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安全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3d70b3d4a7302768e993955.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只有在没有其它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完成工作任务时,才考虑进入受限空间。
2、所有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制定和实施书面受限空间进入计划,同时,制定具体的救援计划,各类救援物资必须到位备用。
3、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提前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所有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经进入管理者批准后才可进入,并且相关的人员已经接受培训。
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受限空间和工作任务的描述;最初以及在活动期间可能存在的危害的清单;准备进入受限空间和进入期间的控制措施清单,如个人防护装备,救援计划和沟通程序;气体检测数据和检测时间;进入管理者的签字;进入者、监护人和检测人的签字;终止活动工作任务完成和完成进入的时间。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列出危害因素清单,危害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气体危害、窒息危害、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和爆炸性气体、被淹没/埋没、机械危害、其它,如电击、温度、辐射、噪音等。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采取以下危害预防行动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评估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潜在的危害的程度;制定措施消除、控制或隔离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的危害;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检测受限空间中的气体环境;保持安全进入的条件;预测在受限空间里的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预测空间外活动对受限空间内条件的潜在影响。
6、按照以下次序和控制手段处理危害:消除危害;使风险减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根据作业中存在的风险种类,依据相关的防护标准,确定个人的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
7、进入受限空间时,监护人应将所要求的表格和记录存放在现场。
包括:安全工作许可证;受限空间进入许可证;受限空间援救计划;受限空间进入检测表;受限空间监护人/进入者名单表;受限空间进入前会议记录;适当的材料安全数据表;书面的受限空间进入计划/风险评估。
8、救援人员(每班至少有两人作为救援人员)必须在现场,当接到报警时,能够实施有效救援。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范本(2篇)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0811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a.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范本受限空间是指存在限制进出或通行的、具有潜在危险的工作环境,如储罐、地下洞穴、管道、锅炉、污水处理池等。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份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范本,包括相关的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
一、安全策划阶段1.明确作业目标和计划: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明确作业的目标和计划,包括作业内容、时间安排、人员配备等。
2.编制安全操作程序:根据受限空间作业的特点,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程序,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所需防护措施。
3.确定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只有经过专门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人员才能参与受限空间作业,并且需要保持定期培训和更新。
4.分配任务和责任:在作业前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责任,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
5.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急救流程、紧急撤离等。
二、安全准备阶段1.进行现场勘查:在作业前,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受限空间的结构、特点和潜在危险,为作业提供依据。
2.清理和准备工作区域:清理作业区域,并设置必要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以保证作业区域的清晰和安全。
3.检查和准备安全装备:对作业所需的安全装备进行检查和准备,如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服、呼吸器等。
4.准备通讯和救援设备:确保作业现场通讯畅通,并且准备好救援设备,如逃生绳索、气体检测器、急救箱等。
三、作业实施和监督阶段1.督促遵守安全程序:在作业过程中,要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有违规行为。
2.定期检测环境和风险:作业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环境和风险检测,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3.保持通讯畅通:作业过程中,要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传递信息和意见,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协作。
4.监督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对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确保他们始终保持警觉和注意力集中。
5.严禁单独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严禁单独作业,每个作业人员都应有配备的支持人员,并定期与支持人员进行联系。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0ced6d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e.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进入受限空间是指一个工作区域,其大小和形状限制了人类进入空间执行任务的本领,并有可能在一些情况下对作业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逼的区域。
所以,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需对若干种类型的不安全进行评估,并订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作业者的安全。
一、定义受限空间一个受限空间的定义重要取决于它的特点:1. 工作空间只能够由一个小组人员进入,受限制。
2. 空间的进入和退出受到限制,如狭窄的入口,过程设备的限制及其它限制。
3. 空间内及进入空间的通道可能会导致作业者暴露于潜在的危害如有害气体、液体或固体,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噪音、震动、辐射和电击等。
4. 空间内和通道内没有充足的空气交换,氧气水平低或含有有毒或可燃性气体。
5. 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例如火灾、爆炸、倒塌、淹没等。
以上这些特点都可能会对作业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逼。
所以,当进入一个空间时必需考虑这些不安全,并订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不安全评估在安全管理制度中,不安全评估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任何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都必需进行不安全评估。
不安全评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分析空间的类型、特点和潜在的不安全。
2. 基于评估不安全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评估对作业者的风险程度。
3. 依据评估结果,确定实行的防备措施以降低不安全。
不安全评估是必要的,由于空间的特点和潜在不安全各不相同。
例如,拍摄一个视频的人员需要进入一个比机械师更小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不安全评估可能并不需要太多而杂,由于潜在不安全不如机械师的工作那么多而杂。
三、受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1. 受限空间的准入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工作的人员需必需获得准入,包括登录过程、审批程序及前期准备。
(1)登录过程: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需要进行准入程序。
这个程序包括了一系列的检查,如检查作业者的身体健康情形、证件、培训资格和监督等等。
这些检查必需在作业之前在写入安全管理制度中,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员的信息都被记录并跟踪把握。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9d139a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c.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1、安全主任与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2、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受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3、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监护人,禁止进入作业。
当受限空间状态改变时,为防止人员误入,在受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
4、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5、对所要进入受限空间必须进行工艺处理。
5.1 对所进入受限空间要切实做好工艺处理,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彻底的蒸汽吹扫、热水蒸煮、氮气置换,使其内部不含有残渣、余气。
5.2 打开设备人孔前,其内部温度、压力应降到安全条件以下(温度低于50℃,压力为常压),并从上而下依次打开。
在打开底部人孔时,应先打开最底部放料排空阀门,待确认内部没有堵塞或残存物料时,方可进行。
6、所有与受限空间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用符合其工艺压力等级要求的盲板堵上,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
加盲板应按停工方案、盲板图(表)严格执行,并做好明显标志,指定专人统一编号管理,防止漏堵漏抽。
6.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须进行取样分析。
取样分析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并具有代表性、全面性。
设备容积较大时要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应保证设备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
空间作业安全措施6篇
![空间作业安全措施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564b0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6.png)
空间作业安全措施6篇【第1篇】有限空间作业应实行的平安措施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做好停电、隔离、泄压、通风、吹扫置换、检测、悬挂标示牌并按照状况装设遮拦或围栏,受限空间内存在高空坠物的,应增强防护网或搭架板。
2.1 停电2.1.1 断开与该受限空间作业区内有关设备的电源(应断开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
2.1.2 断开与该受限空间作业区内的设备、系统相连管道上的电动(气动、液动)阀门的动力电源。
2.1.3 断开与检修的设备、系统相连的管道、风道上的电动(气动、液动)阀门的动力电源。
2.2 隔离2.2.1 与该有限空间作业区有关的阀门、闸板应牢靠的关闭。
碱/酸液管道、料浆管道、蒸汽管道、高温水管道、煤气管道上的阀门,应再加装盲板(dn250及以上的法兰加装盲板厚度应在6mm及以上,dn250 以下盲板为4mm),确保与系统牢靠的切断。
2.2.2 在下运河、疏水沟或敷设有汽、水等管道、阀门的地下沟道和井下举行检修工作,应关闭向工作地点流入蒸汽或水等介质的有关阀门。
工作中如需冲洗沟道,应先将工作人员从沟道内撤离并清点人数无误后,再开启有关阀门。
2.3 泄压2.3.1 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放尽系统内的汽、水、油、料等介质,确认已泄压和温度符合工作条件后,方可开头工作。
2.3.2 做泄压措施前,应先检查确认需泄压的设备和系统确与运行部分牢靠的隔离,然后方可缓慢开启有关阀门举行泄压。
泄压操作时,人员不得正对压力释放的方向。
2.3.3 检修的设备和系统是否已平安泄压,可利用阀门机械指示位置、仪表指示以及现场实际状况(如有汽、水流淌声音等)举行综合分析确定。
2.3.4 若仪表显示有压力,或压力表指示虽在"零'位,但泄压阀处仍有汽、水等介质流淌的声音,应对设备的隔离和泄压措施以及压力表举行检查,在未查明缘由前,应认为设备和系统内部有压力,不能擅自开头工作。
2.3.5为泄压所开启的有关阀门,在检修过程中应向来保持在牢靠的全开位置,悬挂"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4a132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9.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1. 明确目的和计划: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进入的目的和计划。
这包括对空间进行评估和确定所需的工作步骤。
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进入,并确保只有经过计划和授权的人员进入。
2. 培训和证书: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
培训内容应包括识别和评估风险、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应急措施等。
只有经过培训和持有证书的人员才能进入受限空间。
3. 前期准备: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和测试空气质量、清理和标记通道、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等。
确保在进入受限空间时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4. 通风和空气质量监测:进入受限空间时,通风和空气质量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空气中无有害气体或毒素,并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必要时,应使用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进行检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5. 个人防护装备:进入受限空间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这包括头盔、防护眼镜、呼吸器、防护服、防滑鞋等。
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风险评估来确定。
6. 防止火灾和爆炸: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这包括确保空间内无可燃物或易燃物,并采取适当的消防设备和措施。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以防止电火灾的发生。
7. 通信和监控:在进入受限空间时,必须确保与外界的通信畅通,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监测。
这可以通过使用无线通信设备、监控摄像头等来实现。
这样,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及时采取行动。
8. 应急救援计划: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制定和准备应急救援计划。
这包括指定和培训应急救援队伍、准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制定应急预案等。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并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9. 定期检查和维护:进入受限空间的安全措施不仅仅包括进入前的准备工作,也包括进入后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四篇)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4ddee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c.png)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受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入或从事工作时容易受限制、无法自由进出的空间,如罐式容器、管道、井、坑等。
由于受限空间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在其中进行作业存在很高的危险性,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的安全规程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针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规程,供参考。
一、作业前准备1. 安全检查:作业前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检查受限空间的出入口、通风设施、气体浓度、物料堆积等情况,并记录在册。
如果发现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2. 通风与防护: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应确保空间内的通风设施完好,并进行充足的通风以消除有害气体。
同时,必须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带、头盔等。
3. 培训与准入:只有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准入许可的人员才能进入受限空间进行作业。
培训内容应包括受限空间的危险性、安全操作技能、急救知识等。
二、作业中措施1. 连续监测:进入受限空间后,必须进行连续的气体浓度监测,并定期记录气体浓度。
如果发现气体浓度超过安全限值,应立即采取措施撤离。
2. 安全通信: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通信系统,确保受限空间内外的及时信息交流。
通信设备应保持正常运作,并经常进行测试。
3. 物料清理:受限空间内不应有多余的杂物、堆放物,必要时需要进行清理。
清理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眼镜等。
4. 单一作业:受限空间内只能进行单一作业,不得进行其他与作业无关的活动。
必要时应设置工作片区,并确保不同工作人员的作业互不干扰。
5. 安全设施:受限空间内应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包括安全绳、安全网等。
必要时还应安装安全防护罩,防止物料溅落或坍塌。
6. 紧急救援: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并确保作业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同时,必须建立紧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三、作业结束后1. 恢复通风:作业结束后,必须充分恢复通风,确保受限空间内无有害气体残留。
2. 检查归档:作业结束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并将相关记录归档,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气体浓度记录、安全设施使用情况等。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ad2a5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0.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事故发生,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术语和定义1. 受限空间:指在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出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的空间,具有通风情况较差、内部结构复杂、空气中氧含量不足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等特点。
2. 受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活动。
3. 缺氧: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9.5%。
4. 缺氧危险作业:指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具有潜在和明显危险的作业。
三、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1.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措施。
2. 作业单位应制定受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任务、作业人员、安全措施、应急处理等内容。
3. 作业人员应接受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了解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4. 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检测仪器、防护装备等。
5. 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检测受限空间内的氧气、有害气体、粉尘等浓度,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6. 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方案进行作业,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作业内容。
7. 作业期间,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8. 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清点作业工具,确保不遗留火种、电源等危险因素。
四、应急预案与救援1. 作业单位应制定受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应急流程等内容。
2. 作业现场应配备应急物资,如救援设备、防护装备、急救药品等。
3. 作业人员应掌握应急预案,熟悉应急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采取措施。
4. 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作业人员应立即报警,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进行救援。
五、监督管理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2. 作业单位应定期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修订,确保其符合实际需要。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b8e7e8a3186bceb19e8bbad.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1.输油站及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至少包括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事故或事件的预防和自救知识;相关事故或事件的经验和教训。
2.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安全措施。
其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下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和灭火器材,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3.当受限空间状况改变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现场,同时为防止人员误入,在受限空间入口处应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其他封闭措施。
经处理后重新具备进入条件的,需重新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后,方可进入。
4.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对受限空间进行吹扫、蒸煮、置换并分析合格;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必须加盲板隔离,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识。
5.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管道送风前应对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严禁向内充氧气。
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6.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
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场所、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大于12V。
潮湿环境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照明电压大于12V时(但不允许大于36V)或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3a0166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b.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规范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人身安全与作业顺利进行,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减少作业风险和避免作业事故的发生。
二、规范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作业人员、监督人员、安全人员等。
三、规范要求1. 作业前准备(1)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使其了解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安全措施以及应急救援措施。
(2)作业前需进行受限空间的现场勘查,了解作业环境,检查作业安全措施的完整性。
(3)受限空间入口应进行有效的封闭和标识,确保无关人员无法进入。
2. 作业人员准备(1)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安全帽、防护鞋等。
(2)作业人员应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没有健康隐患和疾病。
(3)作业人员应熟悉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流程、危险源及防范措施,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3. 作业现场安全措施(1)作业现场应严格按照作业计划进行组织,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2)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如隔离帷幕、气体检测仪、安全绳等。
(3)作业现场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备,以确保作业人员能够看清作业环境。
(4)作业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排除有害气体或有害杂质的积聚。
4. 作业风险防范(1)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对受限空间内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安全。
(2)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熟悉使用防毒面具、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有效预防作业风险。
(3)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作业规定和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忽视或违反规定。
(4)作业人员应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休息,以保持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良好。
5. 应急救援措施(1)作业现场应配备急救箱、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以应对突发状况。
(2)作业人员应熟悉应急救援措施,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3)作业人员在发生事故或有人员受伤时,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立即拨打紧急电话。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6c4632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8.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严禁未经许可进入受限空间。
只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获得相应的许可才能进入受限空间。
2. 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检查空气质量等。
3. 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通知其他相关人员,并告知其进入受限空间的时间和地点。
4. 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必须随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例如使用无线电或其他通信设备。
5. 在进入受限空间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工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
6. 在受限空间工作期间,必须随时监测空气质量,并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7. 如果发现受限空间内存在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紧急措施。
8. 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例如清理杂物、检查设备等。
9. 在受限空间工作期间,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并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
10. 在受限空间工作结束后,必须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并检查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
总之,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8a8bd0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4.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管理这一类工作,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严谨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一、引言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工作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受限空间进行作业的人员,包括负责监督和执行作业的工作人员。
二、安全责任1. 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2. 生产经理负责制定并监督各个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和义务。
3. 监督安全部门负责制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详细操作规程和培训计划,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三、作业前准备1.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2. 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 检查和确认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所需的工具、设备和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4. 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并明确作业人员的分工和职责。
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1. 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进行工作许可的签发和审核。
2. 所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使用和维护。
3.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方案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越权行动。
4. 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对其进行适当通风,并确保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5. 在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必须保持有效的通讯联络,并随时向监督人员汇报作业进展和发现的问题。
6. 不得将非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确保作业区域内只有经过培训和审核的人员。
五、应急措施1. 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故的应对和逃生预案。
2. 对应急设备和救援队伍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随时能够投入使用。
3. 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应急指示标识,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和能够正确操作。
六、事故与故障处理1. 出现意外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查清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4bad7e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3.png)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有限空间是指进入和退出都比较困难,且容易出现危险的空间,如油罐、管道、井下、舱室等。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要求,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1. 事先评估风险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作业的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空间内是否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2)空间内是否有缺氧、高温、高湿等危险环境?(3)作业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经验?(4)是否有必要的安全设备和紧急救援措施?2. 做好通风和气体检测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必须进行通风和气体检测。
通风可以将空间内的有害气体排出,保证空气流通;气体检测可以检测空间内的氧气含量、有害气体浓度等,确保空间内的环境安全。
3. 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头盔、手套、防护鞋等。
同时,作业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了解作业流程和安全要求。
4. 做好紧急救援准备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做好紧急救援准备。
应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如呼吸器、救援绳索、救援车等。
同时,应制定紧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流程和责任分工。
5. 做好作业记录和监控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做好作业记录和监控。
应记录作业人员的姓名、作业时间、作业内容、安全措施等信息,并进行监控和检查。
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要求,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只有做好风险评估、通风和气体检测、作业人员安全、紧急救援准备和作业记录和监控等工作,才能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三篇)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3e53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7.png)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在受限空间工作中,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受限空间指的是限制人员进入和退出的空间,具有固定的入口和出口,并且有限通风的特点。
这些空间可能包括有井、罐、管道等。
由于受限空间的特殊性质,进行作业时往往会面临一些潜在的危险。
因此,了解和遵守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十分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
首先,作业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对受限空间的认识和理解、作业过程中面临的潜在危险、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只有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在受限空间作业中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潜在的危险。
其次,作业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受限空间的具体情况,包括空间的结构、尺寸、通风情况等。
其次,要确保受限空间周围的环境安全,比如排除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等的存在。
此外,还要对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进行登记管理,确保每个人都有合法进入的资格,并记录每个人进出受限空间的时间。
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作业人员还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些防护装备可能包括头盔、护目镜、防护服、安全鞋等。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地降低可能的伤害风险。
进入受限空间后,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计划进行操作,并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
首先,要保持通讯畅通,与外部的监护人员保持联系,随时向外汇报自己的情况。
其次,要注意空间内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
受限空间往往缺乏新鲜空气,而且可能存在有毒气体,所以必须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再次,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装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受限空间可能存在各种设备,比如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如果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
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装备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作业人员还要注意作业过程中的个人安全。
比如,要注意避免受限空间内狭窄的通道和夹缝,以防止陷入困境;要注意手脚的位置,避免受限空间内的设备将手脚夹住或碾压;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防止在狭小的空间内出现精神或身体疲劳。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3篇)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b2962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4.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受限空间是指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窖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
受限空间作业就是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二)1.1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受限空间带有的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1.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进入受限空间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氧含量在____%-2l%之间,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____%。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规定;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____%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____%(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____%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____%(体积百分数)。
1.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打开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可采取机械通风,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禁止向进入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1.4应严格执行气体取样检测分析操作规程。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____分钟前,要对受限空间气体取样分析,经化验分析合格后,办理好《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后方可进入作业。
如现场条件不允许,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____分钟。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取样检测过程要有照片记录,分析数据要注明取样位置和取样时间。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fdef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2.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1. 作业前准备1.1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并编制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1.2 确保所有参与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都已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1.3 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装备,包括呼吸器、安全带、安全绳索、防护眼镜等,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2.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2.1 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气体检测,并确保空间内的氧气含量、有害气体浓度、爆炸极限等均处于安全范围内。
2.2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通过有效的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并确保空间内气体的排放和污染物的清除。
2.3 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必须配备完整的安全装备,并由专业人员监督,严格按照作业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 作业结束及紧急情况处理3.1 在作业结束后,必须对受限空间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没有残留物或污染物。
3.2 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如发生气体泄漏、突发事故等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离受限空间,并及时报警和处理。
以上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的基本内容,所有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4. 培训和教育4.1 所有进入受限空间进行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受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风险识别与控制、气体检测和通风系统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内容应当全面、系统,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确保每位作业人员都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2 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建立定期的培训计划,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以便及时更新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使其了解最新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
5. 进入受限空间前的准备5.1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人员的名单、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地点、气体检测计划、紧急情况处理方案等内容。
5.2 确保在进入受限空间前,所有必要的工具和设备都已经准备就绪,包括气体检测仪、通风设备、个人防护装备等。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措施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927a43856a561253d36f65.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措施
1.作业前对进入受限空间危险性进行分析;
2.所有与受限空间有联系的阀门、管线加盲板隔离、列出盲板清单,并落实拆装盲板责任人;
3.设备经过置换、吹扫、蒸煮;
4.设备打开通风孔进行自然通风,温度适宜人作业;必要是采用强制通风或佩戴空气呼吸器,但设备内缺氧时,严禁用通氧气的方法补氧;
5.相关设备进行处理,带搅拌机的应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标志牌,设专人监护;
6.检查受限空间内部,具备作业条件,清罐时应用防爆工具;
7.检查受限空间进出口通道,不得有阻碍人员进出的障碍物;
8.盛装过可燃有毒液体、气体的受限空间,应分析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9.作业人员清楚受限空间内存在的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如内部附件、集渣坑等;
10.作业监护措施:消防器材()、救生绳()、气防装备()。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e0382b1a8956bec0875e3eb.png)
西南油气田公司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第一条为规范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坍塌、触电等事故,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符合以下所有物理条件外,还至少存在以下危险特征之一的空间。
(一)物理条件1.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2.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
3.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空间。
(二)危险特征1.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机械、电气等危害。
2.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作业人员的物料。
3.内部结构可能将作业人员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进入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或场所应纳入受限空间作业管理。
第三条以下特殊情况下的作业应纳入受限空间作业管理.(一)未明确定义为“受限”的空间有些区域或地点不符合受限空间的定义,但是可能会遇到类似于进入受限空间时发生的潜在危害。
如把头伸入30厘米直径的管道、洞口、氮气吹扫过的罐内。
(二)围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围堤,可视为受限空间:1.高于1。
2米的垂直墙壁围堤,且围堤内外没有到顶部的台阶。
2.在围堤区域内,作业者身体暴露于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3.围堤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三)动土或开渠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动土或开渠,可视为受限空间:1.动土或开渠深度大于1。
2米,或作业时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
2.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身体处于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
3.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4.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没有撤离通道的。
(三)惰性气体吹扫空间用惰性气体吹扫空间,可能在空间开口处附近产生气体危害,此处可视为受限空间.在进入准备和进入期间,应当进行气体检测,确定空间开口周围危害区域的大小,设置路障和警示标志,防止误入.第四条公司受限空间作业应按《西南油气田公司作业许可管理规定》实行作业许可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63549 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安全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安全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石油化工企业在装置新建、改造、生产、抢修、检维修过程中,经常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作业过程中,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因麻痹大意、违章作业,导致的事故数不胜数。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范围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原来的安全管理制度上称为进罐作业或进入设备作业,原来的叫法上有些局限性。
现在我们所称的“受限空间”是指生产区域内的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因此,称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叫法比较科学,也符合实际情况。
危害因素
因为受限空间内可能盛装过或积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如果工艺处理不彻底,或者对需要进入的设备未有效
隔离,导致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残留或窜入等,若作业时对作业活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采取措施不力,违章操作等,就可能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窒息事故;受限空间内可能有各种机械动力、传动、电气设备,若处理不当、操作失误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当在受限空间内进行高空作业时,可能造成高空坠落事故。
“三不进罐”原则
“三不进罐”原则是指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罐”;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进“罐”;安全防护措施没有落实不进“罐”。
“三不进罐”原则讲起来大家都熟悉,但实际工作中,有些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怀有侥幸心理,违反“三不进罐”原则,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办理作业许可证
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涉及到办理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审批人、批准人等。
要求各尽其责,人人把关。
通过层层的办理程序,有效避免“某一个人”、“某一环节”对“某一危险因素”的疏忽和迟钝。
落实进入受限空间
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入的受限空间的作业条件,如作业点周围的环境,包括氧气含量、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气体含量等是否合格,以及受限空间内残存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等是否已经清除干净。
二是受限空间的隔离情况,需要作业的受限空间是否与其它系统完全隔断,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
监护人是保证作业安全的关键人物。
监护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以及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
监护人应由进入受限空间所在单位指派责任心强、熟悉工艺流程,了解介质的化学、物理性能,会使用气防器具、消防器材,懂急救知识,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并且经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监护资格证的人员担任。
一些基层单位由于人手紧张,安排一些“老、弱、病、残、孕妇”担任监护人,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监护人进行监护时,应佩戴明显标志,合理行使自己的职权。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在安全技术人员和单位领导的
指导下,逐项检查并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受限空间的隔断情况。
当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比较多时,要对作业人员逐个登记、点数。
作业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作业环境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监护过程中,监护人千万不能以为自己没事干而擅自离开监护现场,也不允许在监护期间看书看报或兼做其他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现场作业监护人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即一个危险性较大或者比较重要的作业活动,往往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施工区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都在作业现场以示重视,这种情况不利于作业安全,不仅给作业人员带来压力,也不利于发生突发事故时的逃生疏散,尤其是在高处平台或者作业场地狭窄的环境作业时。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是保障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关键。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在《中国石化集团HSE管理制度》及各企业的HSE管理制度中都有详细的规
定。
这里,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切实做好工艺处理。
与作业系统相连的管线、阀门加盲板断开,加、取盲板要有专人负责。
对生产、储存、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设备、容器,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所用盲板要用符合压力等级的正式盲板,不能用白铁皮、石棉板等材料作代用盲板。
本期“警钟长鸣”报道的聚丙烯反应釜爆炸事故,就是因为未对丙烯进料阀门加装盲板隔断造成的。
2、对受限空间内的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一个设备要多采几个点的样,如塔类,至少应测上、中、下3个点;储罐应在物料进出口和中部;卧式容器最好取两端。
采样时尽可能伸向设备内部,样品才有代表性,切不可在人孔处取样,人孔处因空气对流采的样品是不准确的。
只有当受限空间内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和有毒物含量都为合格,方可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
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规定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设备的出入口内、
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容器、设备内作业温度高、湿度大,人体易出汗,就会增加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
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必须放置在容器外部;电线电缆不能有破损和裸露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5、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并在开关上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拆除转动部件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
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
作业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验收。
7、作业的受限空间内,可采用自然通风。
必要时可用通风机、鼓风机强制抽风或鼓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进入受
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容器内作业,容器内的防腐作业,一次作业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8、对危险性较大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如催化装置两器清焦、反应釜内检修、大型油罐人工清罐等、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制定较为详细的作业安全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9、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发生事故,抢救工作应争分夺秒,但须沉着冷静正确处理事故。
不得拖延耽误,更不能盲目抢救。
抢救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只有将自己保护好,才能更有效地抢救别人。
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但救不了别人,也会葬送自己的生命。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后的检查验收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后的检查验收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任务完成以后,监护人员应对进入
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人数进行清点;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要对受限空间内的作业工具、消防气防器材、废弃物等全部带离作业现场,不能有遗漏。
2、作业任务完成后,监护人还应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向当班人员交待作业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作业现场的工艺状况,以便操作人员进行巡检和操作。
3、对催化装置两器清焦、反应釜内检修、油罐清罐等较大项目的作业,作业任务全部完成以后,单位主管人员应编制“封罐、投用检查表”,组织生产、设备、安全等专业人员,对检修作业项目逐一进行检查,对遗留在受限空间的作业工具、器具,螺栓、垫片等材料进行彻底清查。
检查无误,各检查人员在“封罐、投用检查表”上签字确认后,方可封罐投用。
b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