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ppt剖析
合集下载
《百家争鸣》ppt课件(22张PPT)
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 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孙 武
庄子
墨家
孙 膑
兵家 韩非子
墨子
法家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孟子
春秋晚期 “仁”,以“德”教化人
以“德”治国 教育公平
民,以“礼”治理国家 全民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素质教育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
《历史朝代歌》 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 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
百家争鸣上课PPT课件
自主先学一(5分钟)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万物都有其运行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其自然。 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道德经》
2.请你写出孔子的主要思想、政治主张 及教育成就和文化成就。
思想: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 化知识教育. 文化成就: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思想被弟子整理成《论语》 一书。
学 代表 代表作 派 人物 或名言
主要思想
儒 家
孟子 荀子
《孟子》 《荀子》
仁政;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 之 礼治,明尊卑
道 家
庄子
《庄子》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 自由,保贤能的人治理 国家,提倡节俭
法 家
韩非
《韩非子 治国要依靠法令、权术和威
》
势,中央集权等等。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思考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孔子学院 106个国家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 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合作探究
孔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请你思考 一下,这对我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自主先学二(5分钟)
阅读《百家争鸣》子目,找到各派代表人物以及主张,考虑百家争鸣的 影响。
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完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的原因?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提高,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并且势力 不断壮大,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为他们解决社会大变革中的一系列问题。 (2)一批士人四处游学、讲学,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使他们不断进行独 立思考和创造性探索,由于立场不同,形成了各种流派。 (3)各国国君为了实现称霸的目的,需要不断招揽人才。 (4)孔子创办私学,使私人办学盛行,为各学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百家争鸣ppt课件
Part 0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孙武
“百家”:虚词,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各学派间相互辩论的局 面; “百家争鸣”:指各学派在思想上、 政治上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 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 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也? ——《孟子卷四·公孙丑下》
——《论语》
诚实求学、虚心请教 学思结合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所属年代 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地位 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
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核心思想是“仁”,将“仁”作 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 和道德规范 “以德治国”;“为政以德”
代表作或 经典
《论语》
海 昏 侯 墓 出 土 论 语 竹 简 复 制 品
《墨子》书影
《墨子》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 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场景:两人在一个思想交流的聚会中相遇。庄子:(微笑着,眼中透着一种超脱)韩 兄,今日得见,实乃幸事。观你法家之说,主张以法治国,以术驭臣,以势立威,可 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如此刚强之法,是否过于僵化?
韩非子:(严肃地)庄兄此言差矣!法者,乃治国之根本,规矩既定,众人皆须遵循, 如此国家方能有序。且时势在变,法亦当随之变,并非一成不变。庄子:(轻轻摇头) 韩兄,你看那自然之态,春夏秋冬,自然而然,何须人为强定诸多规矩?我道家崇尚 顺应自然,追求的是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孔
老
孟
墨
庄
韩
子
子
子
子
子
非
子
目 录
《百家争鸣》PPT教学课件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仁者爱人。
——《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仁,仁者爱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老子:无为而治
苛政猛于虎。
孔子:反对苛政,爱惜民力。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
也。
老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且能够互相转化。
第二站:战国
稷下学宫里聚集 着许多的学者, 均为当时各派的 代表人物,他们 正在介绍自己的 思想主张,并互 相辩论。
9.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10.商鞅实行变法是哪家思想的具体实践(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现炒现卖,不会才怪儒家Fra bibliotek孔子改革变法
道家
庄子
“爱人”
法家
孟子
“无为而治”
墨家 兵家
墨子 孙武 老子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一、乱而思治,思想迸发——春秋诸子 春秋篇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个人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曾收徒办学,
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不被采纳,晚年主要从
事教育工作。
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 ②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 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韩非
朴素的辩证法
百家争鸣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并不指100家。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 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发展,带 来经济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但是社会逐步变化,王室衰微,诸侯争 霸,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关注社会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 主张。到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加上私学兴起,士人队伍 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学派涌现,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57页PPT课件
史倒退,回归到原始社会状态。
法
2019-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6 13 8
主題思想
主
老子的思想主张:
題 介
四,“贵柔”,权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君王无为,紹
驭人之术,藏于暗处,群臣看不透君王,时时战栗,垂
拱而治。
法
2019-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7 13 8
老子名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主題思想
势
法家
术
主 題
介
紹
法
2019-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二柄
6 13 8
儒家思想详解
媒介计划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亲亲之爱,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正义自强,中庸之道。 强调以德治国,仁爱思想, 通过圣王思想来教化百姓,维护礼乐制度,按照等级, 亲疏来维护秩序。尊王举贤,由道德高尚的人来治理国 家。强调个人修养,推己及人,来推行仁爱的思想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19-9-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媒介计划 13 24
孟子名言
《孟子·告子下》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言非礼勿动。礼可以理解为道德的准则,日常交际的礼节
三:等级制度,三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亲亲之爱,
有等级的爱。
四:以德治国,道德教化,举贤尊王。
《百家争鸣》PPT(完美版)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问礼图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习思考: 你认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 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 人之一。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行为?
(1)“仁”。 (2)主张“爱人”,爱惜民力。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当堂达标
【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 B)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当堂达标
【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
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 )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1)依据材料一, 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 做的? 创 办 私 学 , 广 收 门 徒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因育材理施念教?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老该老持实什实么,学谦习虚态好度学? (4)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 习方法? “ 温 故 而 知 新 ”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 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孔子问礼图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习思考: 你认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 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 人之一。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行为?
(1)“仁”。 (2)主张“爱人”,爱惜民力。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当堂达标
【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 B)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当堂达标
【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
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 )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1)依据材料一, 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 做的? 创 办 私 学 , 广 收 门 徒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因育材理施念教?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老该老持实什实么,学谦习虚态好度学? (4)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 习方法? “ 温 故 而 知 新 ”
《百家争 鸣》PPT
《百家争 鸣》PPT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 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百家争鸣》课件PPT
张?
28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⑴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 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 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 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 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 总之,百家争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 高峰
8
1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想 学说
政治思 想
教育思 想
“仁”(核心)“仁者爱人”“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 “以德治国”(德治)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 提出教学原则和方法
文化贡献
言论被总结为《论语》 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9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
“有教无类”
20
(三)法家思想
代表人物 韩非子
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 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 臣民慑服。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 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1
韩非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韩 观点主张 非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子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
德不孤,必有邻。
❖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 义?
❖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是其“仁”“礼”思想在政 治领域的应用。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 产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ppt
后世尊称为“圣人”。
为什么呢?
出生
15岁
办学
51岁 周游
68岁
逝世
BC551
明志 37—50岁 从政 55—68岁 教育
悲苦的少年
BC479 (73岁)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生失意的政治家 治学严谨的教育家
一、思想迸发,乱世之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说一说孔子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主张, 以及在文化上的贡献。
[解读]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温故知新
[解读]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
(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行“仁政”
C.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
7.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
者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8.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兼并战争日益
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
不符典合,争成霸为战传争承的中目华文的化的重要仪式。
✓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群星璀璨,万古流芳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结合之前所学,回忆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①经济大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 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大动荡: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新社会制度建立,士阶层崛起;
《百家争鸣》PPT精品课件
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场上,其学 说后来被改造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所 形成的封建礼教后来越来越钳制了人民的思想, 阻碍了社会进步。
(二)孟子 简介:孟子,名柯,字子车或子舆。战国时期鲁国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 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 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 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释义: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所具有代表性的家族, 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一)墨子 简介:墨子,名翟(dí),战国初期宋国人, 他是墨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科圣”。墨子是中国历 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的墨家学说,与儒 家并称“显学”。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 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 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4、文化成就: ①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 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 思想作出巨大贡献。编定《诗经》《尚 书》《礼记》《周易》 《春秋 》 ②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 语》一书。
《论语》书影
5、影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受后人敬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 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 真正的大丈夫。 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 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场上,其学 说后来被改造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所 形成的封建礼教后来越来越钳制了人民的思想, 阻碍了社会进步。
(二)孟子 简介:孟子,名柯,字子车或子舆。战国时期鲁国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 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 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 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释义: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所具有代表性的家族, 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一)墨子 简介:墨子,名翟(dí),战国初期宋国人, 他是墨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科圣”。墨子是中国历 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的墨家学说,与儒 家并称“显学”。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 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 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4、文化成就: ①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 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 思想作出巨大贡献。编定《诗经》《尚 书》《礼记》《周易》 《春秋 》 ②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 语》一书。
《论语》书影
5、影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受后人敬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 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 真正的大丈夫。 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 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8张PPT).ppt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 出土的《论语》竹简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5.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孔
“罢黜子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学
院
韩国 孔子学院全球分布图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 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 2024年2月12日,共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 孔子课堂。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的思想核心 仁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
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已所不欲,务施于人。 ”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
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的大丈夫。这种精神对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 生观有重要影响。
孟子
(约公元前372—前289)
做人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不卑不亢,正气凛然,具 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析百家争鸣:诸子百家
讨论探究:结合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说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 原因有哪些?(试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
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
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A.学而不厌 C.温故知新
B.因材施教 D.不耻下问
【B】
中考真题演练
5.(2024·四川成都·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强调“为政以德”,法家
强调“以法治国”。这里,二者关注的共同点是
A.道德规范要求 C.人才选拔途径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5.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孔
“罢黜子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学
院
韩国 孔子学院全球分布图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 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 2024年2月12日,共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 孔子课堂。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的思想核心 仁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
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已所不欲,务施于人。 ”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
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
寻儒家之源:孔子和儒家学说
的大丈夫。这种精神对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 生观有重要影响。
孟子
(约公元前372—前289)
做人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不卑不亢,正气凛然,具 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析百家争鸣:诸子百家
讨论探究:结合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说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 原因有哪些?(试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
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
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A.学而不厌 C.温故知新
B.因材施教 D.不耻下问
【B】
中考真题演练
5.(2024·四川成都·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强调“为政以德”,法家
强调“以法治国”。这里,二者关注的共同点是
A.道德规范要求 C.人才选拔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寻找“礼崩乐坏”、诸侯混战争霸、人民生 灵涂炭的原因,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少了, 人情淡漠,只剩下名与利,于是提出“仁爱” 的思想。如何让人们去爱他人并遵守社会规 范——外在的礼制呢?孔子首先从如何培养家 庭亲情和建立家庭秩序开始下手,如果家庭里 人际之间有亲情和秩序,那么就可以推广到社 会。“仁者爱人”,由爱家人到其他人。推己 及人。 仁的含义:(1)孝悌为仁之本。由于家国同构, 就可以移孝为忠。(中国人更重血缘,所以重 视孝、仁——双向性、义-为朋友等私人性等情 感性,日本更强调“忠”,下级对上级的服从、 报恩等组织纪律性)
法家主张富国强兵,争于气力,是最适合 春秋战国争斗局面的现实主张,因此成 为最受欢迎的学说,成了秦国称霸和一 统天下的思想基础。但法家思想中的道 德无用论,过于倚重残酷的法律和强权 的高压,使它很难作为一种长期的治国 策略而存在,所以,汉代以后统治者儒 法并用,儒表法里或阳儒阴法或德主刑 辅。名家即古代的逻辑学家,因为中国 人的务实性思维,把他们的行为视为玩 弄概念游戏,故被排斥。阴阳家的阴阳 五行思想主要影响了中医理论。
墨子则对工艺制造和工程技术感兴趣,而且手艺 精湛,多有发明。他的生活作风和思想感情, 比较接近劳动人民,粗茶淡饭,布衣草鞋,过 苦日子。所以,孔子和墨子同样博学,却多有 不同。孔子精通的是六艺,墨子精通工艺;孔 子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墨子对物理有很深的 研究;孔子同时是艺术家,墨子同时是工程师。 孔子代表士人,墨子代表庶民(精英与民粹)。 3、代表士人的不同阶层 儒家代表士人的上层, 有贵族气,主要是文士,参与政治,充当智囊 文秘。墨家代表士人下层,有平民味,主要是 侠客,参与军事 儒与侠都需要导师领袖。孔子为儒指引的出路是
第三、作为贵族,士一般都接受比较良好的教育。 士的教育条件不一定最好,学习的积极性可能 最高。因为他们是最低的贵族,有身份无地位, 有义务无职务,有事业无产业。这就要有本事, 而且非有本事不可。是特别重视教育的人,靠 本事养家糊口。修、齐、治、平,都是士的任 务,也是士的使命。为什么? 社会出了问题礼崩乐坏,谁最着急?天子、诸 侯、大夫,因为他们的地位随时都被颠覆的可 能。谁最不着急?士。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最低 一级贵族。所以说,社会剧变,士不着急。 社会剧变,谁最兴奋?谁最有用?社会剧变,谁 最受益?士也。(朝为布衣,夕为卿相,如出 身贫寒的百里奚、张仪被秦拜为相)
(二)士人崛起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一个转型期,中国向 何处 去?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士人。儒家代表文士、 墨家代表武士、道家代表隐士、法家代表谋士。 什么是士?士的特点
第一,士在先秦是最低一级贵族。当时阶级分: 贵族、平民、奴隶。贵族又分:天子、诸侯、 大夫、士。四个等级的形式是封建所致、宗法 使然。 第二、同为贵族,士与天子、诸侯、大夫的区别 在于士没有不动产(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士也) 第三、士有参政权、参军权、祭祀权,但没有统 治权。
读书做官,而且最好是在读书和做官之间游刃有 余,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墨子 为侠指引的路,是平时自食其力,急时行侠仗 义。历史证明,孔子指引的路是阳关道也是独 木桥。能够荣华富贵,但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阳关道也好,独木桥也好,总归能走。墨子的 路,却是走不通。自食其力没法出人头地,行 侠仗义则不为官方所容。因此最终儒家胜利, 墨家失败。失败者留在过去,胜利者面向未来。 相同之处: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都有原则 和底线。孔子明确提出做“君子儒”不做“小 人儒”。墨家的侠只参加防御,不参加进攻, 只支持反侵略战争,不支持侵略战争。都有主 义有操守。
韩非子“五蠹”
法家认为社会中最有用的人是战士和农民。 其他五种人是无用的社会蛀虫:学者 (包括儒者、墨者)、言谈者(纵横 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兵 役者)、商工之民。
儒家 孔子的思想观点 礼与仁 中庸和谐 礼是宗法制度下的行为规范。其实质是“尊尊 亲亲”。主要指周礼,在周礼中,严格的上下 等级、尊卑长幼的秩序规定与原始的民主性和 人民性结合在一起。当时“礼崩乐坏”,人们 都不照周礼行事,出现“犯上作乱”僭越礼制 的情况。孔子十分推崇周礼,要求用周礼约束 人们的行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按照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 能有用八佾的乐舞,诸侯应是六佾,大夫为四 佾,士为二佾。然而,鲁国的季氏身份是大夫, 按周礼,他只能用四佾,他却竟然用了八佾, 孔子对此,痛心疾首,愤然地说:“是可忍, 孰不可忍?”。
二、儒墨之争 儒与侠
争论产生的原因:1、时代不同,孔子生在春 秋末,墨子生在战国初,孔子温和,墨子激愤 2、立场不同 孔子的立场是贵族的甚至是统治阶 级的。齐景公问政,子曰:君君 臣臣 父父 子 子。墨子的立场是平民的,代表体力劳动人民 他提出了十大立场:兼爱(伦理)、尚贤尚同 非攻(政治)、节用节葬非乐(经济)、天志 明鬼(宗教) 孔子看不起体力劳动,认为从事农工商的都是小 人,只有读书做官才是君子。他自己向往的也 是古代贵族那种高雅而有趣的生活。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衣冠楚楚,一天换好几套衣服,上 课的时候有音乐伴奏,开了春就去踏青郊游等。
孔子36岁时,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他对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每个社会成员都 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不为物欲所诱惑,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孔子对僵硬的等级礼 制作了调节,提出“礼之用,和为贵”,中庸 思想,无过无不及,“执其两端,用其中于 民”。(传说尧将死时把帝位传给舜,并传给 他治理老百姓的秘诀“允执其中”,以后代代 相传,到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均以 “允执其中”作为执政的准则和做人的规范) 调和上下级别的关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 同而不和”。
士人不但想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我问题,而 且能。原因有三:特殊身份、历史使命、精英 意识。 特殊身份——贵族中一员 历史使命“士不可以不弘道,任重而道远”“无 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 世之太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精英意识——孟子“天生此民”是为了“使先知 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 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西周时期,社会实行的是贵族政治,权力、 财富、文化都被贵族(天子、诸侯、卿 大夫、士)尤其是上层贵族掌握而且世 袭,庶人不得参政议政。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有些出身下层的人——主要是 卿大夫阶层,不满足于这种生来的不平 等,要求重新分配权力及其他社会资源。 于是出现了许多以下犯上、破坏等级秩 序的“篡权”行为,周天子的威望大大 下降,诸侯国之间展开了争夺霸主的残 酷斗争,人民生灵涂炭,血流成河,面 对这种社会大动荡,士人如何评价和作 为?
(2)从修养主体来看,能实行恭、宽、信、 敏、惠五种品德,就实现了仁。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 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为人 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待人宽厚,就 会受到大家拥护;做人诚实,就会得到 任用;办事敏捷,就会收到良好效益; 待人慈惠,给人好处,就能够使唤人。 要求人们做一个温良敦厚的君子。
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不仅有上下级关 系,同时又互相和睦。“君使臣以礼, 臣侍君以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 兄良弟恭,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是 一种双向关系,而不是后来的三纲, “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 得亡”那种单向关系。孔子的这种注重 人际和谐的思想仍有价值,在韩国和日 本的企业管理里就采用了其和谐的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哀叹“世风不古,
人心日下”,主张维护西周的旧制度— —那种名分固定又温馨和睦的礼乐制度, 但旧制度崩溃是大势所趋,并不因为儒 家维护而停止。所以,先秦儒家的政治 主张带有保守性和不合适宜性,必然不 受欢迎,但其中温和的统治思想却很适 合社会稳定时期,故到汉代被统治者采 纳。
孝是子女孝敬父母,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悌是弟对兄的 敬重和顺从。“孝悌”的要求非常符合人道。父母含 辛茹苦,生你养你,兄长处处呵护你,幼时也帮助父 母抚育你,从有恩须报的要求说,你也应该尊敬父母, 敬重兄长,生养死葬。处处听他们的话,按照他们的 心愿去做。做子孙者没有人觉得这样的要求不合理。 而做父兄者,更是拥护这一道德要求,从生活与心理 的需要,他们也会认为这一道德要求合情合理。于是, 这一伦理要求便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然而孔子的目 的并不仅在于此,他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们忠于君主。 由于中国家国同构即家庭组织与国家行政组织一致, 通过长期的培养与驯育,孝悌观念扎根于灵魂中的人, 必然是敬重君主者,所以,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鲜矣。”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孝的具体含义,父母 死要守丧三年,也叫丁忧在身。墨子反对儒家的厚葬
参见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225227页。孟尝君与门人冯欢的故事。
先秦士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气概孟子:民贵君 轻社稷次之 (也有朝秦暮楚不讲操守者,如张 仪之流,屈原的《橘颂》独立不迁;不人道者, 如吴起杀妻),傲气傲骨,在大一统社会建立 后失去,屈服卑躬,甚至是“妾妇”心理,在 唯一的王权面前被选择,被动,人格很难独立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没有现在的社 会分工,知识分子专业化)“皮之不存,毛将 附焉?”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不畏权势、不媚世俗, 服膺真理。知识分子如何保持人格独立?
春秋战国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 巨人的时代。士人群体应时而生,才俊 辈出。老聃、孔丘、墨翟、孟轲、庄周、 荀况、韩非、管仲、商鞅、孙武、左丘 明、屈原 …… ,群星灿烂,彪炳于中国 文化史册。就学术文化人才出现的密集 度和影响 而论,在世界文化史上,恐怕 也只有古希腊的群哲、西方文艺复兴时 期人才辈出可与比肩。所谓“乱世出英 雄”。社会秩序混乱动荡,但思想文化 繁荣,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给士人提供了展露才华的机会,士人自 信自傲。
社会剧变,士不着急、士最有用、士最受益,加 起来就是士最牛。为什么牛?因为不论是原来 既得利益者还是新出现的野心家都靠士出谋划 策。所以,从春秋开始诸侯大夫都养士成风。 各国的国王和和卿相,皆卑躬屈节、礼贤下士。 从高谈阔论之子,到鸡鸣狗盗之徒,都在网罗 之列。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贾谊《过秦论》)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 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 陵君魏无忌,他们都养士都在三千人以上。 士为何牛?有本事,无负担(无产者无畏),任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