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集锦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129281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1.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物学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合成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细胞呼吸则是指细胞内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通过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的叶绿体中。
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重要过程之一。
1. 光合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的主要公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这个公式表示,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捕获后,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分为光能捕获、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三个过程:(1)光能捕获:光合作用一开始就是光能的捕获过程,光能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吸收。
(2)光化学反应:捕获到的光能被传递给反应中心,进而激发电子,从而开始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
(3)暗反应:在光化学反应中,通过ATP和NADPH等能源分子提供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通常是葡萄糖)的过程。
3.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是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光照: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能量,因此光照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基本条件。
(2)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其中20-30摄氏度是最适合的温度范围。
(3)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因此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这个过程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和能量供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细胞呼吸的公式细胞呼吸的主要公式如下: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这个公式表示,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氧气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7f64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0.png)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生存和能量代谢的重要过程。
它们在植物和动物身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功能进行详细阐述。
1. 光合作用的概念与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它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主要由两个阶段组成:光能捕获和化学反应。
在光能捕获阶段,植物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膜上,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谱范围。
在化学反应阶段,光能被用来转化二氧化碳和水为葡萄糖和氧气。
这一过程中,二氧化碳从空气中进入植物叶片的气孔,水通过根系吸收并通过细胞的输送系统传至叶绿体。
在叶绿体中,这些物质与光能一起参与光合作用。
2. 光合作用的功能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能量的供应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 产生有机物:光合作用将植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 释放氧气: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是地球上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供动物呼吸使用。
- 调节气候: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对地球大气中的气候变化发挥调节作用。
3. 呼吸作用的概念与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有氧呼吸是指生物体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将有机物(如葡萄糖)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包括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98359e65ce05087732130f.png)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过程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2三、细胞呼吸的能量变化★当CO 2释放总量最少时,生物呼吸作用最弱,最宜存放。
—1—C 6H 12能量O 2浓度O 2浓度CO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热能(内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光与光合作用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分布二、光合作用过程总反应式:物质转移(以生成葡萄糖为例):四、专有名词辨析1、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
2、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
衡量量: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
3、呼吸作用速率:衡量量: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有机物消耗量。
—2—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b :黄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含量约占3/4) 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含量排名:1 23 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主要吸收: 蓝紫光CO 2+H 2O (CH 2O)+O 2光能叶绿体五、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光照强度、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CO 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3、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关系(1)黑暗 (2)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CO 2 吸收 (O 2CO 2 释放 (O 2光照强度CO 2放出CO 22()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4)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3—其他知识整理一、高中生物反应式1、光合作用2、有氧呼吸3、酒精发酵4、乳酸发酵5、醋酸发酵二、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暗反应)、高尔基体(形成纤维素:单糖→多糖) 三、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为消化液其中无消化酶,其消化方式为物理消化即:胆汁对脂肪颗粒起乳化作用。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点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e456c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3.png)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点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点细胞呼吸这一内容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是高三网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部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点篇1一、ATP和酶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时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3)作用机理:催化剂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二、光合作用概念及其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三、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三阶段反应式及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即: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每个箭头上边都加上酶,下同)在线粒体基质中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即:2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在线粒体内膜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四、无氧呼吸:(两阶段都在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C6H12O6→2丙酮酸(C3H4O3)+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为酒精或者乳酸的过程中并不产生能量2丙酮酸(C3H4O3)+4[H]→2C3H6O3(乳酸)2丙酮酸(C3H4O3)+4[H]→2C2H5OH(酒精)+2CO2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点篇2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重难点知识总结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重难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d213bdb856a561252d36f3c.png)
2CO 6126O H C 2CO ATP Pi ADP +NADPH 2O O H 2光能ATP Pi ADP +主要是线粒体场所:各项生命活动O H 2释放吸收叶绿体场所:光照强度吸收量2CO bc 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重难点知识总结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利用CO 2和H 2O 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其物质转化包括水的光解、CO 2的固定和C 3的还原三个过程;能量转换包括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以及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三个过程。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其物质变化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再分解成CO 2与H 2O (或C 3H 3O 3或C 2H 5OH 和CO 2),能量变化为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散失),为生命活动供能。
二、外界条件变化对光合作用中相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ADP 和NADP +以生成A TP 和NADPH ;暗反应过程中,CO 2的固定需要消耗C 5并生成C 3;C 3的还原要消耗C 3、ATP 和NADPH ,同时生成C 6H 12O 6和C 5。
故在不同的外界条件影响下,细胞中C 3、C 5、ATP 、NADPH 和(CH 2O )的含量将可能发生变化,如下表所示。
条件C 3 C 5 ATP 和NADPH ADP 和NADP + (CH 2O )生成量 停止光照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突然(增强)光照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增加 CO 2供应不足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增加 CO 2供应增加 增加 减少 减少增加 减少 (CH 2O )运输受阻 增加 减少增加 减少 减少 注:除表中改变的条件外,其余条件均适宜且不发生变化。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两个不同的代谢活动,但又相互联系,如下图所示:即光合作用不断吸收CO 2以制造有机物与生成O 2,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与O 2关生成CO 2,故在光下所测得的数据变化为净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 = 总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
![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4822b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0.png)
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指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原理和作用。
一、生物光合作用生物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光能的参与,因此只能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这个方程式表明,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这个过程中,光能被植物吸收,然后通过光合色素将其转化为化学能,最终形成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中,氧气是一个副产物,它被释放到空气中,供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
生物光合作用是生命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
它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还能够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氧气。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帮助维持了地球上的氧气含量,保持了生态平衡。
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只能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这个方程式表明,在有氧的条件下,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这个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这个能量被生物利用来维持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它能够为生物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能量,这个能量被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过程,如运动、生长、代谢等。
三、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中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关系。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为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提供了氧气。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19067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7.png)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肯定须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响式:,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进展,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 丙酮酸 、氢 、 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 进展,原料是丙酮酸和水 ,产物是 C02 、ATP 、氢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展,原料是 氢 和 氧 ,产物是 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 ATP ,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 。
1mol 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 2870 KJ ,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 KJ ( 38molATP ),以热能散失 1709 KJ ,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 61.08 KJ ( 2 molATP ),1molATP 水解后放出能量 30.54 KJ 。
场所 发生反响产物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二阶段线粒体 基质 CO 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生成H 2O 、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3、无氧呼吸反响式 C 6H 12O 6 2C 2H 5OH (酒精)+2CO 2+能量 C 6H 12O 62C 3H 3O 3+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 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 有氧 呼吸的一样,是由 葡萄糖分解为 丙酮酸 ,第二阶段的反响是由丙酮酸分解成CO 2和酒精 或转化成 C 3H 3O 3(乳酸)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菌、动物、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植物、酵母菌4、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
在肯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6H 2O 酶2丙酮酸 少量能量 [H] + + + 6CO 2 H 2O 酶大量能量[H] + + O 2葡萄糖 酶 2丙酮酸少量能量[H] + +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高中生物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集锦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集锦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bd973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8.png)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集锦新人教版一、呼吸作用1、过程分析:(1)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 和 CO2或乳酸的过程。
(2)有氧呼吸中 H2O 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O2。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ATP。
(4)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全过程均需要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5)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有些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蓝藻)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6)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真核生物(如蛔虫),其细胞内无线粒体。
【突破题1】(2011年某某期末统考)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 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A mol 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可形成 3A mol CO2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2、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外界因素分析应用图解温度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①在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②在大棚种植时,夜间适当降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O2浓度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随 O2 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 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磷酸、ADP 等因素的影响) ①利用适当降低O2浓度等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的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②中耕松土增加根的有氧呼吸③在医疗上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等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病原菌的繁殖含水量(自由水)在一定X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在作物种子储藏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O2浓度CO2浓度增加,呼吸速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率下降增加 CO2浓度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矿质元素有些矿质元素是酶的合理施肥激活剂,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突破题2】图 5-3-2 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9646d8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e.png)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一、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一种作用。
2、呼吸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氧合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和三碳(糖)酸循环。
3、氧合作用是指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氧与有机物的氢结合,产生水和活性碳酸根,放出能量的一种生物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细胞内氧化有机物,消耗氧,释放能量的一种生物反应。
5、三碳酸循环是指在呼吸中水分子拆分,产生二氧化碳,消耗多种烃、酮和醛,放出能量的一种生物反应。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作用下,将水分子拆分,同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一种重要生物作用。
2、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光捕猎反应,光补充反应,光水分解反应以及光照脱碳反应四个步骤。
3、光捕猎反应是指植物质细胞内的光合系统将外界的光能转换成生物的化学能的一种反应。
4、光补充反应是指植物利用光捕猎反应获得的光能,运用ATP 和NADPH将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一种反应。
5、光水分解反应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分子拆分成氢和氧的一种反应。
6、光照脱碳反应是指植物利用光能把光合作用脱离反应和光补充反应产生的有机物,放出大量能量的一种反应。
高一生物光合和呼吸知识点
![高一生物光合和呼吸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25f7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4.png)
高一生物光合和呼吸知识点光合和呼吸是生物中极为重要且相互关联的过程,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探讨高一生物学中关于光合和呼吸的一些知识点。
1. 光合作用:生命之光的源泉光合作用是一种靠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叶绿素,它的存在使得植物能够吸收光能,并通过其它辅助色素的协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脊髓质和基质上,其中脊髓质中的电子传递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暗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颗粒质中,它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2. 呼吸作用:能量的释放与转化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呼吸都是必不可少的。
完成呼吸作用的关键是线粒体,它是一个充满内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内的呼吸链是整个呼吸作用的核心。
呼吸作用可以细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个过程。
有氧呼吸发生在线粒体内,它将葡萄糖或其它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大量的能量。
无氧呼吸则发生在缺氧环境下,这种情况下生物体无法充分利用氧气,只能通过发酵产生能量。
3. 光合和呼吸的关系:生命的良性循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因此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动物呼吸的必需品,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了生物界的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光合作用还能提供呼吸作用所需的有机物质,而呼吸作用则能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
因此,光合和呼吸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
4. 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和呼吸的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会影响光合速率。
在充足的光照下,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超过某个温度后,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限制。
另外,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6961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c.png)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自然界中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指将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以下是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详细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膜上,主要包括光合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光合光反应是指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中,通过光能激发叶绿体色素分子,产生高能电子和氧气。
其中,光合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3.光合光反应主要包括光能捕获、光化学传递和光合电子传递三个过程。
光能捕获是指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激发电子跃迁到高能态。
光化学传递是指激发电子通过传递分子链,最终被载体分子接受。
光合电子传递是指高能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上传递,最终用于合成有机物和生成ATP。
4.暗反应是指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
暗反应主要包括碳同化和C3和C4途径两个过程。
碳同化是指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通过碳酸化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碳水化合物。
C3和C4途径是植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
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是通过氧气氧化有机物质,释放出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2.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分为糖类有氧呼吸和脂类有氧呼吸。
糖类有氧呼吸是指糖类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脂类有氧呼吸是指脂类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3.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糖类被氧化成乳酸。
酒精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糖类被氧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4.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包括三个步骤:糖分解、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
糖分解是指糖类被分解成丙酮酸,进而通过三羧酸循环生成能量分子ATP。
高中生物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3d880e561252d381eb6e3d.png)
自养型光合自养:绿色植物和蓝藻同化作用 化能自养:硝化细菌异养型 :自己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氧型:靠有氧呼吸才能生存,但小部分细胞可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 异化作用 厌氧性: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乳酸菌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1.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 量,生成ATP 的过程。
总反应式: C 6H 12O 6 + 6H 2O + 6O 2 6CO 2 + 12H 2O + 能量(38ATP )有氧呼吸过程中O 2的去路:O 2用于和[H]生成H 2O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其余能量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 总反应式: C 6H 12O 6 2C 3H 6O 3 (乳酸) + 少量能量(2ATP )C 6H 12O 6 2C 2H 5OH(酒精) + 2CO 2 +少量能量(2ATP ) 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的叫酒精发酵(乙醇发酵)产生乳酸的叫乳酸发酵。
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产物不同产物的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酶代谢类型酶酶5.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兼性厌氧菌)呼吸的方式检测方法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实验注意事项:1)NaOH溶液: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2021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知识点经典例题以及详答
![2021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知识点经典例题以及详答](https://img.taocdn.com/s3/m/7e07c4cf4431b90d6c85c7f9.png)
学科教师个性化教案素。
(2)叶绿体中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据此原理使各色素分离开来。
2、过程:提取色素制滤纸条滤液划线色素分离 (纸层析)观测成果 滤纸条上浮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色带。
3、成果:色素在滤纸条上分布如下图:(橙黄色) 最快、最窄 (黄 色)(蓝绿色) 最宽 (黄绿色) 最慢【特别提示】 ①从色素带宽度知色素含量多少依次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②从色素带位置知再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
③在滤纸上距离近来两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最远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4、实验疑难点拨:● 丙酮(或无水乙醇)用途是溶解(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 石英砂(二氧化硅)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
● 碳酸钙作用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 层析液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色素。
5、实验成功核心:● 叶片新鲜,颜色要深绿,具有较多色素。
● 研磨要迅速、充分。
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细胞内有机酸破坏。
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色素。
● 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以防止色素带重叠。
且要重复2-3次,以增长色素量,使色素带更加清晰。
● 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上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二、光合伙用以及对它结识过程:(一)光合伙用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运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过程。
(二)光合伙用研究历史:(1)将干燥滤纸剪成6cm 长、1cm 宽纸条,剪去一端两角(2)在距剪角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横线 (1)称取5g 绿色叶片并剪碎 →研钵研磨→漏斗过滤→收集到试管(2)加入少量SiO 2、CaCO 3和5mL 丙酮 内并塞紧管口 (1)用毛细吸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2)干燥后再重复2-3次 (1)将适量层析液倒入烧杯(以层析液高度不超过滤液细线为准 (2)将滤纸条下端插入层析液中 (3)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1648 比利时,范·海尔蒙特:植物生长所需要养料重要来自于水,而不是土壤。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a240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b.png)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学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两个极为重要且紧密相关的概念。
本文将就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关系。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光合产物和氧气的生物化学反应。
主要发生在光合细胞器——叶绿体中的叶绿体基质和补体中的相关蛋白质上。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合产生与光合消耗两个过程。
1. 光合产生:光合产生指的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和养分。
在光合细胞器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合成光合产物葡萄糖和氧气。
葡萄糖作为植物的营养物质,经过转化和运输,可以被植物其他部位使用。
2. 光合消耗:光合消耗指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的物质和能量。
光合消耗主要包括水的分解、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能量的耗散。
光合作用将水分解成氢离子和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
在这一过程中,能量被消耗,化学反应负责消耗这些物质和能量。
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如葡萄糖)与氧气反应,释放出能量,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的生物化学过程。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
呼吸作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1. 糖解:糖解是指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糖解分为两种方式:无氧糖解和有氧糖解。
在无氧糖解中,葡萄糖在缺氧的条件下,分解成乳酸或酒精,并释放能量。
而有氧糖解则是在充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2. Krebs循环:Krebs循环是指糖解产物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3.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呼吸作用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在此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之前产生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并以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储存起来。
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内的内膜上,主要靠细胞色素等蛋白质的参与完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5aae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f.png)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1.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下面
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位置: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的叶片细胞中。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也是氧气的主要产生者。
•光合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光合作用的阶段: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强、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2.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的过程,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以
下是呼吸作用的主要知识点:
•呼吸作用的位置: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
•呼吸作用的作用:呼吸作用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的公式: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呼吸作用的类型: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两者形成了生物体的气体交换循环。
总的来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过程,二
者相辅相成,在生物体内形成了能量和物质循环。
深入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0cd95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9.png)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内两个重要的生化过程。
它们之间密切相关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
有氧呼吸1.有氧呼吸发生在线粒体内部。
2.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和有机物质。
3.有氧呼吸产生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4.有氧呼吸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
无氧呼吸1.无氧呼吸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
2.无氧呼吸通常发生在微生物体内,产生酒精或乳酸。
3.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和暗反应构成。
光反应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
2.光反应需要光能和水。
3.光反应产生的最终产物是氧气、ATP和NADPH。
暗反应1.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
2.暗反应依赖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同时还需要二氧化碳。
3.暗反应产生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
2.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3.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综上所述,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生存和生长必不可少的生化过程,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维持着生物体内能量的平衡和物质的循环。
深入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生物呼吸与光合知识点
![高一生物呼吸与光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60fb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6.png)
高一生物呼吸与光合知识点随着高一生物教育的深入,学生们开始接触到更复杂和抽象的概念。
其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直接关系到生物体能量的获取和利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深入探讨。
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水和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的过程。
呼吸作用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1.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它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简化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可以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2.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在缺氧环境下进行的呼吸作用,它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简化为:C6H12O6 → 2乳酸 + 能量无氧呼吸主要发生在某些微生物和肌肉细胞中。
当细胞无法获取足够的氧气时,无氧呼吸可以帮助细胞维持一定的能量供应,但产生的代谢产物乳酸会导致肌肉酸痛感。
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反,光合作用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包括光依赖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 光依赖反应光依赖反应发生在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需要依赖光能。
在这个阶段中,叶绿色素吸收光能,激发电子,并通过电子传递链形成ATP和NADPH。
此外,水也被分解产生氧气。
2. 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不依赖光能。
在这个阶段中,光依赖反应中产生的ATP和NADPH与二氧化碳反应,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能量,还能够合成其他生物所需的有机物。
三、呼吸与光合的联系与相互制约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制约。
1.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等有机物是呼吸作用的底物,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能量。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核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8618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e.png)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核心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能量转化的两个重要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和废物的过程。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需要阳光、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
核心反应如下:6CO2 + 12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 6H2O其中,光能由叶绿素吸收,细胞色素系列是光合作用的关键组分。
在光合作用中,有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分解水,产生氧气和高能化合物ATP、NADPH。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内和质体中,利用ATP和NADPH合成葡萄糖。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质通过氧气分解,产生能量和废物的过程。
呼吸作用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的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
核心反应如下: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此过程由糖类分解、乙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组成,最终产生能量(ATP)和二氧化碳、水作为废物排出体外。
无氧呼吸: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可以通过无氧呼吸来产生能量。
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相互关联,它们形成了碳的循环。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被生物体利用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这些二氧化碳和水再被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形成一个循环。
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光合作用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能量,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
呼吸作用则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维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对维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能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并释放出氧气,呼吸作用则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质并产生能量。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dc37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2.png)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一、高中生物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和动物体内细胞利用氧来氧化食物,释放能量,产生热量和碳酸,这一过程叫做新陈代谢和营养代谢,主要由呼吸酶系统(也称呼吸链)完成。
2、呼吸作用分为内源性呼吸作用和外源性呼吸作用两种:内源性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和动物体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糖类等)
为原料,通过呼吸酶系统将氧补充到细胞内,以提供能量,进行新陈代谢及营养代谢,生成热量和碳酸。
外源性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和动物体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外源氧(如氧气)为原料,直接通过呼吸酶系统产生能量,进行新陈代谢和营养代谢,释放热量和碳酸。
二、高中生物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体在光作用下,利用外源氧 (如氧气)和水分,将二氧化碳氧化为糖类物质,发生的生命活动。
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植物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光合作用也可以分为内源性光合作用和外源性光合作用两种:内源性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体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可见光作用下,利用植物体内部的糖类物质及水分,将太阳光中的二氧化碳氧化为糖类物质,发生光合作用;外源性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体在受到太阳光的作用下,利用外界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外界的水分,将太阳光中的二氧化碳氧化为糖类物质,发生光合作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集锦新人教版一、呼吸作用1、过程分析:(1)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 和 CO2或乳酸的过程。
(2)有氧呼吸中 H2O 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O2。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ATP。
(4)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全过程均需要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5)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有些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蓝藻)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6)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真核生物(如蛔虫),其细胞内无线粒体。
【突破题1】(2011年潮州期末统考)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 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A mol 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可形成 3A mol CO2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2、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外界因素分析应用图解温度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①在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②在大棚种植时,夜间适当降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O2浓度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随 O2 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 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磷酸、ADP 等因素的影响) ①利用适当降低O2浓度等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的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②中耕松土增加根的有氧呼吸③在医疗上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等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病原菌的繁殖含水量(自由水)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在作物种子储藏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O2浓度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 CO2浓度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矿质元素有些矿质元素是酶的激活剂,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合理施肥【突破题2】图 5-3-2 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图 5-3-2(1)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___点。
AB段说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_____。
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影响_____的活性。
(2)乙图中曲线Ⅰ表示_________呼吸类型。
如果曲线Ⅱ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么在 DE 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___________。
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
分析呼吸类型时,要根据反应式中物质变化的数量来判断(1)无 CO2释放,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2)CO2产生量=O2吸收量,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3)只产生 CO2,不消耗 O2,则只进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
(4)CO2产生量>O2吸收量,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多余的CO2来自无氧呼吸:①∶=4∶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②∶>4∶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小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
③∶<4∶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
(5)酒精量=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6)酒精量<CO2,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多余的 CO2来自有氧呼吸。
(7)有水产生一定进行着有氧呼吸。
(8)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有 CO2的产生,因此不能用有无 CO2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
二、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主要吸收①_______________,后者主要吸收②________。
2.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的结果,从上而下的色素带分别为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由双层膜、基质和基粒构成,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增大膜面积),分布着⑦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能:是进行⑧_________的细胞器。
(三)、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1)条件: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场所: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4)能量变化:光能→⑪____中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1)条件:⑫________________ 。
(2)场所:叶绿体基质。
(4)能量变化⑬_____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3.意义(1)制造有机物,将⑭_____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2)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3)维持大气中 O2与 CO2相对稳定。
(四)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的吸收光谱和色素的合成1.色素与吸收光谱(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但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2.不同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效率(1)无色透明大棚能透过日光中的各色光,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大棚的光合效率最高。
(2)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光合效率最低。
3.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 N、Mg 等必需元素,缺乏 N、Mg 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
另外,Fe 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 Fe 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变黄。
【易错易混】海洋中藻类的分层现象与植物中色素吸收光的颜色的关系不同波长的光穿透性不同,不同藻类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上层分布着吸收红光的绿藻,中层是褐藻,下层是吸收蓝紫光的红藻。
【突破题 3】图 5-4-2 表示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
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对 420nm、670nm 光的转换率较高②在晚间用大约 550nm 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③据图可知,用白光中 450nm 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④在层析液中,类胡萝卜素的溶解度大于叶绿素⑤土壤中缺乏镁时,420nm~470nm 左右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且镁在老叶中的利用量比新叶中显著减少⑥由 550nm 波长的光转为 670nm 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五)光合作用过程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2.反应方程式及元素去向(1)光合产物主要是糖类,包括单糖(葡萄糖和果糖)、二糖(蔗糖)和多糖(淀粉),其中以蔗糖和淀粉最为普遍,但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
(2) 元素转移: H218O→18O2、 C18O2→(CH218O) 、14CO2→14C3→(14CH2O)。
3.叶绿体处于不同条件下C3、C5、[H] 、ATP、(CH2O) 合成量的动态变化4.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区别与联系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所需条件必须有光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场所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内的基质中物质变化H2O分解成 O2和[H];形成 ATP CO2被固定;C3被[H]还原,最终形成糖类;ATP 转化成ADP 和 Pi能量转换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ATP 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中储存的化学能联系①物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用于还原 C3②能量:光反应阶段生成的 ATP,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帮助 C3形成糖类,ATP 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突破题 4】(2010 年珠海二模)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B.光合作用中各种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C.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均有 ATP 的合成D.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了还原剂[H](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及在生产上的应用1.光照强度(1)曲线分析:①A 点:光照强度为 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量可表示细胞呼吸的强度。
②AB 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CO2释放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③B 点: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光照强度只有在 B 点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B 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④BC 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 C 点以上不再加强,C 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⑤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应用:阴生植物的 A 点上移,B 点较小,C 点较低。
间作套种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可合理利用光能;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2.CO2浓度(1)曲线分析①图 1 和图 2 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 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 CO2浓度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②图 1 中 A 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即 CO2补偿点;图 2 中 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 CO2的最低浓度。
③图 1 和图 2 中的 B 和 B′点都表示 CO2饱和点。
(2)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 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3.温度(1)曲线分析: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2)应用:冬天,温室栽培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晚上适当降低温室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4.矿质元素(1)曲线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必需元素的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导致植物渗透失水而萎蔫。
(2)应用: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5.水分(1)影响: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既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又会导致叶片气孔关闭,限制 CO2进入叶片,从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