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合集下载

直升飞机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

直升飞机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

直升飞机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一、直升机飞行事故及其原因分析据统计,1991~1995年,日本直升机共发生62起事故,其中,死亡事故为21起。

就事故原因分类来说:驾驶员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为最多,占70%左右;其次是,飞行环境因素,占20%左右;第三是,机体维修不良,仅占10%左右。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因驾驶员的人为因素而造成事故的几种情况。

1)没能充分掌握直升机性能,或在直升机发生故障时出现不适当地判断与操作而造成的事故最多,占19起。

理由是,在机体发生故障时可进行迫降或减少速度缓冲撞击力,避免人员死亡,但有时也会发生重大死亡事故。

例如:1994年10月20日,一架贝尔直升机在日本冲绳县低空悬停中突然打转,造成主旋翼折断、脱离机体而坠毁,机上4人全部死亡。

2)掌握气象信息不够,或错误地判断气象造成直升机进入云、雾中或在能见度较差的状态下撞山等,共发生18起事故。

例如:1994年9月29日,一架川崎BK117B在日本宫崎县喷洒农药中突然下雨、起雾等,在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撞山起火,造成10人全部死亡。

这是日本直升机飞行史上较严重的一起事故。

3)不遵守规章制度、安全意识差,使直升机进入极不安全的高度下飞行而撞在输电线或索道上共发生6起事故。

例如:1995年10月28日,一架法航宇公司SA315B机在日本熊本县巡视配电线飞行中,由于不遵守规章制度而撞在索道上坠毁,机上3人全部死亡。

4)在低空飞行中因忽视安全,不调查、不做障碍物标记,而造成直升机发生事故2起。

例如:1994年3月23日,一架贝尔206B直升机在日本秋田县十和田湖上空违反高度——速度线图的安全规定而坠入湖中,造成驾驶员死亡的事故。

5)在发动机发生故障时出现错误操作造成事故9起。

例如:1995年8月5日,一架法航宇SA365N机在日本兵库县起飞爬升中,由于发动机声音不正常,在迫降时造成机体严重损坏事故。

6)由于不遵守其他有关安全飞行的基本注意事项而造成事故8起。

民用直升机飞行事故分析及对策

民用直升机飞行事故分析及对策

1 前言
直升机以其独特的飞行性能, 被广泛应用到军 事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 民用直升机的应用已渗 透到人类社会生活、 经济发展的众多领域, 并对人类 社会生活、 经济、 贸易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特别是 欧、 美少数发达国家, 人均直升机的拥有量已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 全世 前, 界共有民用直升机近2 ( 0架; 广泛应用的有近百 3 X ) 种型号, 一百多个型别;全世界平均每百万人拥有直 升机3. 9 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民用直升机的应 用尚比较薄弱和落后。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国 民经济实力的增强, 促使我国民用直升机近几年有 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海上石油勘探、 开发, 海上搜 索救生、 医疗救护、 森林防火、 抢险救灾、 消防救助、 旅游观光、 农业应用、 科学考察、 公务应用、 边防巡 逻、 海关缉私、 环境监测等领域, 我国应用直升机都 十分成功, 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令人 欣慰的是, 发展警用直升机, 使直升机成为警用装备 的一部分, 提高公安执法快速反应能力和执法现代 化水平, 已受到国家公安部的关注和重视, 并被提到 了 议事日 程。自1 9 年武汉公安局购置了第一架 93 几80 活塞式警用直升机之后, 广东省公安厅、 郑州、 深圳、 南京、 大连、 三门峡等市公安局相继购置了警
直升机能垂直起飞降落, 能够进行空中悬停、 低 空低速飞行、 机动灵活,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 域。但直升机在飞行中, 动部件受交变载荷作用, 在 执行特殊任务时由于受复杂因素制约, 操纵不当, 也 容易酿成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 下面列举的为 近几年来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 2. 1 .直升机森林防火的安全事故 ( 1)2〕 年4 月5 日, X〕 东航通用航空公司米 一 8 直升机在沈阳机场过夜。当夜气候恶劣, 系大风、 沙 尘暴天气。 在风力作用下, 旋翼长时间大幅度挥动, 拉断系留绳, 直升机严重损坏。构成重大航空地面 事故, 经济损失 1 1. 4 万元。 4

低空飞行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低空飞行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低空飞行的安全隐患有哪些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低空飞行活动日益频繁。

低空飞行一般指在真高 1000 米以下的飞行。

这种飞行方式在农业植保、航空摄影、紧急救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首先,复杂的气象条件是低空飞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低空区域,气象变化往往比高空更为迅速和剧烈。

比如,突然出现的低云、浓雾会严重影响飞行员的视线,使其难以看清周围的地形和障碍物。

强风也可能导致飞机失去稳定,增加操控难度。

而且,低空飞行更容易遭遇局部的气流扰动,如山谷风、海陆风等,这些不稳定的气流可能使飞机产生颠簸,甚至失控。

其次,低空障碍物众多是一个重要的安全威胁。

在低空领域,不仅有高楼大厦、电线电缆、通信塔等人工建筑物,还有山峰、树木等自然障碍物。

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稍有疏忽就可能与这些障碍物发生碰撞。

特别是在夜间或者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识别障碍物的难度更大,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再者,飞行员的操作失误也是导致低空飞行事故的常见原因。

相比于高空飞行,低空飞行要求飞行员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反应能力。

由于低空飞行速度相对较慢,飞机的操纵特性会发生变化,飞行员如果对这些特性不熟悉,或者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操作,就可能引发事故。

例如,在降落过程中,对高度和速度的控制不当,可能导致飞机着地过猛,造成机身损坏甚至人员伤亡。

另外,低空飞行中的通信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低空区域,通信信号可能受到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遮挡和干扰,导致飞行员与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不畅。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获取地面的指示和支持,将极大地影响飞行安全。

低空飞行的航空器自身性能和维护状况也会影响飞行安全。

一些小型航空器可能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原因,出现发动机故障、仪表失灵等问题。

如果在低空飞行时发生这些故障,留给飞行员的处置时间非常有限,很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此外,低空飞行活动与其他空中交通参与者之间的冲突也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直升机飞行安全操作规程

直升机飞行安全操作规程

直升机飞行安全操作规程直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航空工具,其灵活性和机动性使得其在军事、救援和民用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直升机的特殊性质使得飞行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直升机飞行安全操作规程。

1. 飞行准备直升机飞行前的充分准备工作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首要条件。

在开始飞行之前,必须进行检查直升机的机械状况以及各种设备的可靠性。

如发动机、旋翼、控制系统、燃料以及通信等必须经过严格检查。

2. 乘客和机组员的准备工作在乘坐直升机前,乘客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遵循机组人员的指示。

他们需要正确佩戴安全带,并了解逃生和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流程。

机组人员也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掌握直升机的操作技能和应对不同情况的能力。

3. 飞行操作流程直升机飞行操作规程包括起飞、飞行、降落和停机几个环节。

在起飞前,必须进行详细的预飞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和系统运转正常。

在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必须根据飞行计划和导航要求进行操作。

在降落前,需要提前做好适当的通信和减速准备工作,确保安全降落。

停机时,务必确保机舱内没有人员和障碍物,并落实好机身稳定。

4. 飞行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尽管在飞行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飞行安全事故仍然会发生。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机组人员必须娴熟掌握各种应对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在遭遇技术故障或气象突变时,飞行员需要迅速调整飞行计划,采取合理的紧急处理方法。

同时,必须配备完备的紧急救援设备和通信工具,以便及时联系地面救援队伍。

5. 飞行员的素质要求直升机飞行员是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关键。

高素质的飞行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承受飞行过程中的高强度和高压力。

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空中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飞行员还必须接受定期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6. 飞行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具体的操作规程,建立积极的飞行安全文化也是保障直升机飞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行安全的隐患与预防

飞行安全的隐患与预防

06
总结与展望
飞行安全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飞行安全工作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管理的加强,飞行安全事故率得到了显著降低 ,保障了旅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飞行安全工作的不足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如飞行员疲劳、机械故障、天气条件 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改进。
机械因素安全隐患
飞机设备故障
01
飞机上的任何设备,包括引擎、液压系统、导航系统等,如果
出现故障,都可能影响飞行安全。
维修不当
02
飞机的定期维护和检查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如果维修
不当或漏检,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失效。
使用过期或不合格零部件
03
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零部件可能导致飞机设备故障,进而影响
飞行安全的隐患与预防
汇报人:XXX 2023-12-18
目录
• 飞行安全飞行安全培训与教育 • 飞行安全监管与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飞行安全概述
飞行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乘客生命安全
飞行安全是航空业的首要 任务,确保乘客在飞行过 程中的生命安全是航空公 司的基本责任。
交通管制培训
加强交通管制技能,避免飞机在空中相撞。
3
紧急情况处理培训
培训空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如劫机 、恐怖袭击等。
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安全知识讲座
组织飞行员、空管人员参加安全知识讲座, 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宣传月活动
开展安全宣传月活动,通过宣传册、海报等 形式宣传飞行安全知识。
模拟演练
组织模拟演练,提高飞行员和空管人员在紧 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直升机安全规定(3篇)

直升机安全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直升机飞行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直升机飞行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民用直升机飞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直升机生产、运营、维护、修理、使用、培训、科研、救援等活动。

第三条直升机飞行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参与者。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直升机飞行安全工作。

第四条直升机飞行安全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三)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四)持续改进,提高安全水平。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国家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用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直升机飞行安全政策和法规,监督指导地方民航局和各相关部门做好直升机飞行安全工作。

第六条地方民航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民航局制定的直升机飞行安全政策和法规,协调解决直升机飞行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直升机运营人应当建立健全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飞行安全责任,加强飞行安全管理。

第八条直升机运营人应当设立飞行安全管理部门,配备具有飞行安全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负责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直升机运营人应当定期对飞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飞行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条直升机运营人应当建立健全直升机飞行安全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准确地向民航局和地方民航局报送直升机飞行安全信息。

第三章飞行准备第十一条飞行前,直升机运营人应当对飞行任务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飞行任务的安全可行。

第十二条飞行前,直升机运营人应当对直升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直升机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三条飞行前,直升机驾驶员应当了解飞行任务、气象条件、直升机性能等信息,做好飞行准备。

第十四条飞行前,直升机驾驶员应当检查飞行计划和飞行任务书,确认飞行任务符合飞行规定。

低空飞行有哪些安全隐患需注意

低空飞行有哪些安全隐患需注意

低空飞行有哪些安全隐患需注意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低空飞行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活动。

低空飞行一般指在距离地面 1000 米以下的空域进行的飞行活动,包括私人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的飞行。

然而,低空飞行并非毫无风险,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首先,复杂的气象条件是低空飞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低空,气象变化更加迅速和复杂,比如突然出现的强风、低云、大雾等。

强风可能会改变飞机的飞行姿态和航向,增加操控难度。

低云会限制飞行员的视线,使其难以准确判断与地面障碍物的距离和高度。

大雾则会严重影响能见度,让飞行员无法清晰地看到前方的情况,从而增加了碰撞的风险。

其次,低空飞行区域内的障碍物众多。

这包括建筑物、电线杆、通信塔、山脉等。

由于低空飞行高度较低,飞行员反应和处理突发情况的时间相对较短。

如果在飞行前没有对航线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勘察,或者在飞行过程中疏忽大意,很容易与这些障碍物发生碰撞,导致严重的事故。

再者,低空飞行时的电磁干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代社会中,各种无线电设备、通信基站、高压线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这些电磁干扰可能会影响飞机的导航系统、通信设备以及电子仪表的正常工作,导致飞行员接收错误的信息或者设备失灵,从而危及飞行安全。

另外,飞行员自身的素质和经验也是影响低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些飞行员可能没有接受足够的专业培训,或者缺乏应对复杂情况的经验。

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他们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无法有效地控制飞机,从而引发事故。

还有,飞机的机械故障也是低空飞行中的潜在危险。

尽管现代飞机在设计和制造上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机械故障的发生。

例如发动机故障、起落架故障、飞行控制系统故障等。

如果在低空飞行时出现这些故障,留给飞行员处理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有限,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此外,低空飞行中的人为疏忽也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比如,飞行前没有仔细检查飞机的各项设备和系统,飞行中没有遵守相关的飞行规则和程序,或者在疲劳、饮酒等不适宜的状态下飞行等。

民用直升机保障安全措施

民用直升机保障安全措施

民用直升机保障安全措施近年来,随着民用直升机的广泛应用,一些意外事件也层出不穷,使得直升机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确保直升机的安全运行,各国政府和航空公司都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航空器设计和维护航空器的设计和维护是保障直升机安全的重要环节。

直升机的设计要符合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的标准,并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试飞测试。

同时,直升机的日常维护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定期进行各种检查和保养,及时更换机械件和电器设备,确保直升机的运行状态良好,并且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隐患。

飞行人员培训飞行人员是直升机安全操作的关键,他们的技能和经验直接影响到直升机的飞行安全。

为了确保飞行员能够熟练掌握直升机的操作技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各国政府和航空公司都实行比较严格的飞行人员培训制度。

培训范围包括:直升机机械原理、飞行理论、气象知识、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筛选和培训,选拔出素质优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从而保证直升机的安全操作。

安全监控和管理安全监控和管理是确保直升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航空公司必须配备资格齐全的航空安全人员,建立和实施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和实施各种安全措施,定期进行安全审核和评估。

同时,各国政府也要通过立法和监管措施,规范和管理直升机的运行和维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直升机业务的发展。

防范措施直升机的安全隐患多种多样,特别是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往往更容易发生事故。

因此,防范措施是保障直升机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直升机安全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防范措施包括:对天气、机场飞行环境等进行预警和预防,定期检查和更新直升机的机件和设备,制定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提高机组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等等。

总结民用直升机的保障安全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航空公司和直升机从业人员共同努力。

在紧密配合下,合理规划和实施各种措施,才能真正保障直升机的安全运行,促进直升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型直升机飞行安全要求

小型直升机飞行安全要求

小型直升机飞行安全要求
前言
小型直升机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飞行工具,和传统的固定翼飞机相比,它的功能更加多样化,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固定翼飞机,小型直升机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在小型直升机飞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要求。

飞行安全要求
选择合适的起降场地
在选择起降场地时,需要考虑场地的大小、平整度和是否符合民航管理规定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天气因素和机体性能等因素,以确保起降安全。

检查机体状况和机务状态
在飞行前,需要对机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机体处于良好的机务状态。

如果机体状况或机务状态存在问题,一定要进行调整或维修,确保能够安全起飞。

合理飞行规划和飞行高度
在飞行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天气、地形、航线、燃油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飞行计划。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飞行高度,避免与其他航空器发生碰撞,保证飞行安全。

合理的机体使用和保养
在平时的机体使用和保养中,需要根据使用手册和机务人员的建议进行合理的使用和保养。

同时,需要做好机体的保养工作,确保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以保证飞行安全。

严格遵守民航管理规定
作为飞行器,小型直升机需要严格遵守民航管理规定。

在飞行时,必须遵守民航有关规定,确保能够安全起飞和降落。

同时,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飞行安全。

结论
小型直升机的飞行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飞行操作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起飞和降落,并避免任何事故或风险的发生。

直升机的安全飞行问题

直升机的安全飞行问题

直升机的安全飞行问题在汶川震抢险救灾的现场上,一批又一批运输直升机翻山越岭,穿梭在山岗、峡谷之间,降落在田间、道旁,时而在树梢高度上悬停,时而沿着地表低飞,紧有序地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顶风冒雨向灾区运送食品、水、药品和救护装备,穿云劈雾接出待医的受伤灾民。

在抢修通信设施的现场,在排除险情的堤坝上都有直升机的身影。

人们看到,道路被堵、信息不通的地震灾区里,直升机给受灾群众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大家知道,航空事业,安全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总是把飞行安全摆在一切工作之首。

由于直升机具有悬停、垂直飞行、后退飞行、不需要机场跑道的性能特点,执行空中立体作业可应用的围很广,正是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理想手段。

但是直升机的飞行对气象和地形等环境条件有严格的限制,目的就是为了飞行安全,气温高了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和旋翼拉力:气温低了会使发动机起动困难,多云多雾的山区飞行受到能见度低的限制,悬停飞行、低速飞行对风向、风速有着严格要求。

此外,雷电、冰雹、山区的紊流、不平的地面以及复杂的障碍物都影响着直升机的安全飞行,驾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飞行事故。

据国外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直升机发生的各类飞行事故中。

有1/3是由于天气和地形的原因所引起的。

汶川地震灾区,特殊的天气、复杂的地形,可以说是飞行员们平时很少经历的。

能见度是关键直升机在灾区执行任务,主要靠飞行员用目测的办法来识别地形、地标,辨别飞行方向,云遮雾绕的情况使飞行员看不清地面情况,这种恶劣的能见度条件下,飞行员是无法执行任务的。

5月24日,唐家山堰塞湖出现险情,一旦决堤将危及包括在的整个平原地区,指挥部本来做好利用直升机运送人员、吊运巨型设备实施立体抢险,这样既快又可靠。

然而由于灾区上空天气恶劣。

能见度低,一连等了两天,被迫改用部队徒步强行军前往。

从电视画面中人们看到那几天天上的雨时紧时松,空中布满了低云、薄雾,起伏的山峦,弯曲的河道,在直升机飞行前方时隐时现。

在能见度不到1 000米的条件下,飞行员必须精力高度集中,仔细准确判断地形和地标,倍加小心驾驶。

影响直升机飞安全的十大危险源

影响直升机飞安全的十大危险源

影响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十大危险源导语:在直升机飞行当中,有很多影响飞行安全的危险源,有些是自然的,有些则是人为因素所致。

要避免这些危险源变成真正的危险,需要飞行员、地勤人员,乃至飞机设计师的一路尽力,确保每一个进程都取得有效处置,才能确保安全飞行。

本文在汇总大量国内外直升机事故安全的基础上,初步归纳出影响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十大危险源,并针对每一种危险源佐以典型整合进行配合说明,旨在引发更多参与直升机研发、飞行和管理人员的关注,以便加倍客观地熟悉和掌握影响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各种因素、特点和规律,掌握提高直升机飞行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低空线缆事例1:某单位一架直升机实施昼间野外场地起降训练,机组起飞24分钟后联络中断。

事后查明,机组在返航时违背规定的飞行高度(真高100m—200m),擅自在地形复杂的地域做超低空飞行,造成直升机与距地高19m的220KV高压线相撞,机组成员全数遇难。

事例2:某航空公司一架直升机执行灭虫任务,机组在作业进程中,飞行高度太低,精力分派不妥,对外观察不细,未发觉前方200m处高19m的35KV高压线,与电线相撞后直升机严峻损坏,机组一人遇难,一人重伤。

解析:现今城镇、农村的联网电缆密集散布,空中不易辨识,直升机飞行高度较低,在飞行机组不注意时危险就会悄然临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低空线缆仍是直升机超低空飞行的头号杀手,飞行机组应对些高度关注。

图一、伊朗一架直升机撞到高压电线坠毁,造成10人死亡图二、直升机旋翼撞断高压线使直升机迫降航线上的鸟禽事例1:1981上3月2日,埃及国防部长巴达维中将一行乘坐的直升机专机从基地起飞后上升至离地约15m时,突然无法正常操控,进而急剧下坠、油箱爆炸。

事后查明,直升机刚一升空,便撞到一群飞鸟,鸟被吸发动机后,打坏了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涡轮叶片,致使直升机功率损失、状态失衡,坠地爆炸。

事例2:某航空公司执行峡谷景点空中游览任务,直升机起飞后与惊起的鸟群相撞,为避免撞山,飞行员紧急实施水面迫降,事故致使飞行员受伤,2名乘客失踪。

浅谈对飞行安全的认识

浅谈对飞行安全的认识

浅谈对飞行安全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经济作为一支具有强大支撑力、引擎作用的重要力量,为中国航空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当前,中国的航空事业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飞行安全是航空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因此,在飞行工作中我们必须将飞行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保证飞行安全既是飞行安全监督员这一特殊岗位职责所必须,也是每一位从事飞行安全保障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

下面结合我自己实际工作情况谈一谈我对飞行安全的感悟与体会:一、树立安全思想,提高安全意识人的思想观念和动机决定人的行为,因此,要确保飞行安全必须从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做起。

作为一名飞行安全监督员,在时刻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作风的前提下,还应将试飞安全管理体系(SMS)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实现人人想安全,人人保安全,作为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全体飞行保障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日常工作中,只有扎实工作,戒骄戒躁,树立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开创飞行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安全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能否形成闭环,实现预期效果、取得优异成绩,监督监管和持续改进的作用尤为关键。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飞行安全监督员应积极配合飞行安全监管部门对飞行现场采取不定期或定期的安全检查、安全审计等监控手段,对飞行与安全生产全过程进行持续的跟踪与评估,提高飞行安全预警能力,以试飞安全管理体系(SMS)为指导,大力加强飞行安全风险管控。

三、拓展业务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业余的学习时间越来越少,现有的飞行安全管理知识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飞行安全保障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拓展相关领域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安全技能。

直升机飞行稳定性与控制

直升机飞行稳定性与控制

直升机飞行稳定性与控制直升机是一种可以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它不同于传统的固定翼飞机,需要依靠旋翼产生的升力进行飞行。

由于旋翼的特殊作用,使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控制较为复杂,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设计。

一、直升机飞行稳定性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是指在飞行过程中,飞机能够保持平衡的稳定性,避免不稳定的飞行状态和失速等问题。

直升机的稳定性主要包括静稳定性和动稳定性两个方面。

1、静稳定性静稳定性是指在静止状态下,直升机可以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直升机的静稳定性是由飞机的几何构造和重心位置以及质量分布等因素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直升机的重心位置要尽量控制在几何中心线上,以保证其静稳定性。

2、动稳定性直升机的动稳定性是指在飞行过程中,飞机可以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飞机的结构特点、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环境因素等。

为了保证直升机的动稳定性,需要进行科学的控制和设计,如增加飞机的阻尼和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等。

二、直升机飞行控制直升机的飞行控制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和操纵系统两个方面。

飞行控制系统是指直升机的电子控制系统,它通过感知飞机的位置、速度、姿态等信息,对飞机进行自动控制。

而操纵系统则是指直升机的操纵杆、脚蹬和螺旋桨等部分,通过对这些装置的控制,实现对直升机的操作和控制。

1、飞行控制系统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包括融合导航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和引导着陆系统3部分。

其中,融合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飞机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姿态控制系统则可以对飞机的姿态进行控制,引导着陆系统可以实现对飞机的着陆控制。

2、操纵系统直升机的操纵系统包括飞行控制杆、脚蹬、螺旋桨的变距器和前控杆等。

其中,飞行控制杆可以实现对飞机的加速和升降等操作,脚蹬则可以实现对飞机的方向调节,螺旋桨变距器用于控制旋翼的升力和变速,前控杆则可以用于改变飞机的姿态。

三、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发展。

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研究

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研究

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研究第一章:引言直升机飞行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其波动、风、恶劣天气等多种因素都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进行研究。

第二章:直升机飞行安全的重要性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是直升机飞行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不到位,那么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会处于极大威胁之下,同时直升机的损失也可能会触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因此,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不仅关乎到机组人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对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形象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保障飞行安全、获得客户信任、提升组织效益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章: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机制3.1 领导机制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的领导机制需要设立责任明确、权责一致的机构,确保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

这一机制除了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外,还需要明确上下级责任目标的传递、安全风险识别等各种工作流程的协调和把控,以便保证飞行安全。

3.2 组织机制直升机飞行的管理体系是满足企业实际情况的系统化平台,将组织、技术、制度、市场以及客户等各个资源有机综合起来,协调飞行管理活动。

细化的组织体系、合理分工的管理结构、灵活主动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形成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全方位保障。

3.3 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安全风险管理是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管理手段包括安全预警、健康检查、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这一机制的目标主要是提高飞行安全风险的感知,减少飞行事故的发生和偏差,确保飞行活动的安全。

3.4 质量管理机制质量管理机制以质量为核心,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来对直升机飞行活动进行全面优化。

整个系统中需要严格把控直升机飞行活动每个环节的质量,从容差预防、质量监管、安全策略制定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直升机飞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四章:直升机飞行管理制度直升机飞行管理制度是直升机飞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直升机飞行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庆节直升机出行安全吗

国庆节直升机出行安全吗

国庆节直升机出行安全吗国庆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国人民共同欢庆的日子。

人们往往会选择出行,享受假期带来的欢乐和放松。

而直升机旅行作为一种新颖的交通工具,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倾心。

但直升机旅行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国庆节直升机出行的安全进行充分的讨论。

首先,直升机出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直升机是一种以主旋翼产生升力的航空器,相对于其他飞行器,直升机在低空悬停、垂直起降的特点使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能够直接到达地面上方并在地面高度上进行飞行。

这种悬空的灵活性使得直升机在紧急情况下更容易避免危险,减少事故的发生。

而且直升机搭载的乘客数量相对较少,这也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其次,直升机旅行具有较高的航空器安全性。

直升机是一种专业的航空器,它们经过严格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其相关部件和系统均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

直升机飞行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其设计合理、制造过程可靠和维护保养得当。

在国庆期间,直升机航空公司会更加注重安全问题,加强对直升机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直升机的飞行安全。

此外,在直升机航空运输领域,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标准。

为保证直升机旅行的安全性,直升机航空公司必须遵守国际民航组织和国家民航局的相关规定,包括对直升机设备、飞行员资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航空公司会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飞行员培训,以确保直升机旅行的安全。

然而,虽然直升机旅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飞行器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而直升机又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飞行器,需要飞行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如大风、雨雪等,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需要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此外,直升机的起降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和条件,而临时起降场地的选择和准备可能会增加直升机飞行的风险。

总的来说,国庆节直升机出行的安全性较高,主要归功于直升机的特点和航空公司的管理。

直升机涡环状态与飞行安全

直升机涡环状态与飞行安全

直升机涡环状态与飞行安全直升机涡环状态(Vortex Ring State,VRS)是直升机飞行中的一种特殊飞行状态,又称为涡卷状态。

当直升机下降速度过快时,主旋翼的下旋气流会与上旋气流相碰撞,形成一个涡环。

直升机在涡环状态下,会出现严重的飞行不稳定性和失控飞行的风险。

因此,了解涡环状态对直升机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涡环状态的形成与特征涡环状态的形成与下降速度、下降角度、直升机速度、气流稳定性等因素相关。

一般来说,当直升机下降速度超过主旋翼产生的向上气流速度时,涡环状态就会发生。

涡环状态下,直升机的下降速度减小,升力产生减小,飞行稳定性降低,容易出现旋转、振荡、高度下降等失控飞行状况。

涡环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首先是主旋翼失去升力,无法维持直升机的高度。

其次,直升机会出现明显的抖动和振荡,操纵杆的控制感明显减弱。

此外,直升机还会出现高度下降、姿态不稳、旋转等异常现象。

涡环状态与飞行安全的关系涡环状态是直升机飞行中非常危险的状态,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

首先,涡环状态下直升机失去升力,导致高度下降,可能会发生坠毁事故。

其次,涡环状态下,直升机的操纵性变差,操纵杆的控制感减弱,驾驶员很难掌控飞机,容易失控。

涡环状态的飞行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涡环状态容易引发直升机的破产,导致无法恢复控制,加重飞行员的压力并带来创伤。

其次,涡环状态下直升机的高度下降非常迅速,驾驶员很难及时做出反应。

再次,操纵杆的控制感减弱会使驾驶员产生迷惑,可能做出错误的操作。

此外,涡环状态容易导致直升机的结构受损,扰流片、尾部旋翼等部件可能会受到过载破坏。

因此,为了确保直升机飞行安全,必须对涡环状态有所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涡环状态的预防与控制为了预防涡环状态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注意控制直升机的下降速度和下降角度。

下降速度过快,角度过大会加速涡环状态的发生。

其次,要避免在弱气流条件下进行下降,因为气流的稳定性会影响涡环状态。

保证飞行安全的几点看法

保证飞行安全的几点看法

保证飞行安全的几点看法发布时间:2021-10-19T03:05:09.78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9期作者:王鹏[导读] 保证飞行安全是部队建设的一件大事王鹏(61255部队飞行二大队,山西侯马 043013)摘要保证飞行安全是部队建设的一件大事,而发生飞行问题对稳定军心,促进部队战斗力成长都将带来不利影响。

安全工作是一种有形的、系统的工程,受制于各种因素,有其自身的规律,来不得半点虚假。

关键词飞行安全飞行训练中图分类号 E251.3保证飞行安全是部队建设的一件大事,而发生飞行问题对稳定军心,促进部队战斗力成长都将带来不利影响。

安全工作是一种有形的、系统的工程,受制于各种因素,有其自身的规律,来不得半点虚假。

就如何保证飞行安全,下面结合训练实际,谈几点看法,概括起来可以用“实、稳、高、严”四个字加以阐述。

1 保证飞行安全必须狠抓一个“实”字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是抓好飞行安全工作的有利条件。

上级安全工作指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执行和贯彻落实时,必须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不走过场。

要针对指示精神和本单位实际情况,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深入动员教育,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将参训人员的思想统一到精神上来。

领会精神实质,明确中心思想、具体内容,并结合本单位实际,举一反三,细致研究,认真查找训练问题,将落实的内容进行拓展和细化,严密制定落实计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部队按要求、按步骤、高标准、高质量的逐一实施。

防止那些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计划有了让人看,措施订了不照办”,只作表面文章,与己无关的错误倾向。

真正从“实”字上下功夫,切实务“实”不务“虚",做好末端工作,抓好指示精神的落实,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每个人、每件事、每个环节、每个单位。

使其真正明确落实的目的、内容、标准和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好上级的指示精神,确保军令、政令畅通无阻。

保障直升机措施

保障直升机措施

保障直升机措施背景直升机是一种重要的空中交通工具,在军事、医疗、警务、救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面对的天气、地形、空域等复杂因素较多,其飞行安全性也较低。

因此,保障直升机的安全运营成为至关重要的工作。

控制飞行活动保障直升机的最基本措施是通过控制其飞行活动来减少潜在风险。

具体的措施包括:1.建立严格的飞行计划。

考虑到天气、地形、飞行高度、速度等多种因素,设计安全、高效的飞行路线和时间计划。

2.实施预防性维护。

定期对直升机进行机身、发动机、电子设备等方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建立飞行限制规章制度。

对于直升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范围等方面进行规定,确保其在安全区域内进行飞行。

保障飞行环境除了通过控制直升机的飞行活动来保障其安全外,也需要对其飞行环境进行保障。

具体的措施包括:1.对飞行区域进行监控。

利用气象卫星、雷达、卫星图像等多种手段对飞行区域的天气、地形、空域等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可能的飞行障碍物,以保障直升机的安全飞行。

2.建立空管监管体系。

当直升机进入特定空域时,必须按照空管规定进行通讯、协调,以确保飞行安全。

3.加强空中交通管制。

在需要的时候,对直升机进行空中交通管制,保证其与其他飞机或物体之间的距离,并管理航道和行进方向。

提供备份保障即使直升机的飞行活动和飞行环境都得到了充分保障,也不能完全排除飞行事故发生的可能。

因此,也需要提供备份保障,以尽量减少飞行事故的影响。

具体的措施包括:1.装备避撞系统。

采用先进的雷达、后视镜等系统,对直升机的周边状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可能的危险,如避免与其他直升机、山体或其他结构物的碰撞。

2.建立安全降落区域。

在特定区域内建立安全降落区域,以便在发生飞行事故时直升机可以在这里安全降落。

3.提供紧急救援。

在发生飞行事故时,能够快速调度救援直升机、医疗设备和人员,提供及时的紧急援助。

总结直升机是一种重要的空中交通工具,保障其安全运营是必需的。

“沙盲”环境下直升机安全探讨

“沙盲”环境下直升机安全探讨

“沙盲”环境下直升机安全探讨“沙盲”环境指的是沙尘暴等天气条件下,能见度较低、沙尘较多的情况。

这种环境下,直升机的视野受到限制,飞行员难以准确辨识地形和障碍物,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对于直升机驾驶员来说,保证飞行安全十分关键。

为了提高“沙盲”环境下直升机的安全性,飞行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

这种培训应包括飞行技巧、紧急应对措施等内容。

飞行员应该了解沙尘暴等天气条件下直升机飞行的特殊规定和安全操作程序,熟悉仪表飞行和全天候飞行的技术要求。

直升机需要配备先进的导航和监测设备,以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和飞行参数。

应使用先进的地形警告系统,确保在低能见度环境下能及时发现附近的地形障碍物。

还需配备高精度的气象雷达,及时获取天气变化的信息。

这些设备将为飞行员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有助于提高飞行安全性。

为了降低碰撞风险,直升机需要采用颜色鲜明、易于识别的涂装。

在沙盲环境下,视野受限,飞行员很难直接地辨认飞行器的形状和位置。

通过采用鲜艳的颜色和醒目的标识,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容易地识别和定位直升机,减少碰撞的可能性。

建立健全的指导性文件和规范标准也是提高直升机在“沙盲”环境下安全性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制定详细的飞行操作规定,规定直升机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的飞行限制和安全操作要求。

加强对直升机运行和维护的监测和检查,确保直升机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沙盲”环境下直升机的安全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通过飞行员培训、先进的导航设备、醒目的涂装和规范的操作指导,可以提高直升机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飞行安全性,降低飞行事故的发生率。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将能够有效保障直升机在“沙盲”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编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技术报告课题名称: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学员姓名施杰专业飞行与指挥班级直—11指导教员韩旭鹏2009年02 月论文题目: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作者:施杰指导教员:韩旭鹏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城市地形、飞行高度、城市气候等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并根据城市特点对空中出现特情的处置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直升机城市安全TITLE:Analysis Of Helicopter Safety Flight In The Cities AUTHOR:Shi JieTUTOR:Han Xupeng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elicopter flight characteristics in thecities.Analysis focused on the urban terrain,flight altitude,urban climate and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flight safety.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ities,making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isposal methods to the special air circumstances.KEYWORDS:elicopter city safey目录0引言 (1)1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特点 (2)1.1直升机飞行的特点 (2)1.2城市气候对飞行的影响 (3)1.3能见度对城市飞行的影响 (4)2 预防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发生危险应注意的问题 (5)2.1如何在城市复杂地形中保证飞行安全 (5)2.2 保持高度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6)2.3机动飞行的注意事项 (8)3空中特情的处置方法研究 (9)3.1 空中出现特情的原因分析 (9)3.2出现特情的处置方法 (11)4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0 引言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直升机依靠其自身的高效性及高机动性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民用直升机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一个国家民用直升机的拥有量已成为衡量其经济实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直升机进入人们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也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针对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分析,重点分析了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并对特殊情况的处置方法做了一定的总结。

准确地掌握这些方法,对于保证飞行安全,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飞行安全是完成飞行任务的基本前提,只有确保了飞行安全才能在飞行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下面首先分析一下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特点。

1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的特点1.1直升机飞行的特点所谓直升机就是依靠发动机驱动旋翼产生拉力﹑纵横向力﹑操纵力矩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从飞行特点上来看,直升机具有较高的机动性。

它可以原地起降而不受场地限制。

另外,它还具有高效性,它相对于其它交通工具要更加迅速﹑快捷等。

1.1.1高机动性直升机的起飞方式较其它飞行器不同,它可以通过增大发动机功率带动旋翼增加旋翼拉力,从而使直升机垂直离开地面上升高度。

并且在功率允许的范围内,直升机可以在任何一个高度上保持位置方向不变的悬停状态。

这相对于其它飞行器需要借助一定的速度才能起飞就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

另外,直升机在一定的高度上保持悬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尾桨的拉力而改变直升机的方向,使其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进行增速飞行。

这些在城市中飞行都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在城市中起飞,楼房﹑电线杆等高大建筑分布各处,若从地面通过增加速度而起飞,很可能在起飞过程中与建筑物发生碰撞。

因此,能从一定高度增速这就十分必要了。

另外如在楼群之间起飞,还要调整起飞方向,而直升机的旋停转弯性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此可见,直升机所具有的飞行特点是极易在城市中飞行的。

在速度方面相比与其它的交通工具,直升机的速度完全超过了它们。

例如直—11型直升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78公里∕小时,这相比与汽车、火车的速度都要快捷。

另外,对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汽车、火车等受各种地形条件的限制,很可能再行进过程中要走很多的弯路,有时甚至需要绕道而行,这些都极大程度的占用了行程的效率。

而直升机就可以完全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在城市中飞行,只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便可从起点直线直线飞到目的地,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在行程中所需要的时间。

由这两点可以看出直升机相比与其它的交通工具具有很强的高效性,能大大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1.2城市气候对飞行的影响城市中人群居住较多,是人口十分密集的地方。

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就导致整个城市的气温相比与城市周边人口较少的地区要高出很多。

随着空气温度的升高,造成了气温水平分布不均匀,这就会引起热力扰动气流的形成。

而在飞行过程中受到这种扰动气流的作用便会使直升机发生颠簸、摇摆以及局部抖动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为颠簸。

颠簸按照其强度可分为弱、中、强三个等级,它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首先,颠簸时仪表受到不规则的震动,指示常会发生一些误差。

特别是在颠簸幅度较大,直升机忽上忽下变动频繁时,由于仪表指示往往落后一些,升降速度表、高度表、空速表等全静压系统仪表的指示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不能准确反映出瞬间的飞行状态。

此时若依靠仪表飞行,就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其次,颠簸时飞行高度、速度以及飞行状态都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化。

颠簸强烈时直升机高度的变化可达数十米以至数百米,这样就会给飞行员操纵直升机带来很大困难,需要用很大的精力来保持飞行状态,因而体力消耗大易于疲劳。

最后,一般颠簸对于直升机结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直升机长时间受到强烈颠簸机体的某些部位(如旋翼、尾桨)就可能产生变形甚至折毁。

由此可见,颠簸对于直升机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城市中建筑物、街道、广场起伏变化大,扰动气流强烈,“城市风”的影响大。

在高大建筑物背风面往往有下降气流区,在街道拐弯和出口处有涡流区存在。

在街道上空,往往风向风速不稳定,这些都是空气流经粗糙不平的地面或障碍物时形成的扰动叫动力扰动气流。

它同样可以引发直升机颠簸而发生危险。

1.3能见度对城市飞行的影响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看清楚目标物轮廓的最大距离。

以千米或米为单位。

能见度与飞行活动密切相关,它是决定飞行气象条件简单或复杂的依据之一,也是决定能否飞行的重要依据。

而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有: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和大气透明度。

人们观测目标时,是通过目标物和衬托它的背景之间的亮度来鉴别的。

所谓亮度对比,就是观测者所感受到的目标物亮度和背景亮度之间的差值与两者之中较大的一个亮度之比,以K表示。

K的数值在0—1之间,若K=0,就无法看到目标;若K=1,目标物看得最清晰。

在城市中飞行就是进行空中能见度的观测,通常以城市地面为背景,而建筑物与地面亮度差异较大,所以空中较容易辨认。

我们观测目标物时,在观测者与目标物之间隔着空气,由于空气分子和其它微粒对来自目标物和背景的光线有吸收作用,使这些光线到达观测者眼中已经减弱。

另外,气层本身受到各方面光线照射后也有一定的亮度,这个亮度会自然地附加在目标和背景的亮度上。

在大气中,很多天气现象都可严重影响大气透明度。

主要有:雾、风沙、浮尘、烟幕、降水、吹雪等,这些天气都可能在城市中飞行时遇到,从而影响城市飞行的能见度;影响视觉使地标不容易找到;影响直升机的起飞和目测着陆;影响目视飞行等。

进而就可能造成迷航或飞行员产生错觉等飞行事故。

使飞行员精神紧张,操纵不当而发生危险。

另外,由于能见度差,空气中的杂物较多,空气质量不高使发动机吸入大量湿气和微小颗粒等杂物影响发动机功率,使飞行阻尼增大,从而对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

2 预防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发生危险应注意的问题2.1如何在城市复杂地形中保证飞行安全直升机经常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遂行各类飞行任务,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飞行是指城区低空、超低空飞行,可以说城区飞行是超低空飞行中的一个特例。

因此,超低空飞行特点也适用于城市中飞行。

在城市中飞行,由于建筑物的高低起伏不定造成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因此地面效应在城市中飞行不便于被利用。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起飞着陆时,虽然直升机具有较高的机动性,但由于起飞着陆场地面积小,净空条件差,多采用垂直起飞着陆。

起飞增速和着陆消速的下滑线都比较高,这就要求直升机的剩余功率大,飞行载重要小一些,目测要更准确,操纵要更柔和。

高楼间飞行时,也要注意观察好高楼间的距离,防止旋翼与之发生碰撞。

另外,遇到电视塔、超高摩天大楼等建筑物时,一般采用转弯避开而不飞跃。

因为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许多障碍物可能造成直升机飞行员的视力障碍,只有飞过这些建筑物后才能发现其它高大建筑物。

而城市本来建筑物之间的间隔就不大,当发现时可能已经很近,如果这时仍然强行飞越时,必然要过急过量的上提总距使直升机使用较大的功率来保持一个较大的上升角。

在剩余功率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过急过量的上提总距就可能导致直升机旋翼失速,使直升机振动、掉高度、操纵性变差。

从而未能飞越障碍物而与之碰撞发生事故。

因此如遇高大障碍物时通常转弯避开而不飞越。

2.2保持高度是安全的重要保证高度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论是在任何时候是否保持好规定的高度都能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

特别是在城市这种地形十分复杂的地区飞行,高度的保持就显得更加重要。

直升机在城市中起飞和着陆多数在楼顶进行,由于楼顶的面积及周围的环境等因素就给起飞和降落带来很大的困难。

首先是直升机在悬停时保持稳定比较困难。

一般楼顶平台面积都不大,直升机悬停时,视线所看到的地方很可能是楼下,这样一高一低就不好确定直升机的位置和离地高度。

这就要求机组协同,分工明确。

一人集中注意力保持好直升机状态和位置,一人帮助观察障碍物并提醒高度。

这不仅要求个人的飞行技术十分过硬,对于机组人员的协调一致的配合也是十分重大的考验。

显然楼顶悬停属于直升机的精确悬停。

其次是直升机机在楼顶起飞增速后,机头飞离楼顶,飞行员视线看到楼下地面,可能产生高度增高的感觉。

如果下放总距修正,就可能导致尾梁、尾桨碰到楼体,进而发生事故。

在下滑消速过程中,由于飞行员视线由地面转到楼顶,会产生高度下降过快的感觉而补总距进行修正。

这样就可能导致直升机到达楼顶上空高度过高。

这时如果放总距垂直下降接地过程中,直升机下降率过大很可能造成涡环而发生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