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统一印制本)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统一印制本)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统一印制本)](https://img.taocdn.com/s3/m/d5f84580c77da26925c5b07b.png)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科室:年度: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一、会诊程序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由医务科通知有关人员参加。
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时医务科派人参加。
二、会诊申请1.病例选择:(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2)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3)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4)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2.会诊申请要求:除急、危重症患者以外,至少提前1天,科室填写会诊申请单,科主任同意后经OA系统传送到医务科。
同时,提出全院多学科会诊的病例,原则上要求必须已进行全科讨论,并拿出科室讨论意见。
三、会诊前准备1. 主管医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取得理解与配合。
2. 会诊前主管医师完成各种病历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完善,并附于病历中,影像资料齐全。
3. 医务科收到全院多学科会诊申请后,应立即通知被邀请的各位专家。
被邀请专家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及推诿。
4. 为保证会诊质量,被邀请专家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尽早了解病情,必要时会诊前查看病人。
四、会诊过程1.会诊专家应准时到达会诊科室,不得迟到。
2.必要时医务科工作人员到达科室协调会诊。
3.科主任主持会诊,主管医师详细汇报病史,提出拟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补充。
4.会诊医师到病房进一步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提出各专科诊治意见,主管医师做好详细记录。
5.科主任总结发言。
五、会诊后1.主管医师详细记录会诊意见。
2.严格执行会诊意见,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或更改治疗方案。
3.主管医师向病人或家属告知会诊结论,需进行特殊的检查及治疗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执行。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诊断会诊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目的主要内容:记录者签字:主持人签字:年月日备注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a5e8099cbd64783e09122bfa.png)
市人民医院
多学科院会诊记录本科室:
时间:年月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f7b3e071e2bd960590c677b9.png)
. ..
保山市人民医院
多学科院内会诊记录本
科室:
时间:年月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医院多学科会诊-模板
![医院多学科会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d508b95eff9aef8941e06ff.png)
医院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茅箭区人民医院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及职责组长:由医务科主任担任,审批并负责组织会诊;成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治职称以上并由医务科授权的医生组成;各成员按医务科要求及时参加相应的会诊;联络员:医务科干事,负责会诊记录及相关图文资料的收集、汇总、保存。
.科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为提高我院多学科会诊的质量,加强多学科会诊的管理,特对全院多学科会诊做出以下规定,请各临床、医技科室参照执行,并在实际执行中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细节。
一会诊程序院多学科会诊由经治科室科主任提出,医务处负责安排、组织,由医务处及科主任主持,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会诊前会诊医师要熟悉病情。
会诊中经治医师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按照会诊意见及要施诊疗。
二会诊申请.1.病例选择:多学科会诊的病例,一般是入院2周诊断不明或特殊需要,患者病情疑难、危重、复杂,需三个或三个以上学科共同参与诊治。
2.会诊申请要求:除急、危重症患者以外,至少提前1天,科室填写会诊申请单,科主任签字或确认后送交医务处。
同时,提出全院多学科会诊的病例,原则上要求必须已进行全科讨论,并拿出科室讨论意见。
会诊申请单容包括:(1)患者病情介绍,在诊治上需解决的问题(2)拟会诊时间(3)拟请会诊人员(4)科室主任签字或盖章二会诊前准备1. 经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理解与配合。
2. 会诊前经治医师完成各种病历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完善,并附于病历中,影像资料收集齐全。
3. 医务处收到全院多学科会诊申请后,应立即组织通知被邀请的各位专家,拟请专科会诊的通知专科科主任参加会诊。
被邀请专家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及推诿,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必须自行联系落实本科其他副主任及以上医师代为会诊,并向医务处报告确认。
4. 为保证会诊质量,被邀请专家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尽早了解病情,必要时会诊前查看病人。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c0341fca852458fb760b5660.png)
保山市人民医院多学科院内会诊记录本科室:时间:年月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主持人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记录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主治医师入院诊断会诊目的: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 综合会诊意见):接背面31。
(完整版)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1
![(完整版)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1](https://img.taocdn.com/s3/m/a3f9e957d15abe23492f4d0d.png)
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目录第一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第二部分: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会诊制度第三部分: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流程第四部分: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第五部分:科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第六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第七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评价纪要第一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组长:成员:联络员:第二部分会诊制度在诊疗服务中,对不能确定诊断、治疗的或涉及其它专业问题时,需要进行会诊,以利集思广益,发扬学术民主,共同解决患者诊治问题。
会诊是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会诊时会诊者应以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会诊讨论。
一、会诊要求(一)会诊单所列项目必须填写完整,包括科室、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病情、会诊目的和要求,申请者签名,经上级医师签名后送至相关科室和部门。
申请其他医院会诊时,需填写院外会诊申请单。
(二)住院患者科间普通会诊,应邀科室医师须在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
申请会诊的科室要严格掌握所需会诊的标准,严禁滥用急会诊(急会诊一般带有抢救性质),若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的会诊则申请会诊科室要在会诊申请单上注明具体时间。
应邀科室应安排好会诊医生负责会诊事务。
若会诊医生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会诊时,科主任应负责协调,及时完成会诊。
(三)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立即将会诊意见记录在会诊单上,会诊意见内容包括病史、体征、专科情况、初步诊断及处理意见等。
申请医师应当同时在病程记录中做好相应会诊记录,内容应包括会诊的经过及对会诊意见的执行情况等。
二、会诊形式(一)科内会诊由住院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本科室的医护人员参加(亦可结合疑难病例讨论进行)。
(二)科间会诊1、住院患者会诊由住院医师提出,科室主任同意,填送会诊单。
会诊单上应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简要病情及会诊的目的和要求,由申请医师签名,科室主任审核签名后送应邀科室。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bcb91d35d0d233d4b14e69ee.png)
市人民医院
多学科院会诊记录本科室:
时间:年月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多学科院会诊。
会诊登记本(包括多学科会诊)
![会诊登记本(包括多学科会诊)](https://img.taocdn.com/s3/m/bcd122dfaeaad1f346933f36.png)
会诊记录本科室: 年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目录1. 会诊制度2. 科室会诊工作年度计划3.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4.科室会诊工作年度总结5. 会诊登记表会诊制度一、会诊包括院内会诊、院际会诊。
二、院内会诊(一)院内会诊包括院内常规会诊、院内大会诊及院内急会诊。
(二)凡遇下列情况,应及时申请会诊:疑难危重病例需要有关科室协助诊治;危急患者需要及时抢救;重大手术前因病情复杂,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提供协助;医疗纠纷需要分析判断;以专业基础性疾病收入院后经诊断有其他专业情况或存在合并症;家属或患者有会诊要求,需要转科治疗等。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申请医务部组织院内大会诊: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病例;2.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3.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4.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三)院内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
常规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院内大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点名会诊被点名会诊医师应及时参加会诊,不能安排其他人员顶替;被邀请参与第二次会诊专业,应安排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紧急会诊可由总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先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或由上级医师随后到达现场处理。
(四)常规会诊一般须经主管医师提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方可实施。
(五)组织院内大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部递交《院内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主持人须副高或副高以上医师)。
医务部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申请科室须提前将《院内会诊申请表》送达各受邀请专家,以便受邀专家了解病情。
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须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地完成会诊工作。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6297ccd010661ed9ac51f3a5.png)
目录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2)多学科诊疗会诊工作流程 (4)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 (5)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 (6)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 (7)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评价纪要 (8)鲁甸县人民医院会诊制度 (9)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院内会诊工作,提高医院诊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制定我院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
1、组织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的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提出会诊申请(紧急会诊除外),主持人为医务科工作人员或申请会诊科室负责人。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2、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须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地完成会诊工作。
3、医务科将不定期对会诊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规定执行的科室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多学科诊疗会诊工作流程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申请会诊科室:申请时间:妇产科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鲁甸县人民医院多学科诊疗会诊评价纪要鲁甸县人民医院会诊制度1.在诊疗活动中,凡遇疑难病例,治疗上有困难或涉及其他专业问题时,应及时组织会诊。
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病人诊治问题。
2.急会诊:(1)急会诊指生命体征不平稳,本科室处理有困难,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并在会诊单上注明“急”字。
慢性病或择期手术病种,不得申请急会诊。
(2)凡生命体征不稳定,已危及患者生命或突发事件,本科室处理有困难,可申请“特急”会诊,可先用电话邀请,后补填会诊单,或在会诊单上注明“特急”二字送到会诊医师手中。
(3)受邀会诊科室接到急会诊通知后原则上由当班最高级别医师前往,必须于10分钟内迅速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或拒绝,否则追究当事人责任。
(4)会诊时患者的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应陪同受邀会诊医师,并详细介绍病情。
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上做好会诊记录,对尚未处理完毕或重危病人应负责随诊及交班。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d0579733376baf1ffc4fada3.png)
目录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2)多学科诊疗会诊工作流程 (4)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 (5)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 (6)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 (7)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评价纪要 (8)鲁甸县人民医院会诊制度 (9)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院内会诊工作,提高医院诊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制定我院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
1、组织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的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提出会诊申请(紧急会诊除外),主持人为医务科工作人员或申请会诊科室负责人。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2、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须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地完成会诊工作。
3、医务科将不定期对会诊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规定执行的科室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多学科诊疗会诊工作流程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申请会诊科室:申请时间:妇产科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鲁甸县人民医院多学科诊疗会诊评价纪要鲁甸县人民医院会诊制度1.在诊疗活动中,凡遇疑难病例,治疗上有困难或涉及其他专业问题时,应及时组织会诊。
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病人诊治问题。
2.急会诊:(1)急会诊指生命体征不平稳,本科室处理有困难,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并在会诊单上注明“急”字。
慢性病或择期手术病种,不得申请急会诊。
(2)凡生命体征不稳定,已危及患者生命或突发事件,本科室处理有困难,可申请“特急”会诊,可先用电话邀请,后补填会诊单,或在会诊单上注明“特急”二字送到会诊医师手中。
(3)受邀会诊科室接到急会诊通知后原则上由当班最高级别医师前往,必须于10分钟内迅速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或拒绝,否则追究当事人责任。
(4)会诊时患者的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应陪同受邀会诊医师,并详细介绍病情。
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上做好会诊记录,对尚未处理完毕或重危病人应负责随诊及交班。
会诊登记本(包括多学科会诊)
![会诊登记本(包括多学科会诊)](https://img.taocdn.com/s3/m/bcd122dfaeaad1f346933f36.png)
会诊记录本科室: 年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目录1. 会诊制度2. 科室会诊工作年度计划3.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4.科室会诊工作年度总结5. 会诊登记表会诊制度一、会诊包括院内会诊、院际会诊。
二、院内会诊(一)院内会诊包括院内常规会诊、院内大会诊及院内急会诊。
(二)凡遇下列情况,应及时申请会诊:疑难危重病例需要有关科室协助诊治;危急患者需要及时抢救;重大手术前因病情复杂,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提供协助;医疗纠纷需要分析判断;以专业基础性疾病收入院后经诊断有其他专业情况或存在合并症;家属或患者有会诊要求,需要转科治疗等。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申请医务部组织院内大会诊: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病例;2.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3.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4.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三)院内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
常规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院内大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点名会诊被点名会诊医师应及时参加会诊,不能安排其他人员顶替;被邀请参与第二次会诊专业,应安排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紧急会诊可由总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先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或由上级医师随后到达现场处理。
(四)常规会诊一般须经主管医师提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方可实施。
(五)组织院内大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部递交《院内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主持人须副高或副高以上医师)。
医务部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申请科室须提前将《院内会诊申请表》送达各受邀请专家,以便受邀专家了解病情。
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须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地完成会诊工作。
多学科会诊文本记录本
![多学科会诊文本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2a149b6383c4bb4cf6ecd10e.png)
保山市人民医院
多学科院内会诊记录本科室:
时间:年月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
医 院多学科会诊 - 模板
![医 院多学科会诊 - 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8141c0389eb172dec63b706.png)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
茅箭区人民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及职责
组 长:由医务科主任担任,审批并负责组织会诊; 成 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治职称以上并由医务科授权的医生组成;各成员按医务科要求及时参加相应的会诊; 联络员:医务科干事,负责会诊记录及相关图文资料的收集、汇总、保存。
1. 会诊专家应准时到达会诊科室,不得迟到。 2. 医务处工作人员到达科室协调会诊,确认拟请的会诊医师均到场,及时联系未到场的医师,若有拟请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前来会诊,需立即 落 实,更改会诊医师。
3. 提请会诊的科室主任主持会诊,管床经治医师详细汇报病史,提出拟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补充。 4. 会诊医师到病房进一步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5. 各位会诊医师回会诊室,提出各专科诊治意见。经治医师做好详细记录。 6.科室主任总结发言。 四 会诊后 1. 经治医师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于疑难危重讨论本中,并详细填写全院会诊记录(见下表),科主任审阅签字,医务处签署意见后留存备案。
拟请会诊科室或专家: 会诊主持人: 科主任意见:
姓名
住院号
科主任签名:
年月日
科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
入院诊断
会诊日期
主管医师
备注
患者姓名 会诊时间
参加人员
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
年龄 地点
住院号
入院诊断 主持人
记录者签字:
主持人签字:
年月日
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为提高我院多学科会诊的质量,加强多学科会诊的管理,特对全院多学科会诊做出以下规定,请各临床、医技科室参照执行,并在实际执行中 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细节。
一 会诊程序 院内多学科会诊由经治科室科主任提出,医务处负责安排、组织,由医务处及科主任主持,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有病理报告者可邀
(完整版)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1
![(完整版)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1](https://img.taocdn.com/s3/m/f8833de1f18583d0486459a0.png)
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目录第一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第二部分: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会诊制度第三部分: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流程第四部分: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第五部分:科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第六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第七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谈论纪要第一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组长:成员:联系员:第二部分会诊制度在诊疗服务中,对不能够确定诊疗、治疗的或涉及其他专业问题时,需要进行会诊,以利集思广益,弘扬学术民主,共同解决患者诊治问题。
会诊是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会诊时会诊者应以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会诊谈论。
一、会诊要求(一)会诊单所列项目必定填写完满,包括科室、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病情、会诊目的和要求,申请者签字,经上级医师签字后送至相关科室和部门。
申请其他医院会诊时,需填写院外会诊申请单。
(二)住院患者科间一般会诊,应邀科室医师须在 48 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在 10 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
申请会诊的科室要严格掌握所需会诊的标准,严禁滥用急会诊(急会诊一般带有抢救性质),若要求在指准时间内完成的会诊则申请会诊科室要在会诊申请单上注明详细时间。
应邀科室应安排好会诊医生负责会诊事务。
若会诊医生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会诊时,科主任应负责协调,及时完成会诊。
(三)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马上将会诊建议记录在会诊单上,会诊建议内容包括病史、体征、专科情况、初步诊疗及办理建议等。
申请医师应当同时在病程记录中做好相应会诊记录,内容应包括会诊的经过及对会诊建议的执行情况等。
二、会诊形式(一)科内会诊由住院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本科室的医护人员参加 (亦可结合疑难病例谈论进行 )。
(二)科间会诊1 、住院患者会诊由住院医师提出,科室主任赞成,填送会诊单。
会诊单上应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简要病情及会诊的目的和要求,由申请医师签字,科室主任审察签字后送应邀科室。
多学科会诊记录簿本
![多学科会诊记录簿本](https://img.taocdn.com/s3/m/d59d3c697c1cfad6185fa710.png)
多学科院会诊
主 持 人
会诊时间
会诊地点
记 录 人
参加人员
患者
住院号
年龄/性别
主治医师
入院诊断
会诊目的:
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综合会诊意见):
接背面
多学科院会诊
主 持 人
会诊时间
会诊地点
记 录 人
参加人员
患者
住院号
年龄/性别
主治医师
入院诊断
会诊目的:
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综合会诊意见):
接背面
多学科院会诊
会诊地点
记 录 人
参加人员
患者
住院号
年龄/性别
主治医师
入院诊断
会诊目的:
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综合会诊意见):
接背面
多学科院会诊
主 持 人
会诊时间
会诊地点
记 录 人
参加人员
患者
住院号
年龄/性别
主治医师
入院诊断
会诊目的:
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综合会诊意见):
接背面
多学科院会诊
主 持 人
会诊时间
会诊地点
记 录 人
参加人员
患者
住院号
年龄/性别
主治医师
入院诊断
会诊目的:
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综合会诊意见):
接背面
多学科院会诊
主 持 人
会诊时间
会诊地点
记 录 人
参加人员
患者
住院号
年龄/性别
主治医师
入院诊断
会诊目的:
会诊意见(含个人发言.综合会诊意见):
接背面
多学科院会诊
主 持 人
会诊时间
医 院多学科会诊 模板
![医 院多学科会诊 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e12a97fad02de80d4d84082.png)
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茅箭区人民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及职责组长:由医务科主任担任,审批并负责组织会诊;成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治职称以上并由医务科授权的医生组成;各成员按医务科要求及时参加相应的会诊;联络员:医务科干事,负责会诊记录及相关图文资料的收集、汇总、保存。
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为提高我院多学科会诊的质量,加强多学科会诊的管理,特对全院多学科会诊做出以下规定,请各临床、医技科室参照执行,并在实际执行中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细节。
一会诊程序院内多学科会诊由经治科室科主任提出,医务处负责安排、组织,由医务处及科主任主持,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会诊前会诊医师要熟悉病情。
会诊中经治医师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按照会诊意见及要求实施诊疗。
二会诊申请1.病例选择:多学科会诊的病例,一般是入院2周诊断不明或特殊需要,患者病情疑难、危重、复杂,需三个或三个以上学科共同参与诊治。
2.会诊申请要求:除急、危重症患者以外,至少提前1天,科室填写会诊申请单,科主任签字或确认后送交医务处。
同时,提出全院多学科会诊的病例,原则上要求必须已进行全科讨论,并拿出科室讨论意见。
会诊申请单内容包括:(1)患者病情介绍,在诊治上需解决的问题(2)拟会诊时间(3)拟请会诊人员(4)科室主任签字或盖章二会诊前准备1. 经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理解与配合。
2. 会诊前经治医师完成各种病历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完善,并附于病历中,影像资料收集齐全。
3. 医务处收到全院多学科会诊申请后,应立即组织通知被邀请的各位专家,拟请专科会诊的通知专科科主任参加会诊。
被邀请专家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及推诿,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必须自行联系落实本科其他副主任及以上医师代为会诊,并向医务处报告确认。
4. 为保证会诊质量,被邀请专家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尽早了解病情,必要时会诊前查看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
科室: ___________
年度: ___________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一、会诊程序
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由医务科通知有关人员
参加。
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时医务科派人参加。
二、会诊申请
1病例选择:
(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
(2)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
(3)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4)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2 .会诊申请要求:除急、危重症患者以外,至少提前1天,科室填写会诊申
请单,科主任同意后经0A系统传送到医务科。
同时,提出全院多学科会诊的病例,原则上要求必须已进行全科讨论,并拿出科室讨论意见。
三、会诊前准备
1.主管医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取得理解与配合。
2.会诊前主管医师完成各种病历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完善,并附于病历中,影像资料齐全。
3.医务科收到全院多学科会诊申请后,应立即通知被邀请的各位专家。
被邀请专家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及推诿。
4.为保证会诊质量,被邀请专家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尽早了解病情,必要时会诊前
查看病人。
四、会诊过程
1.会诊专家应准时到达会诊科室,不得迟到。
2.必要时医务科工作人员到达科室协调会诊。
3.科主任主持会诊,主管医师详细汇报病史,提出拟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补充。
4.会诊医师到病房进一步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提出各专科诊治意见,主管医师做好详细记录。
5.科主任总结发言。
五、会诊后
1.主管医师详细记录会诊意见。
2.严格执行会诊意见,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或更改治疗方案。
3.主管医师向病人或家属告知会诊结论,需进行特殊的检查及治疗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执行。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