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困生案例分析一则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困生案例分析一则](https://img.taocdn.com/s3/m/ea5279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4.png)
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练习的学科,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随着学习的深入,可能会出现一些学困生,他们在数学方面表现不佳,学习成绩下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将以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小明为例,分析其数学学困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背景介绍:小明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就读于小学二年级。
在其他科目上,小明表现出色,但在数学方面却遇到了困难。
他曾经是数学班的佼佼者,通过口算和简单数字题目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许。
然而,近期小明的数学成绩下降了,他开始出现了不愿意完成数学作业的情况,甚至在考试中出现了错误率较高的情况。
二、分析学困原因:1.学习方法不当:小明过去通过口算和简单数字题目的答题来展示他的数学能力,但这种方法对于初步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足够。
在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到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需要进行慢慢学习和实践。
2.缺乏数学思维能力:数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更注重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小明可能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和实践,导致在解决问题时出现困难。
3.自信心受挫:由于最近的数学成绩下降,小明可能对自己的数学能力产生了怀疑,缺乏自信心。
这进一步影响了他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三、解决方法:1.调整学习方法:引导小明适当调整他的学习方法,通过理解概念和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仅进行口算和简单计算。
教师可以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如教学游戏、故事演示等,以更好地培养小明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小明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他思考和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他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激发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小明鼓励和支持,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数学学习困难。
及时肯定他的努力和进步,让他重建自信心。
同时,教师可以给小明提供额外的练习和复习材料,帮助他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学困生案例
![学困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afd857a8956bec0975e369.png)
一、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给家长“赏识”及“期望”等教育方法,并请家长关注其学习情况。
二、课堂上多关注其学习状态,多给予答题机会,集中其注意力,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平时重点培养其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
三、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如实验操作和学习的基本方法……
转化效果
在本学期第一次摸底检测中,该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只有48分,在考试卷上,出现大量放弃做题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后两次测试刚好上及格线。期末经过冲刺复习,他取得了较好成绩。
学困生典型案例(四)
学生情况
班级
姓名
性别
年龄
六(3)
陈冬雪
女
14
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基本资料
智力正常,理解能力及推理能力较弱,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对科学学习有畏惧情绪,学习态度:不主动,不稳定,学习方法欠缺,具有随意性。
其父亲打工,母亲在家务农,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均为初中,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学习环境一般。父亲不大理孩子,平时大多数时间均由母亲管教,母亲能对孩子进行辅导,但强调死记硬背、大量做题,给孩子买了一些练习题,让她有空就练,而且管教严厉,常训斥该生,造成该生胆小怕事,有强烈的自卑感,尽管该生对其父母的管教心里不服,但她行动上还是遵命行事。
三、指定她的同桌为帮助她的“小老师”。
四、老师和她进行牵手活动,定期进行相关知识辅导。
五、以礼相送,“六、一”送上一些书籍,平时给她一些作业本,钢笔、零食。
六、优先让她参加运动会项目,培养其自信。
转化效果
刚开始,该生还是不听讲,上课仍自己玩自己的,作业能动笔但相当潦草,而且从不做完,在单元测试卷上,出现大量放弃做题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感化,,上课有时能集中注意力了,而且实验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对科学越来越喜欢,成绩有显著提高。
小学地理学困生转化案例及分析
![小学地理学困生转化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128bc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1.png)
小学地理学困生转化案例及分析引言地理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知识。
然而,有些学生在地理学科上出现研究困难,无法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本文将分析一个小学地理学困生的转化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案例分析学生背景学生小王,小学三年级学生,地理学科成绩一直较差。
研究困难原因1. 研究方法不当:小王没有掌握合适的研究方法,缺乏有效的记忆和理解地理知识的技巧。
2. 缺乏兴趣:小王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认为它很难理解和应用。
3. 研究环境不利:小王家庭环境较为复杂,缺乏良好的研究支持和指导。
转化过程1. 激发兴趣:老师根据小王的兴趣爱好,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地理研究活动,例如户外实地考察和地理游戏等,激发了小王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调整研究方法:老师通过与小王的交流,发现他适合以图表和图像方式理解地理知识,于是通过演示和图表练等方式,帮助小王调整了研究方法。
3. 家庭支持: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对小王的研究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并提供帮助解决研究环境问题。
转化效果经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小王的地理学科成绩逐渐有所提升。
他开始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并能够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结论和建议地理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激发兴趣,调整研究方法,并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地理学科的困难。
建议学校加强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研究活动,同时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 注意:本文所述的案例仅为虚构,旨在分析和解决小学地理学困生的问题,不涉及真实个人或实际情况。
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16a3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3.png)
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案例案例背景学困生指的是在研究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化学学科中存在特殊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个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案例。
学困生情况分析这位学困生是一位初中三年级学生,在化学学科中一直表现较差,成绩低于班级平均水平。
经过分析,发现以下可能原因导致他的研究困难:1. 缺乏基本概念和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缺乏对基本化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导致难以理解后续内容。
2. 研究方法不当:学生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不能高效地吸收和消化化学知识。
3. 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对知识掌握不全面。
解决方案针对该学困生的情况,制定以下解决方案:1. 概念和知识的强化:确定学生所缺乏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给予针对性的补充教学。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互动讨论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研究方法的指导:与学生探讨适合他的研究方法,引导他通过试错和调整,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
同时提供研究技巧,帮助他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3. 注意力训练:通过课堂活动和专项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例如,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利用多媒体教具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学困生在化学学科中逐渐取得了进步。
他的成绩逐渐接近班级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同学。
通过采取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建立了对化学的兴趣和自信,促使他在研究中迎来了转变。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化学学困生,我们需要通过了解学生的问题原因,采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强化基本概念、指导学习方法和训练注意力,帮助学生取得突破和进步。
让学生建立对化学的兴趣和自信,从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4afb3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4.png)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学业水平或无法达到学校规定的智力水平的学生。
学困生问题在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备受关注,据统计,小学阶段的学困生占比最高,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引起学困生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环境、个人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小学学困生问题的严重性不能被忽视,它不仅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发展,还对整个教育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针对小学学困生问题,除了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外,还需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对策,加强家庭支持和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工作。
只有全方位地解决小学学困生问题,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也才能使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探讨学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教育对策,提出家庭支持和教育制度改革建议,从而为解决小学学困生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通过研究小学学困生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展望,进一步强调解决该问题的紧迫性,推动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教育公平性。
2. 正文2.1 案例概述小学学困生是指在小学阶段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
以小学学困生为例,就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无法如常人一样顺利学习。
这些困难可能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家庭环境问题等。
一个典型的小学学困生案例是小明,在小学阶段面临了课业重压和学习方法不当的困难。
小明虽然很努力,但是却总是无法取得好的成绩,导致他在学校和家庭中备受压力和指责。
他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总是分心;在家庭中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辅导和支持。
小明逐渐形成了学习上的困难,无法摆脱这种困境。
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在许多小学学生中都存在学习困难的现象。
这些学困生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b7d7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2.png)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学生。
他们可能面临诸如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动力等困扰。
然而,通过合理的教育方法和关怀,学困生是可以实现学习问题的转化。
下面将以小明(化名)为例,分析学困生转化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各科目的成绩一直都属于中下水平。
他在考试中总是无法掌握重点,经常因此得分偏低。
在课堂上,他容易分心,难以专注听讲。
同时,他的学习动力也很低,对学习兴趣不大。
这些问题导致了小明的学习困难。
为了帮助小明转化学习问题,学校和家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校成立了学业辅导班,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辅导。
这些辅导班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明参加了这个辅导班,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他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如何提取重点和理清知识结构。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学习俱乐部和互助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彼此交流和互相学习。
小明参加了学习俱乐部,并且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学习讨论。
通过相互帮助和分享,小明渐渐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并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与此同时,学习俱乐部还经常组织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增加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小明的学习动力。
家长在小明的学习转化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积极地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小明的学习情况,并对他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
他们为小明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了外界干扰。
同时,家长还鼓励小明主动寻求帮助,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挑战。
他们通过表扬和奖励,增强了小明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情况逐渐好转。
他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听讲,能够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
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原来的中下水平逐渐提升到中上水平。
小明对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他开始对学习感兴趣,主动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和竞赛。
从小明的案例可以看出,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在于教育的个性化和关怀。
通过为学困生提供专门的学习辅导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和激发学习兴趣。
班级管理学困生案例
![班级管理学困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bebc0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7.png)
班级管理学困生案例前言在教育领域中,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可能面临学习困难,也被称为学困生。
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学困生案例分析在某个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张三,面临着学习困难。
张三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课堂上经常不积极参与讨论,作业完成质量也较低。
在和张三的交流中,发现他对数学和语文较为畏惧,经常感到困惑和压力。
此外,张三的学习态度也比较消极,缺乏自信心。
解决方案1.个性化辅导:针对张三的学习困难,教师可以安排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例如,制定专门针对数学和语文的辅导课程,帮助张三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2.心理辅导:对于张三的消极学习态度和缺乏自信心,学校可以安排心理辅导师或者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张三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学习困难。
3.家校合作:学校可以与张三的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张三的学习进展和困难。
家长可以在家庭环境中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张三调整学习状态。
4.时间管理:教师可以协助张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方法。
通过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避免学习压力过大,提高学习效率。
5.班级氛围营造: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帮助。
可以组织学习小组活动,让学生间相互促进,激发学习潜力。
结语班级管理学困生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关注的工作,通过个性化辅导、心理辅导、家校合作、时间管理和班级氛围营造等方面的措施,可以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困难所在,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
学困生案例分析
![学困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ab313ba300a6c30c229fef.png)
学困生案例分析【篇一:学困生案例分析】一、学生的基本情况付春哲同学今年十岁了,由于平时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久而久之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学习缺乏自觉性,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1、学习缺乏主动性。
刚接手时不能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缺乏毅力,对学习完全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2、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
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个案分析针对付春哲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鉴于他从小没有人管,养成凡事随心所欲的性格和严重的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
就产生了自卑心理。
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四、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1. 根据付春哲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2. 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
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他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五、教育效果经过一年多的了解及教育,他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现在,随着学习成绩的渐渐提高,他对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建立了自信。
而且在劳动方面也十分积极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
学困生辅导案例[4篇]
![学困生辅导案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54e33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2.png)
学困生辅导案例[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学困生辅导案例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辅导学困生案例一、案例陈述我班的白支威同学主要表现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的快,忘的也快,基础知识等方面存在缺陷,因而成绩差,几乎每次都是班里后几名。
二、帮扶要点针对白支威同学的情况,主要是在课堂上多加关注,随时提醒他们上课应该注意听讲。
在课下做到及时和他交流沟通,了解其学习、生活上的主要困难,进一步增强其学习兴趣。
三、具体实施在刚开始的阶段,我利用中午及放学后的时间找这位同学谈话,了解其学习及生活上的具体困难,帮助他逐步提高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并且在上课时注意多关注他们。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针对其在课堂及其作业情况,考试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单独谈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好以下几向工作:1 、做好眼神的交流一般来说,人随着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增强,逐渐会对自己作出肯定的回答和评价,更希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认同和爱护。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用认同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独具的特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赞赏,我认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2 、不给学生贴“坏标签”对学困生,我不给他们贴“差生”的标签,只看到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样就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
对待这四位学生以及其他的弱势学生我细心观察,从“短”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
这样不给学生贴否定性“标签”,而是利用肯定性标签作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 、教给学生克服“自卑”的方法生活中,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每个人都希望改进自己所处的地位,教育学生采取某种行为来消除自己的自卑状态也是重新获得自信的一种方法。
有了自信心,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要从各个方面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会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功与失败,克服自卑,重拾自信。
小学学困生个案分析
![小学学困生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ae8dc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3.png)
小学学困生个案分析一、基本情况田路路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
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
在班里是一个研究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
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二、案例分析1.个人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研究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
长此以往,研究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田路路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长年不在家,家住农村,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研究不能有力地指导,何况住在农村,根本没有经历管孩子,要做农活。
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
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
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研究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前进请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本人是一个好学生。
我也认为只需孩子智力一般,没有都不好的学生。
他笑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案例
![他笑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2d1c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0.png)
他笑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案例一、前言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学困生,他们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容易放弃,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
如何帮助这些学困生找回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
本文以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学困生为例,讲述了他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由一个不合格生逐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生的转化过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帮助,帮助学困生实现学习的转化,挖掘他们的潜能。
二、案例分析小明是一名九年级学生,性格内向,学习态度不积极。
他在化学学习上总是处于望而生畏的状态,对于复杂的化学公式和实验操作常常感到困惑,学习自信心不足,成绩一直不理想。
在一次化学小测验中,小明的成绩只有30分,成为了班级中的学困生。
在意识到小明学习上的困难后,化学教师张老师开始着手帮助他。
张老师第一步是仔细了解小明的学情,发现他在课上总是缺乏注意力,对于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不够理解。
张老师决定采用个性化的帮助方式,找到小明的学习短板,并针对性地给予帮助。
张老师首先与小明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了解他对化学学习的态度和困难所在。
小明坦言,自己对于化学学习缺乏兴趣,感到困惑的地方太多,学习的压力很大。
张老师耐心倾听并鼓励他,在谈话中发现了小明学习的心结所在。
接下来,张老师从知识点的讲解和实验操作两方面着手,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和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小明渐渐克服了学习的困难。
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张老师突出重点,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小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在实验操作上,张老师安排了小明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让他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和实践的重要性。
除了教师的帮助,同学们的帮助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班上的一些活跃同学主动帮助小明,组织小组学习,相互讨论,互相帮助,提高了小明的学习积极性。
学困生帮扶成功案例
![学困生帮扶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0164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f.png)
学困生帮扶成功案例【案例一】迅速发现问题解决学习困境在某初中教育辅导中心,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学生,他曾经是一个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优等生,然而近期他的成绩却一落千丈,成为学困生。
教师对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现他在学习上存在严重的失焦问题。
于是,教师采用以下措施帮扶小明。
首先,教师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到他自从转班后,与原来的朋友关系有了较大变化,导致他心情低落,学习兴趣大减。
在教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敞开心扉,表达了内心的困惑和疑虑。
接着,教师帮助小明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针对小明的学习情况,教师认为他需要调整心态,提高自信心,并且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一步步恢复学习的信心。
然后,教师与小明一同分析他学习上的问题和弱项。
通过对小明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详细了解,教师发现他存在基础知识理解不深入的问题,并帮助他确定了重点知识的掌握方法和学习策略。
最后,教师与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共同制定了家庭作业和辅导计划。
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呵护下,小明逐渐树立了自信心,恢复了学业上的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脱离了学困生的困境,取得了努力显著的进步。
【案例二】全面关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某高中在帮扶学困生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成功的实践。
一位名叫小芳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课后作业也经常拖延,影响了她的学习效果。
学校针对小芳的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学校组织了一次班级讨论,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小芳学到了许多新的学习技巧,同时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和关心,激发了她学习的动力。
接着,学校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辅导。
在课后,学校安排了专门的辅导教师,针对小芳的学习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辅导教师耐心倾听小芳的困惑,帮助她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补充练习。
然后,学校加强了班级管理,改善了班级的学习氛围。
通过定期的班会活动和班级建设,学校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并鼓励学生共同努力,互相帮助。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a6fe0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6.png)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
小学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或挑战,表现出较差的学业成绩和学习
兴趣,需要特别关注和帮助的学生。
小明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他在数学、英语和科学等学科中均表现不佳,经常考试不
及格或者得到较低的分数。
他对学习并没有兴趣,总是心不在焉或者玩耍。
教师发现他的
口头表达能力差,语言表达不流畅,造成了思维障碍。
在分析小明的学业和行为表现后,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帮助他:
1. 调整学习策略
针对小明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帮助他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包括逐步提高学
习兴趣、充分掌握课程知识、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等。
2. 填补基础知识缺陷
在解决小明的困难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小明的基础知识。
对于小明在过去学习中未掌
握的知识点,应该有计划地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
3.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小明的心理因素对他的学习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情绪和心
理健康,及时鼓励和支持他,建立他的自信心和动力。
4. 开展特别辅导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学习,教师可以开展针对他特殊困难的辅导活动,例如开展数学、英语和科学等学科的重难点讲解,或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等。
需要强调的是,小明是一名小学学困生,他的学习困难需要集体、家庭和社会的多方
面支持和帮助。
教师可以联络小明的家长和学校的其他教学资源,共同为小明的学业成果
和学习习惯做出努力。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b6fb6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4.png)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小学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表现出学习能力较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学生李明(化名)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近期在数学科目上出现了学习困难。
他在数学课上经常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解,难以完成作业和课堂练习。
他的数学成绩也明显下降,远低于班级水平。
除了数学科目,他在其他科目上也表现一般,没有明显的优势。
在与李明进行交流和观察后,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造成了他的学习困难:1. 学习方法不当:李明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
他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框架和思维模式。
他对于数学题目只是机械地进行计算,缺乏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态度消极:李明在学习数学时经常感到无助和无望,缺乏自信心。
他不愿意主动探究问题,对于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他经常将数学作业丢在课桌上不去完成,也不主动向老师请教。
3. 家庭环境不利于学习:李明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庭成员间经常发生争吵和冲突。
他的父母都很忙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的学习情况。
同时,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没有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支持。
针对李明的学习困难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转化:1. 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李明提供系统的数学知识培训,帮助他建立正确的学习框架和思维模式。
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培养他的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鼓励和奖励,增强李明的学习自信心。
引导他树立学习的目标和动机,让他认识到数学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并且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 调整家庭环境:与李明的父母进行沟通,加强他们对于他学习的重视程度。
鼓励他们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为李明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家庭冲突的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帮助李明转化为一个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
他将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4883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c.png)
转化“小学学困生”案例分析小学学困生是指在小学阶段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存在较大差距,通常需要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关注。
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环境不利等。
如何帮助这些学困生转化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案例分析:小学生小明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的下游位置,尤其是数学和英语科目更是成绩惨淡。
学校老师觉察到小明的学习困难,家长也开始感到担忧。
在和小明的交流和观察中,发现小明的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和自制力,经常分心他物。
小明的学习方法也存在问题,他经常追求速成,不注重基础打牢。
学习环境方面,小明的家庭条件一般,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缺乏家长的学习指导和监督。
2. 解决策略:个性化辅导对于小明这样的学困生,最重要的是采取个性化的辅导策略。
学校老师可以通过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老师可以帮助小明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教会他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基础的巩固和扎实,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校还可以为小明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补习课程,帮助他弥补学习上的短板,提高学习成绩。
在家庭层面,家长也需要给予小明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关注他的学习情况,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一个有益于学习的家庭环境。
家长还可以积极参与学习,对小明进行学习的指导和督促,促进其学业进步。
3. 辅导效果:小明的转变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并通过个性化的辅导策略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建立了更加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注重基础的打牢。
在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下,小明的学习动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环境也逐渐改善。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小明的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数学和英语科目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学困生帮教案例初中
![学困生帮教案例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415de09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0.png)
学困生帮教案例初中一、学生情况学生小张,男,14岁,我校初二级学生。
家庭情况一般,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的学习生活。
小张同学在学习上存在严重困难,尤其擅长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
在课堂上,他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课下,他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消极。
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后几名。
二、帮教目的1. 提高小张同学的学习兴趣,让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 改善他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 帮助他在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上取得突破,提高成绩。
三、帮教措施1. 深入了解小张同学的学习困难,分析原因,针对性地制定帮教计划。
经过与小张同学沟通,发现他对学习缺乏兴趣,主要是因为觉得学习难度太大,自己无法克服。
同时,他的学习习惯不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针对这些原因,我制定了以下帮教措施:(1)鼓励小张同学,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学习困难。
(2)降低学习难度,让小张同学从简单的题目开始练习,逐步提高难度。
(3)帮助小张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 定期检查小张同学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帮教计划。
为了确保帮教效果,我定期检查小张同学的学习进度,了解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针对他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帮教计划,确保帮教措施的实施效果。
3. 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关注小张同学的学习生活。
我积极与小张同学的父母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况,并提醒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
家长表示会配合学校,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
四、帮教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教,小张同学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他开始对学习产生兴趣,上课注意力集中,课下按时完成作业。
在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上,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成绩逐步提高。
家长也对孩子的变化表示欣慰,并表示会继续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反思通过对小张同学的帮教,我认识到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帮教措施;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学生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21e7c7bcd126fff6050b96.png)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案例背景:近年来,学习困难学生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据调查,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作为流动儿童,他们身上存在的学习困难问题尤为严重。
我校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学校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学困生尤为突出。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转化学困生,是我校每一个教师面临的挑战。
这些居所差,父母文化不高又忙于做点小生意的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也等待我们老师用爱去感化、去帮助。
一、学困生基本情况:廖庆垚:男,三(1)班学生。
自控能力差,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要做小动作。
作业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作业速度较慢,总是拖拖拉拉,经常不完成。
但是一到下课,他就生龙活虎玩耍开了,有时还特别淘气,惹来其他孩子告状。
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去玩耍,所以基础知识相当薄弱,成绩可想而知了。
二、成因分析(一)自身因素态度不够端正。
该生比较好动、倔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很正常,导致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懒惰、散漫,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基础不够扎实,拼读音节的能力很差,很多要求会读的字不会读,很多要求会写的字不会写,基础非常差。
基础知识的不巩固,极大地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家庭因素该生为单亲留守学生,父亲早病故,家庭条件差,靠母亲打临工维持一家6口人生计,家中有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由于母亲不在身边,年迈的爷爷奶奶又无能力辅导其功课,所以基础知识相当薄弱,作业长期不能按时完成。
(三)学校因素尽管该生不爱学习,想方设法逃避作业,但由于在学校老师看得紧,他也愿意和老师亲近。
因此在班里还有一些积极的表现。
三、转化过程及所采取的措施:1、个别面谈。
常与该生作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在谈话中了解到,其实该生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有时就不知道怎么做,做什么。
平时做作业的动作又比较慢,完成作业的时间就花得比较多了。
学困生情感分析案例
![学困生情感分析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259c4e680203d8cf2f248c.png)
学困生情感分析案例今年我带的是高一年级,新领导新政策。
军训期间,学校要求晚一晚二科任老师上自习。
第一个自习简单的介绍了自己,介绍了高中物理,安排学生开始自己预习。
但是发现有一个孩子一直左顾右盼,虽然经过了各种的提醒,但还是没能进入状态。
我走了过去,悄悄问了问经过了解原来他叫牛胤涛,是因为基础不好,看不进去。
我好像一下被拉回到现实中。
今年的新生,基础不是一般的差,开学怎么教?确实需要好好思考了!幸亏暑假早有准备,我先是鼓励一番,然后指导他从课本入手,先阅读,然后给了他提了几个问题,让它慢慢解决,有不会的过来问我。
经过深入思考,真心觉得物理课堂结构安排很重要,迫在眉睫。
如何能真正能启动学生思维?二 .案例分析:这学生觉得任何事情都和自己无关,家长说家长的,教师说教师的,什么事都无所谓,成天混日子,有时过分“清醒”,就似看破红尘,对人生厌恶甚至淡漠,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极度缺少这个年龄段所有的理想、思考和激情。
这类学生难以有自己的抱负,缺少动力,很少有快乐可言,对任何事情不闻不问,什么事情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三 .解决办法: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大多从小生活环境相对平顺安逸,父母相对比较宠爱,再加上高中生的的抗压性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一旦遇到挫折就无所适从,极容易寻找极端的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
1.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高中生是一生中心理活动旺盛的时期,这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关键时期,学生有自己的天性,不可随意抹杀他们的创造性。
家庭、教师、社会都应尊重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切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期望值过高,超越了他们的发展规律,带来的损失将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难以弥补的悲哀和失败。
要遵循他们心理的发展规律,消除学生过多的怀疑感、羞耻感、内疚感、自负感和自卑感。
2.保护学生自尊心自尊是一个学生的底线,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不要贬低或轻视他们,给他们心理减轻压力。
每个高中生的自尊都不可以被践踏,家长、教师应避免过激的行为或言辞,保护好高中生的自尊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学生情况班级姓名性别年龄七年级(127)班李荣康男14学困生基本情分析基本资料住址情况:麻栗坡县八布乡南青村26号健康情况:良好家庭情况父:务农母:务农情况分析该生性格文静,喜欢独处,对班级和学校里的事都不感兴趣,漠不关心。
小学基础极差,连最基本的字也不会读,以至于每次统一考试下来,许多单科成绩都是个位分,赶不上学习队伍。
平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询问,回家作业完成不好。
.转化措施一、与孩子谈心,增强他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针对该生实际情况,开展“组内帮扶活动”让第三小组的另外五名学生当为该生的“小老师”,每天对他进行辅导和帮助。
让小老师督促他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和听写生字词等。
三、课堂教学中多关心学困生学习状态,并注意做到分层次练习,让学困生尝试在课堂上完成老师所布置作业。
同时,多给予他回答问题的机会,帮助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是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明确要求,让家长明确责任,多关心辅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让他感受来自班级的同学的关心和爱护。
转化效果结果:转化效果良好,学生的成绩有了进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学生情况班级姓名性别年龄七(127)班艾开分女14学困生基本情分析基本资料住址情况:麻栗坡县八布乡荒田村坪寨12号健康情况:良好家庭情况父:务农母:务农情况分析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快,但是快中不能求好,字迹马虎,认字、写字的情况比较糟糕,但是该生性格随和,平时总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上课也能比较认真的听讲,爱劳动,成绩虽不太好,但是许多同学都乐于和她交往转化措施1、走近该生,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2、经常和她谈话,或下课时,或游戏中,让其中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她体会到班主任不信任普遍的后进生对周围的人容易抱有猜疑、对她的期望和关心。
.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的事”戒备心理。
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后进生,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
因此班主任应该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戒备心理的障碍物。
3、激活其乐学点。
我经常将其找来谈心,给她补习功课,每天中午利用一定的时间帮助她学习。
平时我加倍地关心她,安排好同学帮助她,她对学习的兴趣也愈来愈浓了。
4、对她不足之处我进行适当的批评。
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否则,就永远失去她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
当我发现她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她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她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她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她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
转化效果此后,我发现她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我不理解之处,虽然有时的小测试她的测试情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要求课外习题,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算成功得。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学生情况班级姓名性别年龄七(128)班鲁荣香女13学困生基本情分析基本资料住址情况:麻栗坡县八布乡洋皮寨村委会三坤健康情况:良好家庭情况父:开出打工母:开出打工情况分析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乐于为班集体做事,爱好唱歌,声音条件不错,是一名“小歌手”。
但经常迟到,行为习惯较差,丢三落四,有时没有完成作业。
正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欠自觉,所以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生字掌握不过关,学习成绩不理想。
.转化措施一、与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逐步扭转该生经常迟到、经常遗失学习用品的现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二、针对该生实际情况,为她制定语文常规作业登记表,常规作业内容是朗读生字词,目的是帮助其巩固生字词的掌握,扫清课文朗读的障碍。
三、课堂外,多给她创造机会展示“小歌手”的风采;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其回答,培养学习自信心;另外布置浅显的作业让她做,培养爱做作业的习惯。
四、在班上确立“一帮一”学习小组,让热心助人的同学与她结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听写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造句训练转化效果课文朗读进步较大,篇幅短的课文,基本上能正确、流利朗读出来,有个别课文能做到感情朗读;篇幅长的课文,会出现不流利的现象,原因是朗读时出现个别生字不会读的现象。
在本月举行的2次听写比赛中,不少词语不能正确写出,说明生字词的掌握不扎实,在一单元、期中测验中,成绩较上学期有了进步。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学生情况.班级姓名性别年龄七(128)班张美剑男14学困生基本情分析基本资料住址情况:麻栗坡县八布乡竜龙村委会竜龙村二组10号健康情况:良好家庭情况父:外出打工母:务农情况分析该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擅长体育,热爱各种文娱活动。
头脑很灵活,思维反应比较快,只是上课精神不佳,爱开小差,书写马虎,作业态度不够认真,课后经常只完成一半的作业。
正是由于学习不自觉,所以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照顾不够,特别是对学生的管教有所放松。
所以养成较多的不良生活习惯。
常有放学后主要是缺少了自我监管不过该生并不是本质很坏,到处游玩的习惯,的能力,同时缺乏那么一点点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不良环境影响。
在语文学习中不容乐观的现实是,因为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所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是非常欠缺。
故而,如何把根基打扎实,就成了我这个学期研究的重点。
转化措施找合适的机会谈心,走近陈俊生,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最基本的词语、设法多渠道积累词语;在帮助他扫清课文文字障碍后,消除其害怕朗读课文的心理,再由喜爱朗读课文调动起他主动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这些首先落脚于学困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之上。
突破了“点”的攻坚任务,才能推及“面”的扩张。
3、上课多提问,为了使他对学习产生兴趣,课上我经常对他进行提问,并对他的回答加以肯定,有时我会特意选一些他肯定能答对的问题请他回答。
课后多关心,每隔两天,我会找他一起回顾他的进步表现,并鼓励他往更好的方向迈进。
中午他在学校,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对他进行辅导,每次辅导时我都会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让辅导在轻松的谈话中完成,并鼓励他每次的进步,也给他提出了小小的进步目标。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学生情况.班级姓名性别年龄八(123)班刘明星女12岁学困生基本情分析基本资料住址情况:麻栗坡县八布乡羊皮寨村委会格斗村45号健康情况:良好家庭情况其父母亲待业在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均为初中,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学习环境一般。
父亲不大理孩子,平时大多数时间均由母亲管教,母亲能对孩子进行辅导,但强调死记硬背、大量做题,给孩子买了一些练习题,让她有空就练,而且管教严厉,常训斥该生,造成该生胆小怕事,有强烈的自卑感,尽管该生对其父母的管教心里不服,但她行动上还是遵命行事。
情况分析智力正常,理解能力及推理能力较弱,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对数学学习有畏惧情绪,学习态度:不主动,不稳定,学习方法欠缺,具有随意性。
该生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营养状况一般,性情温和,有任性、固执倾向;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常做小动作,课上思维不主动,很少举手发言;下课好玩,经常与其他同学追跑,多管闲事,爱向老师打小报告;交往中,常与同学闹磨擦,小心眼儿。
害怕数学,不愿动脑思考,理解肤浅,对于简单模仿性的练习还行,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理解起来有困难,但能主动问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表扬,对老师要求记住的,死记硬背,对于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不知从何入手,浏览一遍了事,并未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不知道寻求适合于数学特点和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缺乏信心,作业在家长的辅导下能按时按质完成,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欠主动。
转化措施在确定该生为转化对象后,我开始对她的上课、作业、辅导和平时表现进行观察并作记录,还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她在其他课程中的表现和成绩,并进行家访,了解她在家中的表现和家长的看法,还找了同班同组的同学了解对她的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从她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表现来看,我决定采取课上为主课下为辅,教学中“抓紧一点”,辅导时“关注一点”,批作业“照顾一点”的策略,并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重新建立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开学初的一天,该生兴冲冲地来找我,手里拿了一本数学课外练习,“周老师,这是妈妈给我买的课外练习,让我平时有空的时对我说:候拿来做,妈妈说了,如果这学期我的数学有进步了,妈妈会给我奖励。
”听了她的话,我的心头一热,暂且不谈她的学习动机,最起码她还没有放弃,还有学好数学的信心,我对她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她喜滋滋地走了,从那以后,我感觉和她更靠近了,凡是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不会的,她都能主动来找老师问个明白,每当她这样做了,我都会在班上及时进行表扬,这样一来,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渐渐形成了不懂就问(问老师,问同学)的氛围。
针对该生害怕数学,上课好走神,做练习不认真,好做小动作的毛病,我把她从第四排“拉近一点”,放在第二排;提问、到黑板上练习多叫她,巡视到她身边就停下,对她“抓紧一点”;批作业,对她“照顾一点”。
同时,给她安排一个对数学有兴趣的同桌,对她及时帮助。
针对该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反映慢、没按老师要求去做等现象,我劝自己要“耐心一点”,并经常与她交流沟通,了解她心里的想法,使我的工作做的更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更有效果。
提高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差生的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艰苦细致、一点一滴的积累。
针对该生思维的欠缺,我是采取“扶着走”的方法,在对她的个别辅导中,先让她讲出课堂上思维受阻的具体情况,如哪里听不明白?哪里不会?等,然后选择典型题例进行分析引导,有时通过一道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采取她叙述,我质疑和我故意说错让她纠正的方法,慢慢从“扶着走”到尝试自己走。
既要注意让她解决一定数量的某一类型的题目,在对她的辅导训练中,以形成她的“思维定势”,形成固定的解某一类型题目的套路,同时注意以“变通、反向、发散”和较灵活的题目,破坏她的思维定势,打开她的视野。
(一)计算部分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有关计算的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抓好了学困生的计算,那么学困生的成绩会有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计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