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染色原理及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精子形态学染色液(巴氏法)

精子形态学染色液(巴氏法)

精子形态学染色液(巴氏法)简介:细胞学常规染色普遍使用巴氏(Papanicolaou)法,Papanicolaou Stain 最初仅用于检测阴道上皮雌激素水平以及生殖道念珠菌、滴虫等病原体。

橘黄G6与EA36或EA50联合使用,可将胞浆染成颜色鲜明的绿色、蓝色和粉色。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成品染液,所以每种染液应注意其改良后的最佳条件。

最终胞浆染色应透明可见,核染色质应很容易辨别出来。

目前改良的巴氏染色液含有多种离子,具有多色性染色效能。

染色后胞质鲜艳、透明性好以及核膜、核仁、染色质结构清晰。

Leagene 精子形态学染色液(巴氏法) 因精子及细胞内不同等电点的蛋白质在相同的酸度下带不同的电荷,能选择性地结合相应的染料而着色。

胞核由酸性物质组成,它与碱性染料的亲和力较强;而胞浆则相反,它含有碱性物质和酸性染料的亲和力较大细胞质染色特别采用针对于精子染色的改良EA50染色液,细胞核染色采用Leagene 自主研发的无毒改良型苏木素染色液,特别适用于精子的染色,亦可用于胸水、腹水、痰液等细胞样本的染色。

组成:自备材料:1、 固定液(如95%乙醇-乙醚固定液)2、 系列乙醇3、 0.5%盐酸乙醇分化液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细胞涂片用等量95%乙醇-冰乙酸固定液固。

2、 80%的乙醇浸泡1min 。

3、 70%的乙醇浸泡1min 。

4、 50%的乙醇浸泡1min 。

编号 名称DA0191 4×20ml DA0191 4×100ml Storage 试剂(A): Lea 苏木素染色液 20ml 100ml RT 避光 试剂(B): 蓝化液20ml 100ml RT 试剂(C): 橘黄G6染色液 20ml100ml RT 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5、 蒸馏水或自来水浸泡或冲洗。

6、Lea 苏木素染色液染色。

7、自来水冲洗。

8、盐酸乙醇分化液分化或盐酸水溶液分化。

9、自来水冲洗。

10、蓝化液中蓝化4min 。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是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巴氏(F. Loeffler)和日本细菌学家小野寺(K. Kitasato)于1884年共同提出的。

该原理是指用一种特定的染色方法,可以
将细菌染色成蓝色或紫色,而其他组织则保持无色或染成红色。

这种染色方法在细菌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巴氏染色原理的核心是利用染色剂与细菌细胞壁的特定化学成分之间的亲和作用,通过染色剂的作用,使细菌细胞壁吸附染色剂,从而使细菌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且染色效果稳定,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细菌学实验室中。

巴氏染色原理的具体步骤包括,将细菌涂片加热固定,然后用甲苯或其他溶剂
处理,使细菌细胞壁透明,接着用染色剂如甲基蓝或结晶紫染色,最后用水洗去余染色剂,晾干即可观察。

通过这种染色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分布情况。

巴氏染色原理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细菌学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中。

通过染色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体液或组织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比如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巴氏染色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到结核杆菌的存在,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总的来说,巴氏染色原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细胞染色方法,通过对细菌细胞
壁的特定化学成分的染色作用,使细菌呈现出特定的颜色,从而方便观察和研究。

这种染色方法在细菌学和医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微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是一种用于细胞核的染色方法,由德国科学家巴氏于1882年首次提出。

该方法通过染色剂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结合,使其显现出不同的颜色,从而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和研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巴氏染色原理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巴氏染色原理的基本步骤包括固定、染色和洗涤。

首先是固定,即利用甲醛等化学物质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保持其形态和结构不变。

接着是染色,通过染色剂如甲苯胺蓝、伊红等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结合,使其显现出特定的颜色。

最后是洗涤,将载玻片在适当的溶液中洗涤,去除多余的染色剂,使细胞核清晰可见。

巴氏染色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医学领域,巴氏染色原理被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如癌症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染色体异常。

在生物技术领域,巴氏染色原理被应用于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中,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和分析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在生物学领域,巴氏染色原理被用于研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如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巴氏染色原理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清晰可见。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染色效果受到固定和染色条件的影响,染色质与其他细胞结构的区分度不高等。

总的来说,巴氏染色原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核染色方法,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巴氏染色原理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用来对细胞或组织进行染色。

该原理是基于酚醛固定的原理,通过将细胞或组织固定在玻片上,然后处理它们使得它们能够与染料发生反应。

巴氏染色的步骤如下:
1. 固定:将细胞或组织浸泡在酚醛液中,使其固定在玻片上。

酚醛能够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状和某些结构的完整性。

2. 脱水:通过将样本逐渐浸泡在濃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使其逐渐失去水分。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细胞或组织内的水分,以便尽可能地提高染料对细胞或组织的亲和力。

3. 渗透:将细胞或组织浸泡在骨胶液中,使其充分浸润。

骨胶液能够渗透到细胞或组织的内部,使得染料更容易地与它们发生反应。

4. 染色:将染料溶液滴在样本上,使其与细胞或组织结合。

染料能够结合到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结构中,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或形态。

5. 清洗:将多余的染料以及其他杂质通过浸泡在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

这样可以让染色的结果更加清晰。

6. 封片:在玻片上涂上封片剂,以保护样本并固定染料。

这样可以使染色的结果保持较长时间。

通过巴氏染色原理,我们可以对细胞或组织进行染色,并观察它们的结构,从而得到更多关于它们的信息。

这种染色方法在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为我们研究生物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巴氏涂片法

巴氏涂片法

巴氏涂片法
巴氏涂片法是一种用于检测子宫颈细胞异常的细胞学检查方法。

它的操作过程如下:
1. 采样:使用一把特制的刷子或刮板,从子宫颈表面收集细胞样本。

采样时,医生或技术人员会轻轻地将刷子或刮板插入子宫颈管,旋转几圈以收集足够的细胞。

2. 涂抹:将采集到的细胞样本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细胞涂片。

3. 固定:涂抹后的载玻片会经过固定液的处理,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以防止细胞脱落或变形。

4. 染色:使用染色剂对固定的细胞进行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识别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5. 显微镜检查:经过染色的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医生会检查细胞的形态、大小、核的大小和形状等特征,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6. 结果解读: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特征,医生会对巴氏涂片进行结果解读。

正常的巴氏涂片结果通常显示正常的宫颈细胞形态,而异常结果可能提示存在宫颈病变或癌细胞。

巴氏涂片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发现子宫颈的早期病变,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巴氏涂片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假阴性结果和较低的准确性。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会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 HPV 检测和阴道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巴氏小体染色观察

巴氏小体染色观察

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体性染色质的检测方法;2.观察人体性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及存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体染色体的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条件;3.了解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假说和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

二、实验原理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

女性为XX,男性为XY。

X与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在减数分裂时可以相互配对,其余部分则不同源。

Y染色体含有很少的基因,而X染色体则含有大量的基因。

男性与女性的常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所含有的基因数目也相等;但是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一条X一条Y,因此女性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剂量远高于男性,然而研究发现女性伴性遗传基因的表达剂量与男性是大体相同的,这是由于剂量补偿效应导致的。

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 effect)定义: 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雌、雄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也就是说,在雌性和雄性细胞里,由X染色体基因编码产生的酶或其它蛋白质产物在数量上相等或近乎相等。

剂量补偿存在两种情况,雌性哺乳动物一条X染色体异染色质化(失活),只有一条X染色体具有活性,使雌雄动物虽然X染色体数目不同但基因产物的剂量是平衡的;另一种是X染色质的转录速率不同,如果蝇雌性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都有活性,但它们的转录速率低于雄性细胞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

1949年M.L.Barr等研究发现雌猫神经元细胞核膜内有凝缩的深染小体,而雄性个体细胞中则没有,这一结构被称为巴氏小体(Barrbody)。

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哺乳类雌体细胞中都可以见到这一结构。

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染色质随机失活形成的,在间期细胞核中呈异固缩状态(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贴近于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

三、实验材料1.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等。

2.试剂:硫堇染液,1M HCl,蒸馏水、生理盐水。

3.材料:口腔上皮细胞。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原理巴氏染色原理是指在细胞学领域中,用来染色和观察细胞的一种特殊方法。

它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巴氏发明的,因此得名。

巴氏染色原理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巴氏染色原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染色剂与细胞内的某些结构或成分发生特异性的化学结合,从而使这些结构或成分在显微镜下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使细胞的各种结构和器官清晰可见,有利于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巴氏染色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固定、染色、脱水、透明和封片。

首先是固定,即将待观察的细胞或组织用适当的方法固定在载玻片上,使其保持原有形态和结构。

然后是染色,利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使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和器官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接着是脱水,将染色后的载玻片在酒精中逐渐脱水,使细胞内的水分逐渐被酒精取代。

然后是透明,将脱水后的载玻片在透明介质中浸泡,使细胞透明。

最后是封片,将载玻片用封片剂封好,以便长期保存和观察。

巴氏染色原理在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巴氏染色,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了解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过程,揭示细胞的生理和生化特性。

同时,巴氏染色还可以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研究细胞的遗传性状和变异规律,为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除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巴氏染色原理还在医学诊断和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组织和细胞的染色观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判断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和药物选择。

总之,巴氏染色原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学染色方法,在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为科学家研究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揭示细胞的功能和遗传规律提供了重要工具,也为医生诊断疾病、指导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巴氏染色原理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细胞学和遗传学领域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进步。

细胞涂片染色分析

细胞涂片染色分析

细胞涂片染色分析学习细胞学时,对常规的技术环节曾作了大致总结,请指正:染色不良原因分析细胞涂片常规巴氏染色步骤及原理:具体步骤:1、涂片投入95%酒精固定液固定15分钟。

目的:细胞及胞内物质形态稳定(由半液态变为半固态),易于染色。

原因:固态比液态(流动性)更具稳定性,着色更迅速,染色效果也更稳定。

2、水洗用浓度由高到低的梯度酒精入水或直接自来水漂洗。

目的:脱醇—置换出细胞内酒精,以便使水溶性苏木素进入。

3、苏木(水溶液)染核时间灵活掌握,根据镜下观察染色效果确定。

4、水洗洗去过多残留苏木染液,5、碱水(饱和碳酸锂)返蓝目的:使苏木色精进一步形成,且使胞浆偏碱性,以便更好的与酸性染料结合。

6、水洗去多余碱水。

7、脱水用浓度由低到高的梯度酒精或直接由水进入95%酒精。

8、橘黄和EA(O—E染色)染胞浆操作:每次染后进入95% 酒精漂净多余染液,以保证不影响下一步。

9、无水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固。

可能出现误差的步骤:1、固定时间要求是:大于15 分钟,小于48小时。

如果制完片后马上进入水洗染色,固定效果必然欠佳。

2、水洗脱醇应保证足够的时间和换水次数,否则脱醇不彻底,会干扰水溶性苏木素进入细胞内进行染色反应。

3、苏木素的染色效果与本身的浓度、纯度,染色反应的速度直接相关。

此外,染色速度还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染色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所以:本步骤注意事项为:苏木素的质量——每日过滤并加新液;天气温度(室温)的变化——调整时间,温高则时间短,温度低则时间长,皆以镜下观察的效果为准灵活掌握。

4、碱水返蓝:为水溶液,其浓度和纯度都会影响返蓝效果。

如果碱水使用时间过长,未及时更换,其浓度、纯度必然下降。

为加快速度或工作时间调整,玻片放入碱水中的时间常常偏长或偏短。

偏短——苏木色精形成不充分;偏长——涂片在水溶液中浸泡过久会影响细胞固定效果,从而影响染色效果。

以至于影响苏木素的显色效果和下一步胞浆染色效果。

巴氏染色的操作方法

巴氏染色的操作方法

巴氏染色的操作方法染色有4个步骤:1、固定;2、核染色;3、胞浆染色;4、透明。

主要满足以下要求:1。

核结构清晰;2.高透明度;3.适当的分色。

一、固定1、固定的目的细胞制备的快速固定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否则会影响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不同的标本需要不同的固定方法。

最常用的固定方法是以95%乙醇为固定液的湿固定法。

酒精作为一种脱水剂,可以防止细胞内的酶分解蛋白质和自足物质,并固化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等物质,从而维持与组织生命相似的成分,从而使细胞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核染色质,易于染色。

酒精固定对Pap染色最重要。

酒精浓度不足导致的固着不良可导致细胞的人为变化,并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诊断。

2.固定方法湿固定法:作为用95%酒精固定液固定的细胞学标本一定使用湿固定法。

制片制备完后,趁标本新鲜而又湿润时,立即放入盛有95%酒精的固定缸内。

制片在固定液内至少保持15-30min。

固定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

这种制片染色后,颜色鲜艳,结构清晰。

如果细胞制剂需要送到另一个实验室或邮寄到其他地方进行染色,可以固定15分钟,取出制剂后立即放入密封容器中,或使用甘油防止制剂干燥。

因为无论固色前后,干燥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3.固定注意事项固定液的过滤:为了防止细胞污染,凡是使用过的固定液,必须过滤后才能再使用。

使用过长的固定液,必须用酒精相对密度计测定,酒精浓度低于90%时应该及时更换新液。

湿固色的重要性:当试样再次新鲜时,及时固色是确保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

例如,苏木精在细胞核上的染色,以及巴氏杀菌染色中细胞质的特殊染色效果,都会受到干燥后样本固定的极大影响。

制片标本的邮寄:标本再固定15min后取出,立即加甘油数滴于制片上,装入密封的小盒中。

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先浸入95%酒精中,使甘油溶去,再进行染色。

二、核染色1.苏木精溶液的浸泡时间一般为3-5分钟,但必须根据气体温度和染色条件进行更改。

苏木精染料溶液在夏季放置时间较长或容易染色,且时间应缩短;冬季,新配制的苏木精染色液和长期使用的稀释苏木精溶液不易染色,应延长染色时间。

巴氏染色法的原理及结果判读

巴氏染色法的原理及结果判读

巴氏染色法的原理及结果判读巴氏染色法,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某个高深莫测的化学实验,其实它就是一招能让细菌乖乖现身的“魔法”。

想象一下,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忙得不可开交,手里拿着一根小刷子,像是在给细菌涂抹化妆品,其实他们是在为细菌“上妆”,把它们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一眼看出它们是好是坏了,真是方便极了。

说到原理,巴氏染色法其实就是通过不同的染料,把细菌染成不同的颜色。

你瞧,染料有的像春天的花朵一样鲜艳,有的则深沉得像秋天的落叶。

比如,细菌被染上了紫色,那就说明它们是革兰阳性菌,换句话说,它们就像是穿着紫色外套的小可爱。

而如果是红色的,那就不那么讨喜了,说明它们是革兰阴性菌。

这时候,不妨想象一下,紫色的菌儿在舞台上跳舞,红色的则在角落里默默呜咽,生怕被发现。

哎,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个染色过程。

实验室里总是弥漫着各种奇怪的气味,仿佛是化学实验的调色板。

科学家们会把细菌涂抹在玻璃片上,然后用火焰轻轻烤烤,嘿,这一步就像是给细菌做个小烤箱烤熟的感觉。

加入染料,紫色的、红色的,调皮的细菌们就开始“洗澡”了。

洗完澡之后,水一冲,染料随之而去,留下的就是那一抹亮丽的色彩。

结果判读就是另一番风味了。

你瞧,显微镜就像是一扇魔法窗户,让我们能看到那些微小的细菌世界。

科学家们紧盯着显微镜,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戏剧。

紫色的小家伙们个个活泼好动,像是在舞台上肆意挥洒,红色的则显得有些沉闷,仿佛在琢磨人生的哲学。

通过这些颜色的对比,科学家们能够判断细菌的种类和特性,真是了不起。

不过,巴氏染色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些细菌也会耍点小花样,颜色不够明显,或许是染料不够给力,或者细菌太顽皮。

这时,科学家们就得耐心对待,重复实验,调试染料的浓度,像是在调配一杯完美的鸡尾酒。

只有这样,才能让细菌们的真实面貌展现无遗。

对于那些刚入门的小伙伴来说,巴氏染色法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

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结果也让人忍不住想要分享。

巴氏染色原理及操作步骤

巴氏染色原理及操作步骤

巴氏染色原理及操作步骤巴氏染色法就是脱落细胞染色中最好得染色方法.苏木素染液,细胞核内得染色质主要就是去氧核糖核酸(DNA,DNA得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上得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带正电荷得苏木素精碱性染料以离子或氢键结合而被染色。

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分化:苏木素染色之后,用水洗去未结合在细胞上得染液,但就是在细胞核中结合过多得染料与细胞浆中吸附得染料必须用分化液 1 %盐酸酒精脱去,才能保证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得分明,把这个过程称为染色得分化作用.因酸能破坏苏木素得醌型结构,使色素与组织解离,分化不可过度。

蓝化:分化之后苏木素在酸性条件下处于红色离子状态,在碱性条件下处于蓝色离子状态,而呈蓝色,所以分化之后用水洗去酸而中止分化,再用弱碱性水使苏木精染上得细胞核变呈蓝色,称蓝化作用,一般多用自来水浸洗即可变蓝,也可用温水(50度温水最佳)变蓝。

E A50 染液得酸碱度对于巴氏染色得成功起着关键作用,EA50染液由伊红、亮绿、等染料配成。

伊红、亮绿、橘黄等属于酸性染料,在溶解媒中其发色团就是负离子部分,发色团可与蛋白质中带正电得氨基结合,从而就是胞浆显蓝色、绿色、橘黄色或红色,但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得多少就是随溶液得PH值而改变得,在偏碱环境中,蛋白质得羧基游离增多(带负电),在偏酸环境中蛋白质氨基游离增多(带正电),磷钨酸在染色过程中,不但作为媒染剂可增加染料得着色力,同时磷钨酸与碳酸锂还就是一对弱酸弱碱,实际上就是一对缓冲剂,可中与分化及蓝化时可能留下得少量酸或碱,保证染色达到理想效果,其适用于上皮细胞及间皮组织得标本,就是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中最常用得染色方法,该染色法不但具有显示细胞核结构清晰、分色明显、透明度好、胞浆受色鲜艳等特点•巴氏染色法将胞核染为深蓝色;鳞状上皮底层、中层及表层角化前细胞胞质染绿色,表层不全角化细胞胞质染粉红色,完全角化细胞胞质呈桔黄色;细菌:灰色;滴虫:淡蓝灰色;黏液:淡蓝色或粉红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胞质均为蓝色;红细胞染粉红色;高分化鳞癌细胞可染成粉红色或桔黄色;腺癌胞质呈灰蓝色。

巴氏染色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巴氏染色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巴氏染色的原理及临床应用1. 原理介绍巴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和细胞学染色方法,用于将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显色出来。

这种染色方法起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由柏氏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

巴氏染色的原理是用甲醛固定切片中的细胞核,然后使用甲铋绿染色荧光染料,该染料能够选择性地结合DNA,从而使细胞核显色。

2. 巴氏染色步骤巴氏染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备制甲铋绿染色溶液:将适量的甲铋绿溶解在染色液中,配制成甲铋绿染色溶液。

•制备切片:将待染色的组织细胞固定在切片上,通常使用甲醛进行固定。

固定后,再进行脱水和清洁等处理,使细胞能够完整地附着在切片上。

•染色处理:倒入甲铋绿染色溶液,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

可以使用扩散法或浸漆法染色。

•清洁固定:用甲醇对切片进行清洁固定,使甲铋绿染色质牢固地附着在细胞核上,不易褪色。

3. 临床应用巴氏染色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3.1 组织学研究巴氏染色技术能够显色出细胞核以及核内的染色质,对于细胞结构的观察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巴氏染色,可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大小、排列以及核内的染色质分布情况,从而提供组织学研究的依据。

3.2 细胞学诊断巴氏染色在细胞学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观察细胞核的形态、核仁和核内的染色质分布情况,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细胞异常和病变。

例如,在细胞学涂片中,巴氏染色可以帮助诊断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

3.3 分子生物学研究巴氏染色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观察细胞核的染色与分布情况,可以了解DNA的含量、形态和排列方式。

这对于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巴氏染色染料甲铋绿还可以选择性地染出核仁,从而帮助研究核仁的结构与功能。

4. 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巴氏染色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一些新型的染色剂和染色方法被提出并得到应用。

例如,用于核糖核酸的新型染色剂mORANGE,可以实现DNA和RNA的同步染色。

巴氏染液说明书

巴氏染液说明书

巴氏染液说明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巴氏染液是一种用于细菌染色的染液,它是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巴尔特洛米·奥古斯特·冯·巴尔蒂莫(Robert Koch)所发明的一种染色方法。

巴氏染液主要用于显微镜下观察分离出来的细菌,并加以染色,以便于观察和鉴定不同种类的细菌。

巴氏染液的配方主要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花青素染料,用于染色细菌的细胞壁;二是碘液,用于固定染色;三是含有碱性成分的溶液,用于除去细菌细胞的色素。

这三种成分的配比和使用方法对于染色效果至关重要,以下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巴氏染液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一、制作巴氏染液配方:1.花青素染料:将适量的花青素染料溶解于无色无味的酒精中,使其充分溶解,成为染色液。

2.碘液:将适量的碘结晶溶解于无色的乙醇中,加入适量的甘油作为固定剂,充分搅拌溶解。

3.碱性溶液:将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氨水溶解于蒸馏水中,使其呈碱性状态,用于去色反应。

二、使用巴氏染液的步骤:1.将待染的玻璃载玻片上涂上待染的涂片物,如细菌培养物。

2.在玻片上滴上花青素染料液,使其充分覆盖待染的涂片物,静置数分钟,让染料充分渗入细菌细胞壁。

3.将碘液滴在染色后的玻片上,修饰几秒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固定染色。

4.滴上碱性溶液,静置片面上数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直至不再有颜色流出。

5.待玻片干燥后,即可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分离出的细菌。

巴氏染液在细菌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它能够让科学家们更清晰地观察和鉴定不同种类的细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巴氏染液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也并不复杂,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和配方来进行操作,就可以得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巴氏染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日常的实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篇示例:巴氏染液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重要试剂,其原理是利用染色剂对生物样品进行染色,从而使微生物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被观察和分析。

巴氏染色液作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巴氏染色液作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巴氏染色液作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巴氏染色液是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染色剂。

就像所有化学试剂一样,正确的使用和保养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巴氏染色液的作用、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巴氏染色液的作用巴氏染色液是由甲醛和孟德尔水杨酸(也称为苯酚)混合而成的染色剂。

它广泛用于细胞和组织的标本制备,以便观察细胞学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巴氏染色液可以染色核糖核酸(RNA)、蛋白质和细胞核等有机物。

安全操作规程巴氏染色液是一种刺激性化学物质,在使用时需要保护好自己和实验室同事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巴氏染色液的安全操作规程:1.密封存储巴氏染色液必须密封存储在冷暗处,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地方。

应该将巴氏染色液储存在标有危险物品的储存柜或房间中。

2.戴手套和护目镜在接触巴氏染色液前必须戴上手套和护目镜。

如果不小心触碰到染色液,要迅速将其冲洗掉并咨询专业人员。

3.通风操作巴氏染色液时必须在通风的环境下进行。

这将有助于防止呼吸危害和其他安全问题。

4.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使用巴氏染色液前要阅读和理解安全数据表和物质安全说明书,确保了解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应急处理方法。

5.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避免巴氏染色液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如果染色液不慎接触到皮肤或呼吸道,需要立即清洗或呼吸新鲜空气,并在情况严重时咨询医生。

保养规程保养巴氏染色液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质量和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下面是一些保养巴氏染色液的规程:1.不要过度稀释巴氏染色液不宜过度稀释。

稀释过量会使其染色效果不佳,使用寿命缩短。

2.避免冻结巴氏染色液不宜冻结,其应储存在常温下的冷暗处。

3.不要照射巴氏染色液不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光照下,其中的苯酚会发生氧化反应,降低其稳定性。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巴氏染色液的颜色和透明度。

如果其发生变化,可能是因为其受到了污染,需要重新制备。

5.避免细菌污染巴氏染色液易受到细菌的污染。

因此,在制备和使用巴氏染色液时需要遵循卫生规程,避免细菌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氏染色原理及操作步骤
巴氏染色法是脱落细胞染色中最好的染色方法。

苏木素染液,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是去氧核糖核酸(DNA),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精碱性染料以离子或氢键结合而被染色。

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分化:苏木素染色之后,用水洗去未结合在细胞上的染液,但是在细胞核中结合过多的染料和细胞浆中吸附的染料必须用分化液1%盐酸酒精脱去,才能保证细胞核和细胞浆染色的分明,把这个过程称为染色的分化作用。

因酸能破坏苏木素的醌型结构,使色素与组织解离,分化不可过度。

蓝化:分化之后苏木素在酸性条件下处于红色离子状态,在碱性条件下处于蓝色离子状态,而呈蓝色,所以分化之后用水洗去酸而中止分化,再用弱碱性水使苏木精染上的细胞核变呈蓝色,称蓝化作用,一般多用自来水浸洗即可变蓝,也可用温水(50度温水最佳)变蓝。

EA50染液的酸碱度对于巴氏染色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EA50染液由伊红、亮绿、等染料配成。

伊红、亮绿、橘黄等属于酸性染料,在溶解媒中其发色团是负离子部分,发色团可与蛋白质中带正电的氨基结合,从而是胞浆显蓝色、绿色、橘黄色或红色,但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的多少是随溶液的PH值而改变的,在偏碱环境中,蛋白质的羧基游离增多(带负电),在偏酸环境中蛋白质氨基游离增多(带正电),磷钨酸在染色过程中,不但作为媒染剂可增加染料的着色力,同时磷钨酸与碳酸锂还是一对弱酸弱碱,实际上是一对缓冲剂,可中和分化及蓝化时可能留下的少量酸或碱,保证染色达到理想效果,其适用于上皮细胞及间皮组织的标本,是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该染色法不但具有显示细胞核结构清晰、分色明显、透明度好、胞浆受色鲜艳等特点。

巴氏染色法将胞核染为深蓝色;鳞状上皮底层、中层及表层角化前细胞胞质染绿色,表层不全角化细胞胞质染粉红色,完全角化细胞胞质呈桔黄色;细菌:灰色;滴虫:淡蓝灰色;黏液:淡蓝色或粉红色;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胞质均为蓝色;红细胞染粉红色;高分化鳞癌细胞可染成粉红色或桔黄色;腺癌胞质呈灰蓝色。

巴氏染色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染色有4个步骤:1、固定;2、核染色;3、胞浆染色;4、透明。

主要达到以下要求:1、核的结构清晰;2、透明度高;3、分色恰当。

一、固定
固定的目的细胞制片的迅速固定是制片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否则会影响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不同的标本需要不同的固定方法。

最为常用的固定方法是95%酒精作为固定液的湿固定法。

酒精作为一种脱水剂能够防止细胞内的酶捋蛋白质分解而自容,并凝固细胞内的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使其保持与组织生活相仿的成分,从而使细胞各部分,尤其核染色质易于着色。

对于巴氏染色来说,酒精固定最为重要的。

如果酒精浓度不足引起的固定不佳,可造成细胞的人为变化,并可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诊断。

1、固定方法湿固定法:作为用95%酒精固定液固定的细胞学标本一定使用湿固定法。

制片制备完后,趁标本新鲜而又湿润时,立即放入盛有95%酒精的固定缸内。

制片在固定液内至少保持15-30min。

固定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

这种制片染色后,颜色鲜艳,结构清晰。

如果细胞制片需要送至另一实验室或邮寄他处染色时,可以固定15min后,把制片取出后立即密封的容器中或者使用甘油防止制片干燥。

因为无论固定前或固定后的制片,如果发生干燥后都会影响染色的效果。

2、固定注意事项固定液的过滤:为了防止细胞污染,凡是使用过的固定液,必须过滤后才能再使用。

使用过长的固定液,必须用酒精相对密度计测定,酒精浓度低于90%时应该及时更换新液。

湿固定的重要性:标本再新鲜时及时固定时保证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苏木素对细胞核的染色,巴氏染色中胞浆的特殊着色作用,均可因标本干燥后固定而大受影响。

制片标本的邮寄:标本再固定15min后取出,立即加甘油数滴于制片上,装入密封的小盒中。

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先浸入95%酒精中,使甘油溶去,再进行染色。

二、核染色
1、苏木素液浸染时间一般在3-5min,但是必须随气温和燃料情况而酌情改变。

夏季或放置较久的苏木素染液容易着色,时间要缩短;冬季或新配制的苏木素染液和应用已久较稀释的苏木素液不易着色,时间要延长。

在使用苏木素染色时,一般有2种方法:
1)过染法:首先有意识地进行深染,然后通过盐酸酸化过程使核染色趋于合适。

这种方法能够在酸化过程中把胞浆内黏附多余的苏木素染料去掉,使胞浆染色更为鲜艳、清晰、多用于黏液多的标本。

2)淡染法:在核染色过程中,严格掌握染色时间,使核染色适宜而不用盐酸酸化,但是胞浆中少量的苏木素会影响EA染色的质量。

主要用于黏液少的标本,避免在酸化和自来水冲洗的过程中使细胞成片地脱落。

在使用苏木素染色时,一定要每日进行过滤,否则苏木素结晶会影响染色的质量。

一般苏木素染液可以使用较长时间,所以每日增加少量新鲜染液即可。

2、碱化碱化亦称返蓝过程,可以使用饱和碳酸锂或3%氨水碱化,目的使苏木素及早显色,时间约数秒。

更重要的是流水冲洗,可使蓝色显的更鲜艳。

碱性溶液亦需要充分漂清才不会妨碍下一步的胞浆着色及标本制成后的颜色保存。

分化和碱化溶液至少每天更换新液。

三、胞浆染色
胞浆染色在巴氏方法中亦称为OG—EA染色,它包括橘黄G(OG)和EA 两部分染色。

由于橘黄G是一种小分子染料,能够很快地作用于胞浆,一般染色时间不宜过长,通常1-2min。

对于宫颈、阴道上皮中非正常角化细胞和角化型鳞癌细胞的胞浆中都可以出现鲜艳的橘黄色。

四、封固制片
封固制片对于避免空气干燥的影响,制片经长期存放不褪色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使用24mm×50mm或24mm×60mm的盖玻片,用二甲苯调配的中性树胶进行封固。

五、透明
染色的最后一步是透明,使细胞的色度与细胞的重叠不致影响镜下检查。

这是在脱水与制片封固之间的一项重要步骤。

最常用的透明溶剂使二甲苯,二甲苯的折射率在1.494,载玻片的折射率在1.515,两者较为匹配。

如果二甲苯溶液出现颜色或变得浑浊,一定要更换新液。

巴氏染色操作流程 95%乙醇固定(15min)→清水冲洗多次→苏木素染液(3-5min)→清水冲洗三次→蓝化→95%乙醇漂洗→橙黄染液(1-10s)→95%乙醇漂洗→95%乙醇漂洗→100%乙醇漂洗→EA50(3-5m)→95%乙醇漂洗→95%乙醇漂洗→无水乙醇漂洗→无水乙醇(2min)→二甲苯(2min)→中性树胶封片
染色注意事项
1、细胞核着色不佳
(1)细胞核着色过浅:
1)盐酸分化时间过长或苏木素染液时间过长。

需要缩短分化时间或延长碱化时间;每日加入少量新鲜苏木素染液或重新配制苏木素液。

2)在固定之前制片干燥。

所以对巴氏染色的制片需要严格遵守湿固定的原则。

3)自来水的PH值偏酸性。

使用碱性溶液。

(2)细胞核着色过深:
1)盐酸溶液浓度不够。

适当加入几滴盐酸以增加浓度。

2)制片用高于95%以上浓度的酒精固定后可以出现染色过深。

应用95%酒精固定。

2、细胞浆着色不佳
(1)如果全片内胞浆都淡染,则需要延长染色时间或更换新液。

(2)如果胞浆不分色,均为浅红色。

制片在固定前干燥或制片被有大量球菌样细菌影响胞浆染色。

此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染色时间能够部分纠正不分色状况。

(3)胞浆染成灰色或紫色,是由于苏木素染色时间过长或盐酸分化不佳。

经过褪色后重新苏木素可以纠正。

(4)由于标本的不同,同样配方的EA染液可造成偏蓝、偏绿和偏红,对不同的标本应该使用不同的EA染液。

一般认为,EA36和EA50用于妇科标本,而EA65或改良EA用于非妇科标本。

(5)胞浆不分色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由于EA染液的PH值不恰当所致。

如染色为红色,可以加少许磷钨酸溶液纠正;如染色均为蓝色或绿色,可以加少许饱和碳酸锂溶液纠正。

对于改良EA染液,每100ml染液加入2ml冰醋酸后染色效果更佳;染液使用更持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