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9篇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9篇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9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9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1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县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边界,下辖十个乡镇,总面积728 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全县总人口52万,其中:农村人口4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8.5%,有19个贫困村,全县现有人均收入低于2763元贫困户12264人,通过调查分析,致贫的原因:1、因家庭劳动力缺少致贫的3820人;2、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致贫的1160人;3、因孤寡残、五保需社会保障致贫4225人;4、其他原因致贫3059人。

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推进整村推进项目实施。

20xx年度上级扶持我县1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310万元,安排扶贫计划项目38个,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建水泥公路24条32公里;水利设施4条1350米;绿化、亮化工程1处;文化活动广场9处。

近几年来,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乡、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努力,全县19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

扶贫调研工作报告(通用3篇)

扶贫调研工作报告(通用3篇)

扶贫调研工作报告(通用3篇)扶贫调研篇1农村扶贫工作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深入实施我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决定,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十万农民异地转移工程等系列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市政协把农村扶贫工作列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并成立调研组,于今年2-6月份开展了调研。

调研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进行,庆元、云和县同时开展。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市农办等10个部门有关农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通报的基础上,先后赴遂昌、青田等6个县及乡镇村,全面了解了各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建议,广泛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还于5月26日召开了委员约谈会,征求部分委员的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真扶贫、扶真贫,以实施三大工程为载体,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

20xx年市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奔小康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

20xx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12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具体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明确要求。

从20xx年至20xx年连续5年,市委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尤其是20xx、20xx年分别出台了市委1号文件《关于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和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

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丽水市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人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广小额贷款支持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

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篇一】紧紧围绕贫困村和贫困户,以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立足资源优势,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突出特色产业培植,提高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提升扶贫开发工作层次,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力争到2019年,全州实施60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开展10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实现扶贫对象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学上、有医疗、有产业。

到2020年,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基本解决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篇二】一是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投量不足,需要与可能差距大。

整村推进项目村中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仅为财政投入资金15万元的10%,产业发展资金偏少。

每年的互助资金投量仅为100万元,仅仅只能安排10个项目村,而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每年只安排1600万元左右,每年每县(市)只能实施2~3个产业项目。

产业资金安排与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需要矛盾突出,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受益的农户相对较少,带动和辐射的面不大。

二是群众认识有偏差,产业培育难度大,群众增收缓慢。

在整村推进项目中,个别村对基础设施比较重视,对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和规划不够清晰,加之部分农民受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虽然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经营粗放,科技运用率低,产业开发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特色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发,产业培育难度大群众增收缓慢。

三是产业化水平依然十分滞后。

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规模较小、龙头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弱,带动面小,服务体系不完善、合作组织发育不足等问题突出。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七篇)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七篇)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七篇)篇一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1200字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二)取得的成效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

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

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

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

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和做法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

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

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

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产业扶贫是指在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通过发展当地的产业,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产业扶贫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背景分析我国扶贫工作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存在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

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培育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可持续脱贫。

三、调研内容与结果1.产业扶贫模式调研通过调研不同地区的产业扶贫模式,发现各地多样化的扶贫模式,包括企业帮扶、合作社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这些模式在各自地方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例如产业项目选择不当、技术培训不足等。

2.产业发展环境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此外,土地流转问题、金融支持不到位等也是制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因素。

3.产业发展需求调研通过走访农民和地方政府,了解到农民对产业发展的需求主要包括技术培训、市场开拓、金融支持等方面。

同时,贫困地区也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产业项目选择,引入更多的企业资源进行帮扶。

四、问题分析1.产业项目选择问题目前,一些地方在产业项目选择上存在问题,过于注重短期效益,没有考虑到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导致了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2.技术培训不足贫困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的相对欠缺,技术培训面临困境。

农民缺乏新技术、新知识的引入,制约了产业升级和发展。

3.市场开拓困难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滞后等问题,贫困地区往往面临市场开拓的困难。

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和市场开拓的能力,使得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五、解决方案1.科学选择产业项目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选取适合当地特点的产业项目,提高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加强技术培训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技术培训支持,引入专业技术团队,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升产业发展的能力。

扶贫调研报告产业扶贫

扶贫调研报告产业扶贫

扶贫调研报告产业扶贫扶贫调研报告:产业扶贫一、背景介绍在我国,扶贫工作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通过发展优势产业,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产业扶贫的实施情况以及其对贫困地区的影响。

二、调研内容1. 产业扶贫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几个贫困地区的实地考察和座谈,了解到这些地区已经实施了多种产业扶贫项目,如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手工艺品制作等。

2. 产业扶贫的效果评估:了解到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的影响非常明显。

一方面,产业扶贫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产业扶贫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

3.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尽管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导致产业发展受限;同时,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市场营销渠道也是制约产业扶贫的因素之一。

三、建议和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应当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网络、水电供应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解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问题,为产业扶贫提供更好的条件。

2.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为贫困地区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技能和创业能力。

同时,通过与相关专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3. 拓宽市场渠道: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开拓多元化的市场渠道。

通过建立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发展电商平台等方式,扩大贫困地区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4. 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工作的协同效率,确保扶贫政策和资金的落实。

四、结论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产业扶贫调研情况汇报

产业扶贫调研情况汇报

产业扶贫调研情况汇报根据国家扶贫政策的要求,我们对产业扶贫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此进行了情况汇报。

产业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以下是我们对产业扶贫调研情况的汇报。

一、产业扶贫的现状。

我们首先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依赖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缺乏高附加值产业和现代化产业的支持。

同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的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产业扶贫的成效。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产业扶贫的成功案例。

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帮扶措施,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等产业得到了发展,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市场销售渠道得到拓展,居民收入有所增加。

这些案例表明,产业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产业扶贫的问题和挑战。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产业扶贫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支持,导致产业发展不够稳定。

其次,一些贫困地区的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再次,由于市场营销能力不足,一些贫困地区的产品难以打开销售渠道,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居民的收入增长。

四、产业扶贫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首先,建议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扶持力度,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支持,确保产业发展的持续稳定。

其次,建议加强对贫困地区产业的技术培训和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建议加强对贫困地区产品的市场营销培训和支持,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总结。

通过对产业扶贫的调研情况汇报,我们认识到产业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产业扶贫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脱贫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我国产业扶贫的现状和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会的方式,深入了解产业扶贫项目的执行情况,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三、调研过程1. 实地走访我们前往了云南、贵州等扶贫重点地区,实地考察了当地的产业扶贫项目,了解了项目的实施情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座谈会与当地政府官员、企业家、农民代表等进行了座谈,听取了他们对产业扶贫的意见和建议,探讨了产业扶贫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四、调研发现1. 成效显著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大量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当地农业产业也得到了有效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2. 存在问题一些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资金管理混乱、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的效果和持续发展。

3. 需要改进建议加强对产业扶贫项目的监管和管理,着力解决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产业扶贫政策,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

五、调研建议1. 完善政策进一步优化产业扶贫政策,加大对产业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项目的稳健发展。

2. 强化监管加强对产业扶贫项目的监管,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取得可持续发展。

3. 发挥示范作用选取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扶贫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和推广,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更多贫困地区实现产业扶贫的突破。

六、结语产业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合理引导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1. 引言产业扶贫是指通过发展特定的产业,为贫困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最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我国产业扶贫的情况,总结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推动产业扶贫工作提供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访谈等。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了解了国内外产业扶贫的理论和实践,并对我国产业扶贫政策和措施进行了梳理。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深入贫困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当地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

此外,我们还对相关部门、产业扶贫项目的参与者进行了访谈,从不同角度了解了产业扶贫的情况。

3. 当前产业扶贫的情况目前我国的产业扶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吸引了外来投资和市场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产业扶贫也带来了相关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机制的改变,为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产业扶贫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贫困地区的产业基础薄弱,缺乏科技技术和人才支持,限制了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其次,由于贫困地区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高,阻碍了产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此外,一些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人口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不够,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限制了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

4. 经验总结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成功的产业扶贫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产业方向,发挥地方特色,提高竞争力;- 加强贫困人口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愿;- 引入资本和市场资源,支持产业的发展和市场拓展;- 加强政府部门的统筹和协调,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产业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 政策建议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进一步推动产业扶贫工作:- 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持的投入,提高当地产业的发展潜力;- 完善贫困人口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制,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愿;- 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支持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和市场拓展;- 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和监管,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产业扶贫项目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3篇(共19页)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3篇(共19页)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3篇[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实习报告】继续加大问责力度,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严纪律,明规矩,主动作为,锻造扶贫铁军;,不折不扣落实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扭转被动局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车赶乡位于临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与临县湍水头镇、三交镇、大禹乡和方山县峪口镇相邻,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00亩,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6074户、16628人。

核桃种植业是全乡的重点传统主导产业。

境内有西山晟聚90万吨煤矿1座,晋煤太钢600万吨矿井正在筹建。

太中铁路吕临支线、省道218公路、县道钟张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0xx年,全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回头看;共识别贫困村12个,贫困人口2243户、6380人。

20xx——20xx年脱贫情况为:20xx年脱贫人口388户、1286人;20xx年脱贫人口377户、1204人,脱贫村1个;20xx年,脱贫人口128户、435人,脱贫村2个;20xx年,脱贫人口511户、1279人,脱贫村3个;20xx年,脱贫人口357户、929人,脱贫村3个。

另外,20xx——20xx年出列人口84户、295人。

目前,现有贫困人口567户、1190人,贫困村3个。

改革开放以来,车赶乡党委、政府积极带领群众发展核桃种植产业,全乡核桃林面积约30000亩,基本实现全覆盖。

脱贫攻坚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结合乡情实际,提出了核桃增效、劳务增收、养殖带动、光伏普惠;的产业扶贫思路。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产业在不同程度的壮大,扶贫成效也正在逐步显现。

种植业由粗放经营开始向精细化管理发展,林果业由注重数量扩张转变为注重提质增效,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特色产业由少变多,劳务输出更加强劲有力,农民收入实现稳步提升。

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xx年的3200元提高到20xx年的4500元。

扶贫产业调研督查情况汇报

扶贫产业调研督查情况汇报

扶贫产业调研督查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XX县扶贫产业调研督查组组长,现将我组对扶贫产业调研督查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县在扶贫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着力发展扶贫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为了全面了解扶贫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组织开展了此次扶贫产业调研督查工作。

二、调研内容。

1. 扶贫产业发展情况,我们对我县扶贫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包括农业种植、畜牧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扶贫产业的产值、就业情况等进行了详细了解。

2. 扶贫产业政策落实情况,我们重点关注了扶贫产业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包括产业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政策落实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3. 扶贫产业带动效果,我们对扶贫产业的带动效果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产业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改善等方面的影响。

三、调研发现。

1. 扶贫产业发展情况良好,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县扶贫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种植、畜牧业、手工业等产业均有了较大发展,产值逐年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政策落实效果明显,扶贫产业相关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产业扶持资金使用规范,产业发展政策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 产业带动效果显著,扶贫产业的带动效果明显,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调研建议。

1.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扶贫产业政策的全面落实,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2. 加强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对扶贫产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产业发展的合规性和良好效果。

五、总结。

通过此次扶贫产业调研督查,我们对我县扶贫产业的发展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亮点和成效。

我们将结合调研情况,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我县扶贫产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是指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近年来,我国广泛采取了产业扶贫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产业扶贫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

通过发展农业、畜牧业、种植业等传统产业,增加了农村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产业扶贫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也加强了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了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再次,产业扶贫提升了贫困地区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贫困地区的产业得到了更新和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与此同时,政府还鼓励贫困地区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其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最后,产业扶贫增强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培育和发展产业,贫困地区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多元化,减少了对传统资源的依赖,降低了经济风险。

同时,产业扶贫也提高了贫困地区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备力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综上所述,产业扶贫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扶贫方式,对于解决贫困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应该看到,产业扶贫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产业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完善产业扶贫的机制和政策,以进一步提高产业扶贫的效果,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产业化扶贫调研报告

产业化扶贫调研报告

产业化扶贫调研报告以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为手段的扶贫方式也被称为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店铺为你整理了产业化扶贫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产业化扶贫调研报告篇1按照“三严三实”教育实施方案中开展专题调研的要求,近日市质监局组织调研专班,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竹山县官渡镇大溪河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大溪河的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帮扶措施。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大溪河村发展的现状1、基本村情现状。

大溪河村位于竹山县官渡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0公里,距县政府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

版图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

大溪河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

大溪河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

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

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

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基础设施现状。

大溪河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

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

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

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官渡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

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

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

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

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烟、种粮、发展林特产业和打工为主,2014年人均收入4242元。

【最新】产业扶贫项目调研报告-范文word版 (7页)

【最新】产业扶贫项目调研报告-范文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产业扶贫项目调研报告篇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坚持精准扶贫同步全面小康201X年7月至8月,我们驻村工作队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全村贫户家庭入户调查,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全村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全村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收入不稳定。

部分村民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程度底,特色高效农业推广慢,村民文化程度偏低,掌握的实用技术少。

二、工作目标(一)宣传政策。

注重把宣传政策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结合起来,采取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支持(来自:WwW. : 产业扶贫项目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卫生、低保、养老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协助联系户申请办理“双业”贷款、妇女小额信贷等惠农贷款,引导农民敢贷款、会贷款、及时还款,及时发现、反映和制止损害农民利益的各种行为,督促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进一步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二)反映民意。

注重把反映民意与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困难的长效机制,深入联系村召开村组干部与村民代表会议,商讨修订两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帮助村委会建档立卡,推行扶贫攻坚“图表式管理”模式。

双联干部深入联系户家中,了解村情户情、经济状况、发展愿望、存在困难、就医就学等,提出个人帮扶计划。

要认真梳理归纳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党支部或有关部门,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促进发展。

注重把促进发展与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发展养殖业为主的设施农牧业,以种植核桃树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帮助村委会做好村级道路硬化和自来水入户工作,积极试点推广甜高粱种植技术,全力发展千亩优质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协助做好土地流转、种植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务输转等工作,帮助群众找准最适宜、效果最好、收益最高的富民产业。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6篇)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6篇)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6篇)**县政协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渡江、程龙、临塘等乡镇,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该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7.53万亩,**年粮食总产量为6.54万吨,比市级下达该县全年粮食作物目标任务数增产0.18万吨,增长 2.83%;二是蔬菜茶叶产业不断壮大。

全县有无公害蔬菜基地45个,现有相对集中连片50-100亩蔬菜基地5个,100亩以上有35个。

蔬菜复种播种面积15.8万亩,总产量23.7万吨,产值4.72亿元,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1%、6.1%和5.6%,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1000亩。

**县万特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德强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窜客惠家农林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引领着我县蔬菜产业朝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是生态养殖健康发展。

(1)畜牧业。

**年生猪饲养量、存栏和出栏数分别为41.91万头、16.54万头和25.37万头,分别同比增长4.28%、2.8%和5.27%;家禽饲养量、存笼和出笼数分别为868万羽、382万羽和486万羽,分别同比增长4.33%、3.24%和5.2%;牛饲养量3.51万头,羊饲养量2.81万只,分别同比去年增长2.33%和4.1%。

发展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4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猪场30家,规模养殖占总养殖户的20%以上。

(2)渔业产业。

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4563亩,水产品产量为8267吨,同比增长5.6%,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为2426吨,同比增长6.36%。

积极向上争取实施了“**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县九连山水晶水产品养殖设施改扩建项目”、“**年渔业标准化养殖项目”等多个渔业项目;四是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一、总体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扶贫的有效模式。

本次调研旨在总结农业产业扶贫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实施农业产业扶贫提供参考。

二、农业产业扶贫的基本特点1. 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农业产业扶贫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贫困地区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2. 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3. 发展链条:农业产业扶贫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农作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4. 技术支撑:适应现代化、智能化农业发展趋势,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力度。

三、成功案例分析1. 湖南省某县: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该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广良种良法,提高茶叶品质。

同时,引入电商模式,促进茶叶销售,实现茶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2. 四川省某市:通过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该市在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推广高效种植技术,提高果农收入。

此外,该市利用电商平台拓展市场,增加销售渠道。

3. 广西某乡:通过发展畜牧业,带动农村贫困户增收。

该乡鼓励养殖户养殖禽畜,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并与城市合作建立畜牧品牌,打开销售市场。

此外,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村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教育培训不足:贫困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低下,需要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2. 资金支持不足: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初期的种植、养殖和加工阶段,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3. 市场准入难度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往往面临市场准入难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开拓市场。

4. 扶贫措施整合不够: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扶贫措施缺乏有效整合,需要建立全程、全链条、全方位的扶贫体系,形成合力。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2023(通用4篇)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2023(通用4篇)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2023(通用4篇)产业扶贫调研报告2023 第一篇(1896)字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云扶贫搬迁办发〔20xx〕13号文件精神,我街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青龙街道位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城乡结合的街道,属城市建设规划区域。

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1.12万人,建卡贫困户195户604人)。

截止20xx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47.3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25.8公里。

耕地面积8796.9亩,其中撂荒土地787亩。

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贫困户贫困成因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

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

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

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

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

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

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

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

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

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

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

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

关于某县产业扶贫资产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某县产业扶贫资产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某县产业扶贫资产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关于全县产业扶贫资产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一)为全面掌握专项扶贫资金形成产业扶贫资产情况,真正让“产业兴旺”成为脱贫攻坚成果拓展巩固与乡村振兴的“强引擎”,近期,县扶贫办组织人员深入到各乡镇、村组项目现场,采取看、听、座谈等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产业项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路径及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思路和办法,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活内在动力,探索带动模式,找准脱贫路径,提高产业精准扶贫实效。

2016-2023年,全县扶贫专项资金用于产业扶贫项目共计113个(种植业17个,养殖业24个,加工业35个,光伏27个,电商10个),项目资金3836.08万元;共计1408人从中受益,其中吸纳贫困户务工316人,参与生产经营贫困户56人;壮大村集体经济427万余元。

从调研情况来看,扶贫专项资金发展带动的产业扶贫项目总体势头良好,积极调动了带贫主体支持贫困户增收致富,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形式,采取“捆绑式”参与、“链条式”带动、“项目式”推进、“整合式”投入,通过土地托管、股权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与贫困户形成稳定的产业带动关系,为贫困户增收搭建平台,有力地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务工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扶贫成效。

如光伏和光伏扩面项目,2023年带动贫困户451户,户均增收2500余元,提供公益性岗位123个;徐家镇白洲村扶贫基地搭建种植食用菌大棚,实现全村13户贫困户分红和3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株良镇城上村新建钢架厂房工程,壮大村集体经济16万余元;建昌镇庙前村2023年产业扶贫项目仓储厂房建成后,当年带动冷冻肉类搬运、切割、分类插竹签、装箱等工序链就业近200人,其中贫困户5人;麻源村2023年产业扶贫项目仓储厂房建成后,壮大村集体经济12.6万元;徐家镇陈家村新建白莲深加工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10万元;里塔镇洋望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300余户,扩大枳壳种植面积2000余亩,吸纳10户贫困户入股和5户贫困户务工;沙州镇珀坪村特色养殖标准化(鹤鹑)建设,吸纳3人稳定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8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情况车赶乡位于临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与临县湍水头镇、三交镇、大禹乡和方山县峪口镇相邻,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00亩,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6074户、16628人。

核桃种植业是全乡的重点传统主导产业。

境内有西山晟聚90万吨煤矿1座,晋煤太钢600万吨矿井正在筹建。

太中铁路吕临支线、省道218公路、县道钟张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015年,全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回头看”共识别贫困村12个,贫困人口2243户、6380人。

2014—2018年脱贫情况为:2014年脱贫人口388户、1286人;2015年脱贫人口377户、1204人,脱贫村1个;2016年,脱贫人口128户、435人,脱贫村2个;2017年,脱贫人口511户、1279人,脱贫村3个;2018年,脱贫人口357户、929人,脱贫村3个。

另外,2016—2018年出列人口84户、295人。

目前,现有贫困人口567户、1190人,贫困村3个。

改革开放以来,车赶乡党委、政府积极带领群众发展核桃种植产业,全乡核桃林面积约30000亩,基本实现全覆盖。

脱贫攻坚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结合乡情实际,提出了“核桃增效、劳务增收、养殖带动、光伏普惠”的产业扶贫思路。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产业在不同程度的壮大,扶贫成效也正在逐步显现。

种植业由粗放经营开始向精细化管理发展,林果业由注重数量扩张转变为注重提质增效,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特色产业由少变多,劳务输出更加强劲有力,农民收入实现稳步提升。

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13年的3200元提高到2018年的4500元。

二、产业扶贫路径。

(一)抓住核桃传统主导产业,依托专业合作社,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车赶乡耕地面积34800亩,现有核桃林面积30000亩,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盛果期面积15000亩,是全乡重点传统主导产业。

结合这一乡情实际,车赶乡紧紧抓住核桃传统主导产业不放松,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在提质增效上精准施策、持续发力,2017—2018年依托张家山晋丰专业合作社先后实施提质增效9456亩,品种改良230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从整体经营和长远发展看,种植分散、品种单一、销售困难、收益不高等仍然是突出问题,特别是产品深加工基本空白。

下一步将继续在提质增效上谋思路、想办法、做文章,依托专业合作社创新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群众的核桃种植收入。

(二)紧盯国家产业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目标,积极探索资金变资产、资产换收益的发展模式。

车赶乡15个行政村,沿川的2—3个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好,其余各村集体经济基本空白。

为了确保国家产业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目标,车赶乡结合自身实际,2016年在全乡15个行政村普惠实施了5—10千瓦不等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2017—2018年实施了沙家焉80千瓦、大焉80千瓦、神峪沟80千瓦、张家山150千瓦、坪焉200千瓦、马家圪垛200千瓦、凤翅甲100千瓦的光伏电站,积极探索“资金变资产、资产换收益”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收益明显提高,初步取得了较好成效。

今年,又继续创新延伸,利用国家产业扶贫资金由村集体组织新建大焉村10000只蛋鸡养殖、杨家岭村10000只蛋鸡养殖、马家圪垛村500只湖羊养殖、尚赵村500只湖羊养殖,建成后由贫困户或承包或租赁经营,也可以入股合作经营。

下一步计划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展延伸、创新升华,壮大集体经济规模,增加农户收益分配。

(三)立足当地实际,培植服务载体,拓宽和夯实劳务增收主渠道。

车赶乡总人口16628人,20—50岁青壮年劳力7400多人,其中3∕4的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务工。

针对这一乡情实际,车赶乡于2016年组织成立了劳务服务中心,通过护工培训、能人带动、抱团取暖等方式,积极介绍推荐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就业,年均劳务输出6000人以上,并聘请专职法律顾问,为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先后为15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法律咨询帮助,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下一步计划紧紧围绕劳务输出,在护工培训、就业推荐、法律服务上继续做精做细做实,进一步拓宽和夯实劳务增收渠道。

(四)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车赶乡地处临县、离石、方山三县交汇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又紧邻218省道,钟张线穿境而过,交通运输相对便利。

脱贫攻坚以来,车赶乡紧紧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并结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按照“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利用国家产业扶贫资金,创造性地支持和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初步形成猪、羊、鸡、牛、鹿、蝎等特色养殖产业格局。

在特色种植方面,车赶乡结合核桃林全覆盖的乡情实际,2018年试点开展了肾型大豆、苦荞、林下药材等种植产业,取得了较好收益。

下一步计划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积极推动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产业落地生根、做大做强。

三、政策建议车赶乡在实施产业扶贫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或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贫困户融资难,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部分专业合作社为建而建,徒有虚名;培养能人大户有差距,选择不够精准;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强,增收基础不稳固;整合劳务资源不够充分,劳务信息不对称等。

为此,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应当有更加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方便农民变股民。

目前,我县的金融扶贫信贷政策门槛普遍较高,真正的贫困户因缺少抵押担保仍然是望尘莫及。

建议出台更加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方便群众更好地带资入企、农民变股民。

(二)规范和完善合作社建设,使其能真正成为农村产业扶贫的引领者。

目前,全县农村扶贫专业合作社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个别合作社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只顾自己谋利,不考虑贫困户收益。

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规范和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产业扶贫的带头人和引领者。

(三)以县以乡为单位,分行业建立就业服务平台,有序推进劳务合作。

我县为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劳务增收是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多年来一直是自发、分散、无序状态,没有真正形成团体合作优势。

建议以县以乡为单位,分层级分行业建立劳务输出就业平台,与全省、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建立劳务合作,推动劳务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四)建立对“能人大户”的综合审查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防范投资风险。

事前,对所谓的“能人大户”要进行一个综合的审查,既要审查人质人品和社会责任感,还要审查经营能力和债权债务等,不能逮着棒槌就认针,也不能只是筷子桶里拔旗杆。

事中,要加大跟踪监督力度,跟进经营流程,及时掌握生产经营实况,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能用在刀刃上,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坚决杜绝扶贫资金填了尾欠窟窿,还了历史债务,或只是打着太极拳,玩着空手道,挂着羊头,卖着狗肉。

为做好我市产业扶贫是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到村到户,开展产业扶贫调研如下:一、现在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存在的问题:一是到村项目中,产业发展类项目所占比重也不高。

二是在到户项目及措施中,产业发展类项目所占比重偏低,其中带动作用突出的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所占比重很低;总体上,产业扶贫项目安排不少,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

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没有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

没有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基础性、根本性、长效性的举措,在实施其他脱贫路径时,忽略了产业扶贫。

(二)对产业扶贫工作存在畏难情绪。

认为产业扶贫难度大、见效慢,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在工作推动、政策支持、资金安排等方面用力不够。

(三)没有利用好主体的带动作用。

没有出台鼓励、引导、支持主体带动贫困户的政策,主体带动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虽然对带动主体投入较多,但是没有选好带动模式、没有建好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效果较差。

二、整改目标任务根据我市粮、棉、油、果、茶叶等产业特点,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商贸流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力争产业项目、支持资金、主体带动、干部帮扶等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力争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或者参与发展一项产业,为村出列、人脱贫提供稳定、持续、有力的基础支撑。

三、主要整改措施(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全面落实产业扶贫相关政策。

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于有发展意愿、贷款意愿、还款能力或还款措施的贫困户,金融机构应给予贷款。

大力推广户贷企用、分贷统还等模式,帮助贫困户通过土地、山场等资源和资金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经营主体,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收益。

鼓励和支持贷款贫困户购买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分散贷款风险。

对购买扶贫小额贷款保险的贫困户,财政可适当安排保费补贴。

支持贫困户在发展种养业时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户承担的保费可从扶贫资金中支出。

贫困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的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三)增加项目资金投入。

要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项目资金要早安排、早下达、早实施。

到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要加大对产业扶贫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全部用于产业扶贫。

鼓励社会资本通过众筹、慈善等方式参与产业扶贫。

(四)加强产业发展服务。

要在产业规划、产业选择、招商引企、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技术支撑、政策设计等方面加强指导。

(五)创新主体带动机制。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经营主体,支持有意愿、有实力的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推行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大户带动和群众自身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的“三带一自”模式,推进贫困村、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对接,力争每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村、贫困户都有主体带动。

及时总结归纳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进行推广,加强产业扶贫现场观摩,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不断放大产业扶贫效应。

一、基本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它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产业兴、乡村旺是所有农民的奔头,也是实现农民富裕的关键。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契机下,XXXX镇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和富民产业主要抓手,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作为新举措,依托其地理区域优势,抓住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开发等机遇,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整体推进,整村推进,宜栽则栽,宜改则改的工作举措,大力发展柑桔、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镇柑桔种植面积约40000亩、葡萄1000亩,覆盖全镇60%的农户。

XXXX镇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2015年退出户除外)中除去长期在外务工和家中无劳动力的,剩余178户贫困户均发展了种植、养殖产业,2016、2017年有52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