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Android应用开发studi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课程作用
课程的开设依据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手机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三、前导、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
后续课程:《Android开发实训》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
一、基本理念
本课程按照理论实践一体、课内外互补、课堂教学与培优工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通过班级讲授、团队学习、个体辅导、展示交流、技能大赛等手段,实现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高职学生递进式培养。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二、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其次,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基于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以软件项目研发的不同阶
段、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景;第三,通过对各学习情景中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的描述,来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第四,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合,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评鉴与考核。
本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相关知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胜任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软件研发等工作任务。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开发过程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素质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二、知识目标
①了解Android平台的基本架构。
②掌握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③掌握基本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调试、发布流程。
④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项目的基本框架。
⑤掌握Activity、Service、ContentProvider、BroadcastReceiver即Intent组件的使用。
⑥掌握常见UI Widgets的使用方法。
⑦掌握Android平台数据存储的设计。
⑧掌握Android平台异步任务的设计。
⑨掌握Android平台网络服务与数据解析的设计
⑩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项目的测试技术。
三、技能目标
①能设计和调用应用程序项目资源。
②能查阅相关手册及资料。
③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能力。
④能正确使用Widgets组件设计应用程序。
⑤能重构Android源程序,实现个性化设计。
⑥能对Android项目建立测试框架。
⑦能结合市场定制发布,并实现国际化。
四、素质养成目标
①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及协调能力。
②良好的编程习惯。
③掌握系统设计方法,培养严谨工作态度。
④自我展示能力。
⑤语言表达能力。
⑥责任意识。
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⑧培养科学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⑨获得适应未来岗位转变的迁移能力。
⑩从事某一岗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Android 4.2为开发平台,利用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以几个手机研发项目的开发过程为主线,根据Android的知识体系,对每个项目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进行任务分解。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分解的任务,使学生由浅及深的掌握Android开发的各种应用知识。
项目一第一个Android程序
项目四图片浏览——网格视图
项目七Intent
项目十Android服务
项目十一Android广播接收器
项目十二ContentProvider实现数据共享
项目十三图形图像
附表1:课时分配表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
一、教学组织
(1)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幻灯片的使用,将本次课程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实现此教学目标所需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步骤向学生演示,使教学更直观、更生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项目教学:由教师提出项目目标和任务,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然后按照确立的工作步骤完成任务。教师对各小组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3)“引-激-拓”课堂教学模式:“引-激-拓”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引: 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拓: 拓展知识点,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境式、启发式教学:移动通信的理论知识过于枯燥,在引入课题时,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与实际行业工作相符的特定情境下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将情境启发式教学引入课堂,让学生贴近岗位工作任务,培养职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施条件
(1)师资条件
主讲教师应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应具备双师素质,更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岗位群)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能力,并懂得职业教育的规律。
(2)设备条件
附表3 按教学标准班(40人/班)应配备以下设备设施
(3)学习场所条件
附表4 学习场所条件
第六部分课程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形式、内容
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考核占60%,总结性评价(项目制作)占40%。
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
(1)项目完成情况占90%
(2)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占10%
二、考核标准
形成性评价考核标准
(1)项目完成情况(90%):本课程要求检查学生10个项目的完成情况,每个项目占10%,缺少一个项目形成性评价扣10分
(2)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出勤情况(10%):采取灵活考勤方式,通过教学日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