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三章消解原理
离散数学第三章课件ppt
以|P(A)|=Cn0+Cn1+…+Cnn=2n。
定理3.6 设A和B是两个集合,则: (1)B∈P(A)BA。 (2)ABP(A)P(B)。 (3)P(A)=P(B)A=B。 (4)P(A)∈P(B)A∈B。 (5)P(A)∩P(B)=P(A∩B)。 (6)P(A)∪P(B)P(A∪B)。
A∪B=B。
反之,若A∪B=B,因AA∪B,所以AB。 同理可证ABA∩B=A。
定义3.7
设A和B为两个集合,所有属于A而不
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B对于A的补集
(Complement) , 或 相 对 补 。 记 作 A - B =
{x|x∈A∧xB} 。 A - B 也 称 为 A 和 B 的 差 集
A的真子集,但A不是A的真子集。 注:∈与表示元素和集合的关系,而、与=
表示集合和集合的关系。 例如,若A={0,1},B={0,1,{0,1}},则 AB且AB。
定理3.3 设A、B和C是三个集合,则
(1)(AA)。 (2)AB(BA)。 (3)AB∧BCAC。
证 仅证(2)和(3) 明 (2)AB x(x∈A→x∈B)∧x(x∈B∧xA)
例如,若A={0,{0}},则P(A)A=(P(A)-A)∪(A- P(A))={,0,{{0}},{0,{0}}}。
定理3.9 设A、B和C为三个集合,则: (1)AB=BA。 (2)(AB)C=A(BC)。 (3)A∩(BC)=(A∩B)(A∩C)。
例1 设A和B为两个集合,且AB,则A∩CB∩C。
证 对任意的 x∈A∩C ,则有 x∈A 且 x∈C 。而 AB , 明 由 x∈A 得 x∈B ,则 x∈B 且 x∈C ,从而 x∈B∩C 。所
以,A∩CB∩C。 例2 设A和B为两个集合,则ABA∪B=BA∩B=A。
屈婉玲离散数学第三章讲解学习
牢记 P 系统中各条推理规则 熟练掌握构造证明的直接证明法、附加前提证明法和归谬
法 会解决实际中的简单推理问题
18
练习1:判断推理是否正确
1. 判断下面推理是否正确: (1) 前提:pq, q 结论:p
解 推理的形式结构: (pq)qp 方法一:等值演算法
自然推理系统: 无公理, 即AX(I)= 公理推理系统 推出的结论是系统中的重言式, 称作定理
6
自然推理系统P
定义3.3 自然推理系统 P 定义如下:
1. 字母表
(1) 命题变项符号:p, q, r, …, pi, qi, ri, … (2) 联结词符号:, , , , (3) 括号与逗Fra bibliotek:(, ), ,
22
练习2:构造证明
2. 在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如果今天是周六,我们就到颐和园或圆明园玩. 如果颐和 园游人太多,就不去颐和园. 今天是周六,并且颐和园游 人太多. 所以, 我们去圆明园或动物园玩.
证明: (1) 设 p:今天是周六,q:到颐和园玩,
r:到圆明园玩,s:颐和园游人太多 t:到动物园玩 (2) 前提:p(qr), sq, p, s 结论:rt
(6) 化简规则
AB ∴A
(8) 假言三段论规则 AB BC
∴AC
(5) 附加规则
A ∴AB
(7) 拒取式规则 AB B ∴A
(9) 析取三段论规则 AB B ∴A
8
推理规则
(10) 构造性二难推理规则 AB CD AC
∴BD (12) 合取引入规则
A B ∴AC
(11) 破坏性二难推理规则 AB CD
消解的目的和原理离散数学
消解的目的和原理离散数学
消解是离散数学中的一种常见的问题解法技巧,其目的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更简单的子问题来解决,以达到简化问题和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的目的。
消解的原理是利用问题的特征和条件来逐步缩小问题的规模,逐步向问题的解决方向靠拢。
具体来说,消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设定初始条件:根据问题的要求,设定问题的初始条件和限制,明确问题的规模和边界。
2. 将问题分解: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较简单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都能独立考虑和解决。
3. 解决子问题: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解决每个子问题,得到其中的解或结果。
4. 合并子问题的解:将每个子问题的解或结果合并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或结果。
通过这样的分解和求解过程,消解能够将一个原本复杂且难以处理的问题转化为多个简单易解的子问题,进而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和可行性。
消解在离散数学中广泛应用于逻辑、图论、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常用的消解方法包括数学归纳法、递推关系、图的遍历和搜索等。
在实际应用中,消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结构,设计有效的算法和模型,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离散数学第3章
集合间的关系
例如,设集合A = {1, 2, 3, 4, 5}, B = {1, 3, 5}, C = {2, 4}。
文氏图:
A B C
则有集合B和C都是A的子集,且都是真子集,
即有 B A 和 C A
但B不是C的子集,C也不是B的子集.
25
集合间的关系
定理1 对任一集合A , 必有 定理2 对任一集合A , 必有
N代表自然数集合(包括0) Z代表整数集合, Q代表有理数集合, R代表实数集合, C代表复数集合.
8
3.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如果b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b属于A,并记作
b A
如果b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b不属于A,并 记作 b A93.1.1 源自合的基本概念例如:
把握好∈和
29
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成立
(1) (2) (3) (4)
{{a, b}, c, } {{a, b}, c} {a, b, a} {a, b} {{a},{b}} {{a, b}} { ,{}, a, b} {{ ,{}}, a, b}
30
列出下列集合的元素
27
注意事项
1. 空集是个很重要的概念,一定要弄清Ø≠{Ø}, Ø中不含有 任何元素,而{Ø}中含有一个元素Ø. 2. 注意符号∈和 区别.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但是,由于集合也可以作为另一个集合的元素,所以,存在 着这样的情况: 集合A包含于集合B,集合A又属于集合B 例如: A={a,b} B={a,b,{a,b}} 此时就有A既是B的子集,又是B中的元素。 即有A B和A ∈ B同时成立。
消 解 原 理
.
1.1 斯柯伦标准形
1.1.1 斯柯伦标准形
✓定理1.(1 斯柯伦定理)
对任意只含自由变元x, y1,…,yn的公式 A(x, y1,…,yn),xA(x, y1,…,yn)可满足, 当且仅当A(f(y1,…,yn), y1,…,yn)可满足。 这里f为一新函数符号;当n=0时,f 为 新常元。
称该序列为S的一个否证(refutation)。
.
1.2 命题演算消解原理
✓定理1.3
如果子句集S有一个否证,
那么S是不可满足的。
.
1.3 谓词演算消解原理
1.3.1 代换及一致化
✓定义3.4
形如{t1/v1, t2/v2, …, tn/vn}的有穷集合称为一个代换 (substitution),其中v1,…, vn为任意变元,t1,…,tn为
.
1.1 斯柯伦标准形
1.1.1 斯柯伦标准形
✓定义1.1
设公式A的前束范式为B。C是利用 斯柯伦常元和斯柯伦函数消去B中量词 (称斯柯伦化)后所得的合取范式,那么称
C为A的斯柯伦标准形
(Skolem normal form)。
.
1.1 斯柯伦标准形
1.1.2 子句集及其可满足性
✓定义1.2
子句集S称为可满足的,如果存在一个
任意个体项,但ti≠vi(i=1,2, …,n)。当代换为一空集合
时,称为空代换。代换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空代换
记为,“对任意公式或项X作代换”记为X,其意 为对X中变元v1,v2,…, vn分别作代入t1,…,tn,即
X= X(t1/v1, t2/v2, …, tn/vn) 对于空代换有X= X。
.
1.3 谓词演算消解原理
离散数学(chapter3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PPT课件
主讲教师
13.11.2020
1
第三章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3.2 集合的基本运算 §3.3 集合中元素的计数
13.11.2020
离散数学
2
集合论 集合论是研究集合一般性质的数学分支,它的创 始人康托尔(G.Cantor ,1845-1918)。在现代数学中, 每个对象(如数,函数等)本质上都是集合,都可以用 某种集合来定义,数学的各个分支,本质上都是在研 究某一种对象集合的性质。集合论的特点是研究对象 的广泛性,它也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表 达工具,而且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形式语言,关 系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都有重要应用。本课程在第三, 四章中介绍集合论的内容。
如:
A∪B
E
A∩B
E
AB
E
~A
E
AB
E
13.11.2020
离散数学
15
二、文氏图 (Jahn Venn)
例4:用文氏图表示下面集合
13.11.2020
离散数学
16
二、文氏图 (Jahn Venn)
例5:用集合公式表示下面文氏图中的阴影部分
(1)A ∩ B ∩ C,
(2) (A∩B )∪(B∩C)∪(C∩A)
或A = B x(x A x B)
x(x A x B) x(x B x A)
13.11.2020
离散数学
8
四、集合之间的关系
3、真子集: B A。 BABABA BABA B=A
4、幂 集:集合A的全体子集构成的集合,记作P (A)。 符号化为 P (A) = { x | x A}
n 元集A的幂集P (A)含有2n个元素。
离散数学讲解第三章
函数概念的第五次扩张,提出了“近代函数定义”。
美国数学家维布伦的函数定义,这个定义是建立在重新定义变量、变域 和常量的基础上的。 所谓变量,是代表某集合中任意一个“元素”的记号,由变量所表示的 任一元素,称为该变量的值。变量x代表的“元素”的集合,为该变量的变域, 而常量是上述集合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情况下的特殊变量。这样的变量与 常量的定义,比原来的定义更趋一般化了,而且克服了以往变量定义的缺陷, 变量“变动”改进为变量在变域(集合)中代表一个元素。 利用这一变量的定义,维布伦给出了近代函数定义:“设集合X、Y,如 果X中每一个元素x都有Y中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我们就把此对应 叫做从集合X到集合Y的映射,记作f:XY,y=f(x)”。 从“数集”到“集”仅一字之差,但含意却大不相同。从而使函数概念 摆脱了数的束缚,使得函数概念能广泛地应用于数学的各个分支及其它学科 中。
根据定义,若在A中有一个元素a,使得f(a) ≠g (a) , 则f≠g 。
设 A 和 B 都 是 有 限 集 , # A = n, # B = m, 设 A={a1,a2,…,an}, B={b1,b2, …,bm}。
A中n个元素的取值方式是 种, 因此由A到B的函数有mn个, n个 m m m
2018/12/20
19
2.对下列每一函数,确定是否内射,是否满射,是否双射。分别将 “内”、“满”或“双”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
f1 : I I
i 2 i是偶数 f1 i 1 i是奇数 2
满
(2)
f2 : R R
f3 : N 2 N
f 2 r 2r 15
记BA={f|f: A→B}, 则#(BA)=(#B)#A
谓词演算与消解归结原理
合一 算法
18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ring
3.3.2 合一
是判断两个谓词表达式匹配所需的一种代入算法
在谓词演算中,变元有两种约束使用的方法:
在特定解释下,命题对变元的变域中的所有常元指派
为真,则称该变元是全称性变元。代表全称量词的符号 是 ,括号常常用于表示量词的约束范围
存在性变元。至少存在变元的变域中的一个值使包含
变元的表达式为真时,表达式才为真。代表存在量词 的符号是彐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r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ring
2
3.1 命题演算
3.1.2
命题演算的语义
—如两个命题表达式 在任何真值指派下都有相同的值, 则称为是等价的
12
3.2.2 谓词演算的语义
一个论域D上的解释: 假设论域D是一个非空集合,在D上的一个解释把论域D的 实体指派给一个谓词演算表达式的每一个常元、变元、谓词 及函词符号,于是有: 1)每一个常元指派了D的一个元素。 2)对每一个变元,指派D的一个非空集合,这是该变元的 变域。 3)每个n元谓词P定义在论域D中的n个参数上,并定义了从 Dn到{T,F}的一个映射。 4) 每个m元函词f定义在论域D的m个参数上,并定义了从 Dm到{T,F}的一个映射。 在一种解释下,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是在该解释下的一个真值 指派。
离散数学导论第三章消解原理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消解原理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用于解决语义歧义和信息抽取。
详细描述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消解原理主要用于解决语义歧义和信息抽取问题。通过消解语义歧 义,可以确定句子中词语的准确含义,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率。此外,消解原理还 可以用于信息抽取,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抽取关键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知识挖掘
提供支持。
06
总结与展望
消解原理的总结
消解原理是离散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主要用于解决逻辑推理和决策问题。它通过将问题分解为更 小的子问题,并利用已知信息来逐步解决这些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原始问题的目的。
消解原理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它为许多问题提供了有 效的解决方案,如逻辑推理、规划、约束满足问题等。
02
例如,在约束满足问题中,可以 通过改进消解原理来减少搜索空 间的大小,从而更快地找到满足 约束条件的解。
混合消解原理
混合消解原理是指将不同的消解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消解原理,以处理特定的问题或领域。
例如,在电路验证中,可以将约束满足问题和逻辑推理中的消解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混合消解原 理,以更有效地处理电路验证问题。
05
消解原理的应用案例
在逻辑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消解原理在逻辑电路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消解矛盾的逻辑表达式,可以优化电路 设计,减少冗余和冲突。
在逻辑电路设计中,消解原理主要用于解决 逻辑表达式的矛盾。通过将矛盾的逻辑表达 式进行消解,可以找到最简化的解决方案, 优化电路设计。消解原理的应用可以减少冗 余的逻辑门,降低电路的复杂度,提高电路 的性能和可靠性。
02
离散数学 第三章 消解原理
*第三章消解原理3.1 斯柯伦标准形内容提要我们约定,本章只讨论不含自由变元的谓词公式(也称语句,sentences),所说前束范式均指前束合取范式。
全称量词的消去是简单的。
因为约定只讨论语句,所以可将全称量词全部省去,把由此出现于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均约定为全称量化的变元。
例如A(x)实指∀xA(x)。
存在量词的消去要复杂得多。
考虑∃xA(x)。
(1)当A(x)中除x外没有其它自由变元,那么,我们可以像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所做那样,可引入A(e/x),其中e为一新的个体常元,称e为斯柯伦(Skolem)常元,用A(e/x)代替∃xA(x),但这次我们不把A(e/x)看作假设,详见下文。
(2)当A中除x外还有其它自由变元y1,…,y n,那么∃xA(x, y1,…,y n) 来自于∀y1…∀y n∃xA(x, y1,…,y n),其中“存在的x”本依赖于y1,…,y n的取值。
因此简单地用A(e/x, y1,…,y n)代替∃xA(x, y1,…,y n) 是不适当的,应当反映出x对y1,…,y n的依赖关系。
为此引入函数符号f,以A(f(y1,…,y n)/x, y1,…,y n) 代替∃xA(x, y1,…,y n),它表示:对任意给定的y1,…,y n, 均可依对应关系f确定相应的x,使x, y1,…,y n满足A。
这里f是一个未知的确定的函数,因而应当用一个推理中尚未使用过的新函数符号,称为斯柯伦函数。
定理3.1(斯柯伦定理)对任意只含自由变元x, y1,…,y n的公式A(x, y1,…,y n),∃xA(x, y1,…,y n)可满足,当且仅当A(f(y1,…,y n), y1,…,y n)可满足。
这里f为一新函数符号;当n = 0时,f为新常元。
定义3.1设公式A的前束范式为B。
C是利用斯柯伦常元和斯柯伦函数消去B中量词(称斯柯伦化)后所得的合取范式,那么称C为A的斯柯伦标准形(Skolem normal form)。
消解的真实原理
消解的真实原理消解的真实原理是一种通过对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推断和融合的过程,以达到解决问题和生成新知识的目标。
在消解中,我们尝试通过识别和解决知识中的矛盾、不一致和不完整性来增加知识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消解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动推理的过程,它使用一组规则和算法来处理知识中的不一致性和矛盾。
消解的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冲突检测和冲突解决。
在冲突检测阶段,消解系统会检测知识中的矛盾和不一致性。
这些矛盾可能是由于两个或多个知识之间的直接冲突,或者是由于多个知识之间的间接冲突而导致的。
消解系统会使用一系列的规则和算法来检测这些矛盾,并将其记录下来以供后续处理。
在冲突解决阶段,消解系统会尝试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检测到的矛盾。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对矛盾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推断。
消解系统会尝试通过基于逻辑规则和推断推导出新的知识,或者修改已有的知识以消除矛盾。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应用一些形式的推理,例如基于逻辑、概率、模糊逻辑等。
实现消解的关键是对知识进行合理的表示和建模。
消解系统通常使用一种形式的表示方法,例如逻辑表示方法、知识图谱、本体等。
这些表示方法可以使系统能够表达和处理知识的结构、关系和语义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消解。
消解的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有两个知识:知识1:如果今天下雨,那么街道会湿。
知识2:如果街道湿,那么人们可能会滑倒。
根据这两个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今天下雨,那么人们可能会滑倒。
这个结论是通过对两个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推断得出的。
我们可以首先应用第一个知识,得到街道会湿;然后应用第二个知识,得到人们可能会滑倒。
通过将这两个结果组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消解的过程是通过对两个知识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推断来得到的。
消解利用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关系,通过把这些关系所导致的矛盾和不一致性解决掉,从而生成新的知识。
通过消解,我们可以将不一致的知识转化为一致的知识,从而提高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第三章2消解原理.ppt
消解推理规则
假言推理 合并 重言式 空子句(矛盾)
三段论含有变量的消解式
常用规则
消解推理规则
令L1为任一原子公式,L2为另一原子公式; L1和L2具有相同的谓词符号,但一般具有不 同的变量。已知两子句L1∨α和~L2∨β,如果 L1和L2具有最一般合一者σ,那么通过消解可 以从这两个父辈子句推导出一个新子句 (α∨β)σ。
13
合一者、最一般合一者举例
设有表达式集{Ei}={P[x,f(y),B],P[x,f(B),B]},
①该表达式集的合一者:s1={B/y},s2={w/x,B/y} ② s1={B/y}是该表达式集的最一般合一者。
(为什么?)
14
基本概念: 对谓词演算公式进行分解和化简,消
去一些符号,以求得导出子句。
消解原理(resolution principle),也叫做归结原理。消解是一种 可用于一定的子句公式的重要推理规则。
一子句定义为由文字的析取组成的公式(一个原子公式和原子 公式的否定都叫做文字)。
当消解可使用时,消解过程被应用于母体子句对,以便产生 一个导出子句。
eg,如果存在某个公理E1∨E2和另一公理~E2∨E3,那么 E1∨E3在逻辑上成立。这就是消解,而称E1∨E3为E1∨E2 和~E2∨E3的消解式(resolvent)。
刻划了tom的身份特征
STUDENT ( tom )
GREATER( 5,3 )
刻划了两个个体5和3之间的” 大于”关系
●谓词名通常大写,个体名通常小写 ●谓词中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谓词的元数
6
谓词公式的定义
原子谓词公式:用P(x1,x2,…,xn)表示一个n元谓词公 式其中P为n元谓词,x1,x2,…xn为客体变量或变元。 通常把P(x1,x2,…,xn)叫做谓词演算的原子公式,或原 子谓词公式。
离散数学怎么证明消解法
离散数学怎么证明消解法离散数学,这个词听起来就有点高深莫测对吧?但消解法就像是破解数学迷宫的一把钥匙,咱们一起聊聊它怎么用吧。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派对上,看到很多小组在热烈讨论。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观点,有的甚至有点对立。
消解法就像是在这场派对上找到共同点,让不同的意见能够和谐共存。
好啦,咱们从头说起。
消解法的核心理念就像是“有矛就有盾”,你有一个陈述,发现对面有个反对的声音。
那这时候,你可以用消解法来“消灭”这种对立的声音。
简单来说,你把两个看似互相冲突的命题放在一起,试着找出它们之间的矛盾,嘿,冲突就像在台上打架,最后总会有人被赶下去。
比如说,一个人说“今天不下雨”,另一个人却坚持“今天一定下雨”,咱们就可以用消解法找出哪个命题更有道理,或者搞清楚这两者到底有什么问题。
再想想,如果这两个命题有一个共同的元素,比如说“天气”,那么咱们可以通过消解法把“今天不下雨”和“今天一定下雨”拆开,寻找它们的交集。
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就好像你在拼图,慢慢找出每一块的样子,把它们拼在一起。
这样,最终就能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顺便解决了两个观点的冲突。
想象一下,你在考试的时候,看到一道题是关于逻辑推理的。
哎呀,别紧张,消解法能帮你轻松搞定。
你首先要把题目里的命题分解开。
比如说,有一个命题是“如果A成立,B就成立”。
这时候你就得想,假如A不成立,那么B会不会成立呢?这样一来,你就能用消解法找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就像打开了一个个神秘的箱子,里面藏着答案的线索。
有趣的是,消解法不仅仅是在数学上能用,在生活中也一样适用。
比如说,朋友间发生争执,总是能找到一个“消解”的办法。
就像大伙儿在一起讨论吃什么,最后可以达成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这就是消解法的威力。
想想看,生活中的每一次争论,都是一次用消解法来寻找共识的机会。
再说说证明的过程。
证明消解法就像是在进行一场逻辑的舞蹈。
你得先确定舞步,也就是你的基本命题。
你得一步步拆解,看看每个步骤是不是都能让你朝着最终的目标前进。
消解(归结)原理
消解(归结)原理
子句集中各子句间的关系是合取的关系,因此, 只要有一个子句是不可满足的,则子句集是不 可满足的。另外,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空子 句是不可满足的,所以只要子句集中包含一个 空子句,则此子句集就一定是不可满足的。 Robinson的归结原理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来 的,其基本思想是:检查子句集S中是否有空 子句,若有,则表明S是不可满足的;若没有, 就在子句集中选择合适的子句对其进行归结推 理,如果能推出空子句,则说明子句集S是不 可满足的。
(x)((~ P( x, f ( x)) (Q( x, g ( x)) ~ R( x, g ( x))))
(5)全称量词移到左边,由于只有一个全称量 词,已在左边,所以不移。 (6)将母式化为合取范式。
(x)((~ P( x, f ( x)) Q( x, g ( x))) ((~ P( x, f ( x)) ~ R( x, g ( x))))
谓词公式与子句集
然而,由于谓词公式千变万化,形形色色, 给谓词演算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为 此,这里先介绍两种谓词演算公式的标 准型,也就是范式;因而对谓词演算的 研究就可以归结为对范式的研究。
离散数学 等值式 范式 消解算法共66页PPT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离散数学 等值式 范式 消解算法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你的阅读
消 解 规 则
用消解规则可证明假言推理
消解规则
用假言推理证明了消解规则证明了
(AC)(BC)AB
反过来,用消解规则可证明假言推理
A(AB)B
(1)AB为真
前提条件
(2)A B为真与(1)等值
(3)A为真
前提条件
(4)B为真
(2)(3)消解得到
“假言推理”与“消解规则”可以互相推出,
因此一方推出的结论另一方也可以推出
采用定传递律证明了(AC)(BC)AB
因AB AB,故可用假言推理及CP原则证明
(1) A为真
附加前提
(2) (AC)为真
前提条件
(3) A C为真 与(1)等值
(4) C为真
(1)(3)假言推理
(5) B C 为真 前提条件
(6)CB为真
与(4)等值
(7) B为真
(4)(6)假言推理
用假言推理证明了消解规则,反过来
(2) (BD)为真
前提条件
(3) AD为真
当(1)(2)为真消解式AD为真
(4) CD为真
前提条件
(5) AC为真
当(3)(4)为真消解式AC为真
采用假言推理原则时,尽可能将析取转换为条件式。
采用消解法时,尽可能将条件式转换为析取。
消解法是一种高效的方法。
消解法可完成1.6节中所有推理式
消解规则
离散数学
消解规则
证明(AC)(BC)AB
(1) (AC)为真
前提条件
(2) A C为真
与(1)等值
(3) BC为真
前提条件
(4) C B为真
与(3)等值
(5)CB为真
与(4)等值
(6) AB为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消解原理斯柯伦标准形内容提要我们约定,本章只讨论不含自由变元的谓词公式(也称语句,sentences),所说前束范式均指前束合取范式。
全称量词的消去是简单的。
因为约定只讨论语句,所以可将全称量词全部省去,把由此出现于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均约定为全称量化的变元。
例如A(x)实指xA(x)。
存在量词的消去要复杂得多。
考虑xA(x)。
(1)当A(x)中除x外没有其它自由变元,那么,我们可以像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所做那样,可引入A(e/x),其中e为一新的个体常元,称e为斯柯伦(Skolem)常元,用A(e/x)代替xA(x),但这次我们不把A(e/x)看作假设,详见下文。
(2)当A中除x外还有其它自由变元y1,…,y n,那么xA(x, y1,…,y n) 来自于y1…y n xA(x, y1,…,y n),其中“存在的x”本依赖于y1,…,y n的取值。
因此简单地用A(e/x, y1,…,y n)代替xA(x, y1,…,y n) 是不适当的,应当反映出x对y1,…,y n的依赖关系。
为此引入函数符号f,以A(f(y1,…,y n)/x, y1,…,y n) 代替xA(x, y1,…,y n),它表示:对任意给定的y1,…,y n, 均可依对应关系f确定相应的x,使x, y1,…,y n满足A。
这里f是一个未知的确定的函数,因而应当用一个推理中尚未使用过的新函数符号,称为斯柯伦函数。
定理(斯柯伦定理)对任意只含自由变元x, y1,…,y n的公式A(x, y1,…,y n),xA(x, y1,…,y n)可满足,当且仅当A(f(y1,…,y n), y1,…,y n)可满足。
这里f为一新函数符号;当n = 0时,f为新常元。
定义设公式A的前束范式为B。
C是利用斯柯伦常元和斯柯伦函数消去B中量词(称斯柯伦化)后所得的合取范式,那么称C为A的斯柯伦标准形(Skolem normal form)。
以下我们约定:斯柯伦标准形中,各子句之间没有相同的变元。
定义子句集S称为是可满足的,如果存在一个个体域和一种解释,使S中的每一个子句均为真,或者使得S的每一个子句中至少有一个文字为真。
否则, 称子句集S是不可满足的。
习题解答练习1、求下列各式的斯柯伦标准形和子句集。
(1)┐(xP(x)→y zQ(y, z))(2)x(┐E(x, 0)→y(E(y, g(x))∧z(E(z, g(x))→E(y, z))))(3)┐(xP(x)→y P(y))(4)(1)∧(2)∧(3)解(1)┐(xP(x)→y zQ(y, z))┝┥┐xP(x)∧y zQ(y, z)┝┥x┐P(x)∧y zQ(y, z)斯柯伦标准形:┐P(e1)∧Q(e2, z)子句集:{┐P(e1),Q(e2, z)}(2)x(┐E(x, 0)→y(E(y, g(x))∧z(E(z, g(x))→E(y, z))))┝┥x y z (E(x, 0)∨(E(y, g(x))∧(┐E(z, g(x))∨E(y, z))))┝┥x y z ((E(x, 0)∨E(y, g(x)))∧(E(x, 0)∨┐E(z, g(x))∨E(y, z)))斯柯伦标准形:(E(x, 0)∨E(f(x), g(x)))∧(E(x, 0)∨┐E(z, g(x))∨E(f(x), z))子句集:{ E(x, 0)∨E(f(x), g(x)), E(x, 0)∨┐E(z, g(x))∨E(f(x), z)}(3)┐(xP(x)→y P(y))┝┥xP(x)∧┐y P(y)┝┥xP(x)∧y┐P(y)┝┥x y (P(x)∧┐P(y))斯柯伦标准形:P(x)∧┐P(y)子句集:{P(x),┐P(y) }(4)(1)∧(2)∧(3)斯柯伦标准形:┐P(e1)∧Q(e2, z)∧(E(x, 0)∨E(f(x), g(x)))∧(E(u, 0)∨┐E(y, g(u))∨E(f(u), y))∧P(w)∧┐P(v)子句集:{┐P(e1),Q(e2, z), E(x, 0)∨E(f(x), g(x)), E(u, 0)∨┐E(y, g(u))∨E(f(u), y), P(w),┐P(v)}2、设公式A1,A2的子句集分别为S1,S2,如果S1与S2等值(表示对应的斯柯伦标准形有相等的真值),问是否一定有A1与A2等值,为什么解 不一定有A1与A2等值。
例如,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A1为y P(y),A2为y Q(y),P(y)表示:y 是偶数,Q(y)表示:y 是负数。
y P(y)与y Q(y)不等值,但P(e1)与Q(e2)在解释I 把e1,e2确定为奇数时,却是等值的。
3、假如要利用子句集不可满足性来证明(P →Q)∧(Q →R)→(P →R)永真。
试作出待证公式否定的子句集。
解 待证公式否定的子句集为:{ ┐P ∨Q, ┐Q ∨R,P, ┐Q}4、要利用子句集不可满足性来证明例的推理是正确的。
试作出这一推理的否定(┐(前提1∧前提2→结论))的子句集。
解5. 试简述A(e/x) 或A(f(y 1,…,y n )/x, y 1,…,y n ) 可以在应用消解原理的推理中代替 xA(x) 或 y 1…y n xA(x, y 1,…,y n ) 的原因,以及选择e,f 应注意的事项。
解 A(e/x) 或A(f(y 1,…,y n )/x, y 1,…,y n ) 可以在应用消解原理的推理中代替 xA(x) 或 y 1…y n xA(x, y 1,…,y n ) 的原因是:(1) (1)用消解原理证明定理A 或证明 ┝A ,是通过确认┐A 和B 1∧∧B n ∧┐A(B 1,,B n 为中公式)的不可满足性来实现的。
(2) (2)A(e/x) ,A(f(y 1,…,y n )/x, y 1,…,y n )与xA(x) ,y 1…y n xA(x,y 1,…,y n )的不可满足性是相同的。
选择e,f 应注意选择新常元和新函数符号,即在推理过程中尚未使用过的常元和函数符号。
命题演算消解原理内容提要关于命题演算的消解原理。
设C1,C2为两个子句,L1,L2是分别属于C1,C2的互补文字对,用C-L 表示从子句C 中删除文字L 后所得的子句,那么消解原理可表示为)22()11(2,1L C L C C C -∨- 其中C1,C2称为消解母式,L1,L2称为消解基,而(C1-L1)∨(C2-L2)称为消解结果。
特别地,当C1,C2都是单文字子句,且互补时,C1,C2的消解结果不含有任何文字,这时我们称其消解结果是“空子句”(nil ),常用符号 □ 表示之, 空子句□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
关于消解原理我们有:定理 设C 是C1,C2的消解结果,那么C 是C1和C2的逻辑结果。
本定理的证明可仿以上对式()的证明,请读者自行完成。
据本定理知,消解原理作为推理规则是适当的。
作为特别情况,p 与┐p 的消解结果是□,□实质上是p ∧┐p 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们都是不可满足的,因而也满足定理的结论。
定义 设S 为一子句集,称C 是S 的消解结果,如果存在一个子句序列C 1,C 2 ,…,C n (= C ),使C i (i = 1,2, …,n) 或者是S 中子句,或者是C k ,C j (k,j < i) 的消解结果。
该序列称为是由S 导出的C 的消解序列。
当□是S 的消解结果时,称该序列为S 的一个否证(refutations )。
定理 如果子句集S 有一个否证,那么S 是不可满足的。
习题解答练习1、 1、完成定理证明。
证 设C1,C2为两个子句,L1,L2是分别属于C1,C2的互补文字对,用C-L 表示从子句C 中删除文字L 后所得的子句,那么消解原理可表示为)22()11(2,1L C L C C C -∨- 设C1,C2分别为L1∨C1’,L2∨C2’ ; L1,L2为消解基, 即C1’=C1- L1 ,C2’= C2- L2。
由于L2 = ┐L1,那么(L1∨C1’)∧(L2∨C2’)┝(L1∨C1’)∧(┐L1∨C2’)┝ (L1∧C2’)∨(C1’∧┐L1)∨(C1’∧C2’)┝ C1’∨C2’于是我们有(L1∨C1’)∧(L2∨C2’)┝(C1- L1)∨(C2- L2)即C1∧C2┝(C1- L1)∨(C2- L2)。
这就是说,C1与C2的消解结果是C1和C2的 逻辑结果。
2、证明下列子句集是不可满足的。
(1)S = {p ∨q, ┐q ∨r, ┐p ∨q, ┐r}解(1)p ∨q(2)┐q ∨r(3)┐p ∨q(4)┐r(5)┐q 由(2)(4)消解得(6)p 由(1)(5)消解得(7)┐p 由(3)(5)消解得(8)□(2)S = {p ∨q, q ∨r, r ∨w, ┐r ∨┐p, ┐w ∨┐q, ┐q ∨┐r}解(1)p ∨q(2)q ∨r(3)r ∨w(4)┐r ∨┐p(5)┐w ∨┐q(6)┐q ∨┐r(7)┐r ∨q 由(1)(4)消解得(8)q 由(2)(7)消解得(9)┐w 由(5)(8)消解得(10)┐r 由(6)(8)消解得(11)r 由(3)(9)消解得(12)□ 由(10)(11)消解得3、用消解原理证明下列逻辑蕴涵式。
(1)(p ∨q)→r ┝ (p →r)∧(q →r)解 S = {┐p ∨r,┐q ∨r, p ∨q , p ∨┐r, q ∨┐r, ┐r}(1)┐p ∨r(2)┐q∨r(3)p∨q(4)p∨┐r(5)q∨┐r(6)┐r(7)┐p 由(1)(6)消解得(8)┐q 由(2)(6)消解得(9)q 由(3)(7)消解得(10)□由(8)(9)消解得(2)(p→r)∧(q→r) ┝ (p∨q)→r解S = {┐p∨r,┐q∨r, p∨q , ┐r}(1)┐p∨r(2)┐q∨r(3)p∨q(4)┐r(5)┐p 由(1)(4)消解得(6)┐q 由(2)(4)消解得(7)q 由(3)(5)消解得(8)□由(6)(7)消解得(3)(p→(┐q∨(r∧s)))∧p∧┐s┝┐q解S = {┐p∨┐q∨r, ┐p∨┐q∨s, p,┐s, q }(1)┐p∨┐q∨r(2)┐p∨┐q∨s(3)p(4)┐s(5)q(6)┐q∨s 由(2)(3)消解得(7)s 由(5)(6)消解得(8)□由(4)(7)消解得(4)(p∨q)∧(p→r)∧(q→s) ┝ r∨s解S = { p∨q,┐p∨r, ┐q∨s, ┐r,┐s }(1)p∨q(2)┐p∨r(3)┐q∨s(4)┐r(5)┐s(6)┐q 由(3)(5)消解得(7)p 由(1)(6)消解得(8)r 由(2)(7)消解得(9)□由(4)(8)消解得4、已知有如下化学反应方程式MgO+H2→Mg+H2OC+O2→CO2CO2+H2O→H2CO3现假定有物质MgO,H2,O2和C,形式证明可生成H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