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知识讲解
脑性瘫痪的康复指南
脑性瘫痪的康复指南【定义】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低下、语言障碍、听视觉障碍、癫痫、行为及情绪异常等。
【分型】(1)临床分型a) 痉挛型:以锥体系受损为主。
b) 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
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失调、震颤等。
c) 强直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呈齿轮、铅管样持续性肌张力增高。
d) 共济失调型:以小脑损伤为主。
e) 肌张力低下型。
f) 混合型:同一患儿表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
(2)按瘫痪部位分型a) 单瘫:单个肢体受累。
b) 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
c) 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
d) 偏瘫:半侧肢体受累。
e) 四指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
【康复评定内容】一.体格发育障碍的评定: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的评定可以看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出生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0.7+(月龄-6)*0.5 2岁以上体重(KG)=年龄*2+8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
二.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1.运动发育障碍的评定: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项)正常小儿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和顺序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
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
8-10个月能爬。
1岁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
2岁会跑。
3岁会骑三轮车。
4岁能爬梯子。
脑性瘫痪者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儿或表现为主动活动减少。
2.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
正常情况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可能性。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第九部分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第九部分一、前言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残疾人士关注度的提升,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CP)的康复治疗和管理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常常伴随着感知、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能力。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康复指南,对于提升我国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整体水平,促进患儿康复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第九部分》在继承和发展前八部分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对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更新。
本部分指南旨在为广大康复医学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的康复治疗方案,帮助患儿及其家庭更好地应对脑性瘫痪带来的挑战,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包容。
本指南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充分参考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性与操作性相结合。
我们也期待广大康复医学工作者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本指南,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我们相信,《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第九部分》的发布,将为我国脑性瘫痪康复治疗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广大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帮助。
我们也期待与广大康复医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我国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
二、康复目标与原则康复目标与原则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脑瘫是一种由于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而导致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康复的目标不仅仅是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还包括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康复目标首先应以改善运动功能为核心,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等多学科的协作,使患儿的运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同时,康复目标还应包括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_第三部分第三章ICF-CY框架下的儿童脑性瘫痪评定第一节身体功能与结构评定
r.n
万方数据
中田麓重区学名矗
推荐 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应用关节稳定性评定、髋关节脱位评定及髋关节脱位预测进行评定(专家共识)。 3.骨骼活动功能评定(b720骨骼活动功能) 证据
2015
,第30卷,第9期
脑瘫儿童可能存在脊柱、肩胛骨、骨盆带、肢体长骨、腕骨和跗骨等的活动功能障碍,运动学和运动解剖学知识可以评定上
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integrative
schedule,sis)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的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功能和触觉功
能等评定”71(1个I级证据)。可以敏感的反映出儿童的辅助感觉功能障碍””(1个Ⅱ级证据)。此外,可以应用儿童神经系统检
Ashworth muscle
testing,MMT)是lI缶床常用的肌力评定方法[37--391。
(2)器械肌力评定可用于等长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等速肌力测定一…。
scale,MAS)简单易用,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肌痉挛评定
方法,用于评定屈腕肌、屈肘肌和股四头肌具有良好的评定者间和评定者内信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一2-(1个I级证 据)。MAS同一评定者间信度高,是一种可靠的评定肌痉挛的方法“2,(1个I级证据)。但评定者的经验不同会影响MAS测量 结果,不同评定者间的信度较低,MAS用于评定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张力时需谨慎”3“,(1个I级证据,1个Ⅱ级证据)。 推荐
中嘲庸重匡学骠忐
(2个I级证据)。 少儿气质性格量表中文版(junior 推荐 1.睡眠障碍评定量表可应用于存在睡眠障碍的脑瘫儿童(推荐强度A级)。 2.少儿气质、性格量表可应用于脑瘫儿童气质、性格的评定(推荐强度A级)。 二、感觉功能和疼痛 【一)视功能评定(b210视功能) 证据
脑性瘫痪的康复指南
脑性瘫痪的康复指南【定义】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低下、语言障碍、听视觉障碍、癫痫、行为及情绪异常等。
【分型】(1)临床分型a) 痉挛型:以锥体系受损为主。
b) 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
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失调、震颤等。
c) 强直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呈齿轮、铅管样持续性肌张力增高。
d) 共济失调型:以小脑损伤为主。
e) 肌张力低下型。
f) 混合型:同一患儿表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
(2)按瘫痪部位分型a) 单瘫:单个肢体受累。
b) 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
c) 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
d) 偏瘫:半侧肢体受累。
e) 四指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
【康复评定内容】一.体格发育障碍的评定: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的评定可以看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出生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0.7+(月龄-6)*0.5 2岁以上体重(KG)=年龄*2+8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
二.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1.运动发育障碍的评定: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项)正常小儿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和顺序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
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
8-10个月能爬。
1岁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
2岁会跑。
3岁会骑三轮车。
4岁能爬梯子。
脑性瘫痪者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儿或表现为主动活动减少。
2.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
正常情况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可能性。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五部分
p
Aline S,Jane MB,Louise A,et a1.Muscle strengthening is not effectiv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a systemat.
ic review[J].Australian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2009,55(11:81—87.
脑瘫康复应遵循综合康复治疗原则(推荐强度B级)。 (三)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证据
脑瘫患儿的病程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ADL障碍,其异常运动和姿势模式体现在ADL中,因此康复必须与日常生活活动 紧密结合I”I(1个Ⅳ级证据)。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脑瘫儿童的ADL㈣(1个Ⅲ级证据)。应通过行为干预、Et常生活 能力的训练、心理护理、家长培训与参与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提高和巩固康复效果口u(1个Ⅱ级证据)。 推荐
此期脑瘫儿童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主动运动能力,活动范围和种类扩大,开始主动控制自身的运动和姿势以适应环境。主 动学习能力增强,对技巧性和操作性的运动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学习能力。因此应用生物力学原理,以非固定性支撑或辅助方 法促进良好的运动模式与功能十分必要。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是为入学做准备。诱导及主动运动训练、引导式教育都更为适 用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 4.学龄期策略
早期发现异常表现、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推荐强度B级)。 (二)综合性康复 证据
综合性康复是以患儿为中心,组织各科专家、治疗师、护士、教师等共同制订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进行相互配合的综 合性康复,以促进患儿的身心康复”5,(1个Ⅳ级证据)。d,JL脑瘫康复治疗复杂、见效慢、时间长,需要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治 疗方法和技术,才能使患儿运动、语言和智力等功能达到最佳功能状态I”-(1个Ⅲ级证据)。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全面促进神经 精神发育,减轻残疾”7,(1个Ⅱ级证据)。综合康复治疗不仅能改善脑瘫患儿的姿势异常和粗大运动功能,而且对精细运动、适 应性、语言、个人一社会智能能区及总发育商均有提高作用I”,(1个Ⅲ级证据)。 推荐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_2015_第六部分_李晓捷_庞伟_孙奇峰_尚清_唐久来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Dec.2015,Vol.30,No.12第四章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第三节康复治疗技术(上)一、神经易化技术(一)Bobath 技术1.Bobath 治疗技术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脑瘫患儿证据脑瘫患儿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缺少对反射性姿势和运动模式的抑制,导致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4](2个Ⅰ级证据,1个Ⅲ级证据,1个Ⅳ级证据)。
Bobath 治疗技术通过对关键点的控制,达到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促通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的目的[5—7](1个Ⅱ级证据,2个Ⅲ级证据)。
Bobath 治疗技术还通过对运动模式协调性的促进,抑制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对脑瘫患儿正常运动发育的影响,从而实现正常运动模式的整合,防止异常模式的形成和固定。
采用Bobath 技术的不同手技,可以针对不同类型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特点,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8—11](4个Ⅳ级证据)。
因此,Bobath 技术适合于各种类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
推荐Bobath 治疗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脑瘫患儿,应根据不同类型特点,选择采用Bobath 治疗技术的不同手技(推荐强度B 级)。
2.Bobath 治疗技术是否适用于所有年龄组脑瘫患儿证据Bobath 治疗技术对各年龄组脑瘫患儿均有效,但2岁前,尤其是1岁以内的轻度脑瘫患儿效果更好[12—13](1个Ⅰ级证据,1个Ⅳ级证据)。
婴幼儿时期脑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和可塑性强,且其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模式尚未固定,这一时期患儿若能得到外界给予的刺激性治疗及功能训练,可使其学习建立正常的姿势运动模式,使其功能达到最佳效果[14—16](3个Ⅱ级证据)。
脑瘫患儿早期应用Bobath 治疗技术是恢复其神经系统功能的有效手段。
推荐1.Bobath 技术可应用于不同年龄组脑瘫患儿(推荐强度A 级)。
2.Bobath 技术对于小年龄组脑瘫患儿更有效(推荐强度A 级)。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 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各 种原因导致的脑部损伤,如宫内 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窒息等。
危险因素
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妊 娠、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史 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运动发育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肌张 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可伴 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
家庭护理技巧培训
日常生活护理
培训患者及家属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如穿衣、进食、洗漱等。
康复训练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功 能训练、语言训练等。
安全防护
教授家属如何保障患者居家安全,如防滑、 防火、防跌等。
心理支持
培训家属如何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 积极参与康复活动。
长期随访管理计划
定期随访
制定长期随访计划,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康 复进展。
提供持续支持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ABCD
评估与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数据统计与分析
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康复指南的更新 和完善提供依据。
07
家属参与支持重要性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关心与支持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可以增强患者信心,减轻 焦虑情绪。
协助复训练
家属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协助进行康复训练,如帮助患者进行自理能 力训练、陪伴出行等。
促进社交互动
家属可以带领患者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帮助患者结交新朋友,拓展社 交圈子。
06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
脑白质损伤 (whitematter injury, WMI), 特别是多灶性脑室旁白质软化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最容易引 发痉挛性脑瘫
弥漫性脑白质损伤(diffuse white matter injury) 波及范围广泛, 后期灰、白质容积减少, 在 发生脑瘫的同时, 会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 [2]
奥地利神经发育学家Prechtl首先 提出的, 一种观察胎儿至4-5月龄 婴儿自发运动以预测其神经发育结 局的评估方法。
通过拍摄一段适龄婴儿的运动录 像,再由具有资质的评估人员对 录像进行评估得出结论,作为一 种无创的、观察性的早期神经发 育检查工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运用GMs评估在早期就可能识
已得到公认 [7] (1个Ⅰ级证据) 。
高危儿评定
国内研究表明: 生后7天NBNA评 分对预后预测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分别 是: 89.2%和84.2% [28]
(1个Ⅲ级证据)
可较全面反应大脑的 功能状态
项目少,评分易掌握是Biblioteka 种信度、效度可靠的 新生儿临床检查方法
推荐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对于高危儿的预后预测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推荐强度B级) 。
四、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 AIMS)
证据: 评估0~18个月龄或从出生到独立行走这段时期婴儿运动发育的工具
评估运动技能是否获得,且对每一项技能从负重、姿势及抗重力运动三方面特征进行评估, 从而可以较早地识别出运动发育不成熟或运动模式异常的婴儿。
研究证实
2002年Ferrari等 [10] 研 究了超声提示为脑损害的 84名早产婴儿结果表明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四部分
建议应用 MACS 进行脑瘫患儿的手功能分级评定(推荐强度 B 级)。 4.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 证据
FMFM 属于等距量表,可以合理判断脑性瘫痪儿童的精细运动功能水平[101(] 1 个Ⅰ级证据)。本量表可以合理地判断脑瘫 儿童精细运动功能障碍,区分不同类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差别,为制订康复计划提供依据[102(] 1 个Ⅰ级证据)。通过评定 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随月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对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发育状况做进一步研究,也为脑瘫儿 童作业治疗的疗效评定提供了评定依据[102(] 1 个Ⅰ级证据)。 推荐
MA 适用于评定 2.5 岁—15 岁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的上肢运动功能,脑瘫儿童是其最主要的应用人 群。Postans 应用本量表评定动态辅助器具联合神经电刺激对改善偏瘫儿童上肢痉挛程度的疗效[108(] 1 个Ⅰ级证据)。Motta 将 本量表作为开发新的康复治疗手段的评定标准[109(] 1 个Ⅰ级证据)。Bourke 等应用本量表判断强制诱导疗法的疗效和可接受 强度[110(] 1 个Ⅰ级证据)。 推荐
墨尔本评定量表是一种有效的对于脑瘫儿童上肢运动质量评定和判定疗效的工具(推荐强度 A 级)。 8.House 上肢实用功能分级法(House classification of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al use) 证据
Doc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八部分(无参考文献)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八部分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第四章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第四节药物治疗一、A型肉毒毒素证据1.缓解下肢痉挛剂量对照研究显示步态动力学与运动学有显著的剂量-效应相关性,高剂量比低剂量在站立位或摆动时有更显著的踝关节背屈活动,且效用更持久[2(]1个Ⅰ级证据)。
随机对照研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估结果显示A型肉毒毒素明显提高下肢功能和改善步态[3—4(]1个Ⅰ级证据、1个Ⅱ级证据)。
病例对照研究中,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12周,应用医师评价量表对患儿步态进行分析,步态改善明显,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倍[3(]1个Ⅰ级证据)。
使用A型肉毒毒素与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治疗组的下肢功能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改善[5—7(]3个Ⅰ级证据)。
2.缓解上肢痉挛研究表明注射A型肉毒毒素短期内能明显改善上肢功能,但对长期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8—11(]4个Ⅰ级证据)。
联合OT则效果更好,能提升肘部及拇指主动伸展,以及降低腕部、肘部的肌张力,但手抓握的功能测试只有轻微提升,捡硬币测试显示手功能无明显改善[12(]1个Ⅱ级证据)。
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上肢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OT与单用OT 治疗结果发现,该方法使痉挛得到持续缓解,父母能感知到患儿的明显进步[9(]1个Ⅰ级证据)。
回顾性研究表明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严重不良事件很低[13(]1个Ⅰ级证据)。
推荐A型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缓解痉挛的治疗技术,缓解下肢痉挛的效果优于缓解上肢痉挛的效果(推荐强度A级)。
二、苯酚、乙醇证据乙醇、苯酚局部注射可用于缓解脑瘫患儿的局部痉挛[14—16(]3个Ⅳ级证据)。
1971年后未见文献报道,但在2014年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上仍有专家应用乙醇、苯酚和A 型肉毒毒素分别局部注射治疗痉挛的报告。
推荐可配合A型肉毒毒素用于缓解脑瘫患儿的局部痉挛(推荐强度D级)。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
足
encephalopathy,
早
月
HIE)
产
儿
儿
脑
还包括脑实质出
脑
损 伤
血、脑梗死、炎
损 伤
症性脑损伤、低
血糖脑损伤、胆
红素脑病、代谢
性脑病等 [3]
(1个Ⅰ级证据) 。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尤其是Ⅲ、 Ⅳ度的严重出血, 特别是出血继发 的脑室增宽、 脑积水、 出血性脑
梗死, 与脑瘫有更密切的关联 [1]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
高危儿评定与干预
高危儿定义: 在胎儿期、 分娩时、 新生儿期具有 各种可能导致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
婴儿期表现出临床异常,但还不足 以诊断脑性瘫痪,也可能临床表现 正常。
发生功能障碍后遗症或发育落后风险 较没有高危因素的婴儿高
早期监测、 随访管理、 必要时给 予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高危儿评定
新生儿颅脑超声存在限局性:新生儿颅脑超声采用经前囟探查的扇形扫描,在超 声图像近场外缘部位总会存在盲区,在脑图像的完整性方面不及CT与MRI。 B超对直径<2mm的极小病灶探查效果欠佳 推荐 1、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发现脑损伤有重要价值 (推荐强度A级) 。 2、对于高危儿,应在生后尽早实施颅脑超声筛查。有异常者应酌情复查,观
为避免过度医疗以及加重家长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对高危儿进行医 疗性早期康复干预应有临床表现异常指征。 高危儿早期康复干预指征为: (1)、存在脑损伤和神经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 (2)、神经系统检查异常:如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 (3)、发育量表评测结果为边缘或落后; (4)、全身运动(GMs)评估为痉挛同步性或不安运动缺乏; (5)、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评估结果为小于5%百分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12
6
相关检查项目
(三) 脑干听、 视觉诱发电位 疑有听觉损害者, 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
查; 疑有视觉损害者, 行脑干视觉诱发电 位检查(1 个Ⅰ级证据, 1 个Ⅱ级证据) 。
2021/2/12
7相关检查项目202/2/1218发育协调障碍
①运动协调性的获得和执行低于正常同 龄人应该获得的运动技能, 动作笨拙、 缓慢、 不精确;
②这种运动障碍会持续而明显地影响日 常生活和学业、 工作、 甚至娱乐;
2021/2/12
19
发育协调障碍
③障碍在发育早期出 现; ④运动技能的 缺失不能用智力低下或视觉障碍解释; 也 不是由脑瘫、 肌营养不良和退行性疾病 引起的运动障碍所致
2021/2/12
4
相关检查项目
(一) 脑电图(EEG) 合并有癫痫发作时 进行 EEG 检查, EEG 背景波可帮助判断 脑发育情况, 但不作为脑瘫病因学诊断的 常规检查项目(1 个Ⅰ级证据, 1 个Ⅱ级 证据)。
2021/2/12
5
相关检查项目
(二) 肌电图 证据区分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瘫痪, 特别是
2021/2/12
11
(二) 参考条件
1.有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 2.可有头颅影像学佐证 (52%—92%)
(4 个Ⅰ级证据, 4 个Ⅱ级证据)。
2021/2/12
12
脑性瘫痪的鉴别诊断
运动发育落后/障碍性疾病 骨骼疾病 脊髓疾病 内分泌疾病 自身免疫病 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2021/2/12
13
运动发育落后/障碍性疾病
发育指标/里程碑延迟 全面性发育落后 发育协调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2021/2/12
14
发育指标/里程碑延迟
. 包括单纯的运动发育落后 (motor delay)、 语言发育落 后 (language delay) 或认知发 育落后 (cognition delay) 。运动发育落后包 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10]。最新的研究认为 该病也应 包括睡眠模式变化的落后。小儿 6 周龄时对声音或视觉刺激无反应、 3 月龄时无 社交反应、 6 月龄时头控仍差、 9 月龄时不会 坐、 12 月龄时不会用手指物、 18 月龄不会 走路和不会说单字、 2 岁时不会跑和不能说词 语、 3 岁时不能爬楼梯或用简单的语句交流 时应进行评估。
2021/2/12
9
推荐
根据患儿病情特点和需要选择应用上述 相关检查 (凝血机制的检查: 推荐强度 C 级; 遗传代谢检查: 推荐强度 D 级; 其 余项 目: 推荐强度 A 级) 。
2021/2/12
10
诊断
(一) 必备条件 1.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 关节的继发
性损伤。 2.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 3.反射发育异常 病理反射阳性。 4.肌张力及肌力异常
2021/2/12
20
孤独症谱系障碍
①持续性多情境下目前存在或曾经有过的社会沟通及 社会交往的缺失;
②限制性的、 重复的行为、 兴趣或活动模式异常。 要求至少表现为以下 4 项中的 2 项, 可以是现症的, 也 可以病史形式出现: 刻板或重复的运动动作、 使用物 体或言语; 坚持相同性, 缺乏弹性地或仪式化的语言 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 高度受限的固定 的兴趣, 其 强度和专注度方面是异常的; 对感觉输入的过度反应 或反应不足, 或在对环境的感受方面不寻常的兴趣;
(四) 智力及语言等相关检查 有智力发育、 语言、 营养、 生长和吞
咽等障碍者进行智商/发育商及语言量表 测试等相关检(1 个Ⅰ级证据, 1 个Ⅱ级证 据)。
2021/2/12
8
相关检查项目
(五) 遗传代谢病的检查 有脑畸形和不能确定某一特定的结构异
常, 或有面容异常高度怀疑遗传代谢病, 应考虑遗传代谢方面的检查 (1 个Ⅳ级证 据)。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 第一部分诊断
2021/2/12
1
脑性瘫痪的辅助检查
一、 直接相关检查 二、 伴随症状及共患病的相关检查
2021/2/12
2
一、 直接相关检查
(一)头颅影像学检查 (MRI、 CT 和 B 超) 是脑瘫诊断有力的支持(1 个Ⅰ级证 据, 1 个Ⅱ级证据), MRI 在病因学诊断上 优于 CT(1 个Ⅰ级证据)。
5 岁以下处于发育早期的儿童, 存在多个 发育里程碑的落后, 因 年龄过小而不能 完成一个标准化智力功能的系统性测试, 病情的严重性等级不能确切地被评估, 则诊断 GDD。
2021/2/12
17
全面性发育落后
但过一段时间 后应再次进行评估。发病 率为 3%左右。常见的病因有遗传性疾 病、 胚胎期的药物或毒物致畸、 环境剥 夺、 宫内营养不良、 宫内缺氧、 宫内 感染、 创伤、 早产儿脑病、 婴幼儿期 的中枢神经系统外伤和感染、 铅中毒等
(二)凝血机制的检查 影像学检查发现不 好解释的脑梗塞可做凝血机制检查, 但 不作为脑瘫的常规检查项目(1 个Ⅲ级证 据)。
2021/2/12
3
二、 伴随症状及共患病的相关检查
脑瘫患儿 70%有其他伴随症状及共患病, 包括智力发育障碍 (52%) 、 癫痫 (45%) 、 语言障碍 (38%) 、 视觉 障碍 (28%) 、 严重 视觉障碍 (8%) 、 听力障碍 (12%) , 以及吞 咽障碍等。
2021/2/12
15
发育指标/里程碑延迟
爬的动作可能因孩子不需要进行而脱漏, 故不应作为发育里程碑的指标。 单纯一 个方面发育落后的小儿 90%不需要进行 医疗干预, 将来可以发育正常。大约 10%的患儿需要进行医疗干预。早期 筛 查、 早期干预有利于预后.
2021/2/12
16
全面性发育落后
2021/2/12
21
孤独症谱系障碍
③症状在 常严重的功能缺陷;发育早期 出现, 也许早期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 症 状不明显, 或由阶段性的学习掩盖;
④症状导致了在社会很多重要领域中非 常严重的功能缺陷
2021/2/12
22
孤独症谱系障碍
⑤缺陷不能用智力残疾或 GDD 解释, 有 时智力残疾和 ASD 共同存在时, 社会交 流能力通常会低于智力残 疾水平。有些 ASD 患儿可伴有运动发育迟缓, 易误认 为 GDD 或脑瘫早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