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池幼儿园利用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音乐教学中引入乡土音乐教学实践
音乐教学中引入乡土音乐教学实践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
”幼儿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幼儿教育实践活动。
音乐也是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
我们教学活动中,可以给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中融入一定的音乐教育,对稳定幼儿情绪,开发幼儿智力,使其健康和谐地成长意义重大。
音乐在潜移默化中也在不断的教育过程中,使幼儿的心灵受到很好的影响同时我们的乡土音乐也同受欢迎。
乡土音乐文化的内容、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总是与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是其它文化无法替代的。
乡土音乐有很强的渗透力,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已经不自觉的被打上了乡土文化的烙印。
将乡土音乐纳入幼儿园课程之中,形成具有自己幼儿园特色的园本音乐教材,那么,幼儿园音乐教育将会更富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1 发挥乡土音乐的教益功能,陶冶幼儿的品行。
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教育过程能否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
例如:在我们宁波电视台播放的《来发讲啥西》歌曲中有几句“闲话要讲讲道理”等,这样的歌词既是我们宁波人自己方言而编写的歌曲同时也是富有教育意义的。
意思说:“做人有话要好好说,不能无理取闹等。
从中让孩子在学唱中快乐的体验了属于我们宁波自己的歌曲而感到骄傲,在情感教育上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为了一件小事情吵架而不团结。
除了地方乡土文化外还可以灌输我们中国乡土文化的歌曲。
例如:学习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时可以借助影片资料《雷锋》让幼儿观看,使幼儿感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这时候大班幼儿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浅析乡土音乐资源在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利用
浅析乡土音乐资源在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音乐资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乡土文化。
音乐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形式,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通
过学习和演唱乡土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
乡土音乐资源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乡土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
特点,在表达方式、音乐形式、乐器演奏等方面与传统音乐有所不同。
学生通过学习和演
唱乡土音乐,能够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增加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对
音乐的审美情趣。
乡土音乐的演唱和演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提高他
们的音乐素养。
乡土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乡土音乐多
以群众性演唱和演奏为主,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
在乡土音乐演唱和演奏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协调演唱和演奏的节奏、音量和声音质量,共同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团队合作产生深入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集
体荣誉感。
乡土音乐资源在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开发和利用乡土音乐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乡土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促进学
生的创造力和创作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应该充分发
挥乡土音乐资源的教育价值,将其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
的音乐教育环境。
饮马池幼儿园-利用--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园本课题研究饮马池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
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
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
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
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
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一)准备阶段(2014.1-2014.3)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音乐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不合理等,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效果。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育模式,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育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为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课题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音乐教育的现状、问题、对策等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本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检验和完善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过程及结果1. 研究过程(1)对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
(2)搜集和整理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参考。
(3)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育模式,并进行实践和检验。
(4)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结题报告。
2. 研究结果本研究探索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育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1)教学内容多元化: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民族音乐等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3)评价方式科学化: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情况,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通过实践检验,本研究提出的音乐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五、课题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育模式,为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常州市西夏墅幼儿园执笔人:马云霞从2014年开始,在新北区教研室的支持和学校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开展了《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我为什么要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具体研究哪些内容,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历时一年的研究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这就是本报告要总结的内容。
研究背景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创造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并通过它来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乃至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国的民间艺术产于自然,生于劳作,内容丰富多彩,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
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融合和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
从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现状来看,也很有必要。
民间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它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大众,以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它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娱乐价值,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
从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本县民间艺术形式多样、资源丰富,但现行的幼儿园教材中民间艺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
少数民族乡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实验研究的工作报告
少数民族乡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实验研究的工作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关于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第三篇提到:“学校音乐教育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本地区、本民族传统的、乡土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师要善于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学校音乐教学之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这一新的课程理念表明: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是学校和音乐教师必须研究的新课题。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包含的意义范畴宽广,既包括教材这一人所共知的关键性课程资源,又包括大量的非教材的却是课程有机组成要素和实施条件的软硬件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在该领域颇有研究,他对课程资源的界定为: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课程资源的分类可以很灵活,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根据我国目前中小学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可把课程资源分为三个层面:国家课程的教育资源,地方课程的教育资源,校本课程的教育资源等。
按照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的体制。
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
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也就是说,各地、各校可以编写地方的音乐乡土教材和本校音乐补充教材。
编写乡土音乐教材除了应该遵循《标准》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之外,还应该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吸收本地区的民歌和其他民间音乐。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要注意吸收反映本民族生活的民歌和其他民间音乐。
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民间音乐游戏的实践研究
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民间音乐游戏的实践研究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民间音乐游戏的实践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及幼儿园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具有多样性、随意性、竞争性、科学性和较强的趣味性。
游戏中的歌谣、童谣容易表现,贴近自然,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民间音乐游戏以其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应该继承和发扬。
闽西有着大量优秀的、丰富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在我省乃至我国的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久负盛名、家喻户晓的采茶灯歌舞、舒展悠扬的龙岩山歌等等,还有儿时民间传统音乐游戏:跳皮筋、板凳龙等,哼着童谣玩游戏,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因此,我们提出了“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民间音乐游戏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对部分民间音乐和民间童谣的收集、筛选、改编、整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加以应用,充分挖掘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民间音乐游戏的教育价值,融合多元音乐文化思想,真正达到教育优势互补,创新幼儿园音乐素材及活动形式,有机地将民间音乐游戏贯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家乡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理解力,培养幼儿对民间音乐游戏的兴趣,树立爱家乡的情感。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总目标从理论学习到活动实践,充分挖掘闽西乡土资源,整理收集闽西童谣,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以民间音乐游戏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为研究的切入点,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形成操作性强的园本课程体系。
创新组织方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让幼儿在听听、唱唱、玩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感知、理解和表现家乡的传统音乐,培养幼儿对民间音乐游戏的兴趣。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摘要:本课题对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民间游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调查法、实践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并获得家长支持,挖掘了适合幼儿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
研究过程中全面考虑了幼儿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注重课题实践的安全性、可操作性、环保性。
通过观摩、研讨等方式积极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记录,不断改进、完善,开发了新的民间游戏,使幼儿在健康、丰富的游戏环境中获得了有益身心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民间游戏,实践研究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其生活经验的延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幼儿园教育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它以其特有的趣味性、随机性、简便性和实用性,在民间代代相传,影响了一代乂一代人的生活,给每个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民间游戏因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且经济实惠,是农村幼儿园游戏的庚最佳选择。
在以往的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幼儿的游戏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游戏规则教条化、程序化,幼儿不能充分参与到游戏中,不能完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游戏内容脱离幼儿生活,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需求,幼儿对游戏不能产生兴趣。
本课题主要对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邀请家长参与到课题的实践中来,开发促进幼儿发展的多种多样的民间游戏活动,全面促进幼儿游戏工作的开展。
发挥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使教师建立起幼儿快乐成长的意识,使民间游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的能力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土音乐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乡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为了提高教师对乡土音乐的认识,提升音乐教学水平,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乡土音乐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实践、反思等环节,促进教师对乡土音乐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乡土音乐的认识,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2. 培养教师运用乡土音乐进行教学的能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3. 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拓宽学生音乐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乡土音乐基础知识讲座邀请音乐专家进行乡土音乐基础知识讲座,内容涵盖乡土音乐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音乐形式、乐器种类等方面。
通过讲座,使教师对乡土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乡土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组织教师进行乡土音乐教学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通过案例研讨,让教师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乡土音乐教学实践教师分组进行乡土音乐教学实践,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乡土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和课后反思。
实践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乡土音乐融入音乐教学之中。
4. 乡土音乐作品创作鼓励教师进行乡土音乐作品创作,结合当地特色和民族风情,创作具有时代感和教育意义的乡土音乐作品。
作品创作完成后,进行展示和交流,激发教师创作热情。
5. 教学反思与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同时,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探讨乡土音乐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学校成立乡土音乐教研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
筹备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2. 实施阶段(1)专家讲座:邀请音乐专家进行乡土音乐基础知识讲座,教师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范本)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音乐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背景分析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
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来的”。
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
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近期研究则注重强调两个半球功能上的互补。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脑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
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常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
音乐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左脑则起着决定作用。
活动时手脑并用,既可使幼儿的观察、记忆、想像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又有利于幼儿大脑的整体协调,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最新-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怎么写 精品
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怎么写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
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
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
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
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
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191-20193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精编】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精选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
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
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
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
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
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幼儿园乡土课题的结题报告
幼儿园乡土课题的结题报告篇一:幼儿园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
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
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
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
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
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乡土资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乡土资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摘要: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以及文化领域之间的差异使得不同的地区具有其特有的民俗和资源,这些不同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资源在当地人民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改变其人格。
这样的现象不仅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传承,也是文化表现的一种独特形式,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音乐是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乡土资源与音乐教学相互融合可以使音乐成为一把钥匙打开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大门。
本文就乡土资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音乐;运用意义前言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乡土资源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主要的原因是乡土文化比较贴近人们的基本认知,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
幼儿教师要想更好的运用乡土资源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找到乡土资源与音乐教学之间的结合点。
幼儿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以及认知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向其渗透音乐知识,从而达到利用乡土资源促进幼儿音乐教学发展的目标。
一、乡土资源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意义(一)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美的认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为幼儿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得幼儿几乎没有机会能接触到民间文化。
对于幼儿而言,这样的成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
将乡土资源渗透进幼儿音乐教学当中能使幼儿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从而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激发幼儿对美的认识。
(二)提高幼儿对民族文化以及家乡文化的理解程度我国的文化经历了悠久的传承过程,沉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乡土音乐是我国音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民俗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与人们的生活十分贴近。
很多乡土音乐是民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载体,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融入乡土资源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幼儿对民族文化以及家乡文化的理解程度。
(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乡土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其中不仅包含着地域特点、文化发展历程,还包括了较为深厚的人文情感。
田园音乐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城市生活的喧嚣让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田园音乐作为一种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音乐风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田园音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期举办了田园音乐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田园音乐的认识,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具有乡村情怀的音乐人才。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田园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使其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田园音乐。
2. 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拓展音乐教学资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田园音乐知识讲座邀请知名田园音乐专家为教师们讲解田园音乐的历史、特点、代表作品等,使教师们对田园音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田园音乐作品欣赏组织教师观看田园音乐作品音乐会、电影等,感受田园音乐的独特魅力。
3. 田园音乐教学研讨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将田园音乐融入音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 田园音乐创作与表演鼓励教师参与田园音乐创作与表演,提高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5. 田园音乐教学资源分享教师们分享田园音乐教学资源,如音乐作品、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资源。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田园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田园音乐的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素材。
3. 教师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4. 教师们积极参与田园音乐创作与表演,提升了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5. 教师之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五、活动反思1. 活动内容丰富,但时间安排较为紧凑,部分环节未能充分展开。
2. 部分教师对田园音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田园音乐的学习。
3. 教学资源的分享还不够充分,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田园音乐教学资源库。
浅析乡土音乐资源在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利用
浅析乡土音乐资源在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利用
一、了解乡土音乐的特点和意义
乡土音乐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音乐传统和乡土情感。
乡土音乐的演唱通常是合唱和集体演奏,注重传承和表达当地的生活和文化。
因此,了解乡土音乐的特点和意义,对于在音乐课堂中利用乡土音乐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挖掘和收集乡土音乐资源
挖掘和收集乡土音乐资源是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
可以从当地文化、传统节日、民间习俗、古老传说、民间故事等角度出发,搜集和整理有代表性的乡土音乐作品。
在音乐课堂中,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来开发和利用乡土音乐资源。
例如,学生可以表演一些民族闽南音乐歌曲、用乡土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制作视频、或者利用当地乡土音乐中富有特色的演奏技巧和乡土情感,设计独特的音乐活动等等。
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四、注重体验和创新
在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创新。
体验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感受乡土音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创新式学习也能够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乡土音乐资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挖掘和收集乡土音乐资源、开发和利用乡土音乐资源,注重体验和创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更具参与性的音乐课堂教学,同时有利于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浅谈乡土资源在音乐活动中的利用
浅谈乡土资源在音乐活动中的利用(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幼儿游戏、教育资料、幼儿管理、计划总结、家园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nursery school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children's gam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hild management, plan summary, home educatio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浅谈乡土资源在音乐活动中的利用悠悠潮河水,巍巍长城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千年古镇——古北口,这里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还有丰富深厚的人文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马池幼儿园利用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园本课题研究饮马池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
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
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
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
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
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一)准备阶段(2014.1,2014.3)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4—2014.5)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14.5-6)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调查结果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项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对各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能听辩出几种民族基本可以比较兴趣不太敏感基本敏感注:基本可以:对1-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能拍对1-2小节。
比较兴趣:对1-2种本土音乐表现出的兴趣时间30秒左右。
基本敏感:听到本土音乐能做出反应。
项目能听辩出本土音乐能拍出本地音乐的能哼唱出几种本土会用几种乐器演奏《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有62.9%的幼儿不能听辩出本土音乐、100%的幼儿不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72%的幼儿不会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82.8%的幼儿只能听辩出一种民族音乐。
经过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幼儿对本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
了解到本土音乐有高甲戏、南音、布袋戏、木偶戏、鼓队舞、游戏童谣等,高甲戏、南音是我们闽南最具有特色的戏曲,深受大家的喜爱,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
82.9%的幼儿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97.3%的幼儿能演唱3—5首的永春民间童谣,如《打铁哥》、《掩乌鸡》和《抓啄歌》等,91%的幼儿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如《天黑黑》、《一只鸟仔》、《老鼠嫁女》、《群丑献艺》、《碰球舞》。
93.9%的幼儿会用两种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90.9%的幼儿能听辩出三种以上民族音乐。
在游戏中学习,身心愉快,并初步感受并喜爱家乡民间艺术中的美。
我园将本土音乐引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仅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增强了对本土音乐的审美敏感性,体验了创造与表现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爱家乡的情感。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幼儿与老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给了教师、幼儿一个非常自由、自主的空间,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
从查找资料、主动发问、参与环境创设、参观访问等都能看到老师和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儿与老师成了活动的主体。
取得了一些成果。
,、营造浓郁的氛围,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的熏陶。
首先将本土音乐融入到各年段的早操、午间操中;利用晨间、下午起床、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闽南歌曲、童谣、乐曲、戏曲等,教师引导幼儿在本土音乐萦绕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自由游戏、活动。
其次教师在各种活动区增设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如体育角的两人三足、竹高跷、滚铁环;动手角的“东西南北中”;音乐角的拍子响拳、压脚鼓;表演角的高甲戏、惠安服饰、木偶表演;阅读角的家乡小传、自制民谣小图书等,便于幼儿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乐文化。
此外根据主题开展的不同时间,通过布置临时性的墙饰,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熏陶。
如:在开展《服装设计师》活动时,将收集到的高甲戏、梨园戏等照片、戏服和头饰等挂在“曲苑杂坛”舞台四周,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地方剧种的精华所在;在“精彩十分” 设计、动手制作高甲戏服、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闽南地方剧种中各种人物的脸谱;在表演角中进行自编自演。
又如: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活动中,在活动室周围布置永春鼓队舞、碰球舞、拍胸舞图片、幼儿制作的花灯等,并在节日中利用中国结、纸、灯笼、红绸等别具民族风味的工艺品进行装饰,让幼儿置身于民族工艺的海洋中,体会到家乡的美,先人的和,传统的乐。
,、选择适合的素材,激发幼儿探索本土音乐的兴趣。
本土音乐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音乐都是适合幼儿,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
如南音——《正月点灯红》《直入花园》《春节良宵》;永春民歌——《手巾歌》《园内开花》《心花怒放幸福来》;永春游戏童谣——《天黑黑》《掩乌鸡》《鸡角公》《祛啄歌》《楸楸鸡》《打铁歌》;高甲戏——《新娘上轿》《群丑献艺》等等。
《天黑黑》这首用方言朗读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
可以在朗诵上配上了闽南地区南音表演中常用的响掌、拍子、压脚鼓等民间乐器,家乡的味道更浓了。
这些歌曲的内容生动、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受到幼儿的喜爱。
又如高甲戏《群丑献艺》的舞美独特、新颖,表情诙谐有趣,采用了唱、念、逗的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民乐配上响盏活泼韵律,幼儿朗朗上口,易学便记,幼儿体验了欣赏——感动——体验——表现——创造的学习过程,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其次,挑选具有教育作用,幼儿兴趣的素材。
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
例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石敢当》、《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是宏扬民族正气,激发人们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
又如童谣《楸楸鸡》中,押韵的儿歌与手指游戏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多吃蔬菜;《鸡角公》是教育孩子要自觉的读书,还会帮妈妈做事。
这些资源即蕴涵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其融入到幼儿生活中,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
,、渗透创新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
”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活动中,注重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本土音乐艺术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首先,巧妙结合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引导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使感受与想象融为一体。
如欣赏南音《正月点灯红》时,教师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目想象,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画音乐,借助简笔画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画出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接着教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产生了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然后进行体态律动,创编出各具特色的动作:有的走起圆场步、小碎步、花旦的步子;有的在做亮相动作;有的拿着长条插塑(当灯笼)跟着音乐舞起来-----表现出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幼儿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和创造力。
其次,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在让幼儿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不断自主探索,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
在区角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创作的影子,如在“精彩十分”中,他们运用铁线、毛线等来制作胡须,用碗面盒制作帽子,用石头、各种颜色的纸、油漆等制作生、旦、净、丑的脸谱,有的直接在t恤上画上脸;“曲苑杂谈”中,女孩子就盖上用丝巾做的红盖头、穿上皱纹纸做的水袖、戏服;男孩子带上自己做的胡须、帽子,穿上自制的小丑、公子服装,跟着音乐唱起来、舞起来;在“动感世界”中听到《碰球舞》的音乐他们跟着老师舞动的彩球创编出许多动作:用头来碰、用后踢脚来碰、用膝盖、脚尖来碰、用肩膀、手掌来碰……由于孩子们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他们欣赏、了解这些人物特征后,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加深了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大胆的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