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第五章
领导科学(第四版)第05章领导体制与领导结构
极强的凝聚力 隐蔽性 渗透性强 领导者是自然产生的 信息沟通快捷
5.2.3领导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3)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1)非正式组织的正向效用 (2)非正式组织的负向效用
•5.2.3领导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4)有效利用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网络为组织服务
5.2.4传统领导组织结构的变革
•5.2.3领导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1)非正式组织的概念 著名的行为学家梅奥认为,人是社会的动
物,人们在组织内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 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而形成非正式的集 团或团体,在这种团体中,又形成了共同的 感情,进而构成一个体系,即“非正式组 织”。
5.2.3领导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5.2.3领导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知识结构,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水平 的成员配比组合
专业结构 智能结构 年龄结构 气质结构
•5.2.6领导群体的动态结构
1)领导核心 2)分工与配合 3)领导弹性
•5.2.4传统领导组织结构的变革
3)对官僚制的挑战 第一就是官僚制无法解决个人目标和组织目
标的矛盾冲突,找不到协调的办法。 第二也是更严重的挑战来自于环境,科学技
术革命引起的环境变革要求组织具有很强的 适应能力,其结果必然是官僚制的逐渐崩溃
•5.2.4传统领导组织结构的变革
4)组织领导结构变革的方向
第5章
领导体制与领导结构
【学习目标】
主要目的是认识领导体制与领导结构对领导 活动的影响;明确领导体制的作用、内容与 类型;掌握领导组织结构的类型与变革趋势 等。
5.1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概念与作用 领导体制的内容 领导体制的演变 现代领导体制模型统领全局 传统领导体制的突破——团队形式
自考《领导科学00320》重难点资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重难点笔记资料课程代码:00320第一章绪论1、领导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
其领导制度是禅让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领导制度是世袭制。
2、现代领导的发展趋势:①决策工作专门化;②领导主体集团化;③领导方式民主化(权力分享、权责一致是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
事业部制—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④领导方法科学化(①遵循严格的程序;②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3、每一时期的领导活动总是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关系、科学文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制约。
4、《领导科学基础》——第一部领导科学专著,标志着我国这门科学进入初创阶段。
领导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的领导科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
5、一切领导都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受到一般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
6、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7、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
8、领导过程四个基本要素:①领导者;②被领导者;③群体目标;④客观环境。
这些要素所形成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挥与客观环境的矛盾9、领导科学的范围:①本质的理论;②观念的理论;③职能的理论;④体制的理论;⑤素质和修养的理论;⑥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⑦绩效考核的理论综上所述,三个基本组成部分——①主体、②结构、③过程10、领导的行为是受领导观念支配的,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
11、领导的体制包括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实现领导的工具。
12、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13、达到领导目标的手段是领导方法。
14、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效能。
15、领导科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16、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
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管理科学更多的接近软科学,领导科学更接近硬科学。
自学考试00320《领导科学》重点笔记资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重难点笔记资料课程代码:00320第一章绪论1、领导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
其领导制度是禅让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领导制度是世袭制。
2、现代领导的发展趋势:①决策工作专门化;②领导主体集团化;③领导方式民主化(权力分享、权责一致是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
事业部制—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④领导方法科学化(①遵循严格的程序;②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3、每一时期的领导活动总是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关系、科学文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制约。
4、《领导科学基础》——第一部领导科学专著,标志着我国这门科学进入初创阶段。
领导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的领导科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
5、一切领导都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受到一般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
6、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7、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
8、领导过程四个基本要素:①领导者;②被领导者;③群体目标;④客观环境。
这些要素所形成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挥与客观环境的矛盾9、领导科学的范围:①本质的理论;②观念的理论;③职能的理论;④体制的理论;⑤素质和修养的理论;⑥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⑦绩效考核的理论综上所述,三个基本组成部分——①主体、②结构、③过程10、领导的行为是受领导观念支配的,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
11、领导的体制包括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实现领导的工具。
12、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13、达到领导目标的手段是领导方法。
14、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效能。
15、领导科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16、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
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管理科学更多的接近软科学,领导科学更接近硬科学。
全国自学考试《领导科学》第五章 领导决策
决策信息系统: 是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组成,专门从事收集、 统计、贮存和传递等信息处理活动,为决策提供情报信 息资料。
决策的智囊系统: 是由各种专家组成的参谋咨询机构,它集中了专家们 的集体智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决策提供咨询 意见和方案,帮助领导决策。
决策的中枢系统:是由拥有决策权的领
1) 目标是有的放矢的 2) 目标是具体的 3) 目标是系统的 4) 目标是切实可行的 5) 目标是符合规范的
拟定备选方案的两个阶段: A. 轮廓设想 B. 细部设计
2、评选决策方案的标准: 1) 要看其是否能够实现决策目标 2) 实施的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相对比较小 3) 所承担的风险相对比较小 4) 所产生的副作用相对比较
3、评选方案的具体方法: 1) 经验判断法 2) 数学分析法 3) 试验法
4、在实施阶段主要做好的几个工作: 1) 编制实施计划,把决策具体化 2) 组织实施力量,保证决策方案的实现 3) 落实实施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4) 建立反馈系统,及时检查发现决策方案实施中的
问题 5) 纠正决策偏差,必要时进行决策修正或追踪决策
决策,这是领导工作的关键环节,决策水平的高低 是检验领导水平的一个主要标示。
决策既然是领导的一个基本职能,那么任何一 个领导者,都必须学习并掌握好科学决策的理论和 方法。
第二节 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一、科学决策的原则 1、科学决策的四个基本标准
1) 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 2) 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 3) 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 4) 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少
1) 渐近决策模式把决策看作是对原有的决 策逐步加以修改的渐近过程。
2) 渐近决策模式注意到决策过程的连续性、 稳定性和现实性,有其值得肯定意义和合理价 值。
(完整word版)领导科学笔记
(完整word版)领导科学笔记领导科学笔记一概念部分第一章领导的含义(一)领导的含义:本书对领导的界定(1)封闭性含义: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者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2)开放性含义:领导就是为别人创造理想和能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过程。
(二)领导域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管理的计划与预算过程趋向于注重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范围强调微观方面,着重风险的排除以及合理性;而领导过程中经营方向的拟定,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注重宏观方面,敢冒一定风险的战略以及人的价值观念。
(2)具有管理行为的企业组织及其人员配备趋向于注重专业化,挑选或培训合适的人担任各项工作,要求服从安排,而联合群众的领导行为则注重整体化,使整个群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且投入进去,实现所确定的目标。
(3)管理行为的控制和解决问题常常侧重于抑制,控制和预见性,而领导的激励和鼓舞则侧重于授权,扩展,并不是床草畜惊喜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
(4)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砸他们各自的功能不同,领导能带来有用的变革,而管理则是为了维持秩序。
管理主要处理的是复杂的问题,领导主要是处理变化的问题。
联系:(1)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2)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和相容性。
(三)领导与统治的区别:1基础不同:领导的基础是影响力,通知的基础是暴力:2目的不同:领导的目的是实现对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组织三方有利于的目标;统治的目的是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
第二章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1)包括智力、自信心、决断力、正直、合群五个方面(2)“伟人论”观点:认为领导者是天生的,一个人之所以成为领导有着其不可比拟的天赋和个人品质(3)特质理论再解释领导者行为方面并不成功的原因:1忽视了下属的需要;2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3没有对因果进行划分;4忽视了情境因素(二)关于领导的最新理论一是对领导者个体特制的强调(归因理论、魅力领导理论及变革型领导理论)二在信息化、知识化时代,领导不再是个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找我领导和超级领导则是突破传统理论的典型。
领导科学第五章
第一节决策及其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
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 识记:1、决策是贯穿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2、 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责的基础;3、决策正确 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 领会:1、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2、现代社会 条件下,决策在领导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应用:决策在整个领导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活动中的职责 识记:1、决策体制的含义;2、现代决策 体制的构成;3、决策的信息系统、智囊系 统和中枢系统。 领会:领导在决策活动中的主要职责。 应用:现代决策体制中领导者处于核心地位。
第三节 决策中的领导者
领导在现代决策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 决策体制是由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 体系,是决策活动得以进行的组织形式。 现代决策体制由三部分组成,即以决策的中枢系统 是核心,决策的信息系统居外围,决策的智囊系统 居于二者之间。 现代决策体制有两大特点:一是决策中多谋与善断 相对分工;二是决策的制订与执行相对分工。 决策的信息系统,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组成, 专门从事收集、统计、贮存和传递等信息处理活动, 为决策提供情报信息资料。
第二节 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 法
科学决策的原则 识记:1、科学的决策的标准;2、科学决 策的基本原则。 领会:1、科学决策的是非标准和优劣标准; 2、客观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程序 原则、可行原则、选优原则和“外脑”原则 的内容。
第二节 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
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科学决策的标准有四:一是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二是 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三是实现决策目 标所付出的代价小。四是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少。 其中第一、二条是是非标准,三、四条是优劣标准。 (简记:目标要准 结果要有 代价要小 副作用要少) 科学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七:一是客观原则。 二是信息原则;三是预测原则;四是程序原则;五是 可行原则;六是选优原则;七是“外脑”原则。(简 记:外脑可(以执)行选(择)优(秀的)客观信息 预测程序)
领导科学(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领导科学》期末复习大纲一、说明(一)基本要求:认真听课,对所授内容的基本理论框架要清楚,熟记基本概念的含义,全面复习。
(二)测试的目的1. 对基本的概念、知识点、理论掌握理解的程度;2. 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的组成试卷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一)导论领导科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条件领导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二)第一章领导的含义领导的含义领导的两种属性领导者与管理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的演变(三)第二章领导的职能与权力引导(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指挥的方式组织的内容协调的内容教育的内容职权.权力的关系职责权三者的关系科学授权(四)第三章领导的决策决策的定义、特点决策的类型(按级别划分、按地位划分、按认可度划分、按程序划分)经验决策的定义、特点科学决策的定义、特点调查的类型科学决策的原则科学决策的体制(五)第四章领导的素质领导素质的含义、特点、内容领导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的具体内容党中央当前对行政领导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六)第五章领导的方法基本的领导方法、具体的领导方法的内容及两者的相互关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方法的理论基础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方法的主要障碍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方法的含义及注意的问题目标的特点发挥下属积极性的原则、方法会议准备的内容(七)第六章领导的艺术领导艺术.领导经验、领导科学的关系领导艺术的定义、特点法定权的定义、特征影响权的定义、作用“以己观人”的弊端理事的原则幽默的形式(八)第七章领导的绩效领导绩效的含义领导绩效考评的内容(总的内容、具体的内容)领导绩效考评内容、方法的原则领导绩效考评中的定量分析法当前我国的党政领导应树立的正确的政绩观三.复习题(红色答案来自答疑系统,答案仅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请从所给的四个选件中选择出1个正确答案。
领导科学概论(南通大学第五章 领导素质
第一节 领导素质的含义、特征及意义
• 一、领导者素质的含义 • 1、素质的含义 • “素质”一词最早见于生理学,指的是人的神经系统 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这 一概念也就被其它学科广泛采用。目前,素质一词用 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人的素质,常常是 指人的天资、气质等先天禀赋。 • 2、领导者素质的含义 • 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在个人生理基础上,通过 学习和锻炼逐渐形成的在其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 各种内在要素。
第二节 领导者素质的基本内容
• • • • • • 一、政治素质 1.正确的政治立场 2.崇高的政治理想 3.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4.基本的民主政治素质 5.高尚的政治品质
二、法律素质
• • • 1.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2 .强烈的法治意识。 3 . 依法领导,注重职务守法。
三、能力素质
• • • • • • • • • 1.科学决策能力统筹全局的能力; 2.知人善任能力; 3.激励能力; 4.沟通能力 5.开拓创新的能力 6.危机管理能力 7. 组织协调能力 8.灵活应变能力
谢 谢!
四、领导者素质的提高和领导集体 素质结构的优化
•
• (一)领导者素质的提高 • 1.提高领导者素质的重要性 • 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对于保证实现领导目标,提 高领导效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今在我国, 努力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有其更为重要的现实意 义: • (1)提高领导者素质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 • (2)提高领导者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需要 • (3)提高领导者素质是保证执政党执政地位和 社会主义性质的需要
2.提高领导者素质的途径
• 要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可以通过多种途。 结合我国实际,提高领导者素质的途径主 要有: (1)每个领导者都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 身的素质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边干边学 (3)注重系统的教育培训 (4)适时进行领导体制改革
《领导科学与艺术》答案
《领导科学与艺术》复习提纲第一章领导概述(P6)1.领导的概念和理解答:领导是指在社会组织中,领导者通过影响其属下行为已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包含着一些几个方面的内容:1.领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领导的本质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影响过程。
3.领导必然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中,单个的人不可能形领导。
4.领导是一种人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
5.领导的方法是多样的,既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的技术。
(P12)2.领导科学产生的时间:领导科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领导科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p7)3.领导的本质: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性是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
领导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有:权威性、服务性、综合性、超前性和战略性、超脱性与全局性等。
(P3-P10)4.领导的社会属性:领导的属性就是领导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应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这种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5.领导基本职能的含义和内容: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通过行使所拥有的权力,引导、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职能可具体分解为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等基本职能。
(一)规划,是社会主义国家一项管理国民经济的基本职能,它指国家经济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二)指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一项基本职能,系指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对国民经济各局部运动施以目标、原则和方针上的指导,使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行的一种管理职能。
(三)协调,系指政府行政机构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调整各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以求得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向前发展。
(四)监督,系指经济行政机构依照国家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为实现该战略而确立的各项方针、政策、计划,对全国各地区、各经济部门、各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以预防和消除它们经济行为中的失误和偏差,保证国民经济的各项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领导科学课后习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导论P121、领导科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与条件各是什么?2、当前在我国为什么要重视领导科学的学习?3、领导科学有哪些学科的特点?为什么?4、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5、你认为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里?第一章领导的含义P29案例分析精力充沛与大权在握的总称汤姆在72小时前中风。
思考题: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谁是“领导”?为什么?P321、怎样正确地理解领导的含义?2、领导的两种属性各是什么?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领导者有别于管理者?4、被领导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5、结合实际谈谈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6、什么是经验领导?什么是科学领导?7、科学领导的内涵是什么?8、怎样理解领导就是“被追随”?第二章领导的职能和权力P73案例分析《三国演义》中描述,刘备死后,诸葛亮怕别人不尽忠职守。
思考题:诸葛亮晚年的失误对当代的领导工作有何借鉴?P751、在具体的领导工作中,领导怎样通过目标管理来实施引导的?2、请分析“组织”所包含的具体内容3、什么是“非正式结构”?为什么要重视它?4、领导的协调工作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和具体的内容?5、当代领导的教育职能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和内容?6、怎样认识领导权力的两重性?7、领导者怎样提高自己的“非权力的影响力”?8、领导者为什么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9、科学授权有哪些基本原则和主要模式?案例:沙特阿拉伯有个国王费萨尔年轻时就很有才华。
思考题:结合这个案例,分析说明权力对领导来说具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费萨尔的成功之处在哪里?案例:1993年圣诞节,从化市某看守所,39岁的刘日金独对四壁,思绪万千。
思考题:请从刘日金由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蜕变成腐败分子的事例,剖析权力的两重性以及领导干部应如何抵制权力的诱惑?第三章:领导的决策P111 案例: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国防委员会对是否调用。
思考题:从上面的“一条信息,一个决策,一段历史”案例中,分析情报、信息对决策的重要性。
领导科学(5章 指导行为)
• 团队是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的人组成,他们 认同于一个共同目标和一个能使他们彼此担负责 任的程序,并相处愉快、乐于一起工作,共同为 达成高品质的结果而努力。
领导科学(5章 指导行为)
•图 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的对比
• 工作群 体
• 工作团队
•信息共享 •中性(有时消极)
•个体化 •随机的或不同的
领导科学(5章 指导行为)
3.领导者无法控制的组织因素会促进其提供指 导型领导行为。
• (1)组织的要求影响了指导型领导的数量,如领 导要加强公司的规章制度、目标和工作期限或者要使下 属行为与其他部门协调,都需要进行指导型领导。 • (2)领导通常通过指导型领导来应对威胁和高压。 高压很可能是上层领导因一些紧急情况施加的,如组织 高层的管理人员或低层的下属工作失误、组织利润下滑 等。 • (3)集权政治的官僚氛围和集中化决策也会促使主 管进行指导型领导。
领导科学(5章 指导行为)
2.有效的指导型领导的权力来源
• (1)法定权力:因为下属的服从是建立在领导有权力指导 和下属有义务服从的信念的基础上的。下属认为领导影响力是 因为其所处的职位。领导者通常有法定的权力来分配特殊的工 作、安排工作时间、确定工作方法和监督工作。 • (2)专家权力:下属相信领导有做好工作的知识、技巧和 能力,是因为它能够帮助领导制定优良的计划和战略,能够帮 助领导解决问题和达到预期目标。当下属依赖于领导的建议或 需要领导的帮助来解决问题时,领导的指导能力就能提高。 • (3)资源/联系权力:作为获得重要信息的一种形式,也 有助于领导的指导,因为领导可以通过它提供给下属数据和支 持信息来调整其指导。领导还可以给下属提供一些关于过去工 作情况、市场需求、公司运作状况、新技术以及其他能够影响 下属工作和成功欲望的信息。 • (4)奖励和(5)强制权力:将在奖惩型领导行为中具体 讲述。
领导科学 课件 ppt (5)
§5.3.2 用人制度
●考核制 ●监督制 ●培训制 ●回避制 ●奖惩制 ●交流制 ●任期制 ●离退休制
§5.3.2.1考核制
• ⒈含义:是指对一定职位的人才的道德品 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所进行的 考察、审核和评价的一项制度。 ⒉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正确地了解 和掌握人才的思想政治情况,及业务水平和工 作能力,分清被考核者的功过是非,有计划有 目的地对人才加以培训提高,或者给予必要的 奖励和惩罚,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加强责 任心,使他们更加尽职尽责地搞好本职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2.2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
⑴察言观行,以行为主的原则
⑵考察历史和考察现实相结合
⑶既要看到人才的长处,又要看到人才的短处, 但以长处为主的原则 ⑷个别考察与群众相结合,以群众评议为主的原 则 ⑸正确处理资历和能力,学历与水平,经验与文 化程度等关系的原则。
德鲁克论用人
•
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 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 所谓“样样都是”,必然是一无是 处。才高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 越显著。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 可能是十项全能。
相互回报心理
•相互回报心理——是指人们往往一种倾向, 喜欢那些自认为喜欢自己的人,讨厌那些自认 为讨厌自己的人
•相互回报心理的主要表现
•积极的相互回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消极的相互回报——相互吹捧,投桃报李、集体
性腐败
嫉 妒 心 理
•嫉妒心理——也叫同类互比,是指人们相互
关系(地位、能力、作用表现)上产生出的一
⒉目的 是为了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不 断鼓励人才的创造性,增强各个岗位人才责任 心和荣誉感,发扬正气,打击邪气,提高工作 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必要对考察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全部工作情况和表现做一
个全面而又深入的考察。在考察人才时,对历史的考察主 要起参照作用,而决定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关键因素是人
的现实表现。
第二节 人才选拔
1
人才选拔原则
3. 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对于考察对象的长处和短
处,一定要实事求是,切忌走极端;第二,在考察人才的
第二节 人才选拔
1
人才选拔原则
领导者选拔人才时必须遵循以下几
个原则 1.察其 言与观其 2.考察历 史与考察 3.发现人才 的长处与认 识人才的短 4.组织考 察与群众 评议相结 合的原则
行相结合
现实相结
合
处相结合
第二节 人才选拔
1
人才选拔原则
1. 察其言与观其行相结合的原则 领导者在考察识别人才时,既要看他说了些什么,又
。人才使用原则主要有以下10个。
第三节 人才使用
1
人才使用原则
因事择人、量才使用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爱护人才、关心帮助 重视培养、用管结合 民主用人、慎重决策
健全制度、追究用人责任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合理搭配、整体最佳 公平竞争、择优用人
人才使用 原则
第三节 人才使用
2
人才使用制度
第二节 人才选拔
3
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
1. 选举制 选举制是通过群众投票表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选举制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保证选举人有选择权, 二是保证被选举人有竞争性。选举一般采用无记名投票 的方式,包括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两种形式。
第二节 人才选拔
3
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
3. 荐选制 荐选制亦称为推荐选拔制,是通过推荐的办法选拔 人才的一种制度。荐选制具体有3种形式,即自荐制、他 荐制和群众推荐制。其中,群众推荐制也可看作他荐制 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荐选制 作为仅次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
人才使用制度遵循并体现了人才使用的基本原则
,同时又是实现人才使用原则的根本保证。所谓人才 使用制度,是指领导者或领导机关在使用人才的过程
中必须遵循的程序和规章。
第三节 人才使用
2
人才使用制度
人才使用制度主要包括:任免制度和培养制度, 交流制度和回避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职务升 降制度和辞职辞退制度,任期制度和退休制度等。科 学的人才使用制度对实现人才使用的科学化、合理化 ,防止和避免用人上的重大失误发挥着重要作用。
素。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才是决定经济效率的根本性因 素。在生产过程中,物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起推动作
用的是使用物的人特别是人才。
第一节 人才概述
3
人才的重要作用
2. 从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人才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特别是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
大。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资源开 发战略已逐步由以物力资源开发为中心向以人力资源开发
为重心转移。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竞争战略的重心。
第一节 人才概述
3
人才的重要作用
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人口素质高 、资本含量大。而不发达国家之所以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则在于人口素质低、资本含量小。因此,联合国发展规划
第一节 人才概述
2
人才的特点
4. 实践性 实践出人才,人才是实践的产物。人才取得创造性成 果的很多关键性知识来自实践。人才源自实践,又接受实 践的检验。人才在实践中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探寻适合 自己的发展道路,走出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人才成长发 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成才之路就是实践之路。
第一节 人才概述
长处和短处时,对短处必须给予充分的认识,但同时必须 以考察长处为主,如果只注意人的缺点和错误,甚至对优
点和成绩视而不见,这样永远也发现不了人才。
第二节 人才选拔
1
人才选拔原则
4. 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对人才的考察,尤其是对干部的考察,主要有如下
两个途径:一是组织考察,即由组织或人事部门对人才 进行一一考察,对每个人写出组织鉴定或决定是否任用
第一节 人才概述
3
人才的重要作用
4. 从总结历史经验和立足现实要求的角度看人才和人才问
题的重要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谁拥有了高质量的人才 ,谁就会取得竞争的优势,把握未来的先机。因此,有远
见的领导者都极为重视人才问题。
第二节 人才选拔
1
人才选拔原则
人才选拔原则是指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 则。领导者只有坚持正确的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才 能正确地发现人才和选择人才
笔试法
人才选拔方法
群众评 议法
心理测 验法
短期适 用法
第二节 人才选拔
3
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
1. 笔试法 笔试是通过文字描述、解答考卷问题来鉴别应考者
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方法。
笔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花费较少。笔试 的主要缺陷是:不易考察应考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有时
可能出现选出的人“高分低能”的现象等。
第二节 人才选拔
3
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
2. 面试法 面试是指要求应考者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口头回
答主考人的提问和考试题目,以考察应考者是否具备拟
任职位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工作能力,观察应试者的仪 表、性格及应变反应等。由于人的应变能力在现代社会
显得越来越重要,于是,面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被
完善。
第二节 人才选拔
2
人才的特点
(2) 国家杰 出人才
国家功 勋人才
(1)
高级人才细分
(4) 高级人才
(3)
拔尖人才
第一节 人才概述
2
人才的特点
正向变化
横向变化
负向变化
人才的运动变化
第一节 人才概述
3
人才的重要作用
1. 从人与物的关系看人才的重要性 人是生产力和整个管理中最活跃、最能动、最积极的
因素。人力资源(包括人才)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因
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人才是人力资源中
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第一节 人才概述
1
人才的含义
1. 人才是人中之才 人中之才即人才,有谋事之才、谋略之才、将帅之 才、栋梁之材。一国人才的众寡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 兴衰存亡。人中之才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而能 动的角色。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并将 竞争引向广泛、多元、高、精、深的方向。
第三节 人才使用
1
人才使用原则
人才的选拔和人才的使用是领导活动在人事管理过程
中的两个基本环节。所谓人才使用,是指领导者合理地任 用和管理人才的过程。为了合理地使用人才,领导者必须
遵循必要的用人制度,掌握一些基本的用人原则。
第三节 人才使用
1
人才使用原则
人才使用原则是指领导者合理地任用和管理人才
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这些基本准则指导着领导者 任用和管理人才的行为,它贯穿于领导用人的全过程
2
人才的特点
2. 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才的突出特点。人才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创造性能力、创造性劳动和创造性成果3方面。以业绩衡量 人才主要是根据其创造性成果。因此,创造性成果是衡量 人才的最重要的标准,取得创造性成果是人才获得社会承 认的关键。
第一节 人才概述
2
人才的特点
3. 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人,人才更具有社会性,是一定社会历史 条件下的人才。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才培养的过程 是人才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才的成才是人才个人努力和 家庭、学校、单位、国家等社会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才的价值就体现在服务社会之中。
的第一步是用人体制改革。用人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是建立
真正的、突出的、有效的、坚定的人才激励机制。关心人 ,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培养人,为人之成才铺平道 路,发掘人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 命运的积极性。
第一节 人才概述
2
人才的特点
社会性
实践性
4
专业性
3
创造性
2 1
杰出性
5 6 7
第五章 领导用人
学习目标
1.掌握人才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2.了解领导者选材用人应具备的品质 3.熟悉选拔人才的原则和衡量人才的 标准 4.熟悉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 5.掌握使用人才的原则和制度
目录
1 2 3
人才概述 人才选拔
人才使用
第一节 人才概述
1
人才的含义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并进行
利于全面了解选用对象的情况。
第二节 人才选拔
3
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
6. 短期试用法 短期试用法是指将被选用人员放在一定的职位上,让其 在此职位工作一段时间,考察其是否适合担任此职。实际上 就是提供了一个便于全面认识试用者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 过程来了解试用者的特长是否符合职位的要求,然后根据考 察了解到的情况,决定是否选用。
第二节 人才选拔
3
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
总之,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各种具体制度组合而成的 一种多层次、多结构的体系。每种具体制度都有其特定 的适用范围。各种制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各种制度都应在使用中 不断完善。
第二节 人才选拔
3
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
面试法 操作式考 试法
署在其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交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明确地将 人力发展定义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人力发展的目标就是培
养和造就更多的现代化人才,吸引、激励、用好人才。
第一节 人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