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3节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合集下载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T o
B
T
o
C
P
o
D
P
例3:已知反应:H2O(g)+C(s)
下列图像符合该反应的是: ( C )
CO(g)+H2(g) △H>0
v v’逆
v v’逆 v’正 v’正
v v’逆
v v’逆 v’正 v’正 o D
o A
T
o B
T
o C
P
P
[例2] 下图表示可逆反应:
A(g) + B(g)
C(g),
当增大压强时,平衡由a点移动到b点,正确的曲线是(
T1时A的 转化率
a1
转化率增大
温度降低
a2
T2时A的 转化率
T2
a2 →a1:转化率增大, 向正向移动
}
正向放热 逆向吸热
总结:温度曲线能判断出反应正向是放热还是吸热 o t
三、平衡移动图像:(两次平衡状态图像) 物质的量
1、过程图像
质量
浓度
转化率 百分比
特征:横轴:时间 (t),纵轴: n, m, c, a, φ , 曲线:温度曲线(T),压强曲线(P)
例1、已知反应: 2NO2 2NO + O2 △H>0 当改变下列 条件时,符合要求的图像是: v v 1、增大反应物浓度;( C ) V’逆 = V’正 V’逆 2、减小反应物浓度;( D ) V正 3、增大生成物浓度;( A ) V正 4、升高温度; ( F ) V’正 5、减小压强; ( E ) V逆 V逆 B ) 6、使用催化剂 ; ( o o
A t B t v
V’正 V正 V’逆 V逆 V逆 V’正 V逆
v
V正
v
V正
v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反应平衡时 ——v(正)=v(逆),c(反应物)、c(生成物)均 _不__再__改__变____,但不一定相等或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
—以上过程中v-t图像表示如下: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 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__等__时,反应体系 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 持_恒_定__的状态。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
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状态的判定: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 m mol A,即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的同时也消耗了 p mol C,即v正=v逆 2)、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 一定时(其他不变) 3)、颜色
①当m+n≠p+q时,Mr一定 ②当m+n=p+q时,Mr一定
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7、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SO3(g) +NO(g) ΔH=-41.8 kJ/mol,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3时48分48秒15:48:48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48 分48秒下午3时48分15:48:4821.11.9

人教版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图例分析

人教版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图例分析
Nhomakorabea0 0。
4.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A+B mC质量分数随 压强、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温度T1 _>___T2, 正反应是放_热___反应。 (2)如果A、B、C均为气体, 则m__>__2
(3)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 如向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
量的某稀有气体, 则体系的压强_增___大________ 平衡_不_____移动。
(4)当温度和压强不变时,如向平衡体系中加人一定量
的某稀有气体, 平衡_向__正___反__应___方___向__ 移动。
4、浓度--时间图像
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A;
浓度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 2.0 A
1.6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衡图例分析
1、速率—时间图
看面------看线------看点



Ⅰ.增大C(反应物) Ⅱ. 吸热反应或气体体积减小方向
Ⅲ. 加入催化剂或气体体积不变的增大压强
2、百分含量(转化率)--时间--温度(压强)图像 原则:先拐先平,数值大 mA(g) + nB(g) pC(g) + qD(g)
2NH3(g) △H<0,
3.下图中, p: 压强, T: 温度, n: 物质的量, t: 反应时间: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填“>”“=”或“<”):
(((132)))反 反 反应应应IIIII:I::pT若2 1 (4)反应IV: 若
> > T2 T2
p>>T1 ,2△,TT△1H,1,△H△<H<H0>。>0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 课件(11张)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 课件(11张)

t
a.增大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加入催化剂 a.降低浓度 平衡 b.减小压强 下移
平衡 上移
练习1
1、以mA(g)+nB(g) qC (g);为 例,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 > , 到平衡v正、v逆变化如图,则△H___0 m+n___q >
V
V正 V逆
t1 t 2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 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 (增 大或减小),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m+n < (>、<、=)p+q。 v v v逆 v逆 v正 v正 t t t1 t2 t1 t2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 压强时,画出相关的 v – t 图。
v正 v逆
t1 t2
t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 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高 (升高或降低),平衡 向 正 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吸 热反应。 v v正 v逆
t1 t2
v v逆 v正
t1 t2
t
t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 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
t
浓度——时间图像的关键:
1.何为反应物、生成物
2.反应物、生成物计量数关系
3.是否为可逆反应
二、速度-时间图:
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 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v
v正 v逆
t1 t2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共21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共21张PPT)

【实验 2−6】:
向盛有 5 mL 、0.005 mol/L 的 FeCl3 溶液的试管中加 入 5 mL 、0.01 mol/L 的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在这个 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
Fe3+ + 3 SCN-
Fe(SCN)3(血红色)
(1)、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其中一支 试管中加入饱和 FeCl3 溶液 4 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变化;向另一只试管中滴加 4 滴 1 mol/L 的 KSCN 溶液,观 察溶液颜色变化。
(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0.01 mol/L 的 NaOH 溶液3 ~ 5 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 2−5编号1 Nhomakorabea2
步 骤(1)
滴加饱和 FeCl3 溶液
滴加 1 mol/L KSCN 溶液
现象
步 骤(2) 现象
滴加 NaOH 溶液
滴加 NaOH 溶液
结论
实验 2−5
编号
1
2
步 骤(1)
【实验 2−5】:
已知在 K2Cr2O7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r2O72 + H2O
Cr2O
2 4
+
2 H+
答: CO 转化为 CO2 的转化率为 83.
K Cr O 为橙色, K CrO 为黄色。 0 mol CO 与 10 mol
(2)、设 H2 的消耗浓度2为 x ,2根据7题意有:
2
CO (g) + H2O (g)
CO2 (g) + H2 (g)
K = 1.0 求:CO 转化为 CO2 的转化率。
解:设容器体积为 V ;
反应过程中消耗 CO 的物质的量为 x ,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2.3化学平衡图像课件 (共29张ppt)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2.3化学平衡图像课件 (共29张ppt)
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温度:T1>T2>T3 B. 正反应速率:
v(a)>v(c)、v(b)>v(d) C. 平衡常数:
K(a)>K(c)、K(b)=K(d) D. 平均摩尔质量:
M(a)<M(c)、M(b)>M(d)
PART 5
5、其它图像
5、其它图像
(反应物) 转化率
P2
一切和温

度一样
t
P1>P2 m+n=p+q
③同时确定ΔH和左右气体系数
mA(g)+nB(g) ⇌ pC(g)+qD(g) ΔH
B%
T2P2
P2>P1 m+n<p+q
升温右移
T1>T2 ΔH>0
T1P2
加压左移 T1P1
t
PART 4 4、恒温线、恒压线
4、恒温线、恒压线
mA(g)+nB(g) ⇌ pC(g)+qD(g) ΔH
C. 反应方程式中的 x=1,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
D. 该反应20~30 min的平衡常数比30~40 min的平衡常数大
PART 3 ɑ-t-T图像和ɑ-t-P图像
3、ɑ-t-T图像和ɑ-t-P图像 mA(g)+nB(g) ⇌ pC(g)+qD(g) ΔH
①确定ΔH A 的 转 化 率
T1 升温左移
A的转化率 加压左移
10MPa 100MPa
A%
500℃
200℃
1000MPa
升温左移 T1
T
ΔH<0 m+n<p+q
P
请自己分析此图像

人教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3)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人教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3)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A点时混合物的V(正)> V(逆)
B、A点比B点反应速率快 C、n>p D、m+n>p
N%
A. C .B
压强
2、可逆反应2A+B
2C(g) △H<0 ,随温度变化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A和B可能都是固体 B.A和B一定都是气体
六、几种特殊的图像 2.对于化学反应 mA(g)+nB(g) ⇌ pC(g)+qD(g),L 线上
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如下图)。L 线的左上方(E 点),A 的百分 含量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的 A 的百分含量,所以,E 点 v 正 >v 逆;则 L 线的右下方(F 点),v 正<v 逆。
练习:
1、mM(s)+ nN(g) pQ(g) △H<0 。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N%与压强
m + n > p +q ( > = < )
三、百分含量(转化率)--时间--温度(压强)图象
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qD(g)
C%
B%
A
T1
T1
B
T2
T2
t1
t2
1、T1 < T2 ( > = < ) 正反应是 放热 反应
(放热、吸热)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2、T1 > T2 ( > = < ) 正反应是 放热反应 (放热、吸热)
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A;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
浓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4张PPT)

百分含量与原平衡相比
;②通入一定量B,平衡 移动,
达到平衡时A百分含量与原平衡相比 。
(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氖气,则A的转化率

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A的转化


(1)正向 减小 逆向 减小 (2)正向 不变 逆向 不变
2.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VL的密闭容器中充有 1molA和1molB,保持恒温恒压,使反应
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a+c=4
b+5c/4=5 。
(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x 相等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 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特点: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浓度、物质的量不
同(与原用量成比例)
例题: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2molA,
1molB,发生反应:
A(g)+B(g)
2C(g)达到平衡时,C
的质量分数为w%,在相同条件下按下列情况充入
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质量分数仍为w%的是(CD )
A、2molC
B、3molC
C、4molA,2molB D、1molA,2molC
(3)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 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边物 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时,则达到平衡 后与原平衡等效。 特点: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相同,物 质的量不同(与原用量成比例)
A(g)+B(g)
C(g)
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欲使温度和
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A和2molB,则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16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16张PPT)

C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3)含量 — 时间 — 压强
【例题】 可逆反应A(g)+2B(g) C(g)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
A A+2B 【例题】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应:
【例题】对于反应aA(g) + bB (g)
cC (g) , △H=Q KJ/mol, 分析下列图像。
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3.全程速率— 时间图
υ
B
Zn与足量盐酸的反应,
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A
C
解释原因:
图3
t
AB段(v渐增),
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
BC段(v渐小),
随反应的迸行,溶液中 H+浓度渐小,导致反应速率的减小。
4.百分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或压强或催化剂)图像
请回答下列问题
【(例1题)】 与①比较,②和③ 可分逆别反应仅A(改g)变+2一B(种g) 反C应(g条)分件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 【0所0例9改m题o】l/变(L已·m知的in反)条应m件M(S和)+ 判nN(断g) 的pQ理(g); (1(由0230)是m)②o该含l/:反L_量加、应_c—的(催_B时)_=化0间_.___—剂___温_0,,度_判_达断_其到_理;平由是衡__的____时___间___缩___短___,___平___衡___时_。A的浓度未变; (如3)右作图出③在判升_密断_闭:温_容看_,器清_中题达_进目_行描到_下述_平列与_反限_衡应_制:条的;件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

率 ν逆
0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图像小结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图像小结

B%
A.T1<T2,P1>P2,m+n>P,△H>0 B.T1>T2,P2>P1,m+n<P,△H>0 C.T2>T1,P2>P1,m+n<P,△H>0 D.T1>T2,P2>P1,m+n>P,△H<0
T2P2 T1P2 T1P1
t
看图技巧:图象中 有三个量时,“定 一议二”,再看曲线的变化趋势。
试一试
m+n__>_p+q
m+n_>_p+q
m+n_<_应为_吸___热_反应 正反应为_吸__热__反应
C.H、I二点尚未达到平衡
D.G、H、I三点可能已达平衡状态
FG H
E
I
T
3、 右图为条件一定时,反应 2NO+O2
2NO2 中
NO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
C、D、E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
的点是( C ) A. B和C B. A和E
C. E
D. A和C
α
1.01×104Pa
200℃
300℃
T
P
正反应吸热 m+n>p+q
正反应吸热 m+n=p+q
例4. 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
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s)+G(g) 2R(g) △H>0
在图中Y轴是指( B )
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
分数
Y
B.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
分数 C.G的转化率 D.L的转化率
二、化学平衡图像类型
1、组成(含量w%、n、c、α%)—时间图像 2S02(g)+O2(g)=2S03(g) △△HH﹤0 先拐先平,数值大。 T2>T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
3化学平衡
一、平衡的移动
实验: 将NO2球分别浸在冰水和热水中,观察NO2球中
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改变外界条件, 体系中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平衡状态会发生变化。
V(正)= V(逆) 外界条件改变
2、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慢。吸热反应方向 减慢的幅度大,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变化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吸热反应方向 变化的幅度总是比放热反应方向变化的幅度大。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减弱温 度的升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减弱温度的降低。
1、增加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减弱浓 度的方向移动。 2、减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增加浓 度的方向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回忆实验2—7
2 N O 2 ( 红 棕 色 , g ) N 2 O 4 ( 无 色 , g ) H 5 6 . 9 K J /m o l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谢谢大家!
(可能出现)பைடு நூலகம்
V ′ (正) ≠ V ′ (逆)
新条件
V ′ (正) = V ′ (逆)
旧平衡的破坏
新平衡的建立
过程叫平衡的移动
实验2—5
C r 2 O 7 2 ( 橙 色 ) H 2 O 2 C r O 4 2 ( 黄 色 ) 2 H
实验结论: 1、增加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