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姓介绍
孟氏家谱——精选推荐
孟氏家谱(孟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四位的大姓)一:孟姓起源1. 出自姬姓孟姓的始祖为鲁庄公的庶兄庆父共仲。
鲁国为公元前11世纪周(姬姓)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建都曲阜(今山东境内)。
庄公去世,子般即位,庆父派人杀死子般。
闵公继位二年,庆父又派人谋杀闵公,欲自立,使鲁国大乱。
故有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后庆父出走莒国(今山东莒县)。
鲁季友(庆父之弟,此时为鲁相)用贿赂求莒国送归庆父。
庆父在回国途中自缢。
庆父死后,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禄位。
古时兄弟姐妹中居长的称作“孟”。
庆父排行老大,所以他的子孙就称孟孙氏。
`后孟孙氏的后代因避讳庆父弑君之罪,便称为孟氏。
庆父以后世系如下:孟穆伯—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其中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三代是春秋时孟氏家族中最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为孟氏家族的建立、巩固和振兴做出了很大贡献。
孟文子庆父之孙,他处事谨慎小心,《国语·鲁语》载,鲁文公曾想迁孟文子之宅,被孟文子婉言拒绝了,时人称其善守祖业。
孟文子时,庆父之后离开公开始受封得氏,别立一族,成为鲁国的世家大族——孟氏家族。
孟献子历仕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在鲁国的内政、外交中都有出色表现,襄公初年还曾一度执掌鲁政;孟献子以俭朴闻名于当时,而且还知人善任,求贤若渴,开后世养士之先例。
由于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三代人的努力及他们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此时孟氏家族势力大振,鲁公赏赐成作为孟氏的世袭封邑。
到孟武伯时,孟氏开始走向衰落。
虽然孟武伯也以尚武著称,但却为人傲慢无礼,他为相时,不能很好地处理鲁国与邻国的关系,与鲁公、以及孟氏家族内部的关系也都变得相当紧张。
孟武伯之后,孟氏家族的有关记载便逐渐从文献中消失。
公元前408年,齐国攻伐鲁国,取得了成地。
孟氏由于失去了在鲁国的根据地,孟氏后人迫于形势,只得散居各地。
邹国的孟轲即其后代。
孟轲是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氏族人以其为本族的荣耀,遂尊奉孟轲为本姓始祖,是为山东孟姓。
孟姓介绍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胜丰村,该村人全姓孟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大福镇-孟家村,石桥村,几乎全都姓孟
江苏省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栖山镇--后孟村,几乎全都姓孟
江苏省--邳州市--邹庄镇--孟庄村,几乎全都姓孟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欢墩镇--石沟埃村,几乎全都姓孟
安徽省
庆父以后世系如下:
孟穆伯—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
其中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三代是春秋时孟氏家族中最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为孟氏家族的建立、巩固和振兴做出了很大贡献。孟文子庆父之孙,他处事谨慎小心,《国语·鲁语》载,鲁文公曾想迁孟文子之宅,被孟文子婉言拒绝了,时人称其善守祖业。
周公名旦,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早年的周公就以仁、孝闻名,后来,他随武王伐纣,功勋卓著,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王朝又新建,政局不稳,面临严峻的考验,周公毅然摄政,成为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周公摄政之初,兢兢业业。在周朝新建、殷遗势力蠢蠢欲动、而周成王年龄较小、还不足以控制天下局面的特殊背景下,周公为稳定人心,安抚内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这也引起了周王室贵族的疑惧,他们认为周公将对成王不利,有取代成王的企图。而以纣子武庚为核心的殷商残余势力则趁机连通反周力量商奄、薄姑以及周公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起兵叛乱。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西孟楼,该村人全姓孟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牛角店镇--孟庄村,该村人全姓孟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阚家镇-东桥子村,多半姓孟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都昌街办—孟洼村,多半姓孟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乔官镇—孟家淳于村,99%姓孟(只有田、郝、李三家是异姓,但郝家的排辈是按照孟家排辈起名)
孟氏家族家谱全部辈氏
孟氏家谱字辈大全
导读:
孟姓,中华姓氏之一,汉族孟姓发源地在河南、山东两地,逐步繁衍播迁至全国各地。
亦有部分孟姓为少数民族汉化孟姓。
【孟氏家谱】
【河北保定】孟公晓墀百年经过史,(民国)孟继元编,民国十六年(1927)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院
【山西蒲县】孟氏家乘七卷,(清)孟元芳孟时芳等重修、孟述唐补,清顺治八年(1651)刊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美国
【辽宁辽阳】孟子世家流寓辽阳支谱三卷,(清)孟繁章纂,清光绪初年木刻本,现被收藏在辽宁本溪南芬区
【黑龙江绥化】孟子世家流寓支谱三卷,(清)孟昭铨纂,清光绪三十年(1904)木刻本,现被收藏在黑龙江绥化市档
【江苏镇江】润州朱方孟家湾孟氏重修族谱八卷,(清)孟正仪孟德禄等续修,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美国
【孟氏字辈】
孟家家谱全部的字辈有: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105代。
56—65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66—7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76—8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86—95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96—10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孟氏族谱_精品文档
孟氏族谱一、孟氏家族的起源孟氏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家族之一,据史书记载,孟氏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根据《史记》,孟孙氏是姬姓的后裔,是周朝的贵族家族。
孟氏家族世代以读书为业,代表着儒家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古代社会,孟氏家族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许多孟氏后裔成为了文官、学者、政治家等各个行业的代表人物。
二、孟氏家族的分支和世系孟氏家族分为多个分支,每个分支都有自己的世系。
根据孟氏族谱的记录,孟氏家族至今已经有20多个分支。
每个分支在族谱上都有详细的记载,包括每一代的姓名、出生年份、职业等信息。
这些分支之间通过亲属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庞大而有序的家族网络。
三、孟氏家族的主要成就孟氏家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和成就。
首先,孟氏家族的后裔在官场上出任重要职位,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许多孟氏后裔成为了高级官员,如明朝的孟森任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清朝的孟生担任湖北巡抚等。
其次,孟氏家族在学术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者,许多孟氏后裔成为了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他们把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给后代,为中国的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孟氏家族的后裔还在其他领域有所成就,如商业、医学、艺术等。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孟氏家族的家训和价值观孟氏家族一直重视家训的传承,将传统的家训和价值观代代传承下来。
孟氏家族的家训强调孝道、忠诚、诚信等传统的价值观念。
孟氏后裔们秉承着这些价值观,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修炼。
五、孟氏家族的今天时至今日,孟氏家族的后裔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他们不仅仅是孟氏家族的代表,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孟氏家族的传统文化和家训依然在后代中发扬光大,激励着他们追求卓越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结论孟氏家族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家族之一,通过世代传承和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们在政治、学术和其他领域都有所建树,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孟氏家谱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yin)。
兴毓(yù)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mào)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孟氏家谱目录一、姓氏源流二、郡望堂号三、行辈字四、孟氏家谱五、修谱情况一、姓氏源流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
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
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
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
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
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
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
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
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
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
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
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
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
从东汉开始,孟氏出现于其他地区,如东汉孟光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孟他为扶风人,孟尝为上虞(今属浙江)人;三国时的孟宗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获为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今属甘肃)人;唐代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孟郊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贞为华阴(今属陕西)人,孟涫为郴州(今湖南郴县)人;五代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今四川筠连县)人,后周孟贯为建安(今属福建)人。
孟氏族谱简介以及起源的介绍
孟氏族谱简介以及起源的介绍解读百家姓孟姓。
孟氏族谱简介以及起源的介绍。
孟姓,为中华姓氏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孟姓文化之族谱《孟氏家谱》曰:“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
孟氏子孙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孔孟颜曾四大圣系共用同一行辈。
简介孟氏自孟子到孟宁,四十五代大都单传,从五十代起,孟氏族人开始有意识地在同辈兄弟取名时采用同一个字,来表明代系,也便于识别、记忆。
从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辈字分别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并不严格,特别是经过元、明易代之乱,族人四散流徙,给子弟取名时不可能循规蹈矩。
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
赐给祭田、免除徭役,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
当时,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
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
民国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 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
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105代。
56~65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66~7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76~8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86~95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96~10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注: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弘”,为“宏”,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
】孟氏族谱要求族人严格遵照字辈起名,否则不能入谱,只作“外孟”处理。
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尊卑关系。
平时孟氏族人见面,总要询问对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辈的?”,就是指系何字派。
孟--姓氏来源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孟--姓氏来源.txt喜欢我这是革命需要,知道不?! 你不会叠衣服一边呆着去!以后我来叠! 我一定要给你幸福,谁也别想拦着。 孟
孟姓来源
一、出自姬姓
二、亦出自姬姓
孟姓迁徙史秦汉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
还有一说就是孔子的哥哥孟皮也是孟氏起源一支;《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字仲尼”。“仲尼”之“仲”,表示的是排行,因为孔子上有兄长“孟皮”(《孔子世家》索隐引《孔子家语》),孔子字仲尼,仲是排二,孔子庶兄叫孟皮,(孟、仲、叔、季)孟就是老大的意思。而孟皮的后代也成一支,前谱不详,但孔孟后世辈份排列是一样的,所以这支孟姓也出自曲阜。
移居台湾及海外
孟氏历史名人
孟 子
孟 姚
孟 达
孟 卿
孟 光
孟 康
孟 获
孟浩然
孟 郊
孟 善
简介
孟起源于 曲阜 濮阳
大体分布:全球各地
山东、河南、山西居多,江西、河北、甘肃、山西、浙江、福建 海外等均有定居者。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就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然推及上古,世间பைடு நூலகம்姓皆为炎黄子孙。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从东汉开始,孟氏出现于其他地区,如东汉孟光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孟他为扶风人,孟尝为上虞(今属浙江)人;三国时的孟宗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获为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今属甘肃)人;唐代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孟郊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贞为华阴(今属陕西)人,孟涫为郴州(今湖南郴县)人;五代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今四川筠连县)人,后周孟贯为建安(今属福建)人。从以上可见,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国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了。 五代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孟氏的居处又新增了许多地方。
孟氏的来源及迁徙
孟氏的来源及迁徙一、姓氏源流孟(Mèng)姓源出有三:1、出自姬姓,鲁庄公之庶兄庆父共仲之后,以祖上排行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史记·鲁周公世家》等资料所载,庆父共仲排行老大,故其子孙以其排行顺序为氏,称为孟孙氏,后改单姓孟,称为孟氏。
是为山东孟姓。
2、出自姬姓,卫国(今河南省一带)公孟氏之后,以祖字为氏。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孟挚(字公孟)子孙以公孟为姓,称为公孟氏,后简化为孟姓,称为孟氏。
是为河南孟姓。
3、出自其他源流或改姓孟氏:① 金时女真族抹捻氏,清时满洲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汉姓为孟。
② 另有土家、蒙古、布依等族均有孟姓。
得姓始祖:孟轲(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未被采用,退而著书立说。
其主张“民贵君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形成了儒家学派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其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故其学说被称为“思孟学派”,著有《孟子》一书,被视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后人称之为“亚圣”,与孔子学说并称“孔孟之道”。
庆父共仲虽为孟姓之始祖,但因其三年连弑二君,罪使国内大乱,人不敢敬,而孟子系庆父后裔,且才高德重,故后人尊孟轲为孟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孟姓发源地为山东、河南二地。
早期孟姓迅速播迁于邻近山西、河北等地。
西汉有山东人孟喜(宣帝时立为博士)一族在当地繁衍旺盛,故有东海郡。
东汉时,陕西人孟光迁于吴(今江苏省苏州),另有名士孟尝出浙江。
魏晋南北朝之际,北方战火连绵,孟姓发展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南迁,山东孟姓多徙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河南孟姓多迁楚汉(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带)。
三国东吴大臣孟宗一族在湖北一带发展繁茂,故有江夏郡。
另有猛将孟获出建宁(今云南省曲靖)。
唐时,孟姓名人蜂拥,出现了象孟浩然、孟郊、孟云卿等当时著名的大诗人。
孟氏家谱大全!
孟氏家谱大全!迁徙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零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5%左右。
先秦时期。
孟姓最初活动于河南、山东、河北交汇地区。
两汉至唐朝,孟姓在华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区已有分布,但主要的活动地仍在冀鲁大地。
唐朝以后,由于北方外族入主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南下移民运动,孟姓在长江以南地区也得到迅速的扩散。
宋朝时期,孟姓大约有近3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2%,排在第五十五位。
孟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孟姓总人口的30%。
孟姓在全国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四川,这三省集中了孟姓总人口的54%。
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四省。
全国形成了冀鲁、川鄂两块孟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孟姓大约有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2%,为明朝第八十九位姓氏。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孟姓人口增长为负值。
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孟姓是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孟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山西、河北,这三省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58.7%。
其次分布于浙江、陕西二省。
以前山东为孟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32%。
宋元明600余年,孟姓主要向江南、东部、西部迁移,鲁、冀、晋为孟姓聚集区。
分布当代孟姓的人口已达330多万,列在全国第七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7%。
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 形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的孟姓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46%。
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
山东为孟姓第一大省,约占孟姓总人口的21%。
全国形成以鲁豫冀、东北为中心的两大块孟姓聚集区。
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回迁,尤其突出向东北的迁移。
姓氏文化:孟姓
姓氏文化:孟姓孟姓渊源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庆父的儿子公孙敖。
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书记载,黄帝姓公孙,是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儿子。
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
更多姓氏资料:家谱-百姓通谱庆父共仲为孟氏之始祖,但因其三年连弑二君,罪使国内大乱,人多不敢敬,而孟子系庆父后裔,且才高德重,故有部分孟氏族人尊奉孟轲为得姓始祖者。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卫国,其开国之君为周武王弟卫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内。
卫国传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字公孟,因病不得继位,让位给其叔。
到了公子絷的孙子姬驱,便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公孟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孟氏者,是为河南孟氏。
源流三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上古时期,人们对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观念。
从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时期甲骨文字中,已经有了“子孟次别于子之伯”的记载(该甲骨片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编号KCN-2704-141-03),说明其时对嫡、庶的分别已经十分明显。
按商礼:伯,指嫡支长子,即正妻所生之第一子;孟,指庶支长子,指庶妻或妾妃所生之第一子。
在典籍《礼?纬》中明确记载:“嫡长曰伯,庶长曰孟。
”因此,“孟”,在很古早就已经作为子女嫡庶齿序的排列称谓,显然是孩子名字称呼的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中、晚期的代表阶段殷商至两周时期,已经明确没有了禅让模式,君主之位的传承方式已经固定化为“嫡承庶辅”,“孟”也就成为了程式化的“次之第一”称谓的代表。
因此,当继承人已经成年(虚岁十八岁)时,称作“天子之年”,说明具备了继承君位的能力,但父君健在,其只能等待,即谓“孟位以待”。
这在典籍《书传》中也有明确解释:“天子之子,年十八,称孟侯。
”另外,在古代,女子之兄亦称为“孟”,常有长孟、次孟,指的就是类如大舅子、二舅子之类的称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遗痕。
孟氏历代十大先祖,姓孟的快来对接一下你是老孟家多少世!
孟氏历代十大先祖,姓孟的快来对接一下你是老孟家多少世!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孟”,就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孟氏网”,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中华孟氏大家族。
弘扬孟氏文化,传播孟氏正能量,结识天下孟氏宗亲。
中华孟氏源流孟家人必读孟姓同出一源,但发祥地有两个,即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
孟姓首先在中原北部兴起,并且两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极昌。
汉代,孟姓已成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境一带望族,并向西播迁于陕西咸阳,向南入迁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
魏晋南北朝时,孟姓族人因避纷乱,大举南迁,其中河南一带的孟姓大多入迁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带,山东一带的孟姓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
孟姓广泛分布于我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历代孟氏先祖1孟子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辑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2孟舒孟舒,高祖拜为云中守。
因匈奴犯边,士卒战死数百,坐罪免官。
文帝立,官复原职。
3孟喜孟喜父孟卿,善《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卿。
孟卿以《礼经》内容太多,《春秋》又烦杂,所以让孟喜从田何再传弟子田王孙学《易》,与施、梁丘贺同学。
以后传孟氏《易》,创西汉今文《易》学孟氏学。
但孟喜不遵西汉经学家所恪守的“师法”、“家法”,史称其“好自称誉,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师田生且死时,枕喜膝,独传喜,诸儒以此耀之;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曰:‘田生绝于施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博士缺,众人荐喜。
孟姓的来源,姓孟的名人百家姓
孟姓的来源孟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相传,孟姓起源于上古时期的黄帝族群之一“孟春氏”,后孟姓在商周时期成为了姓氏之一并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孟姓的来源。
孟春氏孟春氏是黄帝时期一支始祖族群。
传说黄帝时期,孟春氏是黄帝幼时的护卫,表现出色。
黄帝成年后即任命孟春氏为官,赐予他“孟”作为姓氏并封其为“楚国大夫”,后人则以“孟”作为姓氏,成为孟姓的来源之一。
商代孟姓在商代时期,孟姓已经成为了常见的姓氏之一。
商朝的鼎盛时期,孟姓也因拥有大量土地而成为了贵族阶层的姓氏之一。
许多姓孟的先辈都具有高超的才学和管理能力,因此被赋予了重大的政治和军事职责。
许多孟姓先辈也以勇敢善战而著称,并为商代王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春秋时期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字聃,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时期,生活在齐国的蒙城,曾受过齐国的儒家名师赤伯牛之教育,是一位非常重视道德、仁义和诚信的思想家。
孟子提倡“仁政”、“兼爱”,提倡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秉持仁德,尽可能地扶持弱势群体。
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成为了姓孟的名人代表之一。
其他姓孟名人除了孟子以外,历史上还有不少姓孟的名人,包括:•孟嘉朗:元代著名女中医,因治疗皇后的疾病而名噪一时。
•孟非:中国著名的主持人、演员、编剧和导演,代表作品有《非诚勿扰》、《爸爸去哪儿》等。
•孟庭苇:台湾著名歌手,代表作品有《漫步人生路》、《温暖的互动》、《袖手旁观》等。
•孟繁华:著名物理学家、高分子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
•孟令红:国家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天地之纹》、《龙图》、《祥瑞图》等。
百家姓中的孟姓“孟”在《百家姓》中排行第80位,属于常见姓氏之一。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目前孟姓在中国的人口比例约为0.24%。
总结孟姓作为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在历史上曾有过贵族、政治家、哲学家、科技家等有影响力的名人。
国学宝典之百家姓《孟》姓介绍
国学宝典之百家姓《孟》姓介绍一、姓氏源流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
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
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
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
所以,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
季友用*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
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
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
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
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
这个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
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二、迁徙分布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
从东汉开始,孟氏出现于其他地区,如东汉孟光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孟他为扶风人,孟尝为上虞(今属浙江)人;三国时的孟宗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获为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今属甘肃)人;唐代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孟郊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贞为华阴(今属陕西)人,孟涫为郴州(今湖南郴县)人;五代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今四川筠连县)人,后周孟贯为建安(今属福建)人。
从以上可见,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国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了。
五代以后,因为官职调迁等原因,孟氏的居处又新增了很多地方。
孟氏家族家谱全部辈氏
孟氏家族家谱全部辈氏
传承至今的孟氏家族,历史悠久,世世代代的家谱在流传着。
孟氏的家谱被收
录在《五经新解· 元正家谱》中,起源自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孟郊,包括他的孙子孟阳,后明清时期的孟凤荣、孟少峰,大约农历庚戌年(1831年)后才出现孟海祥,比孟郊祖先晚了2000多年。
从史书中可以看到,孟氏家族历史悠久,世世代代自孟郊祖先以来,一路朝夕
发展了两千多年。
孟氏家族自孟郊祖先到今,出现了秦朝至明朝时期的孟凤荣、孟少峰,再到清朝时期的孟海祥,以及现代后代孟浪,孟林华、孟兆琦、孟亚斌等,已经记载了近两千多年孟氏家族的渊源。
在传承两千年的孟氏家谱中,孟氏对中国的文明做出了深远的贡献,一直以来
都是文明的使者,也是祖国历史发展的一部分。
孟氏家族有着共同的血统、精神、信仰和文化,把国家延续了千余年,在社会上被互相崇拜和崇敬,将遗产传承至今。
孟氏家谱上的辈氏字号令远近馨亲,伴随传承的是深厚的感情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孟氏家族的血统中,有着一种恒久的孝道,传承着众人的相互尊重和关爱。
隶属于孟氏家族的每个族人都充满孝顺之心,敬老爱小,彼此助人,共同把传统的文化和无边的爱传给子孙们。
孟氏家谱,便是孟氏家族两千多年来传承而来的宝藏。
孟氏家族经历过几代人
的传承,从孟郊祖先,到今天,古朴而庄严,千古流传,无边爱与情谊,深厚而感人,令人感动,如此伟大的民族,岂能不慷慨陶醉!。
中国的孟姓的起源历史
中国的孟姓的起源历史
中国的孟姓的起源历史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
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
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
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
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
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
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
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
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
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
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
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
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关于孟姓的历史
关于孟姓的历史
孟姓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姓氏,据考证,孟姓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时代。
孟姓最早出现在《尚书》和《左传》等古代文献中,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为悠久的姓氏之一。
孟姓源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文地区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孟氏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例如孟子、孟轲、孟浩然等。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被历代尊为儒家经典之一。
孟轲是孟子的弟子,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浩然则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被誉为“山水田园之诗”。
此外,孟姓还有许多其他的知名人士,包括孟昭、孟达、孟尝君等等。
这些人物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历史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如今,孟姓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常见姓氏之一,遍布全国各地。
在中国,孟姓人物有许多出色的代表,他们在不同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孟姓简介
孟姓简介【一】图腾释义“孟”是玄鸟族一支子姓的族称。
上部分是玄鸟殒卵生子,下部分代表接纳的意思。
传祖为鲁庄公庶兄庆父共仲,以孟为氏,后转为姓。
孟,长也。
孟的本义当指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者,亦称伯,姓氏中的孟姓也出自分支中排行最大的一支。
孟,古文同保。
保,古文也同孚。
负子于背谓之保,孵化谓之孚。
两字合一,引申出有保护和养育之意,养育之恩为天地的第一恩德。
这应是孟的名义,也是取孟为其族姓的最高意义,为崇拜思想境界上的一种原始图腾。
【二】孟氏起源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
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就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
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
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
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
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
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
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
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
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
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
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
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同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三】孟姓分布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
孟氏起源_百家姓
孟氏起源
【孟】
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
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
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
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
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
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
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
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
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
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
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
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
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孟姓的调查报告
孟姓的调查报告孟姓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代表着血脉相连的亲属关系。
在中国,姓氏的多样性丰富着我们的文化。
而在众多姓氏中,孟姓是一个颇具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姓氏。
本文将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探讨孟姓的起源、分布、文化特征等方面的内容。
二、孟姓的起源与分布孟姓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根据史书记载,孟姓源于黄帝的后裔,属于黄帝的子孙后代。
在古代社会,孟姓的人数并不多,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
随着历史的发展,孟姓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
根据统计数据,孟姓在中国的各个省份都有分布,其中以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孟姓人口较多。
三、孟姓的文化特征1. 孟姓的家族观念孟姓人对家族的重视程度较高,家族观念深入人心。
在孟姓家族中,尊重长辈、重视亲情是一种传统美德。
孟姓人注重家族的团结和和谐,常常举办家族聚会,加强亲情交流。
2. 孟姓的学术传承孟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学者和文化名人,如孟子、孟浩然等。
这些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孟姓人对学术的重视程度较高,崇尚知识和智慧,注重教育子女,培养家族的学术传统。
3. 孟姓的宗教信仰孟姓人信奉的宗教主要有儒教、道教和佛教。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姓人崇尚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孟姓的现状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孟姓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现代社会中,孟姓人口逐渐增多,分布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孟姓人在各行各业中的发展也日益突出。
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所贡献,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孟姓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孟姓人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面临一定困难。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孟姓人口在农村地区逐渐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融合和变化也给孟姓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五、结语孟姓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姓氏,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孟的姓氏研究报告
孟的姓氏研究报告孟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源于中国古代的姓氏传承系统。
孟姓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
下面是关于孟姓的研究报告。
一、来源和意义孟姓的来源与意义有多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孟姓源自“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被誉为“东床快婿”,他的诗作优美典雅,被后世尊称为“浩然之气”。
因此,有人以此为姓氏取名,希望子孙能继承孟浩然的文学才华和气质风度。
另一种解释认为孟姓与孟子有关。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姓孟名轲,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强调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并倡导君子道德和仁爱之道。
因此,一些人取孟为姓氏,以表达对孟子思想的敬仰和传承。
二、分布和人口孟姓在中国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份。
根据中国的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孟姓人口1600多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0.12%左右。
其中,河南省是孟姓人口最多的地方,约占总人口的50%。
三、历史名人孟姓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例如,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外,孟母是孟子的母亲,她在儿子小时候就给他灌输了良好的教育和道德观念,被尊称为“孟母三迁”。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政治家和企业家都姓孟。
如孟加拉国的国父穆罕默德·阿里·金纳赛,他在孟加拉国独立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还有孟晚舟,她是华为公司的孟子后裔,领导着华为的国际事务。
四、孟姓的文化意义孟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姓氏文化中,姓氏代表着家族的荣誉和地位,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传承。
因此,孟姓代表着孟家族的兴盛和辉煌,并体现了孟家族的家训和价值观。
总结起来,孟姓源于中国古代的姓氏传承系统,具有多种来源和意义。
它在中国的分布广泛,人口众多。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孟姓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孟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家族的荣誉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氏家族出于姬姓鲁国,而鲁国的始祖便是周初大名鼎鼎的周公:
在商末周初的社会剧烈变动中,周公是一位政治上的风云人物。周文王去世后,他辅佐武王,在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武王死后,他又辅佐成王,为稳定和巩固周朝的统治可谓呕心呖血。正由于他对西周王朝的卓越贡献,他得以受封,拥有今山东西部、南部乃至江苏北部的地区,建立了鲁国,以辅佐周室。鲁国成为当时诸侯国中的重要封国,备受列国尊重。在这片土地上,周公的后代繁衍生息,孟氏家庭就是其中的一支。
弃从小就喜欢玩种植麻、菽之类的游戏,长大后居然成为种庄稼的能手,善于“相地之宜”,知道什么样的土质适合种植什么样的庄稼。当地的人们纷纷向他学习,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帝尧听说后,提拔他做了农师,管理农业,天下得其利。舜时,他被封于邰,号为“后稷”,别姓姬氏。
弃的后代子孙历代为夏朝的农官,其官职名称都称后稷。最后一任后稷死后,他的儿子不帘立,时值夏代末年,政局不稳,不得不放弃了“后稷”的农官职位,跑到了“戎狄之间”。后来,经过数代的努力与迁徙,终于在岐山之下寻找到了适宜于周人发展的土地。在这里,他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建设起了一个有较大实力的邦国。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周公临危不乱,他做了一番“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的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服工作,以示自己对周王室的赤胆忠心,终于感动了成王和王室重臣,得到了他们的信任,稳定了内部团结。与此同时,周公还亲率大军讨伐叛乱,消灭了以武庚为首的殷商贵族的叛乱势力,诛灭了武庚和管、蔡叛乱集团以后,又继续向东征伐,经过三个年头的苦战,最后铲除了参与叛乱的东方部落。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酒店乡-孟五楼孟新庄孟暗楼黄坝几乎全部姓孟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新集镇-马杨村-前后孟罗阳村-孟家圩孜大半姓孟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白庙镇-孟楼-孟小庄几乎全部姓孟
河南省பைடு நூலகம்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桐树王-大孟村几乎全部姓孟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鲁河乡-前南孟村几乎全部姓孟
孟姓不论发祥地是山东,还是河南,均出自周文王之后,因此说,所有孟氏族人从根源上讲都是同宗共祖,为周文王之后裔。
孟姓分布
大体分布:全球各地
山东、山西、河南居多,江西、河北、甘肃、山西、浙江、福建海外等均有定居者。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从东汉开始,孟氏出现于其他地区,如东汉孟光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孟他为扶风人,孟尝为上虞(今属浙江)人;三国时的孟宗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获为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今属甘肃)人;唐代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孟郊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贞为华阴(今属陕西)人,孟涫为郴州(今湖南郴县)人;五代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今四川筠连县)人,后周孟贯为建安(今属福建)人。从以上可见,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国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了。
五代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孟氏的居处又新增了许多地方。
相关名人:孟子
山东省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孟子故里。孟庙,孟府,孟林所在地。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孟家村,该村人几乎全姓孟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单城镇—魏六村,该村80%以上姓孟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孟海镇—孟海村,该村人几乎全姓孟
据说,黄帝有子25人,其中有14人得姬、酉、祁、己、膝、蚜、任、荀、僖、姑、儇、衣共12姓。玄嚣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与黄帝同为姬姓。玄嚣有子娇极,娇极有子高辛,他就是五帝之一的帝喾。
随着黄帝部落的壮大,他的一些近亲部落开始向四方拓展,开辟新的天地,而姬姓的周族是留守在祖先发祥地的一支部落。传说,帝喾元妃有邰氏女姜螈,在野外踩了巨人足迹而怀孕,生下了一个男孩,她以为不祥,就把孩子丢弃了。但结果出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马、牛自觉地躲避而不去踩他,飞鸟用自己的翅膀温暖他。姜螈以为他有神灵保佑,便把他抱回抚养长大。因为当初曾经想抛弃他,就给他取名为“弃”。他就是周人传说中的第一位著名的祖先。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裴村店乡-孟楼村几乎全性孟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孟寨镇-孟寨村几乎全部姓孟
河北省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平阳镇-铁岭村几乎全部姓孟
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东卓宿镇-陈家庄村几乎全部姓孟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孟托村几乎全姓孟
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刘石岗乡-孟石岗村几乎全部姓孟
山东省-莱芜市-羊里镇-孟家洼村,几乎全都姓孟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前孙镇—楼子庄村一半姓孟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十里望镇—孟楼村99%姓孟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潘店镇—孟庄村99.5%姓孟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刘桥乡—小孟村100%姓孟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刘桥乡—大孟村70%姓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城角孟,该村人全姓孟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营丘镇—董孟村,多半姓孟
山西省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李家庄村一多半姓孟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阳白乡--阳白村,几乎全部姓孟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胡峪乡--胡峪村,一半多姓孟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北街村,几乎全都姓孟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南安镇--孟家庄村,几乎全都姓孟
湖南省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胜丰村,该村人全姓孟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大福镇-孟家村,石桥村,几乎全都姓孟
江苏省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栖山镇--后孟村,几乎全都姓孟
江苏省--邳州市--邹庄镇--孟庄村,几乎全都姓孟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欢墩镇--石沟埃村,几乎全都姓孟
安徽省
周公名旦,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早年的周公就以仁、孝闻名,后来,他随武王伐纣,功勋卓著,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王朝又新建,政局不稳,面临严峻的考验,周公毅然摄政,成为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周公摄政之初,兢兢业业。在周朝新建、殷遗势力蠢蠢欲动、而周成王年龄较小、还不足以控制天下局面的特殊背景下,周公为稳定人心,安抚内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这也引起了周王室贵族的疑惧,他们认为周公将对成王不利,有取代成王的企图。而以纣子武庚为核心的殷商残余势力则趁机连通反周力量商奄、薄姑以及周公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起兵叛乱。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汶上镇—巩庄村,该村人几乎全姓孟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北孟村,该村人全姓孟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城关镇—孟家山头村,该村几乎全部姓孟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联城乡—高鲁庄村,%99姓孟(只有王、孔两家异姓,孔孟又同属一家)
山东省—巨野县—田庄镇—丁官屯
山东省—莱芜市—羊里镇-孟中荣村,几乎全都姓孟
庆父以后世系如下:
孟穆伯—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
其中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三代是春秋时孟氏家族中最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为孟氏家族的建立、巩固和振兴做出了很大贡献。孟文子庆父之孙,他处事谨慎小心,《国语·鲁语》载,鲁文公曾想迁孟文子之宅,被孟文子婉言拒绝了,时人称其善守祖业。
孟文子时,庆父之后离开公开始受封得氏,别立一族,成为鲁国的世家大族——孟氏家族。孟献子历仕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在鲁国的内政、外交中都有出色表现,襄公初年还曾一度执掌鲁政;孟献子以俭朴闻名于当时,而且还知人善任,求贤若渴,开后世养士之先例。
由于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三代人的努力及他们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此时孟氏家族势力大振,鲁公赏赐成作为孟氏的世袭封邑。到孟武伯时,孟氏开始走向衰落。虽然孟武伯也以尚武著称,但却为人傲慢无礼,他为相时,不能很好地处理鲁国与邻国的关系,与鲁公、以及孟氏家族内部的关系也都变得相当紧张。孟武伯之后,孟氏家族的有关记载便逐渐从文献中消失。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西孟楼,该村人全姓孟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牛角店镇--孟庄村,该村人全姓孟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阚家镇-东桥子村,多半姓孟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都昌街办—孟洼村,多半姓孟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乔官镇—孟家淳于村,99%姓孟(只有田、郝、李三家是异姓,但郝家的排辈是按照孟家排辈起名)
孟姓的始祖为鲁庄公的庶兄庆父共仲。鲁国为公元前11世纪周(姬姓)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建都曲阜(今山东境内)。庄公去世,子般即位,庆父派人杀死子般。闵公继位二年,庆父又派人谋杀闵公,欲自立,使鲁国大乱。故有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后庆父出走莒国(今山东莒县)。鲁季友(庆父之弟,此时为鲁相)用贿赂求莒国送归庆父。庆父在回国途中自缢。庆父死后,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禄位。古时兄弟姐妹中居长的称作“孟”。庆父排行老大,所以他的子孙就称孟孙氏。`后孟孙氏的后代因避讳庆父弑君之罪,便称为孟氏。
公元前408年,齐国攻伐鲁国,取得了成地。孟氏由于失去了在鲁国的根据地,孟氏后人迫于形势,只得散居各地。邹国的孟轲即其后代。孟轲是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氏族人以其为本族的荣耀,遂尊奉孟轲为本姓始祖,是为山东孟姓。
二、亦出自姬姓
春秋时,卫国(周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开国之君为周武王弟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内)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因病不得继位,其孙驱,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公孟氏。后有以公孟为氏,或以孟为氏,是为河南孟氏。
孝公二十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洛邑(洛阳),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
鲁国实行典型的西周宗法制度,鲁君由嫡长子世袭继承,他的诸弟被分封为卿大夫,分别都有自己的土地、封邑和家族武装,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卿大夫在自己的采邑内,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即长子为卿大夫,其余诸弟则为士。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了鲁国内部各个家族的势力发展不平衡。公室和卿大夫、卿大夫和卿大夫之间争权夺利、谋取地位的矛盾日益尖锐。孝公以后,经惠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后,“三桓”长期把持鲁国的朝政。“三桓”是指庆父之后孟孙氏、叔牙之后叔孙氏和季友之后季孙氏,庆父、叔牙、季友都是桓公之子,庄公之弟,所以,三家后裔统称为“三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