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_西南财经大学_11 第十一章公债_(11.1.1) 11.1案例资料: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债发行史

合集下载

财政学完整版

财政学完整版

财政学名词解释公共产品: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和劳务,主要为满足公共需求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预算外资金:根据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财政政策: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事业服务收费: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服务而收取的费用转移支出: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获得商品和劳务。

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三条曲线:洛伦兹曲线:也译为“劳伦兹曲线”。

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拉弗曲线: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财政制度的主要内容。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映的一种预算形式,它既能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又能全面反映资金性质和收支结构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亦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交纳的税款,简称税负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分税制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

财政学-公债

财政学-公债

公债北京邮电大学杜振华2020-09-06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税收,用以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

当入不敷出或出现财政赤字时就要举债。

现代经济运行中,公债不仅是当代各国财政融资的重要方式,也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手段,同时还是金融市场上的一个特殊工具,更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

本章将围绕公债的发行规模与结构、公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公债与税收在收入分配差别、谁来承担债务负担以及什么条件下债务是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的适当方式展开分析和论证。

第十章公债10.1 公债原理10.2 公债的规模与结构10.3 公债与资源配置10.4 公债的负担和效应10.5 公债市场及其功能10.6 公债政策&10.1 公债原理10.1.1 公债的涵义10.1.2 公债种类10.1.3 公债的功能10.1.1 公债的涵义年度财政盈余或赤字= 经常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公债付息支出)经常收入是指除债务收入以外的所有财政收入,如税收、国有资产收入、基金收入、规费收入等。

经常支出是指财政的各项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财政赤字与赤字财政不同。

所谓财政赤字,指的是财政活动完成时出现的赤字,这是实际的真实财政赤字。

而赤字财政,指的是编制预算时安排的赤字,这是计划中的赤字,是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

公债是公共债务的简称,是各级政府借债的统称。

公债是指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公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1)有偿性。

政府如期偿还公债,并向认购者支付利息。

(2)自愿性。

公债的发行或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

(3)灵活性。

公债发行与否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有关因素灵活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

除特定时期的某些强制性公债外,公众在是否认购、认购多少等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的权利。

公债是政府信用或财政信用的主要形式。

经济学财政学原理章公共债务

经济学财政学原理章公共债务
20202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三公债的规模与风险?一衡量公债规模的指标?11债务负担率债务负担率当年累积未清偿公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比如欧盟将国债负担率设为60?22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国际公认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警戒线分别为1520和2530?33偿债率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国际上一般把水平控制在10以内我国公债规模指标如图
2020/5/2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4
(四) 承购包销方式 • 承购包销指由政府与公债承销人或承销团签订
公债承购包销合同,将公债统一售出,再由承 销者自行发售的方式。适用于最终承受对象不 确定的公债。 (五)公募招标方式 • 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公债 的方式。 • 其基本作法是在财政部的主持下,由认购者对 预定发行的公债利率或价格进行投标; • 投标后主持者对投标情况按报价高低进行排列, 利率由低到高,票面价格由高到低,按顺序选 定认购者,直到达到所需发行的数额为止。
2、品种结构
2020/5/2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6
(二)公债的利率
1、公债利率 2、公债的计息方式:单利计息和复利计息 3、影响公债利率水平的因素 (1)市场利率。 (2)政府债务信誉。 (3)公债期限长短。 原则:公债的利率结构应与公债的期限结构和品种结
构相适应。还本付息期较长的公债利率应高些,相 反,则可低些;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的公债,利 率应高些,相反,则应低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6
(二)公债债务风险
• 1、财政风险: • 财政赤字→公债发行→更多的财政赤字→规
模更大的公债发行 • 2、货币风险: • 因政府举债导致货币超量发行和通货膨胀的

政府会计实务_西南财经大学_11 第12章政府会计报表_(11.2.2) 12.2.2PDF课件

政府会计实务_西南财经大学_11  第12章政府会计报表_(11.2.2)  12.2.2PDF课件

第十二章政府会计报表
12.2.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实例
【例】某单位2×19年12月31日结账后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类会计科目如表1所示。

请据此编制该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

表1 科目余额表
12月31日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为年末资产负债表时,“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

“期末余额”栏内各项数字根据各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合并填列或分析填列。

主要项目的填列说明如下:
(1)货币资金项目
货币资金的数额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合计数。

货币资金=3 500+161 500+0=165 000(元)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项目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扣除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数额填列。

固定资产=1 957 500-507 500=1 450 000(元)
无形资产=266 000-53 000=213 000(元)
(3)长期借款项目
长期借款中,将于1年内(含1年)偿还的借款为85 000元,应列入其他流动负债项目。

长期借款=320 000-85 000=235 000(元)
其他流动负债=85 000(元)
(4)其他项目
其他各项目均可根据各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净资产合计等项目的数额按其内容汇总后填列。

谢谢。

[经济学]2011级西南民大财政学期末重点_OK

[经济学]2011级西南民大财政学期末重点_OK

2021/8/27
13
第三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 混合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
• 由市场提供,政府部门给予补贴的办法通过市 场提供
• 由政府直接提供,通过向消费者收取一部分费 用来补偿成本的方式
• 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等方式
2021/8/27
14
第三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 受益的非排他性
• 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它付款的个人 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
效用的不 可分割性
+
消费的非 竞争性
-
受益的非 排他性
公共 资源
=
效用的不 可分割性
-
消费的非 竞争性
+
受益的非 排他性
2021/8/27
17
公地悲剧
• 对于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公 共鱼塘、公共草地、森林、河流及地下水 这样一些自然给定的资源而言,由于其所 具有的公共品特征,可能会存在资源被滥 用的问题。经济学上把这种情形称作公地 悲剧(the tragedy of commons)。
2021/8/27
30
第五章 公共支出
• 消耗性支出
• 消耗性支出的内容:
• 经常性支出:政府公共部门的日常性支出。有两 个基本特点:一是不形成任何固定资产;二是满 足的是纯公共需要。
• 资本性支出: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的必需的 资产而花费的财政支出。
• 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区别在于支出项目发 生后是否形成资产。
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则MSC即是供 给曲线)
2021/8/27
9
P、效益、 成本
• 需求曲线是个人边际收 益曲线(MPB),供给 曲线是社会边际成本曲 线(MSC)。U点是市场 上的均衡点。

西南财经大学期末复习财政学习题

西南财经大学期末复习财政学习题

西南财经大学期末复习财政学习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① 企业② 国③ 家庭④ 社会团体和组织2.国家政治权力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式是()①公债②上缴国有资产收益③税收④工资3.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可概括为()① 从人民手中拿走,为人民使用② 强制、免费和固定③ 从人民手中拿走,自己使用④ 灵活、自由、固定4.金融分配属于社会再生产()①生产环节②分配环节③交换环节④消费环节5.()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中起主导作用① 财务分配② 信贷分配③ 价格分布④ 工资分配6财政分配的目的是()①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②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③实现国家职能④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7.“财政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财政是国家财政”的观点是()① 国民分配理论② 价值分配理论③ 国家资金运动理论④ 社会共同需求理论8金融出现的首要条件是()①社会条件②历史条件③经济条件④政治条件9.财政产生的必要条件是()① 社会条件② 历史条件③ 经济状况④ 政治条件金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之一① 生产② 分配③ 交换④ 消耗二、多项选择题1.通过金融分配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①组织收支活动②调节控制活动③监督管理活动④优化服务活动⑤公司理财活动2.财政属性的分配主要包括()① 政治权力属性的分配② 意识形态属性的分布③ 财产权属性的分布④ 文化属性的分布⑤ 意识形态属性的分布3.财政与信用、价格等的性质差异,主要表现为()①国家主体性②计划性③人民性④无偿性⑤强制性4.财政产生的条件有()① 社会条件② 文化条件③ 经济状况④ 历史条件⑤ 政治条件5奴隶制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是()①战争②王室费用③祭祀④兴修水利支出⑤纳贡支出6.在中国古代,在()和()朝代,预算和决算是用来评估官员的① 殷商② 周③ 秦④ 韩⑤ 唐三、解释题1.财政2.社会产品总额3.国民收入4.财政自然属性的本质5.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四、简短回答问题1.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2.简述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相互关系。

财政学公债

财政学公债
二、公债的限度
(一)年度公债发行的限度
1.私人闲置资金的约束
2.公共物品有效供应的约束
(二)债务累积额的限度
年度发债数额与偿债数额一致时,债务余额(累积额) 将保持不变;
年度发债数额超过偿债数额时,债务余额将增加;
年度发债数额低于偿债数额时,债务余额将减少。
第四节 公 债 的 负担与限度
三、公债负担与限度的衡量 1.赤字率 赤字率=赤字额/年度GDP×100% 2.公债负担率 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年度GDP )×100% 3.居民应债率 居民应债率=(当年公债余额/居民储蓄余额) ×100%
第二节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
一、公债的发行规模、期限与利率
(一)公债发行规模 (二)公债发行期限 公债期限是指公债发行后的还款期限 。政府 选择公债期限时需考虑: 1.公债收入的用途; 2.社会资金的闲置状况 3.公债利率水平; 4.财政货币政策
结论:实行多种期限的债务结构比单一期限的 债务结构对政府的公债活动更为有利。
三公债的分类一内债与外债二货币公债与实物公债三短期公债中期公债与长期公债四强制公债与自由公债五固定利率公债与浮动利率公债六可流通公债与不可流通公债七特种政性二为非经常性重大支出需要筹措资金金融性三执行经济调节政策经济性四调剂发行规模二公债发行期限公债期限是指公债发行后的还款期限
第三节 公 债 市 场
(二)我国公债流通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1988年我国首先允许7个城市进行国库券流
通转让的试点,允许1985年和1986年的国库券上
市。
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54个大中城市进行
国库券的转让试点。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
第三节 公 债 市 场
(三)我国公债流通市场的改革方向 1.打通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建立统一的

学业论文写作案例分析(失败案例)

学业论文写作案例分析(失败案例)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莫高股份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学生姓名:所在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专业:金融学学号:指导教师:2013 年 3 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作者专业:金融学作者学号:40906213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摘要莫高股份作为国内红酒企业的代表,也是国内四家葡萄酒上市企业之一。

通过选用莫高股份的股票价值进行贴现现金流模型进行价值分析,找出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原因,并阐述贴现现金流模型的局限性及投资者的心态对投资带来的影响。

对其市盈率、市场表现、财务指标、公司规模来与同行业作对比分析及采用杜邦分析法。

通过这些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来分析莫高股份的投资者价值,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莫高股份,股票价值,价值分析AbstractMogao Co. as representatives of domestic wine enterprises is one of the four domestic wine enterprises. Discount cash flow model to value analysis by selecting the Mogao stock value, find out the reasons causing the loss of investors, investors and the influence and limitations of 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 of the mentality of the investments. The P / E ratio, market performance, financial index, the size of the company to the same industry an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DuPont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financial data to analyze the Mogao investors value,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Keywords: Mogao, stock value, value analysis目录一、绪论 (6)(一)、研究背景 (6)(二)、写作目的 (7)(三)、理论框架 (7)二、问题的提出 (8)(一)投资者业绩概述 (8)(二)、投资者的盈亏分布 (9)三、问题的成因 (10)(一)、缺乏对基本面的正确解读 (10)(二)、分析工具的固有限制 (11)(三)、心态方面的影响 (13)四、解决方案 (14)(一)、企业经济活动的正确解读 (14)(二)、杜邦分析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财政学》西南财经大学

《财政学》西南财经大学
➢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 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 基本职能→对内、对外 • 扩展职能→“增进社会福利和调节国民经济”
▪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内容 ▪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形式
第三节 经济与财政的关系
一、财政分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
➢ 经济: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
➢生产、交换、消费对财政 分配起着重要作用 财政分配对生产、交换、 消费也产生重要影响
三、从财政或财政学研究范围 的拓展看财政的公共性
政府收支管理→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公共财政: 财政的公共性及其发展
四、从经济条件的转换看财政的公共性
➢计划经济: 财政的公共性的范围和口径是别扭的、
扭曲的; ➢市场经济:
财政的公共性的范围和口径是法制的、 规范的。
第三节 公共财政: 财政的公共性及其发展
第一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根本: ➢具体:
唯物辩证法 规范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 历史的方法 统计的方法 ……
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 古典学派和庸俗学派的观点
▪ 德国官房学派(Kamera) ▪ 重农学派——地租税 ▪ 亚当·斯密——《国富论》——首创财政学 ▪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 阿·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一、维护国家的职能 ——与国家政治职能相适应
➢ 职能涵义 ➢ 职能目标 ➢ 职能原因 ➢ 职能实现(手段)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二、配置资源职能 ——与国家经济职能相适应
➢ 职能涵义 ➢ 职能目标 ➢ 职能原因 ➢ 职能实现(手段)

第一章 国家、经济与财政(财政学-西南财大 王国清)

第一章   国家、经济与财政(财政学-西南财大 王国清)
Guoqing W.
/~spft
第一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st Edition
财 政 学
Guoqing W.
PFTS
SWUFE
E_mail: guoqingw@
Public Finance
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国家参与 一部分社会产品或 国民收入分配所进 行的一系列经济活 动中存在的分配关 系及其发展规律。
Guoqing W.

1st Edition

第 十 章 税收 第十一章 国有经济及国有 资源收入 第十二章 政府收费收入 第十三章 公债 第十四章 政府间的财政分 配关系 第十五章 财政体制 第十六章 财政宏观调控理 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七章 财政宏观调控的 运行
/~spft
E_mail: guoqingw@
Guoqing W.
/~spft
第一节 财政的特征
1st Edition
财 政 学
Guoqing W.
PFTS
SWUFE
E_mail: guoqingw@
Public Finance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财 政 学
Guoqing W.
PFTS
SWUFE
导论 国家、经济与财政 市场经济与财政职 能 财政支出的理论依 据 财政支出构成 购买支出(上) 购买支出(下) 转移支出 公共支出效果评价 财政收入概述
Public Finance
第一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st Edition
财 政 学
Guoqing W.
PFTS
SWUFE
E_mail: guoqingw@

《财政学》第11章 公债

《财政学》第11章 公债
市场购销法 主要适用于可流通的短期公债
调换偿还法 政府以新债调换到期旧债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债权人可以利用证券市场将公债比较方便地变现。
8
一、公债及其基本功能
(一)公债及相关概念
公债与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政府凭借信用权力进行的 财政活动,又称为政府信用或财政信用。
国家信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作为 信用关系的债务人所进行的公债活动; 二是政府作为信用关系的债权人所进行 的财政资金有偿运用的活动。
2020年财政部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 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资和抗疫支出需求。
40
四、公债的期限与利率
(一)公债期限
公债期限是指公债发行之后的还款期限。 公债期限不仅影响到公债的发行对象、发行范围、 发行方式及流通能力,而且直接关系到公债的筹 资效果。
41
四、公债的期限与利率
(一)公债期限
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最原始的功能, 而公债的其他功能则是在此基础上 派生出来的。
增加税收 增发货币 举借债务
11
一、公债及其基本功能
(二)公债的基本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
增加税收的方法在面对经济衰退, 国民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很难实施; 而增发货币则很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弥补财政赤字最好 的方法是举借债务, 以有偿的方式动员 社会闲置资金。
(四)我国的公债
1949年前的公债
23
二、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四)我国的公债
1950年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24
二、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四)我国的公债
1954-1958年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25
二、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四)我国的公债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公债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公债

3
长期公债
债券期限较长,通常超过一年的债券。
公债的发行原则和程序
公债的发行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程序,以确保债券市场的正常运营和投资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1 平等的待遇
所有投资者在购买公债时应享有平等的待遇。
2 公开透明
公债的发行流程和相关信息应该对投资者公开透明。
3 依法合规
公债的发行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已发行的政府债券在交易所和柜台进行买卖。
公债政策的作用和实施
公债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债务管理和债券市场运作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实现宏观政策目标。
1
宏观调控
公债政策可以通过债务规模和利率调整
投资运营
2
来影响经济总量和通货膨胀水平。
政府债券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种相对安
全的投资选择。
3
结构调整
公债政策可以引导资金流向特定领域, 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
按期偿还
政府按照债券约定的时间表进 行定期本息偿还。
提前偿还
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偿还债 券,以降低利息负担。
到期一次性偿还
政府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 本金和利息。
公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公债市场是指政府债券交易的场所和机制,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
政府通过招标、竞价等方式向投资者发行债券。
二级市场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公 债
欢迎来到财政学课件的第十一章!本章将深入讨论公债,探索其定义、种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行原则、定价原理、偿还方式、市场形成和发展,以及公债政策的作用和 实施。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精彩的学习之旅吧!
公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公债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发行债券向市场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它是政府筹措资金、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重要手 段。

011 财政学

011 财政学
2015-6-8
2015-6-8
• (二)平均成本定价 • 由于价格与平均成本相等,企业可以得到正常补 偿。但存在着效率损失。 • 从效率角度来看,尽管平均成本定价在产品的消 费方面仍然存在效率损失,但与垄断企业自由定 价相比,它对效率已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 平均成本定价与边际成本定价在效率方面的优劣 取决于平均成本定价所造成的消费方面的效率损 失和边际成本定价需通过税收进行补贴所造成的 税收超额负担的大小。 • 从公平角度来看,采用平均成本定价,该产品的 消费者自行承担消费产品的全部成本,它对收入 分配的影响是中性的。
财政学
主讲:赵文生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第十一章 公共定价与收费
Chapter ublic Charging
2015-6-8
本章概要
•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达到效率标准并 不影响公平的条件下,无须政府规定价格。 一旦发生追求效率或者资源不能优化配置, 导致不公平时,政府的公共定价或规定收 费标准就是必要的。本章在讨论公共定价 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收费原则与类 型的理论问题,重点探讨了行政性收费与 事业性收费问题。
2015-6-8
• 3.限制性收费、准入性收费和校正性收费 • (1)限制性收费。指政府针对自然垄断行业边际成本递 减,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的特点,为提高社会净得益, 由政府直接提供或委托经营,按公共定价方法定价所收取 的费用。 • (2)准入性收费。指政府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某 些行业往往实行必要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颁发或拍卖许 可证而收取的费用。 • (3)校正性收费。指政府针对外部不经济行为而收取的 公共收费,一般按照社会治理外部负效应所需成本来核定 收取。 • 4.中央政府收费和地方政府收费 • (1)中央政府收费。指由中央政府统管的全国性收费。 • (2)地方政府收费。指由地方各级政府统管的收费。

财政学_西南财经大学_11 第十一章公债_(11.1.2) 专栏11 1:成语故事—债台高筑

财政学_西南财经大学_11  第十一章公债_(11.1.2)  专栏11 1:成语故事—债台高筑

专栏11-2:国债期货历史沿革
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先开放了国债期货交易,共推出12个品
种的国债期货合约,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5年以后,国债期货交易日趋火爆,经常出现日交易量达到400亿元的
市况,而同期市场上流通的国债现券不到1050亿元。

1995年2月23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违规交易327合约,成为轰动市场的“327国债事件”。

1995年2月25日,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提高了交易保证金比例,将交易场所从原来的十几个收缩到四大市场。

1995年5月1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决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国首次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以失败而告终。

2012年1月14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证实,正在推进国债期货和白银期货。

2012年2月13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启动,8家金融机构参与首
轮联网测试。

后向全市场推广。

2013年4月1日,消息称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已批准国债期货。

2013年6月末,国债期货获得国务院批准,或于9月中旬正式挂牌。

2013年8月30日,证监会宣布,国债期货9月6日上市交易。

1。

财政学_西南财经大学_11 第十一章公债_(11.5.1) 11.2阅读材料:呼唤“阳光融资”

财政学_西南财经大学_11  第十一章公债_(11.5.1)  11.2阅读材料:呼唤“阳光融资”

阅读材料呼唤“阳光融资”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债务的总量规模仍处于安全区,但不能基于总量风险可控而轻视若干主要的风险点。

在为数巨大的政府债务里面,很大部分是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不透明、隐性和它相伴随的不规范性,是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

由于不透明,就使很多方面在事前、事中无从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

加之监督不到位,风险防范机制不到位,一旦在某些地方出事,资金链断裂,必然要采取救火式的应急措施去平息事态。

这种救火式的案例,其实在过去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已经可以观察到一些。

虽然不多,但是确实是前车之鉴。

救火式的平息事态所带来的损失,不光是成本比较高,而且对政府公信力会产生非常明显的销蚀作用。

可以观察到,某些局部、某些地方政府的辖区内债务率相当高。

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部分地方和单位违规融资和违规使用债务资金。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地方要发展,举债也是不得已。

这里有很多的苦衷。

我们不能简单地责备当事人觉悟不高。

地方要贯彻自己的发展战略,势必要向市场融资,而明规则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问题出现了。

很多地方绕过《预算法》,在地方政府操纵之下,以融资平台等公司法人为实体举借。

看起来是公司债、项目债,但实际上背后的操纵者是地方政府,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形成的负债。

最终,“潜规则强制替代明规则”,它暴露的是我们的体制改革深化不到位,暴露的是我们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抓住制度建设,需要我们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走向现代财政制度、支持现代国家治理,在深化改革中理顺整个财政体制关系。

比如,从中央到省再到市县这种扁平化的三级框架之下,各级应该有自己完善的立法和由法律给出清晰要求的合理事权。

事权后面应该跟着合理的财权和税基配置,再推进到有现代意义的、完整透明的、受公众监督的预算,以及和这种预算相配套的各级产权和举债权。

因此,有必要把地方债的制度建设问题还原到财税配套改革中,结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把地方债的风险防控把握好。

财政学川农重点

财政学川农重点

财政学川农重点财政学重点第⼀章导论1.什么是财政(1).概念: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满⾜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及财产权⼒,参与⼀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分配和再分配所进⾏的⼀系列经济活动。

(2).注意两点:财政活动是政府的经济活动,但政府的经济活动并不都是税收;国家政治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就是税收(3).财政的产⽣条件:1.经济条件,即剩余产品的出现;2.政治条件,即国家的出现其中,经济条件是⾸要条件,政治条件是必要条件。

财政的发展经历了四个过程:奴⾪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4).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西⽅财政理论认为,政府应当在⼀定程度上独⽴于市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市场和⼲预市场。

西⽅财政理论认为,国民经济可以分为两⼤部门,即公共部门和私⼈部门。

私⼈部门由市场机制决定,如果市场能够⾃⾏有效的运转,那么政府应当置⾝市场之外,政府的职责是做好市场的裁判员和服务员,充当守夜⼈的⾓⾊。

但当私⼈部门受市场失灵的影响难以有效运转时,政府就应适当介⼊市场,进⾏适度的国家⼲预。

2.财政职能(5个)维护国家、配置资源、分配收⼊、稳定经济、监督管理其中,“维护国家”的职能是财政的本源性职能;“配置资源、分配收⼊、稳定经济”的职能是财政的经济性职能;“监督管理”职能是财政的管理性职能。

3.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经济学派:斯密认为,有⼀只“看不见的⼿”现代西⽅经济学的财政理论:凯恩斯:国家⼲预经济对总体经济活动⽔平的影响。

他倡导主动的、积极的⾚字预算。

中国:在新中国成⽴后的较长时间⾥,“国家分配论”是财政学的主流学派第⼆章财政学的研究⽅法(1).帕累托最优①帕累托改进:是指⼀项政策能够⾄少有利于⼀个⼈,却不会对任何其他⼈造成损害。

②帕累托最优:⼀切帕累托改进的机会都⽤尽了,再要使⼀个⼈有所改善,就不得不损害另外⼀些⼈的特殊状态。

③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是经济学家判断经济是否有效运⾏的基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资料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债发行史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国债的发行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50年到1958年。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种国债。

在此后的“一五”计划期间。

又于1954年~1958年间每年发行一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35.4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经济建设支出总额862.24亿元的4.11%。

1958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国债的发行被终止。

第二个阶段,从1981年至今。

中国政府在1981年恢复了国债发行,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债经历了如下发展历程:
1981年~1987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且发行日都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

这一期间尚不存在国债的一、二级市场,国债发行采取行政摊派形式。

即财政部将国债发行任务按一定标准分配给各级财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将任务层层分配给具体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或者是财政部委托人民银行将一部分国债分配给各专业银行,在这种行政分配发行方式下,利率杠杆几乎不起作用。

而且存在利率差别,个人认购的国债年利率比单位认购的国债年利率高四个百分点。

券种比较单一,除1987年发行了54亿元3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外,均为5年~9年的中长期国债。

1988年~1993年,国债年发行规模扩大到284亿元,并增设了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新品种。

1988年,国家分两批在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了国债的场外交易市场。

1990年后国债开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国债的场内交易市场,当年国债交易额占证券交易总额120亿元的80%以上。

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国债期货和回购两个创新品种。

另外发行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1991年我国开始尝试国债承购包销发行方式,全年以承购包销方式发行国债66.44亿元,占当年总发行额的65%。

这种发行方式在1992年~1994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承购包销发行国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

在1993年推出了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通过国债一级自营商的承销、分销与零售来发行国债;1994年开始实行柜台销售方式,主要是各专业银行承购包销后利用各自银行的柜台进行凭证式国债的发售工作。

1994年,财政部首次发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国债;1995年,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特别是期货交易量屡创纪录,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购债务链问题等违规事件频频出现,致使国债期货交易于5月被迫暂停。

1996年国债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是财政部改以往国债集中发行为按月滚动发行,增加了国债发行的频度。

其次是国债品种多样化,对短期国债首次实行了贴现发
行,并新增了最短期限为3个月的国债,还首次发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国债。

第三是在承购包销的基础上,对可上市的8期国债采取了以价格(收益率)或划款期为标的的招标发行方式。

第四是当年发行的国债以记账式国库券为主,逐步使国债走向无纸化。

此后我国国债一直采用承购包销、柜台销售和招标发行相结合的发行方式。

1996年以后,国债市场交易量有所下降。

同时,国债市场出现了托管走向集中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非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分离的变化,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即全国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深沪证交所国债市场和场外国债市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走出通货紧缩,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

1998年~2002年,国家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

国债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50万个。

与此同时,国债流通市场也迅速发展,成交额迅速上升,有资料说,过去10年中,中国国债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长100%,成为仅次于股票市场的第二大证券市场。

而今,国债和国债市场已融入中国经济之中,成为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中国经济增长对国债投资的依赖性会逐渐降低,同时长期大规模发行国债必然会增大财政风险,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由1998年的1.9%,上升到2002年的30,达到国际公认的赤字警戒线。

以增发国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毕竟只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需要逐渐减少国债的发行规模。

纵观中国的国债发行历史可以看出,国债发展是相当迅速的。

从发行额看,改革开放初每年只有几十亿元,而到1994年国债发行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1998年国家启用积极财政政策,当年国债发行就超过3000亿元,2002年达到5679亿元,2004年超过7000亿元。

从发行方式上看,最初全部采用行政摊派方式,现在是承购包销、柜台销售和招标发行三者相结合。

从国债种类看,实现了由以中长期国债为主到短期、中期、长期不同种类相结合的转变。

资料来源:何德军,《我国国债发展简史》,《理财周刊》2003年12月4日。

思考:
1.在不同时期,发行国债的目标与作用是否相同?
2.过量发行国债可能对经济发展带来什么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