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陋室铭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关于《陋室铭》教案4篇

关于《陋室铭》教案4篇

《陋室铭》教案关于《陋室铭》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陋室铭》教案篇1一、解题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三、课文分析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

(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3.教师讲解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

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

“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回答)室。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者整理了7篇《陋室铭》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可以赏析并仿写对偶句乃至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本研读及课外知识延伸,理解作者刘禹锡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并进而理解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探讨,理解文章主旨!2、学习铭文的写作手法,尤其是比兴和类比的手法!3、反复吟诵乃至当堂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够静听贤明之心!三、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刘禹锡受人挤兑而住的简陋房屋,但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真可谓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励了太多的中国文人,所以在纯粹“赏析”的教学设计上,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样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怀,是上课的重难点。

至于铭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对偶和类比”学生很容易掌握,会仿写即可!四、计划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步骤1、导入:人的一生当中,必定会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是,越是苦难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荡胸襟和励志情怀!一路走来,我们接触过苏轼被贬但仍“夜游承天寺”,释怀地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龚自珍被迫离开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又一个被贬文人刘禹锡的故事,看看他又经历了什么?2、【多媒体展示】话说唐朝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到和州做“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陋室铭》教案(15篇)

《陋室铭》教案(15篇)

《陋室铭》教案(15篇)《陋室铭》教案1【教材简解】《陋室铭》是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几篇__分别表现了人物不同的优秀品质与风范。

《陋室铭》这篇__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进行描绘,极力表现“陋室不陋”,从而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品性及安贫乐道的情怀。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们通常侧重于文言字词、翻译句子等知识的教授,如何将品德的教育较好地融入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这是我们这篇教案所要解决的问题。

【目标预设】1、朗读课文,了解“铭”文的特点,感受其押韵美。

2、理解__大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体会“陋室不陋”。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高洁旷达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情怀。

【重难点】1、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设计理念】人一生之中不免会遭受各种不顺与挫折,语文的学习,不应该仅是知识的学习,我们应该从语文课上学到生活的态度,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有了这个想法,教学安排上就着重让学生多读,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__的音韵美,感受作者的乐观与旷达,感受作者高洁的品性与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初读陋室,感音美1、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刘禹锡的《秋词》,知道了他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陋室铭》,看看他对居室又有怎样的认识?(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学生齐读课题作者)2、了解“铭”(课件展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齐读)3、感音美请同学们速读这篇__,看看文中哪些字是押韵的?所押的韵是什么?__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琴in,经ing,形ing,亭ing 押的是ing 和in韵朗读指导:对于韵脚,我们朗读时应该读得响亮些,读得稍微长点,使韵脚能有别于一般的字词。

要想把这篇__读得更有韵味,更美,我们还得了解这篇__的节奏。

下面老师来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及节奏,在书上做好标注。

《陋室铭》教案模板七篇

《陋室铭》教案模板七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模板七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4、认识作者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二、指导学习研讨(一)情境导入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

”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

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 以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齐读 2、听录音范读 3、引导断句 4、请同学读5、再齐读6、跟读录音(2)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谁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3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4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呢?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6、探究思考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三小结四巩固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⑸无案牍之劳形(劳: )2、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陋室铭》教案(通用8篇)

《陋室铭》教案(通用8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教案(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陋室铭》教案1【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规范翻译。

2、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

3、学习类比、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类比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学生的誓词:“学习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引入新课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秋词》《浪淘沙》等。

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

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即兴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房子中。

刘禹锡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铭”的文体特点:铭,本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是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铭文。

语言的特色:押韵、简约、开阔、优美。

三、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学生自读后屏幕出示朗读节奏,齐读。

四、课文字词:德馨()苔痕()鸿儒()案牍()西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在于。

名:著名、出名。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品千古铭文。

2、悟万世雅人。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1、《陋室铭》篇幅短小,韵律十足,节奏分明,读起来琅琅上口。

引导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诵读课文并理解文章大意是目标设计之一。

2、《陋室铭》借陋室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一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借助文章论文知人,并借助拓展材料论世知人也是本文达成目标之一。

【故事导入】在大唐历史上,有一位倔强的诗人,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此人毫无怨言,随手写下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他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他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见知县如此欺人太甚,此人愤然提笔写下千古铭文,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此人何许人也?——刘禹锡刘禹锡何许人也?——唐代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千古铭文是什么?——《陋室铭》【设计理念】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兴趣,背景材料早知,引导学生更深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借背景了解作者、引出课题,水到渠成。

《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5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5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背诵、仿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老师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板书:勤能补拙,永不放弃!)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告诉你们这是老师的座右铭(板书:座右铭),知道什么是座右铭吗?生:就是用来激励自己的话。

师:对。

同学们,你们的座右铭又是什么呢?来,把你的座右铭写下来,让大家共同分享。

师:还有的同学没有写,希望大家学了这一课后都能拥有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被尊为铭辞中的长者的铭文——(板书:陋室铭、刘禹锡)。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铭”呢?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书上有注释嘛。

师:你很会学习,你注意到了书上的注释常见的铭有: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激励自己的格言。

墓志铭。

在墓碑上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

2、走近作者:韩愈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篇文章也不例外,请一同学结合自己手中的资料书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

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多媒体显示)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积累“铭”“馨”“牍”等文言文字词;(2)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把握文章主旨;(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和探究,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艺术特色;(2)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体会隐士情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把握文章主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的生平事迹;(2)简介《陋室铭》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3)学生齐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精读课文,深入分析(1)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自己的高洁傲岸;(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语言艺术;(3)探究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4.比较阅读,拓展提高(1)比较《陋室铭》与《爱莲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引导学生体会隐士情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2)强调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6.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

四、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托物言志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把握文章主旨,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同时,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后,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版《陋室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教学目标: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做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象是浮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颜回多么有修养啊!”二、预习展示1、走近作者作品“诗豪”——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洛阳人。

贞元九年进士。

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遭到失败后,贬为郎州司马,在外二十多年。

后人朝作主客郎中,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诗直接讽刺了当朝权贵。

作品有《刘梦得文集》2、刘禹锡与《陋室铭》《陋室铭》是刘禹锡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链接:背景材料刘禹锡因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

按规定,他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地方官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地方官很生气,吩咐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县城北门,由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附近垂柳依依,刘禹锡见景生情,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地方官见其仍然悠闲自乐,又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刘禹锡身居斗室,提笔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三、朗读课文(一)配乐欣赏(二)自由朗读注意:• 1. 朗读时要注意句尾押韵字。

• 2. 朗读时要读准字音。

• 3.朗读时要注意语句的节奏、停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悟作者安贫乐道,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

2.体味铭文的文体特点和文章构思的巧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他一生都在写诗,也一生都在被贬,写,被贬,大赦,再写,再贬,从没丢掉自己平易的孤傲和入世的高贵。

他会感时怀古,却不伤春悲秋。

他就是一代诗豪刘禹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他的一篇经典铭文《陋室铭》。

PPT“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文字简约,讲究修辞和押韵。

二、读出铭文之“韵”味过渡《陋室铭》虽然篇制短小,但运用修辞,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现在,请一位同学们朗读一下这篇文章,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明确节奏:句中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的有规律的停顿。

本文多用对偶,平仄相对,起伏变化,要读得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过渡:接下来我还想请同学来来读一下,这次要求略高一点,要读出“铭文的韵味”。

“韵味”,首先体现在韵脚上,本文哪些字是押韵的?明确韵脚:名、灵、馨、青、丁、琴、经、形、亭全文是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读来朗朗上口,有一种旋律的回环美。

“韵味”还体现在轻重缓急上,如果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了语速、语调、语气,那就更能让人感受到他的韵律美。

明确:基调明快乐观,朗读时应使用稳中见轻缓的语速与逐渐高昂的语调。

前六句语调要轻一些,语速沉稳适中;中间八句应以轻缓、恬淡的语速、语调读出“陋室”给人的清幽、恬淡、雅静的感觉;最后四句应以浑厚的声音读,并重读“何陋之有”中的“何”与“有”,表达作者乐观向上、高洁傲岸与不同流于污的情感。

两个“无”都要重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朗读古诗文一般应重读谓词与作使动用法的词,如读“上”“入”“无”“陋”等词就都要重读。

探究这篇铭文(骈文)主要运用什么修辞?(对偶),对偶的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老师发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句和前面两句句式不一样,如果老师把这句话改成“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和前面两句句式相同可不可呢? PPT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教案(3篇)

陋室铭教案(3篇)

陋室铭教案(3篇)《陋室铭》篇一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借描绘陋室,表现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体会本文语言凝练、声调和谐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分析能力训练与朗读能力训练同步进行。

教学过程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

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写“山不在闹,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为比喻因“德馨”而陋室不陋。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描绘了陋室周围的环境,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概括这里环境的特点?提示:环境幽雅。

3.对居室周围环境的描写,与表明作者“德馨”有什么关系?提示:“绿苔漫上阶沿,青草长满庭院”,表明作者安居陋室,恬然自得,丝毫不感到荒凉、寂寞。

这种心境,正是“德馨”的反映。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是怎样表明作者“德馨”的?提示:作者只与“鸿儒”交往,表现出对权贵的蔑视,这也正是“德馨”的反映。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这与表明“德馨”有什么关系?提示:作者用“调素琴、阅金经”的恬淡生活与“丝竹”“案牍”的烦乱对比,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抒发了安居陋室的情趣。

这种情趣,正是“德馨”的反映。

6.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比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诸葛庐”“子云亭”都因主人“德馨”而不陋。

作者用来自比,既表明自己的陋室也因“德馨”而不陋,又以诸葛亮、杨雄自况,表明自己非凡的抱负。

7.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提示:结构上,与开头呼应。

内容上,总结全文。

引孔子的话证明只要主人“德馨”,陋室就不显其陋的哲理。

8.试用简明的话概括: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安居陋室,只与鸿儒交往,悠闲自得,胸怀着诸葛亮、杨雄那样的抱负。

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按下面提示练习读出相应的语气:1.“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陋室铭》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篇由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骈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人生态度。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结构等,学习作者如何在简陋环境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主题思想和诗词鉴赏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逐句解析和对比现代汉语表达来帮助大家理解。
-文化背景的融入:将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融入对文章的理解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内涵。
举例解释:
-在处理文言文翻译难点时,教师可以通过逐句解析、对比现代汉语表达等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对于诗词鉴赏方法的难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进行鉴赏。
-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陋室铭》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陋室铭》的写作风格,描述一个自己的生活场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并辅以实例。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上仍显得有些吃力。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鉴赏能力。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这说明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思考和交流。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发言不够积极。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表现,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陋室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翻译并背诵《陋室铭》全文,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

2.通过学习本文,认识“铭”这种文体,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在品读中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重点】通过朗读,掌握铭文的特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难点】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二.学情分析:七(2)班学生总人数44人,男生25人,女生19人。

半年来由于我重视双基的落实,所以我所带的实验班里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和期中阶段性检测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教科书的课文作最好的示范阅读文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

并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

注意:做细课堂教学;重视课内阅读;适当的说话指导;加强背诵;重视语言的转化和内化。

所以班里的优生在课堂上对课文的理解较深刻、透彻,对老师提的问题回答的很到位,并能灵活地将在课文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日记或作文中去。

中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不能自觉地应用。

中下的学生阅读、理解都比较困难,就谈不上主动积累了,甚至连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都成问题。

三.教学内容分析:《陋室铭》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文字优美,立意清新,构思巧妙,韵味深长。

其富有韵律美、结构美、意蕴美。

文章运用比兴手法,以精美的语言、工整的对偶成为朗朗上口的经典文章。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了解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教学环节与活动:一.导入新课:在中国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一处居所,它不以豪华的气派和精巧的设计而闻名,那是一所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简陋的房子。

但它却因室主人的一篇铭文而被传诵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

《陋室铭》教学设计5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5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5篇(通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陋室铭》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与评价。

教学重点1、了解与认识作者情操2、文言词语的积累3、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铭体文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与教室或自己的书房、卧室日日相处,它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起。

二、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

三、生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并与自己的'前后桌同学讨论。

四、几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进而了解文章内容,同时辅之以朗读、诵读。

1、在读完以后,你对全文的印象如何?学生在这里可能有三种答案:陋、不陋、陋而不陋。

如果答“陋”则以下设计2、3暂时不讲,如答“不陋”与“陋而不陋”可顺次展开。

2、为什么(陋而)不陋?这里哪两个字是最为关键的?3、作者的德馨体现在何处?如果学生一下不易答出,可提出以下问题作为提示:与他交往的人多吗?都是哪些人?为什么要写这些人?这里顺便交代,刘禹锡曾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交好,并有大量诗文传世,如我们非常熟悉的《逢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由此可见,室主人的志趣如何?5、作者为何又写了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作用何在?6、由此可见,室主人是什么样的人?7、由此可见,文章最后一句是不是“添足”?五、品评、讨论文章写作目的。

1、介绍.写作背景:刘禹锡在和县的经历。

2、回忆刘禹锡的其他诗文,并回忆、品评其中思想。

3、读文中用典,了解典故意义。

4、小结。

六、再次诵读全文,赏析.写作特点结合注释一中对铭的介绍,师生共同讨论文中押韵、对偶、比兴等方法。

课堂讨论与练习1、如今物质生活高度丰富,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2、我们在电视中常看到则广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礼不在多,贴心才行;中脉蜂灵,正在流行。

《陋室铭》教案精选【五篇】

《陋室铭》教案精选【五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读罢此文,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重点与难点: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研习本文重点,读完本文后,从中获得的启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语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

你要哪个?生:我选择后者,因为师: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

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简介作者及作品,突出其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的背景。

二、小组讨论,扫除生字词,初步弄清全文大意,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1.集体讨论,适当点拨,疏通全文。

2.师生共同活动,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师: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生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生2:这句话先说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师:(课外拓展)老师这里有一句话,看看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什么地方?(投影)透过窗户看天空,透过天空历史,透过历史看人生。

生: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人生”,它是通过“窗户”、“天空”“历史”而引出的。

师:陋室陋吗?生:不陋。

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里是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生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里是写陋室主人的情趣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里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不俗生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作者援引西汉扬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师: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

(指导学生美文美读美背美诵,继而引导学生合理想像,充分感受作品气韵)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想像那陋室的自然环境。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陋室铭》,使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孟郊的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陋室铭》中一贫如洗的生活,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陋室铭》的文学特点和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陋室铭》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教师准备课本及课外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3. 教具准备: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与《陋室铭》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贫寒、简朴生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陋室铭》的作者孟郊和其作品的背景,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古代文人的生活有什么了解?古代文人的作品有什么特点?步骤三:朗读与品析(15分钟)教师朗读《陋室铭》,并带领学生一起品析。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步骤四:课文解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读《陋室铭》,分析每一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步骤五:师生互动(1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提问学生关于诗歌的问题,例如:你认为陋室生活中的哪些经历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你如何理解孟郊在《陋室铭》中表达的生活态度?步骤六:拓展阅读(15分钟)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与孟郊及《陋室铭》相关的作品,如孟郊的其他诗歌作品、与题材相近的诗歌等,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

步骤七:思考与总结(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惑。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对《陋室铭》中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思考,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谈谈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陋室铭》的文学特点和思想内涵,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部编版陋室铭教案

部编版陋室铭教案

部编版陋室铭教案
教案主题:部编版《陋室铭》教案
适用对象:初中生
难度级别:低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通过讲解、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感受文学之美,提高审美水平;
4.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2.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古典文学作品,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2.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方法:
1.课前导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引入课题;
2.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诗歌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
3.课堂朗读:学生跟读诗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自由发表个人看法和观点;
5.写作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与课题相关的音频、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简单介绍课题,并让学生猜测课题内容;
3.学生自由发表对课题的看法和想法。

二、讲解(15分钟)
1.教师简单介绍诗人刘禹锡,讲解他的创作背景及其代表作品;
2.讲解《陋室铭》的内容、结构、修辞手法等;
3.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了解中国文学之精华。

三、朗读(15分钟)
1.教师朗读全诗,让学生跟读;
2.分段朗读,让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组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3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3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正确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3、学习托物言志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1、托物言志手法。

2、翻译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不爱慕荣利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生活情趣。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指导法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导入(二)简要了解作者及背景(三)字词积累(四)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拨朗读技巧。

(五)学生结合注释,正确的翻译课文。

1、自主翻译2、合作交流3、提问并适当点拨六、学生理解课文方法:问题启示法1、文章开头运用什么手法引出“陋室”?2、作者从哪个方面写出了陋室不陋?3、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诸葛庐’和‘子云亭’呢?4、作者在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5、作者写陋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七、作业1、正确翻译课文,完成练习册。

2、背诵全文。

《陋室铭》教学反思这是一堂文言文教学。

我用了一课时,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

认为教学任务完成,教学顺利。

但是,今天改完基础训练册后发现,许多学生作业错误很多,字词翻译全班只有几个同学全对。

问答题有几个没写的,中间对课文的内容掌握的也不够好。

我认为这节课不太成功,原因有:1、课文朗读少,课前预习不好。

2、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性较差。

所以以后设计问题要精,组织课堂能力要强。

让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多读课文,熟悉文本。

《陋室铭》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1、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

《陋室铭》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陋室铭》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6.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重难点1.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重点)2.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

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

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

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

有“诗豪”之称。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多次被贬。

本篇是他被贬后写的。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陋室,即简陋的房子。

“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

2.听录音,学生小声跟读并找出韵脚。

明确:名、灵、青、丁、经、形、亭。

3.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1)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2)词类活用①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②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③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④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4.翻译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陋室铭》教学设计
沈阳市育源中学宋策
教学目标:
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诵读全文,品味语言。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掌握铭文的特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节操和情趣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链接:
同学们:当我们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时,亲人与朋友常常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激励我们要力争上游、百折不挠。

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谁的妙笔?(学生有的答出了作者:刘禹锡)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刘禹锡的佳作《陋室铭》。

二、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

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三、追溯背景:
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四、释“铭”解题:
提问:同学们,你能告诉我们大家,你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
这里的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

(板书“铭”)那么,“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铭”。

(板书“陋室”二字,完善课题,板书作者)
五、明确目标:
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诵读全文,品味语言。

3、初步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六、指导朗读:
(一)、听录音朗读课文。

请学生进一步扩充、加深预习成果。

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音:
德馨. xīn 苔痕.hén鸿儒.rú案牍.dú西蜀.shǔ
(二)、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这是一篇铭文。

铭文很重视音韵,这篇文章通篇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什么?
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韵母:ing (四)、再次齐读课文(男、女生分开进行)
七、翻译古文:
(一)、根据页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讨论)。

1、着重强调下列词语:
德馨:品德高尚。

鸿儒:学识渊博的人。

白丁:没有学问的人。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乱:使动用法,使……扰乱
(二)、翻译全文:(力求严密、准确)
如: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B、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八、小试牛刀:
1、解释下列词语:
名:著名。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儒:学识渊博的人。

劳形:使身体劳累
2、翻译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3、练一练
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有仙则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B.惟吾德馨如兰之馨
C.拍案而起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我们在劳动
九、布置作业:
上网查阅刘禹锡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其创作特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陋室不陋的原因。

2、深刻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一、巩固旧知:
1、解释下列疑难字词
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调.素琴、阅.金经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根据自己的志趣造句)
不在,有则。

不在,有则。

二、明确目标:
1、理解内容:陋室不陋的原因。

2、深刻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三、探究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解决两个问题。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
讨论后明确: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写陋室。

(二)理解“陋室不陋”的原因。

提问:名为陋室,实则不陋。

文中哪些语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板书:不陋)
学生如果用自己的话回答,教师则要求学生用课文中语句再说说;如果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教师就要求学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句子的意思,并顺势突出个别句中的字、词意思及修辞方法等。

并分析这些句子分别从哪些角度写陋室不陋的特点?相关的句子有: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对偶,写自然环境清幽雅致,这是写室中之景)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偶,对比,写交往人物不俗,衬托自己的“德馨”,这是写室中之人)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正面写,实写,写出生活高雅脱俗,这是写室中之事)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从反面写,虚写。

表现作者不慕富贵,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板书:)不“陋”原因: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

提问:作者说他所居的陋室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一样,这是类比,你说诸葛亮的草庐、杨雄的子云亭陋吗?(不
陋)为什么?(因为室主人不凡)刘禹锡认为他的屋子也不陋,那是为什么?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板书德馨)
引导学生分析结尾这句话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原因)。

提问: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是什么写法?
(板书: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托物言志)
课堂小结:
陋室之中的景是优美的,陋室之中的人是不俗的,陋室之中的生活是高雅的,你说作者所居陋室陋吗?(不陋)陋室不陋呀!请大家一齐读文中描写陋室特点的句子。

四、思维拓展: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作品举例:
1、《紫藤萝瀑布》生机勃勃的紫藤萝瀑布净化了作者的心灵,带走了往日的阴影,带来了生的喜悦和向前奋进的力量。

深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来赞美在党的领导之下坚持抗战的军民。

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从下列的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莲花松树
学生自由讨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
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习作,大约100字左右。

(提示:粉笔、石子、落叶等)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物(托物言志)志
陋室
德馨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安贫乐道)
不陋交往人物(高洁傲岸)
: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