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规程(DOC)
外协、外购件进厂验收标准及规程
![外协、外购件进厂验收标准及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d7f07f25c52cc58bd6bec4.png)
外购件入厂验收标准及规程一、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亚洲富士长林电梯(新余)有限责任公司所涉及的曳引机、限速器及其他外购件及企业自行提供图样,技术要求的标准件等外购产品的验收。
二、目的为了对入厂外购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未经验收、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以确保入厂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制定本规范。
三、验收规则物品进厂验收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各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把关,凡未经进厂质量验收或进厂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外购产品一律不得入库,更不能擅自使用。
四、外购件进厂验收说明(一)物品进厂验收的依据依照外协、外购物件的技术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提供)、工艺文件等相关资料。
1.外购产品由供应商提供型式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验收单、质量保证书等技术要求、质量应具备的文件。
2.没有质量证明文件的外协、外购产品,采购部门必须与技术、外协、外购件入厂验收规范品质等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在取得相应的质量文件后才能交检,否则不予验收。
3.对产品品质性能及使用安全性将产生较大影响的入厂验收外购件:曳引机等安全部件进行全检。
4. 首次签订合同意向的供方生产的外购件进行全检。
5.技术质量部门应做好质量验收记录,并将各种质量合格资料收存归档,保证其完整性,可追溯性和检索性。
(二)外购件进厂验收程序1.外协件入场后,由采购部门人员填写《报检单》(一式三份)向技术质量部验收人员进行报检,报检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图号、数量、生产厂家等。
2.报检时,由采购部门将质量证明书及技术要求的相关的材质、型式试验等报告提交验收人员审核。
3.凡没有生产厂家验收合格证明书及有关质量凭证的产品、标识不符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其他质量凭证不合格的产品验收员不予受理,由采购部门负责退货。
若有特殊情况,应由采购部提出书面申请,报管理者批准后,方可进厂验收。
4.原始凭证审核合格后或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后,验收人员应立即按照“外购件进厂验收说明、要求”并依据本公司产品设计样图、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及合同规定进行验收,采购部应予以配合。
主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范流程
![主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范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8c4cec484868762cbaed50f.png)
制
动
器
6.1 合同要求
型号规格、合格证,符合订货合同要求
检查随机资料
资料不全,不符合合同为不合格
6.2外观质量
标志齐全,正确,油漆均匀、色泽明亮、光滑无毛刺;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夹渣,零件无缺件、变形、破损等缺陷。铭牌正确
目测检查
每批100%检查,不合格的退货。
6.3液压缸
无泄漏
目测检查
每批抽检30%;五台以下全检,总装后进行负载试验,运转不良和噪声不合格退货。
2
型
钢
2.1合同要求
型号规格、材质证明书,须符合订货合同要求
检查随货资料
型号规格、材质书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判为不合格
2.2外观质量
型钢表面无锈蚀,粗糙度Rz在50~100之间
目测外观
每批工字钢、钢轨抽检40%,其它型钢抽检20%,不合格的退货
2.3几何尺寸
直径、高度、宽度、厚度、长度
用钢卷尺、游标卡尺测量
6.4空运行情况
活塞杆和各杆件运行无卡阻、噪声小于20dB
目测和声级计验证
第5页
主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
名 称
检查项目
检验容及要求
检验方法及器具
抽检频次及判别方法
7
制
动
轮
联
轴
器
7.1 合同要求
型号规格、合格证,符合订货合同要求
检查随机资料
资料不全,不符合合同为不合格
7.2外观质量
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夹渣、无毛刺,零件无缺件、变形、破损等缺陷。粗糙度符合图纸
检查随货资料
资料不全,不符合合同要求为不合格
3.2外观质量
表面无砂眼、气孔、裂纹、夹渣;零件无缺件,变形、破损等缺陷;粗糙度符合图纸。
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
![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78b5efa5e9856a57126015.png)
原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验收规定为使我公司生产的板式热交换器和换热机组制造采购的材料质量符合法规、技术标准及用户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定。
包含板式换热器所应用的夹紧板、换热板片、密封垫片、密封胶套、管材、螺栓、法兰、焊材、型钢、水泵、阀门及外加工夹紧板上下梁喷塑的检验要求。
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准确无误,并具有可追溯性。
一、采购材料检验及验收1、采购的材料进厂后,采购员在工作时间2 小时之内与储运部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保管员负责将实物存放在待检区,采购员持材料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填写《进货申请检验记录单》向质检部报检。
如当时无法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应持传真件报检,并于7 天之内将原件交质检部存档,拖期罚责任人20 元/ 天。
质检部收到进货申请检验通知后 4 小时之内检验完毕并开具产品验收单,需复验的材料 3 天之内完成,需出具权威机构复验证明的7 个工作日之内完成。
未经质检部验收储运部不得发放使用,对违反规定的责任人每次罚款50 元。
材料责任工程师监督材料存放管理,有权对违反规定的进行批评和处罚。
2、质量证明书的审查板材进厂时应核对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内容应齐全,字迹清晰,并加盖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公章,也可以是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
质量证明书中的材料牌号、规格、生产炉号必须与实物一致,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交货状态及其它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3、夹紧板3.1 检验依据GB/T699《优质碳素钢结构钢》GB/T700 《碳素结构钢》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713《锅炉及压力容器用钢板》3.2 实物检查材料商的原生产单位的标识、技术标准、炉批号、规格、牌号、生产日期,应与质量证明书上相一致。
外形尺寸用游标卡尺或盒尺进行测量,材料尺寸的偏差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厚度不能有下偏差。
钢板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结疤、折叠、夹杂、分层等不允许的缺陷及腐蚀较严重的情况。
检验规程
![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ebb856cc17552707220862.png)
原辅材料检验规程1 目的规范原辅材料进厂的检验方法,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和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质检员、仓管员和相关部门对原辅材料的进厂检验。
3 操作规程3.1抽样方法:对于每批购进的原辅材料,原材料检验员对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等标识进行验证。
如需进厂化验,由原材料保管员通知检测中心到现场取样化验。
3.2检验和试验方法进货产品按原材料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及本标准、附件所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测,符合标准规定判断为合格,允许进库。
不合标准规定的,判断为不合格,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
3.3检验和试验记录3.3.1 对不需要抽样化验进货产品,经检验员验证合格后填写“进货产品检验报告单”。
3.3.2 对需要抽样进行化验分析的进货产品,由原材料进货检验员验证后,根据“化验报告单”填写“进货产品检验报告单”,并将“化验报告单”附后。
3.3.3 进货产品检验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作为入库或退货依据,另一份报品管部存档。
3.3.4 “进货产品检验报告单”判定合格由原材料保管员入库,并查点进货的数量和重量,不符合要求立即报告。
附录一:原辅材料验收方法附录二::顾客来料加工进厂检验与合格判定表4相关文件4.1《铝合金挤压圆铸锭内控标准》4.2《进货产品检验报告单》5 附件(无)挤压用圆铸锭检验规程1 目的规定挤压用圆铸锭抽样规则、检验频次、检验方法、使用仪器和判定原则等,确保投入使用的圆铸锭符合内控标准,满足使用要求。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或外购挤压用圆铸棒的检验。
3 职责品管部——按照本检验规程的内容对公司生产或外购的圆铸锭进行严格检验。
铸棒供应商——按照圆铸锭内控标准的要求和本规程严格控制铸锭质量,并做好自检工作。
4 检验规程6 相关文件6.1 《铝合金挤压圆铸锭内控标准》6.2 《原辅材料检验记录》6.3 《铝合金成分分析原始记录》6.4 《低倍检测原始记录》7 附件(无)挤压过程检验规程1 目的为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减少质量问题的批量报废,特制定本规程。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e2c5f9608a1284ac9504349.png)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编号:YXNY-SQ-QCI-04-2012(1.1)保存期3年一.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有限公司生产所涉及的钣焊件、铸造件、机加工件及企业自行提供图样,技术要求的标准件等外协产品的检验。
二.目的为了对入厂外协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未经检验、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和加工,以确保入厂外协、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制定本规范。
三.检验规则物品进厂检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各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把关,凡未经进厂质量检验或进厂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外购产品一律不得入库,更不能擅自使用。
3.1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说明3.1.1 物品进厂检验的依据依照外协、外购物品的技术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提供)、工艺文件等相关资料。
3.1.2 外协、外购产品由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单、质量保证书等技术要求、质量应具备的文件。
3.1.3 没有质量证明文件的外协、外购产品,采购部门必须与技术、品质等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在取得相应的质量文件后才能交检,否则不予检验。
3.1.4 对产品品质性能及使用安全性将产生较大影响的入厂检验外协件:机体、扭力臂、行星架、行星轴、扭力臂销轴,进行全检。
3.1.5 首次签订合同意向的供方生产的外协、外购件进行全检。
3.1.6 技术质量部门应做好质量检验记录,并将各种质量合格资料收存归档,保证其完整性,可追溯性和检索性。
3.2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程序·外协件入场后,由采购部门人员填写《报检单》(一式三份)向技术质量部检验人员进行报检,报检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图号、数量、生产厂家等。
·报检时,由采购部门将质量证明书及技术要求的相关的材质、热处理硬度等报告提交检验人员审核。
·凡没有生产厂家检验合格证明书及有关质量凭证的产品、标识不符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其他质量凭证不合格的产品检验员不予受理,由采购部门负责退货。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dccb89b9d528ea81c779a1.png)
1. 目的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检验依据标准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材料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4. 职责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请验单》);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请验单》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3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 工作内容5.1原材料的分类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关键项(A类):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具体有:主筒材料、主法兰、支法兰、封头。
重要项(B类):即重要原材料、零部件,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具体有:支筒材料、吸附法兰、气管座等其它受压部件一般项(C类):即一般原材料、零部件,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为生产过程辅助,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具体有:吊耳、接线端子、支撑脚、保护板等非受压部件。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5%。
5.3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请验单》——〉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检验并填写《验收、入库通知单》——〉交质量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请验单》,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验收、入库通知单》,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
原材料检验规范(Word最新版)
![原材料检验规范(Word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8583c7a5e9856a5712609e.png)
原材料检验规范通过整理的原材料检验规范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原材料进厂验收规范 1 目的为了验证进厂原辅材料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正确地开展检验活动,确保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入库、不投入生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部原材料进行检验和验证。
3 职责 3.1 供应部是监控和测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厂原材料的检验和验证 3.2 技术部负责编制原材料检验的技术要求、检验规程等文件3.3 供应部协作做好原材料检验工作。
4 工作程序4.1外购的钢材、焊材、锻件、热处理件等入厂后应先由外购业务员将材质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有关质量证明的凭证及相关图纸一同交质量检验员,检验员依据本规范的规定对物资进行全数或抽样检验。
检验完毕,检验员在“进货检验记录”上记录具体内容并签字。
4.2检验结果合格,检验员通知选购员并在检验合格的物资材料入库单上签名,仓库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办理合格品入库手续。
4.3检验结果不合格,按《不合格品限制程序》进行处理,检验员在不合格品上作出标识并进行隔离,通知选购员作退货或换货处理,对重换来的物资应再次进行检验,对于批量较大和关键件还应刚好向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进行汇报。
4.4在没有作出检验结果以前,应保持货物原样,不准动用。
原材料分类5钢材检验规范5.1型钢验收准则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查频率检查方法检查地点 1 外观 1.1应无肉眼可见裂纹 1.2允许外表面有少量锈斑,不允许局部点蚀全数目视仓库2 尺寸2.1圆钢:直径2.2钢管:a)外径b)壁厚每批每种规格抽检3根游标卡尺卷尺仓库3 化学成分3.1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规定按钢材熔炼炉号逐批检查核对钢材质保书中的化学成份是否与表2相符3.2化学成分的复检执行4.2.1条款规定按钢材熔炼炉号逐批检查1.复检结果与表2核对是否相符。
2.复检结果与钢材质保书核对是否相符4 低倍组织检验执行4.3条款规定按钢材熔炼炉号逐批任抽1根检查当直径≥Φ250mm时,作低倍组织和表面着色检查。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2af0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9.png)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一、背景介绍为确保公司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维护产品的品质和企业声誉,特制定本《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各部门采购的原材料,并旨在建立一套标准的检测流程,确保原材料进场质量的稳定与可靠。
二、管理标准2.1 原材料采购标准1.在进行原材料采购前,相关采购人员应根据产品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并明确标准中的技术指标、质量要求和特殊要求。
2.采购人员应通过与供应商的沟通了解其质量控制体系、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情况,并进行合格供应商的认证。
3.采购人员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之前,应向供应商提供详细的技术规范,并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应明确检验前标准样品的提供方式及相关费用。
2.2 原材料进场检验流程1.采购人员在原材料到货之前,应提前通知质检部门,确保质检人员及时准备好检验所需设备和材料。
并按照检验标准和程序进行检验操作。
2.质检人员应按照检验标准,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验、化学组成分析等,将检验结果详细记录,并在《原材料检验报告》中体现。
3.如需检验仪器不能及时进行检验,质检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部门通报,并及时协调解决。
4.如发现原材料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质量要求,质检人员应立即通知采购部门,并协助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调解,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2.3 原材料存储和标识管理1.原材料应妥善存放于指定的库区,并进行合适的区域划分,确保不同种类的原材料不混杂存放。
2.库房管理员应按照原材料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存储方案,并严格执行。
3.库房管理员应根据原材料的特性,标识原材料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供应商等信息,以便进行追溯和管理。
4.原材料进出库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数量、日期、用途、接受人员等,以便于对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和管理。
2.4 原材料质量问题处理1.如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质量要求,采购部门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2)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2)](https://img.taocdn.com/s3/m/ba20d7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d.png)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入厂检验。
1、凡在生产上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等购进时,必须经质管部门的质量检验人员作入库检验,对受控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须专职检验人员作入库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入库,财务部门不得给予报销。
2、当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等购进时,由供应部门提出报检,原材料、元器件必须提供合格证或说明书等技术资料,配套产品购进时,必须提供合格证,并说明其质量水平是否与配套产品质量水平相适应。
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在验收单签字合格后验收入库;对属安标管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供货方必须提供有效期内的“防爆检验合格证、安标证、生产许可证、省级以上检验报告等”证有效件。
3、购进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等,按规定办理检验,合格者予以验收入库,不合格者填写不良品通知单,交供应或采购部门办理退货或办理代用手续。
4、对于既无标准又无技术要求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检验人员应拒绝接受检验,直至提供或相应标准,方给予检验。
5、已检验合格并验收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半成品配套产品应做好妥善存放、保管,要摆放整齐,防止磕碰划伤。
二、机械加工质量检验1、检验员应按分担的检验范围,每班上班后以较快的速度,对每台机床生产工作加工出的第一个零件,认真进行检验,首件检验时,做到“三对照”即对照工艺、对照工装与加工出的零件相比较。
2、首件检验时,发现不符合图样、工艺规程要求的项目,应及时通知生产工人找出原因,以便及时改进。
3、首件检验时在确认达到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经检验确认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指定位置加盖检验员的标志。
4、对检验不合格的零件应交操作者及时返修,修后再次检验。
三、机械加工完工质量检验1、明确完工检验的任务与要求,认真执行技术标准或完工检验工艺,完工检验是零件加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应严格按技术标准、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验。
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f05d3eec3a87c24128c4bd.png)
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规程1 目的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职责3.1采购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3.2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3.3研发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3.4质检组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3.5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 工作内容4.1 外购件的分类根据外购件的用途和性能分为标准件、钢材、铜材、铸件、辅助材料等。
4.2 进货检验判定标准4.2.1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4.2.2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
4.3 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全检)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检组负责人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研发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
研发部已制定有检验项目的,检验员可直接按原检验项目检验。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交由研发部、质检组作出结论。
如供方连续三次供货均合格,经企业相关部门评审合格后,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名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供货份额。
供方非首次供货:供方须持检验报告、合格证、采购部填写的《报检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控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4 检验工作要求4.4.1 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
4.4.2 检验员严格按本《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4.4.3 检查结果报研发部负责人,研发部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cd8176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e.png)
原材料检验规范原材料进厂验收规范1目的为了验证进厂原辅材料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正确地开展检验活动,确保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入库、不投入生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原材料进行检验和验证。
3职责3.1供应部是监控和测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厂原材料的检验和验证3.2技术部负责编制原材料检验的技术要求、检验规程等文件3.3供应部配合做好原材料检验。
4工作程序4.1外购的钢材、焊材、锻件、热处理件等入厂后应先由外购业务员将材质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有关质量证明的凭证及相关图纸一同交质量检验员,检验员按照本规范的规定对物资进行全数或抽样检验。
检验完毕,检验员在“进货检验记录”上记录详细内容并签字。
4.2检验结果合格,检验员通知采购员并在检验合格的物资材料入库单上签名,仓库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办理合格品入库手续。
4.3检验结果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检验员在不合格品上作出标识并进行隔离,通知采购员作退货或换货处理,对重换来的物资应再次进行检验,对于批量较大和关键件还应及时向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进行汇报。
4.4在没有作出检验结果以前,应保持货物原样,不准动用。
原材料分类5钢材检验规范5.1型钢验收准则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查频率检查方法检查地点1外观1.1应无肉眼可见裂纹1.2允许外表面有少量锈斑,不允许局部点蚀全数目视仓库2尺寸2.1圆钢:直径2.2钢管:a)外径b)壁厚每批每种规格抽检3根游标卡尺卷尺仓库3化学成分3.1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规定按钢材熔炼炉号逐批检查核对钢材质保书中的化学成份是否与表2相符3.2化学成分的复检执行4.2.1条款规定按钢材熔炼炉号逐批检查1.复检结果与表2核对是否相符。
2.复检结果与钢材质保书核对是否相符4低倍组织检验执行4.3条款规定按钢材熔炼炉号逐批任抽1根检查当直径≥Φ250mm时,作低倍组织和表面着色检查。
5机械性能执行4.4条款规定按钢材熔炼炉号逐批检查核对钢厂的材质证明书是否符合表3的规定5.2板材验收准则序号产品名称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抽样方案判定规则1高强度船体结用钢A32/A36/A40/D32/D36/D40/E32/E36/E40外观外观表面光滑、无花纹、气泡、毛刺裂纹等明显缺陷。
电熨斗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
![电熨斗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f50346f7ec4afe04a1df39.png)
电熨斗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
1.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产品质量符合国际,国标安全标准及顾客要求,对进货检验的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实行检验,特制定本检验规程。
2.适应范围
适应于本公司所有主要原材料,外协件的进货检验。
3.检验规程
3.1对于原材料的进货检验,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照GB2828.1-2003规定。
进货检验(IQC)采用一般检查水平I,对外购外协件进行抽检。
检查严格度为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3.2合格质量水平:除特别说明外,致命缺陷AQL=0,严重缺陷AQL=1.0,轻微缺陷AQL=
4.0 3.3检验内容见附件:
3.4当缺陷数不超过合格判定数AC时,应判此批合格;当大于合格判定数AC时,由主管判定收退。
3.5检验员接到仓库报检通知后,应尽快检验完毕。
3.6检验员对检验结果作出判断正确,及时出具《进货检验报告》。
3.7对于认证所要求的关键元器件(温控器、热保护器、开关、线路板、内部导线、电子冰胆、电热管、电机、电源线及电源线插头)供方应至少一年一次提供合格的外部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以确认采购产品的持续稳定的能力。
确认检验的内容应该符合《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中所对应的检测标准。
附件:检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矿威通技术有限公司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编号WT1301-01发布实施北京中矿威通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目录WT1301-01共3 页第1 页一、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总规程二、本安外壳入厂检验规程三、PCB板入厂检验规程四、电子元器件入厂检验规程五、电缆的入厂检验规程六、隔爆兼本安电源的入厂检验规程资料来源编制校对自拟标准化提出部门质检部审定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批准文号批准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总规程WT1301-02共 3 页第1 页1 目的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职责供应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研发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质控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供应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 工作内容外购件的分类外购件主要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外壳、电缆等。
进货检验判定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
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负责人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供应部门,质检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
质检部已制定有检验项目的,检验员可直接按原检验项目检验。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供应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交由技术部、质检部作出结论。
如供方连续三次供货均合格,经企业有关部门评审合格后,供应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名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供货份额。
资料来源编制自拟校对标准化提出部门质检部审定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批准文号批准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总规程共3 页第2 页供方非首次供货:供方须持检验报告、合格证、供应部开具的《检验通知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控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检验工作要求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
检验员严格按本《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检查结果报研发部负责人,研发部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质控部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质量问题的处理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研发部负责人,研发部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向供应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
进货检验规定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技术文件中列出的重要零件必须逐一检验并记录,其余零件的抽样方案按下表要求执行(参考,一般检验水平II抽取样本):批量2~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500样本2 3 5 8 13 20 32数若产品一次抽样不合格,需再次实行抽样检验,再次抽样方案如下(计算后数量不为整数的向上取整数):待检项目2~10 11~20 21~50 51~80 81~120 总数抽检项目60% 55% 50% 45% 40%数量比例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WT1301-02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总规程共3 页第3 页抽样方案说明:1)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
2)如果样本数小于批量时,则该批全检。
外观检查检验样本检查按比例进行抽检。
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供应部门收集供方产品合格证书等文件并存档,形成供方档案。
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技术部和质控部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供应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供应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
性能检验和试验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和本《检验规程》等要求。
检验及试验记录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
检验试验状态标识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标识。
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作红色标识,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就地销毁。
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识并定置存放。
其它标识办法和内容详见《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紧急放行的控制若需紧急放行时,须有质检部、技术部负责人或总经理的签字。
入库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
其过程见相应的仓库管理制度。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本安外壳入厂检验规程WT1301-03共2页第1 页1.目的对本安外壳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的外协本安外壳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本安外壳的进货检验。
3.职责供应部负责外壳的送检工作。
仓库负责对外壳进行登记入库。
研发部负责提供外壳的检验和实验依据。
质检部负责外壳的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供应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工作内容外购件名称本安外壳进货检验判定标准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本安外壳进货检验规程、本安外壳产品图纸、企业标准。
批次允收准则:外壳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
检验工作程序检验工作要求质量问题处理按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总规程的、、的要求进行检验。
进货检验方式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按下表进行抽样批量51~150 150~500样本数20 32如果一次抽样不合格在,需再次抽样检验,再次抽样方案如下待检项目总数2~10 11~20抽检项目数量比例60% 55%资料来源编制校对自拟标准化提出部门质检部审定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批准文号批准本安外壳入厂检验规程WT1301-03共 2 页第 2 页抽样方案说明: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择。
如果样本数小于批量时,则该批全检。
检查项目检验样本按比例进行抽检。
需检查项目见下表检验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1材质、外观检查外壳应由Q235-B钢板组成壳体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伤、凹痕、裂缝及变形表面涂镀层颜色应一致、均匀,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
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和其它机械损伤。
所有标志以及说名功能的符号文字应清晰端正,安装牢固。
焊缝应连续平整,不得有气孔、夾渣、裂纹等缺陷,焊后做时效处理。
焊缝高度大于3mm。
2 尺寸本安壳体板厚为2mm,孔径、孔距符合图纸。
其它尺寸符合图纸。
3 数量记录本次所有进货外壳的数量。
记录合格外壳的数量。
记录不合格外壳的数量。
检验及试验记录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做记录。
检验试验状态标识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标识。
对于不合格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作红色标识,并及时隔离。
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识并定置存放。
紧急放行的控制若需紧急放行时,须有质检部,技术部负责人或总经理的签字。
入库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
其过程见仓库管理制度。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PCB板入厂检验规程WT1301-04共3 页第1 页1.目的对PCB板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的外协PCB板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PCB板的进货检验。
3.职责供应部负责PCB板的送检工作。
仓库负责对PCB板进行登记入库。
研发部负责提供PCB板的检验和实验依据。
质检部负责PCB板的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供应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工作内容外购件名称PCB板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外观PCB表面无脏污、划伤等不良现象,不可有板裂(发白)、破损、翘曲、变形。
板面绿油覆盖良好,不可有绿油起泡、脱落等不良。
印制线条清晰,无开路和短路等不良,线路不应有损伤、脱落等不良。
焊盘无氧化、偏孔、被绿油或白油覆盖等不良,焊盘孔无披峰、堵塞现象。
板面白油标识清晰、正确且不易擦去。
结构尺寸:PCB长、宽、厚及定位孔尺寸应符合装配或样品要求。
印制线排布:印制线排布(走排)应与PCB印制板图或样品一致。
印制线不应有划痕、断线、分布不均等不良现象。
印制线与线间不应有短路现象。
可焊性:经可焊性试验后,焊盘上锡覆盖面大于95%,焊盘与印制线之间、印制线与印制线之间应无连焊,焊盘无翘起,绿油无起泡、脱落现象。
资料来源编制校对自拟标准化提出部门质检部审定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批准文号批准PCB板入厂检验规程WT1301-04共 3 页第 2 页5检验方法:外观:目测法(白油附着性可用皱纹纸粘贴5秒左右后撕开,检查有无脱落)。
结构尺寸:试装或用游标卡尺测量(并可与样品对照检查)。
印制线排布:参照PCB印制板图或样品对比检查.仔细观察PCB板有无线路开路、短路等不良现象,必要时可用万用表核实。
可焊性:按照实际的方法简单验正,将的温度调到标准备的温度,时间为1-2秒,来检验是否上焊6抽样方案:依GB2828,随机抽取样品。
7缺陷分类(见附表)8处理方法:按《原材料、外协件进货检验总规程》执行。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PCB板入厂检验规程WT1301-04共 3 页第 2 页附表序号检验项目缺陷内容缺陷类别无缺陷 A1 外观PCB表面脏污、划痕、轻微翘曲 B PCB板裂(发白)、严重翘曲P 绿油起泡、脱落长度>2mm P 绿油起泡、脱落长度≤2mm B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焊盘严重氧化、偏孔或堵孔P 焊盘、金手指上覆盖绿油、白油、脏污P 焊盘轻微氧化、偏孔或孔有披峰(不影响插件) B PCB上大面积白油及印刷字体易擦去 B 印刷白油标错(2个以内)或模糊不能辩认 B2 结构尺寸外型尺寸超差,且影响装配P 外型尺寸超差,但不影响装配 B 孔径超差影响装配或插件P3 印制线排布印制线布错、有划痕、断线、线间短路P4 可焊性经可焊性后,焊盘上锡覆盖面积小于80%,焊盘与印制线之间、印制线与印制线之间连焊,焊盘起翘,绿油起泡、脱落长度>2mmP经可焊性后,焊盘上锡覆盖面积80%-95%,绿油起泡、脱落长度≤2mmBA 级无任何的外观以及功能性缺陷、B 级有外观问题,但无功能性缺陷、P 级存在功能性缺陷A,B 级可以用于正常的生产,P 不能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电子元器件入厂检验规程WT1301-05共12页第1 页1.目的对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的外协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