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因材施教之我见
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古代教育家通过不断的教育实践逐步形成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可谓是我国因材施教的首倡者。在当代,也有许多教育家,在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方面提出了不少进步的主张,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可是,现阶段的学校教学工作中,却还严重存在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要求同步、教学方法死板等违背因材施教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教学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因材施教不够重视或没有正确理解。
一、因材施教需要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必须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因为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要做好分层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地了解,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等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每个班级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教师只有在进行学生分层前需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把学生放到一个恰当的层次中。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处在一个智力水平,在这其中还要分很多的层次,掌握东西快的教师自然很喜欢,对一般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培养,但是相对来说差一点的学生则是每个教师都比较头疼的问题,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们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定位,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才可以正确地对待学习。
三、分层练习,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过程。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达到一定密度的课堂训练,但这个密度一定要适度。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了分层练习。f组学生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完成基本题,在完成该类题的基础上思考变式题;z组学生要求独立完成基本题,再由小组学习完成提高性的变式题。
如我在教学“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设计了如下练习:[基本题]:⑴做一个长1.4米,宽0.8米,高0.6米的长方体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材料?如果这个木箱不用盖呢?
⑵做一个正方体玻璃鱼缸,棱长4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变式题]:一个长方体铁皮水槽(没有盖),长12分米,宽0.5米,高2分米,要把它的内外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
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各类学生都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前一层练习后,带着成功和胜利的喜悦
投入到下一层次的练习中。
又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基本题]:与600÷30=20比较,下列哪些题的商不变,为什么?
①(600×5)÷(30×5)②(600×10)÷(30÷10)
③(600÷30)÷30 ④(600÷10)÷(30÷10)
⑤(600÷10)÷(30÷30)⑥(600×10)÷(30×2)
[变式题]:
①300÷15 ②1200÷60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分层练习确实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不仅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且减轻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心理负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四、学习评价要注重因人而异
数学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再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因人而异。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例如对学优生,教师应侧重于通过评价,培养他们谦虚、谨慎、尊重同学、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对于学困生,则应侧重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通过教师、同学以及自身的评价,看到进步,感受成功。这样的评价,才对学生的学习有发展作用。
但是,在当下的教育形势下要做到分层施教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对学生分层前,教师要做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理解分层的出发点是为了确保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歧视,在人为地制造“差距”,以免“学优生”骄傲不前,“学困生”及其家长“自卑不满”。
2.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以学生们的分数进行层次的划分,还要看学生们的具体兴趣爱好,从哪些方面培养会提高得更快一些,让学生的内心得到鼓舞。
3.在分层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状况、接受能力等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层施教。
另外,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也是有层次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因人而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在进行对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准备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针对不同学生都能做到积极的考虑问题,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根据自身能力的情况下积极地考虑问题,使提问变得更加有意义。
总之,教师应正确认识小学儿童的差异性,注意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扬长”和“补短”,尽量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真正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