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保持药效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保持药效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煎煮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充分激发中药材的药效,提高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材煎煮方法,并探讨如何保持药效,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疗效。
一、水煎法水煎法是中药材煎煮的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中药材。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的中药材、清水和瓦制煎药壶。
2. 清洗煎壶:先将煎壶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研磨药材:将中药材用刀或研钵研磨成粉末,以增加药物溶解度。
5. 加水煎煮:将研磨后的中药材放入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使水面稍高于药材表面。
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持续煮沸30分钟至1小时,直至药液呈现黄褐色。
6. 过滤取药液:用纱布过滤药液,去除药渣。
二、蒸煮法蒸煮法适用于某些具有特殊药效的中药材,通常用于提取药材的挥发性成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中药材、清水和蒸锅。
2. 清洗蒸锅:先将蒸锅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切碎药材:将中药材切碎成小块,以利于药材的蒸发。
4. 水蒸煮:将切碎后的中药材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使水位稍高于药材表面。
在大火下蒸煮30分钟至1小时,直至药材熟软。
5. 提取药液:将蒸熟的药材取出,用纱布包裹,轻轻挤压药渣,将药液收集起来。
三、酒煮法酒煮法多用于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尤其适用于一些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材。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中药材、白酒和玻璃煮药容器。
2. 清洗煮药容器:先将煮药容器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切碎药材:将中药材切碎成小块,以利于药材的充分浸泡。
4. 酒煮药材:将切碎的中药材放入煮药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酒,使酒液稍高于药材表面。
盖紧容器盖子,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浸泡3天至1周,期间需摇动容器使药材均匀接触酒液。
5. 过滤取药液:用纱布过滤药液,去除药渣,并将药液收集起来。
保持药效的注意事项:1.选用优质中药材:优质中药材的药效更佳,因此在购买中药材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品质。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熬制方法:
1、分配中药:根据诊断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中药用量药量应以伤寒论定;
2、洗米法:根据病情要求洗米,洗取清水;
3、开水煎煮:将中药加入清水,放入锅中,用慢火加热,沸腾后减小火力熬煮;
4、裹药熬煮:将中药和水放入药袋中熬煮;
5、蒸煮:用沙锅中加水加热,将中药放入沙锅,加盖封住, 用慢火蒸煮;
6、加条熬煮:将中药放入清水中加热,待熬煮,再放入条料,继续熬煮。
二、注意事项:
1、要选择优质的中药,以保证其药效。
2、按照药物方剂量熬制,中药以温暖,苦酸适度为宜,不宜过热,过熬过煎。
3、防止中药中毒,尽量使用新鲜的中药。
4、中药液要温热,不宜过热,中药以温暖,苦酸适度为宜,药液发酸后若能完全混匀即可服用,如果不能及时服用,应改用冷开水冲服。
5、煎煮时留意时间,在熬制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不要过度煎煮损失中药的药效。
6、学会熬制中药时的技巧,比如:增湿药如海参、蟹壳是先加热再熬煮,燥药和涩药如甘草则先熬煮后加热,以及煎药时要不断搅拌以保持药效等。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清洗:煎煮前一般无须清洗。
如果草药中有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
2、浸泡: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
3、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
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4、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
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5、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6、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
但滋补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
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7、搅拌: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
中药煎煮的一般方法
中药煎煮的一般方法中药煎煮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中药的质量、药效、用法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中药煎煮的10条一般方法及详细描述:1.选材:在煎煮中药之前,必须要选择质量优良,干燥无虫蛀和霉变的中药材。
选择时还要根据配伍关系以及个体差异进行搭配,以达到理想的药效。
2.浸泡:将选好的中药材用冷水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浸泡可以使中药材变软,更容易煎煮出药效成分。
3.清洗:浸泡后,应该将中药材清洗干净,以去除浸泡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杂质,确保中药干净卫生。
4.破碎:对于较大颗粒的中药材,需要先进行破碎,以便更好的释放药效成分。
采用破碎工具时,应该避免过度破碎,以免影响药效。
5.冷水入锅:将清洗干净的中药材用冷水加入炖锅中,不要事先加热水,以免影响药效。
6.加热:将中药材加入锅中后,点燃炉火,缓慢加热。
由于中药的煎煮时间较长,所以要采用小火缓慢煎煮,以充分释放药效成分。
7.煮沸:当水开始沸腾时,应该继续小火煮沸,煮沸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左右。
此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水位,及时添加水以免中药熬煮过度。
8.排渣:煎煮完成后,需要将煮好的中药渣过滤出来,以便于取药汁。
可以采用纱布或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药汁清澈透明。
9.取药汁:将过滤好的药汁倒入药杯中,等待药汁冷却后即可服用。
药杯应该使用不锈钢、玻璃等无毒无害的材质制作,避免药汁被污染。
10.保存:中药煎煮后,药汁一般只能在冷藏状态下保存3-5天,冰冻保存则可达一个月。
在保存药汁时,应该使用密封容器,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避免影响药效。
中药煎煮是一项需要仔细细致的工作,只有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特殊煎煮的七种方法
中药特殊煎煮的七种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中药一直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中药的烹饪过程中,煎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不同的中药材需要不同的煎煮方式,以便发挥最佳的药物功效。
本文将介绍七种特殊的中药煎煮方法。
第一种是水煎。
这是最基本的煎煮方式,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煮沸,然后慢火煮约30分钟。
这种煎煮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中药材。
第二种是酒煎。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中药的药效,特别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肺炎等疾病。
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煮沸后慢火煮制约30分钟。
第三种是醋煎。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中药材的酸性,适用于治疗脾胃不好、食欲不振等症状。
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醋,煮沸后慢火煮制约30分钟。
第四种是蜜煎。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中药材的甜味和滋润性,适用于治疗干咳、口干舌燥等症状。
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蜂蜜,煮沸后慢火煮制约30分钟。
第五种是油煎。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中药材的温热性,适用于治疗寒性病症。
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植物油,煮沸后慢火煮制约30分钟。
第六种是煤炉煎。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煎煮中药材。
将中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在煤炉上煮制约30分钟。
第七种是微波炉煎。
这种方法适用于快速煎制中药材。
将中药材放入微波炉中,加入适量的水,按照微波炉的指示进行加热,一般需要4-5分钟。
以上是七种特殊的中药煎煮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作用,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和病症进行选择。
在煎煮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掌握,以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1.先加水煮沸:将适量的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煎煮。
2.慢炖煎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煮约20~30分钟。
在慢炖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加水。
3.加水煎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水沸腾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保持适度煮沸。
4.倒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倒入另一个锅中煮沸,反复倒煮数次,以提取更多有效成分。
5.点煮:先将药材放入几倍水量的锅中煮沸,煮沸后立即用小火继续煮沸10~15分钟,然后立即倒掉水,再重新加入药材和水煎煮。
1.黄芩:先用凉水浸泡黄芩15分钟,然后加水煮沸,用小火煎煮
30~60分钟。
2.板蓝根:将板蓝根先用水煮沸,水沸腾后用小火煮沸5分钟,然后焖煮约30分钟,最后滤出板蓝根渣。
3.木通:将木通先用开水加热,煮沸后焖煮约10分钟,煮熟后焖煮约30~60分钟。
4.乌梅:将乌梅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改用小火焖煮5分钟,再用大火煮沸,最后滤出药渣。
5.石斛:将石斛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改用小火焖煮15分钟,然后用大火煮沸10分钟,最后滤出药渣。
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主要是因为这些药材的性质特殊,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才能提取出药效成分。
而传统中药的煎煮方法虽然简单,但也可以根据不同药材的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煎煮效果。
总之,中药的煎煮方法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制剂方法,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煎煮方法,选择合适的煎煮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药效成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需要注意煎煮的温度和时间,以免影响药效或造成药材的损失。
中药特殊煎煮方法
中药特殊煎煮方法
中药特殊煎煮方法是指在传统的煎煮过程中添加特殊的材料或采用特殊的技巧,以增强中药的疗效或改善中药的口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药特殊煎煮方法:
1. 水煮法:将中药材和适量的水一起放入锅中煮沸,然后转小火煮10-15分钟。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质地较硬的中药材,如黄耆、茯苓等,可以使其更容易煮烂,释放有效成分。
2. 醋煎法:在煎煮中加入适量的醋,可以提高中药的溶解度,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适用于一些硬质的草药、木药和矿药等。
3. 蜜炙法: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干炒至微黄色后,加入适量的蜂蜜炒制。
这种方法可使中药芳香扑鼻,提高其口感,适用于一些苦味较大的中药材。
4. 酒炒法:将中药材放入锅中用料酒或米酒炒制,可以提高药材的活性成分含量,适用于一些需要激发药性的中药。
5. 研磨法: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后再进行煎煮,可以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充分地释放出来,提高中药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殊煎煮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材特点和具体的治疗目的来决定,不适用于所有中药材的煎煮。
同时,这些方法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
进行,以确保正确使用中药材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煎煮方法水煎法水煎法是最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清水。
2. 将中药材放入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浸泡。
3. 将放入火上,用文火慢慢煮沸。
4. 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保持温度不变。
5. 根据不同药性,煎煮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为20分钟至1小时。
6. 煎煮结束后,将煎好的药液过滤出来,可食用或外用。
水煎法适用于大多数草药和中药材,煎煮时间的长短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醋煎法醋煎法主要用于一些难以溶解的中药材,有利于提取药物活性成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醋和清水。
2. 将中药材放入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浸泡。
3. 加入适量的醋,使其与药材充分混合。
4. 将放入火上,用文火慢慢煮沸。
5. 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保持温度不变。
6. 根据不同药性,煎煮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为20分钟至1小时。
7. 煎煮结束后,将煎好的药液过滤出来,可食用或外用。
醋煎法适用于一些难以溶解的药材,可以增强药物的功效。
双煎法双煎法主要用于一些产生油脂类药物的中药材,可以充分提取药物成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清水。
2. 将中药材放入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浸泡。
3. 将放入火上,用文火慢慢煮沸。
4. 煮沸后,将药液倒掉,再次加入新的清水。
5. 再次将放入火上,用文火慢慢煮沸。
6. 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保持温度不变。
7. 根据不同药性,煎煮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为20分钟至1小时。
8. 煎煮结束后,将煎好的药液过滤出来,可食用或外用。
双煎法适用于一些产生油脂类药物的药材,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根据不同的药材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煎煮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
请在使用中药煎煮时谨慎操作,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
中药煎煮的几种方法
中药煎煮的几种方法
中药煎煮是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不同的中药材需要不同的煎煮方法
来提取有效成分。
这里介绍几种中药煎煮的常用方法。
一、水煎法
水煎法是中药煎煮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将中药材和适量的水一同加入
药锅中,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煮。
水煎法适用于煎煮根茎类、动物
性药材和一些生果实的中药。
二、蒸煮法
蒸煮法适用于一些质地较硬,难以溶解的中药。
将中药材放入器皿中,在蒸锅内用文火慢慢蒸煮,直到中药材软化。
蒸煮后再用水或者酒提
取有效成分。
三、浸泡法
浸泡法适用于一些质地柔软易溶解的中药材,如花草类药材。
将中药
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开水或者酒,浸泡适当时间即可提取有效
成分。
当然,浸泡的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中药材而定。
四、焙炒法
焙炒法是将一些药材放入油锅里炸过,炒干炒燥,将药材中的水分除去,便于后续制剂的保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食用用的药材不建议
采用这种煎煮方法。
五、以药代饮法
以药代饮法是指将中药材放进煮沸的水中煮沸后,代替茶水,这种饮
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这种方法适合的药材较少,
一些有毒的药材不建议采用,以免误伤身体健康。
总之,对于不同的中药材,需要选择不同的煎煮方法来提取有效成分,同时根据功效选择不同的饮用方式。
如此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是中医药中常见的炮制方法之一,通过煎煮可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增强药效,并且去除一些有毒物质或不必要的成分。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煮汤法:这是中药煎煮的最常见方法之一、首先,将药材洗净,放入大锅中。
然后,加入适量的水,一般是药材的2-3倍量,把锅置于火上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煮1-2小时。
煮药时要注意火候,大火煮开后要转小火,保持水量,防止药液过于稠厚或过于稀薄。
之后,用纱布或滤网过滤掉渣滓,将药汁留下。
根据需要,可以分次服用或分次煮服。
药渣可以再次加水煎煮,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成分。
陈煎法:这是一种相对独特的煎煮方法,适合于一些特殊的中药,如一些根茎类、块茎类中药。
首先,将药材洗净,加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软化块茎或根部。
然后,将药材切成薄片或小块块或纱布袋中。
接着,将药材与水一同放入大锅中,加水煮沸,转中小火煮约1-2小时,之后,关火焖30分钟即可。
此时,药汁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地渗透到药材中,提取更充分。
炖煮法:这种煎煮方法适合于一些质地较硬、比较难煎煮出有效成分的中药。
首先,将药材洗净,切成小块。
然后,将药材与适量的水一同放入瓷砂炖盅或电压力锅中。
之后,用大火烧开,再转中小火慢炖数小时至一整夜,以便将有效成分渗透到药液中。
最后,将药液过滤后便可服用。
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水煎浸泡法: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煎煮方法,适合用于炮制一些容易溶解或浸泡出有效成分的中药。
将药材洗净,切成小块。
然后,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以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出来。
之后,用文火炖煮一段时间,将溶解的药液煮浓。
最后,将药液过滤后便可服用。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每种方法根据不同的药材和配方,会有一些变化。
在煎煮中,需要注意加水量、火候、煮时间等,以充分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同时避免破坏药效。
最后,温馨提醒,草药使用应遵循中医医生的指导,并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
中草药煎煮方法
中草药煎煮方法
中草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材,具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
领域。
然而,中药的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尤其是在煎煮方面。
下面介绍一些中药煎煮的方法:
一、水煎法
1.将药材放在煎药器中,加入适量清水,将煎药器投入水中,开大火煮沸,待水沸后调小火,缓慢煎煮20分钟左右。
2.喝药时应先将药渣滤去,将药汁分数次饮用,一般常用的是纱布滤器。
二、浸渍法
1.将药材放在瓷罐中,加入足量白酒,浸泡1-2个星期。
2.浸泡后,将药酒放在阳光下晒干,取药酒饮用。
三、炮制法
1.将药材炒至变色,去除杂质、冷却后研末。
2.加水或酒搅拌均匀,然后再过滤,取汤液饮用。
四、微波炉煎煮法
1.将药材和水放入微波炉,按煮饭模式煮10分钟左右。
2.取出时注意防止烫伤,用纱布滤去药渣,分数次饮用。
以上是常见的中草药煎煮方法,使用时需要根据各种药材的特点和功效选择合适的煎煮方法。
同时,也需要注意药材的煮制时间、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取药物成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煎煮法总汇
中药煎煮法总汇2篇中药煎煮法总汇(上篇)煎煮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传统中药制剂的基础工艺。
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增强中药疗效。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1.水煎法水煎法是最基本的中药煎煮方法,适用于多种中药饮片的煎煮。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中药配方饮片放入砂锅或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通常为药材的10-12倍。
(2)用中小火煮沸,煮10-15分钟后,转为文火煎煮30-60分钟。
(3)待锅中水剩余1/3时,继续煎煮10-15分钟,直至药液呈深黄色。
(4)最后滗去渣滓,得到药液即可。
2.醋煎法醋煎法适用于一些温补药材的煎煮,可以增强药物的渗透力和药效,提高疗效。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中药配方饮片放入砂锅或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通常为药材的10-12倍。
(2)煎沸后,加入适量醋,通常为水的1/3-1/2。
(3)继续煎煮,至药液浓缩,呈棕红色为止。
(4)最后滗去渣滓,得到药液即可。
3.酒煎法酒煎法适用于一些健脾补气、活血化瘀的中药煎煮,可以增强药物的活性成分,提高疗效。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中药配方饮片放入砂锅或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通常为药材的10-12倍。
(2)煮沸后,加入适量白酒,通常为水的1/3-1/2。
(3)继续煎煮,至药液浓缩,呈棕红色为止。
(4)最后滗去渣滓,得到药液即可。
4.砂罐煎煮法砂罐煎煮法适用于一些质地较硬的中药煎煮,可以加快药效释放,提高疗效。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中药配方饮片放入砂罐中,加入适量清水,通常为药材的10-12倍。
(2)将砂罐置于文火上煮沸,煮10-15分钟。
(3)然后改为用小火慢慢烧15-20分钟。
(4)最后砂罐内水稍干,将药液滗去渣滓即可。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掌握好煎煮技巧可以提高中药疗效,但需注意,不同的药材和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煎煮方法,如果对煎煮方法不熟悉,最好咨询中医师或在专业指导下操作。
中药煎煮的七种方法
中药煎煮的七种方法
中药煎煮是中医经典治疗方法之一,它可以将中药的有效成分煎煮
出来,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中药煎煮的七种方法。
1.水煎法:将中药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煮,使中药药性逐渐煮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药材结构松散易煮烂的草本植物。
2.浸泡法:将中药放入水或酒中浸泡数小时,让药材慢慢释放药效。
这种方法适用于药效短暂的中草药。
3.红烧法:将中药和其他药材一起烧到入味,然后添加肉类或者海鲜一起红烧,可以增强药效。
这种方法适用于补益药材。
4.蒸煮法:将中药放入蒸锅中蒸煮,利用水蒸汽的温度和湿度慢慢煮药,保留药品的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数中药。
5.泡茶法:将中药和茶叶混合泡茶,可以增加茶叶的茶韵和药材的功效,是一种极为适宜的饮用方式。
6.烧煮法:将中药和其他药材放入煲汤中烧煮,时间久一些,可以将中药的有效成分完全煮出,适用于中药汤制。
7.浸泡醋法:将中药放入醋中浸泡,利用醋的酸性可以更好地溶解药材
的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皮肤病。
总之,中药煎煮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应用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殊的适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煎制中药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
在煎制中药时,还需要注意煮药的时间和火候,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药效。
中药养生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养生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草药资源,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养生效果,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草药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于中药的煎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煎煮方法会影响中药的药效和疗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以便读者朋友们在使用中药进行养生的时候能够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一、黄芩煎煮方法黄芩是常见的一味中药,在清热解毒、利胆排石等方面有着出色的功效。
黄芩的煎煮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将黄芩取适量,用清水洗净后浸泡十五分钟至半小时,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15分钟,即可起锅。
二、人参煎煮方法人参是一种常用的滋补品,具有提神益气、养阴生津、补血安神等作用。
煎煮人参需要将人参切成厚片,添加适量的清水,隔水加热,待水煮沸后再改用文火慢慢煮沸,时间不宜过长。
煮上三五分钟后,煮汤已呈乳白色,即可准备享用。
三、当归煎煮方法当归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对于妇女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调经养血、活血化瘀、调理内分泌等。
当归的煎煮方法较为简单,只需将适量的当归切片后放入沙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至汤液呈现酱红色,倒入杯中即可。
四、白术煎煮方法白术是一味常见的健脾中药,可以帮助调理脾胃、益气健脾、消食化湿等。
制作白术汤的方法为将适量的白术洗净切片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10-15分钟,然后捞出白术渣即可。
五、枸杞煎煮方法枸杞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材,具有调理肝肾、明目等作用。
煎煮枸杞的方法为取适量的枸杞,清水洗净后浸泡15分钟至半小时,随后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沸5分钟,待汤液呈红色后,即可起锅。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当然每味中药的烹制方式都有些微差异,但总体而言,大部分中药的处理方法是相似的。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中药的药效,提高疗效,对于选择和使用中药的朋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煎煮时,注意火候的掌握、时间的把握以及煮好后的处理都需要人工的耐心和细致,这样才能够煎制出高质量的中药。
了解中药的煎煮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了解中药的煎煮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中药煎煮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中药制剂的常用方法之一、正确的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保证中药的有效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取和利用,以及确保煎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煎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煎煮的方法一般分为三种:水煎法、蒸煮法和浸泡法。
其中,水煎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1.水煎法:将中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火上煮沸,调小火慢慢煎煮。
一般情况下,将药材加水煮沸后继续煮15-30分钟即可。
煎煮过程中需注意掌握水温,避免药液溢出,还需不断搅拌,以充分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煎煮完成后,用纱布过滤渣滓,得到的药液就是煎剂。
2.蒸煮法:将中药和适量的水放入木质煎药罐中,罐口要密封,上锅蒸煮。
水煎一般用大火蒸煮约30分钟,小火煎煮约1小时。
使用蒸煮法时,需注意控制蒸汽的温度和时间,以免药液煮沸后外泄或者水蒸汽过热损失中药有效成分。
蒸煮法通常用于煮制脂溶性较高的药材。
3.浸泡法:将中药放入适量的水中,用文火浸泡片刻即可。
使用浸泡法煎制中药时,需将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保持在20-30分钟左右。
浸泡法适用于那些易腐烂、易溶性高的药材。
除了上述的煎煮方法之外,中药煎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控制煮药时间:不同的药材煮制的时间不同,一般来说,药材的煮制时间在15-60分钟之间。
时间过短会导致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时间过长则容易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
2.控制火候:煮药时应采用小火慢煎的方式,以免药液煮沸后溢出或烧焦。
若遇到需要加旺火的情况,可事先加足够的水量,防止水分过少导致药液煮沸后烧焦。
3.使用专用器具:中药煎煮时最好使用煎药罐或煎药机,以保持温度稳定且易于操作。
避免使用金属器具,以免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影响药液的质量。
4.严格卫生要求:煎煮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等污染物进入药液中。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如洗手等,以防止外界细菌进入煎药过程。
5.煎剂保存:合理保存和使用煎剂,可提高药效和延长药液的保存时间。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方法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制药技术,它包括药材的选配、破碎、清洗、浸泡、炖煮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介绍10种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水煎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炖,直至药液浓缩。
2.浸泡煎煮法:将药材用适量清水浸泡数小时或过夜,使其充分吸水。
然后将浸泡的药材一同加入锅中,进行水煎煮法。
3.煎煮时间控制法:不同的中药材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
如易溶性药物,需要短时间的煎煮,而不易溶性药物则需要长时间的煎煮。
4.冷水煎法:将药材加入冷水中,然后再煮沸。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带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5.蒸煮法:将药材放入蒸汽锅内,用蒸汽加热,使其药液浓缩。
6.砂锅煎煮法: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砂锅放入炉上,用小火慢炖。
7.多次煎煮法:将药材用水煎煮一次,然后过滤药液,再用相同的药材再次煮沸。
重复煎煮多次,直到药材的性能发挥完全。
8.滚煮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至刚刚淹没药材,然后用大火煮沸。
此后调小火慢慢煮沸,直至药材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
9.盐煎法:将药材与适量盐混合,然后加水煎煮。
盐的存在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
10.筛选煎煮法:将药材用适量清水煮沸,然后将煮沸后的药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将渣滓去除,再进行第二次煎煮。
以上是10种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的简要描述。
煎煮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不同药材的性质和用途需求。
中药煎煮是一门技术活,掌握好煎煮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增加中药的疗效。
中药煎煮的关键在于火候的控制,需要注意火力大小、煎煮时间以及加水的分量等因素。
只有熟练掌握中药煎煮方法,才能制备出质量优良的中药制剂,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发展。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煎煮是中药制作的常见方法之一,它利用水对中药进行提取,提取出药物的有效成分,以便于身体吸收和运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1.水煎法:水煎法是最常见、最基本的中药煎煮方法。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然后置于火上加热,待水沸后改小火煎煮一段时间,直至水煮至一半,滤去渣滓,将药液留取,即可饮用。
2.炖煮法:炖煮法适用于炖补类中药。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炖盅盖紧,置于慢火上炖煮。
炖煮时间一般较长,通常要煮至中药煮至4-6小时。
炖煮过程中需要时不时检查水位,保持充足的水量,以免炖干。
炖煮结束后,将药液滤去渣滓,即可饮用。
3.滚煮法:滚煮法适用于一些硬质或富含油脂的中药材。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然后将水和中药一同加热,待水沸后改小火煎煮一段时间。
煎煮至药液呈现阶梯状,或者水煮至7-8成,滤去渣滓,将药液留取,即可饮用。
4.反复煮沸法:反复煮沸法适用于那些要保留较多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先用旺火煮沸,然后改换小火,煎煮一段时间,水煮至一半时将药液滤去,去渣滓。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次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沸,重复2-3次,直至药液清亮,不再有渣滓产生,即可饮用。
5.分次煎煮法:分次煎煮法适用于一些中药材煎煮时间较长,而且药性较温和的中药。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先煮一段时间,煮至水煮至一半时将药液滤去。
再次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沸,重复2-3次,直至药液清亮,不再有渣滓产生,即可饮用。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还需根据药物性质进行具体操作。
同时,注意火候的把握,避免过度煮沸,以免药性变化或药效降低。
此外,对于煎成的药液,应及时饮用、服用,避免长时间放置而导致药效减弱。
中药煎煮法
中药煎煮法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煎煮法是中药制剂的基础。
中药煎煮法按照不同的类别可以分为水煎法、酒煮法、蜜炙法、炭煮法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水煎法水煎法是中药煎煮中最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
水煎法的步骤为: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直至药液呈现出浓稠状态。
水煎法适用于大多数中药材,如黄芪、当归、川芎等。
酒煮法酒煮法是将中药材与白酒一同煮沸,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酒煮法的步骤为: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白酒,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直至药液呈现出浓稠状态。
酒煮法适用于寒性病症,如寒痹、痛经等。
蜜炙法蜜炙法是将中药材与蜂蜜一同炙烤,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与蜂蜜充分融合,具有滋阴润燥、补气养血的功效。
蜜炙法的步骤为: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蜂蜜,用小火炙烤至药材表面呈现出微黄色,即可取出。
蜜炙法适用于阴虚燥热、气血不足等病症。
炭煮法炭煮法是将中药材与炭火一同煮沸,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炭煮法的步骤为: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炭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直至药液呈现出浓稠状态。
炭煮法适用于热性病症,如痈肿、疮疖等。
总之,中药煎煮法是中药制剂的基础,不同的煎煮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中药材和病症。
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病情和中药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煎煮方法,以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炮制时间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炮制时间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特殊的炮制方法和煎煮过程之后,才能发挥出其最佳的药效。
正确地掌握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炮制时间,对于保证中药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的煎煮方法和炮制时间,供读者参考。
一、煎煮方法1.水煎法水煎法是中药煎煮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其步骤包括:(1)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冷水中,用中火煮沸。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使药材浸泡在水中,继续加热。
(3)根据药材的特殊情况,适时加热保温,保持水位不变。
(4)煎煮一段时间后,取出煎好的药液,将渣滓滤去,即可使用。
2.醋煎法醋煎法适用于一些药材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不稳定的情况,醋的加入可以改变药性,增强药效。
其步骤如下:(1)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加入适量的醋,用中火煮沸。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保持水位稳定,药材浸泡在水中。
(3)煎煮一段时间后,取出煎好的药液,将渣滓滤去,即可使用。
3.蜜炙法蜜炙法常用于一些寒凉性的中药材,通过与蜂蜜炙烤,提高药材的温热性,改变药性。
其步骤如下:(1)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
(2)将调制好的药材加热至材料外表稍微泛黄。
(3)取出调制好的药材,晾干后即可使用。
二、炮制时间1.炙炮炙炮是一种将中药材暴露在直接火焰下进行炙烤的炮制方法。
一般适用于寒凉性药材,炙炮可以温热药材,增强其药性。
炙炮时间以药材变色或出现焦香味为宜,常见炙烤时间为2-3分钟。
2.炒炮炒炮是将中药材放入干热锅中进行炒制的炮制方法。
适用于寒凉性药材,可以改变药材性味,增加药效。
炒炮时间一般为2-3分钟,根据药材的情况酌情调整。
3.烘炒烘炒是将中药材放入烤箱或炉火中进行烘炙的炮制方法。
适用于一些潮湿的药材,通过烘炒可以去湿、驱寒、干燥药材。
烘炒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根据药材的湿度和需要酌情调整。
总结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炮制时间是保证中药疗效的关键环节。
中药学知识 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学知识中药煎煮方法中药学知识:中药煎煮方法一、传统煎煮方法•水煎法:将中药材与适量清水放入煮药锅中,煮沸后改用文炉小火炖煮,持续煎煮一段时间,直至提取出有效成分。
•冲泡法:将中药材与适量开水冲泡,轻轻搅拌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
适用于饮片剂等。
•先煮法:将药材先用水煮沸,煮沸后立即捞出,将药汁倒掉。
然后再次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煎,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
二、新煎煮方法•微波煎煮法:将中药材与适量水放入微波炉中,使用微波炉设定好的煎煮模式进行炖煮,便于控制时间和温度。
此法省时省力,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高压蒸煮法:使用高压蒸锅进行煎煮,将中药材放入气密的容器中,在高压蒸煮下提取药物有效成分。
该方法能更好地保存中药的活性成分。
•超声波煎煮法:利用超声波的振荡和微流动效应,加速中药药材的煎煮过程,缩短了煎煮时间,并提高了提取效率。
三、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尽量避免使用金属容器进行煎煮,以免与中药材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煎煮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监控,避免煮沸过程中产生溢出或烧焦。
•煎煮时间长短需要根据具体的药材和药方而定,不同药材及其功效各异。
•制作中药时,应选择优质的中药材,遵循合理的用量和比例,以确保中药煎煮的药效和安全性。
结语中药的煎煮方法是传统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煎煮方法能有效地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药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煎煮方法也逐渐出现,为人们的煎煮过程带来了更多便利。
但在任何煎煮方法中,重要的是保持合理的用药原则和注意药物的质量安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中药的独特优势,改善人们的健康问题。
四、传统煎煮方法的优缺点1. 水煎法•优点:–简单易行,易于掌握技巧;–提取率高,能充分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适用于大部分中药材。
•缺点:–煎煮时间较长,耗费时间;–容易出现煮沸过程中的溢出和烧焦问题。
2. 冲泡法•优点:–方便快捷,适用于饮片剂等;–提取效果较好。
•缺点:–无法充分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适用范围较窄,不适用于许多复杂的药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
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中药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
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可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中药的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对于防治疾病均有重要意义。
中药的煎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清洗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
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2.器具一般选用砂锅,搪瓷器皿次之,千万不要用铁锅或铝锅等金属器皿。
详见前发博文:煎中药,用什么容器最好?3.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室温水浸泡60分钟,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
以药材浸透为原则。
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可以长些。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
4.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
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份发生沉淀反应。
详见前发博文:煎中药,用什么水最好?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
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
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5-8倍,或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
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
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放一点水。
很多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
其实这是笼统的说法而已。
碗有大小之分,药物有多少之别,药材质地亦有所不同,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
5.方法(1)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
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蒸发,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
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2)煎煮次数与方法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
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
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
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份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
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份就不再溶出了。
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份才能继续溶出。
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
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一般先用急火煮沸,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
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
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分钟,三煎为l0~20分钟。
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
以上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免得有效成份沉淀在药渣上;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则此药不能服用,因为此时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服用对身体有害。
(3)煎煮榨渣取汁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
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
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份可能被药渣再吸附。
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份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份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份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
有研究表明绞取药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份的l5%~25%。
中药煎后所取得的药液成人一般每次150毫升,学龄期儿童100毫升,婴幼儿50毫升为宜。
按一日2次服用,,成人每剂300毫升日服2次,学龄期儿童200毫升日服2次,婴幼儿100毫升日服2次为宜。
6.服法服用中药,许多人的习惯是一剂中药煎两次,分头汁和二汁分别服用。
其实,这种服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中药中易溶的甙类、多糖类、挥发油等有效成份在头煎中含量较多,其它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少;而在第二次煎煮时,易溶的有效成份可能含量已很低,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多,故两次煎出的有效成份不一致,药效也差异很大。
所以,服用中药一般应将煎煮2次或3次的中药液体合并,搅拌均匀后分为2份或3份,分别于早晚或早中晚服用才能发挥药效至最佳程度。
一般来说,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3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幼儿或呕吐病人因为服用药物有困难则可以分多次服完。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来决定,一般的药最好在饭后1小时服,补养药品宜空腹服,易吸收。
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汤药以进食稍后再服为好,以助疗效并减轻对胃的刺激。
服用清热解表药后,不宜吹风,并观察有无出汗和体温、脉搏的变化;润肠的泻药空腹服,易使积滞物泻出。
驱虫药在空腹时服,应在早上空腹服。
能提高杀虫效果,服后注意大便变化;调经药应在经前服用。
中老年人用于滋补身体的补益中药最好是在饭前服用,特别是早晨空腹时服,有利于滋补成份的吸收。
药汁冷了,应热一下再服用。
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一般而言,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宜饭前空腹服用;治疗外感疾病及头面部疾病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安神的药物宜临睡前服用;通下大便的药物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睡前和夜间服食。
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宜饭后服用。
饭后服用的时间一般为进食后半小时左右。
7.机煎中药中药煎煮机是一种带有电控装置的全封闭微压容器,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气一次性使药物的成份充分地煎出,其煎药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要求,不易霉变。
机煎中药,服用比较方便。
一般情况下,机煎中药都是包装在医用塑胶袋中,包装过程也在全封闭无菌状态下进行的。
这种袋装药液抗挤压、不易破损,每包药液可在常温下,能保存10天左右,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携带都非常方便。
服药时,只需将药包放进热水内浸泡约10~20分钟即可饮用。
微波炉加热后的机煎袋装中药不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可以放心服用。
8. 适当忌口服用中药期间,饮食方面应注意忌食生、冷、黏腻、辛辣的食品,没必要另外补充维生素。
一般患热性病者忌辛、辣、油腻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和烟酒;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黄疸、过敏性疾病、痈疽、肿瘤及某些皮肤病忌食鱼、虾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水肿病人忌食盐;补血药忌饮茶等。
9. 特殊中药的处理在处方中有些药材性质特殊,不能与方中群药同煎,应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医师会在处方中注明,药房在配药时会另包并加以说明。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
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
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
(1)先煎: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类药物的质地坚硬,这些药物的有效成份在短时间内很难煎煮出来,因此要单独先煎。
例如矿物类药物石膏、代赭石、赤石脂等;贝壳类药物如牡蛎、石决明等;甲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穿山甲等;骨类药物如虎骨和豹骨等。
这些药物必须事先捣碎,加水单独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其它药物一同煎煮。
另外,还有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川乌、附子、草乌等,通过长时间的高温煎煮可以降低毒性作用,可以起到解毒作用以减少其毒性,久煎后的水解产物才能起到治疗作用,使其应用更为安全。
(2)后下:花、叶类以及一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份多的药材(如薄荷、香薷等)久煮会致香气挥发,药性损失,故宜后下,部分根茎类有效成份煎煮时中药成份对热不稳定,不耐煎煮者,不易久煎者亦应后下。
如藏红花、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
在其它药煎煮以后,停火前的5~10分钟时再将其纳入,煎沸5~10分钟即可,叫后下。
(3)包煎: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它药一起煎。
需要包煎的主要有四类药物,一是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煎药时特别粘腻,如不包煎,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除:二是有些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灶心土、滑石等,煎时容易上飘在药液表面或沉淀锅底,所以需要包起来煎煮;三是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绒毛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
四是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山药,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焦化,需包煎;煎煮上述药物时先将药物用纱布包好,再放入药锅内与其它药物同煎,叫包煎。
包煎时药袋尽量松些,以免药物膨胀时空间不足导致无法更多吸收水份而煎熬不透。
(4)另煎:有些比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三七、羚羊角、虫草、鹿茸等),可单独煎煮取汁,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
以免在与其它药物的煎煮过程中损失有效成份,造成浪费。
(5)溶化:又称烊化,是指有些胶质性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或黏性易溶的药物(如饴糖),煎煮时容易与其它药物粘结成团块,或造成溶液胶体渗透压提高,不利于药物有效成份作用的溶出,影响整个药物的煎煮效果,或粘附锅底,容易熬焦且浪费药材,不宜与其它一般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以少量水煮化-注意要勤搅拌,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或直接用煎好的药液溶化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