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电距离和静电距离的要求

合集下载

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规定

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规定

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规定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即爬电距离而不能增加电气间隙,所以当电气间隙不够时,开槽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开槽时要注意槽的位置、长短是否合适,以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

4.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电气隔离距离指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综合考虑)对于Ⅰ类设备的开关电源(本公司的大部分开关电源均为Ⅰ类设备),在元件及PCB板上的隔离距离如下:(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a、对于AC—DC电源(以不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L线-N线(保险管之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后) 2.2mm 3.2mm输入-输出(变压器) 4.4mm 6.4mm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 4.4mm 5.5mm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2.0mm 2.5mmb、对于AC—DC电源(以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L线-N线(保险管之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后) 2.2mm 3.2mm输入-输出(变压器) 5.2mm 9.0mm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 4.4mm 6.4mm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2.2mm 3.2mmc、对于DC—DC电源(以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36-76V 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DC+)-(DC-)(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输入-地(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输入-地(保险管之后) 0.9mm 1.4mm输入-输出(考虑为基本绝缘) 0.9mm 1.4mm输入-输出(考虑为加强绝缘) 1.8mm 2.8mm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0.7mm 1.4mm4.2.3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是指变压器两边的挡墙宽度的总和,如果变压器挡墙的宽度为3mm,那么变压器的电气隔离距离值为6mm(两边的挡墙宽度相同)。

爬电距离的标准

爬电距离的标准

爬电距离的标准
电距离是指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下,电子能传输的最大距离。

爬电距离是指在这个距离内,物体表面不能有附着物或积尘,否则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爬电距离的标准主要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和电压等级,一般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来确定,常见的标准有如下几种:
1. 低压环境下:在空气中,300V以下的电压,爬电距离一般为
2.5mm。

2. 中压环境下:在空气中,1000V以下的电压,爬电距离一般为12mm。

3. 高压环境下:在空气中,1000V以上的电压,爬电距离一般为25mm。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适用于干燥、洁净的空气环境,如果是潮湿或工业现场等复杂环境,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是高压设计的一种要求和规范。

与爬电距离相关的还有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是指高压带电体离另一个导电体之间的沿物体表面“爬行”的最小距离,电气间隙是指它们之间的最小空间距离。

一般10kV的爬电距离为250mm,电气间隙为125mm。

环境潮湿或灰尘较多的地方,要加大距离
做销售不是太在意你的口才,而是你的思想。

给你些建议:1)产品和市场定位。

你的产品销售渠道、市场定位、目标客户一定要定位清楚。

(2)开发新客户,留住老客户。

销售人员的6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都主要用在这方面上了!
(3)建立完整详细的客户档案。

并且经常与客户沟通想法和建议。

对待新老客户要定期电话回访。

(4)明确销售理念。

成功的销售人士都是在成功的将自己推销出去以后,再进行产品销售的!否则客户根本不会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干销售,其实就是在推销自己!
(5)积极扩大社交范围和朋友圈。

销售业绩不好,往往就是认识的人太少!
(6)积极作好售后服务工作。

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够带来更多的定单!而且仔细耐心的倾听客户的反馈意见,不要与客户争吵、争辩!否则生意肯定砸了!
(7)制定可靠的市场开发计划和销售计划!前提是要有严
密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同类产品(竟品)的市场调研!否则销售计划过高或过低均对销售不利!
(8)制定完计划后,严格的落实!否则只能是空谈!。

低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标准

低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标准

低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标准低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标准低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电气设备中重要的参数,用于评估设备的绝缘性能和安全性。

在电气工程领域,低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标准是必须遵守的,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低压爬电距离是指两个电极之间的最短路径,当电压施加在两个电极之间时,电流是否会通过这个路径流动。

它是评估设备的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低压爬电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设备的额定电压、环境条件和绝缘材料的性能。

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不同类型的设备有不同的低压爬电距离要求。

例如,对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的开关设备,其低压爬电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在干燥环境下,空气间隙不小于3mm;在潮湿环境下,空气间隙不小于2mm。

而对于额定电压超过1000V的设备,则有更严格的要求。

除了低压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也是评估设备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相邻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当设备正常运行时,电流是否会通过这个间隙流动。

电气间隙的大小取决于设备的额定电压、工作条件和绝缘材料的性能。

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不同类型的设备有不同的电气间隙要求。

例如,对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的开关设备,其电气间隙应满足以下要求:在干燥环境下,金属间隙不小于2mm;在潮湿环境下,金属间隙不小于1mm。

而对于额定电压超过1000V的设备,则有更严格的要求。

低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如果低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符合标准要求,可能会导致设备发生漏电、短路等故障,甚至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

因此,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除了遵守标准要求,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也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测可以发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定期维护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

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 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第 2 页共 7 页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爬电距离和静电距离的要求

爬电距离和静电距离的要求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爬电间隙一般被称作电气间隙,因电气间隙决定了爬电情况的发生与否,所以电气间隙也常被称作爬电间隙。

)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可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实际是两个相关参数,都是针对电气绝缘性而来。

特别是在继电器、开关等工控产品的选用中,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的同时,还要按实际的使用环境要求(气压、污染等),设定合适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电气性能的稳定。

一般选型是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电气间隙步骤确定工作电压峰值和有效值;确定设备的供电电压和供电设施类别;根据过电压类别来确定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大小;确定设备的污染等级(一般设备为污染等级2);确定电气间隙跨接的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2,确定爬电距离步骤确定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值;确定材料组别(根据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其划分为:Ⅰ组材料,Ⅱ组材料,Ⅲa组材料, Ⅲb组材料。

注:如不知道材料组别,假定材料为Ⅲb组)确定污染等级;确定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3,确定电气间隙要求值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4943:2H 和2J和2K,60065-2001表:表8和表9和表10)检索所需的电气间隙即可决定距离;作为电气间隙替代的方法,4943使用附录G替换,60065-2001使用附录J替换。

GB 8898-2001:电器间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电压,查图9来确定。

(对和电压有效值在220-250V范围内的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零部件,这些数值等于354V峰值电压所对应的那些数值:基本绝缘3.0mm ,加强绝缘6.0mm)4,确定爬电距离要求值根据工作电压、绝缘等级及材料组别,查表(GB 4943为表2L,65-2001中为表11)确定爬电距离数值,如工作电压数值在表两个电压范围之间时,需要使用内差法计算其爬电距离。

什么是爬电、爬距(泄漏距离)、爬电比距

什么是爬电、爬距(泄漏距离)、爬电比距

什么是爬电、爬距(泄漏距离)、爬电比距一、爬电1、爬电现象在绝缘材料的性能降低时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如空气湿度大,接连阴天霉雨季节,潮湿环境等使得带电金属部位与绝缘材料产生象水纹样电弧沿着外皮爬的现象,也有点象闪电一样.2、爬电原理两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有轻微的放电现象,造成绝缘体的表面(一般)呈树枝状或是树叶的经络状放电痕迹,一般这种放电痕迹不是连通两极的,放电一般不是连续的,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如天气潮湿、绝缘体表面有污秽、灰尘等,时间长了会导致绝缘损坏。

3、引起爬电现象的原因绝缘部分表面附着污秽,使绝缘部分绝缘强度下降,在空气潮湿发生爬电。

4、爬电的本质绝缘表面电压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放电。

5、发生爬电的环境发生爬电时电弧的长度受污秽的面积大小、空气湿度、电压高低因素影响。

在电缆的绝缘部分,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防污秽附着、加长绝缘“距离”等性能会对爬电现象有影响6、材料的抗爬电性能:绝缘强度、高密度分子等。

二、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1、定义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爬电距离,简称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爬的意思,可以看做一个蚂蚁从一个带电体走到令一个带电体的必须经过最短的路程,就是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是一个带翅膀的蚂蚁,飞的最短距离。

国标里有具体规定,不同形状的绝缘,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 GB/T 2900.18-1992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标准中对爬电距离有这样的定义:爬电距离具有电位差的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2、实际应用在电气上,对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和两导电部件间的电压有关,和绝缘材料的耐泄痕指数有关,和电器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有关。

对最小爬电距离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在两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材料表面可能出现的污染物出现爬电现象。

爬电距离和电器间隙

爬电距离和电器间隙

爬电距离和电器间隙概要:1、爬电距离: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是沿表面计算的,如果是孔的话要绕过去);2、电气间隙:两导电部件之间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空间直线距离)。

黄色路径是爬电距离,蓝色是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普通灯具交流(50/60HZ)正弦电压的最小距离(GB7000.1—2007表11.1)(普通灯具的爬电距离)工作电压有效值/V 不超过距离/mm 50 150 250 500 750 1000 爬电距离——基本绝缘PTI ?600 0.6 1.4 1.7 3 4 5.5<600 1.2 1.6 2.5 5 8 10 ——附加绝缘PTI ?600 — 3.2 3.6 4.8 6 8 <600 — 3.2 3.6 5 8 9 加强绝缘— 5.5 6.5 9 12 14 电气间隙——基本绝缘 0.2 1.4 1.7 3 4 5.5 ——附加绝缘— 3.2 3.6 4.8 6 8 ——加强绝缘— 5.5 6.5 9 12 14 1)PTI(耐起痕指数)按照IEC60112.IPX1或以上灯具交流(50/60HZ)正弦电压的最小距离(GB7000.1—2007表11.2)(普通灯具的爬电距离和IPX1或更高的灯具)工作电压有效值/V 不超过距离/mm 50 150 250 500 750 1000 爬电距离——基本绝缘PTI ?600 1.5 2 3.2 6.3 10 12.5175?PTI ,600 1.9 2.5 4 8 12.5 16 ——附加绝缘PTI ?600 — 3.2 4 8 12.5 16 加强绝缘— 5.5 6.5 9 12.5 16 电气间隙——基本绝缘 0.8 1.5 3 4 5.5 8 ——附加绝缘— 3.2 3.6 4.8 6 14 ——加强绝缘— 5.5 6.5 9 12 14 1)PTI(耐起痕指数)按照IEC60112.正弦或非正弦脉冲电压的最小值(GB7000.1—2007表11.3)(普通灯具的爬电距离和IPX1或更高的灯具)额定脉冲电压峰值/KV2.0 2.53.04.05.06.0 8.0 10 12 最小电气间隙/mm 1 1.5 2 3 4 5.5 8 11 14额定脉冲电压峰值/KV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最小电气间隙/mm 18 25 33 40 60 75 90 130 170 耐起痕指数:指按照规定的方法试验,材料表面能经受住50滴电解液而没有形成漏电痕迹的最高电压值(在绝缘材料商滴氯化铵溶液的同时施加一定的电压值V,在50滴溶液滴完前,电极之间没有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此时的电压值V就是耐起痕指数)。

欧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标准

欧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标准

欧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标准根据工作电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类标准:
1.对于工作电压大于250V至440V的电控部分与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电气间隙应大于3mm,爬电距离应大于4mm。

2.对于工作电压大于130V至250V的电控部分与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电气间隙应大于2.5mm,爬电距离应大于3mm。

3.对于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130V的电控部分与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电气间隙应大于1.5mm,爬电距离应大于2mm。

这些标准是为了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电气击穿和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工作电压和设备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详细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查阅相关标准文件。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尺寸要求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尺寸要求

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关于爬电距离的规定

关于爬电距离的规定

IEC 60335-1: 2001新标准的变化简介广州日用电器检测所陈灿坤罗军波IEC 60335-1: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第四版)标准在2001年5月公布,但由于配合使用的各个产品《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XX特殊要求》很多还没有制订出来,所以目前还没有普遍使用2001版本的《通用要求》。

与第三版相比,新版标准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方面有了很多变化。

可以预见这些变化将会影响全世界未来10年家用电器及类似产品的结构设计,希望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尤其是家电产品设计和测试方面人员的足够重视。

欧洲标准化组织在2002年对EN60335-1进行了换版,而中国国家标准GB4706.1相信很快更新。

据悉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于2003年9月在烟台召开了GB4706.1-XXXX标准的起草工作会议,有希望在今年内完成征求意见稿。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给大家介绍一下标准制订的一些背景情况,并重点对变化较大的第29章作简单介绍。

背景介绍:在过去40多年里,第一版(1976),第二版(1988),第三版(1991)标准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内容要求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它们都是以过去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制订出来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些要求相对保守,留有余地太多,或者说对制造商的要求高了。

例如:对于230V和小于130V的危险带电部件与易触及部件之间都是8mm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和同样的交流耐压测试值的要求。

虽然TC 61(制订IEC 60335标准的委员会)早在编写第三版时,就已经注意到这些内容要求不尽合理,并打算修改,可是由于在这方面经验不足,更改条件还不成熟,所以被耽搁了好几年。

最近几年,随着IEC60664绝缘配合系统系列标准的不断完善,对于直流电压小于1000V和交流电压小于1500V绝缘配合有了更明确和具体的电气间隙和耐压要求,TC 61委员会就有了修订标准的技术基础。

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怎么规定的?

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怎么规定的?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即爬电距离而不能增加电气间隙,所以当电气间隙不够时,开槽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开槽时要注意槽的位置、长短是否合适,以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

4.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电气隔离距离指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综合考虑)对于Ⅰ类设备的开关电源(本公司的大部分开关电源均为Ⅰ类设备),在元件及PCB板上的隔离距离如下:(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a、对于AC—DC电源(以不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L线-N线(保险管之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后) 2.2mm 3.2mm输入-输出(变压器) 4.4mm 6.4mm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 4.4mm 5.5mm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2.0mm 2.5mmb、对于AC—DC电源(以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L线-N线(保险管之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后) 2.2mm 3.2mm输入-输出(变压器) 5.2mm 9.0mm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 4.4mm 6.4mm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2.2mm 3.2mmc、对于DC—DC电源(以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36-76V 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DC+)-(DC-)(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输入-地(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输入-地(保险管之后) 0.9mm 1.4mm输入-输出(考虑为基本绝缘) 0.9mm 1.4mm输入-输出(考虑为加强绝缘) 1.8mm 2.8mm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0.7mm 1.4mm4.2.3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是指变压器两边的挡墙宽度的总和,如果变压器挡墙的宽度为3mm,那么变压器的电气隔离距离值为6mm(两边的挡墙宽度相同)。

爬电距离的决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原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如果所示意图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实际应用在电气上,对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和两导电部件间的电压有关,和绝缘材料的耐泄痕指数有关,和电器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有关。

对最小爬电距离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在两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材料表面可能出现的污染物出现爬电现象。

爬电距离在运用中,所要安装的带电两导体之间的最短绝缘距离要大于允许的最小爬电距离.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臵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在先进的设备与产品标准中均有此规定值。

关于爬电距离的说明

关于爬电距离的说明

1.GB11022:用GB/T 5582给出的一般规则选择绝缘子,它们在污秽条件下应当具有良好的性能。

位于相和地间、相间、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一个极的两个端子间的户外瓷或玻璃绝缘子,其外部的最小标称爬电距离用以下关系式确定:lt=a×lf×Ur×kD式中:lt——最小标称爬电距离,(mm)(见注1);a——按表7选择的与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lf——最小标称爬电比距,按GB/T 5582的表1(mm/kV)(见注2);Ur——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kD——直径的校正系数(见JB/T 5895)对于中低压简单理解就是:相地a=1,相间a=√3;按照2类设计lf为:瓷质材料18,有机材料20。

kD=1。

2.DL404:5.1.2 高压开关柜中各组件及其支持绝缘件的外绝缘爬电比距(高压电器组件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最高电压之比)的规定如下:a.凝露型的爬电比距:纯瓷绝缘不小于1.4cm/kV,环氧树脂绝缘不小于1.6cm/kV。

b.不凝露型的爬电比距:纯瓷绝缘不小于1.2cm/kV,环氧树脂绝缘不小于1.4cm/kV。

3.DL/T593:表 1 户内开关设备外绝缘最小公称爬电比距要求污秽等级污秽导电率μs 等值盐密mg/cm 最小公称爬电比距mm/kV范围参考值范围参考值瓷质材料有机材料Ⅰ5~10 7 0.01~0.02 0.015 14 16Ⅱ12~16 14 0.02~0.04 0.03 18 20注:根据实验室试验的经验,表列最小公称爬电比距值允许减小(例如,对特殊型式的耐污绝缘子)。

——Ⅰ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16mm/kV;——Ⅱ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20mm/kV;——Ⅲ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25mm/kV;——Ⅳ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31mm/kV。

GB 7251.1—19972.9.1 电气间隙clearance不同电位的两导电部件间的空间直线距离。

关于爬电距离的说明

关于爬电距离的说明

关于爬电距离的说明1.GB11022:用GB/T 5582给出的一般规则选择绝缘子,它们在污秽条件下应当具有良好的性能。

位于相和地间、相间、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一个极的两个端子间的户外瓷或玻璃绝缘子,其外部的最小标称爬电距离用以下关系式确定:lt=a×lf×Ur×kD式中:lt——最小标称爬电距离,(mm)(见注1);a——按表7选择的与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lf——最小标称爬电比距,按GB/T 5582的表1(mm/kV)(见注2);Ur——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kD——直径的校正系数(见JB/T 5895)对于中低压简单理解就是:相地a=1,相间a=√3;按照2类设计lf为:瓷质材料18,有机材料20。

kD=1。

2.DL404:5.1.2高压开关柜中各组件及其支持绝缘件的外绝缘爬电比距(高压电器组件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最高电压之比)的规定如下:a.凝露型的爬电比距:纯瓷绝缘不小于1.4cm/kV,环氧树脂绝缘不小于1.6cm/kV。

b.不凝露型的爬电比距:纯瓷绝缘不小于1.2cm/kV,环氧树脂绝缘不小于1.4cm/kV。

3.DL/T593:表1户内开关设备外绝缘最小公称爬电比距要求污秽等级污秽导电率μs等值盐密mg/cm最小公称爬电比距mm/kV范围参考值范围参考值瓷质材料有机材料Ⅰ5~10 7 0.01~0.02 0.015 14 16Ⅱ12~16 14 0.02~0.04 0.03 18 20注:根据实验室试验的经验,表列最小公称爬电比距值允许减小(例如,对特殊型式的耐污绝缘子)。

——Ⅰ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16mm/kV;——Ⅱ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20mm/kV;——Ⅲ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25mm/kV;——Ⅳ级污秽地区的对地爬电比距不得小于31mm/kV。

GB 7251.1—19972.9.1电气间隙clearance不同电位的两导电部件间的空间直线距离。

【掌中宝典】常见成套电气安全距离必备知识

【掌中宝典】常见成套电气安全距离必备知识

【掌中宝典】常见成套电气安全距离必备知识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一: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

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二: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

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三: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1、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2、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3、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4、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臵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爬电间隙一般被称作电气间隙,因电气间隙决定了爬电情况的发生与否,所以电气间隙也常被称作爬电间隙。


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可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实际是两个相关参数,都是针对电气绝缘性而来。

特别是在继电器、开关等工控产品的选用中,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的同时,还要按实际的使用环境要求(气压、污染等),设定合适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电气性能的稳定。

一般选型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电气间隙步骤
确定工作电压峰值和有效值;
确定设备的供电电压和供电设施类别;
根据过电压类别来确定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大小;
确定设备的污染等级(一般设备为污染等级2);
确定电气间隙跨接的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2,确定爬电距离步骤
确定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值;
确定材料组别(根据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其划分为:Ⅰ组材料,Ⅱ组材料,Ⅲa组材料, Ⅲb组材料。

注:如不知道材料组别,假定材料为Ⅲb组)确定污染等级;
确定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3,确定电气间隙要求值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4943:2H 和2J和2K,60065-2001表:表8和表9和表10)检索所需的电气间隙即可决定距离;作为电气间隙替代的方法,4943使用附录G替换,60065-2001使用附录J替换。

GB 8898-2001:电器间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电压,查图9来确定。

(对和电压有效值在220-250V范围内的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零部件,这些数值等于354V峰值电压所对应的那些数值:基本绝缘3.0mm ,加强绝缘6.0mm)4,确定爬电距离要求值
根据工作电压、绝缘等级及材料组别,查表(GB 4943为表2L,65-2001中为表11)确定爬电距离数值,如工作电压数值在表两个电压范围之间时,需要使用内差法计算其爬电距离。

GB 8898-2001其判定数值等于电气间隙,如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加强绝缘可减少2mm,基本绝缘可减少1mm:
1)这些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会受外力而减小,但它们不处在外壳的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与危险带电零部件之间;
2)它们靠刚性结构保持不变;
3)它们的绝缘特性不会因设备内部产生的灰尘而受到严重影响。

*注意:但直接与电网电源连接的不同极性的零部件间的绝缘,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允许减小。

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即使不满足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
求,只要短路该绝缘,设备仍满足标准要求,则是可以接受的(8898中4.3.1条)。

*GB 4943中只有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以减小,但必须满足标准5.3.4规定的高压或短路试验。

5,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注意
可动零部件应使其处在最不利的位置;
爬电距离值不能小于电气间隙值;
承受了机械应力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