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八年级历史课程中,《工业化的起步》是一章节至关重要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了解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以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史料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工业化起步的阶段特征、成就及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对国家工业发展的关注和认识。
3.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具有时代背景的课堂活动,如模拟工业化进程中的谈判、辩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氛围。
4.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2.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使他们在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共同探讨工业化起步的各个方面。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他们关注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我国工业化起步的阶段特征、成就及影响。
2.强调工业化起步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以及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应具备的批判性思维。
4.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图片、文献等资料,进行历史事件、人物、成就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
5.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比较分析等,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故事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பைடு நூலகம்业化进程的直观感受。
5.通过课堂讲解、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工业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树立科技创新、勇于改革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图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历史现象?这个时期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这幅图片展示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情景。工业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重要力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小短文,要求涵盖工业化背景、条件、我国工业化初期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等方面,字数在500字左右。
(此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史料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请同学们分组收集工业化进程中的典型事例,分析这些事例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制作成PPT,下节课进行展示。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提高历史素养。
4.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5.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人教初中历史八下《4 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17)
工业化的起步课标要求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和作用难点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参,图片1.结合书中小黄框内毛泽东说的那句话,概括建国初期指出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情况2.结合第一单元,阅读书中第二部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情况教学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师:毛泽东有感建国初期,我国十分落后的重工业而说的一段发自肺腑的话“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怎样才能改变这一落后现状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自主学习,完成“前置性小研究”。
1.我国在工业化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的情况下,开始制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一,建国初颁布《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二,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学习成果展示: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与目的:2、基本任务:3、建设成就:(制表——组内完成一个表格)4、一五计划的成果向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能带着问题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7)
《工业化的起步》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2、学科:历史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网络查找有关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1954制宪法的网页及图片。
二、教学课题:《工业化的起步》1、能够掌握历史学科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2、学习搜集相关的网络资料。
三、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工业水平很低,为了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工业化国家,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相互促进,可以说超过了之前的一百多年。
使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工业化的起步。
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问题。
为了保证第一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通过第一部宪法,并且两者相互促进。
3、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但知识积累还是较少,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自主获取信息。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同时引导学生怎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就。
4、学案课标要求: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学习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经济建设成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②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及插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6、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 年宪法的颁布。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教案标题: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1. 了解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2. 掌握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3. 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难点: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括工业化起步阶段的背景介绍、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2. 教学素材:包括工业革命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工业革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有什么影响?二、讲解工业化起步阶段的背景和影响(15分钟)1. 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是如何开始的?为什么会在18世纪的英国开始?2. 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的影响:工业化带来了哪些社会变革?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3. 探讨工业化对经济的影响:工业化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哪些行业受益最大?4. 讨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工业化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了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三、分析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20分钟)1. 介绍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如工业革命的爆发、蒸汽机的发明、纺织业的机械化等;2. 分析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如何从起步阶段逐渐发展壮大的?各个行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四、讨论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并就不同观点展开讨论;2. 展示讨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并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工业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掌握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并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案02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18——22,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即使与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组织编制“一五”计划,起止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问题,主题是工业化的起步,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建国初的经济建设不了解,经济问题学生也不易理解,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最好能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提供大量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一是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工业化的起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过程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
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教初中历史八下《4 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19)
【教师归纳】
1.当时的国情,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
2.受苏联发展的影响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就。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看一看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
动脑筋教 材第20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难点:共和 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手 段:阅读、思考、讲解、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பைடு நூலகம்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行默写
默写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18页—19页,思考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上面临怎样的局面?(背景)
学生回答: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多媒体展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图片)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第二段内容看一下,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学生看书]……
[教师要求]请 大家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复述一遍。
多媒体展示一五计划的任务
[教师引导]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一般来讲,应该是先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对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授后小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授课日期 :月日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教师提问】
(1)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会议是什么?
(2 )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人教初中历史八下《4 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8)
《工业化的起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反映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教法学法【教法】(1)比较法。
(通过和其他国家工业势力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2)探究式教学法。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3)情景体验式教学法。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等)(4)讲述法、讲解法。
(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法】课前准备、史料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改革》,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出示幻灯片),土地改革的意义之一就是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新中国的经济底子太薄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出示幻灯片),那么这么大的差距如何才能赶上去呢?带着以上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8)
A大庆B沈阳C鞍山钢铁公司D长春
3.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文化大革命”期间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4、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A武汉长江大桥B南京长江大桥C钱塘江大桥D江阴长江大桥
回答:这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至少3项)
你怎样看待这些成就?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有个大庆市,他的别名为“石油王”
东北有个英雄城,他的别名为“鞍钢”
东北有个汽车城,他的别名为“解放”
东北有个新大连,他的别名为“时代窗”
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在东北地区取得的任意两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本初中历史网
/czls/js/tbjx/8x/u2/tpsc/201008/t20100825_734846.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决票样初中历史网
/czls/js/tbjx/8x/u2/tpsc/201008/t20100825_734845.htm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成绩斐然,尤其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五)随堂检测
1.国民经济五年划是报纸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实行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现国家工业化D进行三大改造
C、利用材料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等加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掌握。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本单元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而工业化的起步则是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而采取的经济方面的措施。本课主题为工业化的起步,重点是“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理解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的冲击,了解工业与城市的联系,初步认识工业化进程对社会造成的影响;3.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到工业化时期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的创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工业化对于农业、手工业的冲击,了解工业与城市的联系,初步认识工业化进程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工业化时期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的创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表解析、视频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印刷术的普及通过印刷术的普及介绍欧洲文化传播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欧洲文化传播的特殊性,以及欧洲文化传播对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2.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讲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启示学生理解蒸汽机的革命性质和应用范围。
3.新制度的创新引入工厂制度,帮助学生了解工厂制度的特点,明确工厂制度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4.新思想的创新通过导入亚当·斯密的理论,启示学生认识自由放任主义的理论基础,以及自由放任主义对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5.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讲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人物。
6.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的冲击通过讲解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的冲击,帮助学生理解工业化进程对社会的影响和转型,以及认识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7.工业与城市的联系通过讲解工业与城市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工业和城市的相互关系,理解城市化进程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8.展示与讨论通过展示与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工业化进程中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视频资料等。
初中初二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设计
初中初二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化的起步,掌握其历史背景及特点;2.理解英国为什么率先进行工业化;3.知道工业化的推动因素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工业化的概念和特点;2.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及演变过程;3.英国率先进行工业化的原因;4.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阅读法:讲解教材内容并进行解读,由学生浏览教材并思考问题,进行课上讨论。
2.引导法:通过引导问题和引导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对于工业化的观点。
3.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化进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工业化的本质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工业化的起步1.介绍工业化的概念、特点和历史背景。
2.分析工业化的推动因素,并进行课上讨论。
3.分组讨论工业革命前的生产方式和工业革命后的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
第二课时:英国率先进行工业化1.讲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化的具体原因。
2.明确英国所处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并了解英国独特的工业环境。
3.分析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第三课时:工业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1.介绍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也包括其对中国的影响。
2.分组讨论工业化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3.总结工业化的影响。
五、课堂练习1.针对所学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外资料,形成一份小结。
2.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份工业化时期重大发明或发现的文献报告。
3.针对学生的书面报告,组织成为班级展览。
六、教学评价1.在课中引导学生思考,动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检测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效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能力。
3.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的观点,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能力。
七、教学资源1.教材:《历史》初中初二下册。
2.其他教学资源:相关电子和纸质图书、课外材料。
八、教学反思1.本教案采用了阅读法、引导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工业化的相关知识。
2.通过课上小组讨论、小结以及班级展览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更为深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成就分布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某某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某某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准着我国社会主义某某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是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
难点:《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的性质。
3. 教学过程【导入】工业化的起步表格出示:建国初期完成的任务1、建立人民政府(1949):成立新中国2、统一大陆,民族团结(1951):某某和平解放3、保家卫国(1950.10-1953.7):抗美援朝4、满足农民人民需要(1950-1952):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某某政权,巩固政权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讲授】新课学习(多媒体展示资料: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 )教师提问: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教师: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说明了什么问题?(阅读分析图表内容,并得出结论)学生: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教师:图表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人教版历史八下《工业化的起步》word学案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学案课标要求: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经济建设成就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及插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5軒宪法的颁布。
学习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自学感悟(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
1、“一五”计划(现在我国正在实行第^一五计—2010年)起止时间:制定的背景:目的:基本任务(包括几个方面)完成情况:(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的)结果:意义: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时间:制定机构:宪法的主要内容:性质:二、群学探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1、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回答:这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至少就项)你怎样看待这些成就?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东北有个大庆市,他的别名为“石油王”东北有个英雄城,他的别名为“鞍钢”东北有个汽车城,他的别名为“解放”东北有个新大连,他的别名为“时代窗”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0世纪5(—60年代我国在东北地区取得的任意两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2)请你为今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回答:(1)这部宪法颁布于何时?是哪一次大会制定颁布的?⑵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1949年3月,毛泽东及周恩来等离开西柏坡前往京城赶考赶考的成绩如何?根据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来回答四、知识构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本课的知识框架,并掌握基础知识五、省学检测(史海拾贝,你一定行!1.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纸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A实行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现国家工业化D进行三大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以什么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A大庆B沈阳C鞍山钢铁公司D长春3•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人教初中历史八下《4 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5)
《工业化的起步》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基础知识。
2.解读图表《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体验与感悟“一五”计划实行的背景;观看《鞍山大型轧钢厂》《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奠基石》《长春一汽》《一五计划工业和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等图片,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知道“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点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和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体悟教学;角色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段话。
请听──毛泽东(学生模仿,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三)合作探究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先自己观察分析后,小组讨论,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PPT出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为什么?根据自学情况和下列材料讨论: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斯大林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人教初中历史八下《4 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20)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下面的材料,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
附材料: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 春第一汽车制造 厂试制成功。
[板书]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教师 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这次大会的概况。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加强各项政治建设,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已提上党的重要议事日程。
大会根据宪法的规定,选举和决定了国家领导工作人员。毛泽东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等十三人为副委员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提名,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从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中
二次备课
(备课人:________)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性。
(2)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取得的成就。
(3)掌握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及其内容和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第二段内容看一下,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板书]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学生看书]……
[教师要求]请大家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复述一遍。
人教版历史八下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师寄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习目标:一、知道一五计划的大体任务和主要成绩二、识记第一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能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重、难点:一、识记一五计划的大体任务。
二、识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习进程:一、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三、合作探讨1、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是什么?大体内容是什么?2、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如何的成绩?3、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四、针对训练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2年D、1953年2、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域B、西南地域、C、东北地域D、东南地域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杨浦大桥D、钱塘江大桥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揭幕词中毛泽东说:“咱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A、社会主义制度成立B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肯定D、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材料二:此刻咱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
可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沓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针对材料二的状况我党采取了什么办法?你能说出这些办法实施后取得的成绩吗?6、简答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按照所学知识回答:(1)我国国家政权性质是什么?(2)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最高权利机关是什么?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六、教后反思:。
人教初中历史八下《4 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22)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课标要求】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习目标】1、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的作用。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和作用【学习难点】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A级)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1、时间与目的:__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_______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___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______年9月,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____的宪法。
人教初中历史八下《4 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14)
讲述法探究解析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设计与反思
板书设计:略
教学内容
设计与反思
导入新课:
师: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投影)“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 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我国的什么落后?
师: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投影出以上内容。以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
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的原有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披新的工业基地。
讨论: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的了就中国的一百年成就,这是非常了不 起的,而有人又说: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因此,没什么了不起的,你怎么看待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一 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的工业落后的面貌,向工业化迈进。
2、一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则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 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一五 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知道我国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在什么时候,我们已经讲到了民主方面的变化?
师:但是,真正的宪法并不存在,为了发扬民主,我们在1954、9于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商国家大事。这一次大会通过了什么?
工业化的起步
教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人民政权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
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
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 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
)
2 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
3 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
课后小结
完成课本18页“练一练”:(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试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E.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F.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课后习题
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本课其余题目。
(但是,第1题的2、3两小题属于下一课范畴)
提醒学生预习第5课《三大改造》。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成就分布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准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是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工业化的起步
表格出示:建国初期完成的任务
1、建立人民政府(1949):成立新中国
2、统一大陆,民族团结(1951):西藏和平解放
3、保家卫国(1950.10-1953.7):抗美援朝
4、满足农民人民需要(1950-1952):土地改革
新中国建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巩固政权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讲授】新课学习
(多媒体展示资料: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 )
教师提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教师: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分析图表内容,并得出结论)
学生: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
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教师:图表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过渡: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发展工业。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背景。
学生:(1)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目的,基本任务?
学生:时间:1953-1957年。
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教师:“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所示材料进行分析。
(多媒体显示材料)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补充:说到底,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于当时险恶的国际环境造成
的。
我国必须加强国防,以抵御外来侵略,这样就必须发展重工业。
当然,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是孤立地发展重工业,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因此,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我们也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归纳,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那些成就?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教材总结一五建设的成就。
学生:1、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2、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个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投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加强了祖国内地和西藏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3、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工业基地、西北和华北新工业基地形成。
教师:你怎么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看问题既要历史的看,同时也要发展地看。
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是“了不起”的事情。
教师: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请同学们思考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
1、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一五计划符合我国的国情
2、广大人民辛勤的劳动
3、苏联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教师:思考一五计划的意义。
课后小结
总结: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过渡: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
观看视频:思考1954年宪法的时间,会议,地点,内容,性质。
教师:为什么说这部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得出结论:这部宪法充分征求了广大人民的意见) 课后习题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时间是:( )
A.1949—1954年
B.1950—1955年
C.1952—1957年
D.1953—1957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不包括:(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C.南京长江大桥
D.沈阳第一机床厂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
A. 中国共产党
B. 工人阶级
C. 农民阶级
D. 人民
教案设计频道我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我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