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恢复肠内营养的目的还不仅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其 另一实际作用就是改善感染特别是腹腔感染、长期禁食和 全肠外营养导致的肝脏淤胆并发症,其作用快速且确切有 效。
但在感染病人要想实施完全的肠内营养有一定困难。 这主要与肠道的运动、消化与吸收功能受抑制有关。即使 如此,也应努力恢复肠内营养,这样就有能量与蛋白质供给
作者的体会是在感染的高代谢期以后,病人进入恢复 期或相持阶段及慢性感染时,使用哺乳动物细胞合成的生 长激素逆转机体分解代谢的作用极佳。在 ’( - +(.1 体重 的病人,剂量可在 6 - ,( 个单位,一般不会导致代谢失控。
从营养支持的角度来看,应积极治疗感染,缩短感染应 激所引起的高代谢反应时间。在明确感染原因后,可使用 消炎痛等环氧化酶抑制剂等药物,降低发热等反应对机体 的影响。不宜使用激素类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因为类 固醇类药物可导致机体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剧和糖代谢的 进一步紊乱。但应避免在没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持续使 用消炎痛等退热药物。
大量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已证明了多种特殊营养底 物的作用,如谷氨酰胺、精氨酸、!4 * 脂肪酸、中链甘油三 酯和膳食纤维等。由于这些物质大多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 来发挥作用的,故将使用这些特殊营养底物的营养支持方 法统称为免疫营养。近来又有在此基础上加用机体正常菌 群以改善病人肠道微环境的方法,并将此法称为微生态免 疫营养[#]。但在临床重症感染病人的实际治疗中能够起到 立杆见影作用的首推谷胺酰胺与膳食纤维。
研究表明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液可促进结肠粘膜上 皮的增殖,这主要是其所含可溶性纤维的作用。可溶性纤 维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可分解成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 可为结肠粘膜提供能量,促进肠道粘膜增殖,改善肠道粘 膜屏障功能,防止菌群易位。此外其尚有减轻重危病人腹 泻的作用[6]。
微生态免疫营养严格按首倡者的方法在临床实施有一 定的困难[#]。但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感染治疗有非常重要的 指导意义。这 一 手 段 能 改 善 重 症 感 染 病 人 的 严 重 菌 群 失 调,即使部分地实施了这一方法,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问 题是需设计相关的研究,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证实经验医学 之所得。
忽视感染治疗的其他手段,还要在去除感染灶和有效合理 疗原则。无论手术与否,此类病人往往需要长期的禁止经
使用抗生素方面下功夫。因此,感染病人营养支持最根本 口饮食,且其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极易导致病人的营养
的一个策略是必须采用各种手段控制感染。
不良,从而使营养支持成为 RHG 治疗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时,提供维持机体生存的必需营养物质。营养药理学与微 全身炎 症 反 应 综 合 征(RLER),最 后 导 致 多 脏 器 功 能 障 碍
生态免疫营养刚刚起步,也只能在菌群失调与肠道菌群易 (D6VR),病死率较高。对于 RHG 的治疗,临床上 78 余年来
位中发挥有益的作用,还仅仅是抗感染的一种手段。不应 争论不休,复苏、抑酶、抗炎、营养是目前临床普遍接受的治
# 代谢监测与代谢调理 无论无何,应 创 造 条 件 来 改 善 业 已 存 在 的 营 养 不 良。
只要条件允 许,可 使 用 生 长 激 素 来 促 进 机 体 的 合 成 代 谢。 但在感染病人,要想成功使用生长激素,确属不易。其困难 主要是克服高血糖这一副反应。
大 量 资 料 表 明,使 用 生 长 激 素 可 改 善 感 染 病 人 的 预 后[7]。但近来有个别文献报道在重危病人使用生长激素可 增加病死率[,(]。仔细分析其材料方法部分可以看出,病死 率的增加与不加选择地使用和大剂量使用生长激素所致的 代谢失控特别是高血糖有关。处理高血糖的关键,是及时 监测和正确使用胰岛素。可反复监测尿糖、血糖,据此,决 定胰岛素的用量。胰岛素的使用一般有经皮下间歇给予、 放入全合一营养液中和通过微量泵给予。合理的方法是通 过微量泵持续静推,且与营养液的混合越接近中心静脉导 管入口越好。在无法控制高血糖时,也可暂时停用生长激 素。
谷胺酰胺是小肠粘膜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所有 快速增殖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的能源物质。感染病人的高
分解代谢会导致谷胺酰胺的严重缺乏,导致肠道屏障功能 的破坏和免疫机能受抑。由于谷氨酰胺不耐高温高压,水 溶性很低,传统氨基酸液中均不含谷胺酰胺。近年来,可采 用稳定和高水溶性、合成的双肽即谷氨酰谷胺酰胺或甘氨 酰谷氨酰胺来补充谷氨酰胺。补充谷氨酰胺双肽可以维持 细胞内和细胞外谷胺酰胺库的水平,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 和氮的储存,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5]。
7 </=3&) ><, <.= %. ?&&@ 2/%$&’%1 =$%A 1&21$1, 5-)) 62$’ 5)$% 5/)&, 788",(9 :):7:B
; C&)*&) DD,5A$.0&). EF ,G/’’/%$&) H,&% /0 , H "8 I J&/) 1-)K&J .? ’-%)$%$.’/0 1-22.)% $’ / 1-)*$4/0 L5M:"NO9 I "NN!P #-%)$%$.’,"NNB,";
! 感染病人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与阶段性营养支持策略 对一般感染的病人,在去除感染源后行营养支持并不
十分困难。而对严重感染呈持续状态病人行营养支持则很 难。如肠外瘘并腹腔感染,重症胰腺炎并腹腔感染,其它继 发性腹膜炎治疗不满意演化为第三腹膜炎的病人。
必须重视严重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常收治一些转诊 而来的肠瘘并感染的病人,多已骨瘦如柴,原经治医生已感 拯救无望。无望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对病人的影响已不可避 免地表现出来。如由于蛋白质和能量缺乏,机体的细胞免 疫和体液免疫机能均受影响,病人抗御感染的能力很差;由 于营养底物的缺乏,胶原纤维的合成障碍,伤口包括胃肠吻 合口的愈合过程明显减缓或停止。感染病人可以因为营养 不良而影响其最终转归。
处于感染不同阶段病人的营养支持目的与方法又有不 同。在感染伴有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时,营养支持宜以维 持营养状态为主;在感染病人的恢复期,应设法改善病人的 营养状态。必须指出的是,在感染早期不重视营养支持,在 病人的恢复期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改善营养状态。
由于感染病人的病情常有反复,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法 也在不断发展,不能指望一种营养支持方式就可解决感染 病人所有阶段的营养支持问题。因此,应在营养支持途径、 营养底物、代谢监测与调理诸方面加以选择组合[%]。
其实许多感染病人营养不良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待觉查到营养因素成为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时,多数 病人已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状态。营养状态是影响感染病人 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应在感染发生伊始,监测病人的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营养状态,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手段。对于已有营养不良 或有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的病人可采取预防性营养支持。
· B8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788; 年 7 月 第 7; 卷 第 7 期
! 结语
约占 78\ ] ;8\ 左右。轻症急性胰腺炎通常具有自限性,
在重危感染病人,不能完全依赖营养支持来维持和改 一般 " 周左右可过渡为经口饮食,无需营养支持。而 RHG
善营养状态。传统的营养支持方法只能为机体抵御感染 起病凶险,胰腺释放的多种消化酶和炎性介质,可迅速介导
肠道粘膜的主要营养方式是腔内营养,即肠道粘膜需 从肠腔内摄取营养底物供自身利用,这种营养方式占总营 养底物摄取的 +", ,其余 ’", 来自动脉血液供给。在禁食 时,肠腔内无营养底物,来自动脉血液的代偿也十分有限。 此时,肠道的腔内屏障、粘膜屏障、免疫屏障和正常菌丛屏 障均会受到破坏。但研究也表明,只要提供不低于总热量 %" , 的肠内营养就可避免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与肠道的菌 群易位。因此,在感染病人,肠内营养的药理学作用大于其 营养支持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即在重危感染病 人要努力恢复肠内营养。贯彻“如果肠内有功能,就应使用 肠道”(-. /01 23/ .345/-64,371 /01 23/)的原则。微生态免疫营 养主要是通过肠内营养完成的。因此,应努力反复尝试恢 复肠内营养,一旦成功,受益无穷[8]。
* 营养底物和特殊营养底物的供给 临床经验与研究均表明,过高供给营养底物并不能快
速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反而会引起代谢紊乱、肝功能损害 和心肺功 能 的 障 碍[’,+]。 目 前,人 们 已 对 过 高 营 养 的 危 害 有了一定的认识。故亦有人主张所 谓 的“允 许 性 过 低 营 养”,但已违背了临床营养支持的初衷。我们认为在严重感 染病人可按代谢支持的原则供给营养底物,即非蛋白质热 量为 ,(’ - ,’(./(0 .1·2),蛋白质 ,3( - ,3’1(0 .1·2)。各营 养物质占总热量的比例为蛋白质 ,’) - "() ,糖 #() ’() ,脂肪 "() - #() 。实施营养支持后再根据监测结果 调整各底物的用量。
在有些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已经不只是满足病人的 营养需要,而是发挥其营养药理学的作用。如肠内营养在 预防和治疗菌群易位的作用,免疫营养在免疫调理中的作 用和微生态营养在调节菌群失调中的作用。对重危病人, 实际情况是不得不暂停原发病的治疗,综合应用前述手段 来治疗原发病所并发的感染。如肠外瘘病人合并严重的全 身感染,这时,多需使用微生态免疫营养,而且是肠内营养 来完成抗生素也无法完成的抵御感染的作用。营养支持对 感染病人的药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免疫调控和 肠道屏障功能的增强。提供特殊营养底物以改善病人的免 疫功能和菌群失调已超出单纯营养支持的目的,故又有人 将此方法称为营养药理学[",#]。
· (& ·
专题笔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肠内营养
文章编号:!""# $ %%"(& %""’)"% $ ""(& $ "’
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 策略及途径选择
任建安 黎介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感染病人特别是重症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是目前临床 营养支持领域的难题之一[!]。在这类病人,由于感染持续 存在,应激亦呈持续状态,蛋白质、糖与脂肪代谢紊乱持续 并不断加重,病人始终处于分解代谢状态,一般营养支持方 法很难达到改善营养状态的目的。因此,应不断观察病情 变化,辨证分析不同阶段营养支持的目的,适时调整营养支 持方式、营养素给予途径、营养底物需要量和特殊营养底物 的供给。不可拘泥顽固地使用单一的营养支持方法。
%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人们认
识到肠外营养在重危病人包括严重感染病人的不足,这就 是无法克服的腔静脉导管感染和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而 肠内营养则可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这一认识导致了营 养支持模式的演变,即由过去热衷于全肠外营养支持转向 适时的肠内营养支持[’]。
目前完全肠外营养(ZG#)作为 RHG 的常规营养支持手段,
参考文献
பைடு நூலகம்
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长期 ZG# 带来的副作用也
" #$%&’(&)* +, #-%)$%$.’/0 1-22.)% $’ 1&21$1:1%$00 13&2%$4/0?5-)) 62$’ 5)$% 5/)& ,788",(9 :):7!;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 +7 ·
不足之虑。这时可通过外周静脉补充肠内营养不能满足的 非蛋白质热量与蛋白质需要。即实施肠内 ! 肠外营养支持 模式。这可能 也 是 未 来 重 危 感 染 病 人 营 养 支 持 的 主 要 模 式。
在感染病人要想成功恢复肠内营养,就要注重途径和 营养制品的选择。其具体的途径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 肠管、胃造口管、空肠造口管和经瘘口给予,可据病人肠道 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具体病变部位加以选择。肠内营养的 给予方式则以 "#$ 持续输注为主。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早 期,往往伴有腹泻。这多与感染本身有关。如肠道菌群失 调,低蛋白血症合并的肠粘膜水肿有关。为此,可在实施肠 内营养前或同 时 进 行 适 当 的 选 择 性 肠 道 去 污 染( %&&),或 经肠道给予 ’() 的硫酸镁,有意识地让其腹泻几天,再行 肠内营养支持,多可获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