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概述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通过控股参股、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本

多元投资,相互渗透、

贯通、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财产来源社会化、产权结构层次化、投资主体多样化、出资者责权有限化、企业管理科学化等基本

特征,是一种内在兼容、

优势互补、富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往往借助股份制等财产组织形式,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集体资本与非公有资本、国内资本与外国资本、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相互结合、相互参股、相互渗透、混合生长。

(二)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势在必行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20余年来,从放权让利于国有企业到推行股份制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再到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混合所有制经济已自然地、合乎逻辑地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成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调查显示,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GDP总量已经超过三分之一,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占我国重点监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已近五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就自然地、合乎逻辑地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成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

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渠道,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以其完备的治理结构,健全的运行机制,有效的资源配置,合理的资产负债比例,良好的经济效益等优点而受到普遍的欢迎,成为经济生活中

的亮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思路,不但符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基本特点,有利于建立开放式的社会融资机制,还为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出更大的空间,尤其对欠发达地区的振兴发展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转制的现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工作以来,国有企业的整体活力普遍增强,对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2003年11月,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非禁即入”和“抓大放小、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要求,决定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行业和领域退出的步伐;引导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兼并、收购、控股、参股、品牌整合、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入国有大企业;鼓励合资、民营、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多元化持股;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近几年,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健康、绩效明显,国有

企业数量锐减、利税大增,一批困难企业起死回生。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大型国企转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工作尚处在探索和试验阶段,今后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任务将更具深刻性、复杂性和严峻性。目前的主要

问题仍然是发展不够,经济社会生活中关于经济体制、

结构、增长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尚未从根本上得

到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明显,国企改革中“

改小不改大、改下不改上”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国有资产退出步伐较慢,国企改革的空间较大。虽然外资、个体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持股态势,但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资本到机制、理念乃至与大型国企文化“水乳交融”,初步显现“杂糅”的活力尚需时日。有关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具体的分类指导和实施方案,在运作上或多或少还保存着旧的不科学的方式,工作无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难以破解,亟待借鉴西方国家国企改革成功经验予以规范、完善。

三、西方国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借鉴与启示(一)西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一般认为有关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最早起源于瑞典。二战前后,瑞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著名的经济学家魏克塞尔提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下,经济波动不可避免,为了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国家干预和实施“混合经济体制”是必要的。“混合所有制”被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不同经济成分(不同所有制)联合组成的经济形式,简言之,是联合起来的两种以上所有制共同享有所有权的一种新型所有制形式。

西方国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湖北经济学院法学系,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近年来,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亮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外资、个体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持股态势,但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资本到机制、理念乃至与大型国有企业文化“水乳交融”,初步显现“杂糅”的活力尚需时日,亟待就其发展现状、绩效等大胆探讨,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实践经验,具体结合国情,最终提出有针对性、

有参考意义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大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西方国家;成功经验;启示与借鉴

2007年1月第4卷第1期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an.2007Vol.4No.1

32・・

纵观美国的官私合营企业、日本的公私混合企业、法国的混合经济公司、德国的公私混合型企业、英国的股份制企业、意大利的国家参与制企业和瑞典的国家控股公司,尽管西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构成、资金来源渠道和融资手段不同,组织结构和宏观调控、微观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其利用混合股份制解决国企亏损问题的思路却是共通的。世界银行1994年的一份《报告》也明确指出,竞争性市场(尤其是国有企业部门与非国有企业部门间的竞争)对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国有企业不是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经济现象,更不是我国的专利。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所不同的仅仅是国有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数量和比重。二战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国有化迅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大多分布于公益性行业、公用事业及特殊行业。国家作为唯一股东、控股股东、参股股东的国有商业企业,一般涉足的是竞争性行业、垄断性行业。20世纪中叶,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政府从有利于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和减轻财政负担层面上考虑均成为其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动因。国有企业数量的增加和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低下,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也产生了国家如何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问题。英国、德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推行国有化的典型国家,其改革措施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整体出售给私营企业;二是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部分出售国有企业股份,即将国有企业变更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经历了国有化和私有化的反复交替之后,国有企业包括国家单独投资建立的企业、国家控股企业大幅减少,国有经济在整个所有制结构中所占比例已下降到10%左右,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则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二)西方国家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成功经验1.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克服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缺陷,形成合理的所有权——

—控制权关系,减轻政府的财政重负,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使国有企业转化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而不再承担社会公共职能。

2.要避免追求短期效果,避免对国有垄断企业进行简单的私有化改革。国企改革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区分情况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不能急于求成。应根据国家在控制权方面的考虑和市场价格、需求情况,逐步减小国有股权的比例。

3.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并充分发挥有效监督作用。对于那些非国有控股的企业,英国、德国的国有股东对涉及国计民生或重要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事项仍具有否决权,日常经营则由战略投资者具体负责,除考虑价格、资金实力外,还要求参与受让国有股权的战略投资者提出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规划。

4.要避免私有化改革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从长远考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英、德国有企业改革同样面临职工转岗分流就业的问题,其妥善处理的做法是:要求竞买国有股权的受让方必须提供企业发展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职工收入、福利的承诺;由政府部门负责监督相关承诺,使职工在培训、医疗、失业、养老方面都得到稳定的经济保证;国家为原国有企业的官员设立专门的养老基金;允许原企业员工以优惠价格购买公司股份(平均水平为10%-20%,但通常要签订协议对该股份的出售做出一些条件限制)。

(三)几点借鉴与启示

如何搞好国有大型企业的改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国有大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是我国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硬骨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程序繁杂、工作难度大,关乎出资人、债权人、企业和职工等多方面的切身利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个令国有企业脱胎换骨的转制工程,不是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既要在理论上积极探索,又要在实践中规范操作,避免生成“混合病”。西方国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借鉴和启示主要表现为:1.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推动国有资本快速从一般性竞争行业和领域退出;既积极又慎重地寻找、评价与选择战略投资者。

2.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平等竞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坚持“政企分开”,大力推进由“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大力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进程,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3.自上而下建立健全“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体制和制度保证;探索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切实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大出资人的财务监管力度,构建完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4.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从发展壮大优势企业向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转变,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完善“管理层收购”(MBO)的市场交易机制,拓宽、疏通和规范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渠道。

5.加大完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力度,扩大社会保险的涵盖范围;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把握好职工安置和企业债务处理的关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探索各种变通形式筹措改制成本,破解职工安置难题。

6.切实加强改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职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鼓励和规范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健全社会化监督体系,大力培育体现湖北发展优势的行业协会;加快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交易制度。

参考文献:

[1]吴易凤.西方国家的国有化与非国有化[J].福建论坛,2001,(9).[2]李志强.国企改制的可持续性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7).[3]常修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初探[N].国际金融报,2003-12-11.[4]曹立.混合所有制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5]吴振国.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法律制度概观[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6]尹焕三.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组织特征及构造机理[J].理论前沿,2004,(3).

[7]解力平,应焕红.浙江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J].浙江经济,2004,(9).

3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