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投稿须知
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刊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出版周期:月刊ISSN:1003-5370CN:11-2787/R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2-52创刊时间:1981复合影响因子:1.5560综合影响因子:0.9240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期刊编辑Q, 2798419225CA 化学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 1996年(第二版), 2000年版, 2004年版, 2008年版, 2011年版, 2014年版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简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国内统一刊号:CN11-2787/R,国际刊号:ISSN1003-5370。
本刊自1981年创刊以来,主要宣传我国中医药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鸣,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医药学,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栏目设置本刊主要栏目:临床论著、基础研究、临床报道、综述、实验研究、学术探讨、专题笔谈、会议纪要、经验交流、博士之窗、临床经验登。
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审稿流程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审稿流程摘要:一、审稿流程概述二、审稿阶段及任务1.投稿阶段2.审稿阶段a.形式审查b.内容审查c.同行评审3.审稿结果及处理4.修改及再审三、审稿注意事项四、提高审稿效率的方法五、总结正文: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的审稿流程中,作者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本文将对审稿流程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作者更好地了解并顺利完成审稿过程。
一、审稿流程概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审稿流程主要包括投稿、审稿、修改和再审四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作者都需要关注相应的任务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稿件能够顺利通过审稿。
二、审稿阶段及任务1.投稿阶段:作者首先需要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官方网站上注册账号,并按照期刊的投稿要求提交稿件。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稿件符合期刊的选题范围和要求;- 完整填写作者信息、联系方式和基金项目等信息;- 提交稿件时,附上摘要、关键词、图表等;- 遵循期刊的排版和引用规范。
2.审稿阶段:审稿阶段主要包括形式审查、内容审查和同行评审。
a.形式审查:编辑会对稿件进行初步筛选,检查稿件是否符合期刊的基本要求,如选题、格式、字数等。
b.内容审查:编辑会对稿件的内容进行详细审查,评估稿件的学术价值和质量。
c.同行评审:期刊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稿件进行评审。
评审意见将对稿件的修改和审稿结果起到关键作用。
3.审稿结果及处理:审稿结束后,编辑会根据审稿意见和稿件质量作出以下处理:- 接受:稿件顺利通过审稿,进入后续的出版环节;- 接受但修改:稿件基本符合要求,但需要作者针对审稿意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拒稿:稿件质量不符合期刊要求,无法发表。
4.修改及再审:对于接受或接受但修改的稿件,作者需要根据审稿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并提交修改后的稿件。
编辑会对修改后的稿件进行再次审查,以确保稿件质量符合期刊要求。
免收审稿费的国内医药学期刊

注:请区别审稿费和版面费。
杂志社可能会根据需要再次启动收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核心《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不收审稿费,作者还有一定稿费可拿《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
审稿周期不超过两个月,也有稿费可拿《检验医学》双核心期刊。
《中国肺癌杂志》中文的核心免审稿费的《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免收审稿费《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工作作风严谨,审稿快。
网站直接投稿。
《儿科临床杂志》审稿严谨,审稿较慢。
《中国实验诊断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国际病毒学杂志》《中国药房》科技核心,周刊,稿件量大,中稿相对比较容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双核心,半月刊,稿件要求不太高,比较好中。
《环球中医药》科技核心,稿件要求质量不高,审稿周期短,可以一试。
《科学技术与工程》双核心,旬刊,稿件要求低,审稿周期短,审稿费可以在录用以后和版面费一起寄,权当免审稿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CD核心库期刊,审稿周期短,版面费400/版。
《中国医学伦理学》科技核心期刊,无需单位推荐信。
《肿瘤防治研究》本刊免收审稿费。
由于《肿瘤防治研究》为OA期刊,按照国际惯例,对确认刊载的稿件收取一定费用。
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两册。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中国中药杂志》双核心,本刊免收稿件处理费。
《中草药》双核心,本刊不收论文审稿费。
《江苏中医药》科技核心,本刊不收审稿费。
《辽宁中医杂志》科技核心,凡投本刊的稿件一律不收审稿费。
《中医杂志》《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核心期刊,郝希山院士任主编《河北医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投稿须知(官网认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投稿须知《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创刊于1991年,期刊号ISSN1005-8982/CN43-1225/R,半月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A-)及湖南省十佳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内外多个检索系统收录,公开发行。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以服务于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事业发展为宗旨。
由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
本刊刊登的论文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以及医学信息、动态等。
文稿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
文字要求准确、通顺、精炼。
本刊设论著、临床论著、综述、新进展研究、临床报道、学术报告、病例报告等栏目。
学术报告类论文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病例报告类论文字数控制在800字以内。
稿件格式为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编、摘要(具体要求见投稿细则)、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本刊对具有“高”“新”“尖”的科研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及部级以上课题项目的进展报道实行速审快发。
一般稿件2个月内有评审结果,录用后等待发表。
请作者自行登录本刊网站查询稿件处理结果,恕不另行通知。
稿件发表后,赠当期杂志2本。
从2010年起,《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正式开通网上远程投稿系统,所有稿件均需要通过此系统投稿。
如有不详尽之处,请电话咨询编辑部。
请您通过以下网址首先注册您的投稿专有用户名,然后再进行稿件的投递操作。
投稿文档请按该页面附有的投稿模板进行编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投稿邮箱:****************。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编辑部.投稿细则1. 文稿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醒目,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勿用不规范字。
《中国现代医生》投稿须知(官网认证)

《中国现代医生》投稿须知《中国现代医生》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疗卫生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CMCC/CMCI,国内统一刊号:CN11-5603/R,国际刊号:ISSN1673-9701,邮发代号:80-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脱订者可直接通过发行部订阅。
每月出版3期,每期定价20元,全年720元。
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登载国内外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者在医药科研领域中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栏目设有:论著、调查与实验研究,综述、基础研究、药物与临床、临床研究、中医中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卫生政策与管理、误诊误治、个案报道、卫生研究、健康研究、医学教育、检验与临床、临床麻醉、病理与临床、临床探讨、技术与方法、法医论坛等。
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录用。
投稿邮箱:zgxdysqk@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产品和广告。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论着、综述不超过5000字,一般栏目稿件勿超过4000字。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以不超过20字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更改。
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用小括号,紧跟作者名后。
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文章发表者。
以上三条均须具备。
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
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
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1)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提高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水平,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于1981年7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2] 。
栏目方向报道内容《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主要报道中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中国国内外有关专业的进展[2] 。
主要栏目《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主要有述评、专题笔谈、专家论坛、临床论著、基础研究、学术探讨、临床试验方法学、思路与方法学、中医英译、综述、临床报道、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1] 。
办刊宗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侧重临床,重视实验研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及时反映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介绍中国海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为人类健康服务[1] 。
投稿指南1、投稿邮箱:******************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统计学处理正确。
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2、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
3、临床论著、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学等文稿须附有中、英文摘要及2—5个关键词。
柴芍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探析

180《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7期•中西医结合研究*气机升降不利,致络道阻塞,水留胁间。
中医主张采用清热宣肺、理气化痰之法对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
柴枳半夏汤出自《医学入门》,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
本研究中所用柴枳半夏汤加减的方剂组成是:柴胡、黄芪、半夏、枳壳、瓜蒌、赤芍、桑根、白皮、甘草。
其中柴胡、黄芪可补气固表、利尿排毒,瓜蒌、半夏、枳壳可宽胸理气、行滞消胀,赤芍、桑根可清热凉血,白皮可止血生肌,甘草可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宣肺、理气化痰之功[7-8]。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胸膜的厚度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这与相关文献[9]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此外,用化疗方案对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易导致其发生肝功能损伤[10-11]o而柴枳半夏汤具有一定的护肝作用,能减轻进行化疗对患者肝功能造成的损伤。
综上所述,用胸腔穿刺抽液术、2HRZE/4HR化疗方案联合柴枳半夏汤加减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其胸腔积液消失,改善其胸膜的厚度,且有助于保护其肝功能。
参考文献[1]周敏,杨清銮,陈华昕,等.外周血及胸腔积液Y-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43(1):56-60.[2]崔俊伟,王永亮,蔡瑞艳,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超声引导靶位给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5(5):400-403.[3]高孟秋.《WS288-2017肺结核诊断》新标准中关于临床诊断患者判定的解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8,40(3):243-246.[4]尤英霞,常慧澜,闫莎莎,等.体外高频热疗辅助抗结核化疗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研究,2020,28(10):125-128.[5]田娇.莫西沙星联合四联化疗方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8):175-177.[6]郭世钊,张琦,张明勇.自拟逐饮活血汤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与肺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0):3333-3335,3341.[7]曹志红,蒋静,俞珊,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MAIT细胞Granzyme B免疫应答特征及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6):874-877,882.[8]杨晓乐,王静,张国瑞,等.年龄对腺苷脱氨酶和Y-干扰素释放实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4):51-56.[9]潘静洁,黄晋,刘堂营.柴枳半夏汤加减对结核性胸膜炎治疗前后胸膜厚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13):2180-2184.[10]陈栋军.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引起肝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0):18-20.[11]王琳,周计雪.老年结核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5(7):540-542.柴芍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探析余秋虹(云南省楚雄州中医医院,云南楚雄675000)[摘要]目的:探讨用柴芍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中华中医药学刊》投稿须知

《中华中医药学刊》投稿须知本刊诚挚地邀请全国中医药界有识之士踊跃惠赐各栏目的稿件。
更欢迎惠赐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各种基金资助、攻关或重点项目;以及有重大创新,发表后准备报奖或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其导师的高层次中医药科研论文。
凡投本刊的稿件一律收取适当审稿费版面费用,一经录用,即赠本期刊物。
欢迎采用电子信箱投稿,统一投稿邮箱:zhzyyxkqk@ 并请注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同时可提供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1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
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左右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
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
2 作者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
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
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
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
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一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
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
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是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3 摘要本刊一律采用四项式结构式摘要,具体层次为: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
具体要求:(1)目的:需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
(2)方法:需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病例(动物)数和必要的分组情况。
(3)结果: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并与文内核实无误。
(4)结论:需与研究目的相呼应。
(5)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与之相对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投送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稿件编号:
论文题目:
论文作者:
中国中医结合学会同意,从该论文发表之日起,作者享有其非专有使用权,行使该项权利时应得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许可,但不得使用发表该论文期刊的版式。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作者任何一方违反上述约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关于作者其他权利的约定,可由作者提出,双方协商确定。本授权书自论文发表之日起生效,有效期同该论文著作权的保护期。
论文作者承诺:(1)论文系作者(请在方框中划勾):□原创性作品,□翻译作品,□文献综述作品;无知识产权纠纷,未一稿多投,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不涉及任何形式之保密义务,未曾以所投期刊使用的语种公开发表。(2)未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书面许可,不再以发表该论文期刊使用的语种、任何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发表此文或允许第三方使用该论文。
年月日
论文授权:如该论文被刊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考虑到本刊编辑部在该论文正式刊登前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作者同意自该论文正式发表之日起,将其著作权及相关财产权转让给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对该论文的部分或全文具有但不限于以下专有使用权:汇编权、发行权、复制权、翻译权、网络出版及在全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权;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并使用;允许以现有及未来出现的各种介质、媒体以及其他语言文字出版和使用;以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和以后出台的法律规定的方式使用。该论文发表后,本刊向作者一次性酌致稿酬,该稿酬已含该论文著作权转让的费用。
中医类杂志投稿邮箱大全

中医类杂志投稿邮箱大全本帖最后由茯神于 2009-1-14 19:23 编辑中医类杂志投稿邮箱大全(转帖 from DXY) 西北:《甘肃中医》《甘肃中医学院学报》《陕西中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新疆中医药》东北:《辽宁中医杂志》《内蒙古中医药》《吉林中医药》《黑龙江中医药》华北:《北京中医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光明中医》《河北中医》《河南中医》《山西中医》《山东中医杂志》《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天津中医药》西南:《四川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华中:《湖北中医杂志》《湖南中医杂志》《江西中医药》评分次数见龙在田真实姓名字体大小: t T发表于 2009-1-14 16:56 | 中医类杂志投稿邮箱大全华东:《江苏中医药》《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海中医药杂志》《浙江中医杂志》《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福建中医药》华南:《广西中医药》《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广西中医药》《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华类:《中国中医急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0《中国中医药科技》1《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医急症》重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发表于 2009-1-14 16:57 |中西医结合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学报》《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石家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见龙在田真实姓名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其它:《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国际中医药杂志》(原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环球中医药》《中医杂志》北京《新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国医论坛》南阳中医学院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湖北黄石《现代中医药》陕西《中医药临床杂志》《中医药学报》《中医药通报》《中医药导报》《中医研究》《中医文献杂志》《中医外治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在线投稿系统指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1月第21卷第1期•5•经过PPI网络分析和拓扑分析后共得到12个核心靶点:IL-6、TNF、VEGFA、EGFR、IFNG、EGF、HMOX1、TP53、IL-2、F2、NR3C1、NOS3,提示该药治疗RA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RA多属慢性病贫血(ACD),可能与铁吸收异常、巨噬细胞释放铁障碍、EPO表达异常等有关。
有研究显示IL-6通过炎性机制反应,可引起铁代谢紊乱导致贫血,从而参与造血调控叫TNF-琢是造血负调控因子,影响铁代谢,可以抑制红系造血功能叫林雪峰等冋分析发现免疫及炎症反应所介导的TNF-琢和IL-6可能通过影响铁代谢和EPO生成抑制、EPO的反应钝化等途径参与ACD的发生发展;王欢等冋研究发现贫血情况下VEGFA生成增多,会促进组织血管生成,从而代偿性增加氧气利用率;HMOX1可分解血红素产生铁,是铁在体内重复利用的重要来源,在铁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可以推测其调节障碍会导致铁的缺乏,从而引起贫血;EGF可能与骨髓血管生成和造血有关叫众多研究发现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可分泌造血负调控因子IFN-酌,具有较强的造血抑制活性[8];NOS作为合成一氧化氮(NO)的关键酶,也是造血负调控因子,INF-酌还能强烈诱导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通过促进NO合成、释放来抑制造血功能;还有研究发现贫血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9],IL-2不仅可反映T细胞的功能,并且IL-2异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造血抑制有关。
由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靶点蛋白富集在HIF-1信号通路上数目最多,预测黑地黄丸治疗RA可能主要通过该通路发挥作用;HIF-1(低氧诱导因子)通过模拟机体缺氧,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EPO,可提高红细胞对铁的利用性,从而实现治疗RA的目的㈣; 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调节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等重要生物过程,过度激活该信号通路会造成造血干细胞的耗竭[11];癌症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富集在癌症通路上的EGFR,IL-6,VEGFA, TP53,EGF等可能通过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分化、氧化应激等生物过程参与对RA的治疗;于生友等[12]研究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在肾小球足细胞凋亡中发挥保护肾小球足细胞作用;推测黑地黄丸可以通过利用以上多种通路的调控保护肾功能,改善尿毒症诱导的红细胞生成抑制、铁利用障碍[13]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68例

量 8 0 1O 0 l左右) 3例 , o ~ 0m 4 轻度 ( 失血量< 0 m ) 0例 。另 5 0 14
先择 19 9 0年 1月 ~ 1 9 年 1 94 2月 在 我 院住 院 及 门 诊 治 疗 的
1 。经 外 院用 吗丁啉 、复 方 胃友 、 甲氰咪胍 、维 生素 K、 d
安络 血等治疗 2周 , 病情与 日俱增 。既往 有慢性 “胃病 ”史
2 多 年 。诊 见 : 腹 疼 , 气 , 胀 , 心 呕 吐 , 吐 物 为 暗 红 0 嗳 腹 恶 呕
上消化 道 出血患者 9 4例作 为对照 组进行 回顾性对照 , 中 男 其
6 4例 , 3 女 0例 ;年 龄 2  ̄ 7 6 5岁 ;十 二 指 肠 球 部 溃 疡 4 4例 ,
黏 膜 病 变 8例 : 有 呕 血 及 黑 便 16例 , 纯 黑 便 6 0 单 2例 ; 出 血 程 度 分 为 三 级 Ⅲ : 重度 ( 血 量 > 0 m ) 8 例 , 失 15 0 18 中度 ( 血 失
(0 6 ) 总 有 效率 8 . % 1.% , 9 4 。经 统 计学 处理 , 效有极 显著 性 疗
程 。为防复 发, 血停止 后, 继服 0 5 1 疗程 。 出 可 .~ 个
息 。3 日后 诸 症 消 失 过 半 。5 日后 除 唇 舌 色 淡 、 面 色 无 华 、
2 1 止 血 灵 胶 囊 药物 组 成 及 制 备 .
生大 黄 、白及 、参三七 各等份, 烘干后粉 碎, 10目筛, 过 2 诸 药混匀 , 分装 胶囊 ( 每粒 0 5 ) 储瓶 备用 。 . g,
间正 常, 功及 B 超无 异常发 现 。西医诊 断:复合 性溃疡 并 肝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 中 医 诊 断 : 血 证 ( 血 , 血 ) 遂 按 上 述 常 便 吐 。
《中西医结合学报》启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在线投审稿系统

际 化精 品期 刊 、 牌 期 刊 为 办 刊方 向 , 时 俱 进 , 求 卓 越 。 品 与 追
4 Gh s l o h B,Hh n v l a e o d CD,Do a h b s iK,Or k J a K,S n h ig
I Tis e d fe e e n a i i nte z m e g nee r s . s u if r nc s i ntoxda n y e xp e so i r s ns t e dot n. Fr e in n e po e O n oxi e Ra i Bi M e dc o1 d
中西 医结 合 学报 杂 志社
n l o o n s o i c mp u d .Am Cl t .2 0 ;8 ( u p ): c J i Nu r 0 5 1 1 S p 1 n
31 S一 6 3 31 S.
e p e s n c a g n t e a i g r t l e .J Ge o t l A x r s i h n e i h g n a i r r n o o v
Bic m .2 3;24 1 2): 1 — 2 o he 00 3( 47 1
t ee e i s e fc s o gi n ne on lc m m unc ~ he d lt rou fe t fa ng o ur a o ia
v n a d b h v o :b n f il r p r iso r i p l p e i n e a i r e e i a o e te ff ut o y h ~ o c p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审稿流程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审稿流程(原创版)目录1.中文摘要2.引言3.审稿流程概述4.审稿流程具体步骤5.审稿周期6.审稿费用7.结论正文1.中文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审稿流程,以便作者了解并遵循相关规定。
通过详细阐述审稿的具体步骤、周期及费用等方面的内容,为作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2.引言《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一本重要的学术期刊,旨在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的发展。
为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对投稿进行严格的审稿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该期刊的审稿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作者更好地了解相关过程。
3.审稿流程概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审稿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投稿、初审、同行评议、复审、终审和发表。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和审稿标准,以确保稿件质量。
4.审稿流程具体步骤(1)投稿:作者需通过期刊官网提交稿件,并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信息。
(2)初审:编辑部将对投稿进行初步审查,检查格式、内容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如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将通知作者进行修改。
(3)同行评议:通过初审的稿件将进入同行评议阶段,编辑部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稿件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将根据期刊的要求,对稿件的学术价值、创新性、方法学等方面进行评估。
(4)复审:根据同行评议的结果,编辑部将对稿件进行复审。
如稿件需要修改,编辑部将通知作者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改。
(5)终审:复审通过的稿件将进入终审阶段,编辑部将对稿件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无误后即可发表。
(6)发表:稿件通过终审后,将在期刊上发表。
作者需支付一定的版面费,以支持期刊的运行。
5.审稿周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审稿周期一般为 3-6 个月,具体时间视稿件情况和审稿进度而定。
为保证审稿质量,编辑部将尽力确保审稿周期的合理性。
6.审稿费用投稿《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需支付一定的审稿费用,费用标准为每篇稿件 500 元人民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指南

在线投稿: https://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年6月28日; 29(12): I-V ISSN 1009-3079 (print) ISSN 2219-2859 (online)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指南
1 投稿总则 1.1 性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WCJD, print ISSN 1009-3079, online ISSN 2219-2859, DOI: 10.11569)是一份国际性同行评议和开放 获取(Open Access, OA)的学术出版物. 本刊创刊于1993 年1月15日, 半月刊, 每月8和28号在线出版. 《世界华人 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由719位专家组成, 来自中国31个 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1.2 目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的目的是发表高质量 的胃肠病学和肝病学领域多学科的前沿进展和原创性 文章, 促进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事业的发展, 提高消化系 统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 1.3 范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的范围涵盖消化内科 学、消化外科学、消化感染病学、消化中医药学、消 化肿瘤学、消化影像学、消化内镜及介入治疗学、消 化中西医结合学、消化基础研究、消化病理学和消化 护理学. 1.4 栏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的栏目包括述评、基 础研究、临床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快报、临床实践 和病例报告. 手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 实用性, 重点突出, 文字简练, 数据可靠, 写作规范且表 达准确. 1.5 收录 本刊被国际检索系统《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BASE/ Excerpta Medica, EM)》、《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 AJ)》、Scopus、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和《超星 期刊域出版平台(Superstar Journals Database)》数据库收 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在Scopus数据库的2017年期 刊评价指标包括: CiteScore: 0.04; SJR: 0.109; SNIP: 0.020. 本刊是由美国百世登出版集团有限公司(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BPG)主办和出版的一份中文印刷版、 电子版和网络版的国际核心学术刊物. 1.6 出版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由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BPG)编辑和出版. BPG联系地址如下: 7041 Koll Center Parkway, Suite 160, Pleasanton, CA 94566, USA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稿约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稿约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十二五 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之一(新出音ʌ2010ɔ660号)ꎬ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ꎬ中华医学会主办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CN11 ̄9312/RꎬISSN2095 ̄2015)ꎮ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消化与影像领域国家级学术期刊ꎮ本刊为双月刊ꎬ逢双月以DVD ̄ROM光盘附纸质导读形式出版发行ꎮ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ꎬ图文声像并茂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ꎬ实现了传统纸质期刊与电子媒体的结合ꎬ除具有传统媒体的特性ꎬ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ꎬ体现在负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ꎬ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ꎬ还可以传递语音㊁视频ꎬ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到新的高度ꎮ本刊编委会阵容强大㊁专家云集ꎬ由樊代明㊁李兆申㊁滕皋军㊁杨云生㊁李延青㊁吴云林㊁赵景民㊁周诚等国内国际一流的知名专家院士和各大医院的消化科与影像科主任㊁中青年骨干医师组成ꎮ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ꎬ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方针ꎬ及时反映我国医学界在消化与影像临床和科研工作方面的重大进展ꎬ以学术的原创性和专业的指导性促进国内外消化与影像的学术交流ꎮ本刊以广大消化与影像及消化与影像相关学科的临床㊁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ꎬ读者群覆盖全国各级医院㊁医学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医疗管理机关ꎬ杂志将着重报道消化与影像的临床研究论著ꎬ介绍新理论㊁新业务㊁新技术㊁新进展ꎬ同时兼顾消化与影像科基础研究ꎬ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ꎬ关注临床热点㊁难点和疑点问题ꎬ开展学术讨论ꎬ力争成为广大消化与影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科研人员的良师益友ꎮ一㊁征稿范围本刊征集消化与影像领域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及进展的述评㊁讲座(视频)㊁临床研究㊁基础研究㊁短篇论著㊁经验交流㊁临床护理㊁病例报告㊁疑难病例分析㊁视频讲座㊁手术演示㊁综述㊁书评㊁快讯㊁会议纪要㊁学术争鸣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ꎮ二㊁投稿要求1.文稿应具创新性㊁科学性㊁导向性㊁实用性ꎮ2.来稿文字务求准确㊁精炼㊁通顺㊁重点突出ꎮ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㊁表和参考文献)ꎬ并附400字左右的中㊁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㊁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ꎻ讲座㊁综述㊁会议纪要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ꎮ3.稿件(含多媒体稿件ꎬ下同)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ꎬ并附单位推荐信ꎮ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㊁不涉及保密㊁署名争议等事项ꎬ并加盖公章ꎮ如涉及保密问题ꎬ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ꎮ切勿一稿两投ꎮ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ꎬ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ꎬ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ꎬ此3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ꎮ4.来稿时务请另页附注题名ꎬ所有作者的姓名㊁作者单位㊁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姓名㊁性别㊁出生年月㊁单位㊁详细通信地址㊁邮政编码㊁联系电话㊁传真号码和Email等信息ꎻ标明正文字数ꎬ并请附200字以内的第一作者简要文字介绍和1寸彩色免冠正面照片(电子版请发jpg格式)ꎮ5.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ꎬ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㊁删节ꎮ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ꎬ则提请作者考虑ꎮ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ꎬ视作自动撤稿ꎮ6.来稿一经接受刊登ꎬ由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㊁«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视频稿件著作权转让协议书»ꎬ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ꎻ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㊁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该论文ꎬ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ꎬ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ꎮ三㊁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ꎮ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ꎬ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㊁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ꎮ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ꎮ2.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㊁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ꎬ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ꎬ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 ꎻ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ꎬ其间以 ꎻ 隔开ꎻ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ꎮ3.文题力求简明ꎬ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ꎮ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ꎬ尽量不设副标题和不用标点符号ꎬ尽量不使用缩略词ꎮ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0个实词ꎮ4.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ꎬ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ꎬ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改动ꎮ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ꎬ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ꎻ(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ꎻ(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ꎬ在学术界进行答辩ꎬ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ꎮ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ꎮ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ꎬ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ꎮ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ꎬ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ꎮ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ꎬ附整理者姓名ꎮ5.论著性文章ꎬ应附中英文摘要ꎬ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㊁方法(Methods)㊁结果(Results)㊁结论(Conclusions)ꎮ用第三人称撰写ꎬ不列图㊁表ꎬ不引用文献ꎬ不加评论和解释ꎮ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㊁作者姓名(汉语拼音ꎬ姓每个字母大写)㊁单位名称㊁所在城市名㊁邮政编码及国名ꎮ作者应列出全部名字ꎻ前3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ꎬ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 ∗ ꎬ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 ꎮ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ꎬ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ꎮ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ꎬ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ꎬ可以略详ꎮ6.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ꎮ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ꎬ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ꎮ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ꎬ建议排在最后ꎮ有英文摘要的文章ꎬ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ꎮ关键词中的缩写语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ꎻ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ꎬ各词汇之间用 ꎻ 分隔ꎮ7.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ꎮ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ꎬ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㊁«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㊁«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ꎮ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ꎮ中医名词术语按GB/T16751.1/2/3 ̄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20348 ̄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ꎬ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12346 ̄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13734 ̄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ꎮ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ꎮ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ꎮ中药应采用正名ꎬ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ꎮ8.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1/3102 ̄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㊁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ꎬ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ꎮ9.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 ̄10 ̄31)»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ꎬ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ꎬ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ꎮ10.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 ̄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ꎮ11.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 ̄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ꎬ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ꎬ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ꎬ排列于文后ꎮ内部刊物㊁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㊁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ꎬ确需引用时ꎬ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ꎮ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ꎬ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ꎮ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ꎻ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ꎬ后依文种加表示 ꎬ等 的文字ꎮ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㊁名字在后ꎬ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ꎬ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ꎻ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 ꎬ 隔开ꎬ不用 和 ㊁ and 等连词ꎮ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ꎮ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 ̄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ꎮ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ꎬ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ᶄsCitingMedicine(http:ʊ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ꎮ中文期刊用全名ꎮ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ꎮ举例:1李云飞ꎬ孙建明ꎬ汪龙凤ꎬ等.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ꎬ2007ꎬ22(1):35.2OdaqiIꎬKatoTꎬImazuHꎬetal.Examinationofnormalintestineusingconfocalendomicroscopy[J].JGastroenterolHepatolꎬ2007ꎬ22(5):658 ̄662.3王明.支气管哮喘[M]ʊ戴子英.实用内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1991:833 ̄840.12.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ꎮ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ꎮ以 临床试验注册 (Trial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㊁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ꎬ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ꎮ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StandardsofReportingTrials) (http:ʊwww.consort ̄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ꎮ13.统计学方法:(1)统计学符号:按GB3358 ̄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ꎬ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ꎮ(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ꎮ(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 xʃ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ꎬ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ꎻ用统计表时ꎬ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ꎬ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ꎻ用统计图时ꎬ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ꎬ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ꎻ用相对数时ꎬ分母不宜小于20ꎬ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ꎮ(4)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ꎬ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㊁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ꎬ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ꎬ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ꎻ对于定性资料ꎬ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㊁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ꎬ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ꎬ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ꎮ对于回归分析ꎬ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ꎬ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ꎬ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ꎻ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ꎬ不应简单化处理ꎻ对于多因素㊁多指标资料ꎬ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ꎬ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ꎬ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㊁合理的解释和评价ꎮ(5)统计学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ꎬ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ꎬ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ꎻ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㊁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㊁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ꎬ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ꎬχ2=4.68ꎬF=6.79等)ꎻ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ꎬ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㊁P<0.05和P<0.01这3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ꎬ无须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ꎮ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㊁总体率等)时ꎬ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ꎬ再给出95%可信区间ꎮ14.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ꎮ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ꎮ例如:DNA㊁RNA㊁HBsAg㊁PCR等ꎮ不常用的㊁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㊁在文中多次出现者ꎬ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给出中英文全称ꎬ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ꎻ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ꎬ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ꎮ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ꎮ15.原稿中每3幅图表单占1页ꎬ集中附于文后ꎬ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ꎮ16.表: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㊁表头线㊁底线)ꎬ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分析内容(如t㊁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一条分界横线ꎻ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ꎬ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ꎮ17.静态图:电子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ꎬ彩色照片分辨率最小值为350ppi(像素/英寸)ꎬ图像尺寸大小为5inˑ7in(127mmˑ178mm)ꎻ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ꎻ图片若刊用人像ꎬ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ꎬ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ꎮ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ꎻ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ꎮ18.动态图:要求播放窗口大小适宜ꎬ画面清晰㊁连贯流畅ꎬ建议采用AVI㊁MPEG1㊁MPEG2或WMV格式ꎬ阳性表现或操作要点应有明显标志和标注ꎮ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ꎬ文中应标记为 动态图ˑ ꎮ19.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ꎬ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ꎬ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ꎻ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ꎮ说明文字应简短ꎬ不应超过50字ꎮ图题和图的说明应简洁明确ꎬ具有自明性ꎮ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ꎮ20.幻灯片:文字表述要求规范㊁简洁㊁准确无误ꎬ图表文字数据达到出版规范ꎮ21.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ꎬ播放流畅ꎬ色彩自然ꎮ可以配有背景音乐ꎬ但不能涉及侵权问题ꎻ解说声音与背景音乐效果要相匹配ꎬ声音与画面要同步ꎮ视频文件采用AVI㊁MPEG1㊁MPEG2或WMV格式ꎬ时长10~40分钟ꎮ四㊁稿件费用及其他相关规定1.稿件费用: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字数在1500字以下30元ꎬ1500字以上50元)ꎬ第一作者为本刊编委可免交处理费ꎮ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付相应版面费ꎮ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论著类2册ꎬ其他1册)ꎮ2. 快速通道 发表:对重大研究成果ꎬ将使用 快速通道 以最快时间发表ꎮ凡要求以 快速通道 发表的论文ꎬ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的创新性书面说明㊁查新报告和2位专家的推荐信ꎬ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ꎮ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个月内出版ꎮ申请进入 快速通道 的稿件需交纳审稿费200~400元ꎮ3.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返回回执ꎬ作者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编号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ꎬ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ꎬ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书ꎬ系稿件仍在审阅中ꎮ作者如欲投他刊ꎬ应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ꎬ否则将视为一稿多投ꎬ作退稿处理ꎮ请作者切勿一稿多投ꎬ一旦发现一稿多投ꎬ将立即退稿ꎻ一旦发现一稿两用ꎬ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ꎬ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ꎬ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ꎮ4.来稿或版面费请寄本刊编辑部ꎬ勿寄给个人ꎮ5.关于投稿:本刊网上在线投稿系统现已开通投入使用ꎬ敬请广大作者大力支持ꎬ登陆本刊网站:http:www.zhxhyyx.orgꎬ在投稿系统注册后进行投稿ꎮ使用本刊网上投稿系统过程中如需帮助ꎬ可电话联系本刊编辑部ꎮ联系电话:0086 ̄531 ̄51665254ꎮ编辑部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师范路25号㊀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辑部ꎬ邮政编码:250031ꎬEmail:zhxhbyyxzz@126.comꎮ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大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大会全军暨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会议指南与日程安排一、大会组织名誉主席:张万岱张亭栋韩志杰大会主席:危北海贾丹兵陈治水执行主席:陈言言唐旭东徐克成刘成海秘书长:刘成海(兼)副秘书长: 孙旗立(常务) 谢晶日肖燕兰二、大会学术委员会大会学术参谋:龚琼模王冠庭主任委员:唐旭东刘成海姚希贤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王长洪毛水龙吕宾李军祥李道本张澍田宋于刚肖冰劳绍贤吴云林罗云坚姚树坤唐志鹏魏品康委员:王炳芳王立春刘绍能任顺平任荣耀李岩李胜利李茁然张荣华胡玲赵洪川徐萌崔东来雷正荣潘阳三、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克成陈言言石文明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王碧辉王新月甘淳孙旗立李家邦李方儒张仲海肖燕兰何晓晖吴和木杨春波唐立明梁健谢晶日委员:冯五金刘汶李国成李勇李天望张书文林寿宁柯晓赵文霞聂丹丽黄国美琚坚谢旭善四、秘书组房间号:409 :6409〔内线〕;86771015〔外线〕组长:郭培元组员:李春雷贾云刘立国五、学术组房间号:407 :6407〔内线〕;86771013〔外线〕组长:邓伟哲组员:李春杰王维武陈圆六、会务组房间号:402 :6402(内线);86771035(外线)组长:肖燕兰副组长: 李会田周丽娟组员:王立春邓照华王春艳吴美玲李鹤影七、票务、旅游组房间号:403 :6403(内线);86771277(外线)组长: 唐立明副组长: 王宇恒组员: 王凯峰孙晓光陈丹陈巍伟八、作息时间早餐:7:00-7:30 午餐:12:00-13:00 晚餐:18:00-19:00上午会议:8:00-11:50 下午会议:14:00-18:00晚间工作会议:20:00九、开会地点哈尔滨商学院商大酒店三楼会议室(通达街138号)十、主要工作人员联系方式)会议须知一、报到程序:签到开票交费领胸卡资料领纪念品领餐卷领旅游卷办理住宿订返程票办理旅游二、考前须知:1、按时参加会议,遵守会议作息时间,学术交流期间不得擅自外出,有事须向会务组请假,闭幕式后发学分证书、论文证书。
作者署名要求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年12月第26卷第6期1145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8, 31(1): 62-68.[3] 冯祥, 华召来, 魏文强, 等. 江苏省扬中市居民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肿瘤, 2019, 28(12): 901-906.[4] Napier KJ, Scheerer M, Misra S. Esophageal cancer: A Reviewof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staging workup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J]. World J Gastrointest Oncol, 2014, 6(5): 112-120.[5] 滕国鑫, 杨京彦, 王晓映, 等. 消化道早癌385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9, 35(11): 1290-1294. [6]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376-380.[7] 中华中医药学会. 肿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食管癌[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17-20.[8] 陈旻湖, 侯晓华, 肖英莲, 等. 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 胃肠病学, 2015, 20(3): 155-168.[9]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 2019, 9(4): 158-192.[10] 国家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等. 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新乡)[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9, 13: 465-473.[11] 杨建猛, 林丽珠. 朱丹溪与张景岳对噎膈的认识[J]. 吉林中医药, 2013, 33(7): 651-653.[12] 增生平Ⅲ期临床协作组. 增生平治疗食管上皮增生的Ⅲ期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杂志, 2000(6): 70-72.[13] 林培中, 张金生, 戎振鹏, 等. 食管癌前病变的阻断性治疗.抗癌乙片,维胺脂和核黄素三年和五年的阻断效果[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0, 12(4): 235-245.[14] 王德昌, 王德斌, 张金生, 等. 增生平片的药理学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 中华肿瘤杂志, 1994, 16(6): 419-423. [15] 陈志峰, 侯浚, 林培中, 等. 增生平阻断食管癌前病变的远期效应[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5): 866-867.[16] 孙正, 李宁, 刘晓勇, 等. 增生平对口腔癌预防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 北京口腔医学, 2005, 13(3): 168-171.[17] 祝旭清, 徐三荣, 王国祥. 增生平片治疗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1): 10.[18] 张国新, 党旖旎, 严谨. 胃癌前病变的治疗[J]. 医学与哲学,2015, 36(11): 19-21.[19] 黄伟贤, 孙伟芬, 李晓峰. 增生平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初探[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11(5): 279-280. [20] 康小云, 付成芬, 吴清艺, 等. 增生平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 2001, 13(1): 67-68.[21] 张广林, 田书信, 陈卫刚. 胃复春片与增生平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1): 1636-1637.[22] 朱广辉, 桑毅婷, 李杰. 中医药在调节胃肠道菌群以防治胃肠道肿瘤中的作用和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0, 28(1): 1-8.[23] 郑国钰, 詹剑华, 罗锦花,等. 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大鼠肠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8(3): 11-15,30.[24] 陈莉媚, 金彤, 宁春桃, 等. 加味四君子汤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9, 39(2): 241-248.(收稿:2020-03-24 发表:2020-12-10)·作者须知·作者署名要求作者姓名按顺序列在文题下面,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原则上不再变动,如需变动则要出示单位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投稿须知
信息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辑部作者:发布时间:2016-04-18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
本刊主要发掘祖国医学有关脾胃学说的精华,介绍有关脾胃研究的科研思路与方法,报道中西医结合消化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新进展。
辟有专家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学术争鸣、名医经验、经验交流、病例讨论、短篇报道、学术探讨、讲座、综述、古方和验方、新药推广等栏目。
来稿请投:zgzxyjhxhqk@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已被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
1.来稿务求数据可靠,论点鲜明,层次清楚,文字精练。
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
2.文稿用方格纸正楷书写,有条件者请打印。
统计学符号一般为斜体,如样本含量n,样本均数x^-,标准差s,概率P,样本相关系数r,x^2检验,t检验等。
文中外文字母,单词或短语必须工整书写。
3.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凡文献标识码定为A、
B、C三类的期刊文章均应附中文摘要,论著稿还必须附英文摘要(与中文一致)。
摘要的排列顺序均是:文题(20字以内),署名[全部列出,中文附第一作者性别、出生年、籍贯、民族(汉族可不注)、职称、学位、从事专业],单位全称及邮编(2个单位以上全部列出),并附单位推荐信。
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精练说明该文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与结论,尤以创新与发现为重点。
4.关键词以3~5个为宜,尽可能选用《MeSH词表》上的主题词,中译名按《汉语主题词表》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或最新版本《英汉医学词汇》标示。
主要的自由词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5.前言必须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国内外现状及该研究目的。
6.主要的动植物、药品、试剂、仪器必须说明来源、规格、批号和生产厂家。
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不用代号,不用商品名。
中药请用常用名称,草药要注明拉丁学名。
7.名词,术语可使用缩略语或简称,但必须首先写出中文全称而且使用(临床常用的名词除外)。
8.方法可引用文献。
对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为自己创新的方法必须详细介绍。
9.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M或N改为mol/L。
一个组合单位内不得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写成mg/(kg\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