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1)

合集下载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第二章城乡规划总论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第二章城乡规划总论
•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
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 用是在 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 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2. 城市建制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 功能,城市的辖区—“市区”。 广域型市制
第二节 城市与乡村
城市聚落 vs 乡村聚落
• 1.集聚规模的差异:
– 空间集中程度的区别。 紧-松
• 2. 生产效率的差异:
– 城市的高效率,组织程度高,社会化的生产、消费、交换过程。乡 村相对缓慢,低效率,依托土地的初级生产要素。
5. 城乡联系
5. 我国城乡差异
1. 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向城市偏移。 2.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3. 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集中。 4.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严重失衡。财权、 事权的失衡。
城乡二元经济 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
• 统筹城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和 良性互动
• 统筹城乡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 展
• 权力维系与防御说
– 由于统治者为了保护自身既得场中心, 源于贸易和集市。
早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 城堡、城邦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工厂体系)。 工业城市、大城市
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空间经济结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规划
(1)城市总体规划
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 则、战略部署,体现政 府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战 略方向 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的 开发利用作出法律规定 (涉及土地所有权和使 用权)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建设控制引导层面
(1)控制性详细规划 (2)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城市规划工作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㈠
两个阶段
详细规划阶段㈡
文件:
规划文本 附件
规划说明 基础资料
图纸:
比例:1/5000
分区位置图 分区现状图 分区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规划图
各项专业规划图
(二)城市规划工作阶段
4、控制性详细规划
(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以及各类用
地内适建、不适建或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以总规和分区规划为依据, 详细确定建设用地的各项 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 要求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主要用于多目标问题的决策 从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其对 城市空间心理感受进行评价
静态最优化数学规划方法之 一,解决多变量约束条件下 决策对象线性目标函数最优 问题
四、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二)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 2、离心型城市化
指城市中行政、金融业务、 商业 等部门都有向城市中 心集中,也称集中型城市化
工业、居住、游乐等职能由 城市 中心向城市边缘移动, 又分为外延型和飞地型。
四、城市化 (urbanization)
(三)城市化进程(S曲线,又称诺瑟姆曲线)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 重大原则
(二)城市规划工作阶段
2、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
(1)城市规划区范围
(2)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
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和中心城区规划, 一般为20年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a.城市规划的定义与分类b.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2.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a.城市规划的综合性与系统性b.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c.城市规划的决策与实施d.相关学科与城市规划的交叉3.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素a.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b.公共利益与城市规划c.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与组织d.城市规划的交通与交通网络e.城市规划中的公共设施与绿地系统f.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4.城市规划的方法与工具a.城市规划的数据与信息收集b.城市规划的分析与评估方法c.城市规划的模型与模拟技术d.城市规划的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5.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a.国内外经典的城市规划案例分析b.城市规划实践中的成功与挑战c.当代城市规划问题与趋势三、教学方法:1.讲课:采用授课的方式,对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与阐述。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经典的城市规划案例,加深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促进他们对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和交流。

4.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城市规划小组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项目表现等。

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和案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课程设计报告成绩:评估学生在实际城市规划项目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五、参考教材:1.《城市规划导论》,肖婷,中国城市出版社,2024年2.《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李奇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年3.《城市规划案例精选》,张琦,科学出版社,2024年六、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课程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第二周: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3.第三周: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4.第四周: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素5.第五周:城市规划的方法与工具6.第六周: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7.第七周:小组项目讨论与选题8.第八周至第十四周:小组项目实施与汇报9.第十五周:学生报告及总结以上为《城市规划概论》的教学大纲,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城市规划问题。

城市规划原理概述

城市规划原理概述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城市规划原理概述地点: 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丄业化导致新兴城市的形成,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形成的动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的规律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活动是决定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专门化阶段综合化阶段成熟化阶段区域化阶段2、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时期相对集中时期相对分散时期绝对分散时期3、增长极核理论佩鲁1930年增长极核理论1966年山经济空间扩展到地理空间极化效应(生产要素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集中)、扩散效应(生产要素的扩散),使区域经济趋于协调,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过程。

4、经济全球化理论逆工业化I后工业化在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从事成品制造。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集聚于少量全球性中心城市;制造、装配功能扩散在大多数城市中。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物质环境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城市社会的异质性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会群体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即出现居住分异。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老龄化社会一-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社会-一当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总数的14%时则进入老龄社会。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第一产业(产品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笫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三、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城镇化及其特点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注:“课程(群)类别”和“课程性质”中用“√”标记选项。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城市规划概论》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选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内容为城市以及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主要理论、我国城乡规划法律以及主要专业规范、城市用地分类规范以及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等内容。

了解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的主要程序、内容,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城乡规划编制基本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城市宏观发展战略研究要点与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满足城市的各项功能和居民对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则;掌握城市规划必须从国情国策出发,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总体综合效益等原则;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作用、编制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基本教学内容(一)绪论2学时(二)城市和城市规划概述8学时1、城市规划发展史回顾2学时2、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2学时3、城乡规划法简介2学时4、城市规划主要编制规范内容概述2学时(三)城市规划的任务以及规划编制体系4学时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1学时2、城市用地分类1学时3、城市发展战略1学时4、城市用地结构1学时(四)城市规划编制6学时1、城镇体系规划 1.5学时2、城市总体规划 1.5学时3、控制性详细规划 1.5学时4、强制性规划内容 1.5学时(五)城市规划的实施2学时1、规划管理内容1学时2、案例介绍1学时(六)课程总结2学时拓展教学内容学生可与测绘学院相关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将城市规划概论的基本认识融汇其中。

四、学时分配表五、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答疑等。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1.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课程考核方式应与教学内容和过程相对应。

2.本课程执行测绘学院课程成绩评定规定:课程成绩单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60%。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
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 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 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 片地理区域”。
(2)社会学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 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2、总体规划期限
一般为20年。 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
限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 则》中规定为3-5年)。
3、总体规划的内容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 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 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
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1 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 • 主干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如
国家的《城市规划法》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条例 》; • 主干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 如《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2 专项法 • 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特定议题的立法 ,如《上海市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条例》。
二、详细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
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 用、空间环境和各项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一、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与内容
1、总体规划的任务
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合研究和确定城 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 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 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3.城市的发展
早期城市(前工业时期)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 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
早期城市
动因: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结果:作为政治中心 或军事中心、 文化中心的城市
现代城市
动因: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特点: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 制度的建立。 结果:工业城市、大城市
(二)、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的主要成果
1.《雅典宪章》1933年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3.《华沙宣言》1981年 4.《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1992年
1.《雅典宪章》1933年(25页)
195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领域中的主导思想。主要现代建筑运 动的建筑师制定,反映了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日本(强调技术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 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 动环境。
英国: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 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
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
二、城市规划的特点
1)技术性(城市功能的合理性:土地资源、空间布局、道路和 交通、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进行建设。)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
1、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架构
四、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
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急剧扩张,造成居住设施不足, 人口密度高,基础设施缺乏,公共厕所和垃圾站等严
重缺乏现象,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2.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
代表人物:霍华德

城规划概论

城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概论王如欣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讲座内容是“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在这一章当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小节,“城市”的概念、城市的形成、中外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与城市问题来说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的概念(一)什么是“城市”有关于“城市”的概念。

什么是“城市”?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实,尽管目前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型地域里,但在发达国家,甚至超过80%,人们对“城市”的理解依然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法国学者P.Pinchemel所言:“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种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地说,也可能是一种特征或一个灵魂。

”那在中国,城市是由古代的“城”和“市”两个概念结合而来。

城主要是指四周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

在《周礼•地官》中称,“筑城以为君,造廓以守民。

”《管子•度地》中称,“城、廓、沟、池以为固。

”“内之为城,城外之为廓”,《古今注》中称,“城者,所以自守也。

”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治野兽侵袭,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防御敌方侵略。

所谓“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毁也”。

再看“市”的概念。

市是交易场所,人口集聚之地。

《周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会天下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礼•地官》中称,“五十里有市”、“大市日昃而市,百姓为主。

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

夕日,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古代常将“市”与“井”连在一起称为“市井”,因此“城”加上“市”就称为“城市”,这是中国古代对于“城市”的概念。

而在西方,主要城市来源于居民点的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西方的居民点,首先由Hamlet (小村)逐渐发展为Village(村庄),又逐渐发展为Tomn(镇)、City(城市)以及metropolis (大城市、大都市),那居民点主要分为乡村居民点和城镇型居民点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之间以转型带作为一个连接。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区域(规划)1、城市的基本概念一种聚落形态早期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军事防御市:商品交换城市的特征非农业职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民从事二三产业。

高密度的空间高人口建筑密度,受开发成本与空间限制。

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古代的城墙城池,现代的用地增长边界公共的人工环境与景观建筑、交通、绿化。

齐全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学校、金融、商贸、燃气。

2、区域的定义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属性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其范围有大有小,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

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

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

城镇体系(城市、省、长三角地区等)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3、什么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具有限定的空间范围(规划区,目前城市规划包括乡村规划)作为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技术手段以物质空间为作用对象包含政策性因素和社会价值判断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对未来具有导向性,但不是简单的模拟未来一系列选择行为后的结果,是一种优化方案不是由原因到结果的循序过程,而是以未来事件或目标作为组织现在行动和过程的原因、依据,并成为事件演进的规范(控制和引导)4、什么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

城市规划概论1-2

城市规划概论1-2



城市的提法本身包 含了两方面的含义。 “城”为行政地域 的概念,即人口的 集聚地;“市”为 商业的概念,即商 品交换的场所 我国古代城市还具 有防御功能
城市与乡村差别
人口特征 经济特征 密度高,规模大,城市居民从事 第二、三产业为主 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体 现较强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相应的管理 职能 城市生产、生活等物质要素的集 聚强度高,建设规模、密度大



经济因素、规划条件、业主的意图等等因素 对规划设计的影响都很大 业主或开发者必须考虑:



让规划师了解房地产开发业务的运行机制,提供 相应的条件,确定限制因素 争取项目所在地规划设计管理部门的意愿,力求 在规划设计上有所突破 开发者自己必须既有企业家的远见,还有规划师、 建筑师的鉴赏力
规划用地、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二、规划的“滞后”

开发商向政府主管规划和用地机关取得开发 用地,并提供申请用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 案以作审批用地的依据 问题:

房地产开发引着规划走、开发迫着规划变、 城市开发建筑中也出现了开发规模过大、闲置土 地和空置房过多、开发无序、市政设施不配套等 问题

三、加强规划对开发的调控,引导房地 产开发健康有序发展

§1 §2 §3 §4 §5
城市的形成 城市的概念 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城市化 区域发展分析
§1 城市的形成

原始社会中,人类生活完全依附于自然的狩猎与 采集生活,有穴居、巢居和游猎


利用天然洞穴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

石器时代



开始制造和使用 磨制石器 发明了陶器 出现了农业和养 畜业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2.2 区域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
区域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关系
国民经济计划: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5年规划和 10 年以上的长期计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一般由部门规划体系和 地区的综合规划体系交织而成。重点是放在该地区怎样 发展上,对生产力布局和居民生活的安排,只作了一个 轮廓性的考虑。
区域规划则要将这些考虑落实到地面的布局上,并且使 它们各得其所,能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产的发展,以及 适应城镇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规划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对计划项目提出修改和补充。
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 第11个五年规划[2006-2010] 第12个五年规划[2011-2015]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 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2.1 区域规划的任务与地位
区域规划的任务 区域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
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 区域规划与经济区划的关系 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原理1

城市规划原理1

早期城市(农业社会城市,2700年): 城市是人类劳动大
分工的产物,农牧业的产生是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 产生居民点;第二次大分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里分离出
17
17
来,即农业革命,有了商品交换,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城市(长安\罗 马)(p3 p4)
18
18
现代城市(工业社会城市,300年):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 化生产;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农业生产 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城市化发展迅猛。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城市型态、布 局产生变化)
33
34
34
4.1 欧洲: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 洲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 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 几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变迁, 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
1、古典时期的社会与城 市
(1)古希腊【城市公 共场所】 社会和政治背景: 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 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奴 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 一系列城邦国家。 城市格局特点:城 市布局上出现了以方格 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 以城市广场为中心的希 波丹姆模式,体现了民 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 市民民主文化的要求, 在米利都城得到了最为 完整的体现。
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
片地理区域”。
7
(2)社会学(从人与人关系出发)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
7
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

最新城市总体规划原理.3.20幻灯片

最新城市总体规划原理.3.20幻灯片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九)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总体规划内容和强制性内容
城乡规划法17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 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 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 规划等。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 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 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 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 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公众监督
第二十六条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 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 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 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 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第一节 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
请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1.1)划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和详细
规划阶段。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一、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与内容 1、总体规划的任务(参城乡规划法)
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 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 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 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 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述

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述

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述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本章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来整体性地认识城市和城市规划,使学生能够确立起正确的城市观和规划观,为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和基本原理的阐述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掌握城市、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的本质和特征,城市规划的特征和内涵。

第一节城市的概念与本质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条件:(1)前提——定居(2)经济基础:剩余产品的出现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分工)(3)文化因素——文字的发明与使用2、发展(1)城市发展阶段: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工业革命)(2)建城目的:古代:西方:君主统治、捍卫和维持市民生活和活动权利、宗教设施中国:至高无上的皇权、宫殿、官府衙署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3)城市职能古代:政治职能:军事防御、政治统治、宗教信仰、商品交换近代:政治职能、经济和文化职能(4)城市规模古代:较小、较少近代:较大、较多(5)城市形态按规划意图建立:规整平直的道路系统、几何形的城市平面自然发展起来的:依山傍水,道路迂回曲折(6)城市规划依据欧洲不存在一个连续的具有承传关系的体系中国:《周礼、考工记》礼制思想以及阴阳五行、易经、风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二、城市的概念1、古代: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敌人的侵袭。

最早的城还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厂等一般城市应该具备的物质要素。

“市”:商品交换的场所。

最早没有固定的位置,后常在居民点的井旁,固有“市井”之称。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经营上方便,“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有事奴隶主贵族居住的“城”中,至此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产生。

2、现代:不同的学科基于对城市不同的观察角度,对城市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1)城市是怎样一个地方:地理学: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 城市( urban/city/town)
城市又称都市 ,是城市规划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 城市是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 是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 对于城市概念的界定 ,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研 究者有相当的差异 。法国城市地理学家潘什梅尔 曾说过:“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 城市既是一个景观 ,一片经济空间 ,一种人口密 度; 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 更具体点说, 也可能是一种气氛 ,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 。”
衡量城市化发展过程的数量指标 , 即城 市化水平 ,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来表示 。 由于城市化是一种涉及到 人的地域空间 、经济 、生活方式等多方 面深刻变化的过程 ,应该用一种多因素 的综合指标来衡量其发展水平 。但迄今 为止 ,还没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衡量城 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所谓规划区 ,是指城市 、镇和村庄的建成区 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 ,必须实行规划 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 制的城市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 、乡规划和 村庄规划中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 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城乡统筹规划的城市规划区概念
3 . 城市化/城镇化( urbanization)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把城市定义为:
“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 以非农职业为主,具有 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 。”
《中外城市知识辞典》中对城市所下的定义为:
“ 区别于乡村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 。是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人口、经济、政治、文化 高度集聚的社会物质系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所称的“城市 ” 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 在这里 ,市和镇(建制镇)统称为城市 ,而没有 统称为城镇 ,建制镇被纳入了城市范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抵销
确定规划与不确定的未来
• 前果后因性
规划不是一个由原因到结果的循序过程。 规划以目标作为组织未来和行动的原因;在此过程中,规划者充 当着特殊的角色
• 实证性和规范性
以经验、观察为基础与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规划的本质在于规范性
23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 在三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 城市。
• 城市的四周为农业用地围绕。
57
58
• Howard对城市、 乡村生活优缺点 的分析,而城乡 结合体则可综合 两者的优势同时 也避免了两者的 缺点。
• Howard认为田园 城市是“反积极 的城市生活的一 切优点同乡村的 美丽和一切福利 结合在一起”。
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
4
英文: 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
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 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 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 (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 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65
柯布西埃“光明城”设想
66
4、现代城市规划的其他探索
4.1“交通运输是组织城市建设的前提”:索里亚·玛塔 的 线形城市(1882年)
• 在新的集约运输方式的影响下,城市将依赖交通运输线组成城市 的网络。
• “只有一条宽500米的街区,要多长就有多长——这就是未来的城 市” ,使这个城市中的居民既可以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 然。
规划,本质所在是为实 现一定目标而预先 安排行动步骤并不 断付诸实践的过程。
21
二、规划的特征
规划最基本的特征: 未来导向性——
以未来作为目标趋向; 为未来的行动指明方向。 由此而界定了规划的属性: * 目标:规划所针对的未来状态。 目标只有转化为行动的组成部分才对规划实践具有就要放弃 其他所有的可能 选择的随机性但又决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 用是在 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 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7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
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 密集结合体”。
8
城市的三种特质
Howard田园城市的 图解
田园城市兼有城市和乡村 优点的理想城市。
田园城市是一个“无贫 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
56
•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 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 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 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 城市中的所有土地必须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 地必须交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 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1、城市规划的传统 中国:《周礼》对我国古代城市形制有严格规定。 周王城、曹魏邺城、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欧洲: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
28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29
30
31
32
五、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
1、城市规划的传统 中国:《周礼》对我国古代城市形制有严格规定。 周王城、曹魏邺城、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 主要内容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 中的功能组织。
72
4.3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西谛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
• 对中世纪城市建设的重新认识。 • 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
10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 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 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 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
• 交通通讯子系统: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与 途径;
• 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这 种作用的结果。
• “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
这是“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的第一条
67
68
69
70
在线形城市的 理论中,更重 要的并不是他 的形态,而是 这种形态所依 凭的思想。
71
4.2现代城市组织原则的探讨:戈涅的工业城市
• 1904年提出 。1917年出版《工业城市》专著予以详细 阐述。
45
2.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渊源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46
2 、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渊源
(3)巴黎改建
47
48
49
50
2 、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渊源
(4)美国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
以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博览会(主建筑师为博汉姆)为起点的为 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的城市美化运动。
合安排; • 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 城市发展的时序安排和建设的 规划管理。
25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
•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 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架构。
26
四、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 2、政策性 3、地方性 4、长期性和经常性 5、实践性
27
五、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
19
第二节 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一、规划的概念
1.Hall,1975:“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 ,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
2.Dror,1963:“规划系拟定一套决策以决定未来行动,即指导以最佳的 方法来实现目标,而且从其结果学习新的各种可能系列决定及新追求目标 过程”。
3.Waterston,1965:“规划本质上是一种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和连续的 尝试,以选择最佳的方法来达到特定的目标”。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 排和实施管理。”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 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 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24
二、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 土地使用的配置及城市的组合和设计; • 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及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综
(2)设立城市的相应规定
中国: 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 县政府所在地; 非农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 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 非农人口80000人以上的镇; 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13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得
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11
3、城市的法律定义 (1)各个国家对城市最小规模的界定 人口规模
瑞典、丹麦:
200人;
澳大利亚、加拿大: 1,000人;
法国、古巴:
2,000人;
美国:
2,500人;
比利时:
5,000人;
日本:
30,000人。
我国按不同密度地区制定不同的标准。
12
城市规划原理
1
• 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 城市规划的调查与研究 • 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依据 • 城市的总体布局、结构与形态 • 城市规划的实施
2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3
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本质
一、城市的概念
1、字源学的解释 中文:
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 此以资保障也”。
到淡水供应等。 • 经济发展水平 • 政治组织
14
早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 化中心的城市
15
16
17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
18
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 经济全球化,空间市场化,信息网络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交通,物流,金融,信息 ) 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大都市连绵区 都市圈
59
第一座田园城市 Letchworth
(1903)总平面
60
61
第二座田园城市
Welwyn Garden City
1920(总平面)
62
建筑学传统:Le Corbusier的现代城市设想
63
64
• 霍华德:希望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过去城市尤 其是大城市所出现的问题 “城市中花园”
• 勒.柯布西埃:希望通过对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 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够适应城市 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花园中的城市”
4.“规划是将人类知识合理地运用至达到决策的过程中,这些决策将作 为人类行动的基础”。
5.Myrdal:“规划是通过民主机制集体决定的努力,以作出有关未来趋势 集中的、综合的和长期的预测……提出并执行协调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设 计得具有连接预见的趋势和实现理想的作用、预告阐述确实的目标”。20
第二节 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欧洲: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