。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的更新,及时淘汰老化的设备,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4. 强化监管与执法煤矿事故防范还需要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煤矿的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和不安全的煤矿进行严厉的处罚。
同时,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管,确保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5. 推广科技应用推广科技应用是煤矿事故防范的重要手段。
煤矿企业应引进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技术设备,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对煤矿进行监测和预警。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e7dd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1.png)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煤矿生产也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
由于煤矿生产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探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有效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煤矿生产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如违章操作、违规施工、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导致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人为因素往往是煤矿事故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技术因素煤矿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或者设备老化、使用不当等原因,会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
煤矿通风系统不畅、防爆设备不足等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煤矿安全事故。
3. 管理因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缺失、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管理因素的不完善导致了煤矿事故的频频发生。
4. 自然因素煤矿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也对煤矿安全有一定影响。
地质构造不稳定、突水、突陷、瓦斯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会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二、煤矿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煤矿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2.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
3. 提高煤矿安全技术水平优化煤矿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加强煤矿通风、防爆、瓦斯治理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
4. 加强煤矿安全监测和预警建设煤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煤矿安全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5. 加强煤矿安全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煤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提高煤矿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煤矿事故的及时救援和处理。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cad253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0.png)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矿山工业一直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然而,矿山事故常常发生,尤其是煤矿事故是比较频繁的。
煤矿事故的严重性不仅在于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更在于弥散的瓦斯、煤尘等矿井废气污染。
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环境资源,必须找出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疏忽大意、管理人员的低效管理、安全制度的不严格执行等都是常见的人为因素。
2. 非人为因素非人为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设备因素。
煤矿常见的自然因素有地质构造、煤层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
技术因素是煤矿作业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爆破、钻孔等。
设备因素主要是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不及时、使用寿命过长等问题。
二、煤矿事故的对策1. 安全意识教育煤矿工人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注重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对煤矿事故的影响。
2. 完善制度建设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建立规范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监督,减少人为因素对煤矿事故的影响。
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对煤矿机械通常都有很高的维修要求,应当根据规定周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转。
4. 环境监测对煤矿的环境进行监测,发现环境异常即停止生产,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减轻自然因素对煤矿事故的影响。
总之,煤矿安全问题不仅是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问题,也是环境保护的问题。
仅仅凭借政府部门或者相关单位的力量来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安全制度体系,培养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加强设备及自然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以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持续、稳定、高效运作。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22c2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9.png)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煤矿安全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的意外事件。
由于煤矿作为能源资源的重要来源,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期提高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一、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1. 人为因素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盲目追求效益等人为因素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忽视安全操作规程,私自违禁操作;疲劳驾驶或者工作;违反安全操作程序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2. 技术装备问题煤矿作业设备的老化、维护不当、出现故障等技术装备问题也是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煤矿设备运行失常、操作不当、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都会加大事故的发生风险。
3. 管理制度不健全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等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了工作程序混乱、责任不明、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等问题,进而增加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4. 自然环境因素煤矿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地质构造条件不稳定,易发生地陷、地震等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等都可能对煤矿生产安全造成影响。
1. 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是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宏观措施。
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安全管理局面。
完善技术装备是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在正常、良好状态下运行。
3.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监管力度是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外部保障。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煤矿安全隐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4.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安全演练,培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5篇范文]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2e0e6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9.png)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5篇范文]第一篇: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赢了网遇到安全生产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1客观原因分析1.1煤炭需求增加推动了煤矿超能力开采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总量过高,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产出,是造成煤矿超能力开采的直接原因。
超能力开采已经成为全国煤炭工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成为我国煤矿各种事故的重要导火索。
1.2小煤矿违规开采引发煤矿事故居高不下目前我国约有2.5万个煤矿,其中2.3万个是乡镇煤矿、个体煤矿,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
每年发生的煤矿事故中,乡镇煤矿占70%,而重大或特大事故占80%。
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小煤窑业主竞相逐利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较小的事故风险成本又不足以法律咨询赢了网使他们望而却步。
由于当前煤炭行业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加之有关部门监管乏力,导致在矿难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小煤窑的破坏性、掠夺性开采屡禁不止,接近疯狂。
小煤矿的掠夺性开采在损耗煤炭储量的同时,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安全投入少,引发的恶性安全事故必然居高不下。
1.3自然条件的变化使煤矿安全面临新的危险(1)煤层赋存条件差,瓦斯灾害严重。
我国大中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20.34%,突出矿井占19.77%。
小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15%左右。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强,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突出危险区域也在不断扩大。
(2)地下水防治难度增大。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发生产的深度不断加大,井巷工程的掘进速度加快和随着煤矿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和工作面开采空间尺度的变化,水害产生的条件、水害威胁的程度以及水害形成的机理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给井下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和补给强度的分析造成很大难度,从而增加了水害治理的难度。
(3)我国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
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中精查资源量仅占25%,详查资源量仅占17%,绝大部分为地质工作程法律咨询赢了网度极低的普查找煤资源量。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6251d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1.png)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与对策建议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缺乏安全意识。
一些煤矿从业人员对安全意识不强,往往忽视安全规定和标准,导致事故频发。
第二,设备老化。
一些煤矿使用的设备陈旧,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管理不到位。
一些煤矿管理者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四,技术水平不高。
一些煤矿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安全技术支持,容易引发事故。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第二,更新设备设施。
加大对煤矿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加强管理监督。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矿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提升技术水平。
加大对煤矿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安全技术水平,提高煤矿安全防范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煤矿安全事故是一个涉及到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
煤矿是煤炭资源的主要开采地,然而煤矿开采也伴随着高风险和危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煤矿安全事故屡禍不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前述的原因和对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生产安全意识。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应采取以下综合的对策: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
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立法和法规的制定,依法严格监管,确保煤矿生产达到安全标准。
同时,对违法违规的行为依法严厉惩处,形成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其次,加强技术投入和研发。
提高煤矿的生产技术水平,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效提升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
完善煤矿的安全设备设施,包括排水处理、通风设施、应急救援设备等,保障煤矿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舒适。
浅论我国国有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正式)
![浅论我国国有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f2cfc484647d27284b7351f7.png)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浅论我国国有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666-32 浅论我国国有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经过自身不懈努力,煤矿安全生产建设成果突出,为煤矿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但是,我们也应当冷静地看到煤矿安全生产中仍然存在问题,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尚未全面改观,亟待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强整顿。
一、全煤系统安全现状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煤矿的认真整改下,煤矿企业的安全概念得到强化,安全投入也普遍有所增加,因而,煤炭企业在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于平稳。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的持续旺盛,各类煤矿为提高产量而忽视安全生产,甚至超矿井设计能力盲目生产,导致事故隐患越积越多重特大事故发生相对增多。
据统计,20xx年全国共发生3639起煤矿死亡事故,造成6027人死亡,特别是20xx年底至20xx年初的三起特大的瓦斯爆炸事故,促使国有煤矿不得不倾心研究安全,认真落实安全。
所以,客观准确的预测未来市场需求,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提高煤矿生产能力,研究制定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对策就显得极为重要。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96b86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4.png)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
一、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管理不到位:由于煤矿企业管理不到位,对于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出现漏洞,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2、技术设备不完善:一些煤矿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设备老化严重,导致设备失效率增加,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劳动力素质不高:一些煤矿企业工人的素质不高,缺乏安全意识,不能正确的处理突发事件,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4、不正当的采煤方式: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采取了不正当的采煤方式,如盲目开采、破坏矿井建筑,这些都会增大煤矿事故的风险。
5、天灾人祸:一些灾难性的气象现象,如突发的地震、地质灾害等也是煤矿事故的原因之一。
1、加强管理:煤矿企业要加强管理,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加强煤矿设备维护:加强对煤矿设备的维护,及时修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工作状态正常,减少发生事故的风险。
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使员工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采取行动,降低事故率。
4、合理采煤:煤矿企业在采煤过程中应根据煤层的情况,采取合理的采煤方式,保证采煤过程中不破坏矿井建筑,减小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
5、煤矿安全监测: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监测,利用最新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煤矿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应对措施,使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综上所述,对于煤矿事故,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煤矿管理、设备维护、员工素质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以防范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为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c8a9930580216fc700afd13.png)
势 , 国煤 矿安 全生 产事 故 死亡 人 数 共计 1 8 人 , 全 76 5
D i ho n a S aj u ( el gi gIs tt o ce c n eh ooy H i nj n tue f i ea dT cn l ) o a ni S n g
A b t a t Co sd rn h iu t n o e u n c uT n e o o ls f t r d c in a c d nti i s r c : n i e i g t e st a i ff q e to c /e c fc a ae y p o u t c i e n Ch — o r o na r c n e r e e ty a s,a l ss o o ls f t r d c in a cd n n Ch n s d ne fo a pe t i e q n iy、 nay i n c a ae y p o u to c i e ti i a i o r m s c slk ua tt kid、 r p ry a d S n,s m ma y o u r n iu t n a d e p re c fc a a ey p o u to r m — n p o e t n O o u r n c re tst a i n x e i n e o o ls ft r d c in fo a o b o d a e d n . Ra s eai e d v lpme tc u tr a u e n c a a ey pr d c in o i a c m b n ra r o e ie r ltv e e o n o n e me s r so o ls ft o u t fCh n o i e o wih t e r s l fa c d n n l ss a d s f t r d ci n e p re e fo a r a t h e u to c i e ta ay i n a ey p o u to x e inc m b o d. r K e wo d Co l S ft r d c in;Ac i n ;Co n e e s e y r s: a ; aey p o u to cde t u t r a ur m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对策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334d5f5e87101f69f319561.png)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对策(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文件编号:KG-A0-6355-60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对策(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从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安全管理与监督不到位、煤炭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等煤矿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近年来国有大矿事故频发的根源,并提出治理煤矿事故要多管齐下,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只有标本兼治,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杜绝矿难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对策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采煤国之一,煤矿多,分布地域宽,涉及面广,就业人员多,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无法相比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难度。
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而与此同时,煤矿安全事故也频发不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过去经常见诸中小型乡镇煤矿的矿难,现在却开始向国有大矿蔓延,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在国内外产生恶劣影响。
本文就我国近年来国有大矿事故频发的根源作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为19.56亿吨,但其中有安全保障能力的只有12亿吨,其余将近8亿吨的煤炭是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o2005年我国原煤产量可能按近22亿吨,没有安全保障的煤炭产量将会更高。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136491590c69ec3d5bb7599.png)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提要煤矿事故的频发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
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探讨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与症结,进而提出提高煤矿安全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安全:煤矿;事故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确在好转,但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仍然处于高发态势,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特别是重大煤矿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影响极为恶劣。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探究近几年发生的矿难事故根源,对于搞好煤矿企业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一、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影响我国煤炭安全的主要因素从总体上看,开采煤层地质条件和自然灾害条件是影响煤炭生产安全的客观因素,而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包括安全技术和装备)落后,以及安全管理问题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根据以往矿难事故总结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一)自然环境条件差。
与各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炭赋存条件较差。
主要特点是:埋藏深,煤层稳定性相对较差,地质构造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因素都比其他国家煤矿多,所谓“五毒俱全”,主要依靠井工开采,高瓦斯矿井多。
专家分析,采深每增加十米,温度升高一度,而且煤层压力增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增高。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地温也越来越高,煤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重。
我国煤矿的年瓦斯涌出量在100亿m3以上,高瓦斯矿井占到48%,是世界上煤矿瓦斯最严重的国家。
2007年1月发生的15起重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占9起、死亡69人,分别占60%和71.9%。
可以说,瓦斯爆炸是矿难的一大祸首。
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一般不开采高瓦斯灾害隐患严重的矿井。
我国是一个能源饥渴国,不论是低瓦斯还是高瓦斯,都在积极创造条件,照采不误。
现在国内许多矿井瓦斯浓度的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井下某个点进行连续24小时测量,却无法对某个空间进行全方位的连续测量,而井下的瓦斯浓度是不均匀的,这就让人防不胜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1357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关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及对策(正式版)关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及对策(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我国现在处于煤矿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加快适合经济发展的煤矿安全制度建设是治理煤矿安全之本。
我国是煤炭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
理论界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做了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资源无偿的批复是煤矿安全事故背后腐败的根源,而矿难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非常严重的管理问题,并强调“安全生产必须要用重典来治理乱局”(李毅中,2006)。
国家现有矿山资源的矿产权不清晰导致矿难频发(张维迎,2005)。
单一的委托代理关系使煤炭企业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中的企业(董进才,2005)。
煤矿安全监管不力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李毫峰、高鹤,2004)。
煤矿安全设备投入不足,安全设备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是矿难发生的直接原因(芮素生)。
执法不严导致矿难频发(罗云,2006)。
毋庸质疑,管理混乱、监管不力、投入不足、执法不严是我国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但对煤矿安全的管理混乱、监管不力、投入不足、执法不严,这与其说指出了问题的症结,还不如说这只是提出了问题。
要降低煤矿安全事故,不能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象,而是要找出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混乱、监管不力、投入不足、执法不严背后的原因,要找出是什么因素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混乱、监管不力、投入不足、执法不严。
本文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背景出发,发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不顺畅,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分析根据系统理论,煤矿安全是由矿井通风系统、防尘系统、防火系统、提升与运输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压力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通讯系统及避灾路线等系统构成的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大系统。
影响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这五个因素通过不同的制度安排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子系统中的人、机、料、法、环配合不协调,都会导致煤矿安全事故。
而且,任何制度都是在该国家的特定阶段实施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此,探讨煤矿安全的制度因素以及制度后面的经济体制或经济发展阶段则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必需。
(一)宏观经济发展周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背景我国煤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是和宏观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就带有明显的工业化特征。
第二产业和工业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41.6%和37%分别上升到20xx年的52.9%和45.9%。
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20xx 年仅比1990年高出0.6个百分点。
尤其是20xx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重化工特征。
这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一批新的高增长产业的带动。
其中处于“龙头”位置上的是住宅、汽车、电子通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这些行业又拉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行业,主要是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这些行业又拉动了电力、煤炭等能源行业的增长。
20xx年下半年以来,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出现全面紧张状态,煤电油运全盘告急。
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电荒”。
20xx年有19个省市拉闸限电,20xx年达到26个。
为了解决困扰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电荒”问题,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大力投资建设电厂。
20xx年我国发电装机3.53亿千瓦,其中火电机组装机2.65亿千瓦,在火电装机中几乎全部是燃煤机组。
我国每年电力行业消费煤炭占当年煤炭开采总量的45%左右。
我国煤炭市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行业。
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煤炭需求量的增长,煤价快速攀升。
市场煤价格由20xx年140元/吨涨到20xx年的200多元/吨,有的地方的煤坑口价已经是300多元/吨。
电煤价格也由20xx年的146元/吨上涨到20xx年的168元/吨。
煤炭价格的直线上升,刺激民间资本纷纷进入煤炭行业,煤炭企业个个超产,小煤窑死灰复燃,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二)我国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1.多头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我国煤炭行业管理基本上是分级管理。
20xx年国家机构调整以后,中央一级的行政管理主要是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6个部委进行管理。
国家6个管理部门除对外贸易、煤炭定货等职责主要通过中央一级行政管理外,其他如规划、项目建设、投资、环保等均由中央和地方按照级别实施管理。
安全监察采取中央一级管理,但各主要煤炭产地都设有安全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当地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这就形成各机构有利时都抢着管,没利时都推诿,形成煤炭资源管理的混乱状态。
而且,各部门之间利益协调比较难,花费时间长,给地方煤矿、小煤矿有机会钻国家制度的空子,安全隐患严重。
2.国家对煤炭行业的干涉以行政手段为主。
国家从20xx年1月1日开始全部放开煤价,煤炭产品全部进入市场调节阶段。
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有关煤炭保障出现新情况或发生新问题苗头、通过正常的经济政策调整不能及时奏效的前提下,国家一般会通过行政手段,协调生产、运输、用户等多方面关系,使之达到新的平衡。
20xx年———20xx年的电煤合同都是通过行政手段达成的。
3.煤矿安全治理呈“运动式”“一刀切”。
我国目前对煤矿安全的治理主要是:一旦一家煤矿出事故,周围所有的煤矿都要停产检查,或者干脆关闭附近的所有煤矿(广东省关闭所有煤矿)。
对于那些安全措施齐全的煤矿被“株连”,这是对煤矿安全的负激励,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由于煤矿分布的不均匀,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指标之一就不是很合理。
(三)我国不同所有制煤矿的差距从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情况来看,呈现出:乡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最高,国有重点煤矿次之,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最小。
这种随不同所有制变化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变化特征与我国不同所有制煤矿的安全投入、监管力度不同造成的。
国有重点煤矿曾经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煤炭企业,其生产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国有重点煤矿在安全投入、生产管理、安全监督等方面都是所有煤矿中投入最多的。
国有重点煤矿在1996年,采煤机械化程度就达到了73.27%。
但20xx年,全国煤炭生产中,手工采煤、爆破采煤和简单机械采煤占40%以上,绝大多数小型煤矿采用手镐落煤、人工搬运等原始生产方式采煤,生产工艺及其落后。
那么,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在乡镇煤矿也就不足为奇了。
20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号召煤炭勘察设计单位和国家大小煤矿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高煤炭勘察设计的质量,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并由当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验收委员会于1998年8月22日至12月8日对沈阳、西安、选煤、兖州、济南、重庆、武汉、合肥、太原、邯郸、石家庄、北京等12个甲级煤炭(矿)设计研究院和长春煤矿设计院(乙级)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达标考核验收。
进一步巩固了国有煤矿的安全生产。
1998年,随着原国有煤矿下放到地方,国家逐渐取消了过去长期实行的对煤炭行业的专项贷款。
由于没有同时出台相应的经济、金融配套政策,煤矿安全投入完全靠自有资金;由于煤矿收入不好,就挤压安全投入。
到20xx年年底,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欠账689亿人民币。
同时,中央政府开始将矿业权有偿出让(4元/吨,我国的资源补偿费远远低于世界标准),法律监管还不完善,给“官煤勾结”有机可乘。
这几种因素致使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不健全,以重工业为发展特征的背景下,煤矿安全事故是由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
而这样的前提背景是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有大的改变。
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只有从煤矿的管理上入手,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逐渐完善煤矿安全制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同时,大幅提高煤矿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成本,引导煤矿加大安全投入,重视煤矿安全生产。
二、几点对策第一,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加快煤矿安全制度建设我国现在处于煤矿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加快适合经济发展的煤矿安全制度建设是治理煤矿安全之本。
第二,加大科学技术研究投入,加强与开采煤矿有关的基础学科建设,加快技术转化应用的速度,使科学研究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力争每一个煤矿都要能配备相应数量的总工程师、技术人员,负责煤矿生产的技术安全。
由他们对矿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教矿工遇到安全技术问题时如何处理以及如何自救。
第三,完善现有法律,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法律的威慑力不够。
应该对煤矿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加重刑罚的力度,真正做到“罚的倾家荡产,判的无出头之日”。
第三,充分运用经济手段积极引导煤矿加强安全建设、安全管理中央政府积极充分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积极引导煤矿企业加强安全技术研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快设备更新、重视安全科学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加大对煤矿安全事故责任人的经济处罚力度。
把矿主的经济利益和煤矿安全生产挂钩,把员工的工资、奖金与煤矿安全生产挂钩,切实保障安全生产。
第四,建立“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矿工委员会,使煤矿企业时时刻刻都处于监督之中,必须达到应有标准的煤矿安全建设。
同时,国家应该给予安全监管部门一定的权力,使监管部门对煤矿企业有一定的威慑力,增强监管力度。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