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生死观之差异
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对比研究——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永辉
79 万方数据
点什么,对种族繁衍,家族血脉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然 而西方人却将生命看成是一种权利,是人活在当下追求 个体幸福的权利,把人生当作追求快乐的场所。
中国人关心死后整个家族、整个民族的延续,将个 人死亡作为向群体过渡的环节。自己死后,还有子子孙 孙,希望自己死后能为世人留些什么;西方人关心的是 灵魂不朽,相信生命会以另外的形式延续。他们只会考 虑灵魂归处,上帝如何审判。
华夏民族又是一个重视群体利益的民族,只有保存 集体,个体生命才能保存。孑L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谓 “杀身成仁”;孟子在《孟子·告子上》日“舍生取义”。在 儒家看来,生命的道德价值比生命更为重要。在个体生 命与群体的利益之间,要牺牲个体小我的生命,维护社 会“大我”的尊严。
中国人认为“死”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所谓万事皆 休、万念俱灰。佛教认为,人死以后会进入新的轮回,但 前世今生已经面目全非。如果下了地狱,又是何等的恐 怖和孤苦无依。所以,中国人向来忌谈死亡。医生往往 对病人隐瞒病情,以免其承受不住这个打击。这反映出 中国文化回避死亡的特点。
(二)西方文化关于“生死”的看法 西方文化认为,“生”是上帝的造化。挪威、波斯、古 巴比伦、古希腊都有上帝造人的传说。上帝给了94-)k 生命,生命就属于自己。我们有权利及义务尊重和爱护 上帝所给的宝贵财富,为自己创造幸福。实现个体的愿 望,顺应个体的需要,这是谁也无法剥夺的权利。所以, 人们要感恩的对象是超越了血亲的。 同样是生命,西方人眼中生命的价值与道义的价值 之间,是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即使是那些为了国家和民 族牺牲生命的英雄人物,也并不认为道义价值更高。只 是面临灾难时必须做的选择。这体现了西方文化注重 主体幸福价值的倾向。 西方人并不回避死亡。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关于 “永生”的内容。信仰上帝即能永生。一旦信仰了上帝, 就能与上帝同在,既然能够永生,就不会惧怕死亡。这 一点与重视生命价值并不矛盾。为了能够与上帝不相 隔,就要过好活着的每一天。死亡无论如何都不能回 避,不如坦然面对。在西方国家,有关死亡的教育很普 遍,人们可以毫不避讳地谈论死亡。 直面死亡并且相信“永生”,还与“灵魂”观有关。很 多古希腊的哲人都相信人是灵魂与生命体的结合,相比 肉体生命,灵魂更纯洁。肉体泯灭了,灵魂却永不泯 灭。基督教文化是原罪文化。上帝造人,并不是要人死 亡。因为人犯了罪,所以才会死亡。只要不断追随上 帝,就能获得生命的超越。死亡,是人生的终点,也是人 生的目的地。 二、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观’’的对比 (一)中西方文化生死观的相通之处 重生的观念。二者都重视生命的价值与幸福。以 “生”为主,“生”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人们都期望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 生,爱惜人的生命。在中西方生死观里,都有精神不朽 的概念,为追求真理而选择死亡,为人类普遍价值而牺 牲自己,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二)中西方文化生死观的相异之处 中国人把生命看成是一种手段,一种义务。中国人 生命的目的性很强,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世留下
中西方面对死亡的三点差异
中西方面对死亡的三点差异中西方面对死亡的三点差异题记:死亡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然后走向下一程。
——电影《入殓师》记得有位长者去世时十分清醒,当时我在院里玩耍,他让子女帮他穿好寿衣,自己盘腿坐在炕头,临了说:把门帘掀起来吧,太阳快出来了,我要走了。
子女照办完,并没在意老人的这句话。
直到太阳完全升起,儿子到屋里取东西时,才愕然发现老爷子已仙逝。
这些年,我常常想起长者临走前的那句话:我要走了。
中国人是忌讳说“死”的,所以用“走”之类的字眼代替。
可我又觉得,如此简单理解这句话,似有不妥。
回归到正常语境,“我要走了”意味着离开这里,然而,可去往的那个地方是哪?死是手段,或是结果中国人忌谈死,连圣人先贤也未有十分明确的解释,孔子就曾说“未知生,焉知死”。
我们的文化提倡喜生,总是绕过死亡这个话题。
虽然孔子也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主要是在强调生时的“闻道”,而死亡不过是一个注脚。
相较于中国文化,由于西方是执着于个体的人,对死亡有更为深切的感受。
从拜伦在《该隐》中将生育看成是“繁殖死亡”,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把悲剧视为死亡,从叔本华的“死亡哲学”到后来尼采以审美的陶醉来摆脱“生之巨轮”,无不说明这一点。
从这个层面讲,死亡给予西方人某种生活不详的预兆性和生命的沉痛感,让人感受到巨大的悲剧性。
在存在主义作品中,作家善于将笔下的人物提到死神面前,用以剖析人物的心理。
因为,海德格尔说:“在世的'终结’就是死亡。
”西方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面对死亡时得到充分体现。
他们崇尚殉道精神,为真理、自由、正义而死的文化特征十分鲜明。
那么,这种殉道精神和上文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否有区别呢?显而易见,殉道者将死看成一种手段,“朝闻道,夕死可矣”则是将死看成一种结局。
前者认为通过死亡这一热烈的仪式,表明立场或达到某种目的,死亡是获得道的手段;后者则认为在生时追求道,在满足某种获得感后走向死亡,这是一种满足感后发生的事件,更趋于结果。
中西方生死观比较
中西方生死观比较中国人重视感恩,认为生下来对父母就有恩情,要懂得感恩,把人生看做是责任。
中国古语就有:身体发肤受至于父母。
中国古代有这么一场战争,一位将军在冲锋杀敌过程中被敌人打下了眼球,看着掉落的眼睛啊,这位将军捡了起来,大声喊:身体发肤受至于父母,然后把眼睛吃掉,继续冲锋杀敌。
敌人看到这情景,都丧失了斗志。
而西方人不认为这是恩情,“谁叫你把我生下来,我对你没责任”。
西方人最求幸福,自由,认为个体的存在是独立的,西方青年到一定年龄后就会远离父母,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中国人就不是,男的结了婚还跟父母一起生活。
西方人对个体的死亡,认为灵魂到上帝去了,是以另一种方式生存。
西方人不太关注历史不朽,最关心的是灵魂,灵魂不朽。
中国人认为死了后不朽,关注历史不朽,死要留下好的名声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至于死后有无灵魂不太关注,相信有的是受到佛教影响,中国人对灵魂将信将疑。
近现代的西方人认为上帝和彼岸不是不可及的,所以彼岸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隔绝的。
到彼岸去可以,你有信仰,在你的内心中,死亡不再是神秘,存在和虚无是相通的。
你的一部分死了,但也有一部分生了,新陈代谢嘛。
学习死亡就是学习怎样生活,只有想到死亡,才能赋予生的有意义。
尼采说:只有当上帝死了,人才能获得意义,我们不需要到上帝那里得到生活的意义。
我们应到自己那里寻求生活的意义。
中国人不会想到死的,认为想到死是不吉利的,但西方人认为要尽快想到死,为了更好规划自己的人生。
生活没有意义,但还为什么要生存呢?为什么不去自杀呢?正是因为你还对生活存在向往有意义,只是你未找到而已,还是希望有意义的。
中国人普遍认为“好死不如耐活”。
我认为,首先要活得有价值,人生一世必须有所作为。
要活得像个人不能是动物。
像个动物的话不如不活。
人要活得有人格、有原则,有你自己的世界观,个性。
给其他人一种感觉,我是不可取代的,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虽有相似性但还是我自己。
要有自己的兴趣,追求。
中西方传统生死观论略
中西方传统生死观论略
一、西方传统生死观
西方传统归纳了基督教传统及新教传统等,认为人生特指特定一人,重视生活质量,用时间衡量质量,把人生视为期限性的,把死亡看作是一种有可能性的终结。
人对于社会的贡献是教会视健康死亡正常死亡的关键,把死亡看作是一种正常的旅程,去拥抱最终的死亡,同意人死亡的神圣和归宿。
二、中国传统生死观
中国传统生死观是中华文化特别重视和强调传统伦理关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连贯,家族关系,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凡事以爱心来处理,面对生老病死,注重追求孝道,做到礼仪之邦之中厚重的人生观念。
所谓“生老病死,一如其昔”,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生存理念,强调的是认为死亡并不可怕,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必然变化。
总的来说,中西方生死观的核心思想是共同的,即人生活有其限度,对死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关于死亡的中西差别
1. 生前死后的“对称”与“非对称”死后的状态(而非死亡本身)是否会伤害一个人?卢克莱修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运用“对称性论证”的方式(Symmetry Argument)证明了他的观点。
他将无穷尽的时间看做一条直线,人的一生是这直线上的一小段,甚至是一个点,这样人的生前与死后就成了对称的两段。
进而他认为,人的生前与人的死后是如此的相似,所以正如你不会为你生前的一切痛苦,也不会因为你的死后的任何事而苦痛。
《物性论》中,卢克莱修这样说:“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死亡,什么都不是,也不曾困扰我们,因为心本来就注定死去,就像从前的世界,于我们毫无意义…我们不复存在,就没有什么供我们感知,就算地海一片,海天相接,此时感到心的本质,灵魂的力量,在离开肉体之后,它就与我们再无瓜葛”(转译自William Ellery Leonard译本第三卷,下同)时下有关卢克莱修的生死观的辩论中,恐怕最核心的问题仍属“对称”与“非对称”之争,当然,人们从各个方面对这一论断进行了反驳、支持、以及修正,不过往往脱离了卢克莱修的本意。
试举一例,Robin Le Poidevin从“宿命”的角度反驳了卢克莱修的观点,他认为除非我们假设我们的生前死后都是注定的,否则我们便不会支持卢克莱修,因为生前之事虽已定论,但是如何死、死之后的世界是怎样,一般人都认为是可以被人所影响的。
这种心理期待的不同,当然会导致人们对于死后的世界有着另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必将影响人们的对于死亡的认识。
(Le Poidevin, 1996)Mikel Burley驳斥了Le Poidevin的观点,他认为这种论断和卢克莱修的本意无关。
卢克莱修的意思是,人生前的状态与死后的状态对于人都是“无害的”,这种论断和人的宿命是怎样,或者说人什么时候死,没有关系。
(Burley, 2007)相较之下,Thomas Nagel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反驳了卢克莱修,倒是针对了卢克莱修的观点来谈的。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之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中西生死观的比较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内容丰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即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
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利还是义务,是快乐还是痛苦等,其次是如何对待死亡,是直面死亡还是惧怕死亡,是把死亡当作人生的必然,还是对人的惩罚。
研究中西生死观的比较对于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对传统生死观的扬弃,也有利于我们引进西方的优秀思想,为我所用。
一、中西生死观的共同点:重生敬死中西方虽然有着很大的文化历史差异,但在生死观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生的价值,人们都期望能够好好活着,延年益寿。
二者也都很敬畏死亡,把人生彼岸看作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对死寄予最后的希望。
1.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爱惜人的生命。
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他重视的是人而不是鬼神。
重的是生,而不是死。
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致。
早期道家学者厌恶世人为名为利为权势而进行的复仇,提倡一种重生至上主义。
中国古代还有着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迷信做法,如修炼、求长生不老药等。
这些寻求长生的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生的重视,对生的渴望。
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
在《荷马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喀琉斯是死后说:“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
”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问是幸福的,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什么都没有。
在伟大的死和平凡的生中他选择了平凡的生。
自由主义幸福论者特别强调肉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注重“最合意的人生”,伊壁鸠鲁说:“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当作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
贤者对于生命,正如他对于食品那样,并不是只选多的,而是选最精美的;同样地,他享受时间也不是单单度量它是否长远,而是度量它是否合意。
中西方生死观文化差异——生之何来,死将何往
与中国强调死亡的伦理性和群体意义不同,西方则比较关注死亡的主体性和个体意 义。 ‚对于人而言,死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尽管每个人都必死无疑,但每个人的死都 只能自己去完成,不能由别人来代替。死本质上只能是不可替代的‘我’的死。是世上 最私有的东西,谁也帮不了谁,与他人毫无关联,因为在死亡中,我们的实存被切断, 这最能使我们有可能从死亡处境出发来认识实存的局限性,返归本原,达到本己,成为 真人。‛ 人类对自我认识的彻底性在于意识到死亡是个体的,本己的。人的世界的建立和历 史的发展正是通过人与自身的分离而实现的。生就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而且每时每刻 死亡都有可能来临,没有死亡的意识,就不知道怎样生活。有死的人使人生成为个体, 成就有意义的‚一生‛。海德格尔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 性。‛ 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在西方,死亡借助其主体性原则和个体性原则获得了生存论 -本体论的意义。
一 中西传统生死观的相同点
1.认识生死———都强调生命可贵。 中华民族素有关爱生命、珍惜人生的传统。 据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十问》记载,中国古代两位万民敬仰的贤明君 主尧和舜曾经有过一次对话。尧问于舜,天下万物谁最为可贵?舜明确肯定‚生最 贵‛。即认为生命乃天下万物中最为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古代中国人心中,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机的有机 体,《易经》把它概括为‚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经· 系辞上》)中国儒家提倡 不仅要重生还要乐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论语》中曾记载:孔子分别问四位弟子的志向,问到曾皙,曾皙答日:‚莫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 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 先进》)孔子之言表达了以生为乐的积极乐观 情怀,以及追求活泼自在、自怡而又美好的人生乐趣。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精神文化自杀向死而生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
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
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
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
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
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
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形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中西方生死观之差异
Zhang Huifen
Chinese & Westerners
• 将个人生命看作一种手段,以达到其他目的,如 天下(治国齐天下)、历史(留取丹心照汗青)、 家庭、种族等 • 将生命看作是义务,尤其儒家思想更是如此。 (佛家和道家是淡化生死) • 将生命本身作为目的,其价值就是生能带来快乐 • 将生命看作是权利
• 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两 Reasons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 而非死后。 •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 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 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 • 不以死为苦。“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 ;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死 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 道德超越, 道德超越 天人合一, 能竟
Common Things
• 都重视今世的价值与幸福。生是人存在的形式, 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对于死,则因为它的必然 性,回避或是坦然面对,都表明了一种对死的无 奈,而且正因为有死,才更应珍惜今世的生。 • 都强调生死中的精神永存。比如为真理而不惜牺 牲的精神、宁愿有尊严地赴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 精神、为人类普遍价值而死的精神等。 • 都怀着虔诚对待亡灵超度。人生各异,人死各异 ,希望贫穷者死后富有,希望罪恶者死后得到宽 恕,希望辛劳者死后得到安歇,希望领袖者依然 成为天国中的统领者。这种对死者的尊敬也许还 潜藏着一种对自身生后的那种茫然和渴望,对于 人生的彼岸都是怀着许多困惑和寄予厚望的。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摘要】这篇文章通过比较中西方生死观,探讨了它们的特点、异同点以及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东方生死观强调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西方生死观则侧重个体自主和永生信仰。
不同生死观在中西文化中的体现及对个体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也得到了分析。
结论部分探讨了中西生死观的不同取向,以及可能存在的结合方式。
文章旨在启发读者思考生死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影响,以及对个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
【关键词】关键词:中西生死观、价值和意义、东方生死观、西方生死观、异同点分析、文化体现、影响、不同取向、结合可能性、世界观、价值观、比较。
1. 引言1.1 中西生死观的价值和意义中西生死观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反映了不同文化对生死现象的理解和对待方式。
东方生死观强调轮回转世的观念,认为生死是一个过程,而西方生死观则更注重对生命的终结和永恒问题的思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对比中西两种生死观还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态度和信念,引导个体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死亡的理性面对。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研究对于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2 论文内容概述本文将通过比较中西方生死观的不同特点和取向,探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在个体生活中的影响和体现。
东方生死观强调生死相连、生死循环的观念,注重轮回转生和家族传统的延续。
西方生死观则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个体灵魂的永恒存在和超越生死的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本文将探讨中西方生死观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和互补性,以及生死观如何影响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行为。
通过理解和比较中西方生死观的不同取向,本文还将探讨文化交融、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观念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以期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东方生死观的特点东方生死观强调生死循环和轮回。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精神文化自杀向死而生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
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
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
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
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
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
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形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原创 中西方面对死亡的三点差异
原创中西方面对死亡的三点差异2017-03-31子非良驹与中国的清明节类似,日本有盂兰盆节,法国有万灵节,基督教社会有一个专门为逝者祈祷的万圣节...表面看,似乎都是一样的祭祖和祈祷,但实则面对死亡,中西方在如下三点存在着重大差异:死是什么,如何死,死后的世界。
今天推荐一篇思想酷原创首发文章供您参考(2745字,阅读约需7分钟)。
中西方面对死亡的三点差异思想酷丨原创·首发题记:死亡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然后走向下一程。
——电影《入殓师》记得有位长者去世时十分清醒,当时我在院里玩耍,他让子女帮他穿好寿衣,自己盘腿坐在炕头,临了说:把门帘掀起来吧,太阳快出来了,我要走了。
子女照办完,并没在意老人的这句话。
直到太阳完全升起,儿子到屋里取东西时,才愕然发现老爷子已仙逝。
这些年,我常常想起长者临走前的那句话:我要走了。
中国人是忌讳说“死”的,所以用“走”之类的字眼代替。
可我又觉得,如此简单理解这句话,似有不妥。
回归到正常语境,“我要走了”意味着离开这里,然而,可去往的那个地方是哪?死是手段,或是结果中国人忌谈死,连圣人先贤也未有十分明确的解释,孔子就曾说“未知生,焉知死”。
我们的文化提倡喜生,总是绕过死亡这个话题。
虽然孔子也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主要是在强调生时的“闻道”,而死亡不过是一个注脚。
相较于中国文化,由于西方是执着于个体的人,对死亡有更为深切的感受。
从拜伦在《该隐》中将生育看成是“繁殖死亡”,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把悲剧视为死亡,从叔本华的“死亡哲学”到后来尼采以审美的陶醉来摆脱“生之巨轮”,无不说明这一点。
从这个层面讲,死亡给予西方人某种生活不详的预兆性和生命的沉痛感,让人感受到巨大的悲剧性。
在存在主义作品中,作家善于将笔下的人物提到死神面前,用以剖析人物的心理。
因为,海德格尔说:“在世的‘终结’就是死亡。
”西方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面对死亡时得到充分体现。
他们崇尚殉道精神,为真理、自由、正义而死的文化特征十分鲜明。
中西方生死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生死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生死观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强调生死轮回,西方强调自由与独立。
2.中国强调个人生命对家族的贡献和尊严,而西方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3.中国认为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种转变和再生,而西方则更强调死亡的惩罚或奖赏。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不同。
在面对死亡时,中国人通常比较接受,甚至带着一种宿命感,而西方人则通常会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来延长生命,并对死亡持有更强烈的恐惧和抗拒。
从中外“鬼节”看生死观差异
谢谢观看
其次,人物关系中的文化差异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例如,主人公许大同在 美国生活的父亲,一方面他固守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如重视家庭、尊重长辈 等;另一方面,他又试图融入美国社会,如与当地邻居友好相处,支持儿子的事 业等。这种人物关系的处理,既展现了中美两国文化上的冲突,也体现出两种文 化逐渐融合的趋势。
2、生死观念上的差异
在生死观念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人更加注重生命的 延续和传承,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仍存在于世间,并可能对后代产生影响。因此, 中国人常常会在清明节等日子里,前往祖先墓地祭拜,感谢祖先的恩德,并祈求 祖先的保佑和庇护。
相比之下,西方人则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 将回归到上帝的怀抱中,而人们的责任则是尽可能地享受现世的生活,追求个人 的幸福和成就。因此,在鬼节期间,西方人更注重纪念已故的亲人,表达对他们 的怀念和哀思,而不会过于强调灵魂的存在和影响。
一天,一位中国朋友和一位外国朋友一起参加了一场晚宴。餐桌上摆满了各 种美味佳肴,包括中式菜肴和西式菜肴。然而,两位朋友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却大 相径庭,这让晚宴变得有趣起来。
首先,在食物种类方面,中式菜肴和西式菜肴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式菜肴主 要包括各种肉类、蔬菜、豆制品和面食等,而西式菜肴则以肉类、蔬菜、土豆、 面包和甜点等为主。此外,中式菜肴的烹饪方式也与西式菜肴有所不同。中式菜 肴注重炒、炖、煮等技巧,而西式菜肴则以烤、炸、烹等为主。
电影《刮痧》是一部深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经典作品。这部影片以一个 中国家庭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为背景,生动展示了中西方在家庭观念、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首先,电影背景设置的文化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影片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移 民到美国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刮痧这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美 国的困境。刮痧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疗法,但在美 国,它却被误认为是虐待儿童。这种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中美两国对刮痧的不同 看法上,还反映出两国在医疗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生死观对比
基督教教义——信耶稣者得永生
•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 ——《圣经·罗马书》 •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 必复活。 ——《圣经·约翰福音》
• 儒家生死观为线段,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活
着本身,而在于人生的使命,主张积极入世, 对现实的人生抱着极大的乐观态度 • 道家生死观比喻为射线,最高目标是要 达到死而不亡的境界 • 佛家生死观比喻为圆形,生死均非人的 终极归缩,生和死彼此互为中介,都只是生 死轮回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共同点在于珍惜现世永恒承诺的缺失 •而不论是希腊哲学的泛神论,还是基督的 一神教,都让人感到主宰宇宙的是万能的 神,而人所关心的,不但是自己和旁人的 关系,更是自己和神的关系;不但是此生, 而且是身后;生前身后都是一种乐观愿景。
船儿呵,全靠你,疾驶如飞,横跨那滔滔海浪; 任凭你送我到天南地北,只莫回我的故乡。我向 你欢呼,苍茫的碧海!当陆地来到眼前,我就欢 呼那石窟、荒埃!我的故乡呵,再见! ——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从文学角度看中 西方生死观之差异
00629123 贾晓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儒
——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 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三界众生,六道轮回,了苦无期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 ——《楞伽经》
——生,寄也;死,归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 ——《老子·三十三章》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知北游》
中西文化中死的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死”毫无疑问,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于“生”,都有相同的体验——伴随父母的期望,呱呱落地的哭声,以及对未来无知的渴望等等。
但是对于“死”,大家都是没有经历过的,也只能停留在自己的信仰或者猜想中,而大家的生活的背景、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等等都不一样,所以也就促使了两者对“死”的认识莫衷一是。
首先先谈一下西方人的死亡观。
西方人在思考“生”的问题时,早已将“死”与之紧密联系起来。
西方文化认为“死”是人生的归宿。
圣经中有许多关于死的教导和属灵的真理:“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
人的一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唯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
西方文化源自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历代哲人早已在理论上对死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基督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所以西方人能够直面死亡,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讨论生死问题更为轻松。
然而,西方人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并不代表西方人不珍惜生命。
但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不同,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发展。
当然他们也更重视责任,牺牲的意义在于为责任而死,并因此获得精神的升华。
其实对于死亡,无论是回避还是坦然,都表明了一种对死的无奈。
而且正因为有死,才更应该珍惜今世的生。
而西方人对于“死”有这样的认识,只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 地理环境的影响狭义的西方指西欧,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
西欧面积狭小而多山,海岸线漫长而曲折。
平原稀少耕地奇缺等。
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西欧特殊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丧葬方式。
丧葬方式只是死亡文化的一个部分,它还包括死亡观念。
丧葬方式又包括死亡行为形态、死亡实物形态。
二)宗教的影响西欧远古的宗教属于自然神信仰,崇拜的是太阳神宙斯。
因此在死亡文化上倾向于回归自然。
在葬式中,土葬、水葬、天葬、火葬都属于回归自然的葬法。
由此可以看出土葬并非农业文明的专利。
及公元四世纪,基督教文化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后,欧洲的死亡文化就与基督教文化联系在一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
The Historical Reasons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 而非死后。 •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 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 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 • 不以死为苦。“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 ;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死 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 道德超越, 道德超越 天人合一, 能竟
Thank You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苦在罪孽之未能补 • 相信肉体的复活和不朽。求助于一种在人间可实 现的新生活,一种自由、友爱、通往永恒的新生 活。通过复活从死亡到达永生(耶稣)。 • “所谓生命意味着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更新”。因 此死亡乃是生命的必然结果。即使你在失去生命 之后,也会获得复活,获得通向永恒的生命。反 之,若是将他们扔到绝望之中,人类将会沦落到 暴力和冷库之中,你也会痛苦而绝望的死去,永 世不得超生。
• 责任是生命价值的核心 • 生与死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讨论死 亡不是为了来世永生,而是为了今世更好 地生活。 • 死亡意味着生的终点,也因此凸现出生的 意义。让生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提升生 命的价值,把对死亡的追问作为对生命意 义的特别解读。
• 中国文化以忠效为至上,这是中国文化中 崇尚牺牲自我的历史政治原因。主张积极 入世的态度,认为生命存在本身无所谓意 义,生命意义在于它的社会价值,而不是 自然存在价值。面对死亡威胁,如果只考 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会价值于不顾, 将不齿于世人。反之,那种“杀生成仁、 舍身取义”,将生命的社会价值置于生命 的本然状态之上。
Common Things
• 都重视今世的价值与幸福。生是人存在的形式, 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对于死,则因为它的必然 性,回避或是坦然面对,都表明了一种对死的无 奈,而且正因为有死,才更应珍惜今世的生。 • 都强调生死中的精神永存。比如为真理而不惜牺 牲的精神、宁愿有尊严地赴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 精神、为人类普遍价值而死的精神等。 • 都怀着虔诚对待亡灵超度。人生各异,人死各异 ,希望贫穷者死后富有,希望罪恶者死后得到宽 恕,希望辛劳者死后得到安歇,希望领袖者依然 成为天国中的统领者。这种对死者的尊敬也许还 潜藏着一种对自身生后的那种茫然和渴望,对于 人生的彼岸都是怀着许多困惑和寄予厚望的。
西方——追求灵魂不朽 ——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
• 中国追求的三大幸福:福、禄、寿 • 中国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 立言
• 直面死亡,寻求超越 直面死亡, • 人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灵魂生命纯 洁而高贵,肉体生命肮脏而低贱。正是通 过追求以上帝为精神象征的终极价值,来 建立生存信仰体系,从而使人们摆脱尘世 间的罪孽,实现世俗生存的价值,获得生 命超越,达到永生之域。基督教及其哲学 则更是把死提升为达到新的生命的途径” 。
Difference
• 讨论死亡时的心态不同。西方文化下讨论死与讨 论生的心态一样,不会引起明显的心理冲突。在 中国文化传统中,谈论死总会或多或少引起心理 冲突、带有恐惧感,给人一种不吉祥的感觉。 • 生命价值的核心不同。西方文化中生命价值的核 心是责任 责任,因此生的意义在于尽责,牺牲的意义 责任 在于为责任而死,并因此获得精神的升华。安乐 死就是失去责任能力和生命的尊严后采取的对死 的坦然态度。中国文化中生命价值的核心在于忠 忠 效,包括对皇权的忠效和对信念的忠效,为忠效 而死是一种忘我的死。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life and the death
Zhang Huifen源自Chinese & Westerners
• 将个人生命看作一种手段,以达到其他目的,如 天下(治国齐天下)、历史(留取丹心照汗青)、 家庭、种族等 • 将生命看作是义务,尤其儒家思想更是如此。 (佛家和道家是淡化生死) • 将生命本身作为目的,其价值就是生能带来快乐 • 将生命看作是权利
将个人死亡作为向群体过渡的环节 (自己死后,还有子子孙孙)。希 望自己死后能为世人留些什么。 将生死看作个体的生命,并会以另 将生死看作个体的生命, 外的形式延续, 外的形式延续,如灵魂、天堂等。 不考虑留什么,如果有考虑,则只 考虑灵魂归处,上帝如何审判等。
中国——追求历史不朽;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