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共41页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文档讲课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文档讲课文档

统藏失司─血逸脉外─各种出血证
临床表现: 失血症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脉无力,舌淡胖等 气虚症状。
第34页, 共43页。
4.气随血脱 概念: 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 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脱
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
形成:
外伤, 产后失血 呕血、崩中
血液
虚 脱
气无所依附─ 气
虚 脱
临床表现: 大出血时,突然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甚则昏厥、脉芤或微细。
形成:
升清无力─头目失养─上气不足证
脾气虚损
(气虚证) 升举无力
气陷于下
内脏器官 位置下移
中气下陷证
第23页, 共43页。
临床表现: 上气不足证─头晕眼花,耳鸣,疲倦乏力。 中气下陷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 ,脉弱无力,或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或内脏 下垂。
(4)气闭 概念: 指气郁太过,壅阻心胸,闭塞清窍,以
此外, 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 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精”, 泛指一切精微物质, 包括气、血、津液和从 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 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 之精, 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都有直接关系。
第3页, 共43页。
临床表现: 肺气壅滞─胸闷、咳、气喘 肝气郁滞─胁肋胀满,少腹胀痛,随情绪忧思恼怒 而加重。 胃肠气滞─腹胀而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 舒。
(示病例)
第20页, 共43页。
(2)气逆 概念: 指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
态。
形成:
情志内伤 外邪侵犯
痰浊壅滞 饮食冷热不适
气 机
上升太过─肝气升逆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营养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Company Logo
气的固摄作用
Company Logo
含义: Company Logo
机理: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
世界卫生组织衡量空指气污气染的对标准体是每内立方液米空态气中物的悬质浮微具细粒有子2固0微克护。 、统摄和控制作用,从
温煦推动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
固摄 精液 如:肾气 机理: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
Company Logo
尿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将津液上输于肺
涎液——脾气 与视听言动的功能有关。
①气机的状况——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涕液——肺气
气化作用
Company Logo
气化的含义: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是指精气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一气
气的概念 气的生成 气的分类 气的运动 气的功能
Company Logo
气的概念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⒈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⒉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⒊气是万物之间的中介 ⒋天地之精气化生人
Company Logo
中医学气的含义: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营卫二气的比较
性质:精专柔和

分布:行于脉中
者 皆 由 水
营气
功能:营养周身 生化血液
属性:主内守属阴
阴阳相随 内外相贯

往来贯注

性质:慓悍滑利
并行不悖

卫气 分布:行于脉外

功能:温养脏腑

护卫体表
属性:主卫外属阳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后天之精,经脾的转输 ,布散至脏腑, 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与各脏的血、津 液相互化生,促进脏腑功能正常发挥 先天之精,化生元气,以三焦为通道,布 散全身,推动和激发各脏腑功能活动,为 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精的施泄:
(2)生殖之精,施泄有度,繁衍生命
①生殖之精的化生:生殖之精,由先天之精
在后天之精的资助下,在天癸的促发作用

行于脉外的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慓悍滑利部分化生。 行于脉外运行全身,水谷之悍气,不受脉道之约束。 ①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②护卫肌表 ③控制腠理的开合
5.主要功能
营 营 气 别名 别名
营 阴
卫 气 气
卫 阳
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 行于脉外,具有保护作用 含义 概念 之气 之气
元气是人体的根本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若元气不足——生长发育迟缓,各脏腑组织功能低下 的病变。 《景岳全书》“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 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生成
含义——原气,是人体的原始之气,根本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来源于先天——禀受父母肾中之精气 生成—— 充养于后天——脾胃吸收的水谷之精气
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协调平衡称之气机调畅
气滞——气阻滞于局部或郁而不散 气逆——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机失调 气陷——气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外出运动太过,大量外脱而不 能内守 气闭——气出入运动受阻,不能外达而郁 闭于内
气的功能
推 动 调 控 作 用
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
激发和推动
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 活动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二、津液的代谢
生成

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知识

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知识

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知识气血津液是中医的基本概念,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下面简要介绍气血津液的基础知识。

一、气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中医认为,气存在于人体内外,气有内气和外气之分。

内气即脏腑功能所形成的气,外气指外界的空气。

内气又有营气、卫气、固气、清气之分。

营气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转化的产物,主要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负责营养全身组织器官;卫气则是通过气息吸入和新陈代谢生成,负责抵御外邪入侵,防御作用;固气是指脏腑功能的内源力量,是维持脏腑功能正常的重要保障;清气指的是呼吸时吸入气体中的纯净成分。

气的生理活动主要包括升降出入等运动。

二、血血是人体内的液体物质,负责供应全身组织器官的营养和氧气运输。

中医认为血主要在心脉中循环,起到濡养、滋养脏腑组织的作用。

血的生理活动包括心脉的搏动和血液的运行。

血液主要由营养成分和血细胞组成。

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等,为维持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物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分别负责氧气的输送、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

血的生理活动受到脾胃、肺脏和肝脏等脏腑的调节。

三、津液津液是人体分泌的液体物质,主要由消化液、唾液、泪液、汗液、涕液等组成。

津液是人体的润滑剂,起到润燥、保湿、通利等作用。

津液的主要来源是脾胃的消化吸收、肺脏的呼吸过程和肾脏的水液代谢。

津液的分泌过程受到脾胃、肺脏和肾脏等脏腑的调节。

津液的分泌过少或失去润滑作用会导致干燥、口渴、便秘等症状。

四、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气的运行可以推动血液循环,气虚则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血液的流动又可以濡养组织器官,血虚则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失调。

津液的润滑作用可以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之间的调节关系非常重要,不同的脏腑对气血津液的运行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例如,肺主气,心主血,脾主运化,肾主津液。

对于气血津液的调节失衡,中医则通过药物、针灸、饮食调理等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 分布:由于卫气“慓疾滑 利”,活动力特别强,流动 很迅速。所以,它不受脉管 的约束,运行脉管之外。
整理ppt
• 主要功能: 1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2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3 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腺的排泄,
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卫气不足----玉屏风散:黄芪、白术、
防风
整理ppt
3、气的运动 • “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
虽有多种多样,但一般可归 纳为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升、 降、出、入 。
整理ppt
气机调畅
•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 调平衡,称为“气机调畅”, 人体处于生理状态。
• 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则是 “气机失调” 。
整理ppt
气机失调
• 1、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而运行 不利,称为“气机不畅”;
整理ppt
1、津液的概念
•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 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
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 • 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
整理ppt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 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是一个由众多脏腑共 同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过程。
整理ppt
(1)元气
• 生成:从父母禀受先天之精 气,经肾的化生作用和水谷 精微的滋养而成。
• 所以元气来源于先天,滋养 于后天。
整理ppt
• 分布: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 行于全身的。内至脏腑,外 达肌肤腠理,都是以三焦为 通道而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 分。
整理ppt
主要功能: 1 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2 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
气、血、津液
一、气
整理ppt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专家讲座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专家讲座

第15页
●气升降出入是经过各脏腑不一样功效活动表 现出来,详细落实到脏腑之气上。
注:并非每一脏腑必须具备气升降出入四 种运动形式,而是各侧重。
●气升与降,出与入关系: 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制约、相互
为用——以到达脏腑之间协调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16页
五、气分类
(一)元气(原气、真元之气) 元——开始、最初;原——原始 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主要气,是人体生
汗 排泄废物
冬:尿多汗少 阴阳平衡 尿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35页
四、津与液区分 津液虽统称,但有一定区分


性 状 清轻稀薄,流动性大 重浊粘稠,流动性小
分 布 ❖ 散于皮肤、肌肉、 ❖ 孔窍,并渗透于脉
作 用 滋润肌肉、充养皮肤
属性 属 阳
灌注于关节、 孔窍和脑髓等处 滑利关节、濡养孔窍、 补益脑髓
气逆
血病 气病 气 脱
气滞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41页
二、气和津液关系 从阴阳属性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
(一)气对津液关系 气能生津—是津液生成与输布 物质基础和动力 水化于气
气对津液 气能行津—是津液输布排泄动力, 气行则水行 气能摄津—控制津液排泄,使体内 津液维持一定量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水谷精气所化生,是其中柔和且
富有营养部分。 行于脉中,贯五脏络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21页
●主要功效
功效
化生血液——经肺注入脉中,为血 液组成成份之一
营养全身——循经脉流注全身,为 人体提供营养物质 营运血液——为血中之气,含有营

中医基础理论学课程案例-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学课程案例-气血津液
基本物质。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 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是一个由众多脏腑共同 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过程。
• 生成----来源于饮食水谷。 • 输布与排泄----津液生成之后,依靠脾的
转输、肺的肃降和肾的气化作用,借三焦 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 • 经人体利用后,化为汗液从皮毛排泄, 或化为尿液经膀胱而排出体外。
独参汤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2)宗气
• 生成: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 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相结合而成。
• 分布:积于胸中“上气海”。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 主要功能:
• 一是行呼吸,上出咽喉,有促进肺的 呼吸运动的作用,并与语言、声音的 强弱有关;
• 二是行气血,贯心脉,有协助心气推动 心脉的搏动,调节心律、心率的作用, 并能影响肢体的活动和寒温。
气、血、津液
一、气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 主要内容
• 1、气的概念 • 2、气的组成及分类 • 3、气的运动 • 4、气的功能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1、气的概念
•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素问》说:“天地合气,命 之曰人”。
• 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 基本物质。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气的其它含义
• 心气、肺气、脾气、肝气、肾气、
胃气----指代各脏腑的功能活动;
• 经络学说中的经络之气----指代经
络的功能;
• 病因中的六气----指代正常气候; 邪气----指代致病因素。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2、气的组成及分类
• 人体的气的组成:(1)肾中 之精气 (2)饮食水谷精气(3)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共44页文档46页PPT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共44页文档46页PPT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共44页文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中医(专长)-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中医(专长)-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第八单元气、血、津液第一节气一、人体之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1.来源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并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2.气的生成(1)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化生元气。

(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相合,接受容纳饮食,腐熟运化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之气。

(3)肺为生气之主:肺为清虚之脏,主司呼吸,吸清呼浊,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

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人体体温的恒定,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生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气的温煦作用;血和津液在体内不停地运行,也依赖气的温煦和调节,故古人说“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如果体内气虚,温煦作用失常,便会引起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行滞缓、津液凝聚等病变。

3.防御作用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表现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

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体现的,故《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 中医学气的理论重在研究人身之气 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 脏腑、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的涵义: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
的极精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 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
气的涵义包括三层意思:物质性、 功能性和运动性.
1、物质性:是结构单位最小的物 质.用最表达.
血能载气 津液能载气
三气运动的意义:
1、布散全身,发挥人身之气的功能,运行 精、血、津液濡养全身.
2、完成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 理活动,并使之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3、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适应和 联系.如肺的吸入与呼出,饮食物和津液 的新陈代谢等.
四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1、脏腑之气运动趋势: 心肺在上,上者宜降.
五脏:肝肾在下,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六腑以降为顺,宜降.
六腑: 降中寓升小肠吸收水谷精微
2、脏腑之气运动的协调统: 1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2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3心火宜降,肾水宜升. 3、气机调畅:
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协调平衡称 之气机调畅.
五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1、气机失调:气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协 调平衡,称为气机失调.
2、生理表现: 1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2推动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
功能活动. 3推动精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输布.
3、病理表现:气虚推动无力. 1生长发育迟缓、早衰. 2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减退. 3血行迟缓—-血瘀. 4津液停滞—-痰饮、水肿.
二温养作用:
1.含义: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热量,温 暖机体,营养全身.
2、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 的生殖之精.
• 中医学的先天之精,从分子生物学来看, 可能相当于现代医学生殖细胞中的核 酸和性激素.在遗传工程中,核酸是携带 父母的遗传信息,形成胚胎,促进胎儿生 长发育的根本物质;而性激素则是人 体繁殖机能的物质基础,类似中医学中 的天癸.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学说》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黄帝内经》中将人生活的场所称之为“气交”,“气交”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相互交汇的地方。

人既然生活在“气交”之中,就必然和天地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并且是气体中最精微的部分构成了人体。

人体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运动变化也就是人体的生命活动。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在中医学中,“气”具有多种含义,譬如:把致病的六淫,称“邪气”;把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称“正气”;把中药的寒、热、温、凉,称“四气”。

但这里所论述的气,是专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而言。

气的生成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相对平衡协调才能发挥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这种生理状态称之为“气机调畅”,如气机失调,就会出现各种病理现象。

由于气的运动形式多样,故“气机失调”的形式也很复杂,如: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气逆”;气的运动受阻,在局部发生瘀滞,称“气滞”;气的出入运动受阻郁结在内,称“气郁”。

如平时听得比较多的“肝气郁结”,那是因为肝气是上升,疏散的,一旦肝气的运动受阻,郁滞不通,就会出现嗳气喜叹息,肝区疼痛等“肝气郁结”的表现。

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具有推动和激发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并且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当此作用减退时,则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血和津液生成不足,输布和排泄受阻等。

温煦作用,主要是讲阳气能产生热量,温煦人体的作用。

人体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需要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血和津液都是液体,都需要气的温煦才能正常运行。

阳气愈多,产热愈多,故有“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的说法。

防御作用,气有维护肌肤,防御邪气的作用,与现代医学的防御屏障相关联。

中医基础理论(二)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二)精气血津液
《靈樞‧營衛生會》中更強調了肺在化生血液中的作 用,說:「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 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 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放獨得行於經隧。 」
精和血之間還存在著相互資生和轉化的關係。 精藏於腎,血藏於肝。腎中精氣充盈,則肝有 所養,血有所充;肝的藏血量充盛,則腎有所 藏,精有所資,故有“精血同源”之說。
血的營養不只滋潤作用,具體體現在面色的紅 潤、肌肉的豐滿和壯實、皮膚和毛髮的潤澤有 華、感覺和運動的靈活自如等方面。如果血的 生成不足或持久地過度耗損,或血的營養和滋 潤作用減弱,均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虛的病理 變化,出現頭昏目花、面色不華或萎黃、毛髮 乾枯、肌膚乾燥、肢體或肢端麻木等臨床表現。
四、氣的種類
由於氣的分佈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 (一)宗氣 積於胸中,是飲食水谷所生化之氣與吸入之清氣結合
而成,是一身之氣的運行輸布的出發點。 它的功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言語、聲音、呼吸強
弱,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注心脈而行氣血。 凡氣血的運行,以及肢體的寒暖和活動能力,多與宗
從氣、血、津液的相對屬性來分陰陽,則氣具 有推動、溫煦等作用,屬於陽;血和津液,都 為液態物質,具有濡養、滋潤等作用,屬於陰。
機體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 所需要的能量,來源於氣、血、津液;它的生 成和代謝,又依賴於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 正常生理活動。
因此,無論在生理還是病理方面,氣、血、津 液和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之間,始終存在著 互為因果的密切關係。
血,是機體精神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故《素 問,八正神明論》說:「血氣者,人之神,不 可不謹養。 」
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覺靈敏,活動自 如,均有賴於血氣的充盛,血脈的調和與流利。 正如《靈樞‧平人絕穀》中說的「血脈和利, 精神乃居」 “。

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知识

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知识

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知识气血津液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基本物质,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一、气血气血是指中医理论中的两种基本物质,即气和血。

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包括呼吸、心跳、消化、循环等;血则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1. 气的概念及功能气是人体内的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等作用。

具体来说,气能够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功能和新陈代谢,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温煦人体,保持人体的正常体温;防御外邪,保护人体免受疾病的侵害;固摄人体的津液、血液等物质,防止其流失。

2. 血的概念及功能血是人体内的一种有形的红色液体,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滋润和营养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如果血液不足或者运行不畅,就会导致人体出现贫血、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津液津液是指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包括汗液、尿液、唾液、肠液等。

津液的主要功能是滋润和营养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1. 津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生成和运行与脾、胃、肺、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津液主要由脾胃运化水谷而来,经过肺、肾等脏腑的调节和转化,输布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中。

如果津液不足或者运行不畅,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

2. 津液与疾病的关系津液的代谢失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水肿是由于津液代谢紊乱导致水液潴留所致;消渴则是由于津液不足或运行不畅导致血糖升高所致。

因此,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常常会采用调理脾胃、润肺补肾等方法来调节津液代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气血津液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气血津液的理论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病症表现,中医会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来调理气血和津液的运行,以达到扶正祛邪、调理身体的目的。

中医基础——气血津液PPT课件

中医基础——气血津液PPT课件

(三)津液的主要功能
布散于肌表——滋养肌肤皮毛。 流注孔窍——滋养和保护孔窍。 滋养濡润 灌注脏腑——滋养内脏。 渗入骨髓——充养骨髓、脑髓、脊髓。 功 流注关节——润滑关节,以利屈伸。 能 充养血液: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具有调节血液浓度和滑利血脉的作用。 调节阴阳:津液代谢随机体内在的生理状态和外界环境而变化,能调节机体阴阳动态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通过尿汗等途径,排除代谢废物,保证脏腑生理功能正常。 运载全身之气:气无形,以津液为载体,依附津液而运行全身。
推 推 动 动 与 作 调 用 控 作 用
调 控 作 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
含义:指人体阳气有通过气化产生热量,温暖机体、消除寒冷的作用 温 煦 作 温 用 煦 与 凉 润 作 用 凉 润 作 用 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生理意义 保证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二 生 者 命 虚寒性病变: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等症 病理表现 活 “气不足便是寒” 对 温煦不及 脏腑的生理活动减弱 立 动 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 统 正 含义:指人体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作用 一 常 维 进 减少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持 行 生理意义 维持脏腑功能活动正常 使精、血、津液有序地代谢 脏腑功能虚性亢奋 病理表现:凉润不及 精血津液代谢加快 发生虚热性病变 低热、五心烦热、盗汗、脉细数等 利于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输布和排泄 温煦太过:多因气行郁闭,壅实化火→发热——“气有余便是火”
(二)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 肾 藏 精
自然界之清气 肺 主 呼 吸
水谷之精气 脾 胃 运 化
人体之气
营气
肾为生气之根 先天 之精 卫气
元气
后天 之精
谷 气
自然界 清气
一身 之气 宗气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一节精一、精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哲学含义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的概念,滥觞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中的“精气说”。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在气的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以《管子》为代表将气范畴规定为精、精气,提出了精气说,认为精气是最细微而能变化的气,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来源。

《管子》精气说中的精、精气与气一元论的气范畴的含义同义。

精、精气即是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精微物质,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

精气说是一种接近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精的医学含义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1.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

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

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

3.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

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5.精指人体正气。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总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

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

中医药学概论:气血津液全解精选全文

中医药学概论:气血津液全解精选全文

脉管 气 推动
脉管
血液的循行

固摄 气
三、血液的循行
“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
气虚 气滞
血虚 血瘀
四、血的生理功能
1 营养滋润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毛发润泽光华,感觉运动灵活协调
2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常
血的生理功能
二、气的生成
(一)气的来源
先天之精气: 禀受于父母,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藏于肾)
后天之精气: 水谷之精气(脾胃纳运、升降、阴阳相合) 自然界清气(肺生气司呼吸)
“正气”
(二)气的生成过程
肾为生气之根 脾胃为生气之源(气血生化之源) 肺为生气之主
三、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Propelling function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促使精、气、血、津液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生理:饮食 水谷精微 气血津液
津液 汗液、尿液
食物残渣
糟粕
病理:气、血、津液代谢障碍;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 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障碍。
四、气的运动形式 The moving styles of qi
有生命活动,就有气的不断运动,气的运动——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
《灵枢·决气》: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
(2) 其它途径: 肾藏精,主骨生髓,精髓化血
三、血液的循行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如环无端,流布于全身,以营养人体周身上 下内外。
① 气的推动作用 心主血脉:血行直接动力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肝主疏泄:气行血行
② 气的固摄作用 脾主统血:血行脉道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五脏综合作用,脾胃尤为重要
三、血的循行
血液
心主血脉,血行动力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脾主统血,血行脉道

主疏泄——气行血行
主藏血——调节血量
四、血的生理功能
面色
肌肉
皮肤
神志活动 (血者,神气也)
1.面色红润 2.肌肉丰满壮实 3.肌肤毛发光滑 4.神智活动正常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
气的运动失调
温煦作用
固摄作用
营养作用
推动作用
防御作用
气化作用
气的生理功能
含义: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
01
作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推动血液的运行; 推动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02
(一)推动作用
气的生理功能
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 维持肝脏经络的生理活动 维持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
气血津液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正文已经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
2
1
掌握气的概念、生成、运动、分类和生理功能
掌握气、血、精、津、液之间的关系。五、了解气、血、精、津、液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掌握血的概念、生成、循行和主要生理功能
粪 便



膀胱
尿液
头面
肌表
脏腑 组织
三焦


口鼻呼气
汗液
温煦
水之下源
水之中州
水之上源
D
C
B
A
滋润和濡养作用;
化生血液;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