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板每m最小配筋率配筋面积表
混凝土设计的各种表格
425
混凝土板每m最小配筋率配筋面积Ⅲ级钢
板厚
C20
(0.2%)
C25
(0.2%)
C30
(0.2%)
C35
(0.2%)
80
160
160
160
160
100
200
200
200
200
120
240
240
240
240
130
260
260
260
260
150
300
300
300
300
180
360
360
360
360
框架结构
装配
75
50
现浇
55
35
剪力墙结构
装配
65
40
现浇
45
30
挡土墙
地下室墙
装配
40
30
现浇
30
20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
强度种类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fc
7.2
9.6
11.9
14.3
16.7
19.1
21.1
23.1
钢筋。
梁内钢筋排成一排时的钢筋最多根数
梁宽
(mm)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r(9.5.3) 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6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7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
楼板配筋表格(教学内容
板钢筋代号 E30
配筋
直径
间距
10
140
E20
10
280
E18
8
140
E16
8
280
E15
10
150
h=140 21.8 10.9 14.1 7.0 20.4 13.1 15.2 16.4 19.7 15.3 20.4 24.2 29.4 42.3 47.6
h=100
17.1
8.6
11.1
5.5 16.0
h=220 36.4 18.2 23.4 11.7 33.9 21.8 25.2 27.3 32.7 25.4 33.9 40.5 49.4 71.3 80.2
h=250 41.8 20.9 26.9 13.4 39.0 25.1 28.9 31.4 37.6 29.3 39.0 46.6 56.9 82.2 92.4
20.0
24.0
27.9
31.9
39.9
W20
12
180
18.9
21.3
23.7
28.5
33.3
38.1
47.7
W15
14
200
22.9
25.8
28.8
34.6
40.5
46.4
58.1
F18
16
180
32.8
37.0
41.3
49.8
58.3
66.8
83.9
S16
16
160
36.9
41.7
46.5
56.0
11.9
13.4
14.9
17.8
20.8
23.7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表格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不同根数钢筋计算截面面积(mm2)板宽1000mm内各种钢筋间距时钢筋截面面积表(mm2)每米箍筋实配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f)受弯构件挠度限值注:1 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注: 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4 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6 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最小配筋率的电子表格
受压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钢筋强度等级 全部纵向钢筋 一侧纵向钢筋 0.6 0.2
MAX(0.2,45ft/fy)= 0.20%
注: 受压钢筋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 HRB400、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 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 一 二 级 级 梁中位置 支座 0.40 0.30 0.25 跨中 0.30 0.25 0.20 注: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 现浇板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面积(mm ) 混凝土标号C20 混凝土标号C25 混凝土标号C30 板厚(mm) HPB235 HRB335 HPB235 60 80 100 120 130 150 180 141 188 235 282 306 353 424 120 160 200 240 260 300 360 163 217 272 326 353 408 489 HRB335 HPB235 HRB335 120 160 200 240 260 300 360 183 245 306 367 398 459 551 128 171 214 257 278 321 386
Hale Waihona Puke 41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框架柱混凝土标号 体积配箍率min(%) B 柱截面 600 35 框架柱轴压比 1.19 D 箍筋直径 10 最小箍筋肢数(n*n) n 0.75 钢筋级别
ρ v=λ v*fc/fyv H 900
5
1.35
0.7
钢筋级别
1
配筋计算表
弯矩
M=160.00kN·m
砼强度等级
C25
砼抗压强度
fc=12.50N/m2
环境类别
2
保护层最小厚度
c=35mm
纵向受拉钢筋至受拉边距离
a=45mm
截面宽度
b=200mm
截面高度
h=430mm
计算截面高度
h0=385mm
钢筋级别
Ⅱ
临界相对受压区高度
ξb=0.544
钢筋强度
fy=f'y=310N/m2
8mm
箍筋截面面积
Asv=50.3mm
箍筋沿梁轴向的间距
s=100mm
判断计算情况
情况1
Vs=0.07fcbh0+1.25fyvAsvh0/s或
Vs=0.2fcbh0/(λ+1.5)
Vs=227.45kN
+1.25fyvAsvh0/s
判断截面是否满足要求
箍筋不满足抗剪要求
抗剪弯起钢筋的计算
弯起钢筋与纵向轴线的夹角αs αs=60° 同一弯起平面内弯钢筋的截面积 494mm
钢筋砼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矩形)
弯矩设计值
M=365.00kN·m
剪力设计值
V=300.00kN
扭矩设计值
T=164.00kN·m
砼等级
C25
砼抗压强度fc
fc=12.50N/m2
砼抗压强度ft
ft=1.30N/m2
主筋钢筋级别
Ⅱ
主筋钢筋强度
fy=f'y=310N/m2
保护层厚度
a=20mm
截面宽度
弯矩
M=2784.97kN·m
砼强度等级
C25
钢筋表格_精品文档
2注: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300mm,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
2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N/mm2时,仍按300N/mm2取用。
注:d为纵向钢筋直径,h b为梁截面高度.注:d为纵向钢筋直径,h b为梁截面高度.楼板配筋最小配筋率(%)(受拉)框架梁的面积配箍率(%)(箍筋为HPB235)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箍筋为HRB335)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箍筋为HRB400)2附加箍筋承受集中荷载力(kN)(HBP235级钢筋)注:当梁高大于800mm时,取60。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HPB235级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mm)注:α=0.16,f y=210N/mm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HRB335级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mm)注:α=0.14,f y=300N/mm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HRB400级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mm)注:α=0.14,f y=360N/mm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注: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确定抗震等级:其他设防烈度的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调整设防烈度后,再按本表确定抗震等级;2.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设防烈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3.框架—剪力墙结构,当按基本振型计算地震作用时,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框架部分应按表中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设计;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分,应按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确定其抗震等级。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r(9.5.3)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6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7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表格
钢筋弹性模量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αE=Es/Ec
换算截面重心至受压边缘的距离y0=(0.5+0.425αEρ)h(mm)
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W0=I0/(h-y0)(mm3)
γmαctf tkW 0= 满足抗裂要求
3621778719
2.裂缝开展宽度计算
砼拉应力限制系数αct
0.85
(1按.7《05规范SL191-2008》附录C规定:矩形截
1.78
度设计值f'y(N/mm2)
300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N/mm2)
300
40
受压钢筋截面重心至受拉区边缘距离a's(mm)
相对界限受压区计算高度ξb=0.8/(1+fy/0.0033*Es)
0.55
对高度ξ=1-(1-2*αS)^0.5= 最小配筋率 0.002
0.44
<
ξb=
0.55
(按SL 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
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W0=I0/(h-y0)=
γmαctf tkA0W 0/(e0A0-W 0)= 不截面满足抗裂要求 2.裂缝开展宽度计算
#REF! ( <Nmax=
l0/h=
#DIV/0!
<
取ηs=
1截.0 面重心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ys
纵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Re EF!
混凝土弹性模量Ec 25500 钢筋弹性模量Es 200000 40
210
相对界限受压区计算高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截面矩抵抗系数αs
0.343
受拉区钢筋面积AS=fcξbh0/fy(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