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合集下载

南渡江调查报告

南渡江调查报告

南渡江调查报告小组成员:罗荃陈嘉慧严家琪蒋雨洁朱小宁阎姝辰南渡江,海南岛最长河流。

发源于昌江、白沙两县交界的坝王岭(黄牛岭附近),东北流经白沙、儋县、琼中、屯昌、澄迈、琼山等县,主流在琼山县与海口市边境入海。

长314公里,流域面积7176平方公里。

河流入澄迈之前,穿行在山丘之中,比降大,河岸陡,河谷狭窄,多为石底河床,水力充足。

从澄迈金江镇后,南渡江主要在玄武岩台地和浅海沉积台地中流过,地势开阔,河床坡度较缓。

为了寻找污染南渡江的来源,能国让社会各界人事了解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提醒社会各界人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策略。

1.号召人们要保护好南渡江及周边环境,同时也更大范围的告知人们要保护好水资源,保护好环境。

2.培养及测试同学们的色会实践能力。

3.使各位同学们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特长及增加同学们各方面的知识面。

谷较宽。

潭口以下进入三角洲,河道有数支分汊。

问卷调查总结:经调查发现,由于南渡江的污染程度不断上升,造成约有68.7%的人不满意现状南渡江的管理,并且约有35.4%的人反映南渡江的江水浑浊不清,污染越来越严重。

有些个别的居民还反映离他家不远处有一家化工厂,那里的河水散发出难闻.刺鼻的臭气,臭气熏天的废气给居民带来了环境方面的问题,经常看到有死鱼漂浮载荷面上,经调查结果表明,有72.1%的人认为南渡江的污染来源于不合法的化工厂。

此外,还有24.8%的人认为一写大型的工厂的“三废”处理不当,所排放出的“三废”使南渡江的污染程度不断上升,应如何防止污染的对策,有83.3%的人放映,要求政府要加大对各工厂的监督,并有21.7%的人反映,要求政府对各大型工厂限制工厂所排放的污染物。

记录总结:南渡江的污染来源途径主要是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主要来源于邻近的各大县城,以及各乡镇等地的居民或村民,特别是白沙.屯昌.定安.澄迈等县城的生活垃圾,塑料袋.废电池等直接或间接堆积在河岸,污水.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南渡江,据调查,每年约有3350对万吨的污水.废水排放入南渡江内,其中,澄迈县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就约有26万吨,严重的污染了南渡江的江水,使现在的南渡江“面目全非”。

《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出台

《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出台

《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出台
《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出台-
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将有法可依,6月1日上午闭会的海南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的《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对南渡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规定》明确,政府应当逐年增加对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要加快流域内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

同时规定,对流域内的主要水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超出总量控制指标的市县,经限期整改仍未达标的,不得新建、扩建向流域内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禁止在规定区域内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建成的要限期搬迁或者关闭。

《规定》禁止在南渡江的干流、支流投放饲料从事渔业养殖,同时禁止炸鱼、毒鱼、电鱼,以及在河床、河滩和江中洲建设建筑物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规定》还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标准。

海南经济报。

环境保护部关于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环境保护部关于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环境保护部关于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环审[2015]163号【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发布日期】2015.07.10【实施日期】2015.07.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4环境保护部关于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5]163号)海口市水务局:你局《关于审批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海水务〔2015〕245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工程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境内,开发任务以城镇生活工业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同时改善五源河防洪排涝条件。

工程由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五源河综合整治工程和连通工程组成。

迈湾水利枢纽建成前后,工程设计水平年(2030年)多年平均引水量分别为29760万立方米和33665万立方米。

水源工程包括东山水库、龙塘泵站和玉凤泵站。

其中,新建东山水库坝址位于南渡江干流河段,上、下游分别距已建的金江电站、龙塘电站约28.5公里、42公里。

水库正常蓄水位15米,相应库容497万立方米,供水死水位13米,无调节性能,主要由连接坝、泄水冲砂闸、生态泄水闸、溢流坝组成,坝址上游设东山泵站,设计流量13.2立方米/秒。

在龙塘电站坝址上游和玉凤水库分别建设龙塘左、右泵站和玉凤泵站,设计流量分别为2.4立方米/秒、3.1立方米/秒和0.38立方米/秒。

输配水工程由3条城市供水灌溉干线、黄竹分干及各灌片干管、分干管、支管、泵站等组成。

开展五源河整治和永庄水库至沙坡水库连通工程。

项目符合《南渡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南渡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农经〔2013〕1198号)批准项目立项。

水利部以《关于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水保函〔2015〕112号)批复水保方案。

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12-15 2023-01-03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3~2023-02):
项目数(个)
32
同比增长:-8.6%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2872.91
同比增长:-30.6%
平均金额(万元)
¥106.40
同比增长:-22.9%
海口市规划勘察测 绘服务中心
236.5
2022-12-19
TOP3
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 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验收测量项目成交公告
海口市规划勘察测 绘服务中心
\
2022-08-04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4)工程监理服务(3)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中规院(北京)规划 设计有限公司
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口市 新海港临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成交公告
中规院(北京)规划 设计有限公司
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口市 主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成交公 告
海口市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78.7 195.0 192.5
2022-09-02 2022-08-03 2022-11-21
(7)招标代理(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TOP2
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南省 海口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 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成交 公告 海南省海口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 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 作

海口市防洪(潮)规划报告

海口市防洪(潮)规划报告

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1)1.1历次规划设计工作概况 (1)1.2本次规划的目的 (3)1.3规划依据与任务 (3)1.4规划实施过程 (4)1.5主要规划内容 (5)1.5.1 水文分析计算 (5)1.5.2 地形地质 (7)1.5.3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7)1.5.4 防洪(潮)非工程措施规划 (15)1.5.5 防洪工程管理规划 (16)1.5.6 环境影响评价 (16)1.5.7 工程投资及经济评价 (16)1.5.8 规划实施意见及建议 (17)第二章基本概况 (18)2.1自然概括 (18)2.1.1 地理位置 (18)2.1.2 地形地貌 (18)2.1.3 水文气象 (19)2.2社会经济状况 (20)2.3河流水系 (21)2.4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21)2.5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22)第三章防洪(潮)排涝工程现状和存在问题 (24)3.1对历史洪潮灾害的调查与了解 (24)3.2河道堤防与防洪(潮)工程现状 (25)3.2.1 南渡江海口市东山镇射钗村段 (26)3.2.2 海口市玉仙村至龙塘大坝段 (28)3.2.3 南渡江河口左岸堤防工程 (28)3.2.4 南渡江河口右岸堤防工程 (29)3.2.5 新埠岛堤围工程 (30)3.2.6 海甸岛堤围工程 (31)3.2.7 南渡江海甸溪左岸段 (31)3.2.8 南渡江司马坡岛 (32)3.2.9 长城堵海工程 (32)3.2.10 滨海防潮堤 (33)3.2.11 排涝工程 (34)3.2.12 水库工程 (34)3.3防洪(潮)排涝工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 (35)第四章防洪(潮)规划目标和原则 ......................... .. (37)4.1防洪(潮)规划依据 (37)4.1.1 法律法规 (37)4.1.2 技术标准、规范 (37)4.1.3 与本规划有关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规划资料 (38)4.2防洪(潮)规划任务 (41)4.2.1 规划范围 (41)4.2.2 规划水平年 (41)4.2.3 规划内容 (41)4.2.4 规划标准 (41)4.3规划目标 (42)4.3.1 总体目标 (42)4.3.2 具体目标 (43)4.4规划原则 (44)第五章水文分析与计算 (47)5.1暴雨特性 (47)5.2洪(潮)水特性 (48)5.2.1 洪水 (48)5.2.2 天文潮 (49)5.2.3 风暴潮 (49)5.2.4 洪、潮遭遇问题 (49)5.2.5 历史洪(潮)水调查 (51)5.3水文测站与基本资料 (55)5.4水文分析计算 (56)5.4.1 龙塘站设计洪水 (56)5.4.2 南渡江河口段南渡江主流和横沟河设计洪水 (65)5.4.3 海口市东山镇南渡江射汊村护岸工程设计洪水 (67)5.4.4 荣山河设计洪水 (67)5.4.5 五源河设计洪水 (79)5.4.6 秀英沟设计洪水 (82)5.4.7 龙昆沟设计洪水 (86)5.4.8 美舍河设计洪水 (92)5.4.9 响水河-龙塘水设计洪水 (97)5.4.10 潭览河、迈雅河、道孟河设计洪水 (101)5.4.11 芙蓉河设计洪水 (103)5.4.12 演丰西河设计洪水 (104)5.4.13 演丰东河设计洪水 (105)5.4.14 罗雅河设计洪水 (108)5.4.15 演洲河设计洪水 (112)5.4.16 三十六曲溪设计洪水 (115)5.4.17 铁炉溪设计洪水 (116)5.4.18 鸭程溪设计洪水 (119)5.4.19 昌旺溪设计洪水 (122)5.5设计潮位计算 .................................................... (123)5.5.1 海口站设计潮位 (123)5.5.2 荣山河长城防潮排涝闸设计潮位 (124)5.5.3 海口市滨海地区设计潮位的确定 (124)5.6设计水面线计算 (124)5.6.1 南渡江河口段设计水面线 (124)5.6.2 荣山河设计水面线 (132)5.6.3 五源河设计水面线 (135)5.6.4 秀英沟设计水面线计算 (136)5.6.5 龙昆沟设计水面线 (137)5.6.6 美舍河设计水面线 (138)5.6.7 响水河-龙塘水设计水面线 (140)5.6.8 潭览河、迈雅河、道孟河设计水面线 (142)5.6.9 演丰西河设计水面线 (143)5.6.10 演丰东河设计水面线 (144)5.6.11 罗雅河设计水面线 (144)5.6.12 演洲河设计水面线 (145)5.6.13 三十六曲溪河设计水面线 (146)5.6.14 铁炉溪河设计水面线 (146)5.6.15 昌旺溪河设计水面线 (147)5.7荣山河排涝水文计算 (147)5.7.1 计算标准 (147)5.7.2 基本资料 (147)5.7.3 洪水调度原则 (148)5.7.4 计算方法 (148)5.7.5 计算结果及分析 (149)第六章地形地质 (150)6.1勘察工作简况 (150)6.2地形地貌 (151)6.2.1 新埠岛地形地貌 (151)6.2.2 海甸岛地形地貌 (152)6.2.3 滨海地区地形地貌 (152)6.2.4 荣山河和五源河地形地貌 (152)6.2.5 美舍河和响水河地形地貌 (153)6.3区域地质与地震基本烈度 (153)6.3.1 新埠岛、海甸岛、滨海地区区域地质和地震效应 (153)6.3.2 荣山河和五源河区域地质和地震 (154)6.3.3 美舍河和响水河区域地质和地震 (154)6.4防洪(潮)堤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55)6.4.1 新埠岛防洪(潮)堤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55)6.4.2 海甸岛防洪(潮)堤工程地质条件 (157)6.4.3 司马坡岛防洪(潮)堤工程地质条件 (159)6.4.4 滨海地区防潮堤工程地质条件 (160)6.4.5 荣山河防洪排涝工程地质条件 (161)6.4.6 美舍河、龙昆沟、秀英沟、响水河、龙塘水工程地质条件 (162)6.4.7 五源河防洪排涝工程地质条件 (163)6.5天然建筑材料 (163)6.6结论与建议 (164)第七章防洪规划 (165)7.1防洪(潮)总体规划 (165)7.1.1 现有河道防洪能力分析 (165)7.1.2 现有水库工程防洪能力分析 (167)7.1.3 防洪(潮)工程总体方案 (167)7.1.4 堤线布置原则 (168)7.1.5 规划防洪(潮)工程与水景观的关系 (169)7.2南渡江干流龙塘以上及河口段防洪工程规划 (169)7.2.1 海口市东山镇射钗村段护岸工程 (169)7.2.2 玉仙村至龙塘大坝护岸工程 (171)7.2.3 南渡江河口段左岸防洪工程 (171)7.2.4 南渡江河口段右岸防洪工程 (172)7.2.5 南渡江河口段海甸溪左岸防洪工程 (176)7.2.6 新埠岛防洪工程 (176)7.2.8 司马坡岛护岸工程 (186)7.3独流入海河流及南渡江重要支流防洪工程 (189)7.3.1 荣山河治理工程 (189)7.3.2 五源河治理工程 (201)7.3.3 秀英沟治理工程 (202)7.3.4 龙昆沟治理工程 (203)7.3.5 美舍河治理(含河口溪)工程 (205)7.3.6 响水河和龙塘水治理工程 (210)7.3.7 潭览河、迈雅河以及道孟河治理工程 (212)7.3.8 其余支流和独流入海河流治理工程 (214)7.3.9 河道控制和保护范围确定 (215)7.4海堤防潮规划 (215)7.4.1 规划原则和内容 (215)7.4.2 滨海防潮堤现状 (216)7.4.3 防潮标准 (216)7.4.4 防潮海堤工程规划 (216)7.5水库工程 (217)7.6清障规划 (218)7.6.1 河障概况 (218)7.6.2 清障原则 (219)7.6.3 清障规划处理方案及措施 (219)第八章排涝规划 (220)8.1排涝规划依据、范围、任务和城市排涝标准 (220)8.1.1 排涝规划成果依据 (220)8.1.2 排涝规划范围 (220)8.1.3 治涝规划任务 (221)8.1.4 城市排涝标准 (221)8.2城市排水、排涝工程现状及现有排涝能力 (221)8.2.1 城市排水现状 (221)8.2.2 现况排涝能力 (222)8.3排涝设施规划方案 (223)8.3.1 排涝规划要点 (223)8.3.2 排涝规划原则 (224)8.3.3 海口市中心市区排涝规划方案 (224)8.3.4 府城镇排涝规划方案 (226)8.3.5 排涝泵站规划规模及用地规模 (226)8.4排涝泵站规模 (227)8.4.1 排涝计算 (227)8.4.2 排涝泵站设计抽排流量 (228)8.4.3 排涝泵站装机容量 (228)8.5排涝泵站投资估算 (228)第九章非工程设施规划 (230)9.1建立和健全防洪排涝组织机制 (231)9.2防洪排涝工程措施日常管理 (232)9.3洪水预警预报与调度系统的建设 (232)9.4增强全民防洪除涝意识 (234)9.5救灾保障体系 (235)9.6坚持依法治水 (236)9.7洪泛区管理 (237)9.8风险管理 (237)9.9超标准洪(潮)水应急对策 (238)9.9.1 总体思路 (238)9.9.2 主要应急对策 (239)9.10超标准风暴潮及洪涝灾害应急措施 (240)9.10.1 抗洪抢险预案的制定 (240)9.10.2 抗洪抢险避难避险预案 (241)9.11灾后重建工作中的几种关系处理 (244)第十章防洪(潮)管理规划 (246)10.1管理体制 (246)10.1.1 统一管理方案 (246)10.1.2 统一管理的优缺点 (247)10.2机构设置及其工作职责 (248)10.2.1机构设置方案 (248)10.2.2堤防建设管理中心工作职责 (248)10.2.3 内设机构主要职责 (249)10.3人员编制和经费渠道 (249)10.4河流现代化管理 (250)10.5关于征收工程维修费的意见 (250)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 (251)11.1工程规划区域的环境质量、特征 (251)11.2防洪(潮)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251)11.3防洪(潮)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52)11.4环境保护措施 (255)11.5总体评价 (257)第十二章工程投资估算 (259)12.1编制说明 (259)12.1.1 工程概况 (259)12.1.3 基础资料 (259)12.1.4 费用标准 (260)12.2工程投资估算 (260)第十三章经济评价 (265)13.1评价依据 (265)13.2费用计算 (265)13.3.1 防洪(潮)效益 (266)13.3.2 土地开发效益 (266)13.3.3 其它效益 (266)13.4社会折现率、计算期及基准年 (266)13.5经济评价指标 (267)13.5.1 计算方法 (267)13.5.2 计算成果及敏感性分析 (267)13.6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273)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意见及建议 (274)14.1近期实施工程 (274)14.2中期实施工程 (275)14.3规划实施中的融资渠道 (276)14.4建议 (276)第一章综合说明1.1 历次规划设计工作概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单位曾先后多次对海口市尤其是南渡江下游河口段防洪工程进行过规划,历次都提出防洪规划成果。

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规划编制单位: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环评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时间:2011年9月1 规划背景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为海南省和海口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海口市规划打造成环北部湾和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全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全国一流的热带滨海商务休闲和娱乐目的地。

根据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海口西部片区拟发展成为海口市新的城市中心地带,城市规模和建设进程将快速增加;同时,随着海口市作为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旅游业也将出现跨越性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用水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海口市西部片区主要供水水源的永庄水库主要由松涛水库白莲东分干渠补水,由于渠道较长,沿线水量损失较多,目前实际补水量尚未达到原设计分配水量指标。

为满足西部片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需规划建设可靠的城市水源和供水工程。

海口市西南羊山地区地处火山喷发沉积岩地区,土壤保水性差,农业灌溉设施缺乏,目前基本处于靠天收状态,干旱季节缺水严重。

羊山地区具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和高效农业的条件,急需建设骨干水源工程解决灌溉缺水问题。

南渡江是海南省第一大河流,发源于海南省白沙县南峰山,向北流经澄迈、安定、海口等地后入海,流域面积7033km2,占全岛面积的21%,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障了海口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历次有关水利规划均将迈湾水利枢纽作为南渡江中下游治理开发的骨干控制性工程,迈湾水利枢纽对下游地区的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可有效缓解海口市未来发展中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缺水矛盾,解决羊山地区农业灌溉用水问题,改善海口市区河道水环境状况,对促进海口市国际旅游和生态城市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海口水资源调查报告

海口水资源调查报告

海口水资源调查报告海口水资源调查报告调查人:周紫欣调查问题:海口这样一个热带雨林城市为何缺水?海口是座美丽的城市,别人知道的是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

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75公里,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99亿立方米。

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

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

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

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

潜水含水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分布范围分别近800、400平方公里,水位单位涌水量分别可达14.6、30升/秒。

地下承压水处于雷琼盆地,含水总厚度达200-350米,老海口、秀英两段可采量共27万立方米/昼夜。

地下热矿泉水处于琼北自流水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厚层,分布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包括我们当地的人民也是认为海口一点也不缺水,记得去年海口的水价上调,很多人的不赞成,更有人说:“海口又不缺水,用水涨什么价。

”但真的是这样吗?海口水资源主要来源于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全市年平均降雨量为1816毫米,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9.07亿立方米,年蒸发量为1915.7毫米,蒸发量最大为2183.5毫米。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际用水量为13.5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便达2.9亿立方米。

加之市境内没有大型蓄水工程,大量的淡水资源在汛期无法利用而流入大海。

按照末人口计算,海口市人均水资源量1190立方米,接近国际人均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的重度缺水标准,是少见的热带沿海缺水城市。

海口的缺水已日益严重,我认为:政府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来达到人们节约水资源的习惯,有利也有弊。

这样是治标不治本,人们很难在自己的意识中树立一个为自然节水的想法,这样就会导致人们对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意识不够强烈。

关于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关于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关于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强化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海口市人民政府积极落实,全面推进江东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相关规定,现将《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规划概要规划名称: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为2018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到2020年,中期到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规划范围:海口江东新区位于海口市东海岸,地处海口市主城区与文昌木兰湾之间,是海口市“一江两岸,东西双港驱动,南北协调发展”的东部核心区域;同时也是“海澄文一体化”的东翼核心。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东寨港(海口行政边界),西至南渡江,北临海口东海岸线,南至绕城高速二期和212省道,规划范围约298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协调区120平方公里,在文昌市行政辖区内,包含铺前镇、罗豆农场等靠近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的区域。

规划定位:江东新区规划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发展要求,未来将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集中展示区;承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核心区四大定位,为全球未来城市建设树立“江东样板”。

建设目标:规划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生态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

到2025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自由贸易港制度全面建立。

2035年,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热带海岛特色,全方位践行中央新发展理念的对外开放国际化新区,为全球未来城市建设树立“江东样板”。

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

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

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6.06.05•【字号】•【施行日期】2006.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年6月5日公布)第一条为保护南渡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南渡江水源,防治南渡江水污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南渡江流域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南渡江流域(以下简称流域),是指南渡江的干流、支流以及向干流、支流汇水的区域。

流域的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与流域内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布局产业。

省人民政府编制南渡江水污染防治总体规划,流域内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依据总体规划,编制本辖区内南渡江河段的水污染防治规划。

流域内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南渡江河段的水环境质量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实行环境质量工作责任制。

流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务、林业、渔业、农业、规划、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做好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和调整流域内各河段的水质控制目标,并向社会公布。

流域内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确定的水质控制目标,控制所辖河段水质,并保证出界断面水质达。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逐年增加对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流域内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为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地区给予一定的补偿。

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六条对流域的主要水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渡江引水工程项目征收东山永兴遵谭灵山云龙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渡江引水工程项目征收东山永兴遵谭灵山云龙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渡江引水工程项目征收东山永兴遵谭灵山云龙等镇集体土地补偿方案的通告
【法规类别】土地征用与有偿使用
【发文字号】海府[2015]55号
【发布部门】海口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6.26
【实施日期】2015.06.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渡江引水工程项目征收东山永兴遵谭灵山云龙等镇集体土地补偿
方案的通告
(海府〔2015〕5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征收东山、永兴、遵谭、灵山、云龙等镇712.
1 / 1。

海口市南渡江西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海口市南渡江西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海口市南渡江西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新浪房产2010/4/30 0:00:00
提要:“两带一园”:指南渡江、美舍河城市景观休闲带以及司马坡岛体育休闲公园等。

在公示期间,如对规划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以信函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将意见反馈到海口市规划局规划编制审查办
公室。

南渡江西岸片区规划范围
规划区由沿南渡江西岸片区和司马坡岛两个部分组成。

沿江西岸片区东临南渡江,西至白龙路、琼州
大道,南临凤翔东路北侧的30米规划路,北至新埠桥。

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277.16公顷,其中居住用地397.60公顷、混合用地96.38公顷、公共设施用地288.94公顷、仓储用地0.89公顷、道路广场用地253.00公顷、市政公共设施用地5.88公顷、绿地179.97公顷、军事用地5.85公顷、水域48.64公顷。

功能定位
海口滨江休闲产业、现代服务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城市中心滨水活力区。

规划结构
南渡江西岸片区整体空间布局结构呈现“一轴一核”、“两片两心”、“两带一园”的规划结构。

“一轴一核”:指沿国兴大道的城市空间发展主轴以及由国兴大道两侧公共设施组成城市公共核心。

包括省级行政中心—省委人大办公区;省级文化体育中心—文化公园;片区级公共中心—国兴大道北侧商业、商务设施。

“两片两心”:指南北两个居住生活片区以及相应的居住公共服务中心。

“两带一园”:指南渡江、美舍河城市景观休闲带以及司马坡岛体育休闲公园等。

在公示期间,如对规划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以信函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将意见反馈到海口市规划局规
划编制审查办公室。

来源:海口市规划局。

海口市给水专项规划(正式稿)

海口市给水专项规划(正式稿)

海口市供水规划(2007-2020)说明书编制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海口)海口市水务局二○○八年十一月海口市供水规划说明书(2007~2020)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编制组院长:杨远东总工程师:邓志光副总工程师:杨孟进室主任苗志刚分院院长李全项目负责人:杨砺谢富强审查人张云钟参加人员:陈汉平工艺专业王启中工艺专业王娟工艺专业邝道川工艺专业黄萍工艺专业阎述毅造价审查人杨晓敏造价专业杜文宣电气审查人周佳育电气专业郑冰蓉结构审查人董斌结构专业项远军结构专业海口市水务局编制组郑国建高级工程师符传君高级工程师刘保工程师曾宪平工程师陈挺熊工程师目录前言 (5)1概述 (6)1.1规划依据及基础资料 (6)1.2采用的主要法规﹑规范﹑标准 (7)1.3规划年限及范围: (8)1.4自然条件 (8)1.4.1地理位置 (8)1.4.2地形地貌 (8)1.4.3工程地质 (9)1.4.4地震 (9)1.4.5地层 (9)1.4.6气候特征 (9)1.4.7水资源 (10)1.5城市历史沿革 (13)1.5.1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4)1.5.2社会发展概况 (16)1.5.3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17)2给水工程历史沿革 (22)2.1给水事业发展史 (22)2.2现状城镇供水情况 (24)2.2.1城区 (24)2.2.2中心镇 (26)2.2.3农村 (29)2.3海口城区现有自备水源情况 (30)2.4节约用水情况 (30)2.5城市排水简要情况 (31)2.6主要存在问题 (31)3供水规划 (35)3.1基本原则 (35)3.2规划任务 (35)3.3城市需水量预测 (35)3.3.1城市需水量预测年限 (36)3.3.2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 (36)3.3.3城市综合用水定额核定 (40)3.3.4城区各组团远期需水量预测 (40)3.3.5规划中心镇区用水量预测 (40)3.4供水范围及规模 (41)3.4.1城区供水范围及规模 (41)3.4.2城镇供水范围及规模 (41)3.5给水工程规划标准 (41)3.5.1供水水质规划目标 (41)3.5.2水质检测能力规划 (43)3.5.3城市供水水压规划 (43)3.6水源规划 (43)3.6.1水源规划原则 (43)3.6.2水源分析 (44)3.6.3水源选择 (49)3.7城区给水系统布局规划 (51)3.7.1给水系统布局原则 (51)3.7.2给水系统布局 (51)3.7.3厂站规划 (53)3.7.4给水系统安全 (54)3.8农村供水规划 (56)3.8.1面临的主要问题 (56)3.8.2基本原则 (56)3.8.3供水规划 (57)4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及防范措施.............................................................585城区管网规划 (59)5.1管网规划原则 (59)5.2供水管网规划 (59)5.3城市供水管网水力计算 (61)5.4管材的选择比较 (64)5.5管道敷设 (67)5.6管道附属设施 (67)5.7消火栓布置 (68)5.8阀门布置 (68)5.9给水管道横断面管位规划 (68)6分期建设规划: (69)7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0)8投资估算 (72)9工程节能: (73)9.1能耗指标及分析 (73)9.2节能措施及效果 (73)9.2.1工艺流程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73)9.2.2充分利用地形,合理选用设备 (73)9.2.3优化调度 (73)9.3节约用水措施 (73)9.4系统节能措施 (74)10水源环境保护 (75)10.1饮用水源地保护 (75)10.2生产废弃物排放 (77)10.3水厂保护 (77)10.4厂区生活污水 (77)10.5施工中的环境保护 (77)11供水安全技术措施 (79)11.1供水安全措施 (79)11.2职业安全卫生 (79)11.3改善管网水质 (79)11.4影响管网水质的主要因素 (80)11.5改善管网水质的主要措施 (80)11.6人防安全措施 (80)12存在问题及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81)前言海口市是中国最南端的海洋大省――海南省的省会,一个新兴城市,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薄弱。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划定海口市南渡江东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函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划定海口市南渡江东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函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划定海口市南渡江东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4.20•【字号】琼府办函〔2022〕114号•【施行日期】2022.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划定海口市南渡江东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函琼府办函〔2022〕114号海口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定海口市南渡江东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的请示》(海府报〔2022〕8号)收悉。

经省政府同意,现函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市南渡江东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具体划定范围如下(拐点坐标及划分示意图见附件):海口市南渡江东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43188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475107平方公里、陆域面积2.956777平方公里。

具体如下:一级保护区:面积0.699781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面积为0.457622平方公里,干流水域为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围内的河道水域,水域总长度1100米,水域总长1100米,水域宽度为整个河道范围;支流水域包括岭北水库灌渠由汇水口向其上游延伸500米、文安溪向其上游延伸500米、南村水库灌渠向其上游延伸500米的河道水域,水域宽度为各支流河道范围。

陆域面积0.242159平方公里,陆域长度为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陆域沿岸纵深与一级保护区水域边界的距离为50米。

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二级保护区:面积3.73210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1.017485平方公里,干流水域为一级保护区水域上边界向上游延伸2000米、一级保护区水域下边界向下游延伸165米至东山闸坝范围内的河道水域,干流水域总长度2165米,水域宽度为整个河道宽;支流岭北水库灌渠从其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延伸850米、文安溪从其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延伸440米、南村水库灌渠从其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延伸523米的河道水域,水域宽度为各支流河道宽。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建设征地区域新增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建设征地区域新增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建设征地区域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
【法规类别】户籍与身份证
【发文字号】琼府[2013]55号
【发布部门】海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08.27
【实施日期】2013.08.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建设征地区域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
口的通告
(琼府〔2013〕55号)
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是海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

该工程利用南渡江干流作为水源,由东山取水首部枢纽、水源提水泵站、灌溉泵站、输配水工程、五源河综合整治工程及水库连通工程组成。

为确保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的顺利实施,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 471 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包括东山闸坝工程正常蓄水位 15 米以下淹没影响区及闸坝占地区、城市供水管线占地区、灌区干支管占地区、五源河综合治理工
程占地区以及水库连通工程占地区。

建设征地区域涉及海口市及澄迈县共13个镇46个行政村(详见附件)。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渡江引水工程PPP招标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批复-海府函〔2015〕169号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渡江引水工程PPP招标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批复-海府函〔2015〕169号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渡江引水工程PPP招标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批复
正文:
----------------------------------------------------------------------------------------------------------------------------------------------------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渡江引水工程PPP招标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批复
海府函〔2015〕169号
市水务局:
你局2015年8月26日《关于批准〈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PPP招标实施方案〉〈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PPP招标文件〉及相关协议的请示》(海水务〔2015〕613号)收悉。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该PPP招标实施方案、PPP招标文件及相关协议。

请你局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招标工作程序规范、公开公平公正。

此复
海口市人民政府
2015年8月28日
——结束——。

近河口引水工程建设对河口盐水上溯的影响分析——以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为例

近河口引水工程建设对河口盐水上溯的影响分析——以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为例

近河口引水工程建设对河口盐水上溯的影响分析——以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为例徐婉明;邓伟铸;刘丽诗【摘要】近河口引水工程建设使得河口水动力情况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河口盐水入侵.以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工程建设对南渡江河口水动力和盐水入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渡江引水工程建设后,南渡江入海水量减小,年内减幅枯水期比丰水期大;河口区余流、海甸溪和北干流盐通量也有所减小,枯水期减小幅度比丰水期大;逐月咸水界出现不同程度的上移,丰水期上移距离比枯水期稍远.【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8(039)002【总页数】6页(P37-41,47)【关键词】引水工程;入海水量;盐通量;咸水界【作者】徐婉明;邓伟铸;刘丽诗【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300;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11;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盐水入侵是河口的自然现象,它受径流、潮汐、风、外海海平面、河口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上游河流开发和河口人类活动(如取水、采砂)改变了河流入海水量和河口地形地貌,使河口动力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河口盐分输运,加剧了盐水入侵程度,同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目前国外和国内对河口盐水入侵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咸淡水混合机制、类型以及盐水楔活动规律等方面[1-6],国内的研究则主要结合南水北调、三峡工程和深水航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河口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7-10]。

虽然国内已有不少关于人类活动对河口盐水入侵影响的研究,但其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河口、钱塘江河口和珠江河口[11-13],而针对南渡江河口的研究则较少[14]。

相关研究表明,径流量是盐水入侵的主要影响因子[15-17],本研究以南渡江引水工程为例着重分析近河口引水工程建设对河口盐水入侵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规划编制单位: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环评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时间:2011年9月1 规划背景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为海南省和海口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海口市规划打造成环北部湾和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全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全国一流的热带滨海商务休闲和娱乐目的地。

根据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海口西部片区拟发展成为海口市新的城市中心地带,城市规模和建设进程将快速增加;同时,随着海口市作为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旅游业也将出现跨越性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用水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海口市西部片区主要供水水源的永庄水库主要由松涛水库白莲东分干渠补水,由于渠道较长,沿线水量损失较多,目前实际补水量尚未达到原设计分配水量指标。

为满足西部片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需规划建设可靠的城市水源和供水工程。

海口市西南羊山地区地处火山喷发沉积岩地区,土壤保水性差,农业灌溉设施缺乏,目前基本处于靠天收状态,干旱季节缺水严重。

羊山地区具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和高效农业的条件,急需建设骨干水源工程解决灌溉缺水问题。

南渡江是海南省第一大河流,发源于海南省白沙县南峰山,向北流经澄迈、安定、海口等地后入海,流域面积7033km2,占全岛面积的21%,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障了海口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历次有关水利规划均将迈湾水利枢纽作为南渡江中下游治理开发的骨干控制性工程,迈湾水利枢纽对下游地区的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可有效缓解海口市未来发展中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缺水矛盾,解决羊山地区农业灌溉用水问题,改善海口市区河道水环境状况,对促进海口市国际旅游和生态城市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解决海口市城市供水、羊山地区农林发展用水等问题,2011年1月海口市水务局委托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开展《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规划》编制工作。

2011年8月,海口市水务局委托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规划概况根据2011年5月的南渡江引水规划报告,规划共制定了五个备选规划方案:一、方案1中,东山泵站取水补充昌旺水库,再由昌旺水库分水至永庄水库、玉凤灌区、永兴灌区、遵谭(龙泉)片灌区,由龙塘泵站取水灌溉龙塘片灌区。

再通过永庄水库向城区供水及向沙坡水库、五源河补水,至西秀镇后海村入海。

其中昌旺水库至永庄水库的输配水线路共分为三段,分别采用输水明渠和输水隧洞两种型式:第一段采用明渠型式输水,由昌旺水库北端起(渠道底高程53.8m) ,向北输水至地面高程68.0m处(渠道底高程52.3m),改为隧洞输水。

渠道全线采用梯形断面,底宽10m,两侧坡比1:1,渠道三面均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全长2.2km。

第二段采用隧洞型式输水,由第一段终点起进洞(隧洞底高程52.3m) ,一路向北至高程65.0m处出洞(隧洞底高程44.3m)。

输水隧洞全程采用无压洞,断面采用4.0m×5.3m (宽×高)城门洞型断面,隧洞全长约11.86km,其纵坡坡比约为1/1500。

第三段采用明渠型式输水,由第二段输水隧洞出口处(渠道底高程44.3m) ,向北输水至永庄水库(渠道底高程43.0m)。

渠道全线采用梯形断面底宽3.0m,两侧坡比1:1,渠道采用混凝土衬砌。

渠道全长2.00km,纵坡坡比约为1/1500。

二、方案2总体布置与方案1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昌旺水库~永庄水库输配水线路有变化。

方案2中,该段输水线路绕避了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

昌旺水库~永庄水库输水线路共分为四段,分别采用输水明渠、输水箱涵、输水隧洞三种型式。

第一段采用明渠型式输水,由昌旺水库北端起(渠道底高程53.8m),向东输水至仁泰村旁,转而向北至关顶村南侧地面高程62.0m处(渠道底高程52.0m),改为箱涵输水。

渠道全线采用梯形断面,底宽3.0m,两侧坡比1:1,采用混凝土衬砌。

第二段采用箱涵型式输水,由第一段终点起(箱涵底高程52.0m)一路向东北途经卡敢村、儒潭村、吕用村至儒盈村,转而向西北至卡武村南侧地面高程68.0m 处(箱涵底高程50.2m),改为隧洞型式输水。

输水箱涵为无压洞型式,断面采用3.0m×3.0m (宽×高)矩形断面,箱涵全断面进行钢筋混凝土衬砌。

第三段采用隧洞型式输水,由第二段终点起进洞(隧洞底高程50.2m) ,一路向北至地面高程65.0m处出洞(渠隧洞底高程45.1m)。

输水隧洞全程采用无压洞,断面采用4.0m×5.3m (宽×高)城门洞型断面,隧洞全断面进行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30cm。

第四段采用明渠型式输水,由第三段输水隧洞出口处(渠道底高程45.1m),向北输水至永庄水库(渠道底高程43.0m)。

其余各段均与方案1相同。

三、方案3由东山泵站取水补充昌旺水库,再由昌旺水库分水至玉凤灌区、永兴灌区、遵谭(龙泉)片灌区,由龙塘泵站输水至永庄水库,另取水灌溉龙塘片灌区。

再通过永庄水库向沙坡水库、五源河补水,至西秀镇后海村入海。

四、方案4考虑迈湾水利枢纽上马的情况,取消了方案1中的定安坝址,其它同方案l 。

五、方案5将东山坝址正常高由21.0m降为20.0m,其它同方案4。

各方案均需建设东山拦河坝、昌旺水库、东山泵站、黄竹干渠泵站、永兴泵站、玉凤一级泵站、玉凤二级泵站、龙塘泵站、五源河景观整治工程和东山库区防护工程。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3.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南渡江引水规划评价范围内主要为人工植被类型。

其中,木麻黄、桉树、台湾相思和竹林大面积分布,根据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计算表明,区域内有2个群落达到Ⅳ级,1个群落为Vb级,其余为Va级。

说明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处于相对低的水平。

但由于规划区域的植物群落净生产量较好,容易恢复。

因此,评价区域具有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优越条件。

本次规划范围内没有发现保护鸟类,也不占用鸟类的栖息地。

海南岛淡水鱼类的起源具有明显的热带平原性质。

以热带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的种类最多,江河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次之,其余的鱼类区系复合体种类较少,有的仅具代表种。

南渡江河口近海区域渔业资源的种类十分丰富,热带近海区域的许多品种都被捕获于网中;区域渔业资源中,有些品种在一些站点区域中的种群很发达,形成了优势品种。

如赤魟、倒棘鲬、海鲇、斑头条鳎、短吻鰏、截尾白姑鱼等品种在相关站点中,都占有本站点渔获的较大比例,是优势种群。

根据资源分布程度,按目前渔业生产情况,南渡江河口区属于渔业资源丰富区域。

也是虾类的资源密度,是属于虾类资源高密集区。

3.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龙塘水厂水质不能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但仍基本满足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对于龙塘断面的超标问题,主要是龙塘水厂上游零散分布的村落以及农业用地,产生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农业污水以面源的形式排入南渡江,造成水质的超标。

永庄水库水质不能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但仍基本满足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秀英水厂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符合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要求。

(2)南渡江监测断面为后黎村、群益村、攀丹水厂、儒房渡口,后黎村和群益村断面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后黎村超标指标为COD Mn、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率分别为8%、25%,群益村超标指标为总磷,超标率为33%。

(3)沙坡水库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水质现状为Ⅴ类。

3.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SO2:2010年海口市SO2年日均值为0.007 mg/m3,四个监测点的年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5~0.010mg/m3,全市日均最大值出现在12月,达到0.031 mg/m3,全部符合一级标准。

评价结果详见表4.4-6。

NO2:2010年海口市NO2年日均值为0.015 mg/m3,四个监测点的年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11~0.018 mg/m3,全市日均最大值出现在12月,达到0.047 mg/m3,全部符合一级标准。

PM10:2010年海口市PM10年日均值为0.040 mg/m3米,四个监测点的年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37~0.044 mg/m3。

全市日均最大值出现在11月,达到0.149 mg/m3。

各季度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第四季度超标率最大,达到44.6%,全年超标率为18.1%。

3.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海口市区域环境噪声网格监测点数为202个,网格大小为550米×550米。

每年可在春秋两季对各测点进行一次昼间噪声监测,2010年在秋季进行监测,区域环境等效声级值Leq为55.4分贝,海口市区域噪声主要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为主。

2010年海口市分别于2月、5月、8月、11月进行了本年度城区功能区噪声监测是,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从2010年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海口市声环境质量良好,在各监测时段、功能区均达到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

4 资源承载力分析根据《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相关内容,分析了本规划实施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根据分析结果,5个备选方案中,方案1、方案2和方案3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占用负荷相对较大,尤其是占用的农用地达到龙华区允许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数量的70%左右,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负荷较大,势必会挤占区域其他建设项目使用的土地资源。

方案4和方案5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占用负荷较小,最高比例分别为占龙华区允许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的45%和40%。

从占地面积绝对数量来看,所有备选方案均未超出区域新增建设用地限值。

另外根据分析,各引水方案均未超出南渡江水资源承载能力。

但是东山-龙塘区间的南渡江主要为饮用、农业用水,龙塘以下主要为景观用水且属感潮河段,因此在满足供水需求的情况下适当减少东山泵站的取水量,有利于减小对下游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方案3的引水方式对南渡江水资源利用影响较小。

本规划工程属于非污染型工程,因此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及大气环境承载力不会成为本规划实施的限制性因素。

5 规划主要环境影响分析1、通过对零方案的综合分析认为,零方案无法满足海口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将会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虽然零方案会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减少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这些不足以掩盖零方案产生的弊端。

因此零方案不可取,实施南渡江引水规划是有必要的。

2、规划实施会影响水库库区的水文、泥沙情势,但不会引起水温分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